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原文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

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私,并收庸直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北史》曰:宋世良为清河太守,才识闲明,尤善政术,在郡未几,声问甚高。

阳平郡移治劫盗三十馀人,世良讯其情状,惟送十二人,馀皆放之。

阳平太守魏明朗大怒,云:’辄放吾贼?’及推问,送者皆实,放皆非,明朗大服。

郡东南有曲堤,成公一姓阻而居之,群盗多萃於此。

人为之语曰:’宁度东吴会稽,不历成公曲堤。’

良施八条,制盗奔他境,人又谣曰:’曲堤虽险贼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迹。’

是冬醴泉出於界内。

及代至,倾城祖道,有老人丁金刚者,泣而前谢曰:’老人年九十,记三十五政,府君非惟善政,清亦彻底;今失贤者,人何以济!’

莫不攀援涕泣。

《北齐书》曰:赫连子悦除林虑太守。

文襄往晋阳,由郡境问不便,悦云:’临水、武安去郡遥远,山岭重叠,车步艰难,若东属魏郡,则地平路近。’

文襄笑曰:’卿徒知便人,不觉损幹。’

悦答曰:’所言者,人所疾苦,不敢以私润负公心。’

文襄善之,乃敕依事施行,自是人属近便行路称之。

《北齐书》曰:崔伯谦,字士逊,博陵安平人也。

除济北太守,恩信大行,又改鞭用熟皮为之,示耻而已。

《北齐书》曰:苏琼,字珍之,长乐武强人也。

除南清河太守。性清慎,不发私书。

《陈书》曰:孔奂,字休文,除晋陵太守。

晋陵自宋齐以来为大郡,虽经寇扰,犹为全实,前后二千石多行侵暴。

奂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惟以单船临郡。

所得秩俸,随即分赡孤寡,郡中号曰’神君’。

曲阿富人殷绮,见奂居处俭素,乃饷以衣毡一具。

奂曰:’太守身居美禄,何为不能办此,但百姓未周,不容独享温饱。劳卿厚意,幸勿为烦。’

《隋书》曰:于义迁安武太守,专崇德教,不尚威刑。

有郡民张善安、王叔儿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不胜任之所致,非其罪也。’

於是取家财,倍与二人,谕而遣去。

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语他州。

於是风教大洽。

其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又曰:于仲文迁安固太守。

有任、杜两家各失牛,后得一牛,两家俱认,州郡久不能决。

益州长史韩伯俊曰:’于安固少善听察,可令决之。’

仲文曰:’此易解耳。’

於是令二家各驱牛群至,乃放所认者,遂向任氏群中。

又阴使人微伤其牛,任氏嗟惋,杜家自若。

仲文於是诃诘杜氏,杜氏服罪而去。

又曰:柳俭,炀帝特授朝散大夫,拜弘化太守,赐物一百段而遣之。

俭清节愈厉。

大业五年入朝,郡国毕集,帝谓纳言苏威、吏部尚书牛弘曰:’其中清名天下第一者为谁?’

威等以俭对。

又问其次,威以涿郡丞郭绚、颍川郡丞敬肃等二人对。

帝赐俭帛二百匹。

令天下朝集使送至郡邸,以旌异焉。

又曰:车驾西巡还,谓武威太守樊子盖曰:’人道公清,定如此不?’

子盖谢曰:’臣安敢言清,止是小心,不敢纳贿耳。’

由此赐之口味百馀斛。

《唐书》曰:颜真卿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濠,阴科丁壮,储廪实;

乃阳会多士,泛舟於池,饮酒赋诗。

或谗於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

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

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得平原,大喜,顾左右曰:’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五代史·晋史》曰:郭延鲁清泰中迁复州守。

延鲁临任,忽惊叹曰:’先人曾为沁牧,九年不移,我得不遵其家法而使政有纰缪者乎!’

由是正俸之外,未尝敛贷,庶事致理,一郡赖焉。

及秩满,百姓上章举留,将离境,攀卧遮围者不能去,朝廷闻而嘉之。

《华阳国志》曰:张翕,字子阳,巴郡人。

为阴平郡守,布衣蔬食,俭以化民。

自乘二马之官,久之,一马死一马病。

翕曰:’吾将步行矣。’

夷、汉甚安其惠爱,在官十九年卒,百姓号慕,送葬者以千数。

天子嗟叹,赐钱十万为立祠堂。

后太守数烦扰,夷人叛乱。

翕子端方察孝廉,天子起家拜越巂太守,迎者如云。

又《华阳国志》曰:孝顺帝永建中,太山吴资为巴郡太守,民歌之曰:’习习晨风动,澍雨润乎苗。郡后恤时务,我民以优饶。’

及资迁去,民人思资,又歌曰:’望远忽不见,惆怅当徘徊。恩泽实难忘,悠悠心永怀。’

《益部耆旧传》曰:张霸,字伯饶。

为会稽太守。

举贤士劝教讲授,一郡慕化,但闻诵声;

又野无遗寇,民语曰:’城上乌呜哺父母,府中诸吏皆孝子。’

锺岏《良吏传》曰:王堂,字敬伯,广汉郪人也。

为汝南太守。

属城多闇弱,堂简选四部督邮,奏免四十馀人。

以陈蕃为功曹,应嗣为主簿,教曰:’简核众职,委功曹拾遗补缺,仰恃明俊,古人有言:劳於求贤,逸於得士。太守不敢妄有符教。’

《崔氏家传》曰:崔实除五原太守。郡处边陲,不知耕桑之业,民多饥寒之患。於是乃劝人农种,教其织纴,以赈贫穷,民用获济,号曰’神惠’焉。

《桓阶别传》曰:上已平荆州,引为主簿,每有深谋疑事,尝与君筹之,或日昃忘食,或夜坐彻旦。擢为赵郡太守,会郡僚送之,上曰:’北边未清,以卿威能震敌,德怀远人,故用相烦,是亦寇恂河内之举。’阶在郡,时俸尽,食酱酻,上闻之,数戏之曰:’卿家酱颇得成不耶?’诏曰:’昔子文清俭,朝不谋夕而有脯粮之秩;宣子守约,箪食鱼飧而有加梁之赐。岂况光光大魏,富有四海。栋宇大臣而有蔬食,非吾所以礼贤之意也,其赐射鹿师二人,并给媒。'(齐入谓曲孽为媒。)

《江祚别传》曰:祚为安南太守,民思其德,生子多以’江’名子。

《孟宗别传》曰:宗为豫章太守,人思其惠,路有行歌,故时人之生子以’孟’为名。

《召氏家传》曰:邵训,字伯春,为陈留太守。以君性多弘恕,追诏勉厉之曰:’陈留太守,讲授省中,六年于兹,经术明笃,有匡生解颐之风,赐钱三十万及刀剑衣服、居家之具。’

《宣城记》曰:泾县洪短,吴时为庐江太守。以清称。征还。船轻,皆载土。时岁暮,逐除者就乞,所获甚少,洪乃语之,逐除人见土而去。

《秦子》曰:孔文举为北海相,有遭父丧,哭泣墓侧、色无憔悴,文举杀之。有母病差,思食新麦,家无,乃盗邻人熟麦而进之,文举闻,特赏之。盗而不罪者,以为勤养於母也;哭而见杀者,以为哀而不实也。

《世说》曰:周顗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是夏月,暴雨卒至,舫既狭小而又漏,殆无复可坐处。王曰:’胡威之清,何以遇此?’即启用焉。

吴兴太守《论衡》曰:淮阳铸为伪钱,吏不能禁。汲黯为太守,不坏一垆,不刑一人,高枕安卧,淮阳政清。

《风俗通》曰:秦昭王使李冰为蜀郡太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江神岁取童女二人以为妇。冰自以其女与神为婚,径至神祠,劝神酒,杯但澹淡。冰厉声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於岸旁。有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大,极不胜,当相助,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气决抗壮健者,因名子曰冰儿。

○酷太守

《汉书》曰:王温舒为广平都尉,择郡中豪敢往吏十馀人为爪牙,使督盗贼。道不拾遗,迁河内太守。素居广平时,皆知河内豪奸之家。以九月至郡,令具私马五十匹,驿自河内至长安,部吏如广平时方略,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馀家。上书请,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尽没入偿赃。奏行不过二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馀里。河内皆怪其奏,以为神速。尽十二月,郡无犬吠之盗。其颇不得,失之旁郡,追求,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

又曰: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人。为涿郡太守。大姓西高氏、东高氏,自郡吏已下皆畏避之,莫敢与语,咸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宾客放为盗贼,发,辄入高氏,吏不敢追。延年至,遣掾蠡吾赵绣案高氏得其死罪。绣见延年,为两劾,欲先白其轻者,观延年意。延年已先知之。赵掾至,白其轻者,延年索怀中,得重劾,即收送狱。夜入晨杀,吏分拷两高,穷竟其奸,诛杀各数人。郡中震恐,道不拾遗。三岁,迁河内太守。

《东观汉记》曰:樊晔为天水郡。其政严猛,好申、韩之术,不假下以权,道路不敢相盗,商人行旅以钱物於大道旁,曰:’以付樊父。’后还,其物如故,道不拾遗。凉州为之语曰:’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城寺。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

《晋阳秋》曰:庐陵太守羊舟,疑郡人简良等为贼,杀一百九十人,徙谪百有馀人。有司奏舟罪死,以景献皇后有属八议,帝曰:’此古人所无,何八议之有乎?未忍肆之市朝,其赐命狱所。’琅琊王太妃山氏,舟之甥也,诣阙请命。丞相以太妃为言,於是减死罪。既出,有疾,见简良为祟,旬日而卒。

《三国典略》曰:齐广陵太守敬长瑜多受财贿,刺史陆骏将启劾之。长瑜以货求於散骑常侍和士开,以画屏风诈为长瑜之献,齐王大悦。骏启寻至,遂不问焉。

《梁书》曰:南淮侯萧推,字智进,梁王弟安城康王秀之子。姿貌丰悦,举动可观,历淮南、宣城、晋安、吴郡四太守,所临之郡必赤地大旱,吴人号为’旱母’。

又曰:臧厥为晋安太守。郡居山海,常结聚逋逃,前二千石虽募讨捕,而寇盗不止。厥下车,宣风化,凡诸凶党,皆襁负而出,居民复业,商旅流通。然为政严酷少恩,吏民小事必加杖罚,百姓谓之’臧兽’。

《唐书》曰:李邕,天宝初为汲郡、北海二太守。邕性豪侈,不护细行,所在纵求财货,驰猎自恣。五载,奸赃事发。又尝与左骁卫兵曹柳勣马一匹,及勣下狱,吉温令勣引邕谈及休咎,厚相赂遗,词状连引,敕刑部员外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驰往就郡决杀之,时年七十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译文

《北史》记载:西魏时期的裴侠被任命为河北郡守。裴侠生活节俭,爱护百姓如同子女,他所食用的只是豆麦、盐和蔬菜,官员们没有不怀念他的。这个郡的旧制规定,有三十个渔夫和猎人来供给郡守,裴侠说:‘用口腹之欲役使人,是我所不做的。’于是全部解散了这些人。又有三十个壮丁来为郡守服役,裴侠也不偏私,把他们的庸役钱收集起来购买官马,每年积累,马群逐渐增多。离职的时候,他没有拿走任何东西,人们歌颂他说:‘不吃肥美食物,不取壮丁庸役;裴公的贞洁和仁爱,成为世间的楷模。’

《北史》记载:宋世良担任清河太守,才识闲雅明敏,尤其擅长政术,在郡中任职不久,声望很高。阳平郡有三十多个劫盗被移交给清河郡处理,宋世良审讯他们的罪行,只把十二人送走,其余的都放了。阳平太守魏明朗非常愤怒,说:‘你竟然放走了我的盗贼?’等到审问,送走的人都是确实的,被放的人都不是,明朗非常佩服。郡东南有曲堤,成公一姓的人占据那里,许多盗贼都聚集在那里。人们说:‘宁愿渡过东吴会稽,也不愿经过成公的曲堤。’宋世良实行了八条措施,控制了盗贼逃往其他地方,人们又谣传说:‘曲堤虽然险峻,盗贼有何益处,只要有宋公自己避迹。’那年冬天,郡境内出现了甘泉。等到接任的人到来,全城的人都来送行,有一个叫丁金刚的老人,哭着上前感谢说:‘我九十岁了,记得三十五年的政绩,府君不仅政绩好,清廉也彻底;现在失去了贤者,人们靠什么生活!’大家都攀援着哭泣。

《北齐书》记载:赫连子悦被任命为林虑太守。文襄王前往晋阳,经过郡境时询问有什么不便之处,赫连子悦说:‘临水和武安离郡很远,山岭重叠,车马行走困难,如果归属魏郡,那么地平路近。’文襄王笑着说:‘你只知道方便人,却不知道会损害国家利益。’赫连子悦回答说:‘我所说的是百姓的痛苦,不敢因为私心而损害公心。’文襄王很欣赏他,于是下令按照实际情况执行,从此人们都称赞这条路方便。

《北齐书》记载:崔伯谦,字士逊,是博陵安平人。被任命为济北太守,他的恩德和信誉广泛传播,又改用熟皮做鞭子,只是用来表示羞耻。

《北齐书》记载:苏琼,字珍之,是长乐武强人,被任命为南清河太守。他性格清廉谨慎,不发出私人的书信。

《陈书》记载:孔奂,字休文,被任命为晋陵太守。晋陵自从宋齐以来就是大郡,虽然遭受过侵扰,但仍然完整,历任的太守大多行为侵暴。孔奂清廉自守,妻子儿女都不在官府任职,只乘一艘小船到郡中。他所得到的俸禄,立刻分给孤寡老人,郡中人称他为‘神君’。曲阿的富人殷绮看到孔奂生活简朴,就送给他一匹衣服和一床毡子。孔奂说:‘太守身居美禄,为什么不能自己置办这些,只是百姓还没有得到周全的照顾,不容我独自享受温饱。感谢你的好意,希望你不要为此烦恼。’

《隋书》记载:于义被任命为安武太守,他专门崇尚德教,不重视刑罚。有一个郡民张善安和王叔儿因为财产争执而诉讼,于义说:‘太守德行浅薄,不能胜任此职,这不是他们的罪过。’于是拿出家财,加倍给两人,劝告他们离开。张善安等人感到羞愧,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州的人。于是风教大为融洽。他用德行感化人的事例都是这样的。

《隋书》又记载:于仲文被任命为安固太守。有任、杜两家都失去了牛,后来找到了一头牛,两家都认领,州郡长时间不能判决。益州长史韩伯俊说:‘于安固年轻时就擅长观察,可以让他来判决。’于仲文说:‘这个事情很容易解决。’于是让两家各自驱赶牛群到那里,然后放开他们所认领的牛,牛群就跑向任家的牛群中。又暗中派人轻微地伤害了杜家的牛,任家的人叹息惋惜,杜家的人却毫不在意。于仲文于是责问杜家,杜家的人认罪离去。

《隋书》又记载:柳俭,炀帝特别授予他朝散大夫的职位,任命他为弘化太守,赐给他一百段布料作为行装。柳俭的清廉更加严格。大业五年入朝,郡国的人都聚集起来,炀帝对纳言苏威、吏部尚书牛弘说:‘其中清廉名声天下第一的是谁?’苏威等人回答说是柳俭。炀帝又问第二位是谁,苏威回答说是涿郡丞郭绚、颍川郡丞敬肃等两人。炀帝赐给柳俭二百匹布。命令天下朝集使把布送到郡中,以表彰他的不同寻常。

《唐书》记载:颜真卿担任平原太守。安禄山的叛变迹象已经很明显,颜真卿以连绵的雨水为借口,修筑城墙和壕沟,暗中征召壮丁,充实仓库;然后表面上邀请许多有才学的人士,在池塘中泛舟,饮酒赋诗。有人向安禄山进谗言,安禄山也秘密调查,认为颜真卿只是一个书生,不值得担忧。不久,安禄山果然反叛,河北二十四郡全部陷落,只有平原城防守得很好,于是派司兵参军李平快马加鞭上奏。唐玄宗最初听到安禄山的叛乱,叹息说:‘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收复平原后,非常高兴,对左右的人说:‘我不认识颜真卿的形状,他怎么能做到这样!’

《五代史·晋史》记载:郭延鲁在清泰年间被任命为复州守。郭延鲁上任时,突然感叹说:‘我的祖先曾经担任沁牧,九年没有变动,我能不遵守家法,让政治出现瑕疵吗?’因此,除了正常的俸禄之外,他没有收取任何借贷,各种事务都处理得很好,全郡都依赖他。等到任期满了,百姓上书请求他留任,当他离开时,攀爬着不愿离开的人很多,朝廷听说后非常赞赏他。

《华阳国志》记载:张翕,字子阳,是巴郡人。担任阴平郡守,穿着布衣,吃素食,用节俭来教化百姓。他自己骑着两匹马去做官,时间久了,一匹马死了,一匹马生病了。张翕说:‘我将步行了。’夷人和汉人都非常满意他的恩惠和爱护,他在官职上任职十九年去世,百姓都怀念他,送葬的人以千计。天子感叹,赐给他十万钱来建立祠堂。后来的太守多次扰民,夷人发生叛乱。张翕的儿子张端方考中孝廉,天子从家中起用他,任命他为越巂太守,迎接他的人很多。

《华阳国志》又记载:孝顺帝永建年间,太山吴资担任巴郡太守,百姓歌颂他说:‘习习晨风动,润雨滋润庄稼。郡后关注时事,我们的人民因此富饶。’等到吴资离任,百姓思念吴资,又歌颂说:‘望向远方却看不见,惆怅地徘徊。恩泽实在难忘,悠悠心情永远怀念。’

《益部耆旧传》记载:张霸,字伯饶。担任会稽太守。推荐贤士,鼓励教育,整个郡的人都受到感化,只听到读书的声音;又野外没有盗贼,百姓说:‘城上的乌鸦在喂父母,府中的官员都是孝子。’

钟岏的《良吏传》记载:王堂,字敬伯,是广汉郪人。担任汝南太守。属城很多地方软弱,王堂挑选四部督邮,上奏免去了四十多人。任命陈蕃为功曹,应嗣为主簿,教导说:‘挑选核实众多职务,委托功曹补充空缺,仰赖你的明俊,古人有言:劳于求贤,逸于得士。太守不敢随意发布命令。’

《崔氏家传》说:崔实被任命为五原太守。这个郡位于边境,居民不知道耕种和养蚕,很多人遭受饥饿和寒冷的困扰。于是他鼓励人们种植庄稼,教他们织布,以此来救济贫穷的人,使得民众得到了救助,人们称他为‘神惠’。

《桓阶别传》说:皇上已经平定了荆州,任命他为主簿,每当有深谋远虑的疑难之事,他都会与你商议,有时白天忘记了吃饭,有时夜晚坐着直到天亮。后来他被提升为赵郡太守,当郡里的官员为他送行时,皇上说:‘北方边境还没有平定,因为你有威严能够震慑敌人,有德行能够安抚远方的人,所以用你来麻烦你,这也是仿效寇恂在河内行事的做法。’桓阶在郡里时,时常俸禄用尽,只能吃酱和酒,皇上听说了,多次开玩笑说:‘你家的酱做得怎么样了?’下诏说:‘以前子文清廉节俭,朝不谋夕,但仍有肉食和粮食的俸禄;宣子守约,即使只有粗食和鱼汤,也有额外的赏赐。何况大魏光光,四海之内富有。作为栋梁大臣,却有蔬食,这不是我礼遇贤人的意思,赐给你两个射鹿的仆人,并供给媒人。’(齐国人把媒人称为曲孺。)

《江祚别传》说:江祚担任安南太守,民众怀念他的德行,因此很多人给孩子取名为‘江’。

《孟宗别传》说:孟宗担任豫章太守,人们怀念他的恩惠,路上有唱歌的人,所以当时的人生孩子时,用‘孟’作为名字。

《召氏家传》说:邵训,字伯春,担任陈留太守。因为他性格宽宏大量,皇上追赠诏书勉励他说:‘陈留太守,在省中讲授,已经六年了,经学明确坚定,有匡生解颐的风范,赐给你三十万钱以及刀剑衣服、家居用品。’

《宣城记》说:泾县洪短,在吴国时担任庐江太守。以清廉著称。被召回朝廷。因为船轻,都装满了土。当时是年底,卸货的人来讨要,得到的很少,洪短就告诉他们,卸货的人看到土就离开了。

《秦子》说:孔文举担任北海相,有人遭遇父亲去世,在墓旁哭泣,脸色没有憔悴,孔文举杀了他。他的母亲病好后,想吃新麦,家里没有,他就偷了邻居的熟麦来给她吃,孔文举听说了,特别奖赏了他。偷窃却不被惩罚,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对母亲孝顺的表现;哭泣却被杀,是因为他认为这是哀悼但不真诚。

《世说》说:周顗罢免了临川郡的职务,回到京城还没有来得及上朝,停泊在青溪渚,王丞相去看他。当时是夏天,暴雨突然来临,船既小又漏水,几乎没有可以坐的地方。王丞相说:‘胡威的清廉,怎么会遇到这种情况?’立即让他坐下来。

吴兴太守《论衡》说:淮阳铸造假币,官员无法禁止。汲黯担任太守,没有破坏一个炉灶,没有惩罚一个人,高枕无忧地睡觉,淮阳政治清明。

《风俗通》说:秦昭王派李冰担任蜀郡太守。开凿成都两江,灌溉田地万顷。江神每年要娶两个童女为妻。李冰用自己的女儿与江神结婚,直接到神庙,劝江神喝酒,酒杯只是淡淡的。李冰严厉地责备他,江神突然不见了。过了一会儿,有两头青牛在岸边斗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李冰回来了,满头大汗,对属下说:‘我的力量很大,但完全不是对手,你们要帮忙,南边腰间正白的那条,是我的官印。’主簿刺杀了北面的青牛,江神就死了。蜀地的人们钦佩他的决断力和强壮,因此给孩子取名为‘冰儿’。

○酷太守

《汉书》说:王温舒担任广平都尉,挑选了郡中十几个豪放敢干的官员作为他的爪牙,让他们监督盗贼。道路上没有丢失的东西,后来他被任命为河内太守。他原本在广平时,就都知道河内豪强和奸猾之家的底细。他在九月到郡里后,命令准备五十匹私马,通过驿站从河内到长安,按照在广平时的策略,捕捉郡中的豪强和奸猾之徒,牵连到一千多户人家。他上书请求,大的罪行要灭族,小的则要处死,所有财产都被没收用来赔偿赃款。他的奏章在两天内就得到了批准,事情上报后,血流了十几里。河内的人都对他的奏章感到惊讶,认为他行动神速。到了十二月,郡里没有狗吠的盗贼。有些盗贼逃到了邻郡,他去追捕,到了春天,王温舒跺脚叹息说:‘唉,如果冬天能再延长一个月,我的事情就完成了。’

又曰: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人。担任涿郡太守。大姓西高氏、东高氏,从郡吏以下都害怕躲避他们,没有人敢和他们说话,都说:‘宁愿对不起两千石官员,也不要对不起豪强大户。’他们的宾客放纵做盗贼,一旦事发,就躲进高家,官员不敢追赶。严延年到任后,派遣掾吏赵绣调查高家,发现他们有死罪。赵掾见到严延年,准备提出两个控告,想先报告较轻的那个,看看严延年的态度。严延年已经事先知道了。赵掾到了,报告了较轻的那个,严延年搜查了他的怀中,找到了较重的控告,立即逮捕并送进监狱。当天夜里将他处死,官员分别拷问两个高家的人,彻底查清了他们的罪行,分别处死了几个人。郡里的人都感到震惊,道路上没有丢失的东西。三年后,他被调任河内太守。

《东观汉记》说:樊晔担任天水郡。他的政治手段严酷而猛烈,喜欢申不害、韩非子的法术,不把权力下放给下属,道路上不敢盗窃,商人行旅把财物放在大道旁,说:‘交给樊父。’回来后,财物如故,道路上没有丢失的东西。凉州人为此说:‘游子常常苦于贫穷,力子却天生的富有。宁愿进入乳虎的巢穴,也不愿进入冀城的寺庙。唉,我樊府君,怎么能够再次遇到这样的遭遇!’

《晋阳秋》说:庐陵太守羊舟,怀疑郡人简良等为贼,杀了一百九十人,流放了一百多人。有关部门上奏羊舟的罪行应该处死,但因为景献皇后有八议的特权,皇帝说:‘这是古人没有的,哪里有什么八议?我不忍心在朝廷上处死他,就赐命他在监狱里处死。’琅琊王太妃山氏,是羊舟的外甥,到朝廷请求赦免。丞相因为太妃的请求,于是减去了死罪。出狱后,他生病了,看到简良的鬼魂,十天后就去世了。

《三国典略》说:齐国的广陵太守敬长瑜收受了很多贿赂,刺史陆骏准备弹劾他。长瑜用钱物向散骑常侍和士开行贿,假装是长瑜的礼物,齐王非常高兴。陆骏的报告随后到来,但最终没有追究。

《梁书》说:南淮侯萧推,字智进,是梁王弟弟安城康王萧秀的儿子。他外貌丰腴,举止优雅,历任淮南、宣城、晋安、吴郡四地的太守,他所管辖的郡县必定遭受严重的旱灾,吴人称呼他为‘旱母’。

又曰:臧厥担任晋安太守。郡县位于山海之间,经常有逃犯聚集,前两位郡守虽然招募士兵讨伐捕捉,但盗贼仍然不止。臧厥上任后,宣扬教化,所有的凶党都带着孩子出来,居民恢复了生计,商旅畅通。然而他治理严厉,缺乏仁慈,官员和百姓的小事必定受到杖打惩罚,百姓称他为‘臧兽’。

《唐书》说:李邕在天宝初年担任汲郡、北海二地的太守。李邕性格豪放奢侈,不顾小节,所在之处都搜刮财物,放任自己狩猎。五年,他的贪污行为被揭露。他还曾经与左骁卫兵曹柳勣交换了一匹马,等到柳勣被关进监狱,吉温让柳勣诬陷李邕,并收买他,李邕被诬陷,词状相连,皇帝下令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迅速前往郡里处死他,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注解

河北郡守:指西魏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河北地区的行政事务。

菽麦盐菜:古代以豆类、小麦、盐和蔬菜为主食的简朴生活方式。

渔、猎夫:指从事渔猎活动的工人。

丁:古代的一种劳役制度,丁是指一定年龄的男子。

庸直:指租庸调,是古代的一种赋税制度。

清河太守:指宋世良在宋代的官职,负责管理清河地区的行政事务。

阳平郡: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

曲堤: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阳平郡东南。

醴泉:指美酒,也比喻吉祥的泉水。

林虑太守:指赫连子悦在北齐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林虑地区的行政事务。

晋阳: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博陵安平:古代的两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鞭:古代的一种刑具,用于鞭打犯人。

南清河太守:指苏琼在北齐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南清河地区的行政事务。

晋陵太守:指孔奂在陈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晋陵地区的行政事务。

秩俸:古代官员的薪俸。

安武太守:指于义在隋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安武地区的行政事务。

安固太守:指于仲文在隋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安固地区的行政事务。

弘化太守:指柳俭在隋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弘化地区的行政事务。

朝散大夫:古代的一种官职,属于文官。

武威太守:指樊子盖在隋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武威地区的行政事务。

平原太守:指颜真卿在唐朝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平原地区的行政事务。

安禄山:唐朝末年的叛乱领袖。

河朔:古代的一个地区名,指今天的河北省。

司兵参军: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复州守:指郭延鲁在五代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复州地区的行政事务。

沁牧: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沁水流域的牧民管理。

巴郡: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

阴平郡守:指张翕在古代的官职,负责管理阴平郡地区的行政事务。

益部耆旧传:古代的一部传记,记载了益部(今四川地区)的官员和名士。

汝南太守:指王堂在古代的官职,负责管理汝南地区的行政事务。

陈蕃:古代的一位名臣,曾任功曹。

应嗣:古代的一位官员,曾任主簿。

崔实:崔实,东汉时期的人物,曾任五原太守,以劝农桑、赈济贫穷而著称。

五原太守:五原,古郡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崔实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耕桑之业:耕种和养蚕,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

织纴:织布和纺纱,指纺织业。

赈贫穷:救济贫穷的人。

神惠:神明般的恩惠,形容崔实治理五原时的恩德。

桓阶:桓阶,东汉末年人物,曾任赵郡太守,以谋略和威望著称。

主簿: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日昃忘食:太阳偏西了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彻旦:从夜晚到天亮,形容时间之长。

赵郡太守:赵郡,古郡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桓阶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寇恂:东汉时期的名将,曾任河内太守,以威猛著称。

河内之举:指寇恂在河内任太守时的政绩。

酱酻:酱和酒,指饮食。

子文:春秋时期楚国的贤臣,以清廉著称。

宣子: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臣,以节俭著称。

脯粮之秩:干肉和粮食的俸禄。

加梁之赐:增加粮食的赏赐。

光光大魏:光耀的魏国,指当时的魏国。

四海:全国,古代指天下。

栋宇大臣:高大的房屋,比喻位高权重的大臣。

蔬食:素食,指简单的食物。

礼贤之意:礼遇贤才的意思。

射鹿师:负责射鹿的官员。

媒:古代指媒人,这里指媒人用的物品。

江祚:江祚,古代人物,曾任安南太守。

豫章太守:豫章,古郡名,位于今江西省境内,孟宗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召训:召训,字伯春,古代人物,曾任陈留太守。

陈留太守:陈留,古郡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召训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经术:经书之学,指儒家经典。

匡生解颐:使人生笑,形容经术的精妙。

泾县洪短:泾县洪短,古代人物,曾任庐江太守。

庐江太守:庐江,古郡名,位于今安徽省境内,泾县洪短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岁暮:年底,指一年的最后几个月。

逐除:指被驱逐的人。

孔文举: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人物,曾任北海相。

北海相:北海,古郡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孔融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色无憔悴:脸色没有憔悴的样子,形容极度悲伤。

新麦:新收获的麦子。

盗邻人熟麦:偷邻居的熟麦。

周顗:周顗,东晋时期人物,曾任临川郡太守。

泊青溪渚:停泊在青溪的浅水处。

王丞相:王导,东晋时期的名臣,曾任丞相。

胡威之清:胡威的清廉,胡威是王导的部下,以清廉著称。

启:启禀,向上级报告。

淮阳铸伪钱:淮阳,古郡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有人在此铸造假币。

伪钱:假币,伪造的货币。

吏:官吏。

淮阳太守:淮阳,古郡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汲黯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不坏一垆:没有破坏一炉炉火,形容勤勉。

不刑一人:没有处罚一个人,形容宽厚。

高枕安卧:高高地枕着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

河阳:河阳,古郡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王温舒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豪敢往吏:豪放勇敢的官吏。

爪牙:比喻得力的助手。

督盗贼:监督盗贼。

道不拾遗:路上没有人捡拾遗失的东西,形容社会治安良好。

河内:河内,古郡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豪奸之家:豪族和奸猾之家的意思。

具私马:准备私人的马。

驿:古代传递信息的驿站。

长安:古代都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部吏:派遣官员。

方略:策略,方法。

豪猾:豪族和狡猾的人。

族:家族,这里指家族中的所有人。

家尽没入偿赃:家产全部没收用来偿还赃款。

事论报:事情讨论报告。

流血十馀里:血流了十几里路,形容杀戮惨重。

广平都尉:广平,古郡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王温舒曾任此地的都尉。

涿郡太守:涿郡,古郡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严延年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大姓:大户人家。

西高氏、东高氏:两个豪族家族。

宾客:指豪族的门客。

发:发现,揭露。

掾: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属官。

蠡吾赵绣:蠡吾,古县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赵绣曾任此地的属官。

案:审查,调查。

死罪:死罪,指应处死刑的罪行。

劾:弹劾,指控。

收送狱:逮捕并送交监狱。

穷竟:彻底追究。

奸:奸邪,指坏人。

天水郡:天水,古郡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樊晔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申、韩之术:申不害、韩非子的法术,指法家思想。

道路:道路,这里指社会上。

以付樊父:把东西交给樊父,樊父指樊晔。

乳虎穴:老虎的巢穴,比喻危险的地方。

冀城寺:冀城,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寺指寺庙。

府君: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

庐陵太守:庐陵,古郡名,位于今江西省境内,羊舟曾任此地的行政长官。

简良:简良,古代人物,庐陵郡人。

景献皇后:景献皇后,东晋时期的皇后。

属八议:属于八议之列,指古代法律中的八种议罪方式。

琅琊王太妃:琅琊王太妃,东晋时期的皇后。

山氏:山姓,琅琊王太妃的姓氏。

减死罪:减免死罪。

祟:鬼怪作祟,这里指鬼魂作怪。

旱母:因造成旱灾而被称为旱母。

臧厥:臧厥,古代人物,曾任晋安太守。

逋逃:逃亡,指逃犯。

募讨捕:招募讨伐捕捉。

凶党:凶恶的党羽。

襁负而出:背着婴儿出来,形容全部出来。

杖罚:用杖子打罚。

臧兽:对臧厥的贬称,认为他像野兽一样残酷。

李邕:李邕,唐代人物,曾任汲郡、北海二地的行政长官。

豪侈:豪放奢侈。

驰猎自恣:骑马打猎,任意妄为。

奸赃:贪污和盗窃。

左骁卫兵曹:左骁卫兵曹,古代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柳勣:柳勣,唐代人物,曾任左骁卫兵曹。

吉温:吉温,唐代人物,曾任刑部员外郎。

祁顺之:祁顺之,唐代人物,曾任刑部员外郎。

罗希奭:罗希奭,唐代人物,曾任监察御史。

就郡决杀之:到郡里处决他。

决杀:处决,杀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评注

《崔氏家传》所述崔实除五原太守的事迹,体现了古代官员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崔实面对边陲郡县民不聊生的困境,积极推行农桑政策,教导民众织纴,以缓解饥寒之苦,其‘神惠’之称,既是对其政绩的赞誉,也是对其仁政的肯定。这一故事彰显了儒家‘仁政’思想的实践,以及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桓阶别传》中,桓阶作为赵郡太守,其勤勉治政、深谋远虑的形象跃然纸上。‘北边未清’一语,既点明了桓阶的职责所在,也暗示了其面临的政治环境。桓阶在郡中生活简朴,皇帝的关心与赐予,既是对其清廉的认可,也是对其人格的尊重。此段文字通过对桓阶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官场中君臣关系的微妙之处。

《江祚别传》和《孟宗别传》通过江祚和孟宗两位太守的例子,说明了古代社会中,贤能官员的德行能够影响民众,甚至影响后代。以名命名子女,是对官员德政的一种纪念和传承,同时也反映了民众对贤能官员的敬仰。

《召氏家传》中,邵训作为陈留太守,以经术明笃、匡生解颐而著称。皇帝的勉励和赐予,是对其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嘉奖。

《宣城记》中,洪短作为庐江太守,以清廉著称。面对岁末逐除者的乞求,洪短不贪小利,坚守原则,体现了古代官员的清廉风范。

《秦子》中,孔文举对待孝道和养亲的态度,展现了儒家孝道思想的实践。对孝道的尊重和奖赏,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世说》中,周顗罢临川郡后,王丞相的关心和帮助,体现了古代官场中同僚之间的相互扶持。

《论衡》中,淮阳铸伪钱,汲黯以清廉自守,不坏一垆,不刑一人,展现了古代官员的清廉和治理能力。

《风俗通》中,李冰作为蜀郡太守,以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的功绩,以及与江神的斗争,展现了古代官员的智慧和勇气。

《汉书》中,王温舒和严延年的故事,揭示了古代官场中严酷的治理手段和官员的权力运用。

《东观汉记》中,樊晔的严猛政治和道路不拾遗的现象,反映了古代官场中严政的威慑力。

《晋阳秋》中,羊舟的杀戮和萧推的旱母之称,以及臧厥的严酷治政,展现了古代官场中不同官员的治理风格和效果。

《三国典略》中,敬长瑜的贪污和和士开的干预,揭示了古代官场中权谋和腐败的问题。

《梁书》中,萧推和臧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官场中官员的德行和治理能力。

《唐书》中,李邕的豪侈和最终的结局,揭示了古代官场中个人品德与政治命运的关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职官部-卷六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01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