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五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五-原文

《异物志》曰:锦鸟,文如丹地锦,而藻缋相交。俗人见其似锦,因谓之锦鸟。形微大於雉。其雌特有文章,五色,甚可爱。

《周氏杂字》曰:鸀鳿鸟,似凫。

《风土记》曰:鹔鷞,鹙属。飞则鸣,其翅肃肃者也。

《楚辞》曰:鸿鹄代游曼鹔鷞,(曼曼行也。鹔鸘,俊鸟。)

《风土记》曰:鹥,〈由鸟〉也。以名自呼,大如小鸡,生於荷叶上。

《尔雅》曰:鹳鷒,鶝鶔也。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郭璞注曰:一名随羿。)

《河图说徵祥》曰:鸟一足曰独立,见则主勇强也。

《广州记》曰:新宁县有独足鸟,大如鹄,其色苍,其鸣自呼”独足”。

《临海异物志》曰:东垂有一足鸟,俗名曰独足,疑是商羊。文身赤口,惟食虫豸,不罕跃粱,鸣如人啸声,将雨转鸣。或曰山噪鸟,昼伏夜翔,或时昼出,则群鸟噪之。

《山海经》曰:有五彩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孔融《周岁论》曰:仪凤屯集,狂鸟秽之。

《尔雅》曰:鶨,〈其鸟〉老。(郭璞症曰:鸰鶨也,俗谓之痴鸟。音丑眷切。)

《说文》曰:欺老,鶨也。

左思《蜀都赋》曰:鷩鴺山栖。(綦毋遂注曰:鷩鴺,鸟名,今如山鸡。其色班,其雏色异。出江东。)

《庄子》曰:周周衔羽以济河。(司马彪注曰:周周,河土鸟也,头重尾轻,是以衔他鸟羽乃飞过河。人之不可求益於物,以补其所短也。)

竺山真《登罗山疏》曰:越王鸟,状似鸢,口句末,可受二升许。南人以为酒器,珍於文螺。不践地,不饮江湖,不唼百草,不饵虫鱼,惟啖木叶。粪似董陆香,山人遇之,既以为香,又治杂疮。

《南方草物志》曰:有鸟或名越王鸟,大如孔雀。喙长尺八九寸,黄白黑色,状如人画,光饰似漆,莹磨尤益鲜明,多持以饮酒。出交趾九真。

刘欣期《交州记》曰:鹲〈童鸟〉,黄喙二尺馀,南人以为酒爵。

《南越志》曰:鹲〈童鸟〉,一名越王鸟。

《岭南录异》曰:越王鸟,如乌而颈帚长,头有黄冠如杯,用贮水,互相饮食众鸟雏。取其冠,坚致,可为酒杯。

竺法真《登罗山疏》曰:五距鸟,足有重距,其音”先顾”,或谓之先顾鸟。似孔雀,背连钱文。

《游名山记》曰:芙蓉山有异鸟,爱形顾影,不自藏,故为罗者所得,人谓〈宅鸟〉〈宇鸟〉。

《广州记》曰:广宁县有金鸟,纯白,口脚如金,其鸣自呼。

《异物志》曰:〈厥鸟〉鸟,大如雄鸡,色赤或黑,而能鸣。弹射取之,其肉香美,中作炙。

盛弘之《荆州记》曰:鱼复县南山有鸟,时吐物,长数寸,丹朱彪炳,形色类绶,因名吐绶鸟。

又曰:晋太玄中,营道令何谐之於县内得一鸟,大如白鹭,膝上及髀有铜环贯之,环大小刻镂如橄榄子,妙绝人工。於时京师皆观之。

《岭表录异》曰:有鸟形如野鹊,翅羽黄绿间错,尾竖两枝,长二尺馀,直而不褭。惟尾室有毛,宛如箭羽,因目之为带箭鸟。

《尔雅》曰: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郭璞症曰:鼠如人家鼠,尾短。鵌如燕而小,色黄黑。穴入地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今在陇西鸟鼠同穴山。)

《临海异物志》曰:江湖海鸟,大于鹳,喙长八寸,潮上即鸣。

又曰:〈崖鸟〉鸟,海鸟也。喙长八寸。天欲风雨,内喙於土中,向风,海师以为候。鸣如啸。

又曰:蜜母,小鸟也,色黑。正月旦,为蜜蜂周行诸山求安处,蜂随之,蜜母暮还入蜂中。

郭璞《蜜蜂赋》曰:大君以总群氏,又协气於零雀。每先驰而葺宇,番严穴之经略。(蜜母,一名零雀。)

《尔雅》曰:竭,水狗。

又曰:鴢,头。(孙炎曰:鱼也。)

又曰:突,鹕鸟。(孙炎曰:谷鹕,水鸟。)

又曰:鷏,{民虫}母也。

《广志》曰:蚊母吐蚊,大如鸠。

《岭南异物志》曰:五岭溪山深处有大鸟,如鸧〈雚鸟〉,常吐蚊子,辄从口中飞去,谓之吐蚊鸟。

《说文》曰:鹲,水鸟也。

《南方草物状》曰:孔贵如小母鸡。

《临海异物志》曰:独舂鸟,声似舂声。声多者,五穀伤;声少者,五穀熟。

又曰:契鸟、兰草,占米之贵贱。背回,契其茎。契一度,即斛米百钱;再度二百;未契仍五十。随契多少,以占知之。

《尔雅》曰:{敫鸟},唐屠。(郭璞症曰:似乌,苍白色。)

《临海异物志》曰:〈鹿鸟〉焳鸣声哀。俗云:继母欲嫁,因爨,使人守之,母遂不还,儿因呼母,言〈鹿鸟〉焳也。

又曰:游鸟,如鹅大,其色黑,以青丝头系竹竿呼之,即来入手。俗言是东海神所养,不可食也。

《临海异物志》曰:独〈女左〉鸟,如隼,其色黑,其鸣如人呼鸡声。

《尔雅》曰:鹨,天籥也。

《南方草物状》曰:金吉鸟,其大如小母鸡。

《临海异物志》曰:有鸟耀仪,名曰苦姑。

又曰:除溪鸟,小如鸲鹆,甚黑。天欲阴雨即鸣,音言”溪渎”。

又曰:祖端端,小鸟。天欲雨即鸣。

《抱朴子》曰:千秋鸟,人面,寿如其名。

《鲁猎萦》曰:南方鸟名曰邽,生而食其翼。

《南方草物状》曰:羽鸟,毛羽青黑色,小于鸠。

俞益期《与韩豫章笺》曰:林邑有鸟,明彘飞。

《临海异物志》曰:宾师,形大如鸲鹆,毛正黑色。

《广雅》曰:车摄,鹪礼也。

《山海经》曰:基山有鸟焉,名〈尚鸟〉鸼,食之无卧。

又曰:北海蛇山有五彩鸟,飞蔽一乡,名曰翳鸟。

又曰:青丘有鸟,其状如鸠,名曰灌灌。

又曰:祷过之山有鸟,二足三面,名瞿如。

又曰:松果山有鸟,名〈虫鸟〉渠。

又曰:上申山,鸟名当扈,状如雉,食之不眴目。

又曰:符遇之山,其鸟名鴖,可以卫火。

又曰:英山有鸟,状如鹑,食之巳疠,名曰肥遗。

又曰:宰途山有鸟,名曰数斯,食之巳癭。

又曰:昆仑山有鸟,名曰钦原,蠚兽则死,蠚木则枯。

又曰:灌题山有鸟,见人则跃,名曰竦斯。

又曰:梁渠之山有鸟,名曰嚣,食之巳腹痛,可以止衕。(治衕下也。)

又曰:阳山有鸟,自为牝牡,名曰像蛇。

又曰:廆山有鸟,名曰鸰〈要鸟〉,(铃要两音。)其鸣自呼,服之不眯。

又曰:丑阳山有鸟,名曰〈只鸟〉〈余鸟〉,可以卫火。

又曰:翼望山有鸟,状如乌,三首六尾,其名曰鵸〈余鸟〉。(倚余两音。)服之使人不眯,又以御凶。

又曰:青要山有鸟,名曰鴢。(音窈窕挚也。)状如乌,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

又曰:攻离山有鸟,名曰婴勺。其状如鹊,赤喙白身,其尾若勺,(似勺形。)其鸣自呼。

又曰:鸟名青耕,可以御疫。

又曰:天帝山有鸟,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翁,领下毛。)名曰栎,食之巳痔。

又曰:翏山有鸟,名鸓,(音垒)其状如鹄,而两首四足。

又曰:北嚣山有鸟,状如人面,名曰{般鸟}〈昌鸟〉,夜飞而昼伏。

又曰:太行山有鸟焉,其状如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贲鸟〉〈贲鸟〉。(音奔)

又曰:马成山有鸟,状如乌,白首而身青,黄足,其名曰鶌,食之不饥。

又曰:号山有鸟,名寓,状如鼠。

又曰:梦联掷晷有鸟,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鸟。(音交。或作渴。)

又曰:毕张山有鸟,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石鸟〉。食之巳嗌。

又曰:小侯山有鸟,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鸟〉。(姑习两音。)

又曰:北号山有鸟,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虎爪,名曰魁雀,食人。

又曰:羭次山有鸟,状如枭,人面而一足,名曰橐{非巴}(音肥。)冬夏蛰,服之不畏雷。

○鸟卵

《左传·哀公下》曰: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张之。’

《汉书》曰:武帝时,大宛诸国献大鸟卵。(应邵曰:如二石瓮。)条支国大鸟,卵如瓮。

《魏志》曰:清河令徐孝龙取十三种物着箧中,使管辂射之。先说鸡子,后谓蚕蛹,遂一一名之。

《吴志》曰:孙权太子常嘲诸葛恪曰:’匈糠何不食马矢?’恪曰:’愿太子食鸡卵。’权曰:’人令卿食马矢,卿使人食鸡卵,何也?’恪曰:’所出同耳。’权大笑。

《晋书》曰:戴安道少时,取鸡卵汁溲白瓦屑,作郑玄碑文,手刻字,文既绮藻,器亦妙绝。

《唐书》曰:武德中,西蕃突厥叶护可汗遣使贡条支巨卵二。

又曰:贞观二十一年,西蕃吐陆可汗献金卵瓶,鸟壳也。雕刻作禽兽,而途以黄金。

《山海经》曰:西王母山有沷民国,凤卵是食,甘露是饮。

《韩诗外传》曰:卵之性为雏,不得良鸡大育,积日累久,则不成为雏。

《管子》曰:子夏云:’雕卵,然后謇戤,所谓发积藏,散万物。’

《墨子》曰:以他言非吾者,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石犹不毁也。

《孙卿子》曰:以桀诈桀,则幸;诈尧,譬若以卵投石。

又曰: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精之。然而长者不贵,非礼义掷晷也。

《淮南子》曰:越鸡不能伏鹤卵。

又曰:雁北向,鹊始加巢,雉鸲呼卵。

《淮南万毕术》曰:艾火令鸡子飞,(取鸡子,去其汁,燃艾火,内空卵中,疾风因举之,飞。)盐之累卵。(取盐途卵,取他卵置上,即累矣。)

《抱朴子》曰:夏后始衰,食凤卵而凤去。如此,则凤有种矣。

《扬子法言》曰:雌之不才,其卵段;(段,败也。)君乏才,其民野。不屈其意,不累其身。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神仙传》曰:有人病,就茅君请福。煮鸡子十枚,以内帐中。须臾,茅君悉掷出。其中伍缕者,并差;有黄者,不愈。常以此为候。

阮籍《大人先生传》曰:若先生者,以天地如卵耶?小物细人,欲论其长短,议其是非,岂不罢凑!

《博物志》曰: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龟、鳖、鼋、此诸类皆卵生而影伏。

《幽明录》曰:桂阳罗君章,二十许,都未有志,不属意学问。常昼寝,梦得一鸟卵,五色杂耀,不势人间物,梦中因取吞之。於是渐有志向,遂更勤学,读九经,以清才闻。

《罗含传》云:吞飞鸟卵。

《吴氏本草》曰:丹鸡卵可作虎珀。

张衡《南郡赋》曰:春卵夏笋。

张孟阳《洛禊赋》曰: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於中河。

○鸟巢

《尚书大传》曰:古人凤皇巢其树,好生恶杀。

《说文》曰: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巢。

《曾子》曰:鹰鹯以太山为下,而增巢其上。

《孙卿子》曰:古之王者,乌鹊之巢可俯窥。

《庄子》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於是贸苍巢居以避之。昼拾椽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又曰:鹊上高城之墉,而巢於高枝之颠。城坏,陵风而起。

又曰:至德之君,乌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淮南子》曰:鹊巢知风之所起。(言鹊作巢而知风。一实背风也。)

陆贾《新语》曰:尧以仁义为巢,舜以稷、契为枝;秦以刑罚为巢,故有复巢破卵之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五-译文

《异物志》说:锦鸟,花纹像丹地的锦缎,有藻缋相交。普通人看到它像锦缎,因此称之为锦鸟。体型比雉鸡稍微大一些。雌鸟特别有花纹,五彩斑斓,非常可爱。

《周氏杂字》说:鸀鳿鸟,像野鸭。

《风土记》说:鹔鷞,属于鹙类。飞翔时鸣叫,它的翅膀声音肃肃。

《楚辞》说:鸿鹄代游曼鹔鷞,曼曼行也。鹔鸘,俊鸟。

《风土记》说:鹥,由鸟也。以名自呼,大小如小鸡,产于荷叶上。

《尔雅》说:鹳鷒,鶝鶔也。像鹊,尾巴短。射它,它会衔箭射人。(郭璞注曰:又名随羿。)

《河图说徵祥》说:一足的鸟叫独立,见到它则预示着勇强。

《广州记》说:新宁县有一种独足鸟,大小如鹅,颜色灰白,叫声自称为‘独足’。

《临海异物志》说:东边有一足的鸟,俗称为独足,疑似是商羊。身上有花纹,口红色,只吃昆虫,不跳跃取食,叫声像人吹啸,将要下雨时叫声会变多。有人说这是山噪鸟,白天隐藏,晚上飞翔,有时白天出现,其他鸟会吵闹它。

《山海经》说:有五彩之鸟,有冠,名叫狂鸟。

孔融《周岁论》说:仪凤聚集,狂鸟玷污了它们。

《尔雅》说:鶨,老鸟。(郭璞注曰:鸰鶨也,俗称为痴鸟。音丑眷切。)

《说文》说:欺老,即鶨。

左思《蜀都赋》说:鷩鴺山栖。(綦毋遂注曰:鷩鴺,鸟名,今如山鸡。其色斑,其雏色异。出江东。)

《庄子》说:周周衔羽以济河。(司马彪注曰:周周,河土鸟也,头重尾轻,因此衔他鸟羽才能飞过河。人不可从物中求益,以补其短处也。)

竺山真《登罗山疏》说:越王鸟,形状像鸢,嘴巴尖锐,可以装二升左右。南方人把它当作酒器,比文螺还要珍贵。它不踩地,不饮江湖水,不吃百草,不捕食虫鱼,只吃树叶。粪便像董陆香,山里人遇到它,既把它当作香料,又可以治疗各种疮。

《南方草物志》说:有一种鸟,或称为越王鸟,大小如孔雀。喙长九寸,黄白黑色,形状像人画,光泽像漆,磨得越亮越明显,常用来装酒。产于交趾九真。

刘欣期《交州记》说:鹲,黄嘴长二尺多,南方人把它当作酒杯。

《南越志》说:鹲,又名越王鸟。

《岭南录异》说:越王鸟,像乌鸦但颈毛长,头上有一顶像杯子的黄冠,用来装水,互相喂食鸟雏。取其冠,坚固耐用,可以当作酒杯。

竺法真《登罗山疏》说:五距鸟,脚上有重距,叫声‘先顾’,也有人称之为先顾鸟。形状像孔雀,背上连着钱币一样的花纹。

《游名山记》说:芙蓉山有一种异鸟,喜欢观察自己的影子,不隐藏自己,因此被捕鸟者捕获,人们称之为宅鸟或宇鸟。

《广州记》说:广宁县有一种金鸟,全身纯白,嘴和脚像金子,叫声自称为‘金鸟’。

《异物志》说:厥鸟,大小如公鸡,颜色红或黑,能鸣叫。用箭射它,它的肉香美,可以烤着吃。

盛弘之《荆州记》说:鱼复县南山有一种鸟,时常吐出东西,长几寸,颜色像绶带,因此命名为吐绶鸟。又说:晋太玄中,营道令何谐在县内得到一只鸟,大小如白鹭,膝盖和腿上戴着铜环,环的大小和橄榄子一样,工艺精湛。当时京师的人都来观看。

《岭表录异》说:有一种鸟形状像野鹊,翅膀羽毛黄绿相间,尾巴竖着两枝,长两尺多,直而不弯。尾巴根部有羽毛,像箭羽,因此被称为带箭鸟。

《尔雅》说:鸟鼠同穴,其鸟为鵌,其鼠为鼵。(郭璞注曰:鼠像家鼠,尾巴短。鵌像燕而小,颜色黄黑。洞穴深入地下三四尺,鼠在里面,鸟在外面。现在在陇西的鸟鼠同穴山。)

《临海异物志》说:江湖海鸟,比鹳大,喙长八寸,潮水上来就鸣叫。

《临海异物志》说:崖鸟,海鸟也。喙长八寸。天要下雨,将喙插入土中,朝向风,渔民认为这是预兆。叫声像啸。

《临海异物志》说:蜜母,小型的鸟,颜色黑。正月元旦,为蜜蜂周游各山寻找安身之处,蜜蜂跟随它,蜜母傍晚回到蜂巢。

郭璞《蜜蜂赋》说:大君以总群氏,又协气于零雀。每先驰而葺宇,番严穴之经略。(蜜母,又名零雀。)

《尔雅》说:竭,水狗。

《尔雅》说:鴢,头。(孙炎曰:鱼也。)

《尔雅》说:突,鹕鸟。(孙炎曰:谷鹕,水鸟。)

《尔雅》说:鷏,{民虫}母也。

《广志》说:蚊母吐蚊,蚊子像鸠。

《岭南异物志》说:五岭溪山深处有一种大鸟,像鸧,经常吐出蚊子,蚊子从口中飞走,称之为吐蚊鸟。

《说文》说:鹲,水鸟也。

《南方草物状》说:孔贵,像小母鸡。

《临海异物志》说:独舂鸟,叫声像舂米声。叫声多的时候,五谷受损;叫声少的时候,五谷成熟。

《临海异物志》说:契鸟、兰草,可以占卜米价的高低。背向,用契刻它的茎。刻一次,即一斛米值一百钱;刻两次,值二百;未刻仍值五十。根据刻的次数,可以知道米价。

《尔雅》说:{敫鸟},唐屠。(郭璞注曰:似乌,苍白色。)

《临海异物志》说:鹿鸟,叫声悲哀。俗语说:继母想再嫁,因此煮食,让人看守,母亲就不再回来,孩子因此呼唤母亲,说鹿鸟。

《临海异物志》说:游鸟,像鹅大,颜色黑,用青丝系在竹竿上呼唤它,就会飞到手边。俗语说这是东海神所养的,不能吃。

《临海异物志》说:独女鸟,像隼,颜色黑,叫声像人呼唤鸡。

《尔雅》说:鹨,天籥也。

《南方草物状》说:金吉鸟,大小如小母鸡。

《临海异物志》说:有鸟耀仪,名叫苦姑。

《临海异物志》说:除溪鸟,小如鸲鹆,非常黑。天要下雨就鸣叫,声音说‘溪渎’。

《临海异物志》说:祖端端,小鸟。天要下雨就鸣叫。

《抱朴子》说:千秋鸟,人脸,寿命和它的名字一样长。

《鲁猎萦》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邽,出生后吃自己的翅膀。

《南方草物状》说:羽鸟,毛羽青黑色,比鸠小。

俞益期《与韩豫章笺》说:林邑有一种鸟,明彘飞。

《临海异物志》说:宾师,形状像鸲鹆,毛色纯黑。

《广雅》说:车摄,鹪礼也。

《山海经》说:基山有一种鸟,名叫尚鸟鸼,吃了它就不会睡觉。

又有人说:北海的蛇山上有五彩斑斓的鸟,它们的飞行遮蔽了整个村庄,这种鸟叫做翳鸟。

又有人说:青丘有一种鸟,形状像鸠,名字叫做灌灌。

又有人说:祷过之山有一种鸟,长着两只脚和三个面孔,名字叫做瞿如。

又有人说:松果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虫鸟〉渠。

又有人说:上申山上,有一种鸟名叫当扈,形状像雉,吃了它的肉不会使眼睛昏花。

又有人说:符遇之山上的鸟名叫鴖,可以用来守护火源。

又有人说:英山有一种鸟,形状像鹌鹑,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瘟疫,名字叫做肥遗。

又有人说:宰途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数斯,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瘰疬。

又有人说:昆仑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钦原,它吸取野兽的生命就会使野兽死亡,吸取树木的生命就会使树木枯萎。

又有人说:灌题山有一种鸟,见到人就会跳跃,名字叫做竦斯。

又有人说:梁渠之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嚣,吃了它的肉可以治愈腹痛,可以用来止住腹泻。(治腹泻下也。)

又有人说:阳山有一种鸟,雌雄同体,名字叫做像蛇。

又有人说:廆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鸰〈要鸟〉,(铃要两音。)它的叫声就像是在呼唤自己,服用它可以避免噩梦。

又有人说:丑阳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只鸟〉〈余鸟〉,可以用来守护火源。

又有人说:翼望山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有三个头和六个尾巴,名字叫做鵸〈余鸟〉。(倚余两音。)服用它可以避免噩梦,也可以用来抵御凶险。

又有人说:青要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鴢。(音窈窕挚也。)形状像乌鸦,身体青色,眼睛红色,尾巴红色。吃了它可以有利于生育。

又有人说:攻离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婴勺。它的形状像喜鹊,红色的喙,白色的身体,尾巴像勺子(似勺形。)它的叫声就像是在呼唤自己。

又有人说:鸟名青耕,可以用来抵御疫病。

又有人说:天帝山有一种鸟,形状像鹌鹑,黑色的花纹,红色的颈毛,名字叫做栎,吃了它可以治愈痔疮。

又有人说:翏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鸓,(音垒)形状像天鹅,有两个头和四只脚。

又有人说:北嚣山有一种鸟,形状像人面,名字叫做{般鸟}〈昌鸟〉,夜晚飞行白天隐藏。

又有人说:太行山有一种鸟,形状像喜鹊,白色的身体,红色的尾巴,六只脚,名字叫做〈贲鸟〉〈贲鸟〉。(音奔)

又有人说:马成山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白色的头部,青色的身体,黄色的脚,名字叫做鶌,吃了它不会感到饥饿。

又有人说:号山有一种鸟,名字叫做寓,形状像老鼠。

又有人说:梦联掷晷有鸟,群居而朋飞,它们的羽毛像雌雉,名字叫做鸟。(音交。或作渴。)

又有人说:毕张山有一种鸟,形状像雉,头部有花纹,白色的翅膀,黄色的脚,名字叫做白〈石鸟〉。吃了它可以治愈喉咙痛。

又有人说:小侯山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而身上有白色花纹,名字叫做鸪〈鸟〉。(姑习两音。)

又有人说:北号山有一种鸟,形状像鸡,白色的头部,老鼠的脚,虎的爪子,名字叫做魁雀,会吃人。

又有人说:羭次山有一种鸟,形状像枭,人脸而一只脚,名字叫做橐{非巴}(音肥。)冬天和夏天都冬眠,服用它可以不怕雷声。

关于鸟卵:

《左传·哀公下》记载:子西说:‘胜如卵,余翼而张之。’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大宛诸国进献了大鸟的卵。(应邵说:像两个石瓮。)条支国的大鸟,卵像瓮。

《魏志》记载:清河令徐孝龙取了十三种物品放在箱子里,让管辂射击。先说是鸡蛋,然后说是蚕蛹,逐一命名。

《吴志》记载:孙权太子常嘲笑诸葛恪说:‘鸡糠为何不吃马粪?’恪说:‘希望太子吃鸡蛋。’权说:‘人让我吃马粪,你让人吃鸡蛋,为什么?’恪说:‘它们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权大笑。

《晋书》记载:戴安道年轻时,取鸡蛋汁涂在白瓦屑上,制作郑玄的碑文,亲手刻字,文辞华美,器物也非常精美。

《唐书》记载:武德年间,西蕃突厥叶护可汗派使者进贡了两个条支国的巨卵。

又记载:贞观二十一年,西蕃吐陆可汗献上了金卵瓶,是鸟的壳,雕刻成禽兽的形状,并用黄金镶嵌。

《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山有沷民国,以凤凰的卵为食,以甘露为饮。

《韩诗外传》记载:鸟卵的本性是孵化成雏鸟,如果没有好的鸡孵化,时间久了,就不会成为雏鸟。

《管子》记载:子夏说:‘雕琢鸟卵,然后才能孵化,这就是所说的发掘积累,散布万物。’

《墨子》记载:用别人的话来非难我,就像用鸡蛋投掷石头一样。把天下的鸡蛋都投掷到石头上,石头也不会被毁坏。

《孙卿子》记载:用欺诈的方法欺骗桀,是幸运的;欺诈尧,就像用鸡蛋投掷石头。

又记载:鸡蛋上有毛,这是难以持论的说法,但惠施、邓析却能精通它。然而长者不重视,不是礼义所提倡的。

《淮南子》记载:越地的鸡不能孵化鹤的卵。

又记载:雁往北飞,鹊开始筑巢,雉鸲呼唤着卵。

《淮南万毕术》记载:艾火可以使鸡蛋飞起。(取鸡蛋,去掉蛋黄,点燃艾草,放入空卵中,快速吹风,鸡蛋就会飞起。)盐可以堆叠鸡蛋。(将盐撒在鸡蛋上,将其他鸡蛋放在上面,就会堆叠起来。)

《抱朴子》记载:夏后氏衰落时,吃了凤凰的卵,凤凰就飞走了。这样看来,凤凰是有种类的。

《扬子法言》记载:雌性不才,它的卵就会败坏;(败坏,即失败也。)君王缺乏才干,他的百姓就会野蛮。不屈服于自己的意愿,不拖累自己的身体。不偏不倚,可否之间。

《神仙传》记载:有人生病,向茅君请求福分。煮了十个鸡蛋,放在帐篷中。过了一会儿,茅君把它们全部扔出来。其中五缕的都好了;黄色的没有好。

阮籍《大人先生传》记载:像先生这样的人,认为天地就像鸡蛋吗?小人物,想要评论其长短,议论其是非,岂不是徒劳!

《博物志》记载:九窍的动物是胎生的,八窍的动物是卵生的。龟、鳖、鼋、这些动物都是卵生并且有影子的。

《幽明录》记载:桂阳罗君章,二十多岁,还没有志向,没有致力于学问。经常白天睡觉,梦见得到一个五色斑斓的鸟卵,不是人间的物品,梦中就把它吞了。于是渐渐有了志向,于是更加勤奋学习,读了九经,以清才闻名。

《罗含传》说:吞食飞鸟的卵。

《吴氏本草》记载:丹鸡的卵可以制作成琥珀。

张衡《南郡赋》记载:春天孵化鸟卵,夏天采摘竹笋。

张孟阳《洛禊赋》记载:漂浮着白色的鸟卵来覆盖水面,在中河中洒上黑色的酒。

关于鸟巢:

《尚书大传》记载:古人凤凰在树上筑巢,喜欢生命,厌恶杀戮。

《说文》记载:鸟在树上筑巢叫做巢,在洞穴中筑巢也叫做巢。

《曾子》记载:鹰鹯把泰山当作巢穴,在上面筑巢。

《孙卿子》记载:古代的君王,乌鸦和喜鹊的巢穴可以从下面看到。

《庄子》记载:古代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有巢氏住在树上以躲避禽兽。白天捡拾树枝和栗子,晚上栖息在树上,所以被称为有巢氏的百姓。

又记载:喜鹊飞上高高的城墙,在高枝上筑巢。城墙坏了,它就随风飞起。

又记载:有道德的君王,乌鸦和喜鹊的巢穴可以从上面攀爬而窥视。

《淮南子》说:喜鹊筑巢时知道风从哪里来。(意思是喜鹊筑巢能够知道风向。因为一个巢穴是背风的。)

陆贾在《新语》中说:尧帝把仁义作为巢穴,舜帝把稷和契作为树枝;秦朝把刑罚作为巢穴,所以有巢穴被破坏、蛋被打破的祸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五-注解

锦鸟:锦鸟,指文采华丽如锦的鸟类,其羽毛色彩斑斓,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雉:雉,指野鸡,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常被用来作为狩猎的对象。

鸀鳿鸟:鸀鳿鸟,一种似鸭的鸟类。

鹔鷞:鹔鷞,属于鹙类,飞行时会发出鸣叫声,其翅膀发出的声音清脆。

鸿鹄:鸿鹄,指大雁,常用来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鹥:鹥,一种鸟类,体型小如小鸡,生活在荷叶上。

鹳鷒:鹳鷒,指一种像喜鹊的鸟类,尾巴短小。

独立:独立,指独脚的鸟,出现时预示着勇强。

独足鸟:独足鸟,一种只有一只脚的鸟,体型大如天鹅,叫声自呼’独足’。

商羊:商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预知天气变化的鸟。

狂鸟:狂鸟,一种五彩斑斓且头上有冠的鸟。

仪凤:仪凤,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鸰鶨:鸰鶨,一种俗称痴鸟的鸟类,羽毛苍白色。

鷩鴺:鷩鴺,一种鸟类,今如山鸡,羽毛色彩斑斓。

周周:周周,河土鸟的一种,头重尾轻,用其他鸟的羽毛帮助飞行。

越王鸟:越王鸟,一种状似鸢的鸟,以木叶为食。

独舂鸟:独舂鸟,一种叫声似舂米的鸟,其叫声预示着五谷的收成。

契鸟:契鸟,一种用来占卜米价的鸟类。

鹿鸟:鹿鸟,一种叫声哀婉的鸟类,常被用来比喻失去母亲的孩子。

游鸟:游鸟,一种如鹅大的鸟类,颜色黑,用青丝头系竹竿呼之即来。

独鸟:独鸟,一种如隼的鸟类,叫声如人呼鸡。

鹨:鹨,一种天籥,即天籁之音。

金吉鸟:金吉鸟,一种体型如小母鸡的鸟类。

苦姑:苦姑,一种名为苦姑的鸟类。

除溪鸟:除溪鸟,一种小如鸲鹆的鸟类,天欲阴雨即鸣。

祖端端:祖端端,一种小鸟,天欲雨即鸣。

千秋鸟:千秋鸟,一种人面鸟,寿命极长。

邽:邽,一种南方鸟,生而食其翼。

羽鸟:羽鸟,一种毛羽青黑色的鸟类,体型小于鸠。

明彘飞:明彘飞,一种能明察秋毫的鸟类。

尚鸟:尚鸟,一种在基山上的鸟类,食之无卧。

北海蛇山:北海,古代神话中的北方大泽;蛇山,可能指以蛇为图腾的山脉或具有蛇形特征的山水。

五彩鸟:指色彩斑斓的鸟类,常用于比喻美好或吉祥的事物。

青丘:古代神话中的地名,常用来指代神秘或美好的地方。

鸠:一种鸟类,形似鸽,常用于比喻柔弱或和平。

瞿如:一种鸟名,具体形态和特征在文中未详细描述。

〈虫鸟〉渠:一种鸟名,具体形态和特征在文中未详细描述。

当扈:一种鸟名,状如雉,雉为野鸡的一种。

不眴目:不会使眼睛昏花。

鴖:一种鸟名,可以用来保护火源。

肥遗:一种鸟名,食之可以治愈疾病。

数斯:一种鸟名,食之可以治愈疾病。

钦原:一种鸟名,蠚(伤害)兽则兽死,蠚木则木枯。

竦斯:一种鸟名,见人则跳跃。

嚣:一种鸟名,食之可以治愈腹痛。

像蛇:一种鸟名,自为雌雄。

鸰〈要鸟〉:一种鸟名,鸣声自呼,服用后不会做噩梦。

〈只鸟〉〈余鸟〉:一种鸟名,可以用来保护火源。

鵸〈余鸟〉:一种鸟名,三首六尾,服用后不会做噩梦,可以抵御凶险。

鴢:一种鸟名,状如乌鸦,青身朱目,赤尾。

婴勺:一种鸟名,状如喜鹊,赤喙白身,尾似勺。

青耕:一种鸟名,可以抵御疫病。

栎:一种鸟名,状如鹌鹑,黑纹赤颈。

鸓:一种鸟名,状如天鹅,两首四足。

{般鸟}〈昌鸟〉:一种鸟名,状如人面,夜飞昼伏。

〈贲鸟〉〈贲鸟〉:一种鸟名,状如喜鹊,白身赤尾,六足。

鶌:一种鸟名,状如乌鸦,白颈青身,黄足。

寓:一种鸟名,状如鼠。

鸟:一种鸟名,群居而朋飞,毛色似雌雉。

白〈石鸟〉:一种鸟名,状如雉,文首白翼黄足。

鸪〈鸟〉:一种鸟名,状如乌鸦,白纹。

魁雀:一种鸟名,状如鸡,白首鼠足虎爪,食人。

橐{非巴}:一种鸟名,状如枭,人面一足。

沷民国:古代神话中的国家,以凤卵为食。

雏:指幼鸟。

謇戤:指整理、整顿。

石:指坚硬的物质,如石头。

卵:指鸟蛋。

巢:巢在这里指的是鸟类的窝,比喻国家或家族的基础。

有巢氏之民:古代传说中的部落,以巢居为特征。

乌鹊:指乌鸦和喜鹊,常用于比喻忠诚或善良。

鹊巢:鹊巢是指喜鹊筑巢的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喜鹊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鸟类,它的巢被称为鹊巢,象征着家庭和睦、子孙繁衍。在这里,鹊巢比喻的是巢穴的构建。

风之所起:风之所起指的是风起之处,比喻事物的起源或开始。在这里,用来形容鹊巢的构建与风的动态有关,可能是指鹊巢的构建需要考虑风向等因素。

仁义:仁义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仁指的是仁爱,即对人的关爱和同情;义指的是正义,即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在这里,仁义被用来比喻尧的治国理念。

稷、契:稷和契是古代中国的两位贤臣,稷是农业之神,契是商朝的始祖。在这里,稷和契被用来比喻舜的治国理念,即重视农业和治理国家。

刑罚:刑罚是指国家用来惩罚犯罪行为的法律手段。在这里,刑罚被用来比喻秦朝的治国方式,即以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

复巢破卵:复巢破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巢穴被破坏,鸟蛋被打破。在这里,用来比喻国家因为治理不善而导致的灾难。

枝:枝在这里比喻国家的枝干,即国家的支撑和结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五-评注

《淮南子》中的这句话‘鹊巢知风之所起’蕴含了深刻的自然哲学和人生智慧。首先,‘鹊巢’作为鸟类筑巢的行为,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鹊巢不仅是一种生存本能的体现,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敏锐感知的象征。‘知风之所起’则揭示了鹊巢与风的关系,风是自然界的力量,而鹊巢则能够感知到风的起因和方向,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一实背风也’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鹊巢与风的关系。‘一实’指的是鹊巢本身,‘背风’则意味着鹊巢能够避开风的侵袭。这种对自然界的适应和利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存智慧的追求。

陆贾的《新语》则将这一自然现象引申到人类社会。尧和舜作为古代的圣王,他们的统治理念被比喻为‘巢’和‘枝’。尧以仁义为巢,意味着他建立了一个以仁爱为核心的社会秩序,这样的社会结构稳固而和谐。舜则以稷、契为枝,稷和契分别是古代的农官和商官,代表着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舜的统治理念强调了物质文明的繁荣。

相比之下,秦朝的统治则被比喻为以刑罚为巢。刑罚虽然能够维持社会秩序,但过于严苛的刑罚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正如‘复巢破卵’所描述的,巢穴被破坏,鸟蛋被摧毁,这种比喻揭示了秦朝统治的弊端。

通过对比尧、舜和秦朝的统治理念,陆贾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需要建立在仁义和文明发展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刑罚和强制。这种思想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羽族部-卷十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9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