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皇亲部-卷九-原文
○齐萧道成母陈后
萧子显《齐书》曰:宣孝陈皇后,讳道正,临淮东阳人。后生太祖。太祖年二岁,乳人乏乳,后梦人以两瓯麻粥与之,觉而乳大出,异而悦之。宣帝从任在外,后常留家治事,教子孙。有相者谓后曰:’夫人有贵子而不见之。’后叹曰:’我三儿,谁当应之。’呼太祖小字曰:’正应是汝。’太祖虽从官,而家业本贫,为建康令时,高宗等冬月犹无缣纊,而奉膳甚厚,后每撤去兼肉,曰:’我于此过足矣。’殂于县舍,年七十三。建元元年,重追尊孝皇后。
○萧道成刘后
萧子显《齐书》曰:高昭刘皇后,讳智容,广陵人也。父寿之,员外郎。后母桓氏梦吞玉胜生后,时有紫光满室。后寝卧,家人常见上如有云气焉。年十余,適太祖,严整有礼法,家庭肃然。宋泰豫元年,殂。葬宣帝墓侧,今泰安陵也。门生王清与墓工始下锸,有白兔跳起,寻之不得,及坟成,兔还栖其上。建元元年,尊谥昭皇后。
○萧昭业母王后
萧子显《齐书》曰:文安王皇后,讳宝明,琅琊临沂人。建元元年,为南阳王妃。四年,为皇太子妃,无宠。太子为宫人制新丽衣服及首饰,而后床帷陈设古旧,钗镊十馀枚,永明十一年,为皇太了太妃。郁林王即位,尊为皇太后,称宣德宫。
○萧昭业何妃
萧子显《齐书》曰:郁林王何妃,名婧英,庐江灊人,抚军将军戢之女。后将拜,镜在床无因堕地。其冬,与太后同日谒太庙。后禀性淫乱,为妃时,与外奸通。左右杨珉之与同寝处如伉俪,又与帝相爱亵,故帝恣之。迎后亲戚入宫,赏赐人数十万,以世祖耀灵殿处后家属。帝被废,贬为王妃。
○梁萧衍母张后
《梁书》曰:太祖献皇后张氏,讳尚柔,范阳方城人也。祖次惠,宋濮阳太守。后母萧氏,即文帝从姑。宋元嘉中,嫔于太祖,生长沙宣武王懿、永阳昭王敷,次生高祖。初,后尝于室内,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中所有。后惊视,谓侍者曰:’汝见不?’对曰:’不见。’后曰:’常闻见者当富贵。’因遂取吞之。是月,产高祖。将产之夜,后见庭内有若衣冠陪列焉。次生衡阳宣王畅、义兴昭长公主令嬺。宋泰始七年,殂于秣陵县同夏里舍,葬武进县东城里山。天监元年五月甲辰,追上尊号为皇后,谥曰献。
○萧衍郗后
高祖德皇后郄氏,讳徽,高平金乡人也。祖绍,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父烨,太子舍人,早卒。初,母寻阳公主方娠,梦人云:’当生贵子。’及生后,有赤光照于室内,器物尽明,家人皆怪之。巫言:’此女光适有所妨,’乃于水滨祓除之。后幼而明慧,善隶书,读史传,女工之事,无不闲习。宋后废帝将纳为后;齐初,安陆王缅又欲结婚,郗氏并辞以女疾,乃止。建元末,高祖始聘焉。生永兴公主玉姚、永世公主玉琬、永康公主玉环。建武五年,高祖为雍州刺史,先之镇,后乃迎后至州。未几,殂于襄阳官舍,时年三十二。明年,归葬南徐州武进县。二年,齐朝进高祖位相国,封梁公,诏赠后为梁公妃。高宗践祚,追崇为皇后。
○丁贵嫔
《梁书》曰:高祖丁贵嫔,讳令光,谯国人也,世居襄阳。贵嫔生于樊城,初产,有神光之异,紫烟满室,故以为名。相者云:’此女当大贵。’高祖临州,丁氏因人以闻。嫔时年十四,高祖纳焉。初,贵嫔生而有赤志在左臂,治之不灭,至是无何忽失所在。事德皇后小心祗敬,尝于供养经案之侧,仿佛若见神人,心独异之。高祖义师起,昭明太子始诞育,贵嫔与太子留在州城。京邑平,乃还京都。天监元年五月,有司奏为贵人,未拜;其年八月,又为贵嫔,位在三夫人上,居于显阳殿。
○阮修容
高祖阮修容,讳令嬴,本姓石,会稽馀姚人也。齐始安王遥光纳焉。遥光败后,入东昏宫。建康城平,高祖纳为彩女。天监六年八月,生世祖。寻拜为修容,常随世祖出藩。大同六年六月,薨于江州内寝,时年六十七。归葬江宁县通望山,谥曰宣。世祖即位,追崇为文宣太后。
○萧纲王后
《梁书》曰:太宗简皇后王氏,讳灵宾,琅琊临沂人也。祖俭,太尉南昌文献公。后幼而柔明淑德,叔父暕见之曰:’吾家女师也。’天监十一年,拜晋安王妃。生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连、长山公主妙。大通三年十月,拜皇太子妃。太清三年三月,薨于永福省,时年四十五。其年,太宗即位,追崇为皇后,谥曰简。大宝元年九月,葬庄陵。
○萧绎徐妃
《梁书》曰: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祖孝嗣,齐太尉枝江文忠公。父绲,侍中、信武将军。妃以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拜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装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还房,必吐衣中。既而贞惠世子方诸母王氏宠爱,未几而终,元帝归咎于妃;及方等死,愈见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杀,妃知不免,乃投井死。帝以尸还徐氏,谓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
○陈陈霸先章后
《陈书》曰:高祖宣皇后章氏,讳要儿,吴兴乌程人也。本姓钮,父景明,为章氏所养,因改姓焉。景明,梁代官至散骑侍郎。后母苏氏,尝遇道士以小龟遗己,光彩五色,曰:’三年有徵。’及期,后生而紫光照室,因失龟所在。后少而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红白,每有期功之服,则一爪先折。后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词》。高祖自广州南征交阯,命后与衡阳王昌随世祖由海道归於长城。侯景之乱,高祖下至豫章,后为侯景所囚。景平,高祖为长城县公,后拜夫人。及高祖践祚,永定元年,立为皇后。高祖崩,后与中书舍人蔡景历定计,秘不发哀,召世祖入纂。世祖即位,尊后为皇太后。下令黜废帝为临海王,命高宗嗣位。太建元年,册尊后为皇太后。二年三月景申,崩于紫极殿,时年六十。
○陈蒨沈后
《陈书》曰:世祖沈皇后,讳妙容,吴兴武康人也。父法深,梁安州录事参军。后年十馀岁,以梁大同中归于世祖。高祖之讨侯景,世祖时在吴兴,景遣使收世祖及后。景平,乃获免。高祖践祚,永定元年,后为临川王妃,世祖即位,立为皇后。
○陈顼柳后
《陈书》曰:高宗柳皇后,讳敬言,河东解县人也。曾祖世隆,侯景之乱与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以长城公主之故,待遇甚厚。及高宗赴江陵,元帝以后配焉。承圣二年,后生后主於江陵。明年,江陵陷,高祖迁於关右,后与后主留穰城。天嘉二年,与后主还朝,后为安城王妃。高宗即位,立为皇后。后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初,高祖居乡里,先娶吴兴钱氏女,及即位,拜为贵妃,甚有宠幸。后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之物,其上者皆推于贵妃,而己御其次焉。高宗崩,始兴王叔陵为乱,后主赖后与吴媪救而获免。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弘范。当此之时,新失淮南之地,隋师临江,又国遭大丧,后主病疮不能听政。其诛叔陵、供大行丧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虽假以后主之命,实皆决之于后。后主疮愈,乃归政焉。陈亡,入长安。隋大业十一年,薨于东都,时年八十三。葬洛阳之芒山。
○陈叔宝沈后
《陈书》曰:后主沈皇后,讳婺华,仪同三司宪侯君理之女也。母,高祖女会稽穆公主。主早亡,时后尚幼,而毁瘠过甚。服毕,每至岁时朔望,恒独坐泣涕,哀恸左右,内外咸敬异焉。太建三年,纳为皇太子妃。后主即位,立为皇后。后性端静,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初,后主在东宫,而后父君理卒,后居忧,处别殿,哀毁逾礼。后主遇后既薄,而张贵妃宠倾后宫,后宫之政并归之,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而居处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才百许人,唯寻阅图史、佛经为事。陈亡,与后主俱入长安。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词,文甚酸切。隋炀帝每所巡幸,恒令从驾。及炀帝为宇文化及所害,后自广陵过江还乡里,不知所终。
○张贵妃
《陈书》曰:后主张贵妃,名丽华,兵家女也。家贫,父兄以织席为业。后主为太子,选入宫。是时龚贵嫔为良娣,贵妃年十岁,后主见而悦焉,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后主即位,拜为贵妃。性聪慧,甚被宠遇。后主每引见贵妃与宾客游宴,贵妃荐诸宫女预焉,后宫等咸德之,竞言贵妃之善,由是爱倾后宫。又好厌魅之术,假鬼神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宫中,聚诸妖巫使之鼓舞。因参访外事,人间有一言一事,妃必知之,以白后主。由此益重妃,内外宗族,多被引用。及隋军陷台城,妃与后主俱入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妃于青溪中桥。
○北齐高欢娄后
《北齐书》: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之女也。少明悟,强族多聘之,并不肯行。及见神武于城上执役,惊曰:’此真吾夫也。’乃使婢通意,又数致私财,使以娉己,父母不得已而许焉。神武既有澄清之志,倾产以结英豪,密谋秘策,后恒参预。及拜渤海王妃,阃闱之事悉决焉。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性宽厚,不妒忌,神武姬侍,咸以恩待。神武尝将西讨出师,后夜孪生一男一女,左右以危急,请追告神武,后弗听,曰:’王出统大兵,何得以我故轻离军幕。死生命也,来复何为!’神武闻之,嗟叹良久。沙苑败后,侯景言请精骑二万,必能取之。神武悦,以告于后,后曰:’若如其言,岂有还理,得獭失景,亦有何利。’乃止。文襄嗣位,进为太妃。文宣将受魏禅,后固执不许,帝所以中止。天保初,尊为皇太后,宫宣训。济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尚书令杨愔等受遗诏辅政,疏忌诸王。太后密与孝昭及诸大将定策诛之,令废立。孝昭即位,复为皇太后。孝昭帝崩,太后又下诏立武成帝。大宁二年春,太后寝疾,衣忽自举,用巫媪言改姓氏。四月辛丑,崩于北宫,年六十二。合葬义平陵。
○尔朱太妃
《北齐书》:彭城太妃,尔朱荣之女,魏孝庄后也。神武纳为别室,敬重逾于娄后,见必束带,自称下官。神武迎蠕蠕公主还,尔朱迎于木井北,与蠕蠕公主前后别行,不相见。公主引角弓仰射翔鸱,应弦而落;妃引长弓邪射飞鸟,亦一发而中。神武喜曰:’我此二妇,并堪击贼。’后为尼,神武为起佛寺。天保初,为太妃。及文宣狂酒,将无礼于太妃,太妃不从,遂遇祸。
○高澄元后
《北齐书》曰:文襄敬皇后元氏,魏孝静帝之妹也。
孝武帝时,封冯翊公主,而归于文襄。
容德兼美,曲尽和敬。
初生河间王孝琬,时文襄为世子,三日而孝静幸世子第,赠锦彩及布帛万匹,世子辞,求通受诸贵礼遗,于是十屋皆满。
次生两公主。
文宣受禅,尊为文襄皇后。
○高洋李后
《北齐书》曰:文宣皇后李氏,讳祖娥,赵郡李希宗女也。
容德甚美,初为太原公夫人。
及帝将建中宫,高隆之、高德正言汉妇人不可为天下之母,宜更择美配。
杨愔固请依汉、魏故事,不改元妃。
而德正犹固请废后而立段昭仪,欲以结勋贵之援,帝竟不从而立后焉。
帝好捶挞嫔御,乃至有杀戮者,唯后独蒙礼敬。
天保十年,改为可贺敦皇后。
孝昭即位,降居昭信宫,号昭信皇后。
○高演元后
《北齐书》曰:孝昭皇后元氏,开府元蛮女也。
初为常山王妃。
天保末,赐姓步六孤。
孝昭即位,立为皇后。
帝崩,梓宫之邺,始渡汾桥,武成闻后有奇药,追索之不得,使阉人就车顿辱。
降居顺成宫。
武成既杀乐陵王,元被閟隔,不得与家相知。
宫闱内忽有飞语,帝令检推,得后父兄书信,元蛮由是坐免官。
后以齐亡入周氏宫中。
隋文帝作相,放还山东。
○高湛胡后
《北齐书》曰:武成皇后胡氏,安定胡延之女。
其母范阳卢道约女,初怀孕,有胡僧诣门曰:’此宅瓠芦中有月。’既而生后。
天保初,选为长广王妃。
产后主日,鸮鸣于产帐上。
武成崩,尊为皇太后。
○高纬斛律后
《北齐书》曰:后主皇后斛律氏,左丞相光之女也。
初为皇太子妃。
后主受禅,立为皇后。
武平三年正月,生女,帝欲悦光,诈称生男,为之大赦。
光诛,后废在别宫,后令为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皇亲部-卷九-译文
齐萧道成母陈后:萧子显《齐书》记载:宣孝陈皇后,名叫道正,是临淮东阳人。她生下了太祖。太祖两岁时,乳母奶水不足,陈皇后梦见有人给了她两碗麻粥,醒来后奶水大增,感到非常高兴。宣帝在外任职时,陈皇后常留在家中处理事务,教育子孙。有相士对陈皇后说:‘夫人有贵子,但尚未显现。’陈皇后叹息道:‘我有三个儿子,不知道哪个是贵子。’她叫太祖的小名说:‘正应该是你。’太祖虽然担任官职,但家境原本贫寒,当他担任建康令时,高宗等人冬天仍然没有丝绸衣服,但他供给的饮食却非常丰盛,陈皇后常常撤去多余的肉食,说:‘我对此已经满足了。’她在县舍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建元元年,追尊为孝皇后。
萧道成刘后:萧子显《齐书》记载:高昭刘皇后,名叫智容,是广陵人。她的父亲是寿之,担任员外郎。刘皇后的母亲桓氏梦见吞食了玉胜而有了她,当时室内充满了紫色光芒。刘皇后睡觉时,家人常常看到她身上有云气。十几岁时,她嫁给了太祖,为人严谨有礼法,家庭和睦。宋泰豫元年去世。被葬在宣帝墓旁,即现在的泰安陵。门生王清和墓工刚开始挖掘,突然有白兔跳起,追寻不得,等到坟墓建成,兔子又回到上面。建元元年,追尊为昭皇后。
萧昭业母王后:萧子显《齐书》记载:文安王皇后,名叫宝明,是琅琊临沂人。建元元年,成为南阳王妃。四年,成为皇太子妃,但不受宠爱。太子为宫人制作了新衣服和首饰,而王皇后床帏陈设古旧,簪钗十余枚。永明十一年,成为皇太子太妃。郁林王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居住在宣德宫。
萧昭业何妃:萧子显《齐书》记载:郁林王何妃,名叫婧英,是庐江灊人,抚军将军戢之女。在即将被册封为妃时,镜子放在床上没有掉地。那一年冬天,她与太后同一天去拜谒太庙。何妃生性放荡不羁,在成为妃子时,与外人私通。宫女杨珉之与她同床共枕,又与皇帝亲近,因此皇帝放纵她。皇帝迎接何妃的亲戚进入宫中,赏赐了数十万人,将世祖的耀灵殿给何妃的家属居住。皇帝被废黜后,何妃被贬为王妃。
梁萧衍母张后:《梁书》记载:太祖献皇后张氏,名叫尚柔,是范阳方城人。她的祖父次惠是宋濮阳太守。张氏的母亲是萧氏,即文帝的从姑。宋元嘉年间,张氏成为太祖的嫔妃,生下了长沙宣武王懿、永阳昭王敷,后来又生下了高祖。起初,张氏曾在室内看到庭院前的菖蒲开花,光彩照人,世间少见。张氏惊讶地看着,对侍者说:‘你看到了吗?’侍者回答:‘没有看到。’张氏说:‘常听说看到这花的人会富贵。’于是她取来吞食。就在这个月,生下了高祖。将要生产的那天晚上,张氏看到庭院内好像有衣冠整齐的人排列。后来又生下了衡阳宣王畅、义兴昭长公主令嬺。宋泰始七年,张氏在秣陵县同夏里舍去世,被葬在武进县东城里山。天监元年五月甲辰,追尊为皇后,谥号献。
萧衍郗后:《梁书》记载:高祖德皇后郗氏,名叫徽,是高平金乡人。她的祖父绍是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父亲烨是太子舍人,早逝。起初,郗氏的母亲寻阳公主怀孕时,梦见有人告诉她:‘将生贵子。’等到生下郗氏后,室内有红光照耀,器物都变得明亮,家人都感到惊奇。巫师说:‘这个女孩的光芒妨碍了什么。’于是就在水边为她进行了清洁。郗氏自幼聪明伶俐,擅长隶书,阅读史传,女红之事,无不精通。宋后废帝打算立她为后;齐初,安陆王缅又想与她结婚,郗氏都以女儿有病为由拒绝了,于是作罢。建元末年,高祖开始求婚。她生下了永兴公主玉姚、永世公主玉琬、永康公主玉环。建武五年,高祖担任雍州刺史,先去镇守,郗氏随后被接到州中。不久后,她在襄阳官舍去世,时年三十二岁。第二年,被葬在南徐州武进县。二年,齐朝晋升高祖为相国,封为梁公,追赠郗氏为梁公妃。高宗登基后,追尊为皇后。
丁贵嫔:《梁书》记载:高祖丁贵嫔,名叫令光,是谯国人,世代居住在襄阳。丁贵嫔在樊城出生,刚出生时,有神光异象,室内充满了紫色烟雾,因此给她取名为‘贵嫔’。相士说:‘这个女孩将非常富贵。’高祖在州任职时,丁氏通过他人告知了高祖。丁贵嫔当时十四岁,高祖将她纳为妾。起初,丁贵嫔出生时左臂上有红痣,治疗不掉,不久突然消失了。她对德皇后非常小心恭敬,曾在供佛的案桌旁,仿佛看到了神人,心中感到非常奇异。高祖起兵起义时,昭明太子刚刚出生,丁贵嫔和太子留在州城。京城平定后,才返回京都。天监元年五月,有关部门上奏封她为贵人,尚未册封;同年八月,又封为贵嫔,地位在三夫人之上,居住在显阳殿。
阮修容:《梁书》记载:高祖阮修容,名叫令嬴,本姓石,是会稽余姚人。齐始安王遥光纳她为妾。遥光失败后,进入东昏宫。建康城平定后,高祖将她纳为彩女。天监六年八月,生下世祖。不久后,被封为修容,常随世祖出巡。大同六年六月,在江州内寝去世,时年六十七岁。被葬在江宁县通望山,谥号宣。世祖登基后,追尊为文宣太后。
萧纲王后:《梁书》记载:太宗简皇后王氏,名叫灵宾,是琅琊临沂人。祖父俭是太尉南昌文献公。王氏自幼温柔贤淑,叔父见她后说:‘我家女儿是你的老师。’天监十一年,被封为晋安王妃。生下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连、长山公主妙。大通三年十月,被封为皇太子妃。太清三年三月,在永福省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同年,太宗登基,追尊为皇后,谥号简。大宝元年九月,被葬在庄陵。
萧绎徐妃:《梁书》记载:元帝徐妃,名叫昭佩,是东海郯人。祖父孝嗣是齐太尉枝江文忠公。父亲绲是侍中、信武将军。徐妃在天监十六年十二月被封为湘东王妃,生下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贞。徐妃容貌不佳,不受皇帝宠爱,皇帝三两年才进入她的房间一次。徐妃知道皇帝视力不好,每次知道皇帝要来,就会化半面妆等待,皇帝看到后非常生气地离开。徐妃性喜饮酒,常常酩酊大醉,皇帝回到房间,她必定会吐在衣服上。后来贞惠世子方诸的母亲王氏受到宠爱,不久后去世,元帝将责任归咎于徐妃;等到方等去世后,对徐妃更加痛恨。太清三年,逼迫她自杀,徐妃知道无法幸免,于是投井自尽。皇帝将她的尸体送回徐家,称她为‘出妻’。被葬在江陵瓦官寺。
陈陈霸先章后:关于陈霸先的皇后章后,原文中没有提供具体内容,因此无法进行翻译。
《陈书》记载:高祖宣皇后章氏,名叫要儿,是吴兴乌程人。她原本姓钮,父亲是景明,被章家收养后改姓章。景明在梁朝官至散骑侍郎。她的母亲苏氏,曾经收到一个道士送的小乌龟,乌龟身上有五彩的光泽,说‘三年后会有征兆’。到了约定的时间,章氏生下孩子时,室内被紫光照亮,但小乌龟从此就消失了。章氏从小聪明伶俐,容貌美丽,手指甲长五寸,颜色红白相间,每次穿丧服时,总是先断掉一根指甲。章氏擅长书法和计算,能背诵《诗经》和《楚辞》。高祖从广州南征交阯时,命令章氏和衡阳王昌随世祖从海路回到长城。在侯景之乱中,高祖南下至豫章,章氏被侯景囚禁。侯景之乱平定后,高祖被封为长城县公,章氏被封为夫人。等到高祖登基,永定元年,章氏被立为皇后。高祖去世后,章氏和中书舍人蔡景历密谋,秘不发丧,召回世祖继承皇位。世祖登基后,尊章氏为皇太后。下令废黜帝位,封为临海王,命令高宗继承皇位。太建元年,册封章氏为皇太后。太建二年三月,章氏在紫极殿去世,享年六十岁。
《陈书》记载:世祖沈皇后,名叫妙容,是吴兴武康人。她的父亲是梁朝安州录事参军法深。她在梁大同年间嫁给世祖。高祖讨伐侯景时,世祖当时在吴兴,侯景派人逮捕世祖和皇后。侯景之乱平定后,他们才得以幸免。高祖登基,永定元年,皇后成为临川王妃,世祖登基后,立为皇后。
《陈书》记载:高宗柳皇后,名叫敬言,是河东解县人。她的曾祖父世隆在侯景之乱时与弟弟世盼去江陵依附梁元帝,因为长城公主的关系,受到了优待。等到高宗去江陵时,元帝把皇后嫁给了他。承圣二年,皇后在江陵生下后主。第二年,江陵陷落,高祖迁往关右,皇后和后主留在穰城。天嘉二年,皇后和后主返回朝廷,皇后成为安城王妃。高宗登基后,立为皇后。皇后容貌美丽,身高七尺二寸,手指垂过膝盖。起初,高祖在乡里时,先娶了吴兴钱氏的女儿,即位后,封为贵妃,非常受宠爱。皇后对贵妃十分倾心,每次上供的物品,最好的都推给贵妃,自己则用次一点的。高宗去世后,始兴王叔陵作乱,后主依靠皇后和吴媪的帮助才得以幸免。后主登基后,尊皇后为皇太后,宫号弘范。在这个时候,新失去了淮南之地,隋军逼近长江,国家又遭遇大丧,后主因病无法处理国事。诛杀叔陵、办理丧事、边境防守以及百官事务,虽然名义上是后主的命令,但实际上都是皇后决定的。后主病好后,才把政权交还给后主。陈朝灭亡后,皇后随后主迁入长安。后主去世后,皇后自己撰写哀词,文辞非常凄切。隋炀帝每次巡视,都让皇后随行。等到炀帝被宇文化及杀害,皇后从广陵过江回到家乡,下落不明。
《陈书》记载:后主张贵妃,名叫丽华,是兵家之女。家境贫寒,父亲和兄弟以编织竹席为生。后主还是太子时,选入宫中。当时龚贵嫔是良娣,贵妃当时十岁,后主见到她后很喜欢,因此得宠,并怀孕生下太子深。后主登基后,封为贵妃。贵妃聪明伶俐,非常受宠爱。后主经常带贵妃与宾客宴游,贵妃推荐宫女们一同参加,后宫的人都感激贵妃的好意,竞相称赞贵妃的善良,因此宠爱倾注在后宫。贵妃还喜欢施行巫术,利用鬼神来迷惑后主,在宫中设立淫祀,聚集各种巫师让他们跳舞。贵妃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外界事务,宫中有一言一行,贵妃都知道并告诉后主。因此,贵妃在宫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外宗族中很多人都被她推荐。等到隋军攻陷台城,贵妃和后主一起跳入井中,隋军将他们救出后,晋王广下令在青溪中桥处斩贵妃。
《北齐书》记载:武明皇后娄氏,名叫昭君,是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她从小聪明伶俐,强族多次聘她,她都不愿意。直到在城墙上看到神武(高欢)在服役,她惊讶地说:‘这个人真是我的丈夫。’于是派婢女传话,并多次送私财,请求神武娶她,父母不得已而同意。神武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倾家荡产结交英雄,密谋策划,皇后经常参与。等到被封为渤海王妃,家里的事务都由她决定。皇后高明严肃,遵守俭约,外出时,随从不超过十人。她性格宽厚,不嫉妒,对神武的其他姬妾都很好。神武曾率军西征,皇后在夜间生下一男一女,左右的人认为情况危急,请求通知神武,皇后不听,说:‘王率领大军出征,怎么能因为我而轻离军营。生死有命,回来做什么!’神武听后,叹息良久。沙苑战败后,侯景请求精兵两万,说一定能取胜。神武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皇后,皇后说:‘如果像他说的那样,怎么可能还有回来的道理,得到兔子却失去猎狗,又有什么好处。’于是停止了行动。文襄继承皇位后,晋升为太妃。文宣准备接受魏国的禅让,皇后坚决不同意,导致皇帝的计划中止。天保初年,尊为皇太后,宫号宣训。济南登基后,尊为太皇太后。尚书令杨愔等人接受遗诏辅政,疏远猜忌各位王子。太后秘密与孝昭帝及各位大将定计诛杀他们,并废立新君。孝昭帝登基后,太后再次成为皇太后。孝昭帝去世后,太后又下诏立武成帝。大宁二年春天,太后病重,衣服突然自己升起,按照巫婆的话更改了姓氏。四月辛丑日,太后在北宫去世,享年六十二岁。与神武合葬于义平陵。
《北齐书》记载:彭城太妃,是尔朱荣的女儿,也是魏孝庄帝的皇后。神武(高欢)把她纳为侧室,比娄皇后更加敬重,见到她必定束带,自称下官。神武迎娶蠕蠕公主回朝,尔朱太妃在木井北迎接,与蠕蠕公主前后分别,没有见面。公主拉弓仰射飞翔的鸱鸟,一箭射落;太妃拉弓斜射飞鸟,也一箭命中。神武很高兴,说:‘我这两个妻子,都足以抗击敌人。’后来太妃成为尼姑,神武为她建造佛寺。天保初年,被封为太妃。等到文宣帝酗酒,准备对太妃无礼,太妃不从,因此遭遇不幸。
《北齐书》记载:高澄元后,详细内容未提供。
《北齐书》记载:文襄敬皇后元氏,是魏孝静帝的妹妹。在孝武帝时期,被封为冯翊公主,后来嫁给了文襄。她容貌和德行都很美,非常和顺尊敬。她生下河间王孝琬时,文襄当时是世子,孝静帝在世子府住了三天,赠送了锦彩和布帛一万匹,世子推辞了,请求接受所有贵族的礼物,于是十间屋子都装满了礼物。接着又生了两个公主。文宣帝即位后,尊封她为文襄皇后。
高洋李后:《北齐书》记载:文宣皇后李氏,名祖娥,是赵郡李希宗的女儿。她容貌和德行都很美,最初是太原公的夫人。当皇帝准备建立中宫时,高隆之和高德正说汉人妇女不能成为天下的母亲,应该重新选择美人为妻。杨愔坚决请求按照汉、魏的旧例,不改变元妃的地位。而高德正仍然坚决请求废黜皇后而立段昭仪,想要借此结交功臣贵族的支持,但皇帝最终没有听从,还是立了皇后。皇帝喜欢鞭打嫔妃,甚至有杀戮的情况,只有皇后独自受到礼遇。天保十年,她的封号改为可贺敦皇后。孝昭帝即位后,她被降为昭信宫居住,称为昭信皇后。
高演元后:《北齐书》记载:孝昭皇后元氏,是开府元蛮的女儿。最初是常山王妃。天保末年,赐姓步六孤。孝昭帝即位后,立她为皇后。皇帝去世后,灵柩到达邺城,刚过汾桥,武成帝听说皇后有奇药,追寻却找不到,派太监到车上侮辱她。她被降为顺成宫居住。武成帝杀了乐陵王后,元氏被软禁,不能与家人联系。宫中突然有流言,皇帝下令调查,发现了皇后父亲和兄弟的书信,元蛮因此被免官。皇后在齐国灭亡后进入周氏宫中。隋文帝担任宰相时,将她放回山东。
高湛胡后:《北齐书》记载:武成皇后胡氏,是安定胡延之的女儿。她的母亲是范阳卢道约的女儿,母亲怀孕时,有胡僧到家里说:‘这家的葫芦中有月亮。’生下她后。天保初年,被选为长广王妃。生下后主后,产帐上乌鸦鸣叫。武成帝去世后,尊封为皇太后。
高纬斛律后:《北齐书》记载:后主皇后斛律氏,是左丞相光之的女儿。最初是皇太子妃。后主即位后,立她为皇后。武平三年正月,生下女儿,皇帝为了取悦光,假装生下儿子,为此大赦天下。光被诛杀后,皇后被废黜在别宫,后来被命令出家为尼。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皇亲部-卷九-注解
太祖:指萧道成,南朝齐的开国皇帝。
宣帝:指萧道成的父亲萧赜,南朝齐的第二位皇帝。
乳人:指乳母,负责喂养婴儿的人。
瓯: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像碗。
麻粥:用麻籽熬成的粥。
缣纊: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质地细腻。
奉膳:指供奉的饮食。
殂:古代汉语中指死亡。
县舍:指县官的官舍。
高宗:指陈顼的儿子陈伯宗,即陈宣帝。
適:通“嫁”,指女子出嫁。
严整:严肃整齐,指行为举止规矩。
泰豫元年:南朝宋的年号,即公元472年。
泰安陵:南朝齐皇帝萧赜的陵墓。
谥:古代对已故皇帝、皇后、贵族等死后给予的尊号。
昭皇后:指南朝齐的皇后刘智容的尊号。
太子:指皇位的继承人。
郁林王:指萧昭业,南朝齐的第五位皇帝。
淫乱:指行为不检点,放纵私欲。
妃:古代皇后的妾室,或指妃嫔。
废:指被废黜,失去地位。
献皇后:指南朝梁的皇后张尚柔的尊号。
嫔:古代皇后的妾室,或指嫔妃。
德皇后:指南朝梁的皇后郄徽的尊号。
光:指光芒,这里指异常的光亮。
祓除: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于驱除邪气。
隶书:一种汉字书写字体,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
史传:指历史传记。
女工:指女性从事的刺绣、织布等手工艺。
相者:指占卜、相面的人。
赤志:指红色的印记。
祗敬:恭敬,虔诚。
义师:指有正义之师,这里指梁武帝萧衍起兵反抗北魏的军队。
藩:指封地,这里指地方官府。
太宗:指萧纲,南朝梁的第三位皇帝。
简皇后:指南朝梁的皇后王灵宾的尊号。
元帝:指萧绎,南朝梁的第四位皇帝。
徐妃:指南朝梁的皇后徐昭佩。
眇一目:指一只眼睛瞎。
半面装:指只化妆半边脸。
贞惠世子:指萧纲的儿子萧方诸,因母亲王氏宠爱而受到重视。
江陵瓦官寺:位于今湖北省江陵市的一座古寺。
高祖:指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即陈武帝。
宣皇后章氏:陈霸先的皇后,姓章,名要儿。
讳:指避讳,即因避讳皇帝或尊长的名字而改用别的字。
吴兴乌程人:吴兴乌程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
钮:章氏的原姓。
散骑侍郎:古代官职,掌顾问应对。
紫光:指神秘的紫色光芒,常用于描述皇帝或皇后出生时的奇异现象。
侯景之乱:指南北朝时期,侯景发动的叛乱。
长城县公:陈霸先被封的爵位。
世祖:指陈霸先的儿子陈顼,即陈文帝。
中书舍人:古代官职,掌管皇帝的机密文书。
黜废:指废黜,即罢免或贬谪。
临海王:陈朝的一个封号,指被封为临海王的皇子。
安城王妃:指高宗的皇后柳敬言被封为安城王妃。
始兴王叔陵:指陈朝的一个亲王,名叔陵。
后主:指陈伯宗的儿子陈叔宝,即陈后主。
东都:指隋朝的东都洛阳。
兵家女:指来自军人家族的女子。
神武:指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即文宣帝。
阃闱:指内室,这里指家务事。
文襄:文襄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的谥号,表示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显著。
文宣:指高洋,即文宣帝。
遗诏:指皇帝生前留下的诏书。
孝昭:指高洋的儿子高演,即孝昭帝。
武成帝:指高洋的儿子高湛,即武成帝。
北宫:指皇宫中的北宫。
义平陵:指高洋的陵墓。
蠕蠕:指柔然,古代游牧民族。
别室:指侧室,即妾室。
束带:古代男子束腰带,这里指穿着正式。
角弓:古代的一种弓,用于射箭。
翔鸱:指飞翔的鹞鹰。
佛寺:指佛教寺院。
太妃:指皇后的母亲,即太妃。
尚书令:古代官职,掌管文书、奏章等事务。
孝庄后:指尔朱荣的女儿,成为魏孝庄帝的皇后。
文襄敬皇后元氏:文襄敬皇后元氏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的妻子,魏孝静帝的妹妹。在孝武帝时期,被封为冯翊公主,后来嫁给了高澄。
魏孝静帝:魏孝静帝是北魏末代皇帝,元氏的哥哥,北齐建立后,其家族地位受到影响。
封冯翊公主:封冯翊公主是指元氏被封为冯翊郡的公主,这是对皇室成员的一种封号。
世子:世子是指帝王的嫡长子,通常有继承帝位的资格。
孝静幸世子第:孝静幸世子第是指孝静帝亲自到世子高澄的府邸,表示对高澄的宠幸。
锦彩及布帛万匹:锦彩及布帛万匹是指孝静帝赠送给高澄的礼物,锦彩和布帛是古代的贵重礼品。
文宣皇后李氏:文宣皇后李氏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妻子,赵郡李希宗的女儿。
赵郡李希宗:赵郡李希宗是李氏的父亲,赵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
汉、魏故事:汉、魏故事是指汉朝和魏朝的先例,古代皇帝在选择皇后时,有时会参考前朝的例子。
可贺敦皇后:可贺敦皇后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对李氏的尊称,可贺敦是古代对皇后的尊称。
孝昭皇后元氏:孝昭皇后元氏是北齐孝昭帝高演的妻子,开府元蛮的女儿。
赐姓步六孤:赐姓步六孤是指元氏被赐予步六孤这个姓氏,步六孤是古代的一个姓氏。
武成皇后胡氏:武成皇后胡氏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妻子,安定胡延之的女儿。
安定胡延之:安定胡延之是胡氏的父亲,安定是古代的一个郡名。
鸮鸣于产帐上:鸮鸣于产帐上是指胡氏生产时,产帐上出现鸮鸟的叫声,这在古代被认为是吉兆。
后主皇后斛律氏:后主皇后斛律氏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妻子,左丞相斛律光的女儿。
左丞相光:左丞相光是指斛律光,他是北齐的重要官员,被封为左丞相。
诈称生男:诈称生男是指高纬为了取悦斛律光,谎称生下了儿子,并因此大赦天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皇亲部-卷九-评注
《北齐书》中的这段文字,详细记载了北齐时期几位皇后的生平事迹,从她们的身份背景、宫廷地位到个人遭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北齐宫廷生活的画卷。
文襄敬皇后元氏,作为魏孝静帝的妹妹,其身份尊贵。她的封号和婚姻关系,反映了当时皇族间的联姻策略。‘容德兼美,曲尽和敬’这一描述,突显了她的美貌与品德,以及她在宫廷中的和谐相处之道。
文襄皇后元氏的生育故事,展现了宫廷中对于皇嗣的重视。文襄为世子时,孝静帝的赐赠,以及世子辞谢求通受诸贵礼遗的行为,都体现了宫廷礼制和皇权象征。
文宣皇后李氏的记载,揭示了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高隆之、高德正的言论,以及杨愔的坚持,反映了宫廷内部对于皇后人选的争议。而李氏能够独蒙礼敬,则凸显了她的地位和影响力。
孝昭皇后元氏的故事,展现了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和后宫的悲剧。她的遭遇,从赐姓、立后、到被追索奇药、降居顺成宫,再到入周氏宫中,反映了宫廷生活的无常和女性的命运。
武成皇后胡氏的记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此宅瓠芦中有月’的预言,以及产后鸮鸣的异象,都为她的出生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后主皇后斛律氏的记载,则反映了宫廷中的政治斗争。她作为左丞相光之女,在宫廷中的地位并不稳固。她的废立,以及最终成为尼姑的命运,都体现了宫廷政治的残酷。
总体来看,《北齐书》中的这些记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北齐宫廷生活的历史资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这些皇后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北齐宫廷的权力斗争、宫廷礼制以及女性的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