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百卉部-卷一-原文
○草
《尔雅》曰:卉,草也。草谓之华,木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草惟繇。(繇,茂也。)徐州,草木渐包。(渐,进也。包,丛生也。)扬州,厥草惟夭。(少长曰夭。并出《书注》。)
《毛诗·缁衣·野有蔓草》曰: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蔓,延也。漙漙然盛多也。)
《毛诗问答》曰:国多兵役,男女怨旷,於是女感伤而思男,故出游於洧之外,托彩芬香之草,而为淫佚之行。时草始生,而云蔓者,女情急,欲以促时也。
《周礼·秋官下·薙氏》曰: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郑玄曰:含实曰绳也。)
《大戴礼》曰:孟春冰泮,百草权舆。
《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靡草死。(郑玄注曰:旧说靡草。荠葶历之属。)季夏之月,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薙,迫地芟草也。薙草乾烧之,至此雨水,畜水其中,则草死不生也。)
又曰:霜降之日,草木黄落。
又《檀弓上》曰: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左传·襄公》曰: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又《僖公》曰: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莸,臭草;薰,香草也。)
《春秋潭潜巴》曰:下不兼,蜚晾戤草为不生。(言瑞应之物应行上。)
《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汉书·五行志》曰:玄帝永光二年,天雨草叶,相纠结,如弹丸。
《续汉书·五行志》曰:灵帝中平玄年夏,东郡陈留、济阳、长垣、济阴诸县界,有草生,茎大如手指,状似鸠、爵、龙、蛇、鸟兽之形,五苫憎如其物,毛羽头目足翅皆具。
又曰:西夜国生独白草,煎以为药,傅箭,所哨箠死。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曰:永和二年,国中地震,百草皆自及。
《晋书·载记》曰:符坚至寿春,与符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后周书》曰:宇文深,字呕陨,性鲠正,有器局。年数岁,便累石为营伍,并折草作旌旗,布置行列,皆有军阵之势。父永遇见之,乃大喜,曰:”汝自然知此,於后必为名将!”
又曰:宕昌羌俗无文字,但候草荣落,以记岁时。
《吕氏春秋》曰:草有华有藟,独食之则杀人,合而食之则益寿。
《淮南子》曰:神农始常百草,一日七十毒。
又曰:逮至衰世,草木之勾萌,衔华佩实而死者,不可胜数。
《符子》曰:邻人谓展禽曰:”鲁聘夫子,夫子三黜无忧色,何?”禽曰:”负风鼓,百草敷蔚,吾不知其茂;秋霜降,百草零落,吾不知其枯。”
《人物志》曰:草之将精者为英,兽之将群者为雄。张良是英,韩信是雄也。
《水经》曰:魏兴锡义山,山高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
又曰:建宁郡,山生牧靡,可以解毒。百卉方盛,鸟多误食乌啄,口中毒,必急飞往牧靡山,啄牧靡以解毒也。
《金楼子》曰:鲁城北孔子茔中,不生刺人草木。
崔豹《古今注》曰:牛亨问曰:”草木生类也,有识乎?”答曰:”物有生而有识者,有生而无识者,有不生而有识者,有不生而无识者。夫生而有识者,虫类是也;生而无识者,草木是也;不生而有识者,鬼神是也;不生而无识者,水土是也。”
又曰:天雨草,状如莎,绞如丸,无数,皆名曰莲蒌草。
郭子横《洞冥记》曰:东方朔曰:”臣有吉云草十顷,种於九景山东,二千岁一花。此草难种,东取璋琅山表之涧以洒之。臣种来一千九百九十九年矣,明年应生。臣走往刈收之,以秣马,马食不觉饥。”帝许之。朔平旦去,至暮而返,背负数束,其形叶似麦而金色,裁长二尺。锉以饲揄,即不觉饥。武帝曰:”种之生否?”朔曰:”臣东游,过吉云之泽,多生此草。移於九景之山,大不如吉云之地。”
又曰:甜溪,水如蜜。东方朔游此水,还,将数斛以献帝。帝投阴井,井里遂恒迢狞蘘寒。洗肉,肌理柔滑。瑶琨,去玉门九万里,有碧草如麦,锉之以酿,则味如酒而酽烈。看之,则颜色如醉;饮一合,则三旬不醒。饮甜水,则随饮随醒也。
《异苑》曰:青州刘忄画,(音获。)玄嘉初,射得一獐,割五藏,以草塞之,蹙然起走。忄画怪而拔塞,便复还倒。如此三焉。忄画密录此种以来,其治伤痍多愈。
《三齐略记》曰: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草如薤叶,长尺馀,坚纫异常。士人名作康成书带。
《括地图》曰:君子民带剑,使两文虎,衣野丝,土方千里,多薰华之草,好让,故为君子国。薰华草,朝生夕死,大极山西有。彩华之草服之,乃通万里之言。
服虔《通俗文》曰:草盛曰菶,(脯朦切。)生茂曰葆。(音保。)
《方言》曰:凡草生而初达谓之莌。(音悦)莌小也。荄,杜根也。东齐曰杜,或曰茇。
《博物志》曰:太原晋阳已北,生屏风草。
又曰: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世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太阴之草,名曰钩吻,入口立死。人信钩吻之杀人,不信黄精之益寿,不亦惑乎!”
又曰:海上有草焉,名曰{艹师}(音师。)草。其实,食之如大麦。从七月稔熟,民敛获,名曰自然谷,或曰禹馀粮。
又曰:类,草也,其根名为弱头,大者大如升,其外理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熟,可以苦酒淹食之;不以灰煮,则不成熟。蜀人珍贵之。
‘异物志’曰:文草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以美用之故也。
‘王逸子’曰:草有玄巨畅威憙,木有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淳美,异於群类者也。
‘风俗通’曰:灵帝光和七年,陈留济阴诸郡,路边草生,作人状,操持矛弩牛马,万状备具。后关东诛董卓,陈留济阴弃好即戎,吏民歼残。草妖之兴,岂不或信?
‘抱朴子’曰:草有黄精,一名白及。有鸱头、鸢尾、鸡肠、乌喙,而非有翼之鸟也。
‘灵书记’曰:霍山上有神草三十四种。
‘典术’曰:寿荣草,出少室金山丘下,服之令人不老。取叶服之,可通百神。
又曰:饵玉长生草,一名通天,价值千万。阴乾方寸,七日再服之,令人得仙。
‘师旷占’曰:黄帝问师旷曰:’吾欲知岁苦乐善恶,可知不?’对曰:’岁欲丰,甘草先生。甘草,荠也。岁欲俭,苦草先生。苦草者,葶苈也。岁欲恶,恶草先生。恶草者,水藻也。岁欲旱,旱草先生。旱草者,蒺藜也。岁欲潦,潦草先生。潦草者,蓬也。’
‘淮南万毕术’曰:回风之草见八方。(取回风草三寸三枚、五寸五枚,以城西面土、三家不汲井口青泥、南鸡欲上栖不上者,并治合为丸,磨其面目,出户,视八方矣。)
‘楚辞’曰: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
‘古诗’曰: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芒芒,东风摇百草。
又曰:新树兰蕙葩,杂用杜衡草。终朝彩草荣,日暮不盈抱。彩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又曰:穆穆清风止,吹我罗裳裾。青袍似春草,长条从风舒。
又曰:青青陵中草,倾叶晞朝日。阳春被惠泽,枝叶可揽结。草木为恩感,况人含气血!
○薜荔
‘山海经’曰:小华之山有草焉,曰薜荔,状如乌韭,缘木而生。或生石上。食之,以已心痛。
‘楚辞’曰:罔薜荔兮为帷,(网,结也。结薜荔为帷帐也。)擗惠櫋(音眠。)兮既张。(擗,析也。以析惠复櫋屋上也。)
又曰:彩薜荔兮死晷,搴芙蓉兮木末。
又曰: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石兰
‘楚辞’曰:疏中石兰兮以为芳。(王逸注曰:石兰,香草。疏,布也。)
○胡绳
‘楚辞’曰:索胡绳之纚纚。(胡绳,香草也。)
○霸薰
‘范子计然’曰:霸薰,出霸陵也。
○楚薰
‘范子计然’曰:楚薰,出洛阳也。
○楚蘅
‘范子计然’曰:楚蘅,出衬搡也。
○秦蘅
宋玉《风赋》曰:夫风翱翔,激死戤上,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
○龙须
‘山海经’曰:贾超之山,草多龙须。
‘广志’曰:龙须,一名西王母簪。
‘水经’曰:自洮强南北三百里中,地草并是龙须,而无樵柴。
周景式《庐山记》曰:石门峰,石间多龙须草。
‘游名山志’曰:龙须草,惟东阳永嘉有。永嘉有缙云堂,意者谓鼎湖攀龙须时,有坠落化而为草,故有龙须之称。
郑缉之《东阳记》曰:仙姥岩间,不生蔓草,尽出龙须。
‘本草经’曰:西超山多龙循,(龙须也。)一名续断。
○狼尾
‘尔雅’曰:盂,狼尾也。(郭璞症曰:似茅,今人亦以复屋。)
‘广志’曰:狼尾子可作黍。
○燕麦
‘尔雅’曰:{艹龠},雀麦。(郭璞症曰:即燕麦。)
‘古歌’曰:田中菟丝,何常可络?道边燕麦,何常可获?
○荆葵
‘尔雅’曰:荍,(音翘。)蚍(婢支切。)衃(房尤切。)也。(郭璞注曰:今荆葵也,似葵,紫色。谢氏云: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
‘毛诗·宛丘·东门之枌’曰:视尔如荍。
‘诗义疏’曰:荍,一名楚葵。
崔豹《古今注》曰:荆葵,一名茙葵,一名芘芣。花色夺目,有红有白有赤。但花异,叶不殊也。
○蜀葵
‘尔雅’曰:菺,(音坚。)戎葵也。(郭璞注曰:今蜀葵,花似木槿。)
傅玄《蜀葵赋序》曰:蜀葵,其苗如瓜瓠。常种之,一名引苗,而生华,经二年,春乃发。
虞繁《蜀葵赋》曰:惟兹珍草,怀芬吐荣。挺河渭之膏壤,吸昴纠戤玄精。绕铜爵而疏植,映昆明而罗生。
○菟葵
‘尔雅’曰:莃,(虚机切。)菟葵。(郭璞注曰:颇似葵而叶小,状如黎,有毛,汋啖之滑。)
‘广志’曰:芩葵,爚之可食。
○凫茈
‘尔雅’曰:芍,(都了切。)凫茈也。(生下田,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
‘东观汉记’曰:王莽末,南方枯旱。民多饿,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
○乌韭
‘广雅’曰:昔耶,乌韭也,生久屋之瓦。在房曰昔耶,在墙曰垣衣。
○鹿豆
‘尔雅’曰:蔨,(音卷。)鹿藿也,其实莥。(郭璞注曰: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莥,音纽也。)
‘说文’曰:莥,鹿藿之实也。
‘本草经’曰:鹿藿,味苦平,无毒。主治蛊毒、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疬、疡气。生汶山山谷。
○鹿葱(花曰宜男)
‘风土记’曰:宜男草也,宜怀娠妇人,佩植地生男。
傅玄《宜男花赋》曰:猗猗令草,生於中方。华曰宜男,号膺祯祥。
嵇含《宜男花赋序》曰:
宜男花者,世有之久矣。
多殖幽皋曲隰之侧,
或华林玄圃,
非衡门蓬宇所宜序也。
荆楚之士号曰鹿葱,
根苗可以荐於俎。
世人多女欲求男者,
取此草服之,
尤良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百卉部-卷一-译文
《尔雅》说:卉,就是草。草被称为华,树木被称为荣,不开花结果实的是秀,开花结果实但不结实的叫英。
《尚书·禹贡》说:兖州,那里的草非常茂盛。(繇,茂盛的意思。)徐州,草木逐渐丛生。(渐,逐渐。包,丛生。)扬州,那里的草只有幼小的。(少长叫做夭。这些内容也出自《书注》。)
《毛诗·缁衣·野有蔓草》说:野外有蔓延的草,露水满满地覆盖在上面。(蔓,蔓延。漙漙然,形容很多。)
《毛诗问答》说:国家有很多兵役,男女因为战争而分离,于是女子感到悲伤思念男子,所以到洧水之外游玩,把彩色的芬芳的草当作寄托,而做出一些放纵的行为。当时草刚开始生长,而说是蔓延的,是因为女子心情急切,想要加快时间。
《周礼·秋官下·薙氏》说:薙氏,负责除草。春天草刚开始生长时萌芽,夏天到了就割除,秋天用绳子捆绑后割除,冬天到了就翻土除草。(郑玄注解:含实的就是绳子。)
《大戴礼》说:春天开始时,冰融化,百草开始生长。
《礼记·月令》说:夏季的第一个月,杂草枯死。(郑玄注解:旧说中的杂草,如荠菜、葶苈之属。)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大雨时常发生,烧草来疏导水流,有利于杀除杂草。(薙,贴近地面割草。烧草后,积水其中,草就会死去,不再生长。)
又曰:霜降的那天,草木枯黄脱落。
又《檀弓上》说:曾子说:‘朋友的坟墓,上面长满了杂草,但不哭泣。’
《左传·襄公》说:松柏树下,草不能生长。
又《僖公》说:一种香草和一种臭草,十年后仍然有味道。(莸,臭草;薰,香草。)
《春秋潭潜巴》说:下面的事物不与上面的事物相配,飞来的草就不会生长。(言瑞应之物应行上。)
《论语》说:君子的品德像风,小人的品德像草。草上吹过风,草一定会倒。
《汉书·五行志》说:汉成帝永光二年,天上下雨草叶,相互纠结,像弹丸。
《续汉书·五行志》说:汉灵帝中平五年夏,东郡陈留、济阳、长垣、济阴等县界,有草生长,茎像手指一样粗,形状像鸠、鹰、龙、蛇、鸟兽,五样都像这些生物,有毛羽、头、眼睛、脚、翅膀。
又曰:西夜国生长着独一的白色草,煮成药,涂在箭上,射中就立刻死去。
崔鸿《十六国春秋·西秦录》说:永和二年,国家发生地震,百草都自己倒下。
《晋书·载记》说:苻坚到寿春,与苻融登上城墙望敌军。看到敌军阵容整齐,将士精锐,又向北望八公山,草木都像人形,回头对融说:‘这也可以算是一支强大的敌人,怎么能说敌人少呢?’面露惊恐之色。
《后周书》说:宇文深,字呕陨,性格刚正,有气度。年纪几岁时,就能堆石头做营垒,并折草做旗帜,布置行列,都有军阵的气势。他的父亲宇文永遇见他,非常高兴,说:‘你天生就知道这些,以后必将成为名将!’
又曰:宕昌羌族风俗没有文字,但根据草的生长和凋落来记时。
《吕氏春秋》说:草有花有实,单独吃会致命,合在一起吃却能延年益寿。
《淮南子》说:神农开始品尝百草,一天中有七十种毒。
又曰:到了衰败的时代,草木的萌芽,开花结果而死亡的数量,数都数不过来。
《符子》说:邻居对展禽说:‘鲁国聘请您,您三次被贬官都没有忧愁的表情,为什么?’展禽说:‘负风鼓动,百草茂盛,我不知道它茂盛;秋霜降下,百草凋零,我不知道它枯萎。’
《人物志》说:草中精华的是英,兽中成群的是雄。张良是英,韩信是雄。
《水经》说:魏兴锡义山,山高谷深,生长着薇草和蘅草。这种草有风不倒,无风独自摇曳。
又曰:建宁郡,山里生长着牧靡草,可以解毒。各种花草正茂盛时,鸟儿多误食乌鸦啄食的草,中毒后,会急忙飞到牧靡山,啄食牧靡草来解毒。
《金楼子》说:鲁城北孔子墓地中,不长刺人的草木。
崔豹《古今注》说:牛亨问:‘草木生长种类,有知觉吗?’答:‘事物有生长就有知觉,有生长没有知觉,有不生长有知觉,有不生长没有知觉。生长有知觉的是虫类;生长没有知觉的是草木;不生长有知觉的是鬼神;不生长没有知觉的是水土。’
又曰:天上下雨草,形状像莎草,像丸子一样,无数,都叫做莲蒌草。
郭子横《洞冥记》说:东方朔说:‘我有吉云草十顷,种在九景山东,两千岁开一次花。这种草很难种,要从璋琅山表面的山谷里取水来浇灌。我种了有一千九百九十九年,明年应该开花了。我走去收割它,用来喂马,马吃了不会感到饥饿。’武帝答应了。东方朔早上出发,晚上就回来了,背着几束草,形状像麦子,金色,裁剪后长两尺。切成小块喂马,马吃后不会感到饥饿。武帝问:‘种下去的草生长了吗?’东方朔说:‘我东游时,路过吉云之泽,那里生长着很多这种草。我把它移植到九景山,但比吉云之地差多了。’
又曰:甜溪,水像蜜。东方朔游此水,回来,带着几斛水献给武帝。武帝倒进阴井里,井里就经常有冰冷的气息。用来洗肉,肌肤柔滑。瑶琨,距离玉门九万里,有碧绿的草像麦子一样,切成小块酿酒,味道像酒一样醇厚。看起来颜色像喝醉了;喝上一杯,三十天都醒不过来。喝甜水,则喝多少醒多少。
《异苑》说:青州刘忄画(音获),在元嘉初年,射中一只獐子,剖开五脏,用草堵住,獐子突然站起来跑走了。刘忄画奇怪地拔掉堵住的草,獐子又倒下。这样反复了三次。刘忄画秘密地记录了这种草,用它治疗伤口,效果很好。
《三齐略记》说: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长着像薤叶的草,长一尺多,非常坚韧。读书人把它叫做康成书带。
《括地图》说:君子带着剑,让两只文虎,穿着野丝,土地方圆千里,多生长着香草,好让,所以是君子国。香草,早上生长晚上死亡,大极山西边有。彩华之草穿上,就能通晓万里之外的语言。
服虔《通俗文》说:草茂盛叫做菶(脯朦切),生长茂盛叫做葆(音保)。
《方言》说:凡草生长初期叫做莌(音悦),莌小。荄,植物的根。东齐人叫它杜,或者叫它茇。
《博物志》说:太原晋阳以北,生长着屏风草。
又曰:黄帝问天老说:‘天地所生,难道有吃了能让人长生不老的草吗?’天老说:‘太阳的草,叫做黄精,吃了它可以长生。月亮的草,叫做钩吻,入口就立即死亡。人们相信钩吻能杀人,不相信黄精能延年益寿,这不是很奇怪吗!’
又说:海里有一种草,名叫{艹师}(音师。)草。它的果实可以吃,就像大麦一样。从七月开始成熟,人们收割它,叫作自然谷,也有人叫它禹余粮。
又说:类似草的一种,它的根叫弱头,大的有升那么大,外表白色,可以用灰汁煮,煮好后凝固成可以吃的食物;如果不煮,就不会成熟。蜀地的人们非常珍视它。
‘异物志’说:用文草制成的酒,能提升其风味。用金子购买这种草,不言其贵重,因为它的美好用途。
‘王逸子’说:草中有玄巨畅威憙,树木中有扶桑、梧桐、松柏,它们都吸收了纯净美好的气息,与其他种类不同。
‘风俗通’说:汉灵帝光和七年,陈留、济阴等郡,路边长出了形状像人的草,拿着矛和弓箭,牛马等形象齐全。后来关东讨伐董卓,陈留、济阴弃战从戎,官吏和百姓被歼灭。草妖的出现,难道不是有所预示吗?
‘抱朴子’说:草中有黄精,又名白及。有鸱头、鸢尾、鸡肠、乌喙,但不是有翅膀的鸟。
‘灵书记’说:霍山上有三十四种神草。
‘典术’说:寿荣草,出自少室金山丘下,服用它可以使人不老。取叶子服用,可以通百神。
又说:服用玉长生草,又名通天,价值千万。阴干后,每寸方寸的量,七天服用一次,可以使人成仙。
‘师旷占’说:黄帝问师旷说:‘我想知道一年的苦乐善恶,可以知道吗?’师旷回答说:‘如果年景丰收,甘草就会先长出来。甘草,就是荠菜。如果年景歉收,苦草就会先长出来。苦草,就是葶苈。如果年景不好,恶草就会先长出来。恶草,就是水藻。如果年景干旱,旱草就会先长出来。旱草,就是蒺藜。如果年景多雨,潦草就会先长出来。潦草,就是蓬草。’
‘淮南万毕术’说:回风草可以见八方。(取三寸三枚、五寸五枚的回风草,用城西面的土、三家不挖井的青泥、南边鸡想要上不去的鸡,一起制成丸子,磨在脸上,出门,就可以看到八方了。)
‘楚辞’说:春天的草长得很茂盛,王孙出游却未归。
‘古诗’说:驾车回转,踏上漫漫长路。四处望去多么空旷,东风吹拂着百草。
又说:新栽的兰花和蕙草盛开,混合着杜衡草。一整天花草都很美丽,但到了傍晚,却抱不过来。这些花要送给谁呢?我心爱的人在远方。
又说:轻柔的清风停止了,吹拂着我的罗裳。青色的衣袍像春天的草,长长的枝条随风舒展。
又说:青青的陵中草,叶子在朝霞中干燥。阳春沐浴着恩泽,枝叶可以手拉手。草木因恩感而存在,何况人还有气血!
○薜荔
‘山海经’说:小华山有一种草,叫薜荔,形状像乌韭,攀附在树上生长。有的生长在石头上。吃了它可以治疗心痛。
‘楚辞’说:用薜荔编织成帷幕,撕裂的帷幕已经张挂起来。(网,结也。结薜荔为帷幕。)
又说:彩色的薜荔在死去的日晷上,摘取芙蓉在树梢上。
又说:好像有人在山间,披着薜荔,戴着女萝。
○石兰
‘楚辞’说:稀疏的石头上长着石兰,用作香料。(王逸注:石兰,香草。稀疏,铺展。)
○胡绳
‘楚辞’说:寻找胡绳的细绳。(胡绳,香草。)
○霸薰
‘范子计然’说:霸薰,出自霸陵。
○楚薰
‘范子计然’说:楚薰,出自洛阳。
○楚蘅
‘范子计然’说:楚蘅,出自衬搡。
○秦蘅
宋玉《风赋》说:风在空中翱翔,激荡着死去的草木,打击着芙蓉的精华,捕捉着蕙草、离秦蘅。
○龙须
‘山海经’说:贾超之山,草很多龙须。
‘广志’说:龙须,又名西王母簪。
‘水经’说:从洮强南北三百里中,地上的草都是龙须,没有柴火。
周景式《庐山记》说:石门峰,石头间长满了龙须草。
‘游名山志’说:龙须草,只有东阳永嘉有。永嘉有缙云堂,可能是在攀龙须的时候,有东西坠落变成了草,所以有龙须的称呼。
郑缉之《东阳记》说:仙姥岩间,不生长藤蔓植物,都是龙须。
‘本草经’说:西超山多龙循,(龙须也。)又名续断。
○狼尾
‘尔雅’说:盂,狼尾也。(郭璞注:像茅草,现在的人也用来盖房子。)
‘广志’说:狼尾子可以做成黍。
○燕麦
‘尔雅’说:{艹龠},雀麦。(郭璞注:就是燕麦。)
‘古歌’说:田中的菟丝,何时才能织成网?道边的燕麦,何时才能收获?
○荆葵
‘尔雅’说:荍,(音翘。)蚍(婢支切。)衃(房尤切。)也。(郭璞注:现在的荆葵,像葵,紫色。谢氏说:小草,花多叶少,叶子又翘起。)
‘毛诗·宛丘·东门之枌’说:看你就像荍。
‘诗义疏’说:荍,一名楚葵。
崔豹《古今注》说:荆葵,一名茙葵,一名芘芣。花色鲜艳,有红有白有赤。但花色不同,叶子却相同。
○蜀葵
‘尔雅’说:菺,(音坚。)戎葵也。(郭璞注:现在的蜀葵,花像木槿。)
傅玄《蜀葵赋序》说:蜀葵,它的苗像瓜瓠。经常种植,一名引苗,开花后,经过两年,春天才开花。
虞繁《蜀葵赋》说:这种珍贵的草,散发着芬芳,展示着荣耀。它生长在河渭的肥沃土地上,吸收着昴星和北斗的精华。围绕着铜爵而稀疏地种植,映照着昆明池而繁茂生长。
○菟葵
‘尔雅’说:莃,(虚机切。)菟葵。(郭璞注:颇像葵而叶子小,形状像梨,有毛,吃下去很滑。)
‘广志’说:芩葵,煮了可以吃。
○凫茈
‘尔雅’说:芍,(都了切。)凫茈也。(生长在下田,苗像龙须而细,根像手指头,黑色,可以吃。)
‘东观汉记’说:王莽末年,南方干旱。百姓饥饿,很多人到野外挖凫茈来吃。
○乌韭
‘广雅’说:昔耶,乌韭也,生长在久居的屋瓦上。在屋内叫昔耶,在墙上叫垣衣。
○鹿豆
‘尔雅’说:蔨,(音卷。)鹿藿也,其实莥。(郭璞注:现在的鹿豆。叶子像大豆,根黄色而香,蔓延生长。莥,音纽也。)
‘说文’说:莥,鹿藿的果实也。
‘本草经’说:鹿藿,味苦平,无毒。主治蛊毒、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疬、疡气。生长在汶山山谷。
○鹿葱(花曰宜男)
‘风土记’说:宜男草也,对怀孕的妇女有益,佩戴它可以生男孩。
傅玄《宜男花赋》说:美丽的草,生长在中央。它的花叫宜男,象征着吉祥。
嵇含在《宜男花赋序》中说:宜男花这种花,在世上已经存在很久了。它通常生长在幽静的河岸、曲折的洼地附近,或者华美的林园、深幽的园地中,不适合生长在简陋的门户和草屋旁。
楚地的人们称之为鹿葱,它的根和苗都可以用来祭拜。
世上有许多希望生男孩的女性的家庭,会采集这种草来服用,效果非常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百卉部-卷一-注解
卉:指草的总称,卉是草的通称。
华:指草木开的花,引申为美丽。
荣:指草木茂盛,生机勃勃。
秀:指草木茂盛且结果实。
英:指草木茂盛但不结果实。
繇:指草木茂盛。
渐:指逐渐,渐渐。
包:指草木丛生。
夭:指草木短小。
蔓:指草木蔓延生长。
漙漙然: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淫佚之行:指放荡不羁的行为。
薙氏:古代官名,负责管理田野,包括除草。
萌:指草木发芽。
夷:指除草。
芟:指割草。
耜:指耕作工具,用于翻土。
权舆:指草木开始生长。
靡草:指柔软的草。
荠葶历:指某些草类植物。
薙草:指贴近地面的草。
畜水:指蓄积水。
黄落:指草木枯黄并落下。
宿草:指久已枯黄的草。
殖:指草木生长。
薰:指一种香草。
莸:指一种臭草。
瑞应:指吉祥的征兆。
德风:指君子的品德如风,能够感化他人。
莸,薰:薰,指香草;莸,指臭草。
莲蒌草:一种草药。
吉云草:一种传说中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草。
璋琅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牧靡:一种可以解毒的草。
刺人草木:指带刺的草木。
莌:指草木初生时。
荄:指草木的根。
杜:指草木的根。
茇:指草木的根。
屏风草:一种可以作屏风的草。
黄精: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滋补功效。
钩吻:一种有毒的草。
艹师:指草名,具体名称待考。
自然谷:自然成熟的谷物,可能指未经人工耕种的野生谷物。
禹馀粮:传说中大禹时期遗留的粮食,具有神秘色彩。
弱头:指草的根部,因其形状而得名。
苦酒:一种用酒和苦味植物(如苦菜)制成的饮料。
蜀人:指蜀地的人民,即今天的四川地区。
文草:指具有花纹的草,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用途。
玄巨畅威憙:指草的神秘和威严的特点。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常用来指代东方。
梧桐:一种树木,常与凤凰联系在一起。
松柏: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灵帝光和七年:东汉灵帝刘宏的年号,光和七年即公元174年。
陈留济阴:古代地名,陈留和济阴都是汉代郡名。
草妖:指被认为有妖术的草,古代常将一些自然现象归咎于妖术。
白及: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
鸱头: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鸢尾: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鸡肠: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乌喙: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霍山:位于今安徽省南部,古代著名的名山。
少室金山丘:具体地点待考。
饵玉长生草:传说中的仙草,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通天:指能够通往天界的草。
师旷: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和国策家。
岁苦乐善恶:指一年的收成好坏、灾害与否。
甘草:一种药用植物,具有调和药性、解毒的功效。
苦草:指味道苦的草,可能具有某种药用价值。
恶草:指被认为有恶性的草,可能指某些毒草。
旱草:指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的草。
潦草:指在雨涝条件下生长的草。
蓬: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
回风草:传说中的草,能够随风回转。
城西面土:指城市西面的土壤。
三家不汲井口青泥:指三家不取井水,而是用井口的青泥。
南鸡欲上栖不上者:指南方的鸡想要上树却上不去的情况。
彩草:指颜色鲜艳的草。
薜荔:一种攀缘植物,常用于编织。
乌韭: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罔薜荔:用薜荔编织的网。
惠櫋:一种房屋的装饰。
彩薜荔:用薜荔编织的彩色装饰。
女萝:一种攀缘植物,常与薜荔一起出现。
石兰:一种香草,常用于装饰。
胡绳:一种香草,常用于编织。
霸薰:一种产于霸陵的香草。
楚薰:一种产于洛阳的香草。
楚蘅:一种产于衬搡的香草。
秦蘅:一种产于秦地的香草。
龙须:一种草,具体名称待考。
狼尾:一种草,具体名称待考。
燕麦:一种谷物,常用于食用。
荆葵: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荍: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蚍: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衃: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蜀葵: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菟葵: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凫茈: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芍: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昔耶: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鹿豆: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鹿藿: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莥:鹿藿的果实。
续断: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接骨疗伤的功效。
狼尾子:狼尾的果实。
鹿葱:一种植物,具体名称待考。
宜男:一种植物,传说中能够帮助妇女怀孕。
宜男花:宜男花,又称鹿葱,是一种被认为能够助人生育的植物,尤其在古代中国,常被用作生育的象征。它被认为能够帮助女性怀孕,特别是那些希望生男孩的女性。
世有之久矣:表示这种植物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意味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多殖幽皋曲隰之侧:殖,种植;幽皋,指幽静的高地;曲隰,指弯曲的洼地。这句话的意思是宜男花多生长在幽静的高地和弯曲的洼地旁边。
或华林玄圃:华林,指华丽的园林;玄圃,指深幽的园地。这里指的是宜男花也可能生长在华丽的园林或深幽的园地中。
非衡门蓬宇所宜序也:衡门,古代一种简陋的房屋;蓬宇,指用蓬草搭建的房屋。这句话的意思是宜男花并不适合在简陋的房屋或用蓬草搭建的房屋中种植。
荆楚之士号曰鹿葱:荆楚,指古代的荆楚地区,即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号曰,被称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荆楚地区的士人将宜男花称为鹿葱。
根苗可以荐於俎:荐,供奉;俎,古代祭祀时放置祭品的礼器。这句话的意思是宜男花的根和苗可以用来供奉在俎上,即可以作为祭祀用品。
世人多女欲求男者,取此草服之,尤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人希望生男孩的女性会采集这种草来服用,而且效果非常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百卉部-卷一-评注
嵇含《宜男花赋序》开篇即点明宜男花的历史悠久,‘世有之久矣’一句,不仅表明了宜男花在民间流传已久,也暗示了作者对这种植物的重视与认可。
‘多殖幽皋曲隰之侧,或华林玄圃,非衡门蓬宇所宜序也’此句描绘了宜男花的生长环境,‘幽皋曲隰’和‘华林玄圃’分别指代了宜男花生长的幽静之地和美丽园林,而‘衡门蓬宇’则与之形成对比,强调了宜男花并非生长于简陋之处的普通植物,而是有着特殊地位和用途的植物。
‘荆楚之士号曰鹿葱’一句,通过地域特色和植物名称的结合,进一步突出了宜男花在荆楚地区的独特地位。‘号曰’二字,也表明了宜男花在当地有着特定的称呼,反映了当地人对这种植物的认同和尊重。
‘根苗可以荐於俎’这句话中,‘荐於俎’意为供奉于祭祀的祭器之上,可见宜男花在古代被视为具有祭祀价值的植物,其根和苗都可以用于祭祀仪式,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世人多女欲求男者,取此草服之,尤良也’此句揭示了宜男花在民间传说中的特殊用途。在古代,人们相信宜男花具有求子的功效,因此女性在希望生育男性后代时,会服用这种草药。‘尤良也’一句,则是对宜男花功效的高度评价,表明其在民间具有极高的声誉。
整篇赏析中,作者通过对宜男花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这种植物在自然界的地位,还揭示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宜男花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生育和自然的信仰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