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果部-卷七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果部-卷七-原文

○梅

《尔雅》曰:梅,柟。(似杏,实酢。)

《尚书·说命》曰:若作和羹,尔为盐梅。

《毛诗·鹊巢·摽有梅》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有梅,其实七兮。(摽,落也。盛极则堕落者,梅也。)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诗义疏》曰: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煮而乾为苏,置羹臛齑中。又可含以香口。

又《谷风·四月》曰: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又《墓门》曰:墓门有梅,有鸮萃止。

《大戴礼·夏小正》曰:正月,煮梅为豆实。

《吴历》曰:孙亮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以渍。蜜中有鼠矢,侍中请付狱推。亮曰:杆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久在蜜中,中当湿;今外湿里燥,必黄门为!搆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宋书》曰:武帝女寿阳公主,每日卧於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华,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后人多效之。

《南史》曰:柳惲常与琅琊王瞻博射,嫌其皮阔,乃摘梅帖乌珠之上,发必命中,观者惊骇。

《梁书》曰:任昉为新安太守,郡有蜜岭,及杨梅,旧为太守所彩。昉以冒险,多毒物,故即时停之。

《唐书》曰:萧仿为岭南节度使。仿性公廉,南海虽富珍奇,月俸之外,不入其门。家人疾病,医工治药须乌梅,左右於公厨取之。仿知而令还之,促买於市。

《淮南子》曰:百梅足以为百人酸,一梅不足以为百人酸。(喻众能济少,少不能有所成也。)

《抱朴子》曰:绮里丹法:以铅百斤,合五石煮之,皆成银;以雄黄煮之,皆成黄金。金袒哉,以猪膏煮之;太柔,以梅煮之。

《山海经》曰:灵山,其木多梅。(郭璞症曰:似杏而酢。)

《说苑》曰:越使渚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一枝梅遗列国之君乎?

《论衡·实知》篇曰:使圣人空坐独思,则不知百世后有马生牛,牛生驴,桃生李,李生梅也。

《世说》曰:魏武帝行失道,三军皆渴。帝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地理志》曰:南陵有梅根冶。

《风俗通》曰:夏禹庙中,有梅梁,忽一春生枝叶。

又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又其霖霪,号为梅雨,沾衣服皆败〈黑宛〉。

《桂阳先贤传》曰:有人谓苏统:后园梅树下种药,可治百病。

《吴氏本草》曰:梅核,明目益气,不饥。

《东方朔别传》曰:朔与三门生俱行,见一鸠,占皆不同。一生曰:今日当得酒。一生曰:其酒必酸。一生曰:虽得酒,不得饮也。三生皆到主人,须臾,主人出酒樽中,即安於地,羸而复之,讫不得酒。出门,问其故,曰:见鸠饮水,故知得酒。鸠飞集梅树上,故知酒酸。鸠飞去,所集枝折堕地,折者,伤复之像,故知不得饮也。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朱梅、同心梅、紫蒂梅、燕支梅、丽枝梅、紫花梅、侯梅。

周处《风土记》曰:夏至之雨,名为黄梅雨。

《广志》曰:蜀名梅为{艹獠},大如雁子。梅{艹獠}皆可以为油脯,黄梅以熟{艹獠}作之。({艹獠}音老。)

伍瑞休《江陵记》曰:洪亭村下有白藉洲,东南得邴洲,上头有枚回村。旧云是梅槐合生成树,是以名之,音讹,谓之’梅回’。

《荆州记》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神异经》曰:北方荒外有石嘿可,方千里。中有横公鱼,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世。以乌梅二七煮之,即熟,可已邪病。

《述异记》曰:嘉兴县皋陶村朱休之,有弟朱玄。玄嘉二十五年十月清旦,兄弟对坐家中,有一犬来,向休蹲,遍视二人而笑,遂摇头歌曰:言我不能歌,听我歌梅花。今年故复可,柰汝明年何!其弟惊惧,斩犬,榜(音滂。)首路侧。至岁末梅花时,兄弟相忿,奋戟伤兄。官收治,并被囚系,经岁得免。至夏,举家时疾,母及兄弟皆卒。

任昉《述异记》曰:邯郸,有故邯郸宫基存焉,中有赵王果园,梅李至冬而花,春得食。

《岭南异物志》曰:南方梅,繁如北杏,十二月开。

《语林》曰:范王至能啖梅,人常致一斛奁,须臾啖尽。

潘岳《闲居赋》曰:梅杏郁棣之属。

左思《蜀都赋》曰:梅杏罗生。

《柏梁台太官令》曰:樗沔橘栗李桃梅。

张协《七命》曰:燀以秋橙,酢以春梅,接以商王之箸,承以帝辛植淡。

○石榴

《广雅》曰:若榴,石榴也。

《晋隆安起居注》曰:武陵临沅县,安石榴子大如碗,其味不梳,一蒂六实。

《宋书》曰:玄嘉末,魏太武征彭城,遣使求甘蔗、安石榴。张畅曰:石榴出自邺下,亦当非彼所乏。

《北史》曰:齐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问魏收曰:杆竟何意?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诏:收卿还剿愦。仍赐美锦二匹。

《唐书》曰:孔绍安,大业末为监察御史。

时高祖为朔曛贼於河东,诏绍安监高祖之军,深见接遇。

及高祖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奔高祖,见之甚悦,拜内史舍人。

时夏侯端亦常为御史监高祖军,先绍安归朝,授秘书监。

绍安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曰:”只为来朝晚,开花不及负.”

时人称之。

《神仙传》曰:刘冯者,沛人也,封桑乡侯。

学道於楼丘子。

常服石桂英,及中岳石榴。

垂四百年,如十五幼童。

《濑乡记》曰:老子祠堂北,有石榴二株。

《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碗盏,其味不梳。

《庐山记》曰:香炉峰头有大盘石,可坐数百人。

石垂生山石榴,三月中作花,色似石榴而小淡,红敷紫萼,辉晔可爱。

《襄国记》曰:龙岗县有好石榴。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

《广志》曰:安石榴,有甜〈酉乍〉二种。

陆机《与弟云书》曰: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途林安石榴也。

李龙《德阳殿赋》曰:蒲桃安若,曼延蒙笼。

应吉甫《安石榴赋》曰:余往日为中书,直庐上有安石榴,枝叶甚荗,故为之赋。

傅玄《安石榴赋》曰:虎宿中而纤条结,龙辰升而丹华繁。

其在晨也,灼若九日栖扶桑;其在夕也,爽若烛龙吐潜光。

庾儵若《石榴赋》曰:远而望之,粲若樆缋被山阿;迫而察之,赫若龙辉耀绿波。

夏侯孝若《石榴赋》曰:接翠萼於绿蒂,冒红牙於丹须。

赩然含蕤,璀尔散珠。

雪酲解饣肙,怡神实气。

潘岳《闲居赋》曰:若榴蒲陶之珍,磊落蔓延於其侧。

又《安石榴赋》曰:实有嘉木,名安石榴。

彩条外畅,萦幹内樛。

丹耀缀於朱房,缃的点於红须。

煌煌炜炜,熠耀委累。

似琉璃之栖邓林,若珊瑚之映流水。

光明磷烂,含丹耀紫。

味滋芳神,伤泠琼蕊。

潘岳《安石榴赋》曰:若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明妍也。

是以属文之士,或婿狞蘘赋之。

遥而望之,焕若随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

千房同模,十子如一。

御饥疗渴,解酲止醉。

左思《吴都赋》曰:蒲桃乱溃,若榴竟裂。

张载《重作石榴赋》曰:於是天回节移,龙火西夕,流风晨激,行露朝白。

紫房独熟,赪肤自拆,剖之则珠散,含之则冰释。

充嘉味於庖笼,极甜酸之滋液,上荐清庙之灵,下羞玉堂之客。

张协《安石榴赋》曰:乃剖乃拆,金房缃隔。

范坚《安石榴赋》曰:红须肉艳,赪牙外摽。

似华灯之映翠幕,若丹琼之厕碧瑶。

殷玄《安石榴赋》曰:余以暇日,散愁翰林。

睹潘、张若榴二赋,虽有其美,犹不尽善。

容复措辞,故聊为之赋曰:”或珠离於璇琬,或玉碎於雕觞。”

璘彬洒映,晔紫缨缃。

璀若瑶英之攒钟巘,粲若灵蚌之含珠珰。

徐藻妻陈氏《石榴赋》曰:堆木之珍,莫美石榴。

擢鲜葩於青春,结芳实於素秋。

脱凶妻羊氏《安石榴赋》曰:振绿叶於柔柯,垂彤子之累衰。

张载书曰:大谷石榴,木滋之最。

肤如凝脂,汁如清濑。

渴者所思,铭之裳带。

曹植《弃妻诗》曰:石榴植前庭,绿叶摇缥青。

翠鸟飞来集,拊翼以悲鸣。

糜玄诗曰:苍苍陵上柏,参差列成行。

童童安石榴,列生神道旁。

○柰

《晋书》曰:成帝杜皇后崩。

先是,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着服.”

至是而后崩。

《三国典略》曰:杨愔一门四世同居,家裳小盛,昆弟就学三十七馀人。

庭有柰树,实落于地,群儿咸争,愔独坐不顾。

季父暐见之,谓宾客曰:”杆儿恬裕有我家风!”

萧广济《孝子传》曰:王祥后母,庭有柰树,始着子,使守视。

祥昼驱鸟雀,夜则惊鼠。

时雨忽至,祥抱树至曙,母见恻然。

《紫虚南岳夫人传》曰:夫人姓魏,孟存,性乐神仙。

季冬夜半,有四真人,并年可二十,降夫人靖室。

因设酒馔,陈玄云紫柰。

夫人还王屋山,王子乔等并降。

时夫人与真人为宾主,设三玄紫柰。

《玄晏春秋》曰:卫伦过予,论及於时味。

伦因命仆取糗进予,予曰:”麦也,有杏李柰味。(具杏部。”

杜恕《笃论》曰:日给之华,与柰相似也,柰结实而日给零落;虚伪之言,与真实相似也,虚败改而真实成。

《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白柰、紫柰(花紫)、绿柰(花绿)。

《广志》曰:柰有白、赤、青三种。

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

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以为畜积,如收藏枣栗。

若柰汁黑,其方作羹,以为豉用也。

《汉武故事》曰:上握兰园之金精,摘圆丘之紫柰。

《释名》曰:柰油,捣柰实也,和以途缯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

柰脯,切柰曝乾之,如脯也。

卢谌《祭法》曰:夏祠,法用白柰,秋祠用赤柰。

《晋太始起居注》曰:太始二年六月,嘉柰一蒂十五实,或七实,生於酒泉。

王子年《拾遗记》曰:昆仑山上有柰,冬生子,碧色须玉纠戤水洗,方可食。

郭子横《洞冥记》曰:有紫柰,大如升,甜如蜜,核紫花青。

《虎丘山疏》曰:山下三面有春秋二柰。

《本草经》曰:柰味苦,令人臆胀,病人不可多食。

《晋宫阁名》曰:华林园有白柰四百株。

左太冲《蜀都赋》曰:朱樱春就,素柰夏成。

潘安仁《闲居赋》曰:二柰乙奓白之色。

潘尼《东武观赋》曰:飞甘瓜於浚水,投素柰於清渠。

曹植《求祭先王表上文帝》曰:乞请白柰二十枚。

又《谢赐柰表》曰:即媳灶中,虎贲叙,赐臣等冬柰一奁,诏使温啖,夜非食时,而赐见及。

柰以夏熟,今则冬至,物以非时为珍。

甘以绝口为厚,实非臣等所宜。

蒙荷诏曰:’杆柰乃从梁州来,道里既远来转暖,故柰变色。’

张载诗曰:江南都蔗,酿液丰沛,

三巴黄甘,瓜州素柰。

凡此数品,殊美绝快,

渴者所思,铭之裳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果部-卷七-译文

《尔雅》说:梅,就是柟树。(它像杏树,果实酸涩。)

《尚书·说命》说:如果要做和羹,你就做盐梅。

《毛诗·鹊巢·摽有梅》说:《摽有梅》这首诗是讲男女及时婚配的。树上梅子落下来,还有七个。(摽,指落。盛极必衰,就像梅子一样。)求我的人啊,等到好日子吧。

《诗义疏》说:梅,属于杏类。树和叶子都像杏树,但叶子是黑色的。煮熟晒干就是苏梅,可以放在羹汤中。也可以含在嘴里香口。

又《谷风·四月》说:山上长着美好的花草,有栗子也有梅。

又《墓门》说:墓门旁有梅树,有猫头鹰聚集在上面。

《大戴礼·夏小正》说:正月,煮梅做成豆实。

《吴历》说:孙亮出西苑,正在吃生梅,让黄门到中藏取蜜来渍梅。蜜中有鼠屎,侍中请求交给狱吏审问。孙亮说:‘这很容易知道!’让人打破鼠屎,发现里面干燥,孙亮大笑说:‘久在蜜中,里面应该湿润;现在外面湿润里面干燥,一定是黄门干的!’于是拘捕黄门,他首先承认了。

《宋书》说: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每天躺在含章殿的檐下,梅花落在公主的额头上,形成五瓣的花朵,拂也拂不去,皇后留下它。从那以后就有了梅花妆,后人纷纷效仿。

《南史》说:柳惲经常和琅琊王瞻比赛射箭,嫌他的箭袋皮太宽,就摘梅贴在箭袋上,射箭必定命中,观众都惊讶。

《梁书》说:任昉担任新安太守,郡里有蜜岭和杨梅,以前是太守们喜欢采集的。任昉因为冒险,有很多毒物,所以立即停止了。

《唐书》说:萧仿担任岭南节度使。萧仿性格公正廉洁,南海虽然富饶,但除了月俸之外,不接受任何东西。家人生病,医生需要乌梅制药,左右的人在公厨里取了乌梅。萧仿知道后,命令他们退回去,自己去市场上买。

《淮南子》说:一百个梅子可以给一百个人带来酸味,一个梅子不足以给一百个人带来酸味。(这是说众人可以成就少数人,少数人不能有所成就。)

《抱朴子》说:绮里丹法:用一百斤铅,和五石东西一起煮,都能变成银;用雄黄煮,都能变成黄金。金太软,用猪油煮;太柔,用梅煮。

《山海经》说:灵山,那里的树木大多是梅。(郭璞注:像杏树一样,果实酸。)

《说苑》说:越国使者渚发拿着一枝梅送给梁王,梁王的臣子韩子顾对左右说:‘哪有送一枝梅给列国君王的?’

《论衡·实知》篇说:如果圣人只是空坐独思,那么他就不知道百世之后会有马生牛,牛生驴,桃生李,李生梅。

《世说》说:魏武帝行军迷路,三军都渴。武帝下令说:‘前面有大梅林,果实多,酸甜可以解渴!’士兵们听说后,都流口水。

《地理志》说:南陵有梅根冶炼。

《风俗通》说:夏禹庙中有梅梁,忽然一个春天长出了枝叶。

又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地区把它当作信风。又因为连续下雨,被称为梅雨,衣服沾湿都会损坏。

《桂阳先贤传》说:有人对苏统说:‘在后园梅树下种药,可以治百病。’

《吴氏本草》说:梅核,可以明目益气,不饿。

《东方朔别传》说:东方朔和三个学生一起行走,看见一只鸠,三个学生的占卜结果都不一样。一个学生说:‘今天一定能得到酒。’一个学生说:‘这酒一定酸。’一个学生说:‘虽然得到了酒,但不能喝。’三个学生都到主人那里,一会儿,主人拿出酒葫芦,放在地上,倾斜后,却没有酒。出门后,问原因,说:‘看见鸠喝水,所以知道会得到酒。鸠飞到梅树上,所以知道酒酸。鸠飞走,所停留的树枝折断落地,折断的树枝,是受伤恢复的象征,所以知道不能喝。’

《西京杂记》说:上林苑有朱梅、同心梅、紫蒂梅、燕支梅、丽枝梅、紫花梅、侯梅。

周处《风土记》说:夏至之雨,被称为黄梅雨。

《广志》说:蜀地称梅为{艹獠},大小像雁子。梅{艹獠}都可以做成油脯,黄梅用熟{艹獠}做成。({艹獠}音老。)

伍瑞休《江陵记》说:洪亭村下有白藉洲,东南得邴洲,上面有枚回村。以前说这是梅和槐树合生的树,所以命名,音误,称为‘梅回’。

《荆州记》说:陆凯和范晔关系很好,从江南寄一枝梅花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说:‘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神异经》说:北方荒远的地方有石嘿可,方圆千里。中间有横公鱼,夜晚变成人,刺它不进去,煮它不腐烂。用乌梅二十七颗煮,就能煮熟,可以治愈邪病。

《述异记》说:嘉兴县皋陶村朱休之,有个弟弟朱玄。朱玄在嘉二十五年十月清晨,兄弟俩在家中对坐,有一只狗过来,对着朱休蹲下,看了两人后笑了,然后摇头唱歌说:‘说我不能唱歌,听我唱梅花。今年故去可以,奈你明年何!’他的弟弟惊恐,杀了狗,挂在路旁。到了年底梅花开放的时候,兄弟俩互相怨恨,拔剑伤了哥哥。官府处理,都被关押,经过一年才被释放。到了夏天,全家人都生病,母亲和兄弟都去世了。

任昉《述异记》说:邯郸,有故邯郸宫的遗址还在,里面有赵王的果园,梅和李子到冬天就开花,春天可以吃。

《岭南异物志》说:南方的梅,像北方的杏一样繁多,十二月开花。

《语林》说:范王非常能吃梅,人们常常送他一斛梅,他一会儿就吃完了。

潘岳《闲居赋》说:梅、杏、郁李等。

左思《蜀都赋》说:梅、杏罗生。

《柏梁台太官令》说:樗、橘、栗、李、桃、梅。

张协《七命》说:用秋橙煮,用春梅酸,用商王之箸夹,用帝辛植淡。

《广雅》说:若榴,就是石榴。

《晋隆安起居注》说:武陵临沅县,石榴子的大小像碗,味道不涩,一蒂有六个果实。

《宋书》说:玄嘉末年,魏太武帝征讨彭城,派人求取甘蔗和石榴。张畅说:‘石榴出自邺下,也应该是他们所不缺的。’

《北史》说:齐安德王延宗娶赵郡李祖收的女儿为妃,后来皇帝到李家宴请,妃母宋氏向皇帝推荐了两个石榴,问众人,没有人知道其中的意思。皇帝扔了石榴,问魏收说:‘这是什么意思?’魏收说:‘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希望子孙众多。’皇帝非常高兴,下诏:‘魏收卿回去吧。’还赐给他两匹美锦。

《唐书》记载:孔绍安,在大业末年担任监察御史。当时高祖在河东征讨朔曛贼,皇帝下诏让绍安监督高祖的军队,受到了深切的接待。等到高祖接受禅让成为皇帝后,绍安从洛阳秘密赶去见高祖,高祖见到他非常高兴,于是任命他为内史舍人。当时夏侯端也曾经担任御史监督高祖的军队,他比绍安先回到朝廷,被任命为秘书监。绍安在侍宴时,应皇帝之命吟咏石榴诗说:‘只因来朝晚,开花不及负。’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神仙传》记载:刘冯,是沛县人,被封为桑乡侯。他在楼丘子那里学习道术。经常服用石桂英和嵩山石榴。经过四百年,他看起来像十五岁的少年。

《濑乡记》记载:在老子的祠堂北边,有两株石榴树。

《邺中记》记载:石虎的园林中有安石榴,果实的大小如碗盏,味道却很平常。

《庐山记》记载:香炉峰顶有一块大石头,可以容纳数百人坐下。石头上生长着山石榴,三月份开花,花色像石榴但颜色较淡,红花瓣上有紫色的花萼,非常美丽。

《襄国记》记载:龙岗县有好石榴。

《博物志》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得到了安石榴。

《广志》记载:安石榴有甜的和酸的两类。

陆机在《与弟云书》中写道:张骞作为汉朝的使者出使外国十八年,得到了途中的安石榴。

李龙在《德阳殿赋》中写道:蒲桃和安石榴,曼延而蒙笼。

应吉甫在《安石榴赋》中写道:我以前担任中书时,直庐上有一株安石榴,枝叶繁茂,因此写了这篇赋。

傅玄在《安石榴赋》中写道:在虎宿之时,细长的枝条结满了果实;在龙辰之时,红色的花朵盛开。在清晨,它像九日栖息在扶桑上一样耀眼;在傍晚,它像烛龙吐出的潜光一样清爽。

庾儵若在《石榴赋》中写道:从远处看,它像锦绣覆盖在山间;近处看,它像龙的光辉照耀在绿波上。

夏侯孝若在《石榴赋》中写道:在绿色的蒂上接上翠绿的花萼,在红色的须上冒出红牙。鲜艳的花朵含着苞蕾,璀璨如珠。

潘岳在《闲居赋》中写道:石榴和葡萄是珍贵的果实,它们在我房子的旁边蔓延。

潘岳又在《安石榴赋》中写道:这是一株美丽的树木,名叫安石榴。它的枝条向外伸展,树干向内弯曲。红色的花朵缀在朱红色的房上,黄色的斑点点缀在红色的须上。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像琉璃在邓林栖息,像珊瑚映照在流水上。它的味道甜美,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潘岳又在《安石榴赋》中写道:石榴是天下奇树,九州明妍之树。因此,文人墨客,有的写狞恶的蘘赋。从远处看,它像随珠在深渊中闪耀;仔细观察,它像列宿从云间升起。千房同形,十子相同。它可以御饥疗渴,解酒止醉。

左思在《吴都赋》中写道:葡萄乱溃,石榴裂开。

张载在《重作石榴赋》中写道:于是天回节移,龙火西沉,晨风激荡,露水朝白。紫色的房独熟,红色的皮肤自然裂开,切开就见珠子散落,含在嘴里就像冰一样融化。它的美味可以进贡给神庙,也可以让玉堂的客人享用。

张协在《安石榴赋》中写道:切开它,拆开它,金色的房和黄色的隔膜。

范坚在《安石榴赋》中写道:红色的须和肉一样鲜嫩,红色的牙外面闪耀。像华灯映照在翠幕上,像丹琼放在碧瑶中。

殷玄在《安石榴赋》中写道:我在闲暇的日子里,写下了这篇赋。看到潘岳和张载的石榴赋,虽然美,但还不够完美。我试着用辞藻修饰,所以又写下了这篇赋:‘或者珠子从美玉上脱落,或者玉器在酒杯中破碎。璘彬洒映,晔紫缨缃。璀璨如瑶英聚集在山巘,灿烂如灵蚌含着珍珠。’

徐藻的妻子陈氏在《石榴赋》中写道:堆积的珍宝中,没有比石榴更美的。

脱凶的妻子羊氏在《安石榴赋》中写道:在柔软的枝条上振动绿叶,悬挂着红色的果实。

张载在书中写道:大谷的石榴,是树木中最滋美的。它的皮肤像凝固的油脂,汁液像清澈的溪水。口渴的人渴望它,铭刻在衣带上。

曹植在《弃妻诗》中写道:石榴种植在前院,绿叶摇曳着青翠。

糜玄在诗中写道:苍苍的柏树在山上,错落有致地排列成行。童童的安石榴,生长在神道旁。

《晋书》记载:成帝的杜皇后去世。在此之前,三吴的女子们相互插上白花,看起来像白色的柰,传言说‘天公织女死了,为她穿上白色的衣服。’到这时,皇后也去世了。

《三国典略》记载:杨愔一家四代同堂,家中衣裳虽简朴,但兄弟们有三十多人一起学习。院子里有一棵柰树,果实落在地上,孩子们都在争抢,只有愔独自坐着不理。

萧广济在《孝子传》中写道:王祥的后母,院子里有一棵柰树,果实刚开始成熟,让她守着。王祥白天赶鸟雀,晚上则惊吓老鼠。突然下雨,王祥抱着树一直等到天亮,后母看到后非常感动。

《紫虚南岳夫人传》记载:夫人姓魏,名孟存,喜欢神仙。在季冬的半夜,有四个真人,年龄大约二十岁,降临到夫人的静室。于是设宴,摆放了玄云紫柰。夫人回到王屋山后,王子乔等人也降临。当时夫人与真人为宾主,设宴款待。

《玄晏春秋》记载:卫伦来拜访我,谈论到当时的美食。卫伦命令仆人取来干粮给我,我说:‘这是麦子,有杏、李、柰的味道。’

杜恕在《笃论》中写道:日子的华丽与柰相似,柰结实但每天都会掉落;虚伪的话与真实相似,虚假的会败坏而真实的会成就。

《西京杂记》记载:上林苑中有白柰、紫柰(花紫)、绿柰(花绿)。

《广志》记载:柰有白、红、绿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红柰。西方地区多柰,家家户户都把它做成干果,堆积起来,就像收藏枣栗一样。如果柰汁变黑,就可以做成羹,用来做豉。

《汉武故事》记载:皇帝握着兰园的金精,摘取了圆丘的紫柰。

《释名》记载:柰油,就是捣碎柰果实,和着麻布在上面,晒干后散发出来的,形状像油。柰脯,就是切柰晒干,像干肉一样。

卢谌在《祭法》中写道:夏天的祭祀,要用白柰;秋天的祭祀,要用红柰。

《晋太始起居注》记载:太始二年六月,有一株嘉柰,一蒂上结了十五个果实,或者七个果实,生长在酒泉。

王子年在《拾遗记》中记载:昆仑山上有柰,冬天结果实,碧色,需要用玉钩水洗过才能吃。

郭子横在《洞冥记》中记载:有一种紫柰,大小如升,甜如蜜,核是紫色的,花是青色的。

《虎丘山疏》记载:山下三面有春秋两季的柰。

《本草经》记载:柰的味道苦,会让人胸口膨胀,病人不能多吃。

《晋宫阁名》记载:华林园中有四百株白柰。

左太冲在《蜀都赋》中写道:朱樱春天成熟,白柰夏天成熟。

潘安仁在《闲居赋》中写道:两株柰树,白色的花。

潘尼在《东武观赋》中写道:在浚水边种上甜瓜,在清渠边种上白柰。

曹植在《求祭先王表上文帝》中说:请求赐予二十枚白柰。

在《谢赐柰表》中又说:就在媳妇的厨房里,虎贲(指士兵)在旁边,赐给我们冬天的白柰一盒,诏令让我们慢慢享用。不是吃饭的时候,赐予我们这些白柰,因为白柰在夏天成熟,现在是冬至,非当季的食物被视为珍品。甜到极致才觉得最好吃,但这并不是我们应当享受的。承蒙皇帝下诏说:‘这些白柰是从梁州运来的,因为路途遥远,天气变暖,所以白柰的颜色变了。’

张载在诗中说:江南的甘蔗,酿造的酒液丰富,三巴地区的黄甘,瓜州的素柰。这些美食都非常美味,令人向往,渴了的人都想品尝,我把这些美味铭刻在衣带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果部-卷七-注解

梅:梅,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可食,亦可用于药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象征着坚韧不拔和清高,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柟:柟,即柰,一种果实,类似于苹果,与梅相似。

实酢:实酢,指梅子的味道酸涩。

和羹:和羹,指调和的羹汤,这里比喻和谐。

摽:摽,落下的意思,这里指梅子成熟后落下。

庶士:庶士,指普通士人,这里指求婚者。

吉:吉,吉祥,这里指好的时机。

苏:苏,一种用梅子制成的食品。

羹臛齑:羹臛齑,指羹汤和菜。

蜜:蜜,指蜂蜜。

鼠矢:鼠矢,老鼠的粪便。

杆易知耳:杆易知耳,意思是事情容易明白。

含章檐下:含章檐下,指含章殿的檐下。

梅花妆:梅花妆,一种古代女性流行的化妆方式,以梅花图案为装饰。

琅琊王瞻:琅琊王瞻,指古代的琅琊王。

蜜岭:蜜岭,指产蜜的山岭。

岭南:岭南,指中国南方的地区。

乌梅:乌梅,一种梅子的干制品,可入药。

酸:酸,指梅子的味道。

铅:铅,一种金属元素,古代炼丹术中常用。

雄黄:雄黄,一种矿物,古代炼丹术中常用。

猪膏:猪膏,猪油。

灵山:灵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渚发:渚发,指渚的发,古代传说中的地方。

梁王:梁王,指古代的梁国国王。

马生牛,牛生驴,桃生李,李生梅:马生牛,牛生驴,桃生李,李生梅,指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黄梅雨:黄梅雨,指夏季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

油脯:油脯,一种用梅子制成的食品。

梅槐合生成树:梅槐合生成树,指梅树和槐树合生为一棵树。

枚回村:枚回村,指一个村庄的名字。

陇头人:陇头人,指陇山地区的人。

邪病:邪病,指不正常的疾病。

故复可,柰汝明年何:故复可,柰汝明年何,意思是现在可以,但明年会如何。

榜首路侧:榜首路侧,指在路旁悬挂告示。

梅李至冬而花,春得食:梅李至冬而花,春得食,指梅和李树在冬天开花,春天结果。

若榴:若榴,即石榴。

石榴子大如碗:石榴子大如碗,指石榴的果实很大。

不梳:不梳,指味道不纯正。

一蒂六实:一蒂六实,指一个石榴蒂上结有六个果实。

甘蔗:甘蔗,一种草本植物,其茎可制糖。

房中多子:房中多子,指石榴果实多,比喻子孙众多。

监察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和地方事务,是皇帝的耳目。

高祖:指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

朔曛贼:指北方的叛乱势力。

河东:指今天的山西省南部。

受禅:指皇帝即位。

内史舍人:古代官名,负责处理内廷事务。

夏侯端:古代人物,曾任御史。

秘书监:古代官名,负责掌管图书秘籍。

石桂英:传说中的仙药,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中岳:指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

老子祠堂:供奉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祠堂。

石虎苑:古代园林名,位于邺城。

安石榴:一种水果,果实大,味道甜美。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

龙岗县: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安石榴赋:以安石榴为主题的诗赋。

张骞: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

西域:指古代中国西部边疆地区。

陆机: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

德阳殿赋:以德阳殿为主题的赋。

应吉甫:古代人物,曾任中书舍人。

傅玄:西晋时期文学家。

庾儵若:古代人物,曾任黄门侍郎。

夏侯孝若:古代人物,曾任散骑常侍。

潘岳:西晋时期文学家。

闲居赋:以闲居为主题的诗赋。

左思:西晋时期文学家。

吴都赋:以吴郡(今苏州)为主题的赋。

张载:西晋时期文学家。

重作石榴赋:以石榴为主题的赋。

范坚:古代人物,曾任侍中。

殷玄:古代人物,曾任散骑常侍。

徐藻妻陈氏:古代人物,徐藻的妻子。

脱凶妻羊氏:古代人物,脱凶的妻子。

张载书:古代人物,张载的著作。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

弃妻诗:以弃妻为主题的诗歌。

糜玄:古代人物,曾任太常。

柰:一种水果,果实较小,味道甜美。

杜皇后:晋成帝的皇后。

三吴女子:指江南地区的女子。

白花:白色的花朵,此处指白色的柰花。

天公织女:传说中的天上的织女。

杨愔:古代人物,曾任侍中。

季父:父亲的弟弟。

王祥:东晋时期著名孝子。

紫虚南岳夫人:传说中的南岳夫人。

卫伦:东晋时期文学家。

糗:干粮。

杏李柰:指杏、李、柰三种水果。

杜恕:西晋时期文学家。

笃论:杜恕的著作。

上林苑:汉代皇家园林。

白柰:白柰,指一种果实,即奈子,也称为奈果或柰子。在古代,奈子是一种珍贵的果实,常作为贡品或赏赐之用,因其甜美而被视为美味。

紫柰:紫色的柰。

绿柰:绿色的柰。

金精:传说中的仙药。

圆丘:古代祭祀用的圆形高台。

释名:古代字典。

柰油:用柰实制成的油。

柰脯:用柰实制成的干果。

卢谌:东晋时期文学家。

祭法:卢谌的著作。

晋太始起居注:晋代官方记载皇帝日常活动的书籍。

王子年:古代人物,曾任太常。

拾遗记:王子年的著作。

郭子横:古代人物,曾任侍中。

洞冥记:郭子横的著作。

虎丘山疏:古代文献。

本草经:古代药物学著作。

晋宫阁名:古代文献。

左太冲:西晋时期文学家。

蜀都赋:以蜀郡(今成都)为主题的赋。

潘安仁:西晋时期文学家。

潘尼:西晋时期文学家。

东武观赋:以东武观为主题的赋。

虎贲:虎贲,原指古代宫廷中的禁卫军,这里指宫廷中的侍卫或官员。在文中,虎贲叙可能是指官员们在叙谈或宴会上。

冬柰:冬柰,指在冬季成熟的奈子。在古代,由于水果不易保存,冬季成熟的果实尤为珍贵。

诏使:诏使,指皇帝的使者或钦差。文中指皇帝派遣使者赐予臣子柰子。

甘:甘,指甜美的食物或饮料。在这里,甘以绝口为厚,意指食物或饮料非常甜美,令人回味无穷。

杆柰:杆柰,指从梁州(今四川省一带)运来的奈子。杆可能是指运输工具,如船只或车辆。

道里:道里,指路程的远近。在这里,道里既远表示运输距离较远。

转暖:转暖,指气候变暖。在这里,柰变色可能是因为运输过程中气候变暖,导致奈子发生了变化。

江南都蔗:江南都蔗,指江南地区出产的甘蔗。在古代,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汁液可以酿酒。

三巴黄甘:三巴黄甘,指三巴(巴蜀地区)出产的甜瓜。三巴指巴蜀地区,黄甘则指甜瓜。

瓜州素柰:瓜州素柰,指瓜州(今甘肃省一带)出产的奈子。素柰可能是指品质上乘的奈子。

铭之裳带:铭之裳带,指将美好的事物或情感铭记在心,如同铭刻在衣裳带上一样。这里指将美好的果实和情感永远铭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果部-卷七-评注

曹植《求祭先王表上文帝》中的‘乞请白柰二十枚’,首先展现了曹植对先王的崇敬之情。‘白柰’一词,指的是一种水果,在古代文献中,柰常被用来指代奈,即奈子,是一种甜美多汁的水果。曹植以‘乞请’表达了对先王祭品的谦卑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先王祭典的重视。‘二十枚’的数量,可能并非实指,而是表示数量的虚词,用以强调对祭品的敬重。这一句简洁而富有情感,体现了曹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在《谢赐柰表》中,曹植提到‘即媳灶中,虎贲叙,赐臣等冬柰一奁,诏使温啖,夜非食时,而赐见及。’这里曹植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自己对赐予的感激之情。‘媳灶中’指的是厨房,‘虎贲叙’可能是指虎贲卫队的礼仪,‘冬柰一奁’则是指赐予的奈子。曹植以‘温啖’形容赐予的奈子,既表现了奈子的美味,也体现了对赐予者的感激。‘夜非食时’和‘赐见及’则强调了赐予的及时和珍贵,这种对赐予的珍视,体现了曹植对皇恩的感激和对礼仪的尊重。

‘柰以夏熟,今则冬至,物以非时为珍’这句话,曹植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夏熟的柰与冬至时节的赐予形成对比,突出了柰子作为非时之物的珍贵。在古代,食物的时令性被视为非常重要的,非时之食往往被视为珍品。曹植的这一表述,既表现了对赐予者的感激,也反映了古代对食物时令性的重视。

‘甘以绝口为厚,实非臣等所宜’这句话,曹植以‘甘’来形容柰子的美味,以‘绝口’来形容其美味至极,难以言表。‘厚’则是对赐予者的赞美。然而,曹植接着用‘实非臣等所宜’表达了自己对赐予的谦逊态度,认为自己不配接受如此厚重的赐予。这种自谦之词,既体现了曹植的谦逊,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礼节的尊重。

‘杆柰乃从梁州来,道里既远来转暖,故柰变色’这句话,曹植通过描述柰子的来源和变化,进一步展现了赐予的珍贵。‘杆柰’指的是从梁州运来的柰子,‘道里既远’说明其运输过程的艰辛,‘来转暖’则是指柰子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而发生了变化。曹植的这一描述,既表现了对赐予者的感激,也反映了古代对食物来源和运输过程的重视。

张载的诗句‘江南都蔗,酿液丰沛,三巴黄甘,瓜州素柰’中,‘江南都蔗’和‘三巴黄甘’分别指的是江南地区的甘蔗和四川地区的黄甘,‘瓜州素柰’则是指瓜州地区的柰子。这四句诗通过列举不同地区的特产,展现了丰富的地域文化。‘酿液丰沛’和‘素柰’等词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特产的美味和珍贵。张载以‘渴者所思,铭之裳带’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这些特产的喜爱,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果部-卷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80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