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八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八-原文

《汉名臣奏》曰:王莽斥出王闳,太后怜之,闳伏泣失声,太后亲自以手巾拭闳泣。

《英雄记》曰:在尊者前,宜各具一手巾,不宜借人巾用。

《江表传》曰:孙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潘濬涕泣交横,慰劳与语,使亲近手巾拭其面。

《东宫旧事》曰:太子纳妃,有百济白手巾也。

《广志》曰:炎州以火浣布为手巾。

《博物志》曰:魏文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

《竹林七贤论》曰:王戎虽为三司,率尔私行,巡省园田,不从一人,以手巾插腰。戎故吏多大官,相逢辄下道避之。

《名山略记》曰:郁州道祭酒徐诞常以治席为事,有吴人姓夏侯来师诞,忽暴病死。终冬涉春,有长沙门从北来,於道中见夏侯云:’被昆仑召,不得辞师,寄手巾为信。’诞得手巾,乃本所送入棺者。

《志怪》曰:会稽人吴详见一女子溪边洗脚,呼详共宿。明旦别去,女赠详以紫巾,详答以白布手巾。

《神仙服食经》曰:伏苓如拳,着手巾中,百鬼消灭。

秦嘉妇《与嘉书》曰:今奉越布手巾二枚。

《汉书仪》曰:皇后亲蚕丝絮,织室作祭服,皇后得以作絮巾。

《魏略》曰:赵歧避难至北海,着絮巾,市卖饼。

《邺中记》曰:石虎皇后出,以女骑一千为卤簿,冬月皆絮纶巾。

《博物志》曰:蜀人以絮巾为帽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八-译文

《汉名臣奏》说:王莽把王闳驱逐出去,太后对他很怜悯,王闳伏在地上哭泣,失声痛哭,太后亲自用手巾给他擦眼泪。

《英雄记》说:在尊贵的人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准备一块手巾,不应该借用别人的手巾。

《江表传》说:孙权攻克荆州,所有将领和官员都归附了他,但潘濬却泪流满面,孙权安慰他并与他交谈,让亲近的人用手巾给他擦脸。

《东宫旧事》说:太子迎娶妃子时,有百济的白手巾。

《广志》说:炎州的人用火浣布做手巾。

《博物志》说:魏文帝擅长弹棋,能够用手巾的角来弹。

《竹林七贤论》说:王戎虽然担任了三司的职务,但随意私行,巡视园田时,不跟任何人同行,把手巾插在腰间。王戎的旧部下很多做大官,相遇时都会避让。

《名山略记》说:郁州道上的祭酒徐诞经常负责布置酒席,有一个姓夏侯的吴人来向徐诞学习,突然暴病身亡。整个冬天到春天,有一个长沙门的人从北方来,在路上遇见夏侯说:‘被昆仑召唤,不能告别师傅,把手巾作为信物。’徐诞得到手巾,发现是原本放入棺材里的。

《志怪》说:会稽人吴详见一个女子在溪边洗脚,邀请吴详一起过夜。第二天分别时,女子送给吴详一块紫巾,吴详回赠一块白布手巾。

《神仙服食经》说:茯苓像拳头一样大,放在手巾中,百鬼都会消失。

秦嘉的妻子在给秦嘉的信中说:现在给你送来两块越布手巾。

《汉书仪》说:皇后亲自养蚕丝絮,织室制作祭服,皇后可以用这些丝絮制作手巾。

《魏略》说:赵歧躲避灾难逃到北海,戴着絮巾,在市场上卖饼。

《邺中记》说:石虎的皇后出行时,带着一千名女骑兵作为仪仗队,冬天都戴着絮纶巾。

《博物志》说:蜀地的人用絮巾做帽子里的填充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八-注解

手巾:手巾,古代称擦拭用的布巾,常用于擦拭泪水、汗水等。在古代,手巾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也是一种礼仪用品,用于表示尊重和关爱。手巾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如表达同情、慰问等。

王莽:王莽,西汉末年权臣,后自立为帝,建立新朝。他在历史上以改革著称,但也因改革过于激进而遭到失败。

王闳:王闳,西汉末年名臣,王莽篡位后,王闳被贬斥,但太后对其怜悯。

太后:太后,指古代帝王的母亲或祖母,是尊贵的女性长辈。

泣:泣,指哭泣,流泪。

具:具,备有,准备。

巾用:巾用,指使用手巾。

归附:归附,指归顺、依附。

涕泣交横:涕泣交横,形容涕泪横流,非常悲伤。

慰劳:慰劳,安慰并给予劳动上的报酬。

亲近:亲近,指近侍,贴身的人。

妃:妃,指帝王的妻子。

百济:百济,古代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国家。

火浣布:火浣布,一种古代传说中用火烧后可以洗净的布料。

弹棋:弹棋,古代一种棋类游戏。

角:角,指角落。

三司:三司,古代官名,指宰相、中书令、侍中。

私行:私行,私自出行。

巡省:巡省,巡视检查。

园田:园田,指园林和农田。

故吏:故吏,指过去的官员。

避之:避之,避开。

祭酒:祭酒,古代官名,主管祭祀事宜。

昆仑:昆仑,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位于西方。

会稽: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

吴人:吴人,指吴地的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的人。

伏苓:伏苓,即茯苓,一种中药材。

越布手巾:越布手巾,用越地出产的布料制成的手巾。

皇后:皇后,指帝王的正妻。

蚕丝絮:蚕丝絮,用蚕丝填充的手巾。

织室:织室,指织布的地方。

祭服:祭服,用于祭祀的服装。

北海:北海,古代地名,指今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

市卖饼:市卖饼,指在市场上卖饼。

絮纶巾:絮纶巾,用絮填充的纶巾,纶巾是古代的一种头巾。

蜀人:蜀人,指蜀地的人,即今四川省一带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八-评注

《汉名臣奏》记载了王莽斥出王闳,太后怜悯,亲自以手巾拭闳泣的情景,这一细节展现了太后对王闳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古代贵族社会中,手巾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英雄记》中提到在尊者面前宜各具一手巾,不宜借人巾用,这体现了古代礼仪制度中对手巾的重视,手巾不仅是个人卫生的象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江表传》中孙权克荆州后,潘濬涕泣交横,慰劳与语,使亲近手巾拭其面,这表现了孙权对部下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手巾在安慰人心、缓解情绪方面的作用。

《东宫旧事》记载太子纳妃时,有百济白手巾,这反映了古代宫廷礼仪中对手巾的讲究,不同场合使用的手巾也有不同的规定。

《广志》中提到炎州以火浣布为手巾,这反映了古代手巾材质的多样性,火浣布手巾在当时可能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博物志》记载魏文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这展示了魏文帝的才智和风雅,同时也反映了手巾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竹林七贤论》中王戎虽为三司,率尔私行,巡省园田,不从一人,以手巾插腰,这反映了王戎的率真和随性,同时也体现了手巾在古代士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名山略记》中徐诞得到夏侯的手巾作为信物,这展示了古代人际交往中手巾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物品,更是情感的寄托。

《志怪》中会稽人吴详见一女子溪边洗脚,女赠详以紫巾,详答以白布手巾,这反映了古代民间传说中手巾作为信物或礼物的作用。

《神仙服食经》中伏苓如拳,着手巾中,百鬼消灭,这反映了古代神仙传说中手巾的神秘力量,手巾在古代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秦嘉妇《与嘉书》中提到奉越布手巾二枚,这反映了古代家庭生活中对手巾的重视,手巾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传递情感和关怀的媒介。

《汉书仪》中皇后亲蚕丝絮,织室作祭服,皇后得以作絮巾,这展示了古代皇后身份的特殊性,手巾的制作和用途也体现了皇权的象征。

《魏略》中赵歧避难至北海,着絮巾,市卖饼,这反映了古代士人在困境中仍保持风度的精神,手巾在这里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邺中记》中石虎皇后出,以女骑一千为卤簿,冬月皆絮纶巾,这反映了古代皇后出行时的排场和礼仪,手巾在这里起到了装饰和象征的作用。

《博物志》中蜀人以絮巾为帽絮,这展示了古代手巾的多样性,手巾不仅可以作为日常用品,还可以用于装饰和美化生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服用部-卷十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77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