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方术部-卷十八-原文
《后汉书》曰:章帝时,有寿光侯者,(寿姓。《风俗通》云:寿于姚吴大夫。)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其乡人有妇为魅病,侯为劾之,得大蛇数丈,死於门外。
又有神树,人止者辄死,鸟过丈必坠。
侯复劾之,树盛夏枯落,见大蛇长七八尺,悬死其间。
帝闻而徵之,谓曰:’吾殿下夜半后常有数人,绛衣被发,持火相随。岂能劾之乎?’
侯曰:’此小怪,易消耳。’
帝伪使三人为之,侯劾,三人登时仆地无气。
帝大惊,曰:’非魅也,朕相试耳。’
解之而苏。
又曰:徐登万者,闽中人也。
本女子,化为丈夫,善为巫术。
又曰:赵炳字公阿,东阳人,能为越方。
时遭兵乱,疾疫大起,二人遇於乌伤溪水之上,(郦元长注《水经》曰:吴宇溪出吴宁县,乌伤之乌伤务溪在今婺州义乌县东也。)遂结言约,共以其术疗病。
各相谓曰:’今既同志,且可试各所能。’
登乃禁溪水,水为不流。
炳复吹禁枯树,树即生荑。(《易》曰:枯杨生荑。王弼注云:荑者,杨之秀也。)
二人相视而笑,共行其道焉。
登年长,炳师事之。
贵尚清俭礼神,惟以东流水为酌,削桑皮为脯。
但行禁架,所疗皆除。(禁架即禁术也。)
后登物故,炳东入章安,百姓未之知也。
炳乃故升第屋,梧鼎而爨,主人见之惊懅。(捂,支也。懅,忙也。)
炳笑不应。
既而爨熟,屋无损异。
又尝临水求渡,船人不和之。(和犹许也。俗本作者知误也。)
炳乃张盖坐其中,长笑呼风,乱流而济。
《吴志》曰:贺齐讨山贼,中有善禁者,每当交战,官军刀剑皆不得拔,弓弩射矢皆还自向,辄致不利。
齐有长思,乃曰:’吾闻金有刃者可禁,虫有毒者可禁,其无刃、毒则不可禁。彼必能禁吾兵也,必不能禁无刃物矣。’
乃多作劲木棒,选勇力精卒五千人为先登,尽捉棒。
彼山贼恃其善禁,不严备。
於是官军以白棒击之,彼禁不复行。
打煞者万计。
萧子显《齐书》曰:陈显达,南彭城人。
显达出杜姥宅大战,被贼矢中左眼,拔箭而镞不出。
地黄村潘妪善禁,先以钉钉柱中,妪禹步作气,钉即时出,乃禁显达目中镞,出之。
又曰:顾欢弟子鲍灵绶门前有一株树,本十馀围,上有精魅,数见影动,印树即枯死。
山阴白石村多邪病,村人告求哀,欢住村中为讲《老子》,规地作狱,有顷,见狐貍鼋龟自入狱中者甚多,即命煞之,病者皆愈。
又有病邪者问欢,欢曰:’家书有否?’
曰:’惟有《孝经》。’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自差。’
病者果愈。
人问其故,答曰:’善衤襄恶,正胜邪。此病者所以瘳。’
《北齐书》曰:崔子武,季舒之族孙也。
幼时宿於外祖扬州刺史赵郡李宪家,一夜,梦一女,姿色甚丽,自云封龙王女,愿与崔郎私通。
子武悦之,牵其衣裙,微有裂绽。
未晓,告辞,结带而别。
至明访问,乃是山神。
遂往祠中观之,旁画女,容状即梦中见者,裂裙尚存,结带犹在。
子武自是通梦,惚恍成疾。
后逢医禁之,乃绝。
《隋书》曰:张文诩常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文诩令禁之,遂为刃所伤,至於顿伏床枕。
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遣之。
《唐书》曰:叶法善尝於东都凌空观设坛醮祭,城中士女竞往观之。
俄顷,数十人自投於火中。
观者大惊,救之而免。
法善曰:’此皆魅病,于吾法所摄耳。’
问之果然。
法善悉为禁劾,其病遂愈。
《六韬》曰:武王代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画丁侯於策,三箭射之。
丁侯病困,卜者占云:’祟在周。’
恐惧,乃请举国为臣。
太公使人甲乙日拔丁侯着头箭,丙丁日拔着口箭,戊己日拔着腹箭,丁侯病稍愈。
四夷闻,各以来贡。
《异苑》曰:永嘉阳童,孙权时俗师也。
尝独乘船往建宁,泊在渚次。
宵中,忽有一鬼来,欲击童,因起谓曰:’谁敢近杨童者?’
鬼即稽颡,云:’实不知是杨使者。’
童便敕使乘船飞迅駃,有过猛帆,至县乃遣之。
又曰:赵侯少好诸术,姿形悴陋,长不满数尺。
以盆盛水,闭目作禁,鱼龙立见。
侯有白米为鼠所盗,乃把刀画地作狱,四面开门,向东啸,群鼠俱到,咒曰:’凡非啖者过去。’
有止者十馀,剖腹看,藏有米宰缮。
曾徒跣须履,因仰头微吟,双屐自至。
有笑其形容者,便佯说以酒打向口中,即掩鼻不脱,仍稽颡谢过,着地不举。
永康有骑石山,山上有石人骑石马。
侯仰指之,人马一时落,首今犹在山下。
《神仙传》曰:严青常从弟子家夜归,都督夜行逢青,呵问何人夜行。
青亦厉声问曰:’汝是何人,而夜行?’
都督怒应付。
不知是青,因叱从兵,使录夜行人。
青亦复叱,其从人曰:’皆缚夜行人。’
青便去。
而都督及从者数十人,人马皆不复得去。
明旦,行人见都督,问何为在此,都督曰:’事状如此。’
行人曰:’必是严公也。’
都督曰:’我不能得动,可法余家。’
家人知之,往叩头启谢青。
自说昨宵不知是先生,乞得放遣。
青乃大声曰:’解遣昨宵所录行人还去。’
都督乃得去,其后夜行,每见行人,先逆问:’非严公乎?’
又曰:王方平降蔡经家北舍。
有陈姓者,失其字,尝罢尉也。
闻经家有人,乃诣门叩头乞求拜见。
方平遣人引前与语,此人便乞得随从驱使,比于蔡经。
方平曰:’君且起向日方。’
平从后视之,言曰:’噫,君心叙不正,终不可教以仙道也。当授君以地上主者之职。’
临去,以符并一传着小箱中,以与陈尉,告言:’此不令君度世也,能令君本寿自出百馀岁也。可禳灾治病者,命未终及无罪过者,君以符到其家,便愈矣。若有邪鬼血食作祸祟者,君便以此以敕,社吏当收送其。心中亦当知其轻重,临时以意治之。’
陈尉以此符治病,有效。
事之者数百家,寿一百一十岁而死。
后弟子行其符,不效也。
《抱朴子》曰:治金疮,以气吹之即断痛。
登山蛇虺毒虫中人,在近者,就以气禁之。
其相远者,或数十里,便延治之,呼其姓名而咒之。
男也,吹我右手,记识其时,后校问之,皆即时愈也。
又有介象者,能以气禁一里中愈。
居人炊之,不得蒸。
以气禁树上群鸟。
即堕地。
又於茅上爨火煮鸡,热而茅不燋。
又禁刀矛以刺人腹,以椎打之,刃曲而不复入。
又烧釜正赤而立上久之,不知热。
以钱投於沸釜汤中,亦探取钱而手不灼。
能令一市人皆坐,不得起。
○幻
《说文》曰:幻,相诈幻惑幻人,从反予。
《周书》云:无或诪张为幻。
《后汉书》曰: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诣阙,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
元会在庭作,安帝与群臣共观,大奇之。
又曰:安帝时作九宾乐,有含和宾利之兽从西方来,戏於庭,入钎黈,激水化成鱼,嗽水作雾,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游戏於庭,炫熠日光。
又曰:解奴辜、张貂者,亦不知是何郡国人也。
皆能隐沦出入不由门户。
奴辜能变易物形,以诳幻人。
《晋书》曰:郭璞将促装去,爱主人婢,无由而得,乃取小豆三斗,绕主人宅散之。
主人晨起,见赤衣人数千围其家,就视则灭。
甚恶之,请郭璞,曰:’君家不宜畜此婢,可於东南二十里卖之,慎勿争价,则此妖可除也。’
主从之。
璞阴令人贱买此婢。
复为符投井中,数千赤衣人皆反缚,一一自投於井,主人大悦。
璞携婢而去。
《后魏书》曰:悦般国贞君九年遣使朝贡,并送幻人。
称能割人喉脉令断,击人头令碎陷,皆血出,淋漓数升,或盈斗。
以草药令嚼咽之,须臾血止。
世祖恐言是虚,乃取死囚试之,皆验。
崔鸿《北凉录》曰:玄始十四年七月,西域贡吞刀吐火秘幻奇伎。
《北齐书》曰:由吾道荣,琅琊人也。
初,晋阳有人甚明法术,为人佣力,无识之者。
道荣闻之,访得其人。
其人以道尚,将法授之,谓道荣曰:’我本恒山仙人,有罪,为天官所谪。今限满,将归乡里。卿且送吾至於汾水。’
及至汾河,值水暴至。
其人乃临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绝。
徐自沙石上渡河而去。
道荣尝至辽阳山中,夜逢猛兽,以杖画地成大坑,猛兽遂走。
《唐书》曰:显庆元年,上御安福门楼观大酺,胡人欲持刀自刺,以为幻戏。
上不许之,乃下诏曰:’如闻在外有婆罗门胡等,每於戏处,乃将剑刺肚,以刀割舌,幻惑百姓,极非道理。宜并遣发还蕃,勿令久住。’
仍约束边州,若更有此色,并不须遣入朝。
《金楼子》曰:周穆王时,西极有化人,入水火,贯石及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碍,千变万化,不可穷极。
穆王为起中天之台,郑卫奉承云之乐。
日日献玉衣,月月荐玉食,幻人犹不肯舍,乃携王至幻人宫,称以金银,络以珠玉,鼻口所纳,皆非常人间物也。
由是王心厌宫室。
幻人曰:’易之耳。’
王悦,遂肆志远游。
《西京杂记》曰:余所知有鞠道龙善为幻术,向余说古事。
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幻,能刺蛇御虎,珮赤金为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
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
又曰:淮南王好方士,皆以术见,遂后画地为江河,摄土为山岳,嘘呼为寒暑,喷嗽为雨露。
王亦卒与诸方士俱去。
《异苑》曰:高阳新城叟,晋咸宁中为淫祠妖幻置署百官,又以木自鉴,辄见所署置之人,衣冠丽然。
百姓信惑,京都翕习。
收而斩之。
又曰:上虞孙湲奴多诸幻伎。
元嘉初叛,建安中复出民间,治人头风,流血滂沲,嘘之便断创。
又即敛虎伤,蛇噬烦毒,乘死禁护,皆差。
向空长啸,则群雀来萃。
夜咒,蚊虻悉皆死于侧。
至三十年,於长山为本主所得,知有术,虑必亡叛,约缚枷锁,极为重复。
明日,己失所在。
《搜神记》曰: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其人有数术,能断舌复续之,吐火。
所在人士聚观,试其断时,先以舌示宾客,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头,半舌犹在。
既而还取续之,坐有顷,坐人见舌则如故,不知其实断否。
其续断,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对剪一断之,己而两段合,将视之,则复还连绢,尾故体。
时人多疑,以为幻。
阴乃试之,真继绢也。
其吐火,先有药在器中,取一片与黍饴合之,再三吹呼。
而己张口,火满口中,因就爇,取以爨,则火也。
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燃消糜乃尽。
及举而出之,故向物也。
《灵鬼志》曰:太元十二年,有道人外国来,解吞刀吐火,珠玉金银,说其所授术师曰:’衣非沙门也。’
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授升馀,语担人云:’吾步行疲极,欲寄君担。’
担人甚怪之,虑是狂人,便语之云:’自可尔,君欲何许自厝耶?’
其人答云:’若见许,正欲入笼子中。’
笼不便,担人逾怪之,乃下担入笼中。
笼更不大,其人亦不更小,担之亦不觉重于先。
既行数里,树下住食,担人呼共食,云:’我自有食。’
不肯出。止住笼中饮食,器物罗列,肴膳丰腆亦辩,乃呼担人来食。
未半,语担人:’我欲妇共食。’
腹中吐出一女子,年二十许,衣裳容貌术美,二人共食。
食欲竟,其夫便卧。
娇语担人云:’我有外夫,欲来共食,夫觉,君勿道之。’
妇便口中出一年少丈夫,食笼中便有三人,宽急之事,亦复不异。
有顷,其夫动如欲觉,妇便以外夫内口中。
夫起,语担人曰:’可去。’
即以妇内口中,次及食器物。
此人既至国中,有一家大富,资财巨万,而性慳吝。
语担人云:’试为君破慳。’
即至其家,有好马甚珍之,系在柱上,忽失去,寻索不得。
明日,见马在五升罂中,终不可破,便语:’君作百人厨,以周一穷乏,马得出耳。’
主人即作之,毕,马还在柱下。
明早,其父母在堂上,忽然不见,举家惶怖,不知所在。
开装器,忽然见父母在泽壸中,不知何由,复往请之,其人云:’君当更作千人饮食,以饴百姓穷者。’
当时便作,父母在床也。
《幽明录》曰:安城人,俗巫也,善於幻术。
每至祠神时,击鼓宰三牲,积薪燃火盛炽,束带入火中,章纸烧尽而开,形骸衣服犹如初时。
王疑之为江祠王,当酒行,为王刷头簪,荷叶为帽,与王亦当,不觉有异,到坐之后,荷叶乃见,一坐惊骇。
桓谭《新论》曰:方士董仲君犯事系狱,佯死,目陷虫烂,故知幻术靡所不有。
又能鼻吹口歌,耸眉动目。
荆州有鼻饮之蛮,南城有头飞之夷,非为幻也。
孔伟《七引》曰:弄幻之士,因时而作。
殖苽种菜,立起寻尺。
投芳送臭,卖黄售白。
麾天兴云雾,画地成江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方术部-卷十八-译文
《后汉书》记载:章帝时期,有一个叫寿光侯的人,(姓寿。《风俗通》说:寿姓源自姚吴大夫。)他能够驱赶百鬼群魔,让它们自己捆绑起来现出原形。他乡里有个妇女被鬼魅所困扰,寿光侯为她驱鬼,捉到一条几丈长的大蛇,死在门外。还有一棵神树,人一靠近就会死,鸟飞过一丈高就会坠落。寿光侯再次驱鬼,这棵树在盛夏枯萎落叶,发现一条七八尺长的大蛇悬挂在中间。皇帝听说了这件事,征召他,对他说:‘我的殿下在夜半之后经常有几个人,穿着红衣,披散着头发,手持火把跟着。你能驱赶它们吗?’寿光侯说:‘这只是小妖怪,很容易消除。’皇帝假装派了三个人来测试,寿光侯一驱赶,三个人立刻倒在地上没了气息。皇帝大惊,说:‘这不是鬼魅,我是在试探你。’解救了他们之后,他们又苏醒了。
《后汉书》又说:徐登,是闽中的人。本来是女子,变成了男人,擅长巫术。
《后汉书》又说:赵炳,字公阿,是东阳人,擅长越地巫术。当时正值战乱,瘟疫大流行,两人相遇在乌伤溪水之上,(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吴宇溪出自吴宁县,乌伤的乌伤务溪在今天的婺州义乌县东边。)于是结为朋友,约定共同用他们的法术治疗疾病。他们相互说:‘既然志同道合,不妨试试各自的本领。’徐登就禁止了溪水,水就不再流动。赵炳又吹气禁止枯树,树立刻长出了嫩芽。(《易经》说:枯杨生嫩芽。王弼注解说:嫩芽是杨树的精华。)两人相视而笑,一起行法。徐登年纪较大,赵炳像对待老师一样尊敬他。他崇尚清俭,敬奉神明,只以东流的水作为酒,用桑树皮做干肉。只施行禁止法术,所治疗的病都好了。(禁止法术即禁止术。)后来徐登去世,赵炳向东前往章安,百姓还不知道这件事。赵炳故意登上别人的房屋,在炉子上煮东西,房主看到后很惊慌。(捂,支撑的意思。懅,忙碌的意思。)赵炳笑着不回应。过了一会儿,煮好了,房屋没有任何损坏。赵炳还曾经站在水边要求渡船,船夫不同意。(和,同意的意思。俗本作者认为是错误的。)赵炳就撑起伞坐在其中,大声呼风,在乱流中渡过。
《吴志》记载:贺齐讨伐山贼,其中有一个擅长禁止法术的人,每当交战,官军的刀剑都拔不出来,弓箭射出的箭都会反弹回来,总是导致不利。贺齐有长思,就说:‘我听说有刃的金可以禁止,有毒的虫子可以禁止,没有刃和毒的东西则不能禁止。他们一定能禁止我们的兵器,但不能禁止没有刃的东西。’于是他做了很多坚硬的木棒,挑选了五千名勇敢的精兵作为先锋,都拿着木棒。那些山贼依仗他们擅长禁止法术,不严加防备。于是官军用白色的木棒攻击他们,他们的禁止法术就失效了。杀死的人不计其数。
萧子显的《齐书》记载:陈显达,是南彭城人。陈显达在杜姥宅大战时,被贼人的箭射中左眼,拔出箭但箭头取不出来。地黄村的潘妪擅长禁止法术,先在柱子上钉钉子,然后按着禹步运气,钉子立刻就出来了,于是禁止了陈显达眼中的箭头,将其取出。
《北齐书》记载:崔子武,是季舒的族孙。他小时候在外祖父扬州刺史赵郡李宪家住宿,一天晚上,梦见一个女子,容貌非常美丽,自称是封龙王的女儿,愿意与崔郎私通。崔子武很高兴,拉起她的裙子,裙子微微裂开。天亮后询问,原来是个山神。于是他前往神庙观看,旁边画着一个女子,容貌就是梦中见到的,裂开的裙子还在,结的带子也还在。崔子武从此开始做噩梦,身体变得虚弱。后来遇到一个医生用禁止法术治疗他,病才好了。
《隋书》记载:张文诩经常有腰痛的病,遇到一个自称擅长禁止法术的医生,张文诩让他治疗,结果被刀划伤,以至于卧床不起。医生磕头请罪,张文诩立刻让他离开。
《唐书》记载:叶法善曾经在东都凌空观设坛进行祭祀,城中男女都争相前往观看。突然,有几十个人自己跳进火中。观众大惊,救出了他们。叶法善说:‘这些人都是被鬼魅所困扰,在我的法术控制之下。’询问之后果然如此。叶法善用禁止法术治疗了他们,他们的病就痊愈了。
《六韬》记载:武王取代商朝,丁侯不来朝贡,太公于是画了丁侯的形象在竹简上,射了三箭。丁侯病重,占卜的人说:‘祸害在周。’他害怕了,就请求全国臣服。太公派人甲乙日拔出头上的箭,丙丁日拔出口中的箭,戊己日拔出腹中的箭,丁侯的病逐渐好转。四方的异族听说这件事,都来朝贡。
《异苑》记载:永嘉阳童,是孙权时期的俗师。他曾经独自乘船前往建宁,停泊在岸边。半夜,忽然有一个鬼来,想要攻击阳童,他起身说:‘谁敢靠近杨童?’鬼就磕头,说:‘实在不知道是杨使者。’阳童就命令他乘船快速离开,帆力过猛,到达县城后才放他走。
《异苑》又说:赵侯年轻时就喜欢各种法术,身材瘦小,身高不足几尺。他用水盆装水,闭眼施法,鱼龙立刻出现。赵侯的白米被老鼠偷了,他就画地作狱,四面开门,向东呼喊,群鼠都来了,他咒骂说:‘凡不是偷吃的人过去。’有十几个老鼠停下来,剖开肚子一看,里面藏着米。他曾经赤脚穿草鞋,因为仰头轻吟,两只鞋子自己飞到了他的脚上。有人嘲笑他的外貌,他就假装用酒打向他的口中,随即捂住鼻子不松开,还磕头道歉,跪在地上不起来。永康有座骑石山,山上有一座石人骑在石马上。赵侯指着它们,人和马立刻掉下来,头现在还在山下。
《神仙传》记载:严青经常从弟子家晚上回家,都督夜间行走时遇到严青,大声询问是谁在夜间行走。严青也大声问:‘你是谁,在夜间行走?’都督生气地回应。不知道是严青,于是命令士兵逮捕夜间行走的人。严青也大声斥责,士兵说:‘都逮捕夜间行走的人。’严青就离开了。而都督和他的几十个随从,人和马都无法离开。第二天,行人见到都督,问他为什么在这里,都督说:‘事情就是这样。’行人说:‘一定是严公。’都督说:‘我无法动弹,可以去我家。’家人知道后,前往向严青磕头道歉。严青说:‘昨晚不知道是先生,请求放我走。’严青就大声说:‘释放昨晚被逮捕的行人回去。’都督才得以离开,之后夜间行走时,每次遇到行人,都会先问:‘不是严公吗?’
又有人说:王方平降临到蔡经家的北舍。有一个姓陈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曾经是尉官。听说蔡经家有人,就上门叩头请求拜见。王方平派人引领他前来交谈,这个人就请求能够跟随王方平,地位仅次于蔡经。王方平说:‘你先起来,面向太阳的方向。’王方平从后面观察他,说:‘唉,你的心志不正,终究不能教你修仙之道。我应该授予你地上主者的职位。’临走时,他把符箓和一封信放在小箱子里,给了陈尉,告诉他:‘这不是让你超脱生死,而是让你能够活到一百多岁。你可以用这个符箓来禳灾治病,对于寿命未尽和无罪过的人,你带着符箓到他们家,他们就会痊愈。如果有邪鬼血食作祟,你就用这个符箓来驱使他们,社吏会来收走他们。你心中也要知道他们的轻重,到时候根据情况来处理。’陈尉用这个符箓治病,效果显著。他治疗了几百家,活到一百一十岁才去世。后来他的弟子们使用这个符箓,却不再有效。
《抱朴子》说:治疗金疮,用气吹一下就能止痛。如果登山时被蛇、蜥蜴或毒虫咬伤,在附近的话,就用气来制止它们。如果相隔较远,可能几十里,就远程治疗,呼唤他们的名字并念咒语。如果是男性,就吹我的右手,记下时间,后来核对,都会立即痊愈。还有一个人,能够用气制止一里内的疾病。居民做饭时,用气来禁止蒸汽。用气来制止树上的鸟群,它们就会掉到地上。在茅草上煮鸡,火很热但茅草不会烧焦。用气来禁止刀矛刺入人体,用锤子打它,刀刃弯曲而不会再次刺入。把锅烧得正红,长时间放在上面,不知道热。把钱扔进沸腾的锅中,也能取出钱来,手不烫。
《说文》说:幻,是指欺骗、迷惑人的行为,从反予(反予表示‘予’字反过来,即‘幻’字)。
《周书》说:不要有人制造谎言和幻术。
《后汉书》说: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来到朝廷,献上了音乐和幻术表演者,他们能够变化吐火,自断肢体,变换牛马的头。
《后汉书》又说:安帝时制作了九宾乐,有含和宾利这样的野兽从西方来,在庭院中玩耍,进入钎黈(古代的装饰),激水化成鱼,喷水成雾,变成黄龙,长八丈,在庭院中游动,闪耀着日光。
《后汉书》又说:解奴辜、张貂这两个人,也不知道他们是哪个郡的人。他们都能隐身出入,不通过门户。解奴辜能够变换物体的形状,来欺骗幻术表演者。
《晋书》说:郭璞准备离开,喜欢主人的婢女,没有机会得到,于是拿三斗小豆,绕着主人的房子撒。主人早上起来,看到几千个穿红衣服的人围着他的家,一看就消失了。他非常讨厌,请郭璞帮忙,说:‘你的家里不适合养这个婢女,你可以把她卖到东南二十里外,不要讨价还价,这样这个妖怪就可以除掉了。’主人照做了。郭璞暗中派人以低价买下这个婢女。他又画符扔进井里,几千个穿红衣服的人都被绑起来,一个个自己跳进井里,主人非常高兴。郭璞带着婢女离开了。
《后魏书》说:悦般国在贞君九年派遣使者朝贡,并送来了幻术表演者。称他们能够割断人的喉咙,击碎人头,出血数升,或者一斗。用草药让他们嚼咽,片刻后血就止住了。世祖担心这是虚假的,于是取来死囚试验,结果都有效。
崔鸿《北凉录》说:玄始十四年七月,西域进贡了吞刀吐火等神奇的幻术。
《北齐书》说:由吾道荣,是琅琊人。起初,晋阳有一个人非常精通法术,给人打工,没有人认识他。道荣听说了,去找到他。这个人以道为尚,把法术传授给他,对道荣说:‘我本来是恒山仙人,因为犯了罪,被天官贬谪。现在期限满了,我将要回到家乡。你先送我到汾水。’到了汾河,遇到河水暴涨。这个人就在河边走禹步,把一张符箓扔进水中,水流就停了。他慢慢地从沙石上渡河而去。道荣曾经到辽阳山中,晚上遇到猛兽,他用拐杖在地上画一个大坑,猛兽就逃走了。
《唐书》说:显庆元年,皇帝在安福门楼观看盛大的宴会,胡人想要用刀刺自己的肚子,作为幻术表演。皇帝不允许,于是下诏:‘听说在外有婆罗门胡等人,在表演时,用刀刺肚子,用刀割舌头,迷惑百姓,极不道德。应该将他们一起遣送回番国,不要让他们久留。’并约束边州,如果再有这种情况,就不要让他们进朝。
《金楼子》说:周穆王时,西极有化人,能够进入水火,贯穿石头和山川,移动城邑,腾空不坠落,接触实物不阻碍,千变万化,无法穷尽。穆王为他建造了中天之台,郑卫奉承云之乐。天天献上玉衣,月月献上玉食,幻术表演者还不肯离开,于是带着穆王到幻术表演者的宫殿,用金银装饰,用珠玉点缀,鼻子和嘴巴吸入的都是非人间的东西。因此,穆王对宫室感到厌倦。幻术表演者说:‘这很容易改变。’穆王很高兴,于是开始远游。
《西京杂记》说:我知道有一个叫鞠道龙的人擅长幻术,他向我讲述了古代的事情。有一个东海人黄公,年轻时擅长幻术,能够刺蛇、驯虎,佩戴着赤金刀,用绛红色的布带束发,能够召唤云雾,坐下就能形成山河。等到他年老体衰,气力衰弱,饮酒过度,不能再施展他的法术了。
《西京杂记》又说:淮南王喜欢方士,他们都通过法术被引入。后来,他画地成江河,搬土为山岳,嘘气为寒暑,喷气为雨露。淮南王最终和那些方士一起消失了。
《异苑》说:高阳新城有个老人,在晋咸宁年间设立了淫祠和妖幻的官署,又用木头照镜,总能看到他设立的那些人,衣冠华丽。百姓们信以为真,京都的人们都效仿。后来他被抓捕并处决。
《异苑》又说:上虞的孙湲奴有很多幻术。元嘉初年叛乱,建安中又出现在民间,治疗头痛,血流如注,吹一口气伤口就会愈合。他还能够治疗老虎的伤害,蛇的咬伤,以及各种毒虫的叮咬,都能治愈。他向空中长啸,群雀就会聚集过来。夜晚念咒,蚊子、苍蝇都会死在旁边。到了三十年,他被长山的本主抓住,知道他有法术,担心他会逃跑,于是用枷锁把他锁起来,非常严密。第二天,他已经不见了。
《搜神记》说:永嘉年间,有一个天竺胡人来到江南,他有一些法术,能够切断舌头再接上,吐火。他所在的地方,人们都聚集来看,他在切断舌头时,先向宾客展示舌头,然后刀切,血流满地,然后把舌头放在器皿中,给大家看,看的人看到舌头还是完整的,不知道实际上已经切断了。他接上舌头,拿一块布,和对方各自拿着一头,对剪一断,然后把两段合起来,再看,布的两段又连在一起,就像原来的布一样。当时很多人怀疑,认为这是幻术。暗中试验,发现确实是接上的布。他吐火,先有一种药在器皿中,拿一片和黍饴混合,反复吹气。然后张嘴,火就充满了口中,于是靠近燃烧,用来做饭,就是火。他又把书纸和绳子等东西扔进火中,大家一起看,见它们燃烧消失,然后拿出来,还是原来的东西。
《灵鬼志》记载:太元十二年,有个道士从外国来,他会吞刀吐火,还能变出珠玉金银。他向传授他技艺的师傅说:‘我穿的不是僧侣的衣服。’他看到一个人挑着担子,担子上有一个小笼子,足够他进去,就对挑担的人说:‘我走累了,想寄宿在你的担子里。’挑担的人非常奇怪,担心他是个疯子,就问他:‘你自己可以,你想要在哪里住下呢?’那个人回答说:‘如果你同意,我就想进去那个笼子里。’笼子不大,但那个人也没有变小,挑担的人感觉担子也没有比之前重。走了几里路后,在树下停下来吃饭,挑担的人叫他一起吃,他说:‘我自有食物。’不愿意出来。他就在笼子里吃饭,餐具摆满了,菜肴丰盛美味,然后叫挑担的人来吃。吃到一半,他对挑担的人说:‘我想和我的妻子一起吃。’从腹中吐出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衣着容貌都很美,两人一起吃饭。吃完饭后,那个男人就躺下了。妻子娇声对挑担的人说:‘我有外遇的男人,想一起吃饭,如果丈夫醒来,你不要告诉他。’妻子便从口中吐出一个年轻的男子,笼子里就有三个人了,事情进行得也很正常。不久,那个男人动了一下,好像要醒过来,妻子就把外遇的男人吞回腹中。男人起身,对挑担的人说:‘你可以走了。’然后他把妻子也吞回腹中,接着是餐具。这个人到了国家后,有一家人非常富有,财产数以万计,但非常吝啬。他对挑担的人说:‘试着帮我打破这种吝啬。’于是他们到了那家,家里有一匹珍贵的马,拴在柱子上,突然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第二天,看到马在一个五升的罐子里,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他就说:‘你开一个能容纳一百人的厨房,用来救济穷人,马就能出来了。’主人就照做了,结果马还在柱子下。第二天早上,他的父母在堂上,突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害怕,不知道他们去哪了。打开容器,突然看到父母在池塘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又去请那个人,他说:‘你应该再开一千人的饭食,来救济穷苦的百姓。’当时他就做了,父母就在床上。
《幽明录》记载:安城有个俗巫,擅长幻术。每次祭祀神灵时,他会击鼓、宰杀三牲,堆积柴火燃起大火,把人绑起来投入火中,符纸烧尽后再打开,人的身体和衣服还是像原来一样。王怀疑他是江祠王,在酒宴上,为王梳理头发插簪,用荷叶做帽子,和王也没有什么不同,等到坐下后,荷叶才被发现,全座的人都惊呆了。
桓谭《新论》记载:方士董仲君犯了事被关进监狱,假装死去,眼睛里的虫子都烂掉了,这说明幻术无所不能。他还能用鼻子吹气唱歌,皱眉瞪眼。荆州有鼻子喝水的蛮族,南城有头能飞行的夷人,这不是幻术。
孔伟《七引》记载:玩弄幻术的人,会根据时机行事。种植菜蔬,能迅速长成。投放香气和臭气,卖黄变白。挥动双手能兴起云雾,在地上画能成江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方术部-卷十八-注解
章帝:东汉时期的一位皇帝,名刘炟,在位期间,推行儒学,重视文化教育。
寿光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擅长驱鬼降妖的仙人。
劾:古代的一种法术,指用符咒或咒语来驱邪治病。
鬼众魅:指各种鬼怪和邪魅。
神树:传说中具有神秘力量的树。
徐登万: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擅长巫术的人。
越方:古代指越地的方术或巫术。
乌伤溪水: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省义乌市。
禁架:指禁术,一种古代的巫术。
贺齐: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位将领。
金有刃者:指有刀刃的金属物品。
虫有毒者:指有毒的昆虫。
陈显达:南北朝时期南齐的一位将领。
潘妪: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擅长禁术的女子。
萧子显:南北朝时期南齐的一位文学家。
鲍灵绶: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人物。
季舒之族孙:指季舒的后代。
封龙王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灵。
丁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诸侯。
太公:即姜子牙,周朝的开国功臣。
杨童: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人物。
骑石山: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山。
严青: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人物。
都督:古代官职,负责军事。
行人:古代指行走的人,此处可能指巡逻的士兵。
王方平:王方平是中国道教中的神祇,被认为是八仙之一,具有法力无边,能够降妖除魔,赐福人间。
蔡经家:蔡经家指的是蔡经的住所,文中可能指的是一个有特殊地位或与神仙有关的家庭。
陈姓者:陈姓者指的是一个姓陈的人,文中提到他曾经是尉官,即地方行政官员。
罢尉:罢尉指的是被罢免的尉官,即曾经担任过地方行政官员,但后来被免职。
仙道:仙道指的是道教追求的成仙之道,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境界。
符:符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通常是由道士或修行者绘制,用于驱邪治病或施展法术。
禳灾治病:禳灾治病指的是通过特定的仪式或法术来消除灾害和治愈疾病。
邪鬼血食:邪鬼血食指的是一些邪恶的鬼魂需要以人血为食,文中可能指的是一些作祟的鬼怪。
社吏:社吏指的是负责管理祭祀和地方事务的官员。
地上主者:地上主者指的是在人间管理事务的神祇或神仙。
治金疮:治金疮指的是治疗刀伤、枪伤等外伤。
蛇虺毒虫:蛇虺毒虫指的是有毒的蛇、蜈蚣等昆虫。
介象:介象指的是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文中可能指的是能够运用气功的人。
幻:幻指的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事物,也指幻术、魔术。
诪张为幻:诪张为幻指的是故意夸大其词,制造虚假的景象。
西南夷掸国王:西南夷掸国王指的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国家,掸国。
九宾乐:九宾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宫廷音乐,用于接待外国使节。
含和宾利之兽:含和宾利之兽指的是一种虚构的、具有吉祥寓意的动物。
郭璞:郭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士。
禹步:禹步是古代道士行法时的一种步法,据说可以驱邪避凶。
猛兽:猛兽指的是凶猛的野兽,文中可能指的是妖怪或神兽。
胡人:胡人指的是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婆罗门胡:婆罗门胡指的是来自印度的婆罗门教徒。
化人:化人指的是能够变化自己形态的人,文中可能指的是神仙或具有特殊能力的人。
中天之台:中天之台是周穆王为化人而建造的高台。
玉衣:玉衣是指用玉石制成的衣物,常用于古代贵族的丧葬用品。
金银:金银指的是黄金和白银,常用于古代的货币和装饰品。
鞠道龙:鞠道龙是古代传说中擅长幻术的人。
黄公:黄公是古代传说中擅长幻术的人,能够变化蛇和虎。
方士:古代指懂得方术、炼丹术的人。
淫祠妖幻:淫祠妖幻指的是邪僻的祠堂和妖术。
高阳新城叟:高阳新城叟是古代传说中擅长幻术的人。
孙湲奴:孙湲奴是古代传说中擅长幻术的人。
天竺胡人:天竺胡人指的是来自印度的胡人。
数术:数术是指古代的占卜、算命等技艺。
太元十二年:太元是东晋时期的一个年号,十二年指的是具体的年份,即公元397年。
道人:指修炼道术的人,道教修行者。
吞刀吐火:古代传说中道士或妖魔能够吞咽刀剑而不伤身,吐出火焰的神奇能力。
珠玉金银:指贵重的珠宝和金属,常用来比喻财富。
沙门:佛教徒的称呼,源于梵文,意为出家人。
小笼子:指一种小型的笼子,此处可能是指一种可以容纳人的笼子。
寄:托付,寄存。
狂人:疯子,这里指行为古怪的人。
厝:安置,安顿。
肴膳:美味的食物。
辩:美好,美味。
妇:妻子。
外夫:情人或情夫。
慳:吝啬。
罂:小口大腹的容器,这里指用来装马的容器。
厨:厨房,这里指宴席。
章纸:符咒用的纸。
形骸:身体,躯壳。
江祠王:可能指某个地方的祭祀活动或神灵。
酒行:饮酒的行列,指饮酒的仪式或宴会。
荷叶:荷花叶子,此处指用荷叶做成的帽子。
章纸烧尽:指符咒的纸被烧完,意味着仪式的结束。
犯事系狱:犯罪被关押在监狱。
佯死:假装死去,这里指装死以逃脱。
耸眉动目:皱眉眨眼,形容表情变化丰富。
鼻饮之蛮:指用鼻子饮水的南方少数民族。
头飞之夷:指能够使头飞起来的南方少数民族。
殖苽种菜:种植蔬菜。
寻尺:很短的距离。
投芳送臭:散发香气和臭味。
麾天兴云雾:挥手间制造云雾,形容法术神奇。
画地成江海:在地上画就能变成江河大海,形容法术强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方术部-卷十八-评注
《灵鬼志》中的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位道人展示其神奇的吞刀吐火、点石成金等法术,以及他与一位担夫的奇异相遇。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古人对超自然现象的想象和好奇。
太元十二年的背景设定,赋予了故事一种历史感,同时也暗示了道人在时间流转中依旧神秘莫测的存在。
道人要求进入小笼子的情节,既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又体现了作者对神秘事物的夸张手法。笼子的空间大小并未改变,却容纳了道人,这种夸张手法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用以强调超自然力量的强大。
道人在笼中与担夫共食,以及从腹中吐出女子的情节,充满了奇幻色彩,体现了古人对神秘生殖力的崇拜和对异性的好奇。
故事中,道人通过幻术帮助担夫破除吝啬,以及通过制作百人厨和千人饮食来救济穷人的情节,反映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道德教化主题。
《幽明录》中的巫师通过幻术召唤神灵,以及荷叶帽的神奇变化,展现了古代巫术的神秘和神奇。
桓谭《新论》中提到的方士董仲君,通过佯死和幻术逃脱,以及鼻吹口歌、耸眉动目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幻术的形象。
孔伟《七引》中提到的弄幻之士,通过种植、投送香气、画地为江海等手法,展现了幻术的多样性和变幻莫测的特点。这些描述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模仿,也体现了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