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十-原文
○门上
《说文》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从二户,象形也。阊阖,天门也。阖,门扉也。闬,门也。〈门乡〉,门向也。闤阓,市门也。阍,门竖也。阍,昏也;门常昏闭,故曰阍即守门隶人也。阎,里中之门也。
《易·说卦》曰:艮为门。
《尔雅》曰:閍谓之门。(注:《诗》曰祝祭於祊是也。)
又曰:正门谓之应门,宫中之门谓之闱。(谓相通之小门。)
韩杨《天文要集》:角,天门也。
《风俗通》曰:闬,城外郭内里门也。
《礼记》注云:天子五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鲁有库、雉、路三门,则诸侯三门也。
汉制,内至禁省为殿门,外出大道为掖门。
应劭注《汉书》曰:掖者,言在司马门之旁掖。王者行幸,设车宫辕门,帷宫旌门,无宫则供人门。郑注《周官》云:次车为藩,则仰车辕以表门。张帷为宫,则树旌以表门。陈列周卫,则立长人以表门。
《周礼》曰:掌舍,掌王会同之舍,设陛枑再重,设车宫辕门,为坛壝宫棘门,为帷宫设旌门,无宫则供人门。(辕门,谓次以为藩,即车以为门。人门,谓以人为卫,立长人以为门。)
又曰:师氏,掌以以美诏王。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注云: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也。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
《尚书》曰:舜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又曰:辟四门
《诗》曰:乃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锵锵。
又曰:《北门》,刺士不得其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耳。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又曰:高门有闶。
又曰:《衡门》,诱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诗义问》曰:横一木作门而上无屋,谓之衡门。
《易》曰: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又曰:出门同人,无咎。
又曰:不出户庭,无咎。
《礼记》曰:凡与客入者,每门让於客。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
又曰:生男,悬弧于门左。
又曰:立不中门,行不履阈。
又曰: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逾阈。
又曰: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悬兴。作乐。
又曰:大夫、士出入公门,由闑右,不践阈。
又曰:入门而问讳。
又曰:孔子负手曳杖,逍遥於门。
又曰:天子诸侯台门,此以高为贵者。
又《月令》曰:孟秋,其祀门,祭先肝。阴气出,祀之于门外,顺阴也。
又曰:孟冬,戒门闾,修键闭。
《左传》启塞从时。门户桥道谓之启,城郭墙堑为之塞,皆启闭之急,不可一日而阙也。
又《襄二年》王叔之宰曰:”荜门圭窦之人而皆陵其上,难为上矣。(荜门,柴门,闺窦小户穿壁,上锐下方,状如圭。)
又曰:新作南门,书不时也。(注:本名稷门,公吏高之,改高门也。)
又曰:郑大水,龙斗於时门之外洧渊。
又曰:公及邾师战,败绩。邾人获公胄,悬诸鱼门。(杜预曰:鱼门,邾城门。)
又曰:楚子囊围宋,门于桐门。
又曰:楚子为陈夏氏乱,遂入陈,杀夏徵舒,轘诸栗门。(轘,车裂也,栗门,陈城门也。)
《论语·宪问》曰:子击磬於卫,有荷蕢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又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又《乡党》曰:入公门,鞠躬如也。
《史记》曰:金马门者,官者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又曰:太史公曰:”余过大梁,求所谓夷门者,大梁城东门也。”
又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乃大署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又曰:万石君子庆为内史。庆归,入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入里门,趋至家。
又曰:吕不韦说子楚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盖自大子之门,顾乃大吾门!”不韦曰:”吾门待子门而大耳。”
《汉书》曰:太液池有璧门。
又曰:陈平家贫,负郭穷巷,以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
又曰:魏勃家贫,欲见齐相曹参,无以自达,常早起扫其门。人问故?勃曰:”欲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门。”乃见参,参用为舍人。
又曰:梅福居家,常以读书养性为事。至元始中,王莽颛政,(师古曰:颛与专同。)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於会稽者,变姓名,为吴市门卒云。
又曰:于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曾有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世传云。
又曰:张释之为公车令,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如淳曰: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於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不谨.”薄太后使丞者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繇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又曰:郑崇为尚书,上谓曰:’君门如市,何以欲禁切主上?'(师古曰:请求者多,交通宾客者也。)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又曰:邹阳谏吴王曰:’今臣尽智毕义,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又曰:王尊为东平相。是时,东平王以至亲骄不奉法度。傅相连坐。(师古曰:前任傅相者,頞坐王得罪。)及尊视事,奉玺书至庭中,王未及出受诏,尊持玺书归舍,食已乃还。致诏后,谒见王,太傅在前说《相鼠》之诗。(师古曰:《鼠》,鄘风篇名,刺无礼之诗也。其辞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视也。言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地,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人无礼仪,亦与鼠同,不如速死也。)尊曰:’毋持布鼓过雷门!'(师古曰:雷门,会稽城门也。有大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故尊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王怒,起入后宫,尊亦直趋出就舍。
又曰:盖宽饶,字次公。为谏议大夫,行郎中户将军。(师古曰:《百官公卿表》郎中令属官有郎中、事户,骑三将,各以所主为名也。将者,主户卫也。)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侍中阳都侯彭祖不下殿门,(师古曰:过殿门不下车也。)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又曰:萧望之署小苑东门候时,王仲翁出入从仓头卢儿,顾谓望之:’不肯录录,反抱关为。'(师古曰:录录,谓循常也。言望之不能随例搜索以建忤,执政不得大官而守门。)望之曰:’各从其志。’
又曰:钩弋夫人大有宠,有娠,十四月乃产,是为昭帝。武帝曰:’昔尧十四月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门曰尧母门。
范晔《后汉书》曰:孔融云:’郑君里门,四方所由观礼,其广令容高车结驷,名为通德之门。’
又曰:郅惲,字君章。为上东门候,帝常猎,夜还,惲拒门不开。帝乃回从中东门入。赐惲布,贬中东门候。
又《李膺传》曰: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以鱼为喻。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
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袁宏《汉纪》曰:建初二年,有司依旧典奏封诸舅,太后诏曰:’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车如流水马如龙。吾不谴怒之,但绝其岁用。’
‘《后汉书·马援传》曰: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於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为金马门。’
又曰:赤眉入长安,更始单骑走,从厨城门出,(‘《三辅黄图》曰:洛城门,王莽改日建子门,其内有长安厨官,俗名之为厨城门。今长安故城北面之中门是也。)诸妇女从后连呼曰:’陛下,当下谢城。’更始即下拜,复上马去。
又《郭祚传》曰:祚迁尚书右仆射。故事,令仆中丞驺唱而入宫门,至於马道。及祚为仆射,以为非尽敬之宜,言於世宗,帝纳之,诏御在太极唱至止车门,御在朝堂至司马门。驺唱不入宫,自此始也。
又曰:张湛,建武初为左冯翊。在郡修典礼,设条教,政化大行。后告归平陵,望寺门而步。(告,请也。告归,谓请假归寺门。即平陵县门也。)主簿进曰:’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谌曰:’《礼》,下公门。轼辂马。(辂,大也。君所居曰辂寝。车马曰辂马。轼,车前横木也。《乘车》曰:必正之有所敬,则抚轼谓小俯也。)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父母之国,所宜尽礼,何谓轻哉?’
又曰:虞延为陈留督邮,敕延一人从驾到鲁,还经封丘城门,门下小,不容羽盖,帝怒,使挞侍御史,延因下见引咎,以为罪在督邮。言辞激扬,有感上意,乃制诏曰:’以陈留督邮虞延故,侍御史罪宜放。’
‘《魏书》曰:文帝初在东宫,集诸儒於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
‘《吴志》曰:张昭谏,孙权不从,称疾不朝。权自出,过其门呼昭,辞疾笃。权使烧其门,欲恐之,昭更闭门。权使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
又曰:初平中,谣曰:’黄金车,班兰耳,阊阖门,出天子。’阊阖,吴西郭门,夫差所作。
又曰:诸葛恪有迁都意,更起武昌宫。是月,武昌门灾,改作端门。
‘《晋书》曰:王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尝自比子贡。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理,唯谈《庄》、《老》。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改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
又曰:贺循,时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讼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又曰:陈頵,字延思,陈国若人也。少好学,有文义。父立宅起门,頵曰:’当使容驷马车。’笑而从之。
又曰:稽含自号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
崔鸿《十六国春秋·夏录》曰:赫连勃勃宫殿大成,乃刻石都南,颂其功德。其南门曰朝宋门,东门曰招魏门,西门曰平朔门。又起冲天台於南山,欲登之望长安。
又《后赵录》曰:建武十年,白虹出自大社,经凤阳门,东南连天,十馀刻乃灭。于是闭凤阳门,唯元日乃开。
又《后秦录》曰:姚兴从朝门游于文武苑,及昏而还,将自平朔门入,前驱既至城门,校尉王满聪被甲持杖,闭门拒之。乃回从朝门而入。旦而召聪,谓之曰:’卿社稷之臣也,朕有喜焉。’于是进位二等。
‘《隋书》曰:高祖初为定州总管。先是,定州城西门久闭不行。齐文宣帝时,或请开之,以便行路。帝不许,曰:’当有圣人来启之。’及高祖至而开焉,莫不惊异。
‘《陈书》曰:高祖七年,改作云龙、神虎二门。案:《宫殿薄》曰:云龙门,第二重宫墙东西门,晋本名中东华门,本晋东掖门也,梁改之,西对第三重墙万春门。神虎门,第二重宫墙西门,晋本名中西华门,本晋西掖门,宋改名西华,东入对第三重墙千秋门。
‘《水经注》曰:长安城,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本离宫无城,故城之。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东城门,其郭门曰东都门,逄萌挂冠处也。第二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曰宣德门,布恩亭内有籍田仓,亦曰籍田门,第三霸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名青城门,亦曰青绮门,邵平种瓜处也。
南出东头第一门覆盎门,王莽更曰永春门,长茂亭,其南有下杜城,应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第二门安门,亦曰鼎路门,王莽改曰光礼门,显乐亭。
第三西安门,北对未央宫,本名平门,王莽更名信平门,诚正亭。西出南头第一章门,王莽更名万秋门,亿年亭亦曰故光毕门也。又曰便门,第二直门,王莽改曰直道门,端路亭,故龙楼门也。
第三西城门,亦曰雍门,王莽更名章义门,著谊亭,其水北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门,又曰光门,亦曰突门,北出西头第一门横门,王莽更名朔都门,左函亭,如淳曰:横音光,故曰光门,其外郭有棘门,徐广曰:棘门在横门外,《北汉书》徐厉军此以备匈奴,又有通亥门也。
第二门洛门,又曰朝门,王莽更名建子门,广世亭,一名高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十-译文
《说文》说:门,是触摸的意思;指在外面被人触摸。由两个‘户’字组成,是象形字。阊阖,是天门。阖,是门扇。闬,是门。‘门乡’,是门的方向。闤阓,是市门。阍,是门卫。阍,是黄昏;因为门常常在黄昏时关闭,所以说是守门的人。
《易经·说卦》说:艮卦代表门。
《尔雅》说:闍叫做门。(注:《诗经》中提到的祝祭于祊也是这个意思。)
又曰:正门叫做应门,宫中的门叫做闱。(指的是相通的小门。)
韩杨的《天文要集》说:角星是天门。
《风俗通》说:闬,是城外郭内的里门。
《礼记》注释说:天子有五道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鲁国有的库门、雉门、路门,那么诸侯国也有三道门。
汉朝的制度,从内到禁省称为殿门,从外到大路称为掖门。
应劭注《汉书》说:掖,是指位于司马门旁边的侧门。王者出行时,设车辕门,挂上宫旌门,如果没有宫,则供人入门。
郑玄注《周官》说:次车作为藩篱,就仰车辕来表示门。张设帷幕作为宫,就树立旌旗来表示门。陈列周卫,就立长人作为门。
《周礼》说:掌舍,掌管王会同时的舍,设两重陛枑,设车辕门,为坛壝宫棘门,为帷幕宫设旌门,如果没有宫,则供人入门。(辕门,是指用车作为藩篱,即用车作为门。人门,是指用人为卫,立长人作为门。)
又曰:师氏,掌管用美好的言辞来教导王。住在虎门左边,管理王朝。
《尚书》说:舜在四门接受宾客,四门庄严。
又曰:开辟四门。
《诗经》说:建立了皋门,皋门有壮丽的门楼。建立了应门,应门声音清脆。
又曰:《北门》一诗,讽刺士人不得志。说的是守卫的忠臣不得志,从北门出来,忧心忡忡。
又曰:高门有宽敞的庭院。
又曰:《衡门》一诗,是诱劝僖公的。因为他愿意却没有志向,所以写这首诗来诱导他。衡门之下,可以暂时休息。
《诗经义问》说:横放一木做门,上面没有屋顶,叫做衡门。
《易经》说:设置多重门,击鼓以等待不速之客。
又曰:出门与人相会,没有过错。
又曰:不出门庭,没有过错。
《礼记》说:凡是与客人一起入门的人,每次都要让客人先进。
又曰:客人到了寝门,主人请客人入席,然后出来迎接客人。主人入门时走在右边,客人入门时走在左边。
又曰:生男孩,在门左边挂弓。
又曰:站立时不站在门中间,行走时不踩门槛。
又曰:妇女送迎客人不出门,见兄弟不越过门槛。
又曰:两国君主相见,相互作揖让步入门,入门后悬挂旌旗。奏乐。
又曰:大夫、士出入公门,从闑的右边进入,不踩门槛。
又曰:入门后询问忌讳。
又曰:孔子背着手,拄着拐杖,在门口悠闲地散步。
又曰:天子诸侯的台门,这是以高为贵。
又《月令》说:孟秋,祭祀门,祭拜先肝。阴气外出,在门外祭祀,顺应阴气。
又曰:孟冬,警告门闾,修理门闩。
《左传》说:启闭随季节变化。门户桥道称为启,城郭墙堑称为塞,都是启闭的重要,不能一日或缺。
又《襄公二年》记载,王叔的家宰说:‘用荜门、圭窦的人却都凌驾于他们之上,很难做君主了。’(荜门,用柴草做的门,闺窦是小户穿壁,上尖下宽,形状像圭。)
又曰:新建南门,书写不及时。(注:本名稷门,公吏高之,改为高门。)
又曰:郑国发大水,龙在时门外的洧渊斗。
又曰:鲁国君主与邾国军队作战,被打败。邾国人抓到鲁国君主的儿子,把他挂在鱼门上。(杜预说:鱼门,是邾国的城门。)
又曰:楚子囊围攻宋国,在桐门设防。
又曰:楚子为陈国夏氏的叛乱,于是进入陈国,杀死夏徵舒,在栗门车裂他。(车裂,用车裂的方式处死,栗门,是陈国的城门。)
《论语·宪问》说:孔子在卫国击磬,有背草筐的人从孔氏门口经过,说:‘有心思啊,击磬!’
又曰:国君种植塞门,管仲也种植塞门。
又《乡党》说:进入公门,要鞠躬。
《史记》说:金马门,是官署的门。门旁有铜马,所以称为金马门。
又曰:太史公说:‘我路过大梁,寻找所谓的夷门,大梁城东门。’
又曰:以汲、郑的贤能,有势力时宾客增多,没有势力时就减少,何况普通人呢!下邽的翟公有话,起初翟公做廷尉时,宾客盈门;等到被罢免后,门外可以设雀罗网。翟公又做廷尉,客人想要拜访,翟公就在大门上大书:‘一死一生,才知交情。一贫一富,才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才显现。’
又曰:万石君的儿子庆做内史。庆回来,入门时不下车。万石君听说后,不吃饭。庆害怕,光着膀子请罪,不被允许。全宗族和哥哥万石建都光着膀子请罪,万石君推辞说:‘内史是贵人,进入闾里,里中的长老都逃跑藏匿,而内史坐在车中自如,本来就应该这样。’于是谢绝了庆。
又曰:吕不韦劝子楚说:‘我能扩大你的门第。’子楚笑着说:‘扩大你的门第,反过来扩大我的门第!’不韦说:‘我的门第要等到你的门第扩大才能扩大。’
《汉书》说:太液池有璧门。
又曰:陈平家贫,住在城外偏僻的小巷,用席子做门,但门外有很多显贵者的车辙。
又曰:魏勃家贫,想要见齐相曹参,没有机会,经常早起打扫他的门。
又曰:梅福居家,经常以读书养性为事。到元始中,王莽专权,(师古说:专与专同。)梅福一天之内抛弃妻子,离开九江,至今传为仙人。后来,有人在会稽见到梅福,他改了名字,做了吴市的门卒。
又曰: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他的闾门坏了,乡里的长老正在一起修理。于公对他们说:‘把闾门修得又高又大,能容纳四匹马拉的大车。我治理案件多积阴德,未曾有冤案,子孙必定有兴旺的人。’到定国做丞相,一直做御史大夫,封侯世袭。
又曰:张释之做公车令,不久,太子和梁王一起乘车入朝,不下司马门,(如淳说:宫卫令,所有出入殿门和公车司马门的人都要下车,如果不这样做,罚金四两。)于是释之追上去阻止太子和梁王不要进入殿门。于是弹劾他们不下公门不敬,上奏给皇帝。薄太后听说后,汉文帝摘下帽子道歉说:‘教育儿子不严。’薄太后派使者诏令赦免太子和梁王,然后才得以进入。汉文帝因此对释之刮目相看,任命他为中大夫。
又说:郑崇担任尚书,皇帝对他说:‘你的门口就像市场一样热闹,你为什么还想禁止别人直接向皇上请示?’(师古注:请求的人很多,都是来交朋友的。)郑崇回答说:‘我的门口确实像市场,但我的内心却像平静的水一样。’
又说:邹阳劝谏吴王说:‘现在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智慧和正义,如果再继续深究,就没有哪个国家不能欺诈;如果只是保持愚昧的心思,那么哪个国王的大门不能让我拖着长袍进去呢!’
又说:王尊担任东平相。当时,东平王因为亲近的人骄纵而不遵守法度,连累了他的师傅和连襟。(师古注:前任师傅和连襟因为东平王的行为而受到牵连。)等到王尊上任后,带着玺书来到庭中,东平王还没来得及出来接受诏书,王尊就拿着玺书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吃完饭后才回来。王尊传达了诏书后,去拜见东平王,太傅在前面引用了《相鼠》这首诗。(师古注:《相鼠》是鄘风篇中的一首诗,讽刺没有礼仪的人。诗中说:看那老鼠有皮,人却没有礼仪,人如果没有礼仪,不死还有什么意义。‘相’是看的意思。说看老鼠有皮,即使处于显赫的位置,偷吃偷得,却不知道廉耻。人没有礼仪,也和老鼠一样,不如早点死去。)王尊说:‘不要拿着布鼓走过雷门!’(师古注:雷门是会稽城门,那里有大鼓,越国人敲击这个鼓,声音可以传到洛阳,所以王尊引用了这个典故。布鼓是指用布做的鼓,所以没有声音。)东平王生气,起身进入后宫,王尊也直接走向自己的住所。
又说:盖宽饶,字次公。担任谏议大夫,担任郎中户将军。(师古注:《百官公卿表》中郎中令的属官有郎中、事户,骑三将,各以其所主管的事物命名。将,是指主管户卫的人。)盖宽饶弹劾奏章卫将军张安世之子侍中阳都侯彭祖不下殿门,(师古注:过殿门不下车。)并且连带指责张安世居位无补。彭祖当时确实下了殿门,盖宽饶因为上奏弹劾大臣不当,被降职为卫司马。
又说:萧望之担任小苑东门候时,王仲翁出入从仓头卢儿,回头对萧望之说:‘你不愿意随波逐流,反而愿意守门。’(师古注:随波逐流,是指随大流走。说萧望之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随例行事,执政却得不到大官而守门。)萧望之说:‘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志向。’
又说:钩弋夫人大受宠爱,怀孕后十四个月才生下孩子,这就是昭帝。武帝说:‘以前尧十四个月才生,现在钩弋夫人也是这样。’于是命令她的门称为尧母门。
范晔《后汉书》说:孔融说:‘郑君的里门,是四方来的人观看礼仪的地方,那里宽敞得能容纳高车结驷,被称为通德之门。’
又说:郅惲,字君章。担任上东门候,皇帝经常出巡打猎,夜晚回来,郅惲拒不开门。皇帝只好从中东门进入。皇帝赐给郅惲布,贬为中东门候。
又说:《李膺传》说:当时朝廷日渐混乱,纲纪颓废。李膺独自坚持正义,以声名自高。有士人受到他的接待,被称为登龙门。用鱼作比喻。龙门,是河水下注的地方,在今天的绛州龙门县。
辛氏《三秦记》说:河津,又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类无法上游,江海的大鱼聚集在龙门下数千条,无法上游,上游了就能变成龙。
袁宏《汉纪》说:建初二年,有司按照旧例上奏封赏各位舅舅,太后下诏说:‘以前经过濯龙门上,看到外家的车队像流水,马匹像龙。’
《后汉书·马援传》说:孝武皇帝时,善于相马的东门京铸造铜马法献上,有诏令在鲁班门外立铜马,于是将鲁班门改名为金马门。
又说:赤眉军进入长安,更始帝独自骑马逃跑,从厨城门出去,(《三辅黄图》说:洛城门,王莽改为建子门,其内有长安厨官,俗称厨城门。现在长安故城北面的中门就是。)众多妇女跟在后面连声呼喊:‘陛下,应该下拜感谢城门。’更始帝于是下拜,然后骑马离开。
又《郭祚传》说:郭祚升任尚书右仆射。按照旧例,令仆中丞在进入宫门时要有人唱名,直到马道。等到郭祚担任仆射时,认为这样并不完全表示尊敬,向世宗皇帝建议,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下诏令皇帝在太极殿唱名直到止车门,在朝堂上唱名直到司马门。唱名的官员不再进入宫中,从此开始。
又说:张湛,建武初年担任左冯翊。在郡中修订典礼,设立条教,政化大行。后来请假回到平陵,望着寺门步行。(‘告’是请求的意思。‘告归’是指请假回家。即平陵县门。)主簿进言说:‘明府地位尊贵,德行高尚,不应该自轻自贱。’张湛说:‘《礼》中规定,下公门时要下车。轼辂马。(辂,大也。君所居曰辂寝。车马曰辂马。轼,车前横木也。《乘车》中说:必须端正有所敬,就要扶轼,即稍微低头。)孔子在乡里,温文尔雅。对待父母之国,应该尽到礼仪,怎么能说是自轻自贱呢?’
又说:虞延担任陈留督邮,皇帝命令虞延一人跟随车驾到鲁地,回来经过封丘城门,城门太小,无法容纳车盖,皇帝生气,命令鞭打侍御史,虞延因此下见引咎,认为是自己的罪过。言辞激昂,感动了皇帝,于是皇帝下诏说:‘因为陈留督邮虞延的缘故,侍御史的罪应该赦免。’
《魏书》说:文帝初年在东宫时,在肃城门内召集各位儒生,讨论大义,侃侃而谈,不知疲倦。
《吴志》说:张昭劝谏孙权,孙权不听,称病不去朝见。孙权亲自出门,经过张昭的家门呼喊他,说病得很重。孙权派人烧他的门,想吓唬他,张昭却闭门不出。孙权派人灭火,站在门口很久,张昭的孩子们扶起张昭,孙权用车把他送回宫。
又说:初平年间,有民谣说:‘黄金车,班兰耳,阊阖门,出天子。’阊阖是吴国西郭门,是夫差所建。
又说:诸葛恪有迁都的意图,重新建造武昌宫。这个月,武昌门发生火灾,于是改为端门。
《晋书》说:王衍既有盛才美貌,聪明如神,曾经自比子贡。声名显赫,震动当世。精通玄学,只谈论《庄子》、《老子》。每次拿着玉柄麈尾,颜色与手相同。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正,改世号口中雌黄。朝野一致认为他是当世的龙门。
又说:贺循,当时廷尉张闿住在小市,打算夺取左右近宅来扩大居住地,于是私自建造都门,早上关闭,晚上开门,很多人为此烦恼,向州府投诉,都没有得到处理。恰逢贺循出门,到了破冈,联名去找贺循质问。贺循说:‘见到张廷尉,我会立刻处理。’张闿听说后立刻拆毁了自己的门,去见贺循道歉。他就是这样受到世人的尊敬。
又说:陈頵,字延思,是陈国的人。从小好学,有文才。他的父亲陈立建造宅邸时,陈頵说:‘应该让这里能容纳四匹马拉的车。’陈立笑着同意了。
又说:稽含自号即丘子,他的门称为归厚之门。
崔鸿《十六国春秋·夏录》说:赫连勃勃宫殿建成,于是在都城南面刻石颂扬他的功德。其南门称为朝宋门,东门称为招魏门,西门称为平朔门。又在南山起冲天台,想要登上去望长安。
《后赵录》记载说:建武十年,一道白色的长虹从大社升起,经过凤阳门,向东南延伸直到天空,过了十多个刻钟才消失。于是关闭了凤阳门,只有在元旦这一天才会打开。
《后秦录》记载说:姚兴从朝门游览文武苑,到傍晚时返回,打算从平朔门进入,前导的队伍已经到达城门,校尉王满聪穿着铠甲手持武器,关闭城门拒绝他们进入。于是姚兴只能从朝门返回。第二天召见王满聪,对他说:‘你是国家的重臣,我对你有所嘉奖。’于是提升他的官职两级。
《隋书》记载说:高祖最初担任定州总管。在此之前,定州城西门长时间关闭不用。齐文宣帝时,有人建议打开西门,以便行人通行。皇帝不同意,说:‘将有圣人到来开启它。’等到高祖到来后,西门才被打开,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
《陈书》记载说:高祖在位第七年,改建了云龙、神虎两座城门。据《宫殿薄》记载:云龙门是第二重宫墙的东门,原本是晋朝的中东华门,也是晋朝的东掖门,梁朝时改名为云龙门,西边对着第三重墙的万春门。神虎门是第二重宫墙的西门,原本是晋朝的中西华门,也是晋朝的西掖门,宋朝时改名为西华门,东边对着第三重墙的千秋门。
《水经注》记载说:长安城,惠帝元年开始建造,六年完工,就是咸阳。原本的离宫没有城墙,所以后来建造了城墙。共有十二座城门:从东边北头第一座门是宣平门,王莽改名为春王门,也称为正月亭,百姓称之为东城门,其外郭门称为东都门,是逢萌挂冠的地方。第二座门是清明门,又称凯门,王莽改名为宣德门,布恩亭内有籍田仓,也称为籍田门。第三座门是霸门,王莽改名为仁寿门,无疆亭,百姓因为门是青色的,也称其为青城门,也称为青绮门,是邵平种瓜的地方。从南边东头第一座门是覆盎门,王莽改名为永春门,长茂亭,其南有下杜城,应劭说:是故杜陵下的聚落,所以称为下杜门。又称端门,北对着长乐宫。第二座门是安门,也称为鼎路门,王莽改名为光礼门,显乐亭。第三座门是西安门,北对着未央宫,原本名叫平门,王莽改名为信平门,诚正亭。从西边南头第一座门是万秋门,亿年亭,也称为故光毕门。又称便门,第二座门是直门,王莽改名为直道门,端路亭,是故龙楼门。第三座门是西城门,也称为雍门,王莽改名为章义门,著谊亭,其北有函里,百姓称之为函里门,也称为光门,也称为突门。从西边北头第一座门是横门,王莽改名为朔都门,左函亭,如淳说:横音光,所以称为光门,其外郭有棘门,徐广说:棘门在横门外,《北汉书》徐厉军在此以备匈奴,还有通亥门。第二座门是洛门,也称为朝门,王莽改名为建子门,广世亭,一名高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十-注解
门:门,在古代指入口或出口的通道,用于出入的建筑物。在《说文》中,门被解释为‘扪也’,意指可以被人触摸的地方。门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如家庭、国家、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出入和交流。
阊阖:阊阖,指天门,即天地的门户,也用来比喻重要的通道。
闬:闬,指城外郭内的里门。
闤阓:闤阓,指市场的门。
阍:阍,古代指守门人,负责守护门。
阎:阎,指里门,即街巷中的门。
艮:艮,在《易经》中代表山,与门有关联,可能指山门或山中的门。
閍:閍,指门上的横木或闩。
应门:应门,指宫中的正门。
闱:闱,指宫中的小门,相通之小门。
角:角,在《天文要集》中指天门,即天上的门。
皋门:皋门,指一种高大的门。
雉门:雉门,指天子五门之一,是诸侯所用的三门之一。
库门:库门,指天子五门之一,是诸侯所用的三门之一。
路门:路门,指天子五门之一,是诸侯所用的三门之一。
掖门:掖门,指宫殿的侧门。
辕门:辕门,指用车辆做成的门。
人门:人门,指用人为卫队形成的门。
师氏:师氏,古代官名,掌管礼仪。
虎门:虎门,指路寝门,即王的居所。
四门:四门,指四方之门,象征四方的来宾。
北门:北门,指城北的门,也用来比喻困境。
衡门:衡门,指横木做的门,象征简陋。
柝:柝,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于警卫。
同人:同人,指志同道合的人。
户庭:户庭,指家门。
寝门:寝门,指卧室的门。
弧:弧,指弓,古代男子出生时,将其挂在门左,象征成年。
阈:阈,门槛,古代认为踩门槛不吉利。
台门:台门,指高大的门,也指王侯的府邸。
月令:月令,古代按照月份颁布的政令。
启塞:启塞,指开启和关闭城门。
荜门:荜门,指用树枝编成的门,象征简陋。
稷门:稷门,古代城门名。
洧渊:洧渊,指深水。
鱼门:鱼门,古代城门名。
桐门:桐门,古代城门名。
栗门:栗门,古代城门名。
磬: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荷蕢:荷蕢,古代的一种竹制器具。
塞门:塞门,指阻塞的门。
金马门:金马门,古代官署的名称。
夷门:夷门,古代城门名。
翟公:翟公,古代人名。
内史:内史,古代官名。
壁门:壁门,指用墙壁做成的门。
璧门:璧门,指用玉璧装饰的门。
郭:郭,指城外的防御工事。
闾里:闾里,指街巷。
肉袒:肉袒,指赤裸上身。
于公:于公,古代人名。
公车令:公车令,古代官名,掌管宫门。
司马门:司马门,古代宫殿的侧门。
太子:太子,指帝王的儿子,有继承王位之可能。
梁王:梁王,古代诸侯王的称号。
薄太后:薄太后,古代太后。
丞者:丞者,古代官名,负责传达命令。
中大夫:中大夫,古代官名,负责顾问皇帝。
尚书:古代官名,为六卿之一,掌管国家文书和行政事务。
君门如市:形容朝廷门前热闹非凡,犹如市场。
切主上:直接向君主进言。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表示虽然门庭若市,但内心如水般平静。
邹阳:战国时期韩国人,以辩才著称。
谏吴王:向吴王进谏。
易精极虑:用尽智慧和精力。
国不可奸:没有国家不能行奸。
饰固陋之心:装饰自己的愚昧之心。
曳长裾:拖着长袍,形容从容不迫。
东平相:东平国的相,即地方行政长官。
至亲骄不奉法度:亲近的人骄傲不遵守法度。
傅相连坐:连坐,即一人犯罪,其亲属或同僚也要受牵连。
玺书:皇帝的诏书,用玉玺封印。
相鼠:《诗经》中的一篇,讽刺无礼的人。
毋持布鼓过雷门:不要用布鼓去敲雷门,比喻不要自不量力。
谏议大夫:古代官名,负责向皇帝进谏。
郎中户将军:古代官名,负责宫廷警卫。
劾奏:弹劾上奏。
卫将军:古代官名,掌管宫廷警卫。
左迁:古代官职调动的一种形式,指降职。
小苑东门候:古代官名,负责小苑东门的守卫。
录录:指循规蹈矩,不越雷池。
抱关为:指守门。
钩弋夫人:汉武帝的妃子,后来成为昭帝的母亲。
尧母门:因钩弋夫人妊娠十四个月生下昭帝,而尧也是十四月出生,所以称为尧母门。
通德之门:指郑崇的住宅,因其品德高尚而闻名。
上东门候:古代官名,负责上东门的守卫。
肃城门:古代宫殿的城门。
风裁:指以风度裁断,即以高尚的品德来决断。
登龙门:比喻通过某人的帮助而获得提升。
三秦记:古代地理著作。
濯龙门:古代宫殿的城门。
鲁班门:古代工匠鲁班居住的地方,后成为工匠技艺高超的象征。
厨城门:古代长安城内的城门。
建子门:古代城门名。
侍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官员。
封丘城门:古代城门名。
羽盖:古代贵族出行时用的华盖。
肃城门内:肃城门内指的是宫殿的内部。
东宫: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
阊阖门:古代宫殿的城门。
武昌宫:古代宫殿名。
端门:古代城门名。
玄理:指道家哲学。
子贡:孔子弟子,以口才著称。
麈尾:古代文人雅士用来拂尘的工具。
口中雌黄:比喻说话随意更改,不负责任。
廷尉:古代官名,负责司法。
左右近宅:左右两侧的住宅。
破冈:地名。
归厚之门:稽含的住宅。
陈留督邮:古代官名,负责地方监察。
吴志:古代史书。
诸葛恪: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武昌门:古代宫殿的城门。
王衍:晋朝时期文学家。
朝野翕然:指朝野上下都一致。
一世龙门:指成为一代人仰望的楷模。
贺循:晋朝时期官员。
张闿:晋朝时期官员。
陈頵:古代人物。
若人:人,这里指陈頵。
即丘子:稽含的自号。
朝宋门:赫连勃勃宫殿的南门。
招魏门:赫连勃勃宫殿的东门。
平朔门:赫连勃勃宫殿的西门。
白虹: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指白色的长条状云彩,古人认为它是吉凶的预兆。
大社:古代的一种祭祀场所,用于祭祀土地神。
凤阳门:古代城门名,位于某座城池的东南方向。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中国传统的春节。
朝门:古代城门名。
文武苑:古代供皇帝及官员休闲娱乐的园林。
校尉:古代官职,负责统领一定范围内的军队。
被甲持杖:穿着铠甲,手持武器。
社稷之臣:指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忠诚的臣子。
定州:古代州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城西门:指定州城池的西门。
齐文宣帝:即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
圣人来启:古代认为,当有圣贤之人出现时,某些事物会自然开启或发生变化。
高祖:指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云龙、神虎二门:指皇宫中的两座重要城门。
宫殿薄:古代记录宫殿建筑和设施的文献。
中东华门:古代宫殿的城门名。
西掖门:古代宫殿的城门名。
万春门:古代宫殿的城门名。
千秋门:古代宫殿的城门名。
长安城:古代都城,即今天的西安。
惠帝元年:指西汉惠帝的第一年。
咸阳:古代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离宫:古代帝王在宫外建造的行宫。
郭门:古代城池的外城门。
东都门:古代城门名。
逢萌挂冠处:逢萌是西汉末年的一位隐士,此处指他辞官隐居的地方。
清明门:古代城门名。
凯门:古代城门名。
宣德门:古代城门名。
籍田仓:古代用于存放粮食的仓库。
霸门:古代城门名。
仁寿门:古代城门名。
青城门:古代城门名。
青绮门:古代城门名。
邵平种瓜处:邵平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隐士,此处指他种瓜的地方。
覆盎门:古代城门名。
永春门:古代城门名。
长茂亭:古代城门附近的亭子名。
下杜城:古代城池名。
安门:古代城门名。
鼎路门:古代城门名。
光礼门:古代城门名。
西安门:古代城门名。
未央宫:古代皇宫名,位于长安城内。
平门:古代城门名。
信平门:古代城门名。
诚正亭:古代城门附近的亭子名。
万秋门:古代城门名。
亿年亭:古代城门附近的亭子名。
故光毕门:古代城门名。
便门:古代城门名。
直门:古代城门名。
端路亭:古代城门附近的亭子名。
龙楼门:古代城门名。
西城门:古代城门名。
雍门:古代城门名。
章义门:古代城门名。
著谊亭:古代城门附近的亭子名。
函里:古代城门附近的地区名。
函里门:古代城门名。
光门:古代城门名。
突门:古代城门名。
横门:古代城门名。
朔都门:古代城门名。
左函亭:古代城门附近的亭子名。
棘门:古代城门名。
通亥门:古代城门名。
洛门:古代城门名。
广世亭:古代城门附近的亭子名。
高门:古代城门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十-评注
《后赵录》记载的建武十年白虹事件,描绘了一幅神秘的景象。白虹出自大社,经凤阳门,东南连天,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人眼中往往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十馀刻乃灭’说明这一现象持续了一段时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闭凤阳门,唯元日乃开,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人对天象的敬畏,以及对节日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制与仪式感。
《后秦录》中姚兴与王满聪的故事,通过一个小事件展现了君臣之间的互动和古代社会的礼仪。姚兴称王满聪为‘社稷之臣’,体现了古代君主对忠诚和职责的重视。‘进位二等’是对王满聪忠诚的肯定,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功绩的奖赏制度。
《隋书》中关于高祖初为定州总管的记载,通过定州城西门久闭不行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智慧。齐文宣帝的‘当有圣人来启之’体现了古代对圣人的崇拜和对神秘力量的信仰。高祖至而开,这一事件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君权的神圣化和神秘化。
《陈书》中关于云龙、神虎二门的记载,揭示了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和命名传统。云龙门、神虎门等名称,不仅反映了古代建筑的风格,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宇宙观。
《水经注》对长安城的描述,详细记载了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和城门名称。从宣平门到横门,每一座城门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寓意,反映了古代城市的规划理念和社会文化。例如,宣平门、清明门、霸门等名称,不仅具有实际的地理意义,也蕴含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内涵。
文中对王莽改名的记载,反映了古代政治变迁中权力斗争的痕迹。王莽改名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了对前朝的否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朝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