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三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三-原文

○殿

《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

《释名》曰:殿,典也。

挚虞《决疑要注》曰: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右磩左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堂之正者为路寝。凡殿堂坐位,以近尊为上,无尊者则已;东向者以北为上,南向者以西为上,西向者以南为上,北向者以东为上也。殿堂之上,惟天子居床,其馀皆铺幅席,席前设筵。几天子之殿,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史记》秦始皇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宇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楚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之旗。周旋为阁道,自殿下直指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汉书》曰:宣帝幸河东之明年,凤凰集上林,乃作凤凰殿,以答嘉瑞。(事具祥瑞部《凤凰》篇。)

《后汉书》曰:《董卓传》云:建安元年七月,帝还至洛阳,幸杨安殿。张杨以为己功,故因以’杨’为名殿。

范晔《后汉书》曰:中平三年,复修玉堂殿。

《东观汉记》曰:明帝欲起北宫,尚书仆射锺离意上书谏,出为鲁相。后欲起德阳殿,殿成,百官大会。上谓公卿曰:’锺离尚书若在,不得成此殿。’

《魏志·明纪》云:青龙三年丁已,行还洛阳宫,命有司复崇华殿,改名九龙殿。又《高堂隆传》云:帝遂复崇华殿,时郡国有龙九见,故改曰九龙殿。

又《张辽传》曰: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贼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邵虎也。’为起殿舍,又特为辽母作殿。

《晋书》曰:张骏霸西河,於姑臧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四面各起一殿,东方曰宜阳青殿,南方曰朱阳赤殿,西方曰政德白殿,北方曰玄武黑殿。各同方色,各以时居之。

《晋载记》曰:石虎於襄国起太武殿,於邺造东西宫,至是就。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以文石綷之,下穿伏室,置卫士五百人於其中,东西七十五步,南北六十五步。皆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穷极伎巧。又起灵台於显阳殿后,选士庶之女以充之。后庭服绮縠、奇玩者万馀人,内置女官十有八等,教宫人星占及马步射。置女太史于灵台,仰视灾祥,以考外太史之虚实。

《魏略》曰:青龙三年,起太极殿。

洛阳诸故宫,有却非殿、铜马殿、敬法殿、清凉殿、凤皇殿、嘉德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

《晋中兴书》曰:烈宗起清暑殿,谶者曰:’清暑,反语楚声也。为殿以酸楚之声为号,非吉祥也。’有顷,烈宗崩,桓玄自号楚。

又:孝武帝造太极殿,郭璞筮云:’二百一十年,此殿为奴所坏。’后梁武帝毁之,舍身为奴。

落享《燕书》曰:秋七月丁卯,营新殿。昌黎大棘城县河岸崩,出铁筑头一千一百七十四枚,永乐民郭陵见之,诣阙言状,以是日到。诏曰:’经始崇殿,而筑具出,人神允协之应也’。

《赵书》曰:刘曜召构殿巧手三千人,发阳平等十郡车牛五千乘运土,筑建德殿台基。

《齐书·武穆裴皇后传》云:宠姬荀昭华居凤华柏殿。宫内御所居寿昌画殿南阁,置白鹭鼓吹二部。

又《魏虏传》云:虏主宏率众至寿阳,军中黑毡行殿,皆乌漆楯、乌漆槊,缀以黑虾蟆幡。登八公山,赋诗而去。

又《礼志》去:魏文修洛阳宫室,权都许昌,殿狭小,元日於城南立毡殿,青帷以为门。

又《萧赤斧子颖胄传》曰:建武中,荆州大风雨,龙入柏斋中,柱壁上有爪足处。刺史萧欣恐畏,不敢居之。颖胄改为嘉福殿。

《隋书·宇文恺传》云:时上北巡,恺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

唐太宗谓侍臣曰:’今天下无事,四夷宾服,惟须守此成功,以养百姓。’因指殿而言曰:’安百姓者如造此舍,经始斯毕,安可改移!若易一榱,增一瓦,人足竟践,良工挥墨,摇其梁栋,所坏益多。亦犹百姓既安,因而抚养,若慕奇功,变法制,不恒其德必,必致劳扰。’

又曰:太宗谓侍臣曰:’朕顷观《刘聪传》,聪将为刘后起〈皇鸟〉仪殿,廷尉陈元达谏,聪大怒,命斩之。刘后手疏,启请甚切,聪怒解而甚愧之。人之读书欲广闻见,然非知之难也。朕近於蓝田市木,将别为一殿,取制两仪,仍构重阁,其木已具,远想聪事,斯作遂止。’

又曰:高祖引苏世长宴於披香殿,世长酒酣奏曰:’此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此?’高祖曰:’卿好谏以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奸说疑炀帝乎?’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受命帝王爱民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作此,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获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当彼时亦以为足。今自隋之侈,民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初有天下,而於隋宫之内又加雕餙,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每优容之。

又曰:玄宗尝召张说及礼官学士等,赐宴於集仙殿。上谓说曰:’今与卿等贤才同宴於此,宜改殿为集贤殿。’因下制,改丽正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又曰:丽正殿,高宗降诞之所。开元中,缮写图箱贮之。

《洛阳宫殿簿》有明光殿。

《三秦记》云:明光殿在桂宫中,皆以金玉珠玑为帘,昼夜光明。

太冲《吴都赋》曰:饰赤乌之暐暐是也。

《三辅宫殿名》曰:未央宫有骐驎殿、椒房殿。

又曰:长乐宫前殿、宣德殿、通化殿、高明殿。

《汉宫殿名》曰:长安有临华殿、神仙殿、高门殿、朱鸟殿、曾城殿、宣室殿、承明殿、凤皇殿、飞云殿、昭阳殿、鸳鸯殿、钓台殿、合欢殿、萧何殿、曹参殿、韩信殿。

《成都记》曰:隋蜀王秀常造一殿,飞鸟不止其上。

戴延之《西征记》曰:太极殿上有金井阑、金博山、鹿卢、蛟龙负山於井上,又有金狮子,在龙下。

伏滔《北征记》曰:梁城东有韩冯墓,去城三里。青兰殿是宋王行殿。

山谦之《丹阳记》曰:太极殿,周制路寝也。秦、汉曰前殿,今称太极曰前殿,洛宫之号始自魏。案《史记》,秦皇改命宫为庙,以拟太极。魏号正殿为太极,盖采其义而加以太,亦犹汉夏门魏加曰太夏耳。咸康中,散骑侍郎庾阐议求改太为泰,盖谬矣。东西堂亦魏制,於周小寝也。皇后正殿曰显阳,东曰含章,西曰徽音,又洛宫之旧也。含章名起后汉,显阳、徽音亦起魏,曰明阳,晋避文帝讳改为此。周礼亦有路寝、小寝,又其制度也。

《登真隐诀》云:寥阳殿、太和殿,皆云玉清宫中殿名。

《二京杂记》曰:汉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於甘泉紫殿,谓之三云殿。

《汉官典职》曰:德阳殿周旋容万人,激洛水於殿下。

《郡国志》曰:秦州上邽县北十六里有无疆古殿基,后魏太武筑也。

王子年《拾遗记》曰:汉成帝造飞行殿,方丈如今之辇,选期门、羽林之士负之而趋,一名云雷宫。

《两京记》曰:东京五殿,阴殿也。壁厚五丈,高九十尺,东西房廊皆五十馀间,西院有厨,东院有教坊、内库。高宗常御此殿。

又曰:流杯殿东西廊、殿南头两边皆有亭子以间山池。此殿上作漆渠九曲,从陶光园引水入渠,隋炀帝常於此为曲水之饮,在东都。

又曰:含元殿陛土高於平地四十馀丈,南去丹凤门四百步。

王文考《鲁灵光殿赋序》曰:鲁灵光殿者,盖汉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盗赋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堕坏,而灵光岿然独存,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耶?然其规矩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晋宫阁名》曰:太极殿十二间:徽行殿、显阳殿、晖章殿、含章殿、建始殿、仁寿殿、百福殿、清暑殿、章华殿、嘉福殿、宣光殿、修明殿、嘉乐殿、芙蓉殿、崇光殿、华光殿、蔬圃殿、华德殿、九华殿(右在五殿有华林园。)章阳殿、百儿殿、芳德殿、灵光殿、承光殿、永宁殿、景福殿、延休殿、百子殿、虞清殿、渊冥殿、安昌殿。

《建康宫殿簿》云:林光殿,在县东北十里潮沟村覆舟山前,晋以为药园。

又云:陈永初中,於台城中起昭德、嘉德、寿安、乾明、有觉等殿。

又云:光严殿,在县东北六里景阳山东。岭南起重云、光严二殿。前为两楼。

又云:梁於台城中立曾城观。观历四代修理,更起重阁七间,上名重云殿,下名光严殿。

又云:太初宫中有神龙殿,去县三里。左太冲《吴都赋》曰:”抗神龙之华殿”是也。

又云:台城温德门内又起三善、长春、胜辩等殿。

又云:凤光殿,在县东北五里一百步旧台城内。

又云:宋於台城立正福、清曜等殿。

又云:台城中有丽谯阁、丽日殿、飞香三重閤。

又云:台城温德门内有永贞、温文、文思、寿安等殿。

《舆地志》云:未央后宫有鸳鸯、昭阳、飞翔、增地、合欢,兰林,披香、凤凰等八殿。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文德殿,梁武帝移张衡浑仪置此殿。

又云:洛阳有显阳殿,皇后正殿也。魏明所建。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台城华光殿,梁武帝大通中毁,施与草堂寺,人洗取朱货直百万,以其地起重阁九间。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台城宝云殿,梁武帝以施佛事。

又云:丹阳郡建康县台城惠轮殿,梁武帝以供养佛。

又云:洛阳昭阳殿,魏明所治,在太极之北,铸黄龙高四丈,凤凰二丈,置殿前。

又云:新安郡新治县西十里有太宰殿。晋武陵王晞为太宰,桓温诈言其反,徙新安。立第於此,葬第侧,后丧还都。今空冢在。

杨龙骧《洛城记》曰:显阳殿北有云气殿。

《洛阳宫殿簿》曰:明光殿、徽音殿、式乾殿、晖章殿、含章殿、建始殿、仁寿殿、嘉福殿、百福殿、芙蓉殿、九华殿、流圃殿、华光殿、崇光殿。

《建康宫阙簿》曰:赤乌殿在县东北五里。吴昭明宫内制度上应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注《水经》曰:孔子庙东南去百步有双石阙,即灵光之南阙也。阙北百馀步,即灵光殿基,东西二十丈,南北十二丈,高丈馀。东西廊庑别舍,中间方七百馀步。阙之东北有浴池,池方四十余步,池中有钩台方十步。池台之基岸悉石也,遗基尚整。故王延寿赋曰:”周行数里,仰不见日是也。是汉景帝程姬子鲁恭王之所造也。殿之东南即泮宫也。在高门直北道西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三-译文

《说文》说:殿,是指高大宽敞的堂。

《释名》说:殿,是典范的意思。

挚虞在《决疑要注》中提到:太极殿有台阶,而堂只有台阶没有陛。

右边的台阶是斜的,左边的台阶是平的,平的地方用花纹砖铺成,斜的地方是台阶。

九锡之礼中,进入台阶以上殿,指的是登上这个台阶以上的殿堂。

堂的正中是路寝。

殿堂中的座位,以靠近尊贵位置为上,如果没有尊贵的人,就按照顺序坐;面向东的座位以北为上,面向南的座位以西为上,面向西的座位以南为上,面向北的座位以东为上。

殿堂中,只有天子可以坐床,其他人都是铺上席子,席子前放上筵。

天子的殿堂,东西方向有九筵,南北方向有七筵。

《史记》记载:秦始皇因为咸阳人太多,先王的宫殿太小,就在渭南的楚苑中建造了朝宫。

《汉书》说:宣帝在幸临河东的第二年,凤凰集在上林,于是建造了凤凰殿,以回应这个吉祥的征兆。

《后汉书》记载:《董卓传》中说:建安元年七月,皇帝回到洛阳,住在杨安殿。张杨认为自己有功,所以用‘杨’字给殿命名。

范晔在《后汉书》中提到:中平三年,再次修缮了玉堂殿。

《东观汉记》记载:明帝想要建造北宫,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劝谏,被贬为鲁相。后来想要建造德阳殿,殿建成后,百官大会。皇帝对公卿说:‘如果钟离尚书还在,这个殿是建不成的。’

《魏志·明纪》中说:青龙三年,回到洛阳宫,命令有关部门重新修缮崇华殿,并改名为九龙殿。

《张辽传》中提到:文帝引见张辽到建始殿,亲自询问破吴贼的情况,皇帝叹息着对左右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古代的邵虎。’为他建造了房屋,又特别为他的母亲建造了殿。

《晋书》记载:张骏在姑臧称霸西河,建造了谦光殿,用五色绘画,用金玉装饰,极尽精巧。四面各建一座殿,东方叫宜阳青殿,南方叫朱阳赤殿,西方叫政德白殿,北方叫玄武黑殿。各殿的颜色与方位相同,各自按照季节居住。

《晋载记》记载:石虎在襄国建造了太武殿,在邺城建造了东西宫,至此完工。太武殿的基础高二丈八尺,用花纹石铺成,下面有地下室,里面安置了五百名卫士,东西七十五步,南北六十五步。都用漆瓦金铛,银楹金柱,珠帘玉壁,极尽巧工。又在显阳殿后建造了灵台,挑选士人和百姓的女儿充实其中。后宫有穿着华丽的丝绸、奇珍异宝的女子一万多人,内部设有十八级女官,教授宫人星占和马步射箭。在灵台上设置了女太史,仰望灾祥,以考察外太史的真实性。

《魏略》记载:青龙三年,建造了太极殿。

洛阳的故宫中,有却非殿、铜马殿、敬法殿、清凉殿、凤凰殿、嘉德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

《晋中兴书》记载:烈宗建造了清暑殿,占卜者说:‘清暑’是反语楚声,以酸楚之声为殿名,不吉祥。

又有:孝武帝建造了太极殿,郭璞占卜说:‘二百年后,这个殿会被奴才破坏。’后来梁武帝毁掉了它,自己剃度为奴。

落享在《燕书》中说:秋七月丁卯,开始建造新殿。昌黎大棘城县河岸崩塌,出土铁制筑头一千一百七十四枚,永乐民郭陵见到后,上报朝廷,这一天到达。

《赵书》记载:刘曜召集了三千名建造殿宇的巧匠,征调了阳平等十郡的车牛五千辆运土,建造了建德殿。

《齐书·武穆裴皇后传》中说:宠妃荀昭华住在凤华柏殿。宫内皇帝居住的寿昌画殿南阁,设置了白鹭鼓吹两部。

《魏虏传》中提到:敌主宏率领军队到达寿阳,军中用黑毡搭建行殿,都用乌漆盾牌、乌漆槊,上面缀有黑虾蟆旗。

《礼志》中记载:魏文帝修缮洛阳宫室,临时都城在许昌,宫殿狭小,元旦在城南搭建了毡殿,用青布作为门。

《萧赤斧子颖胄传》中说:建武年间,荆州大风雨,龙进入柏斋中,柱壁上有爪足的痕迹。刺史萧欣害怕,不敢居住。

《隋书·宇文恺传》中说:当时皇帝北巡,宇文恺建造了观风行殿,上面可以容纳几百名侍卫,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在一起,下面装有轮轴,可以迅速移动,就像神功一样。戎狄见到后,无不惊骇。

唐太宗对侍臣说:‘现在天下太平,四方少数民族都臣服,只需要保持这个成果,来养育百姓。’指着殿宇说:‘安抚百姓就像建造这个房屋一样,一旦建成,就不能轻易改动。如果换一根椽子,增加一块瓦,人们都会踩在上面,好的工匠挥动笔刷,摇晃房屋的梁柱,破坏的地方会越来越多。这也就像百姓已经安定,就要好好抚养他们,如果想要追求新奇,改变制度,不保持其德行,必然会带来劳民伤财。’

太宗又说:‘我最近看了《刘聪传》,刘聪想要为刘后建造〈皇鸟〉仪殿,廷尉陈元达劝谏,刘聪大怒,命令将他处死。刘后亲手写信,恳切地请求,刘聪愤怒消解后,非常羞愧。人读书想要广泛地了解见闻,然而知道并不难。我最近在蓝田买木材,打算建造一座新殿,取名为两仪,还打算建造重阁,木材已经准备好了,想到刘聪的事情,这个计划就取消了。’

太宗又说:‘高祖邀请苏世长在披香殿宴会,世长酒醉后上奏说:‘这是隋炀帝建造的吗?为什么这么华丽?’高祖说:‘你善于直言进谏,但你的心思实际上是在欺诈,难道不知道这个殿是我建造的吗?为什么还要诬陷炀帝呢?’世长回答说:‘我确实不知道。但我看到倾宫、鹿台上的琉璃瓦,并不是受命帝王爱民节俭的做法。如果是陛下建造的,确实不合适。我过去在武功,有幸陪侍陛下,看到您的住宅,只是遮风挡雨,当时也觉得足够了。现在自从隋朝的奢侈以来,百姓难以承受,多次归附有道之人,而陛下得到了天下,实在应该惩戒奢侈,不忘节俭。现在刚刚得到天下,却在隋朝的宫殿内增加装饰,想要改变混乱,难道可行吗?’高祖常常宽容他。

太宗又说:‘玄宗曾经召集张说和礼官学士等,在集仙殿设宴。皇帝对张说说:‘现在和你们这些贤才在这里宴会,应该把殿改为集贤殿。’于是下命令,把丽正书院改为集贤殿书院。

太宗又说:‘丽正殿,是高宗降生的地方。开元年间,修缮并书写图箱,保存其中。’

《洛阳宫殿簿》记载有明光殿。《三秦记》说:明光殿位于桂宫中,全部用金玉珠玑做成帘子,日夜都充满光明。

太冲的《吴都赋》中提到:装饰赤乌的辉煌。

《三辅宫殿名》记载:未央宫里有骐驎殿和椒房殿。

又记载:长乐宫的前殿、宣德殿、通化殿、高明殿。

《汉宫殿名》记载:长安有临华殿、神仙殿、高门殿、朱鸟殿、曾城殿、宣室殿、承明殿、凤皇殿、飞云殿、昭阳殿、鸳鸯殿、钓台殿、合欢殿、萧何殿、曹参殿、韩信殿。

《成都记》说:隋朝蜀王秀经常建造一殿,飞鸟不会停在其上。

戴延之的《西征记》记载:太极殿上有金井阑、金博山、鹿卢、蛟龙背负山于井上,还有金狮子,位于龙之下。

伏滔的《北征记》说:梁城东有韩冯墓,距离城三里。青兰殿是宋王的行殿。

山谦之的《丹阳记》说:太极殿,周朝时的路寝。秦汉时称为前殿,现在称为太极殿,洛宫的名称始于魏朝。根据《史记》,秦始皇改命宫为庙,以模仿太极。魏朝称正殿为太极,大概是取其意义并加以太字,就像汉朝的夏门魏加称为太夏一样。咸康年间,散骑侍郎庾阐提议将太改为泰,这大概是错误的。东西堂也是魏朝的制度,属于周朝的小寝。皇后的正殿称为显阳,东边称为含章,西边称为徽音,这些都是洛宫的旧称。含章的名称起于后汉,显阳、徽音起于魏朝,最初称为明阳,晋朝为了避免晋文帝的名讳而改为现在的名称。周礼中也有路寝、小寝,这些都是其制度。

《登真隐诀》说:寥阳殿、太和殿,都是玉清宫中的殿名。

《二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在甘泉紫殿设置了云帐、云幄、云幕,称之为三云殿。

《汉官典职》记载:德阳殿周围可以容纳万人,殿下有激流洛水的景观。

《郡国志》记载:秦州上邽县北十六里有无疆古殿基,是后魏太武帝所建。

王子年的《拾遗记》记载:汉成帝建造了飞行殿,大小如同现在的辇车,选拔期门、羽林士兵背负着它奔跑,又称为云雷宫。

《两京记》记载:东京有五座宫殿,称为阴殿。墙壁厚五丈,高九十尺,东西房廊都有五十多间,西院有厨房,东院有教坊、内库。高宗常在此殿处理事务。

又记载:流杯殿的东西廊、殿南头两边都有亭子,用来间隔山池。此殿上建造了九曲漆渠,从陶光园引水入渠,隋炀帝常在此举行曲水之饮,位于东都。

又记载:含元殿的台阶比平地高出四十多丈,南边距离丹凤门四百步。

王文考的《鲁灵光殿赋序》说:鲁灵光殿是汉景帝程姬之子恭王刘余所建。起初恭王刚都下国,喜欢建造宫室,于是依托鲁僖的基兆而建造。遭遇汉朝中衰,盗贼横行,西京的未央、建章等殿都遭到毁坏,而灵光殿却巍然独存,或许是因为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护汉室吧?然而其规制制度与天上星宿相呼应,也是为了永保安宁。

《晋宫阁名》记载:太极殿有十二间:徽行殿、显阳殿、晖章殿、含章殿、建始殿、仁寿殿、百福殿、清暑殿、章华殿、嘉福殿、宣光殿、修明殿、嘉乐殿、芙蓉殿、崇光殿、华光殿、蔬圃殿、华德殿、九华殿(右在五殿有华林园。)章阳殿、百儿殿、芳德殿、灵光殿、承光殿、永宁殿、景福殿、延休殿、百子殿、虞清殿、渊冥殿、安昌殿。

《建康宫殿簿》说:林光殿位于县东北十里潮沟村覆舟山前,晋朝时作为药园。

又记载:陈永初中,在台城中建造了昭德、嘉德、寿安、乾明、有觉等殿。

又记载:光严殿位于县东北六里景阳山东。岭南建造了重云、光严二殿。前面有两座楼。

又记载:梁朝在台城中建立了曾城观。观历经四代修缮,又重建了七间重阁,上面称为重云殿,下面称为光严殿。

又记载:太初宫中有神龙殿,距离县三里。左太冲的《吴都赋》中提到:‘抗神龙之华殿’。

又记载:台城温德门内又建造了三善、长春、胜辩等殿。

又记载:凤光殿位于县东北五里一百步的旧台城内。

又记载:宋朝在台城建立了正福、清曜等殿。

又记载:台城中有丽谯阁、丽日殿、飞香三重阁。

又记载:台城温德门内有永贞、温文、文思、寿安等殿。

《舆地志》记载:未央后宫有鸳鸯、昭阳、飞翔、增地、合欢、兰林、披香、凤凰等八殿。

又记载:丹阳郡建康县文德殿,梁武帝将张衡的浑仪移至此殿。

又记载:洛阳有显阳殿,是皇后的正殿,由魏明帝所建。

又记载:丹阳郡建康县台城华光殿,梁武帝大通年间毁坏,将其材料施舍给草堂寺,人们洗取朱货价值百万,用其地重建了九间重阁。

又记载:丹阳郡建康县台城宝云殿,梁武帝将其用于佛教事宜。

又记载:丹阳郡建康县台城惠轮殿,梁武帝将其用于供养佛。

又记载:洛阳昭阳殿,由魏明帝所治,位于太极殿北边,铸有高四丈的黄龙和二丈的凤凰,放置在殿前。

又记载:新安郡新治县西十里有太宰殿。晋朝武陵王司马晞担任太宰,桓温谎称他谋反,将他迁至新安。他在这里建造宅邸,死后葬于此,后来尸体被运回都城。现在只有空坟。

杨龙骧的《洛城记》说:显阳殿北有云气殿。

《洛阳宫殿簿》记载:明光殿、徽音殿、式乾殿、晖章殿、含章殿、建始殿、仁寿殿、嘉福殿、百福殿、芙蓉殿、九华殿、流圃殿、华光殿、崇光殿。

《建康宫阙簿》记载:赤乌殿位于县东北五里。吴昭明宫的制度与天上星宿相呼应,也是为了永保安宁。

注《水经》说:孔子庙东南一百步有双石阙,即灵光殿的南阙。阙北一百多步,即灵光殿的基座,东西二十丈,南北十二丈,高约一丈。东西廊庑和其他建筑,中间方圆七百多步。阙的东北有浴池,池方四十多步,池中有方十步的钩台。池台的基础都是石头,遗迹仍然完好。因此王延寿的赋文中说:‘周行数里,仰不见日’。这是汉景帝程姬之子鲁恭王所建。殿的东南即是泮宫。在高门直北道西宫中,有高八十尺的台,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和池都是用石头建造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三-注解

殿:殿在古代建筑中指的是一种高大的建筑,常用于举行大典或皇帝居住的地方。殿是古代建筑中的最高级别,多用于皇权象征和举行重大仪式。

堂:堂指宽敞的房屋,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堂与殿相比,规模较小,但同样用于举行礼仪和居住。

陛下:陛下是对皇帝的尊称,源自古代的一种礼仪,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九锡:九锡是古代皇帝赐予大臣的最高荣誉,包括车马、服饰、剑器等九种物品。

路寝:路寝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形式,用于皇帝休息和处理政务。

阿房:阿房是秦始皇建造的宫殿,位于咸阳,规模宏大。

咸阳:咸阳是秦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上林:上林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座园林,位于咸阳附近。

凤凰: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杨安殿:杨安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汉献帝曾居住于此而得名。

玉堂殿:玉堂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装饰华丽而得名。

德阳殿:德阳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举行大典。

崇华殿:崇华殿是魏国时期的一座宫殿,因建筑华丽而得名。

九龙殿:九龙殿是魏国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有九龙图案而得名。

建始殿:建始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位于洛阳建始门外而得名。

太极殿:太极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却非殿:却非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位于洛阳却非门外而得名。

铜马殿:铜马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设有铜马而得名。

敬法殿:敬法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位于洛阳敬法门外而得名。

清凉殿:清凉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清凉而得名。

凤皇殿:凤皇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以凤凰为装饰,象征皇权。

嘉德殿:嘉德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装饰有嘉德而得名。

黄龙殿:黄龙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有黄龙图案而得名。

寿安殿:寿安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装饰有寿安图案而得名。

竹殿:竹殿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使用竹子建造而得名。

清暑殿:清暑殿是南朝宋时期的一座宫殿,因殿内清凉而得名。

集仙殿:集仙殿是唐朝时期的一座宫殿,因皇帝在此召见学士而得名。

丽正殿:丽正殿是唐朝时期的一座宫殿,是高宗李治出生之地。

蓝田:蓝田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

明光殿:明光殿是古代宫殿的一种,位于洛阳,以其辉煌的照明效果得名,常用金玉珠玑装饰,象征着富丽堂皇。

桂宫:桂宫是古代宫殿群之一,位于洛阳,是皇帝的行宫之一。

金玉珠玑:指金、玉、珍珠、宝石等贵重饰品,古代用于装饰宫殿,象征皇权的尊贵。

赤乌:赤乌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于比喻皇帝或皇权。

三秦记:《三秦记》是古代地理著作,记载了秦、汉、三国时期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内容。

未央宫:未央宫是西汉时期的皇宫,位于长安,是古代宫殿建筑之最。

骐驎殿:骐驎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于宫殿建筑中,象征皇权的威严。

椒房殿:椒房殿是古代皇后居住的宫殿,以椒粉装饰,象征皇后的尊贵。

长乐宫:长乐宫是西汉时期的皇宫之一,位于长安,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

宣德殿:宣德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通化殿:通化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接待外宾。

高明殿:高明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举行宴会。

临华殿:临华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举行宴会。

神仙殿:神仙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供奉神仙。

高门殿:高门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举行大典。

朱鸟殿:朱鸟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以朱雀为装饰,象征皇权。

曾城殿:曾城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举行大典。

宣室殿:宣室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举行大典。

承明殿:承明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举行大典。

飞云殿:飞云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以云彩为装饰,象征皇权。

昭阳殿:昭阳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鸳鸯殿:鸳鸯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以鸳鸯为装饰,象征夫妻和睦。

钓台殿:钓台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皇帝垂钓。

合欢殿:合欢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用于皇帝与皇后共度良宵。

萧何殿:萧何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以西汉名相萧何命名,用于纪念。

曹参殿:曹参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以西汉名相曹参命名,用于纪念。

韩信殿:韩信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以西汉名将韩信命名,用于纪念。

成都记:《成都记》是古代地理著作,记载了成都地区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内容。

金井阑:金井阑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装饰,以金为材料,象征皇权的尊贵。

金博山:金博山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装饰,以金为材料,象征皇权的尊贵。

鹿卢:鹿卢是古代的一种机械,用于提升重物,也用于装饰宫殿。

蛟龙负山於井上:蛟龙负山於井上是一种装饰手法,象征皇权的神圣。

金狮子:金狮子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装饰,以金为材料,象征皇权的威严。

韩冯墓:韩冯墓是古代名人韩冯的墓地,位于梁城东。

青兰殿:青兰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梁城东,是宋王行宫。

太极:太极是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原理,也用于宫殿名称,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

小寝:小寝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形式,用于皇后居住。

显阳:显阳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含章:含章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徽音:徽音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明阳:明阳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周礼:《周礼》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周代的官制、礼仪等内容。

路寝、小寝:路寝、小寝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两种形式,分别用于皇帝和皇后居住。

寥阳殿:寥阳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玉清宫中。

太和殿:太和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玉清宫中。

云帐、云幄、云幕:云帐、云幄、云幕是古代宫殿装饰中的一种形式,以云彩为装饰,象征皇权的神圣。

激洛水於殿下:激洛水於殿下是一种装饰手法,象征皇权的神圣。

无疆古殿基:无疆古殿基是古代宫殿的遗址,位于秦州上邽县北。

飞行殿:飞行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可以载人飞行。

云雷宫:云雷宫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长安,可以载人飞行。

东京:东京是古代对长安的别称。

阴殿:阴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东京,用于举行祭祀活动。

流杯殿:流杯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东京,用于举行宴会。

漆渠:漆渠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种装饰,以漆木为材料,象征皇权的尊贵。

曲水之饮:曲水之饮是古代宴会的一种形式,以曲水为载体,寓意欢乐。

含元殿:含元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东京,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丹凤门:丹凤门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东京,是皇宫的正门。

鲁灵光殿:鲁灵光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鲁国,是汉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所立。

泮宫:泮宫是古代学校的一种形式,位于鲁国,是汉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所立。

台城:台城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建康,是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皇宫。

昭德、嘉德、寿安、乾明、有觉等殿:昭德、嘉德、寿安、乾明、有觉等殿是台城中的宫殿,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

重云殿:重云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台城,是南朝梁的皇宫。

光严殿:光严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台城,是南朝梁的皇宫。

神龙殿:神龙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太初宫中,是南朝梁的皇宫。

三善、长春、胜辩等殿:三善、长春、胜辩等殿是台城中的宫殿,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

凤光殿:凤光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台城,是南朝宋的皇宫。

正福、清曜等殿:正福、清曜等殿是台城中的宫殿,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

丽谯阁、丽日殿、飞香三重閤:丽谯阁、丽日殿、飞香三重閤是台城中的建筑,用于装饰和观赏。

永贞、温文、文思、寿安等殿:永贞、温文、文思、寿安等殿是台城中的宫殿,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

鸳鸯、昭阳、飞翔、增地、合欢,兰林,披香、凤凰等八殿:鸳鸯、昭阳、飞翔、增地、合欢,兰林,披香、凤凰等八殿是未央后宫中的宫殿,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

文德殿:文德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建康,是南朝梁的皇宫。

浑仪:浑仪是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用于观测天象。

显阳殿:显阳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是皇后居住的地方。

华光殿:华光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建康,是南朝梁的皇宫。

宝云殿:宝云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建康,是南朝梁的皇宫。

惠轮殿:惠轮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建康,是南朝梁的皇宫。

太宰殿:太宰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新安郡新治县,是晋武陵王晞的住所。

云气殿:云气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位于显阳殿北。

舆地志:《舆地志》是古代地理著作,记载了各地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内容。

灵光:灵光是指灵光殿,是古代宫殿之一,位于孔子庙东南。

周行数里,仰不见日:周行数里,仰不见日是形容灵光殿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三-评注

《洛阳宫殿簿》中提及的明光殿,其名寓意光明照耀,与《三秦记》所述的桂宫中金玉珠玑为帘,昼夜光明的描述相呼应,展现了宫殿的富丽堂皇与不凡气度。

太冲《吴都赋》中的赤乌之暐暐,是对明光殿辉煌之景的进一步描绘,赤乌象征着太阳,暗示了宫殿如同太阳般照耀,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辅宫殿名》中提到的未央宫、骐驎殿、椒房殿等,反映了汉代宫殿建筑的规模与布局,以及宫廷生活的私密性与尊贵性。

《汉宫殿名》中列举的长安诸多宫殿,如临华殿、神仙殿等,展现了汉代宫殿建筑的多样性与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神仙信仰的崇尚。

《成都记》中隋蜀王秀所造之殿,飞鸟不止,寓意宫殿的神秘与灵性,也反映了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戴延之《西征记》中的太极殿,金井阑、金博山、鹿卢、蛟龙负山等装饰,体现了汉代宫殿建筑的奢华与工艺精湛。

伏滔《北征记》中的青兰殿,是宋王行殿,反映了宋代宫廷建筑的特色,以及宫廷与民间建筑的交流。

山谦之《丹阳记》中对太极殿的描述,揭示了宫殿建筑的历史渊源与演变,以及古代宫殿建筑与周制的关系。

《登真隐诀》中的寥阳殿、太和殿,作为玉清宫中殿名,体现了道教对宫殿建筑的想象与运用。

《二京杂记》中的三云殿,汉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反映了汉代宫廷的奢华与神秘。

《汉官典职》中的德阳殿,周旋容万人,激洛水于殿下,展现了汉代宫殿的宏伟与气势。

《郡国志》中的无疆古殿基,后魏太武所筑,反映了古代宫殿建筑的传承与演变。

王子年《拾遗记》中的飞行殿,体现了汉代宫殿建筑的创新与想象力。

《两京记》中的东京五殿,壁厚五丈,高九十尺,反映了唐代宫殿建筑的规模与坚固。

王文考《鲁灵光殿赋序》中对鲁灵光殿的描述,体现了古代宫殿建筑的规制与象征意义,以及对汉室的忠诚与保佑。

《晋宫阁名》中太极殿的十二间,徽行殿、显阳殿等,反映了晋代宫殿建筑的布局与功能。

《建康宫殿簿》中的林光殿、昭德殿等,反映了南朝宫殿建筑的特色与变迁。

《舆地志》中对未央后宫的八殿的描述,反映了汉代后宫的规模与生活。

《水经》中的孔子庙东南双石阙,即灵光之南阙,反映了古代宫殿建筑与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6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