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一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一-原文

《世本》曰:尧使禹作宫。

《释名》:宫,穹也;屋见垣上穹隆也。

《尔雅》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史记》曰:《天官书》曰:’玄武,虚、危,主宫室。’

《大戴礼》曰: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为蒿宫。

《毛诗》曰:定之方中,作为楚宫;揆之以日,作为楚室。

又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易》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左传》曰:襄公作楚宫,穆叔曰:《太誓》云:’人之所欲,天必从之。’君欲楚夫,故作其宫,若君不复適楚,必死是宫也。’六月,公薨于楚宫。’

又曰:晋成虒祁之宫,又成铜鞮之宫数里。

《论语》曰: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简然矣。

《史记》曰:驺子之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坐而受业。筑碣石宫,亲往师之。

又曰:秦始皇造阿房宫,征发天下工匠。

又曰:秦始皇所居之宫有祈年宫、长信宫、梁山宫。

又曰:戎使由余於秦,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又曰:项羽屠咸阳,焚其宫室,三月火不灭。

又曰:卢生说始皇曰:’人主为微行,所居而人知之,则害於神。愿上居居无令人知,则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命咸阳之旁三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所幸,有言其处者,死。始皇幸梁山宫,望见丞相骑众,不善之,中人以告丞相,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捕时在旁者,斩之。自是莫知所在,决事悉於咸阳宫。

又曰:始皇二十七年,作长信宫於渭南。通骊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筑墙垣如街巷。)

又曰:汉武帝时,河决。天子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作《瓠子歌》。於是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

又曰:樗里子卒,葬於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值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汉书》曰:汉八年,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苍龙,玄虎,二阙。)前殿、武库、大仓。高祖还,见宫阙壮丽,甚怒,曰:’天下方未定,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非壮非丽,无以威四夷,且令后世无以加也。’

又曰:初,江充召见犬台宫,(晋灼曰:黄图上林有走狗观也。古曰今书本犬台有作太台,字者误也。汉无太台宫也。)自请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为人魁岸,容貌甚壮。帝望见而异之,谓左右曰:’燕赵固多奇士。’既至前,问以当世政事,上悦之。

又曰:武帝六年冬,行幸回中。春,作首山宫。

又曰:上幸不其,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向坐拜者。作《交门之歌》。

又曰:幸河东之明年正月,凤凰集祋祤,於所集处得玉宝,起步寿宫。

又曰:柏梁灾,越巫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又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於是起建章宫,为千门万户。

又曰:梁孝王,吴、楚破,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多大县。孝王,太后少子,爱之,赏赐不可胜道。於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宫连属於平台四十馀里。(如淳曰:在梁东北离宫所在。晋灼曰:或说在城中东北角。)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警入跸,拟於天子。

又曰:孝武作建章宫,为千门万户。有凤凰阙,高二十馀丈,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立神明台、井幹楼,度高五十馀丈,辇道相属焉。

又曰:秦起咸阳而西至雍,离宫三百,(师古曰:凡言离宫者皆谓於别处置之,非常所居也。)钟鼓帷帐,不移而具。又为阿房之殿,高数十仞,(师古曰:阿房者,言殿之四阿皆房也。一说,大陵曰阿,言其殿高若於阿,上为房也。房,次王作旁说云。始皇作四十殿,未有名,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阿,近也。八尺曰仞也。)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从车罗骑四马驰骛,旌旗不挠。(师古曰:挠,屈也。言庭之广大,殿之高敞,众骑驰骛无所触。建立旗旌,不屈挠。)为宫室之丽至於此,使其后世曾不得聚庐而托处焉。

又曰:邹阳谏吴王曰:’臣闻秦倚曲台之宫,(应劭曰:始皇帝所治处也。若汉家未央宫也。)悬衡天下,(服虔曰:关西为衡。应劭曰:衡,平也。如淳曰:衡,犹称也,言其悬法度於其上也。师古曰:此说秦自以为威力强固,非论平法也。下又言陈胜连从兵之据,则是说从横之事耳。服释是也。)画地而不犯,(师古曰:画地不犯者,法制之行。)兵加胡越;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师古曰:从音子容切。)以叩函谷,咸阳遂危。(师古曰:叩,击也。)何则?列郡不相亲,万室不相救也?’

又曰:后元二年,幸盩厔,作五柞宫。(张晏曰:有五柞树,因以名。)

又曰:甘露二年,幸萯阳宫。(在鄠,萯音倍。)

《后汉书》曰:永平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宫,锺离意诣阙免冠上疏曰:

伏见陛下以天时小旱,忧念元元,降避正殿,躬自克责,而比日密云,遂无大润,岂政有未得应天心者邪?

昔成汤遭旱,以六事自责曰:

‘政不节邪?使人疾邪?宫室崇邪?女谒盛邪?苞苴行邪?谗夫昌邪?’

窃见北宫大作,人失农时,此所谓宫室荣也。

自古非患宫室小狭,但患人不安宁。

宜且罢止,以应天心。

臣意以匹夫之才,无有重行能,久食重禄,擢备近臣,比受厚赐,喜惧相半,不胜愚戆征营,

(征营,不自安也。)罪当万死。

帝策诏报曰:

汤引六事,咎在一人。

其冠履,勿谢。

比上天降旱,密云数会,朕戚然惭惧,思获嘉应。

故分布祷请,闚候风云,北祈明堂,南设雩场。

(明堂在洛阳城南,言北祈者,盖时修雩场在明堂之南也。)。

今又敕大匠止作诸宫,减省不急,庶消灾谴。

诏因谢公卿百僚,遂应时澍雨。

又曰:东平王苍薨,元和三年,东巡狩,幸东平宫,追念苍,谓其诸子曰:

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因泣下沾襟。

《魏志》曰:帝营作许昌宫,杨阜谏曰:

尧尚茅茨而万国安,禹卑宫室,而天下乐。

桀作璇室象廊,纣为倾宫鹿台,皆丧社稷也。

《吴志》曰:后主二年六月,起新宫於大初之东,制度尤广。

二千石已下,皆自入山督摄伐木。

又坏诸地大开苑囿,起土山作楼观,加饰珠玉,制以奇名,右临硎,左弯碕。

又开城北渠引后湖水。

激流入宫内,巡绕堂殿。

穷极伎巧,功费万计。

又曰:赤乌十年春二月,適南宫。

三月,改作大初宫,诏移武昌材瓦。

有司奏:

‘武昌宫作已二十八年,恐不堪用,宜别更置。’

帝曰:

大禹卑宫室为美。

今军事未已,所在多赋,妨损农业。

且建业宫乃朕从京来作府舍耳,柱材率细,年月久远,恐损坏,今武昌宫材木自可用缮之。

《晋书》曰:尚书仆射谢安石以宫室朽坏,启作新宫。

帝权出居会稽王第。

二月,始兴功,内外日役六千人。

安与大匠毛安之决意修定,皆仰摸玄象,体合辰极,并新制置省阁堂宇名署。

时正构太极殿欠一梁,有梅木流至石头,石头津主启闻,取用之。

因画花於梁上,以表瑞焉。

又起朱雀重楼,皆绣栭藻井,门开三道,上重名朱雀观。

观下门上有铜雀悬楣上,刻木为龙虎,左右相对。

王隐《晋书》曰:高堂隆刻邺宫屋材云:

‘后若干年,当有天子居此宫。’

惠帝止邺宫,治屋土剥更屋,始见刻字,计年正合时。

《载记》曰:石勒欲营邺宫,先是廷尉续咸谏止之。

及是霖雨,中山西北暴水,流漂巨木百馀万根,集于堂阳。

勒大悦,谓公卿曰:

‘诸卿知否?此非为灾,天意欲吾营都矣。’

於是营之,勒亲定规模。

又曰:刘曜命起丰明观,立西宫,建凌霄楼於镐池。

侍中乔豫、和苞上疏曰:

‘臣闻人主之兴作也,上准乾象,俯顺人时,是以卫文承乱亡之后,宗庙流漂无所,而犹上宪营室作为楚宫。’

故能上兴康叔、武公之迹,延九百之庆也。

今奉诏书将营丰明观,市道刍荛咸非之,曰一观之费足以平凉州矣。

又奉敕旨复欲拟阿房而建西宫,模琼楼而建凌霄,以此功费亦可以吞吴、蜀,剪齐、魏矣。’

书奏,曜大悦。

《宋书》曰:少帝以石头城为长乐宫,东府城为未央宫。

《齐书》曰:高祖永明元年秋七月,车驾幸青溪旧宫,设金石乐,在位者赋诗。

《唐书》曰:东都平,太宗入观隋氏宫室,嗟后主罄人力以逞奢侈。

薛收进曰:

‘峻宇雕墙,殷辛以灭;土阶茅栋,唐尧以昌。秦帝增阿房之饰,汉后罢露台之费,故汉祚延而秦祸速,自古如此。土崩瓦解,取讥后代,良以奢虐所致。’

太宗悦其对。

又曰:高祖尝避暑於仁智宫。

又曰:阎立德受诏造翠微微宫玉华宫,咸称旨,赏赐甚厚。

又曰:太宗将幸九成宫,姚思廉谏曰:

‘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

言甚切至,太宗纳之。

《西京杂记》曰:赵王如意年幼,未能亲就外傅,戚姬使旧赵内傅赵媪傅之,号其室为养德宫。

又曰:五柞宫有五柞树,皆连抱,上枝覆荫数十亩。

其西有青桐观,观有三梧桐树,树下石骐麟二枚,刊其胁为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

头高一丈三尺,东边者前左脚折,折处有赤如血。

父老谓其有神,皆含血而属筋焉。

《帝王世纪》曰:纣作倾宫,七年乃成,大十里,高十丈。

又曰:尧有贰宫。

《汉武故事》曰: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

取年十五已上、二十已下,满四十者出嫁。

掖庭令总其籍,时有死出者隋补之,凡诸宫美人可有七八千。

建章、未央、长乐三宫皆辇道相属,悬栋飞阁,不由径路。

《六韬》曰:殷君喜治宫室七十三所。

大宫百里,宫中九市。

《列仙传》曰:钩弋夫人,齐人,病六年,右手拳。

望气者云:

‘东方有贵人气。’

推而得之。

召到,姿色甚伟,帝披其手,得一玉钩,而手寻展。

故名其宫为钩翼宫。

《十洲记》曰:方丈山上有玄琉璃宫。

《博物志》曰:夏桀之时,为长夜宫於深谷之中,男女杂处,三旬不出听政。

其后大风飘沙,一夕填此宫谷。

《邺中记》曰:石虎在时,自襄国至邺二百里中,四十里辄立一宫,宫有一夫人,侍婢数十,黄门宿卫,石虎下辇即止。凡虎所起,内外大小殿、台、观、行、宫四十四所。

《郡国志》曰:武帝游五柞宫,欲广,上林令谯隆谏曰:’尧、舜至治广德,不务苑囿。’帝初不悦,后拜为中郎。

《墨子》曰:上古之人,未知为宫室,就陵而居处,下润伤民,故圣人作,为宫室。宫室之法,高足以避润湿,中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霜雪,墙高足以别男女,故以便生,不以为乐也。今之为宫室,必厚敛百姓,暴夺民财,为曲直之室,青黄刻镂之饰,故国贫而人难诉也。

《管子》曰:黄帝有合宫以听政。

《穆天子传》曰:天子升於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

《越绝书》曰:美女宫,周五百九十步。土城者,勾践所习教美西西施、郑旦宫室。

《方言》曰:吴有馆娃之宫。

《列子》曰:周穆王时,西域国有化人来,王执化人之袪,腾而上天。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实为清都紫微也。

《孟子》曰:齐宣王见孟子於雪宫。

《吕氏春秋》曰:武王胜殷,清箕子之宫也。

《神异经》曰: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阙高百尺,画以五色,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题曰天地长男之宫。西方有宫,白石为墙,五色玄黄门,有金榜而银镂,题曰天地少女之宫。中央有宫,以金为墙,阙有金榜以银镂,题曰天皇之宫。南方有宫,以赤石为墙,赤铜为门,阙有银榜,曰天地中女之宫。北方有宫,以黑石为墙,题曰天地中男之宫。东南有宫,以黄石为墙,以黄榜碧镂,题曰天地少男之宫。西南有宫,以黄铜为墙,题曰地皇之宫。

《十洲记》曰:青丘山上有紫宫,天真仙女多游於此。

又曰:方丈山有琉璃宫。

《纪年》曰:穆王所居,郑宫春宫。

《说苑》曰:楚使使聘齐。齐王享之梧宫,使者曰:’大哉梧乎!’王曰:’江海之鱼吞舟,况大国之树。’

《三辅故事》曰:桂宫周匝十里,有光明殿、走狗台,土山复道横北庭,从宫中西上城至神明台。

《三辅黄图》曰:有夜光宫、望远宫、昭台宫、蒲桃宫、棠梨宫、蒷阳宫、长平宫、五柞宫。

《汉宫阙名》曰:长安有长乐宫、未央宫、长门宫、鼓篁宫、承光宫、宜春宫、池阳宫、长平宫、黄山宫、望仙宫、长杨宫、集灵宫、延寿宫、祈年宫、通天宫、馺娑宫、沛宫、林光宫、甘泉宫、龙泉宫、首山宫、交门宫、明光宫、五柞宫、万岁宫、竹宫、寿宫、建章宫、太一宫、思子宫、(见《汉书》,长乐等宫,或在京师,或在外邵,或帝王所居,或祀祠所在,或因事以置。)夜光宫、棠梨宫、扶荔宫(见《三辅莫图》)、桂宫(见《三辅故事》)、鼎湖宫、谷口宫。

《魏略》曰:大秦国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梱,食器亦然。

《郡国志》曰:金河府摩磷宫北二十里有石殿一,飞桥向岸,画以古贤哲士,太常卿蒋少游制。太和五年,文明太后来幸,钓得鲤鱼一双,长三尺,以黄金锁穿鳃,放於池中。后皆长五尺,沉泛相随。正光元年五月五日,天清气爽,闻池内锵锵声,水中惊沸,须臾,雷电海冥,有气五道自池中属於天,久之乃灭,波止水定,唯见一鱼化为龙矣。

又曰:秦川宫,昔非子到秦,於此筑宫室。

又曰:庐山有三宫,上宫在悬崖之表,人所不及;次宫在山岩下,两边有阴阳沟,有石羊马,夹道相对;下宫在彭蠡湖际。

《隋图经》曰:大业十六年,自江都还洛阳,敕於汾州北临汾水起汾阳宫,即管涔山汾河源所出之处。当盛暑之时,临河盥潄,即凉风凛然如八九月,其北多雨,经夏罕有晴日,一日之中,倏忽而雨,倏忽而晴,晴雨未曾经日。虽高岭千仞,岭上居人掘地深二三尺,即得清泉用之。

《寿春图经》曰:十宫,在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疏迥跨屺,随地形置焉。并隋炀帝立也,曰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枫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光汾宫,是曰十宫。

《西京记》曰:通义坊,唐高祖龙潜旧宅,武德元年以为通义宫。六年,高祖临幸,大宴群臣,引见邻里父老,班赐有差。贞观元年,立为兴圣尼寺焉。

又曰:大明宫,南接京城之北面,西接京城之东北隅。初,高宗尝患风痺,以宫内湫湿,屋宇拥蔽,乃於此置宫。司农少卿梁孝仁充使制造。北据高冈,南望爽垲,视终南如指掌,坊市俯而可窥。

《东京记》曰:上阳宫,在皇城西南东苑,前苑东垂,南临洛水,西亘谷水。上元中,韦机充使所造。列岸修廊连亘,掘地,得铜器似盆而浅,中有隐起双鲤之状,鱼间有四篆字曰:’长宜子孙’。时人以为李氏再兴之符。高宗末年,常居此宫以听政也。

《两京记》曰:上阳宫西有西上阳宫,两宫夹谷水,虹桥架空,以通往来。

《楚辞》曰: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一-译文

《世本》记载:尧帝派禹建造宫殿。

《释名》解释说:宫,指的是高耸;屋檐见到的墙上有高起的穹顶。

《尔雅》说:宫称为室,室称为宫。

《史记》中《天官书》记载:玄武、虚、危三星,主管宫室。

《大戴礼》记载:周朝时期,德行和恩泽广泛,草木茂盛,用高大的蒿草作为宫柱,称为蒿宫。

《毛诗》说:确定了方位,建造了楚宫;用日影测量,建造了楚室。

《毛诗》又说:在宫中敲鼓,声音传到外面。

《易经》说:上古时期人们住在洞穴里,后来圣人将洞穴改为宫室,上有栋梁,下有屋檐,用来避风雨。这是取自《大壮》卦。

《左传》记载:晋襄公建造了楚宫,穆叔说:《太誓》中说:‘人的愿望,天一定会成全。’君王想要楚夫,所以建造了楚宫,如果君王不再去楚国,必定会在楚宫中死去。六月,襄公在楚宫去世。

《左传》又说:晋成公建造了虒祁宫,又建造了铜鞮宫,相距数里。

《论语》记载:大禹谦虚地对待宫室,而全力以赴地治理沟渠。大禹,我非常敬佩。

《史记》记载:驺子到燕国,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开路,请弟子们坐下学习。建造碣石宫,亲自前往拜师。

《史记》又说:秦始皇建造了阿房宫,征召天下工匠。

《史记》记载:秦始皇居住的宫殿有祈年宫、长信宫、梁山宫。

《史记》又说:戎人派由余到秦国,秦缪公向他展示了宫室的积蓄,由余说:‘如果是鬼来建造,那会劳神;如果是人来建造,那会劳民。’

《史记》记载:项羽屠杀咸阳,焚烧了宫室,火势三个月不灭。

《史记》记载:卢生劝说秦始皇说:‘君主微服私行,如果被人知道,就会对神灵有害。希望君主居住的地方不要让人知道,这样不死之药或许可以得到。’于是命令在咸阳附近三百里内建造了二百七十座宫观,通过复道和甬道相连,用帷幕、钟鼓和美女来装饰,所幸之处,有说出其位置的,就会被处死。秦始皇前往梁山宫,看到丞相的骑兵队伍,觉得不祥,中人在一旁告知丞相,减少车马。秦始皇生气地说:‘这个人泄露了我的话。’于是捕捉在场的所有人,将他们斩首。从此以后,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所有事情都在咸阳宫处理。

《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七年,在渭南建造了长信宫。打通骊山,建造了甘泉前殿。建造甬道,从咸阳延伸过去。(建造的墙垣像街巷一样。)

《史记》记载:汉武帝时期,黄河决口。天子亲自到决口处,沉入白马和玉璧,创作了《瓠子歌》。于是在决口处建造了宫殿,命名为宣房宫。

《史记》记载:樗里子去世,葬在渭南章台之东。说:‘百年后,这里将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坟墓。’樗里疾的住宅在昭王庙西,渭南的阴乡樗里,所以俗称为樗里子。到了汉朝,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对着他的坟墓。秦人谚语说:‘有力气的有任鄙,有智慧的有樗里。’

《汉书》记载:汉八年,萧丞相负责建造未央宫,建立了东阙、北阙、(苍龙、玄武,两个阙门。)前殿、武库、大仓。高祖返回,看到宫殿的壮丽,非常生气,说:‘天下还未安定,为什么要过度建造宫室呢!’何进说:‘如果不壮丽不华丽,就无法威慑四方异族,而且可以让后世无法超越。’

《汉书》记载:最初,江充在犬台宫被召见,(晋灼说:黄图上林有走狗观也。古时将犬台写作太台,字有误。汉朝没有太台宫。)自己请求以平常的服饰帽子见皇帝,皇帝同意了。江充身材魁梧,容貌强壮。皇帝看到他后感到惊奇,对左右说:‘燕赵之地果然多奇士。’等到他面前,询问当世的政事,皇帝很高兴。

《汉书》记载:武帝六年冬天,皇帝巡视回中。春天,建造了首山宫。

《汉书》记载:皇帝巡视不其,在交门宫祭祀神人,好像有人朝拜。创作了《交门之歌》。

《汉书》记载:皇帝巡视河东的第二年正月,凤凰集在祋祤,在凤凰集的地方得到了玉宝,开始建造步寿宫。

《汉书》记载:柏梁宫发生火灾,越巫勇之于是说:‘越地习俗,有火灾又要建造房屋,一定要建造得大,用来克服火灾。’于是建造了建章宫,有千门万户。

《汉书》记载:梁孝王,吴、楚叛乱时,梁国与汉朝关系亲近,有功。又成为大国,占据天下肥沃之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有四十多个城池,县份众多。孝王是太后的幼子,受到宠爱,赏赐无数。于是孝王建造了东苑,方圆三百多里,扩建睢阳城七十里,大规模建造宫室,建造复道,宫室连绵四十多里。(如淳说:在梁国东北离宫所在。晋灼说:有人说在城中东北角。)得到赐予的天子旌旗,随从千乘万骑,出警入跸,像天子一样。

《汉书》记载:孝武帝建造了建章宫,有千门万户。有凤凰阙,高达二十多丈,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海中的神山。南有玉堂璧门大鸟等。建立神明台、井干楼,高度超过五十丈,辇道相连。

《汉书》记载:秦朝从咸阳向西到雍,建造了三百座离宫,(师古说:所说的离宫都是指在别处建造,不是常居住的地方。)钟鼓、帷幕、帐幔,不用搬运就齐全。又建造了阿房殿,高达数十丈,(师古说:阿房,是说殿的四角都是房。一说,大陵称为阿,是说殿高得像大陵,上面是房。房,次王作旁说云。始皇建造了四十座殿,没有名字,因为离咸阳近,所以称为阿房。阿,近也。八尺称为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车马奔驰,旗帜不弯折。(师古说:挠,弯曲。是说庭院的广大,殿的高敞,马匹奔驰无所触。建立旗帜,不弯曲。)宫室的华丽达到了极致,以至于后世的人甚至无法聚集庐舍而居住。

《汉书》记载:邹阳劝谏吴王说:‘我听说秦国依靠曲台宫,(应劭说:是秦始皇居住的地方。就像汉朝的未央宫一样。)悬挂天平,(服虔说:关西称为衡。应劭说:衡,平衡也。如淳说:衡,就是称,是说将法度悬挂在上面。师古说:这种说法是秦自认为威力强大,不是在谈论平衡法度。下面又说陈胜联合兵马占据地方,这是在说纵横之事。服释是也。)划地而不侵犯,(师古说:划地不侵犯,是指法制的执行。)军队攻打胡人和越人;到了晚期,张耳、陈胜联合兵马占据地方,(师古说:从音子容切。)攻打函谷关,咸阳因此陷入危机。(师古说:叩,攻打。)为什么?列郡之间不相亲,万家之间不相救助?’

《汉书》记载:后元二年,皇帝巡视盩厔,建造了五柞宫。(张晏说:有五棵柞树,因此命名。)

《汉书》记载:甘露二年,皇帝巡视萯阳宫。(在鄠县,萯音倍。)

《后汉书》记载:永平三年夏天发生旱灾,于是大规模修建北宫。锺离意到皇宫前脱帽上疏说:‘我看到陛下因为天气稍微干旱,忧虑百姓,避开了正殿,亲自承担责任,但是最近天空中密布云层,却没有下大雨,难道是因为政治上有不符合天意的地方吗?’以前成汤遇到旱灾,自己责备说:‘政治是否节俭?是否使人疾苦?宫室是否过于奢华?后宫是否过于繁忙?贿赂是否盛行?奸臣是否当道?’我看到北宫的修建规模宏大,百姓失去了农时,这就是所说的宫室奢华。自古以来,不是担心宫室太小,而是担心百姓不安宁。应该暂时停止修建,以顺应天意。我以一个普通人的才能,没有重大的行为可以展示,长期享受高薪,被提拔为近臣,虽然受到优厚的赏赐,但是喜忧参半,无法承受这种不安,罪该万死。’皇帝下诏回复说:‘汤王提到的六件事,责任在于一个人。你的冠帽和鞋子,不用退回。自从上天降下旱灾,密布的云层多次聚集,我感到非常愧疚和恐惧,希望得到上天的回应。因此分布祈祷,观察风云,向北祈求明堂,向南设立雩场。现在又命令大匠停止修建所有宫殿,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希望消除灾害。’诏令因此感谢公卿百官,随后应时而下大雨。

《后汉书》又说:东平王刘苍去世,元和三年,皇帝东巡,到东平宫,追念刘苍,对他的儿子们说:‘想起这个人,来到他的家乡,他的居所还在,而他已经不在了。’于是泪流满面。

《魏志》记载:皇帝修建许昌宫,杨阜劝谏说:‘尧帝崇尚简朴的茅屋,天下安宁;大禹宫室低矮,天下人民都感到快乐。桀帝修建了华丽的璇室和象廊,纣王修建了倾宫和鹿台,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吴志》记载:后主二年六月,在太初宫的东边开始修建新宫,规模尤其宏大。二千石以下的官员都亲自上山监督砍伐木材。又破坏了多处土地,开辟了大片园林,建造土山和楼观,用珠玉装饰,以奇特的名字命名,右边靠近硎石,左边弯曲如碕。又在城北开凿渠道引入后湖的水。水流引入宫内,环绕堂殿。极尽巧思,耗费了大量财力。

《吴志》又说:赤乌十年春天二月,皇帝适南宫。三月,改建大初宫,下诏迁移武昌的材瓦。有关部门上奏说:‘武昌宫已经修建了二十八年,恐怕不能再使用,应该另建。’皇帝说:‘大禹宫室简陋,被认为很美。现在军事还没有结束,各地都征收重税,损害了农业。而且建业宫是我从京城来时建造的府舍,柱子都很细,年代久远,恐怕会损坏,现在武昌宫的木材正好可以用来修缮。’

《晋书》记载:尚书仆射谢安石因为宫室破旧,提议修建新宫。皇帝暂时搬出居住在会稽王的宅邸。二月,开始动工,内外每天有六千人参与修建。谢安与工匠毛安之决定修建,都依据天象,符合星辰的位置,并重新规划了省阁堂宇的名称。当时正在建造太极殿,缺少一根梁,有一根梅木漂流到石头城,石头津的主管上报,取用了这根梁。然后在梁上画花,以示吉祥。又建造了朱雀重楼,都装饰有绣栭藻井,门开三道,上面是重名的朱雀观。观下的门上有铜雀悬楣,刻有木制的龙虎,左右相对。

王隐的《晋书》记载:高堂隆雕刻邺宫的屋材时说:‘若干年后,将有天子居住在这个宫殿。’惠帝居住在邺宫,修缮房屋时,发现了刻字,计算年份正好符合。

《载记》记载:石勒想要修建邺宫,在此之前廷尉续咸劝阻他。到了这时,连续下雨,中山西北方向洪水泛滥,漂流着巨大的树木,有百多万根,聚集在堂阳。石勒非常高兴,对公卿们说:‘你们知道吗?这不是灾祸,这是天意想要我修建都城。’于是开始修建,石勒亲自确定了规模。

《载记》又说:刘曜命令修建丰明观,建立西宫,在镐池边建造凌霄楼。侍中乔豫、和苞上疏说:‘我听说君主修建宫殿,向上要符合天象,向下要顺应民心,因此卫文公在乱亡之后,宗庙流离失所,仍然按照法律修建楚宫。因此能够继承康叔、武公的业绩,延续九百年的国运。现在奉诏书将要修建丰明观,市场上的百姓都反对,说一观之费足以平定凉州。又奉敕旨想要模仿阿房宫而建造西宫,模仿琼楼而建造凌霄楼,这样的工程费用也可以吞并吴、蜀,剪除齐、魏。’奏书呈上,刘曜非常高兴。

《宋书》记载:少帝把石头城作为长乐宫,东府城作为未央宫。

《齐书》记载:高祖永明元年秋天七月,皇帝驾临青溪旧宫,设置金石乐器,在位的官员们赋诗。

《唐书》记载:东都平定后,太宗进入隋朝的宫室,感叹后主李煜过度奢侈。薛收进言说:‘高大的宫室和雕琢的墙壁,导致了殷辛的灭亡;简朴的土阶和茅屋,使得唐尧昌盛。秦帝增加了阿房宫的装饰,汉后废除了露台的费用,因此汉朝的国运得以延续,而秦朝的灾祸迅速到来。土地崩塌,瓦解被后世所讥讽,正是因为奢侈和残暴所致。’太宗对他的回答感到高兴。

《唐书》又说:高祖曾经到仁智宫避暑。

《唐书》又说:阎立德接受诏令建造翠微宫和玉华宫,都符合皇帝的意愿,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唐书》又说:太宗将要前往九成宫,姚思廉劝谏说:‘离宫游幸,是秦皇、汉武的行为,本来就不是尧、舜、禹、汤所做的事情。’言辞非常恳切,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

《西京杂记》记载:赵王刘如意年幼,不能亲自去拜师学习,戚姬让原来的赵国内傅赵媪教导他,称他的居所为养德宫。

《西京杂记》又说:五柞宫有五棵连抱的大树,树枝覆盖了数十亩。其西有青桐观,观中有三棵梧桐树,树下有两尊石麒麟,刻有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的东西。麒麟高一丈三尺,东边的那尊麒麟前左脚断裂,断裂处有像血一样的红色。老年人说它有神,都含着血,绑着筋。

《帝王世纪》记载:纣王修建倾宫,历时七年才完成,占地十里,高十丈。

《帝王世纪》又说:尧帝有两个宫殿。

《汉武故事》记载:皇帝修建明光宫,征发燕、赵地区的美女二千人填充其中。选取年龄在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满四十岁的出嫁。掖庭令负责管理名单,有时有死亡的,就补充新的,所有的宫中美女可能有七八千人。建章、未央、长乐三宫都通过车道相连,高高的屋檐和飞阁,不经过直路。

《六韬》记载:商王喜欢修建宫室七十三所。大宫占地百里,宫中有九个市场。

《列仙传》记载:钩弋夫人是齐国人,病了六年,右手拳头紧握。望气的人说:‘东方有贵人的气息。’推算后找到了她。召见到她,姿色非常出众,皇帝打开她的手,发现一个玉钩,她的手随即展开。因此称她的宫殿为钩翼宫。

《十洲记》记载:方丈山上有玄琉璃宫。

《博物志》记载:夏桀时期,在深谷中修建了长夜宫,男女混杂居住,三十天不出听政。后来大风刮起沙尘,一夜之间填满了这个宫和谷。

《邺中记》记载:在石虎在位的时候,从襄国到邺城大约两百里的路程中,每隔四十里就建有一座宫殿,宫殿里有一位夫人,还有几十个侍女,还有黄门和卫士守卫,石虎下车后就会停下来。总共石虎建造了四十四座大小殿、台、观、行、宫。

《郡国志》记载:武帝游览五柞宫,想要扩建,上林令谯隆劝谏说:‘尧、舜治理天下,广施仁德,并不追求园林。’武帝一开始不高兴,后来还是任命他为中郎。

《墨子》记载:古代的人不知道建造宫室,就住在山陵上,下面的潮湿会伤害到百姓,所以圣人建造了宫室。宫室的设计,高度足以避免潮湿,中间可以抵御风寒,上面可以抵御霜雪,墙壁的高度足以区分男女,所以建造宫室是为了方便生活,而不是为了享乐。现在的人建造宫室,一定会搜刮百姓,强夺民财,建造弯曲的房屋,装饰以青黄色彩和雕刻,所以国家贫穷,百姓难以申诉。

《管子》记载:黄帝有合宫来处理政务。

《穆天子传》记载:天子登上昆仑山,去观看黄帝的宫殿。

《越绝书》记载:美女宫,周长五百九十步。土城是勾践训练美女西施、郑旦的宫室。

《方言》记载:吴国有馆娃宫。

《列子》记载:周穆王时,西域有化人来,王抓住化人的袖子,飞升到天上。到了化人的宫殿,宫殿是用金银建造的,用珠玉装饰,位于云雨之上,实际上就是清都紫微。

《孟子》记载: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

《吕氏春秋》记载:武王战胜殷商,清理了箕子的宫室。

《神异经》记载:东方有一座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有高百尺的阙,用五色画饰,门上有银色匾额,用青石碧色雕刻,题名为‘天地长男之宫’。西方有一座宫,白石为墙,有五色玄黄门,有金色匾额和银色雕刻,题名为‘天地少女之宫’。中央有一座宫,用金为墙,阙上有金色匾额和银色雕刻,题名为‘天皇之宫’。南方有一座宫,用赤石为墙,赤铜为门,阙上有银色匾额,题名为‘天地中女之宫’。北方有一座宫,用黑石为墙,题名为‘天地中男之宫’。东南方有一座宫,用黄石为墙,用黄榜碧色雕刻,题名为‘天地少男之宫’。西南方有一座宫,用黄铜为墙,题名为‘地皇之宫’。

《十洲记》记载:青丘山上有一座紫宫,天真的仙女常在这里游玩。

又记载:方丈山上有琉璃宫。

《纪年》记载:穆王居住的地方,是郑宫春宫。

《说苑》记载:楚王派使者去访问齐国。齐王在梧宫宴请使者,使者说:‘梧宫真是宏伟啊!’齐王说:‘江海中的鱼能吞舟,何况是大国的树木。’

《三辅故事》记载:桂宫周围十里,有光明殿、走狗台,土山上的复道横跨在北庭,从宫中向西上城到神明台。

《三辅黄图》记载:有夜光宫、望远宫、昭台宫、蒲桃宫、棠梨宫、蒷阳宫、长平宫、五柞宫。

《汉宫阙名》记载:长安有长乐宫、未央宫、长门宫、鼓篁宫、承光宫、宜春宫、池阳宫、长平宫、黄山宫、望仙宫、长杨宫、集灵宫、延寿宫、祈年宫、通天宫、馺娑宫、沛宫、林光宫、甘泉宫、龙泉宫、首山宫、交门宫、明光宫、五柞宫、万岁宫、竹宫、寿宫、建章宫、太一宫、思子宫(见《汉书》,长乐等宫,或在京师,或在外郡,或帝王所居,或祭祀场所,或因事而建)。夜光宫、棠梨宫、扶荔宫(见《三辅莫图》)、桂宫(见《三辅故事》)、鼎湖宫、谷口宫。

《魏略》记载:大秦国城中有五座宫殿,相隔各十里,宫殿都用水晶装饰,食器也是如此。

《郡国志》记载:金河府摩磷宫北二十里有石殿一座,飞桥通向岸边,上面画有古代贤哲,太常卿蒋少游设计。太和五年,文明太后驾临,钓到一对鲤鱼,长三尺,用黄金锁穿鳃,放入池中。后来都长到五尺,沉浮相随。正光元年五月五日,天空晴朗,听到池中发出锵锵声,水中波涛汹涌,不久,雷电交加,天空昏暗,有五道气从池中直通天空,过了一会儿才消失,波浪停止,水面平静,只见一条鱼变成了龙。

又记载:秦川宫,昔非子到秦国,在这里建造宫室。

又记载:庐山有三座宫,上宫在悬崖之外,人无法到达;次宫在山岩下,两边有阴阳沟,有石羊马,道路两旁相对;下宫在彭蠡湖边。

《隋图经》记载:大业十六年,从江都返回洛阳,命令在汾州北临汾水处建造汾阳宫,即管涔山汾河源头所在之处。在盛夏之时,临河洗涤,即有凉风习习,如同八九月,其北多雨,整个夏天很少见到晴天,一天之内,忽雨忽晴,晴雨未曾连续一天。即使高岭千仞,岭上居民挖掘地深二三尺,就能得到清泉。

《寿春图经》记载:十座宫,在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疏朗开阔,随地势而建。都是隋炀帝所建,分别是归雁宫、回流宫、九里宫、松林宫、枫林宫、大雷宫、小雷宫、春草宫、九华宫、光汾宫,统称为十宫。

《西京记》记载:通义坊,是唐高祖龙潜时的旧宅,武德元年改为通义宫。武德六年,高祖亲临,大宴群臣,邀请邻里父老,分别赐予不同的礼物。贞观元年,改为兴圣尼寺。

又记载:大明宫,南接京城北面,西接京城东北角。起初,高宗曾患风湿病,因为宫内潮湿,房屋遮挡,于是在这里建造宫殿。司农少卿梁孝仁充任使者负责建造。北靠高冈,南望开阔,可以手拿指掌般看待终南山,坊市可以俯瞰。

《东京记》记载:上阳宫,位于皇城西南东苑,前苑东边,南临洛水,西至谷水。上元年间,韦机充任使者建造。列岸修廊连绵,挖掘地得铜器似盆而浅,中有隐起的双鲤形状,鱼间有四个篆字曰:‘长宜子孙’。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李氏再次兴盛的征兆。高宗晚年,常居此宫处理政务。

《两京记》记载:上阳宫西有西上阳宫,两宫夹谷水,虹桥架空,以通行人。

《楚辞》记载:鱼鳞般的屋瓦,龙形的殿堂,紫贝般的阙门,珠玉般的宫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一-注解

宫:古代帝王或贵族居住的地方,也指宫殿。

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以贤德著称。

禹: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以治水著称。

宫室:指宫殿和住宅,泛指居住的地方。

宫柱:宫殿中的柱子,有时用名贵的木材或材料制作,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楚宫:楚国的宫殿。

楚室:楚国的住宅,与楚宫相对,指私人住宅。

宫室积聚:指宫殿中的财富和物资。

宫观:宫殿和观象台,指宫殿建筑群。

宫阙:宫殿的城门,泛指宫殿。

宫室之丽:宫殿的华丽程度,指宫殿建筑的美观和豪华。

离宫:皇帝的行宫。

阿房宫:秦始皇所建的宫殿,规模宏大,是秦朝的象征。

咸阳宫:秦朝的皇宫,位于咸阳。

长信宫:秦始皇所建的宫殿之一,位于咸阳。

梁山宫:秦始皇所建的宫殿之一。

祈年宫:秦始皇所建的宫殿之一。

宣房宫:汉武帝所建的宫殿,用于治水。

长乐宫:汉代的宫殿,位于长安。

未央宫:汉代的宫殿,位于长安,是西汉的皇宫。

武库:存放武器的地方,也是军事机构。

大仓:存放粮食的地方,也是财政机构。

犬台宫:汉代的宫殿,位于上林苑。

首山宫: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交门宫: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步寿宫: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建章宫:汉武帝所建的宫殿,规模宏大,装饰华丽。

东苑:古代园林的名称。

平台:宫殿中的平台,供帝王或贵族活动。

咸阳:秦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长安:汉代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阿旁:阿房宫的别称。

曲台之宫:秦朝的宫殿,位于咸阳。

悬衡天下:比喻统治全国。

画地而不犯:比喻法制严明,不侵犯百姓。

五柞宫:西汉武帝所建的一座宫殿。

萯阳宫:汉代的宫殿,位于萯阳。

永平三年:东汉明帝的第三个年号,即公元60年。

夏旱:夏季发生的旱灾。

北宫:古代宫殿之一,位于洛阳。

锺离意:东汉时期的大臣,因直言进谏而著名。

阙:古代宫殿、陵墓等建筑前的石柱或石台。

上疏:向上级呈递书状,表达意见。

元元:指百姓。

避正殿:避开正殿,表示谦卑。

克责:自我责备。

密云:浓密的云层。

大润:大雨。

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以贤德著称。

六事:成汤在旱灾时自责的六个方面。

宫室崇:宫室高大。

女谒盛:后宫干预朝政。

苞苴行:贿赂行为。

谗夫昌:谗言盛行。

匹夫:普通百姓。

重行能:重要的行为能力。

重禄:高薪。

擢备近臣:被提拔为亲近的大臣。

策诏:皇帝的诏书。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场所。

雩场:古代祭祀求雨的场所。

大匠:负责宫室建筑的工匠。

不急:不紧急的事项。

灾谴:灾害和谴责。

公卿百僚:朝廷的高级官员。

澍雨:及时的大雨。

东平王苍:东汉时期东平王,因贤德而著名。

元和三年:东汉章帝的年号,即公元85年。

东巡狩:皇帝到东方巡视。

幸东平宫:到达东平王的宫殿。

薨:古代对贵族死亡的尊称。

许昌宫:东汉末年曹操所建的宫殿。

杨阜:东汉末年曹操的大臣,以直谏著称。

茅茨:用茅草覆盖的屋顶。

万国安:天下安定。

桀: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璇室象廊:用美玉装饰的宫室。

倾宫鹿台:高大的宫室和楼台。

社稷:国家的象征。

大初:东汉末年曹操所建的新宫。

二千石:古代官职,指地方官员。

苑囿:园林。

楼观:楼台。

硎:磨刀石。

碕:弯曲的水道。

适:到达。

改作:改建。

材瓦:建筑材料。

大禹: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以治水著称。

军事未已:战争还没有结束。

赋:征税。

建业宫:东吴的皇宫。

京:都城。

会稽王第:会稽王的府邸。

玄象:天文星象。

辰极:北极星。

省阁堂宇:官署建筑。

名署:命名。

太极殿:皇宫中的大殿。

石头:石头城,位于南京。

津主:渡口的管理者。

朱雀重楼:朱雀形状的重楼。

栭藻井:装饰华丽的屋顶。

铜雀悬楣:铜雀形状的横梁。

龙虎:雕刻的龙虎图案。

邺宫:位于邺城的宫殿。

廷尉:古代官职,掌管司法。

续咸:东汉末年的廷尉。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

堂阳:地名。

石勒: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

丰明观:后赵的石勒所建的宫殿。

西宫:后赵的石勒所建的宫殿。

凌霄楼:高大的楼台。

镐池:地名。

乔豫:后赵的侍中。

和苞:后赵的侍中。

康叔:周朝的诸侯国之一。

武公:周朝的诸侯国之一。

平凉州:古代的行政区划。

阿房:秦朝的宫殿。

露台: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土崩瓦解:国家灭亡。

仁智宫:唐代皇宫之一。

阎立德:唐代著名的建筑师。

翠微微宫:唐代皇宫之一。

玉华宫:唐代皇宫之一。

九成宫:唐代皇宫之一。

姚思廉:唐代的大臣。

赵王如意:西汉的诸侯王。

赵媪:赵王的乳母。

养德宫:赵王为赵媪所建的宫殿。

青桐观:古代宫殿之一。

骊山墓:秦始皇的陵墓。

赤乌:东吴的年号,即公元238年。

倾宫:高大的宫室。

贰宫:副宫,指皇帝的行宫。

明光宫: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掖庭令:掌管后宫的官员。

建章: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未央: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长乐:汉武帝所建的宫殿。

辇道:皇帝的车道。

悬栋飞阁:高大的建筑。

径路:道路。

殷君:商朝的君主。

七十三所:七十三座宫室。

大宫百里:大宫的面积有一百里。

九市:九个市场。

钩弋夫人:汉武帝的妃子。

方丈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玄琉璃宫:传说中的宫殿。

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

长夜宫:夏桀所建的宫殿。

听政:处理政务。

骊山:地名,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

石虎: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名石勒之子,以奢侈著称。

襄国:古代地名,石虎的都城。

邺: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

夫人:古代称帝王的妻子或贵族的妻子。

侍婢:古代宫中女官或女仆。

黄门:古代宫中官职,负责宫廷内务。

辇:古代帝王或贵族乘坐的车。

武帝: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刘彻。

上林令:古代官职,负责上林苑的管理。

谯隆: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以直言进谏著称。

中郎:古代官职,为中郎将,为中军的高级将领。

上古之人:指古代的先民。

陵: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坟墓。

圣人:古代指道德高尚的人,也指传说中的圣贤。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华夏民族的始祖。

合宫:古代宫殿的名称,黄帝的听政之所。

昆仑之丘:传说中的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圣地。

化人: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指有特殊能力的人。

腾而上天:飞升到天空。

清都紫微:古代神话中的天宫。

齐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

雪宫:古代宫殿的名称,齐宣王所建。

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姬发。

清箕子之宫:古代宫殿的名称,武王所建。

神异经:古代的一部神话志怪书籍。

十洲记:古代的一部神话志怪书籍。

青丘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天真仙女: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琉璃宫:古代传说中的宫殿。

纪年: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郑宫春宫:古代宫殿的名称,穆王所居。

说苑:古代的一部杂家著作。

梧宫:古代宫殿的名称,齐王所建。

三辅故事:古代的一部地方志。

桂宫:古代宫殿的名称。

三辅黄图:古代的一部地方志。

汉宫阙名:古代的一部宫室志。

大秦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摩磷宫:古代宫殿的名称。

石殿:古代宫殿的名称。

太常卿:古代官职,负责宗庙祭祀等事务。

文明太后:北魏时期的一位皇后,以政治才能著称。

太和五年:北魏孝文帝的年号,公元481年。

正光元年:北魏孝明帝的年号,公元520年。

秦川宫:古代宫殿的名称。

非子: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周文王的后代。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一座名山。

隋图经:古代的一部地理志。

江都: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

洛阳:古代都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汾阳宫:古代宫殿的名称。

管涔山:位于山西省的一座山。

汾河:位于山西省的一条河流。

寿春图经:古代的一部地理志。

长阜苑:古代园林的名称。

隋炀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

十宫:古代宫殿的集合。

通义坊:古代地名。

龙潜旧宅:古代帝王隐居的地方。

武德元年:唐朝的年号,公元618年。

大明宫:唐朝的皇宫。

高宗:唐朝的皇帝,李治。

风痺:一种疾病,指中风后肢体麻木。

司农少卿:古代官职,负责农业生产等事务。

坊市:古代的城市街区。

上阳宫:唐朝的皇宫。

洛水:位于河南省的一条河流。

谷水:位于河南省的一条河流。

韦机:唐朝的一位官员。

两京记:古代的一部地理志。

西上阳宫:古代宫殿的名称。

楚辞: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以抒情为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一-评注

《邺中记》所述,石虎时期,宫室建筑之密集与规模可见一斑。宫中夫人、侍婢、黄门宿卫的设置,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权力集中。四十里一宫的布局,也体现了石虎对权力的控制欲和对享乐的追求。

《郡国志》中武帝欲广五柞宫,上林令谯隆以尧舜之治为例,劝谏武帝不要过度追求苑囿之乐。此段反映了古代对政治与享乐关系的思考,以及臣子对君王的忠言。

《墨子》中,上古宫室之建,旨在避润湿、御风寒、待霜雪,强调宫室为生活之需而非享乐之地。与后世宫室之奢华形成对比,反映了墨子对节俭与民生的重视。

《管子》提及黄帝有合宫以听政,体现了古代帝王对政治中心的重视,以及宫室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穆天子传》中,天子登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反映了古代帝王对先祖文化的尊崇和对神秘力量的向往。

《越绝书》所述美女宫,勾践所筑,用于培养美女,反映了古代宫廷中女性地位的特殊性。

《方言》中吴有馆娃之宫,体现了地方文化对宫室建筑的影响。

《列子》中化人之宫,金银珠玉之饰,描绘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仙界,反映了古代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孟子》中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反映了古代君臣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

《吕氏春秋》中武王胜殷,清箕子之宫,体现了古代对胜利者的奖赏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神异经》中所述各宫,以五行之色为墙,反映了古代对宇宙规律的认知和对天地人三才的尊重。

《十洲记》中青丘山紫宫、方丈山琉璃宫,描绘了仙境般的宫室,反映了古代对神秘世界的向往。

《纪年》中穆王所居郑宫春宫,反映了古代帝王对春宫的重视。

《说苑》中楚使聘齐,齐王享之梧宫,体现了古代对宫室建筑的审美与象征意义。

《三辅故事》中桂宫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宫室建筑的奢华与实用性。

《三辅黄图》中列举的宫室,反映了长安城宫室建筑的丰富与多样。

《汉宫阙名》中列举的宫室,反映了汉代宫室建筑的规模与分布。

《魏略》中所述大秦国宫室,以水精为梱,反映了古代对异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郡国志》中金河府摩磷宫、秦川宫、庐山三宫的描述,反映了古代宫室建筑的多样性与地域特色。

《隋图经》中汾阳宫的描述,反映了隋代宫室建筑的奢华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寿春图经》中十宫的描述,反映了隋炀帝对宫室建筑的喜好与审美。

《西京记》中通义坊、大明宫的描述,反映了唐代宫室建筑的规模与布局。

《东京记》中上阳宫的描述,反映了唐代宫室建筑的奢华与象征意义。

《两京记》中上阳宫、西上阳宫的描述,反映了唐代宫室建筑的布局与功能。

《楚辞》中鱼鳞屋、龙堂、紫贝阙、珠宫的描绘,反映了古代对宫室建筑的审美与象征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居处部-卷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64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