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妖异部-卷二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妖异部-卷二-原文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於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知也!’而遂行。

又《礼运》曰: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死者北首,生者南向。

又曰:作其祝号,玄酒以祭。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

又《郊特牲》曰:凡祭慎诸此,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

又《祭义》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

《左传·昭公二年》曰:子产適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能阳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於人,以为淫厉,况良宵乎?’

又《昭公》曰:宋公宴饮,使昭子右坐,语相泣也。乐祁佐,退而告人曰:’今兹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吾闻之:’哀乐(可乐而哀。)而乐哀,皆丧心也。’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孝经援神契》曰:情者魂之使,性者魄之使。情生於阴以计念,性生於阳以理契。

王肃《丧服要记》曰:鲁哀公葬其父,孔子问曰:’宁设魂衣乎?’哀公曰:’魂衣起苑荆。苑荆於山之下道逢寒死友人羊角,哀往迎其尸。魂神之寒,故作魂衣。吾父生服锦绣,死於衣被,何用魂衣为?’

《史记》曰:高祖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也。’

《晋中兴书》曰:东海王越,妃裴,痛越棺柩被焚,乃招魂葬越於丹徒。中宗以为非礼,乃下诏曰:’夫冢以藏形,庙以安蜀。今世招魂葬者,是埋神也。其禁之!’

《淮南子》曰:天气为魂,地气为魄。

又曰:魄问於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形乎?’魂曰:’无有’。无形也魄曰:’无有何得而问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

《白虎通》曰:魂魄者何谓也?魂犹伝伝,行不休也。少阳之气,故动不息。人为外魄者,犹迫然着人也。此少阴之气,铣拆石着人不移也。魂者芸也,情以除秽;魄者迫也,性以治内。精神者何谓也?精者静也,太阴施化之气也。像死戤化,须待任坐也。神者恍惚,太阴之气,出入无间。

《抱朴子》曰:师言欲求长生,当勤服大药;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三魂七魄,而天灵地祇皆可接,山川之沙苍可役也。

又曰:太一召魂魄丹:法取五石,封之以太一泥。卒死三日以还者,折齿内一丸,以水送之入喉,活。活者皆见使者持节召之。

又曰: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死。故分去,术家有录掷戤法;尽去,则礼典有招魂之义。此之为物,至近者也。然与人俱生,至於终身,莫或自闻见之者,岂可不闻见复言无乎?

又曰:轸星逐鬼,张星拘魂,东井还魄也。

《异苑》曰:新野庾实妻,苜眶毛氏女。义熙中,五月,曝晒席,忽见女在席下荐上。以惊怛,便走。女真形在别床如故。下旬日而夭也。仲夏忌举床笫,兹验矣。

《襄阳耆旧记》曰:羊公与邹润副郧岘山,垂泣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不可得知。念此使人悲伤。我百年后,魂魄犹当登此山。’

《世贽记》曰: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地。洲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华叶香闻数百里,名此为反魂树。叩其树,树亦能自声,声如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根心,在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熟煎之如黑饴,令可丸,名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鸟精香,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种五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仍活。

《博物志》曰:《援神契》云:’五岳之神圣,四渎之精仁,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长短。’

《王子年拾遗记》曰:融皋山上有翻魂稻,言食者死更生。

《楚辞》曰:《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忧愁山泽,魂魄放佚,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外陈四方之恶,内崇衬搡之美,以讽谏怀王,冀其觉悟而还之也。

又《招魂》曰: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与之。'(使筮其所宜,而与招其魂,使复其精神。)

《易·上系》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礼记·祭义》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菩蔻扬于上为昭明,荤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

《唐书》曰:睿宗子申王捴之初生,则天常以示僧万回。曰:’杆儿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则天甚悦,始令列于兄弟之次。

《管子》曰: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徒、死戤不绝者,生庆忌。

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

衣黄衣,冠黄冠。

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

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

此涸泽之精也。

涸川,死戤精者,生于蟡。

于蟡者,一头而两身,其状如蛇,其长八尺。

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鳖。

此涸川,死戤精也。

《列异传》曰:桂阳太守张叔高,家居鄢陵。

里中有树,大十围。

遣客斫之,树大血出,客惊怖。

叔高曰:”树老汁赤耳。”

斫之,血大流出。

空处有一白头翁出走,高以刀斫杀之。

所谓木石怪夔蝄〈虫两〉乎?

《搜神记》曰: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

夜有一人,长九尺余,皂衣高冠。

大咤,声动左右。

子路引出,与战于庭。

仆于地,乃是大鳀鱼也。

长九尺余。

孔子叹曰:”杆物也,何为来哉?吾闻物老则群精依之,因衰而至此。

其来也,岂以吾遇厄绝粮、从者病乎?夫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久者沙苍能为妖怪,故谓之五酉。

五酉,五行之方皆有其物。

酉者老也,故物老皆为怪矣。

杀之则已,夫何患焉?”

又曰:吴先主时,陆敬叔为建安郡,使人伐大樟树,下数斧,有血出。

树断,有物人面狗身,从树中出。

敬叔曰:”杆名彭侯。”

乃烹食之,味如狗。

又曰:诸葛恪为丹阳太守。

出猎两山之间,有物如小儿,伸手引人。

恪令曳去故地,死。

参佐问之,恪曰:”杆事在《白泽图》,曰两山之间,有精如小儿,名曰傒囊。

诸人未之见也。”

《异苑》曰:天门张某,与村人共猎。

见大树下有蓬菴,似寝息处,而无烟火。

须臾,一人形长七尺,毛而不衣,负数头猿,与语不酬。

将归,闭之十馀日。

后送着先处。

孙皓时,临海得毛精,如人而有毛。

此将山精。

《幽明录》曰:汉武帝与群臣宴未央殿。

方啖黍臛,忽闻语曰:”老臣.”

寻觅不见。

梁上有一公,长八九寸,拄杖偻步。

帝问之,公下稽首不言,目仰视屋,俯指帝脚。

忽然不见。

问东方朔,朔对曰:”其名为藻兼,水木之精也。

夏巢林,冬潜河。

陛下兴造宫室,斩伐其居,故来诉耳。

仰视屋者,殿名未央也;俯视脚者,脚,足也,愿止足於此也。

帝为此暂止。

少时,幸河渚。

闻水底有弦歌之声,肴膳芬芳。

前梁上公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皆长八九寸,陵波而出。

或有挟乐器者。

帝命坐於食案上。

老公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即息斧斤,全其居宅,不胜欣跃,故私相贺耳。”

便治弦而歌,声小大无异於人,而清婉绕梁。

帝欣悦劝酒。

乃献帝一紫螺,壳中有物,状如牛脂。

帝又曰:”可思以珍异见贻?”

老公顾命取洞穴植郸。

一人下波渊底,倏忽还,得一大珠,数寸,明耀绝世。

俄而挂鬷忽然而去。

东方朔曰:”螺壳中是蛟髓,以傅面,令人好颜色。

又女子在草中,用之产易。”

雷次宗《豫章记》曰:永嘉末,有大蛇长十馀丈,断道。

经过者蛇辄吸取吞噬,已百数。

道士吴猛与弟子杀蛇。

蛇死而蜀贼杜弢灭。

《玄中记》曰:千岁树精为青羊,万岁树精为青牛。

多出游人间。(事具牛部。)

又曰: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

人昼日不见,夜闻其声。

千岁蟾蜍食之。

又曰:玉精为白虎,金精为车马,铜精为僮奴,铅精为老妇。

《博物志》曰:山有夔,其形如鼓,一足。

泽有委蛇,状如毂,长如辕,见之者霸。

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

岂河伯也?

《白泽图》曰:厕之精名曰依倚,青衣,持白杖。

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则死。

筑室三年,不居其中,有小儿,长三尺而无发,见人则掩鼻,见之有福。

火之精名必方,状如鸟,一足,以其名呼之即去。

木之精名彭侯,状如黑狗,无尾,可烹之食之。

钦簇木,其中有虫,名曰贾诎,状如豚,食之如狗肉味。

又曰:上有山林,下有川泉,地理之间生精,名曰必方。

状如鸟,长尾。

此阴阳变化所生。

玉之精名岱委,其状如美女,衣青衣。

见之以桃戈刺之而呼其名则得。

金之精名仓,状如豚。

居人家,使人不宜妻。

以其名呼之即去。

死戤精名罔像,其状如小儿,赤色,大耳长爪。

以索缚之则可得,烹之吉。

又曰:故门之精名野,状如朱儒,见人则拜。

以名呼之,宜饮食。

又曰:故宅之精名曰挥文,又曰山冕。

其状如蛇,一身两头,五彩文。

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金银。

又曰:故废丘墓之精名曰玄,状如老役夫,衣青衣而好杵舂。

以其名呼之,宜禾穀。

又曰:故道径之精名忌,状如野人。

以其名呼之,使人不迷。

又曰:道之精名作器,状如丈夫,善眩人。

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池之精名意,状如豚。

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纠戤精明遨,状如美女,好吹箫。

以其名呼之则去。

又曰:绝水有金者,精名曰侯伯,状如人,长五尺,彩衣。

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台屋之精名两贵,状如赤狗。

以其名呼之,使人目明。

又曰:左右有石,水生其间,水出流千岁不绝,其精名曰喜。

状如小儿,黑色。

以名呼之,可使取饮食。

又曰:三军所载精名曰宾满,状如人头,无身,赤目。

见人则转。

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故水石者精名庆忌,状如人。

乘车盖,日驰千里。

以其名呼之,可使入水取鱼。

又曰:丘墓之精名狼鬼,善与人斗不休。为桃弓棘矢,羽以鸱羽,以射之,狼鬼为飘风。脱履投之,不能化。

又曰:故市精名曰毛门,其状如囷,无手足。以名呼之即去。

又曰:室之精名傒龙,如小儿,长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帻大冠,带剑持戟。以其名呼之即去。

又曰:山之精名夔,状如鼓,一足而行。以其名呼之,可使取虎豹。

又曰:故牧敝池之精名曰髡顿,状如牛,无头,见人则逐人。以其名呼之则去。

又曰:夜见堂下有小儿被发走,析狞蒟之,名曰沟。以其名呼之,则无咎。

又曰:百岁狼化为女人,名曰知女。状如美女,坐道旁,告丈夫曰:’我无父母兄弟。’丈夫取为妻,三年而食人。以其名呼之,则逃去。

又曰:故溷之精名曰卑,状如美女,而持镜,呼之使人知愧。

《王子年拾遗记》曰:刘向校书天禄,专精不倦,假寝弥时。有人植青藜之杖,时夜已暗,乃吹其杖端,炯然火出。因以照向,则户内如灯烛也。向与言三代已前帝王兴亡之事,如目见焉。及说阴阳运数起灭之兆,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向问其姓名,对曰:’我太一之精,主天地图谶。闻子好学,下而观焉。’

《抱朴子》曰: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形以惑人,惟不能於镜中易形耳。是以古之入山道士皆以明镜悬於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

又曰:山之精,形如小儿而独足,足向后,喜来犯人。人入山谷,夜闻其音声笑语。其名曰蛟,知而呼之,即不敢犯人。一名曰超空,亦可兼呼之。

又曰:有山精或如鼓,色赤,一足,其名曰挥。又或如人,长九尺,衣裘带笠,名曰金累。又或如龙而五色,未有名,曰飞龙。见之皆以其名呼之,不敢为害。

又曰:山中大树能语者,非树语也,其精名曰去阳。以其名呼之即吉。

又曰:山中夜见胡人者,铜铁精也;见秦人者,百岁木精也。山死戤间见吏者曰誓激,以其名呼之则吉。

又曰:山中寅日有称虞吏者,虎也;称当路君者,狼也;称令长者,老狸也。卯日称丈夫者,兔也;称东王父者,麋也;称西王母者,鹿也。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称河伯者,鱼也;称无肠公子者,蟹也。巳日称寡人者,社神也;称时君者,龟也。午日称三公者,马也;称人者,老树也。未日称主人者,羊也;称吏者,獐也。申日称人君者,猴也;称九卿者,猿也。酉日称将军者,老鸡也;称贼捕者,雉也。戌日称人姓字者,犬也;称咸阳公仲者,狐也。亥日称臣君者,猪也;称妇人者,金玉也。子日称社者,鼠也;称神人者,伏冀也。丑日称书生者,牛也。知其物则不能为害。

又曰:山川石木、井灶洿池,犹有精气。人身掷晷,亦有魂魄。况天地为物,物掷炅大者,於理当有精神。有精神,则宜赏善罚恶。但其体大纲疏,不必机发而应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妖异部-卷二-译文

《易经·上系》说:精微的气形成了有形的物体,游荡的魂魄则变化无常。

《韩诗外传》说:‘溱与洧’,是讲述人的故事。郑国的习俗,在三月初三上巳这一天,人们在两水边招魂续魄,以去除不祥。所以诗人愿意和所说的人一起去观看。

《礼记·檀弓下》说:延陵季子去齐国。他回来时,他的长子去世,被葬在嬴、博之间。安葬后,他脱下左边衣袖,转身再次查看封土,并且哭号了三次,说:‘骨肉归复于土,这是命。至于魂魄,则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然后他继续前行。

《礼运》说:身体和魄下降,魂和气上升。死者面朝北方,生者面朝南方。

《礼运》又说:进行祭祀时,要谨慎对待这些事情,魂魄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祭祀,是为了寻求阴阳的义理。

《祭义》说:气是神之盛,魄是鬼之盛。

《左传·昭公二年》说:子产去晋国,赵景子问他,说:‘伯有还能成为鬼吗?’子产说:‘能。人刚出生时叫做魄,能够活动时就叫做魂。用物的精华越多,魂魄就越强,因此有精爽达到神明。即使是普通男女突然死亡,他们的魂魄还能依附于人,造成邪气,何况是贤良的人呢?’

《昭公》又说:宋公宴饮,让昭子坐在右边,彼此哭泣。乐祁作陪,退下后告诉别人说:‘今年君主和叔孙可能都会死。我听说:“哀乐交融,都是丧失心智的表现。”心智的精华,就是魂魄。魂魄一旦离开,怎么能长久呢?’

《孝经援神契》说:情是魂的使者,性是魄的使者。情生于阴,以计念为特点;性生于阳,以理契为特点。

王肃《丧服要记》说:鲁哀公葬他的父亲,孔子问他:‘是否需要准备魂衣?’哀公说:‘魂衣起源于苑荆。苑荆在山下遇到一个寒冷而死的友人羊角,我去迎接他的尸体。魂魄因寒冷而需要保护,所以制作了魂衣。我的父亲生前穿锦绣,死后穿的衣服,还需要魂衣做什么呢?’

《史记》说:高祖对沛县的父老兄弟说:‘游子都怀念故乡。我虽然定都关中,但死后,我的魂魄仍然会思念沛县。’

《晋中兴书》说:东海王司马越的妃子裴氏,因为司马越的棺柩被焚,于是招魂将司马越葬在丹徒。中宗认为这是不合礼节的,于是下诏说:‘坟墓是用来安放形体的,庙宇是用来安放灵魂的。现在世上有人招魂葬,这是埋葬灵魂。禁止这种行为!’

《淮南子》说:天气为魂,地气为魄。

《淮南子》又说:魄问魂说:‘道以什么为体?’魂说:‘以无有为体。’魄说:‘无有是有形的吗?’魂说:‘无有。’魄说:‘无有何以问也?’魂说:‘我只是遇到了它。看起来无形,听起来无声,称之为幽冥。幽冥是用来比喻道而不是道本身。’

《白虎通》说:魂魄是什么?魂就像‘伝伝’,不停地行动。少阳之气,所以动作不止。人为外魄,就像‘迫然’附着于人。这是少阴之气,像石块附着于人而不移。魂就像‘芸’,情用来去除污秽;魄就像‘迫’,性用来治理内部。精神是什么?精是静的,太阴施化的气。像死后的尸身,需要等待火化。

《抱朴子》说:师傅说想要追求长生,就要勤服大药;想要得到神通,就要金水分形。形体分化后,就能看到自己的三魂七魄,天灵地祇都可以接引,山川的沙石都可以役使。

《抱朴子》又说:太一召魂魄丹:按照方法取五种石头,用太一泥封存。人死后三天以内,折断牙齿放入一丸,用水送入喉咙,可以复活。复活的人都能看到使者手持符节来召见他们。

《抱朴子》又说:无论贤愚,都知道自己的魂魄。魂魄分散则人病,魂魄全部离开则人死。因此分散时,术家有记录掷茱萸的方法;全部离开时,礼典有招魂的意义。这些事情,是最接近人的。然而与人生俱来,直到终身,没有人能亲自听到看到它们,难道可以不听不说不了解吗?

《抱朴子》又说:轸星追逐鬼,张星拘魂,东井还魄。

《异苑》说:新野庾实的妻子,苜蓿毛氏的女儿。义熙年间,五月,晒席时,忽然看到女儿在席下。因为惊吓,就跑了。女儿的真身还在另一张床上。

《襄阳耆旧记》说:羊公与邹润在岘山,垂泪说:‘自从宇宙以来,就有这座山。自古以来,贤达的胜士登上此山远望,像我与你这样的人,有很多,都湮灭无闻,不可得知。想到这些,让人悲伤。我百年之后,魂魄还会登上这座山。’

《世说新语》说:聚窟洲,位于西海中申未地。洲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花香能飘散数百里,被称为反魂树。敲击这棵树,树也会自己发出声音,声音像牛吼,听到的人都会心惊胆战。砍下树的根心,在玉釜中煮,取出汁液,用微火煎煮成黑色的糖浆,可以制成药丸,名为惊精香,或名为震灵丸,或名为反生香,或名为鸟精香,或名为却死香。一种物质有五种名称,这是灵物。香气能飘散数百里。死尸在地上,闻到香气后仍然可以复活。

《博物志》说:《援神契》说:‘五岳的神圣,四渎的精仁,泰山是天帝的孙子,主管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开始,所以主管人的生命长短。’

《王子年拾遗记》说:融皋山上有翻魂稻,说吃了它的人死后可以复活。

《楚辞》说:《招魂》是宋玉所作。宋玉怜悯被贬的屈原,他忠诚却被排斥,忧愁在山泽之间,魂魄散乱,生命即将终结,所以写了《招魂》。希望恢复他的精神,延长他的寿命。外面展示四方的恶,里面推崇美好的景象,以讽谏怀王,希望他觉悟而回来。

《招魂》又说:天帝告诉巫阳说:‘有人在下方,我想帮助他。魂魄散乱,你去招来。(让你占卜适宜的方法,去招回他的魂魄,让他恢复精神。)’

《易经·上系》说:男女交合产生精,万物因此化生。

《礼记·祭义》说:所有生物都必死,死后必归于土,这就是鬼。骨肉在地下腐烂,阴气化为野土。那些芬芳的香气上升成为昭明,草木凄凉。这是百物的精华,是神的附着。

《唐书》说:睿宗的儿子申王捴刚出生时,武则天经常拿给他看僧人万回。说:‘这个孩子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他应该像兄弟一样。’武则天非常高兴,开始让他排在兄弟的行列中。

《管子》说:所以干涸的湖泊数百年后,谷中的水不流走、枯死的芦苇不断绝,是因为有生庆忌的存在。庆忌的样子像人,身高四寸。穿着黄色的衣服,戴着黄色的帽子。戴着黄色的伞盖,骑着小马,喜欢快速奔跑。呼唤它的名字,可以使它在千里之外一天内返回报告。这是干涸湖泊的精灵。干涸的河流,枯死的芦苇的精灵,是生于蟡。蟡,一头两身,形状像蛇,身长八尺。呼唤它的名字,可以捕捞鱼鳖。这是干涸河流,枯死芦苇的精灵。

《列异传》说:桂阳太守张叔高,居住在鄢陵。村里有一棵大树,树干粗十围。派人砍伐这棵树,树干出血,客人惊恐。叔高说:‘树老后汁液是红色的。’砍伐后,血大量流出。空旷处有一个白头老人逃走,叔高用刀将其杀死。这就是所说的木石怪夔蝄(虫两)吗?

《搜神记》说:孔子在陈国遭遇困境,在客馆中弹琴唱歌。夜晚有一个人,身高九尺多,穿着黑色衣服,戴着高帽子。大声咆哮,声音震动左右。子路将其引出,在庭院中与之战斗。倒在地上,原来是一条大鳗鱼,身长九尺多。孔子叹息说:‘这是老了的怪物,为什么来呢?我听说东西老了,群精就会依附于它,因为衰老而来到这里。它来,难道是因为我遭遇困境、断粮、随从生病吗?六畜以及龟蛇鱼鳖草木,年代久远的,沙苍能成为妖怪,所以称为五酉。五酉,五行中的方位都有其物。酉代表老,所以东西老了都会成为妖怪。杀掉它就可以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又说:吴先主时,陆敬叔担任建安郡太守,派人砍伐一棵大树,砍了几斧头,有血流出。树被砍断,有一个像人面狗身的怪物从树中出来。敬叔说:‘这是杆名彭侯。’于是烹饪食用,味道像狗肉。

又说:诸葛恪担任丹阳太守。在两座山之间出猎,有一个像小孩子的怪物,伸手拉人。诸葛恪命令将其拖回原地,怪物死了。随从询问此事,诸葛恪说:‘这件事记载在《白泽图》中,说两座山之间,有一个像小孩子的怪物,名叫傒囊。你们都没有见过它。’

《异苑》说:天门张某,和村民一起打猎。看到一棵大树下有一个蓬草,像休息的地方,但没有烟火。不久,有一个人形,身高七尺,浑身长毛,不穿衣服,背着几只猿猴,与之交谈不回应。将要回家时,将其关了十多天。后来送回原来的地方。孙皓时,临海得到一个长毛的怪物,像人但有毛。这是山精。

《幽明录》说:汉武帝和群臣在未央殿宴会。正在吃黍米粥时,忽然听到有人说:‘老臣。’寻找却不见。梁上有一个公,身高八九寸,拄着拐杖弯腰行走。武帝问之,公跪下磕头不说话,抬头看屋顶,低头指着武帝的脚。忽然不见了。问东方朔,东方朔回答说:‘它的名字叫藻兼,是水木的精灵。夏天栖息在树林,冬天潜入河流。陛下修建宫室,砍伐了它的居所,所以来诉苦。抬头看屋顶,是因为殿名叫未央;低头指脚,是因为脚,是足,希望在这里停止。’武帝因此暂时停止了修建。不久,前往河洲。听到水底有弦歌的声音,食物香气扑鼻。梁上的老人和年少的几个人,穿着红色衣服,系着白色腰带,身高八九寸,在水面上行走。有的还拿着乐器。武帝命令他们坐在食物案上。老人说:‘老臣之前冒昧地来诉苦,幸亏陛下立即停止了斧头,保全了它的居所,非常高兴,所以私下里庆祝。’于是弹琴唱歌,声音大小和人类无异,但清脆悠扬。武帝高兴地劝酒。老人献上给武帝一个紫色的螺,螺壳中有东西,形状像牛脂。武帝又说:‘可以想出用珍异之物赠送的方法吗?’老人回头命令取洞穴中的丹药。一个人潜入水底,很快回来,得到一颗大珠,几寸大小,光彩照人。不久,珠子忽然消失。东方朔说:‘螺壳中是蛟龙之髓,涂抹在脸上,使人面色红润。又女子在草中,使用它容易生产。’

雷次宗《豫章记》说:永嘉末年,有一条大蛇,身长十几丈,挡住了道路。经过的人,蛇都会将其吞噬,已经有一百多个了。道士吴猛和他的弟子杀死了蛇。蛇死后,蜀贼杜弢被消灭。

《玄中记》说:千年树精成为青羊,万年树精成为青牛。它们经常出游人间。(详情见《牛部》。)又说:山精像人,一只脚,三四尺高,吃山蟹,夜晚出现,白天藏匿。白天看不见,夜晚能听到它的声音。千年的蟾蜍能吃掉它。

又说:玉精成为白虎,金精成为车马,铜精成为仆人,铅精成为老妇人。

《博物志》说:山中有夔,形状像鼓,一只脚。沼泽中有委蛇,形状像车轮,长如车辕,见到它的人会称霸。以前夏禹观测黄河,见到一个长人,鱼身,出来后说:‘我是河精。’难道是河伯吗?

《白泽图》说:厕所的精灵名叫依倚,穿着青衣,拿着白杖。知道名字的人可以呼唤它,不知道名字的人就会死。建造房屋三年,不住在其中,会有一个小孩,身高三尺,没有头发,见到人就会掩鼻,见到他会有福。火的精灵名叫必方,形状像鸟,一只脚,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让它离开。木的精灵名叫彭侯,形状像黑狗,没有尾巴,可以烹饪食用。钦簇木中,有一种虫子,名叫贾诎,形状像猪,食用起来像狗肉。

又说:山上和林中,下面有河流和泉水,地理之间生出的精灵,名叫必方。形状像鸟,长尾巴。这是阴阳变化产生的。玉的精灵名叫岱委,形状像美女,穿着青衣。见到它用桃木戈刺它并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得到。金的精灵名叫仓,形状像猪。居住在人家,使人不宜娶妻。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让它离开。枯木的精灵名叫罔像,形状像小孩,红色,大耳朵长爪。用绳子绑住它就可以得到,烹饪它吉利。

又说:门的精灵名叫野,形状像侏儒,见到人就会鞠躬。呼唤它的名字,适合饮食。

又说:旧宅的精灵名叫挥文,又称山冕。形状像蛇,一身两头,有五彩花纹。呼唤它的名字,可以让人找到金银。

又说:废弃的丘墓的精灵名叫玄,形状像老仆人,穿着青衣,喜欢捣米。呼唤它的名字,适合五谷。

又说:道路的精灵名叫忌,形状像野人。呼唤它的名字,使人不迷路。

又说:道的精灵名叫作器,形状像男子,擅长迷惑人。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让它离开。

又说:池塘的精灵名叫意,形状像猪。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让它离开。

又说:纠戤的精灵名叫明遨,形状像美女,喜欢吹箫。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让它离开。

又说:绝水中有金子的精灵名叫侯伯,形状像人,身高五尺,穿着彩衣。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让它离开。

又说:旧台屋的精灵名叫两贵,形状像红狗。呼唤它的名字,使人眼睛明亮。

又说:左右有石头,中间有水,水流出千年不断,它的精灵名叫喜,形状像小孩,黑色。呼唤它的名字,可以让人得到食物。

又说:三军所载的精灵名叫宾满,形状像人头,没有身体,红色眼睛。见到人就会转动。呼唤它的名字就可以让它离开。

又说:水的石头精灵名叫庆忌,形状像人。乘车盖,日行千里。呼唤它的名字,可以让人下水捕鱼。

又说:坟墓的精灵叫做狼鬼,喜欢与人争斗不停。它们会用桃木制成的弓和荆棘制成的箭,箭羽是用猫头鹰的羽毛做的,射中它们后,狼鬼就会变成旋风。如果脱下鞋子扔过去,它们也无法变化。

又说:市井中的精灵叫做毛门,它的形状像圆形的谷仓,没有手和脚。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它就会离开。

又说:屋内的精灵叫做傒龙,形状像小孩,身高一尺四寸,穿着黑色的衣服,戴着红色的头巾和大帽子,腰间挂着剑,手持戟。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它就会离开。

又说:山中的精灵叫做夔,形状像鼓,只有一只脚,行走。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它可以去抓虎豹。

又说:因此,牧场和池塘的精灵叫做髡顿,形状像牛,没有头,看到人就会追赶。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它就会离开。

又说:在夜晚看到堂下有个光着头发奔跑的小孩,砍断荆棘,它的名字叫沟。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就不会有灾祸。

又说:百岁的狼变成了女人,名字叫知女。她看起来像美女,坐在路边,告诉过路的男人说:‘我没有父母兄弟。’男人娶了她,三年后她就开始吃人。如果你叫她的名字,她就会逃跑。

又说:因此,厕所的精灵叫做卑,形状像美女,手里拿着镜子,叫她时会让人感到羞愧。

《王子年拾遗记》说:刘向在天禄阁校对书籍,专心致志,经常打瞌睡。有人种了一根青藜做的拐杖,当时夜已经黑了,就吹了拐杖的尖端,突然火焰出现。于是用火光照向刘向,室内就像点着了灯烛一样。刘向和他谈论了三代以前帝王的兴衰,就像亲眼看到一样。以及谈论了阴阳五行变化的征兆,刘向因此得到了《五行洪范》的文。

《抱朴子》说:万物中年纪大的,它们的精灵都能假扮成人的形状来迷惑人,但它们不能在镜子中改变自己的形象。因此,古代入山的道士都把明亮的镜子挂在背后,这样老鬼魅就不敢靠近人。

又说:山中的精灵形状像小孩但只有一只脚,脚朝后,喜欢攻击人。人进入山谷,夜晚会听到它的声音和笑声。它的名字叫蛟,如果你知道它的名字并叫它,它就不敢攻击人。另一个名字叫超空,也可以同时叫这两个名字。

又说:有的山精形状像鼓,颜色是红色,只有一只脚,它的名字叫挥。有的形状像人,身高九尺,穿着皮衣戴着斗笠,名字叫金累。有的形状像龙,有五种颜色,没有名字,叫飞龙。见到它们都可以用它们的名字叫它们,它们就不敢为害。

又说:山中能说话的大树,不是树在说话,而是它的精灵叫做去阳。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就会吉祥。

又说:在山中夜晚看到胡人,是铜铁的精灵;看到秦人,是百岁的树木精灵。在山里死去的地方看到官吏的,叫誓激,如果你叫它的名字,就会吉祥。

又说:山中在寅日称虞吏的是老虎;称当路君的是狼;称令长的是老狐狸。卯日称丈夫的是兔子;称东王父的是麋鹿;称西王母的是鹿。辰日称雨师的是龙;称河伯的是鱼;称无肠公子的是蟹。巳日称寡人的是土地神;称时君的是乌龟。午日称三公的是马;称人的是老树。未日称主人的是羊;称吏的是獐子。申日称人君的是猴子;称九卿的是猿猴。酉日称将军的是老鸡;称贼捕的是野鸡。戌日称人姓字的是狗;称咸阳公仲的是狐狸。亥日称臣君的是猪;称妇人的是金玉。子日称社的是老鼠;称神人的是伏冀。丑日称书生的是牛。知道它们的身份,就不会对人有伤害。

又说:山川河流、石头树木、井灶池塘,都有精气。人扔掉手表,也有魂魄。何况天地是万物,扔掉的东西越大,按理说应该有精神。有精神,就应该赏善罚恶。但它的形态比较粗略,不需要机敏就能响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妖异部-卷二-注解

魂魄:古代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魂魄是灵魂的一部分。

精气:古代认为万物都有一种精微的物质存在,这里指山川石木、井灶洿池等地方所蕴含的神秘力量。

游魂:游魂指的是游荡在世间或亡者未归位的灵魂。在古代,人们相信亡者的灵魂会游荡在世间,有时会影响到生者。

招魂续魄:招魂续魄是指通过仪式或咒语等方式,召唤亡者的灵魂回来,并使其精神得到安慰或恢复。

祓除:祓除是指通过仪式或方法去除不祥或邪恶之物。

命:命在古代中国哲学中,指的是天命,即天意或自然法则。

体魄:体魄指的是人的身体和物质存在。

知气:知气是指人的智慧和意识。

祝号:祝号是指祭祀时的祈祷和呼告。

玄酒:玄酒是指未经过滤的酒,通常用于祭祀。

合莫:合莫是指祭祀时的一种仪式,通过献祭来祈求魂魄的安宁。

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二元对立概念,阳代表积极、向上、明亮等,阴代表消极、向下、阴暗等。

精爽:精爽是指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的状态。

淫厉:淫厉是指邪恶、有害的力量。

心之精爽:心之精爽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情感和理智。

情:情是指人的情感、欲望等。

性:性是指人的本性、性格等。

魂衣:魂衣是指为亡者制作的衣服,以保护其灵魂。

万岁之后:万岁之后是指人死后。

丹徒:丹徒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冢:冢是指坟墓。

庙:庙是指祭祀祖先或神灵的场所。

少阳:少阳是指春季,代表生机勃勃。

少阴:少阴是指秋季,代表收敛、沉静。

任坐:任坐是指自然、随意。

大药:大药是指具有强大功效的药物。

金水分形:金水分形是指通过修炼达到金丹境界,分身成仙。

五石:五石是指五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石头。

太一泥:太一泥是指具有神秘力量的泥土。

使者:使者是指神灵派遣的使者。

掷戤法:掷戤法是指一种招魂的方法。

礼典:礼典是指古代的礼仪规范。

轸星:轸星是指天空中的轸宿星。

张星:张星是指天空中的张宿星。

东井:东井是指天空中的东井星。

荐:荐是指祭品。

举床笫:举床笫是指搬动床和竹席。

申未地:申未地是指西方。

反魂树:反魂树是指能够使死者复生的树。

鸟精香:鸟精香是指具有神秘力量的香料。

却死香:却死香是指能够阻止死亡的神香。

五岳:五岳是指中国的五座名山。

四渎:四渎是指中国的四条大河流。

太山:太山是指泰山,中国古代的五岳之一。

翻魂稻:翻魂稻是指能够使死者复生的稻米。

招魂:招魂是指通过仪式或咒语召唤亡者的灵魂。

帝:帝是指天帝,即天神。

巫阳:巫阳是指古代的巫师。

构精:构精是指男女交合产生生命。

鬼:鬼在古代中国哲学中,指的是亡者的灵魂。

野土:野土是指田野和土地。

昭明:昭明是指光明、显赫。

荤蒿:荤蒿是指香草。

杆儿:杆儿是指婴儿。

万回:万回是指僧人万回。

西域:西域是指古代中国西部边疆地区。

涸泽数百岁:涸泽,干涸的湖泊;数百岁,指时间久远。这里形容湖泊干涸了很长时间。

谷之不徒、死戤不绝者:谷,指河流;不徒,不流动;死戤,枯死的植物;不绝者,不断绝的。这里指河流中虽然植物枯死,但生命并未断绝。

庆忌:传说中的水石之精。

黄衣黄冠:黄色的衣服和帽子,这里指庆忌的服饰。

戴黄盖:黄盖,古代车盖的一种,这里指庆忌乘坐的车辆。

乘小马:乘坐小马,指庆忌的交通工具。

疾驰:快速奔跑。

千里外一日反报:千里之外,一天之内返回报告,形容庆忌的快速和神奇。

涸川,死戤精者,生于蟡:涸川,干涸的河流;死戤精,枯死的植物精;蟡,一种蛇类,这里指蟡是死戤精的载体。

桂阳太守张叔高:桂阳,地名;太守,官职;张叔高,人名。

斫之,树大血出:斫,砍伐;树大血出,砍伐大树时树液流出。

木石怪夔蝄〈虫两〉乎?:夔蝄,传说中的怪物;问句表达了对怪物的疑问。

孔子厄于陈,弦歌于馆中:厄,困厄;陈,地名;弦歌,弹琴唱歌;馆中,客馆里。

大鳀鱼:鳀鱼,一种大鱼。

六畜之物,及龟蛇鱼鳖草木,久者沙苍能为妖怪:六畜,指牛、马、羊、猪、狗、鸡等家畜;沙苍,指时间久远;妖怪,指超自然生物。

五酉:五酉,指五行中的酉金,酉金对应的动物是鸡,这里指鸡老时能化为妖怪。

吴先主时,陆敬叔为建安郡:吴先主,指三国时期的吴国君主孙权;陆敬叔,人名;建安郡,地名。

杆物也,何为来哉?:杆物,指不寻常的事物;何为来哉,为何会来。

两山之间,有精如小儿,名曰傒囊:傒囊,传说中的妖怪名。

天门张某,与村人共猎:天门张某,人名;共猎,一起打猎。

蓬菴:蓬草覆盖的洞穴。

皂衣高冠:黑色的衣服和高高的帽子。

大咤,声动左右:咤,大声喊叫;左右,左右两边的人。

汉武帝与群臣宴未央殿:汉武帝,西汉皇帝;未央殿,宫殿名。

藻兼:传说中的水木之精。

河渚:河边的沙洲。

蛟髓:蛟龙的骨髓,传说中的珍贵药材。

永嘉末,有大蛇长十馀丈:永嘉末,永嘉年间的末期;大蛇,指一条巨大的蛇。

蜀贼杜弢灭:蜀贼,蜀地的贼人;杜弢,人名;灭,被消灭。

千岁树精为青羊,万岁树精为青牛:千岁树精,指千年树精;青羊,青色的羊;青牛,青色的牛。

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山精,山中的妖怪;一足,只有一只脚。

玉精为白虎,金精为车马:玉精,玉的精灵;白虎,白色的老虎;金精,金的精灵;车马,车和马。

山有夔,其形如鼓,一足:夔,传说中的怪物;如鼓,形状像鼓;一足,只有一只脚。

泽有委蛇,状如毂,长如辕:泽,湖泊;委蛇,一种蛇;毂,车轮的中心;辕,车辕。

长人鱼身:长人,高大的身影;鱼身,鱼的身体。

河伯: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鱼,称为河伯。

依倚:传说中的厕所之精。

白泽图:古代的一部神秘书籍,记载了许多神异之事。

野:传说中的门之精。

挥文:传说中的宅之精。

玄:传说中的废丘墓之精。

忌:传说中的道径之精。

作器:传说中的道之精。

意:传说中的池之精。

明遨:传说中的纠戤精。

侯伯:传说中的绝水之精。

两贵:传说中的台屋之精。

喜:传说中的左右石之精。

宾满:传说中的三军所载之精。

丘墓:指坟墓,古代认为坟墓是祖先灵魂的栖息之地。

狼鬼:古代传说中的鬼怪,通常指那些善于与人斗争的恶鬼。

桃弓棘矢:桃木弓和棘木箭,古代传说中可以用来驱邪的武器。

鸱羽:鸱鸟的羽毛,常用于箭矢的装饰,有驱邪的作用。

飘风:迅速而猛烈的风,这里比喻狼鬼被射中后逃窜的速度。

脱履投之:脱下鞋子扔过去,古代传说中用来驱邪的一种方法。

市精:市中的鬼怪,通常指那些在市井之间作乱或作祟的鬼。

毛门:市精的名字,形状像囤积粮食的仓库,没有手脚。

室之精:屋内的鬼怪,这里指傒龙。

傒龙:屋内的鬼怪,形状像小孩,穿着黑色衣服,戴着红色头巾和大帽子,腰间挂着剑,手持戟。

山之精:山中的鬼怪,这里指蛟。

夔: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鼓,只有一只脚,能够行走。

牧敝池:牧场的废弃池塘,这里的鬼怪名为髡顿。

髡顿:牧敝池中的鬼怪,形状像牛,没有头,见到人就会追赶。

堂下:厅堂下面,这里指鬼怪出现的地方。

沟:鬼怪的名字,形状像小孩,头发散乱,跑动时凶猛。

百岁狼:百岁的狼,变成了女人,名为知女。

知女:百岁狼变成的女人,形状像美女,坐在路边,声称没有父母兄弟。

溷:厕所,这里的鬼怪名为卑。

卑:厕所中的鬼怪,形状像美女,手持镜子,能够让人感到羞愧。

天禄:天禄阁,古代皇家藏书的地方。

青藜之杖:青藜木制成的拐杖,古代传说中可以用来驱邪。

阴阳运数:阴阳五行的运行和变化的规律。

五行洪范:五行的原则和规范。

假托形:假扮成某种形态或形象。

明镜:明亮的镜子,古代道士用来照妖镜。

蛟:山中的鬼怪,形状像小孩,只有一只脚,喜欢攻击人。

挥: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鼓,颜色赤红,只有一只脚,名为挥。

金累:山中的鬼怪,形状像人,身高九尺,穿着皮裘,戴着斗笠,名为金累。

飞龙: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龙,有五种颜色,名为飞龙。

去阳:山中能说话的大树,名为去阳。

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的鬼怪是铜铁精。

秦人:古代对秦朝人的称呼,这里的鬼怪是百岁木精。

誓激:山中的鬼怪,形状像官员,名为誓激。

虞吏:山中的鬼怪,形状像老虎,称为虞吏。

当路君: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狼,称为当路君。

令长:山中的鬼怪,形状像老狐狸,称为令长。

雨师: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龙,称为雨师。

无肠公子:山中的鬼怪,形状像蟹,称为无肠公子。

社神:山中的鬼怪,形状像土地神,称为社神。

龟: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龟,称为时君。

马: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马,称为三公。

老树:山中的鬼怪,形状像老树,称为人。

羊: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羊,称为主人。

獐: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獐,称为吏。

猴: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猴,称为人君。

猿: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猿,称为九卿。

老鸡:山中的鬼怪,形状像老鸡,称为将军。

雉: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雉,称为贼捕。

犬: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狗,称为人姓字。

狐: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狐,称为咸阳公仲。

猪: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猪,称为臣君。

金玉: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金玉,称为妇人。

鼠:山中的鬼怪,形状像鼠,称为社。

伏冀:山中的鬼怪,形状像伏冀,称为神人。

牛:山中的鬼怪,形状像牛,称为书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妖异部-卷二-评注

此段古文描述了多种精怪及其特征,反映了古代中国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中对于超自然现象的认知。

‘丘墓之精名狼鬼,善与人斗不休’一句,狼鬼作为丘墓之精,象征着死亡与复仇,其善与人斗不休的特性,体现了古人对于死亡和复仇的恐惧与敬畏。

‘为桃弓棘矢,羽以鸱羽,以射之,狼鬼为飘风’描述了驱除狼鬼的方法,使用桃木弓和棘木箭,箭羽用猫头鹰羽毛制成,射之则狼鬼化为飘风,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利用。

‘故市精名曰毛门,其状如囷,无手足’中的市精,即市井中的精怪,其形态怪异,无手足,反映了古人对市井生活的神秘化。

‘室之精名傒龙,如小儿,长一尺四寸,衣黑衣,赤帻大冠,带剑持戟’中的傒龙,作为室内的精怪,形象生动,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体现了古人对家庭安全和军事力量的重视。

‘山之精名夔,状如鼓,一足而行’的夔,作为山中的精怪,形态奇特,一足而行,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神秘和敬畏。

‘故牧敝池之精名曰髡顿,状如牛,无头,见人则逐人’中的髡顿,作为池中的精怪,无头而追逐人,反映了古人对水中生物的恐惧。

‘夜见堂下有小儿被发走,析狞蒟之,名曰沟’中的沟,作为夜间出现的精怪,被描述为被发行走,体现了古人对夜晚和未知事物的恐惧。

‘百岁狼化为女人,名曰知女’中的知女,作为狼的化身,具有迷惑人的能力,反映了古人对变异和欺骗的警惕。

‘故溷之精名曰卑,状如美女,而持镜,呼之使人知愧’中的卑,作为溷(厕所)中的精怪,以美女的形象出现,手持镜子,反映了古人对道德和自省的重视。

《王子年拾遗记》中刘向校书天禄的情节,展示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神秘事物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

《抱朴子》中关于道士使用明镜驱除老魅的描述,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技术的利用,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山之精,形如小儿而独足,足向后,喜来犯人’中的山精,形态怪异,反映了古人对山野的神秘和恐惧。

‘山中夜见胡人者,铜铁精也;见秦人者,百岁木精也’等句,描述了山中不同精怪的出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丰富想象。

‘寅日称虞吏者,虎也;称当路君者,狼也’等句,描述了山中精怪在不同时辰的形态和名称,体现了古人对时间和自然的敬畏。

‘山川石木、井灶洿池,犹有精气’等句,强调了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蕴含着精神,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整体观。

‘有精神,则宜赏善罚恶’等句,体现了古人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妖异部-卷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61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