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天部-卷六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天部-卷六-原文

○星中

《天文录》曰:格择星,状如炎火,下大上锐,色黄白,起地而上。

占曰:格择星见,不种而获。不有土功,必有大害。

又曰:归邪如星非星,如云非云,名曰归邪,司马迁《天官书》曰:归邪见,必有归国者。

又曰:六甲六星,主分阴阳而纪节候,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而授民则也。

又曰:平星,《论语讠韱》曰:平星主法。《合诚图》曰:主建廷评,主平天下之狱事。若今廷尉之象。

又曰:鱼星,主理阴阳事,知云雨之期也。故赞曰:汉中鱼星知云雨也。

占曰:鱼星明,大河海水皆出。又云:鱼星明则大,阴阳气和。

鱼星忽不明而在,则鱼多;鱼星亡,则少鱼。

又曰:郎位一曰哀乌,郎府也。

注曰:郎位,周官之元士,汉官之光禄、中散、谏议三署郎中,是其职也。

或曰:郎位,今尚书也。

《天象列星图》曰:北极五星:一名天极,一名北极,其第一星为太子,第二星最明者为帝,第三星为庶子,余二后宫属也,并在紫微宫中央,故谓之中极。

其占:明大则吉,若变动则有忧。

今观象之始,始於中极者,先尊以及卑,自中以周外也,其一人为首,谓极,第二星为首也。

又曰:四辅四星,在紫微宫中抱之,纽星也。

此为辅臣之位,赞於万机。

其占:以小而明则吉,若微暗则官不理。

又曰:钧陈六星,在紫微宫中华盖之下,天帝所居之宫,亦护军将军之象。

占以明则吉。

又曰:华盖七星,其杠九星,合十六星,如盖状,在紫微宫,临钧陈以荫帝座。

占若正则吉,若倾则凶也。

又曰:女史一星在紫微宫内,柱史北,此妇人之官,常记宫中之事;

占以明则为记史直词,若不明则反是。

又曰:柱下史一星在紫微宫内,近尚书,此左右掌记君之过。

其占以明则为史直词,若不明则词不依过,无真实也。

又曰:尚书五星在紫微宫内东南之隅。

此八座大臣之象。

故赞曰:尚书纳言,夙夜咨谋。

占以小而明,则君臣和。

又曰:北斗七星,近紫微宫南,在太微北。

是谓帝车,以主号令,运乎中央而临制四方,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北斗。

其魁四星为璇玑,其杓三星为玉衡。

故《书》云: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又其魁第一星为枢;亦曰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

二曰璇,亦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

三曰玑,亦曰令星,主祸;

四曰权,亦曰伐星,主天理,伐无道;

五曰衡,亦曰杀星,主中央,助四旁,杀有罪;

六曰开阳,亦曰应星。

又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

又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隋,六主燕,七主齐。

又曰: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如匡形,故史迁曰:斗魁戴匡。

其第六星,名曰司禄,此天之府计集所会也。

又曰:宦者四星,次帝座西南,主侍者,帝旁阉人也。

占以不明为吉,若明则内臣专权。

又曰:势四星在太阳西兆,主刑余人而用事者也。

占以不明为吉,若明则阉宦用权。

又曰:辅一星,附北斗杓第六星,大臣之象也。

占:欲其小而明则吉,若大而明,则臣夺君政;若小而不明,则臣不任职;若明大与斗合者,则国兵暴起。

又曰:八穀八星,在紫微蕃之外,五车之北,其八星:一主稻,二主黍,三主大麦,四主大豆,五主小豆,六主小麦,七主粟,八主麻子。

占其明则八穀成,若暗则不成;若一星不见,则一穀不登;若八星不见,则国人有糊口之忧。

又曰:房四星,去氐十五度,为明堂、布政之宫。

占:若移徙则国流逆,均明则天下大同。

又曰:传说一星在尾后河中也,盖后宫女巫也。

主祝祠神灵,祈祷,以求子胤。

占:若大而明,则后宫多祷祈。

又曰:杵三星,在箕南,主舂杵之用。

占:若其纵则为丰,若其横则为饥。

又曰:农丈人一星在南斗南,主农正官也。

占:明则为丰稔,若暗则为饥歉。

又曰:南斗六星,去牵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为天庙,丞相太宰之位,主荐贤良、授爵禄。

又主兵机。

魁南二星为天梁,中央二星为天相,北二星杓曰天厨庭,亦为寿命之期,将有天子之事。

占:其斗星盛明则王道和平,爵禄行;若不然,反是也。

又曰: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也。

中央,大将军也;其南左星,左将军也;其北右星,右将军也。

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

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则主是也。

故《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

又古歌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其黄姑者,即河鼓也,为吴音讹而然。

今之言者,谓是列舍牵牛而会织女,故为此分析,令知断其疑焉。

又曰:臼四星在人星东南,主舂臼。

占:若覆则岁中,人饥荒,若仰则天下熟。

又曰:内杵三星在人星旁,主军粮。

占:若正直下对臼口则吉,若偏与臼不相当,则军粮绝。

又曰:渐台四星属织女左足,主晷刻律吕。

占:若明则阴阳调而律吕和,不然则否也。

又曰:弧九星在狼东南,谓天弓也。

主备贼盗,常属矢向狼星。

又曰:天钱十星在北落西北,主钱帛所聚。

占:若明则府藏盈,若不明则为虚耗。

又曰:东璧二星,去宫室十六度,天子图书之秘府也。

占:若明则图书集,道术行,小人退,君子入;若不然,则天子好武臣,贱文土,稽古忠正之臣隐,亲党邪曲之人用也。

又曰:羽林四十五星,二三而聚,在垒壁南,主天军。

占:若星聚明则国安宁;若星稀而动摇,则兵革出。

又曰:进贤一星在太微宫东华门东、平道之西,主访贤荐士也。

占:若明则贤人进,若不明则否也。

又曰:太微宫垣十星,在翼、轸北,主天子之宫庭,五帝之座,十二诸侯府也。

其外藩南二星间,名曰端门;东第一星为左执法,廷尉之象也。

又曰: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

阴阳交感,震为雷,激为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霜,散为露,聚为云气,立为虹蜺,离为背矞,分为抱珥。

此十四变,皆轩辕主之。

又曰:天街二星在毕、昴间,主国界也。

街南为华夏之国,街北为戎夷之国。

又曰:玉井四星在参西,主水泉。

《石氏星经》曰:卷舌六星在昴北,主谗佞言语之吏。

若移动,多口舌,兵起。

舌直,天下无口舌。

星繁,天下兵乱;星少,兵废。

又曰:天谗星在卷舌中,亦主诽谤。

又曰:天廪四星在昴南,主积聚黍稷、供享祀及御膳。

星明,丰;暗,俭。

又曰:天苑十六星在昴、毕,如环状,主天子苑囿。

五星守苑牛马死。

又曰:参旗九星,在参、毕间。

一曰天弓星,不欲明;明则白衣会,边兵动。

又曰:阙丘二星在南河,主天子门阙,诸侯之两观也。

又曰:文昌六星,如半月形,斗魁前,为天府。

主天下集计事,第一星名上将,第二名次将,第三名贵相,第四名司禄,第五名司命,第六名司法。

星光润则天下安。

又曰:大理四星在斗中,亦为贵人牢,又为执法之宫。

又曰:库楼十五星,在左角南,器府东。

一名天库,兵车之府,星芒角兵起。

又曰:招摇一星在梗河北,主远狄,芒角则兵起。

又曰:贯索九星,在七公前,为贱人牢。

口一星为门,门欲开,开即有赦,星总见,狱事繁。

《豫章列士传》曰:周腾,字叔达,为御史。

桓帝欲南郊,平明出,叔达仰首曰:王者象星,今宫中宿策马星不出动,帝何出焉?

四更,皇子卒,遂止。

《关令内传》曰:北斗一星面百里,相去九千里,置二十四气,四宿行四时,五方立五星,主五岳也。

《黄石公记》曰:黄石,镇星之精也。

王子年《拾遗记》曰:禹铸九鼎,择雌金为阴鼎,雄金为阳鼎,太白星见,九日不没。

《庄子》曰:夫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於列星。

《列子》曰:星,积气之中有光耀者。

《抱朴子》曰:辰星,水精,生玄武。

岁星,木精,生青龙。

又曰:人初受气皆应列宿之精,值圣宿则圣,值贤宿则贤也。

《尸子》曰:自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自丘山以望,则见始多也。

非明益也,势使然也。

私,井中也;公,丘上也。

《淮南子》曰:太微者,太一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轩辕者,帝妃之舍也;咸池者,水鱼之囿也。

天河者,群神之阙也;天河,星名也,阙犹门也。

又曰: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

高诱注曰:雨师,毕星也;风伯,箕星也。

又曰:岁星之所居,五穀丰昌;其对为衡,岁乃殃。

又曰:四守者,所司赏罚。

许慎注曰:四守:紫宫、轩辕、咸池、天河也。

《家语》曰:巫马期为单父令,戴星出入以理人。

刘向《说苑》曰:玄象著明,莫大於日月;察变之动,莫著於五星也。

又曰:秦胡亥立,日月薄食,山林沦亡,枉矢光夜,荧惑袭月。

《景帝通纪》曰:彗星者,天地之旗也。

《国精符》曰:地为山川,山川之精,上为星,各应其州城分野,为国作精神符验也。

《五姓占》曰:君薄德义,懦弱不胜任,则太白失度经,天作变易之象。

《乐汁图》曰:天宫,紫微宫也。

钩陈,后宫也。

大当,正妃也。(大当,钩陈末犬星也。)阁道北斗,辅天理,贵人牢。(为贵人作牢狱也。)文昌宫,(天五曹会府也。)玄戈招摇也。(皆备兵难之星。)梗河,天矛也。(梗河,一名天矛。)织女、连营、贱人牢。(连营贯索。)咸池,五车。(五车,咸池别名。)天关、参旗,伐也。

觜觿,天庙也。

奎,天豕也;娄,天矢也;胃,天仓也。

狼弧、鱼陵、天船、天苑、卷舌、天老人。(皆西方星名也。)柳主材木。(柳星,主材木也。)

郑玄注曰:日月遗其珠囊。

珠谓五星也;遗其囊者,盈缩失度也。

《黄石公阴谋秘诀法》曰:荧惑者,火之精,御史之象,主禁令刑罚。

蔡邕《月令章句》曰:天官五兽之於五事也,左有苍龙、大辰之貌,右有白虎、大梁之文、前有朱雀、鹑火之体,后有玄武、龟蛇之质,中有大角、轩辕、麒麟之信。

《风俗通》曰:月与星并无光,日照之乃光耳。

如以镜照日,则影见壁。

月初见西方,月望后光见东北,一照也。

又曰:东方朔,太白星精,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子,越为范蠡,齐为鸱夷,言其变化无常也。

祖台之《志怪》曰:吴未亡前,常有紫赤气见斗牛之间,星官及诸善占者咸忧。

吴方兴,惟张茂先於天文尤精,独知为神剑之气,非江南之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天部-卷六-译文

《天文录》记载:有一种星叫格择星,它的形状像火焰,底部宽而顶部尖,颜色是黄白色,从地面升起。

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格择星出现,预示着不用耕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土地工程,必然会有大灾难。

又记载:有一种星叫归邪星,它既不像星也不像云,被称为归邪星。司马迁在《天官书》中说:归邪星出现,必有归国的人。

又记载:六甲六星,负责区分阴阳和记录节气,因此位于帝星旁边,用来颁布政令和教导民众。

又记载:平星,《论语》中提到:平星主管法律。《合诚图》中说:主管建立朝廷和评定天下狱事,类似于现在的廷尉形象。

又记载:鱼星,主管阴阳事务,知道云雨的时机。因此有赞语说:汉中鱼星知道云雨的变化。占卜的说法是:鱼星明亮,黄河和大海的水都会流出。又说:鱼星明亮则大,阴阳调和。鱼星突然不明亮但存在,则鱼多;鱼星消失,则鱼少。

又记载:郎位,又称哀乌,是郎府。注释说:郎位是周朝官员中的元士,汉朝官员中的光禄、中散、谏议三署郎中,担任这个职位。有人说:郎位相当于现在的尚书。

《天象列星图》中说:北极五星,也称为天极、北极,其中第一颗星是太子,第二颗星最明亮的是皇帝,第三颗星是庶子,其余两颗是后宫属星,它们都位于紫微宫中央,因此被称为中极。占卜的说法是:明亮且大是吉祥的征兆,如果发生变化则有忧患。现在观察天象,从中极开始,先尊敬尊贵的人,然后从中央到外围。

又记载:四辅四星,位于紫微宫中,像纽扣一样围绕。这是辅佐大臣的位置,辅助处理万机。占卜的说法是:如果小而明亮则是吉祥的,如果微暗则官员不理政。

又记载:钧陈六星,位于紫微宫中华盖之下,是天帝居住的宫殿,也是护军将军的形象。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是吉祥的。

又记载:华盖七星,其横杠九星,总共十六星,形状像盖子,位于紫微宫,靠近钧陈,为帝座提供荫蔽。占卜的说法是:如果位置正常则是吉祥的,如果倾斜则是凶兆。

又记载:女史一星位于紫微宫内,在柱史北边,这是妇女的官职,经常记录宫中事务;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是记录史实的直接言辞,如果不明亮则相反。

又记载:柱下史一星位于紫微宫内,靠近尚书,这是左右掌管记录君王过错的人。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是记录史实的直接言辞,如果不明亮则言辞不依据过错,没有真实性。

又记载:尚书五星位于紫微宫内东南角。这是八座大臣的形象。因此有赞语说:尚书纳言,日夜咨询谋略。占卜的说法是:如果小而明亮则君臣和谐。

又记载:北斗七星,靠近紫微宫南边,在太微北边。这是帝车的形象,负责发布号令,控制中央并管理四方,建立四季,平衡五行,调整节气,确定各种历法,都与北斗有关。北斗的斗柄四星称为璇玑,斗柄三星称为玉衡。因此《书》中说:在璇玑玉衡中来平衡七政。北斗的第一颗星称为枢,也称为正星,主管阳德,是皇帝的形象;第二颗星称为璇,也称为法星,主管阴刑,是女主的位置;第三颗星称为玑,也称为令星,主管灾祸;第四颗星称为权,也称为伐星,主管天理,讨伐无道;第五颗星称为衡,也称为杀星,主管中央,辅助四方,惩罚有罪;第六颗星称为开阳,也称为应星。其中一颗主管天,一颗主管地,一颗主管火,一颗主管水,一颗主管土,一颗主管木,一颗主管金。又一颗主管秦,第二颗主管楚,第三颗主管梁,第四颗主管吴,第五颗主管隋,第六颗主管燕,第七颗主管齐。

又记载:文昌六星位于北斗斗柄前方,形状像匡形,因此史迁说:斗柄戴着匡形。其中第六颗星称为司禄,这是天官府计集所会聚的地方。

又记载:宦者四星,位于帝座西南,主管侍者,是皇帝身边的阉人。占卜的说法是:如果不明亮则是吉祥的,如果明亮则内臣专权。

又记载:势四星位于太阳西边,主管惩罚犯人并处理事务的人。占卜的说法是:如果不明亮则是吉祥的,如果明亮则阉人专权。

又记载:辅一星,附着在北斗斗柄第六星上,是大臣的形象。占卜的说法是:如果小而明亮则是吉祥的,如果大而明亮则大臣篡夺君权;如果小而不明亮则大臣不履行职责;如果明亮且与北斗合在一起,则国家军队突然兴起。

又记载:八穀八星,位于紫微宫外,五车星北边,其中八星分别主管稻、黍、大麦、大豆、小豆、小麦、粟、麻子。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八穀成熟,如果暗淡则不成熟;如果一颗星不见,则一种穀物不收;如果八颗星都不见,则国民有饥饿之虞。

又记载:房四星距离氐星十五度,是明堂、布政的宫殿。占卜的说法是:如果移动则国家动荡,如果明亮则天下太平。

又记载:传说一星位于尾星后面河中,是后宫女巫的形象。主管祭祀神灵,祈祷,以求子嗣。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后宫多祈祷。

又记载:杵三星位于箕星南边,主管舂杵的使用。占卜的说法是:如果纵向则为丰收,如果横向则为饥荒。

又记载:农丈人一星位于南斗星南边,主管农正官。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为丰收,如果暗淡则为饥荒。

又记载:南斗六星距离牵牛星二十六度四分之一,是天庙,丞相太宰的位置,主管推荐贤良、授予爵位和禄位。又主管军事机密。斗柄南边两星称为天梁,中间两星称为天相,北边两星称为天厨庭,也是寿命的象征,将有天子的事情发生。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斗星明亮则王道和平,爵位和禄位得到实施;如果不明亮则相反。

又记载:河鼓三星位于牵牛星北边,主管军鼓,是皇帝的三位将军。中间的是大将军,南边的是左将军,北边的是右将军。这是为了防备关卡和困难。传说牵牛星和织女星在七月七日相会,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尔雅》中说:河鼓称为牵牛。又古歌中说: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黄姑就是河鼓,因为吴音的讹传而如此。现在说话的人,认为这是列舍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会,因此进行分析,让人们知道断定其疑问。

又记载:臼四星位于人星东南,主管舂臼。占卜的说法是:如果倒置则年中人饥荒,如果仰置则天下丰收。

又记载:内杵三星位于人星旁边,主管军粮。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正直对准臼口则是吉祥的,如果偏离与臼口不相称,则军粮断绝。

又记载:渐台四星属于织女星左脚,主管晷刻律吕。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阴阳调和,律吕和谐,如果不明亮则相反。

又记载:弧九星位于狼星东南,称为天弓。主管防备盗贼,经常指向狼星。

又记载:天钱十星位于北落西北,主管钱帛的聚集。占卜的说法是:如果明亮则府库充实,如果不明亮则为空虚耗尽。

又说:东方壁垣的七星,距离宫室十六度,是天子的图书秘府。占卜说:如果星光明亮,则图书集中,道术流行,小人退去,君子进入;如果不是这样,则天子喜欢武臣,轻视文士,古代忠诚正直的大臣隐退,亲近邪恶的人。

又说:羽林四十五星,聚集在营垒的南边,主管天军。占卜说:如果星星聚集且明亮,国家安宁;如果星星稀疏且动摇,则会有战争。

又说:进贤星位于太微宫东华门东、平道之西,主管访贤荐士。占卜说:如果星光明亮,则贤人被推荐;如果不明亮,则否。

又说:太微宫垣十星位于翼、轸星北,主管天子的宫殿,五帝的座位,十二诸侯的府邸。其外藩南边的两星之间,称为端门;东边第一星为左执法,是廷尉的象征。

又说:轩辕十七星位于七星北边,形状像龙,主管雷雨之神,后宫的象征。阴阳交感,震为雷,激为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霜,散为露,聚为云气,立为虹霓,离为背矞,分为抱珥。这十四种变化,都是由轩辕主管的。

又说:天街二星位于毕、昴之间,主管国界。街南是华夏之国,街北是戎夷之国。

又说:玉井四星位于参西,主管水泉。

《石氏星经》说:卷舌六星位于昴北,主管诽谤言语的官吏。如果星星移动,会有很多口舌是非,战争爆发。星星直,天下没有口舌是非。星星多,天下战争混乱;星星少,战争停止。

又说:天谗星位于卷舌中,也主管诽谤。

又说:天廪四星位于昴南,主管积聚黍稷、供享祭祀及御膳。星星明亮,则丰收;暗淡,则节俭。

又说:天苑十六星位于昴、毕之间,形状像环,主管天子的园林。五星守护天苑,牛马会死。

又说:参旗九星位于参、毕之间。一说是天弓星,不希望它明亮;明亮则白衣会,边境的士兵会行动。

又说:阙丘二星位于南河,主管天子的门阙,诸侯的两观。

又说:文昌六星形状像半月,位于斗魁前,是天府。主管天下集计事,第一星名为上将,第二名次将,第三名贵相,第四名司禄,第五名司命,第六名司法。星光润泽,则天下安定。

又说:大理四星位于斗中,也是贵人的牢狱,又是执法的宫殿。

又说:库楼十五星位于左角南,器府东。一名天库,兵车的府库,星星的光芒角兵会起。

又说:招摇一星位于梗河北,主管远方的狄人,星星的芒角则会有战争。

又说:贯索九星位于七公前,为贱人的牢狱。口星为门,门想要开启,开启即有赦免,星星全部出现,狱事繁多。

《豫章列士传》说:周腾,字叔达,担任御史。桓帝想要南郊,清晨出发,叔达抬头说:‘王者效仿星辰,现在宫中的宿策马星不动,皇帝为何出发?’四更时,皇子去世,于是停止。

《关令内传》说:北斗一星覆盖百里,相距九千里,设置二十四节气,四宿行四季,五方立五星,主管五岳。

《黄石公记》说:黄石,是镇星的精华。

王子年《拾遗记》说:大禹铸九鼎,选择雌金为阴鼎,雄金为阳鼎,太白星出现,九天不消失。

《庄子》说:道可以传授但不能接受,可以得但不能见。傅说得之,辅助武丁,拥有天下,乘坐东维,骑箕尾,比作列星。

《列子》说:星星,是在积聚的气体中有光亮的。

《抱朴子》说:辰星,是水精,生玄武。岁星,是木精,生青龙。

又说:人最初受气都应和列宿的精华,遇到圣宿则成为圣人,遇到贤宿则成为贤人。

《尸子》说:从井中看星星,所见不过数星;从丘山望去,则所见很多。这不是因为明亮增加了,而是因为地势使然。私,就像井中;公,就像丘上。

《淮南子》说:太微是太一的庭院;紫宫是太一的居所;轩辕是帝妃的住所;咸池是水鱼的园林。天河是群神的宫阙;天河,是星名,宫阙就像门。

又说:让雨师洒道,让风伯扫尘。高诱注解:雨师,是毕星;风伯,是箕星。

又说:岁星所在,五谷丰收;相对的星座为衡,岁星就会带来灾祸。

又说:四守者,主管赏罚。许慎注解:四守:紫宫、轩辕、咸池、天河。

《家语》说:巫马期担任单父令,带着星星出入以治理人民。

刘向《说苑》说:玄象中最明亮的是日月;观察变化的活动,最明显的是五星。

又说:秦胡亥即位,日月被食,山林沦亡,彗星光耀夜晚,荧惑侵犯月亮。

《景帝通纪》说:彗星是天地之旗。

《国精符》说:地为山川,山川的精华上升为星,各自对应州城分野,为国家作出精神符验。

《五姓占》说:君主品德薄弱,懦弱不能胜任,则太白星失去度数,天象发生变化。

《乐汁图》说:天宫,是紫微宫。钩陈,是后宫。大当,是正妃。(大当,是钩陈末端的犬星。)阁道北斗,辅助天理,贵人的牢狱。(为贵人设立牢狱。)文昌宫,(是天五曹会府。)玄戈招摇,(都是准备兵难之星。)梗河,是天矛。(梗河,又名天矛。)织女、连营、贱人牢。(连营贯索。)咸池,是五车。(五车,是咸池的别名。)天关、参旗,是伐。(天关、参旗,是伐的象征。)觜觿,是天庙。奎,是天豕;娄,是天矢;胃,是天仓。狼弧、鱼陵、天船、天苑、卷舌、天老人。(都是西方的星名。)柳星,主管材木。(柳星,主管材木。)

郑玄注解:日月遗弃其珠囊。珠,指的是五星;遗弃其囊,指的是盈缩失去度数。

《黄石公阴谋秘诀法》说:荧惑,是火之精华,是御史的象征,主管禁令刑罚。

蔡邕《月令章句》说:天官五兽对应五事,左边有苍龙、大辰之貌,右边有白虎、大梁之文,前面有朱雀、鹑火之体,后面有玄武、龟蛇之质,中间有大角、轩辕、麒麟之信。

《风俗通》说:月亮和星星本身没有光,太阳照射它们才发光。如果用镜子照太阳,影子就会出现在墙上。月初出现在西方,月望后光出现在东北,这是第一次照射。

又说:东方朔,是太白星的精华,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子,越为范蠡,齐为鸱夷,说他变化无常。

祖台之《志怪》说:吴国未灭亡前,常常有紫赤气出现在斗牛之间,星官及众多善于占卜的人都很担忧。吴国兴起时,只有张茂先在天文方面特别精通,独知这是神剑之气,不是江南的吉祥之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天部-卷六-注解

格择星:格择星是一种古代天文学中的星象,形状像火焰,底部宽大,顶部尖锐,颜色为黄白相间,从地面升起。在古代占星术中,格择星的出现预示着不劳而获的收获,但也可能带来大害。

归邪:归邪是一种非星非云的神秘天象,古人认为它的出现预示着有人将回归国家。

六甲六星:六甲六星是古代天文学中用来划分阴阳和纪年的星象,位于紫微宫旁,象征着皇帝布政教化。

平星:平星在《论语》中被提及,被认为是主持法度的星象,类似于现代的司法机构。

鱼星:鱼星主管阴阳事务,能够预知云雨的时机。它的亮度与河水海水的涨落有关,明亮时预示着河水海水的上涨。

郎位:郎位是古代官职,周官中的元士,汉官中的光禄、中散、谏议三署郎中,相当于现代的尚书。

北极五星:北极五星是指北极附近的五颗星,其中第一颗星为太子,第二颗星最亮为帝,第三颗星为庶子,其余两颗为后宫之星,位于紫微宫中央。

四辅四星:四辅四星位于紫微宫中,是辅佐皇帝的星象,象征着辅臣之位。

钧陈六星:钧陈六星位于紫微宫中华盖之下,是天帝所居之宫的象征,也代表着护军将军。

华盖七星:华盖七星位于紫微宫,形状像盖,是皇帝的象征,位于钧陈之下,保护皇帝。

女史一星:女史一星位于紫微宫内,是妇官的象征,负责记录宫中事务。

柱下史一星:柱下史一星位于紫微宫内,是左右掌记君之过的官职。

尚书五星:尚书五星位于紫微宫内东南之隅,代表八座大臣,负责纳言和咨询。

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位于紫微宫南,是帝车的象征,主管号令,运筹中央,临制四方。

文昌六星:文昌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如半月形,主天下集计事。

宦者四星:宦者四星位于帝座西南,是侍者的象征,属于阉人。

势四星:势四星位于太阳西兆,主管刑罚和用事。

辅一星:辅一星附属于北斗杓第六星,是大臣的象征。

八穀八星:八穀八星位于紫微宫外,代表八种谷物,其亮度与谷物收成有关。

房四星:房四星位于明堂和布政之宫,其移动预示着国家政治的变化。

传说一星:传说一星位于尾后河中,是后宫女巫的象征,负责祭祀和祈祷。

杵三星:杵三星位于箕南,是舂米的工具,其位置与年成有关。

农丈人一星:农丈人一星位于南斗南,是农官的象征,负责农业事务。

南斗六星:南斗六星位于牵牛北,是天庙和丞相太宰的象征,主管推荐贤良和授予爵禄。

河鼓三星:河鼓三星位于牵牛北,是军鼓的象征,代表天子的三将军。

臼四星:臼四星位于人星东南,是舂米的工具,其位置与年成有关。

内杵三星:内杵三星位于人星旁,是军粮的象征。

渐台四星:渐台四星位于织女左足,是晷刻律吕的象征。

弧九星:弧九星位于狼东南,是天弓的象征,用于防备盗贼。

天钱十星:天钱十星位于北落西北,是钱帛所聚的象征。

东璧二星:东壁二星,指古代星宿之一,位于东方,被认为是天子图书之秘府,即皇家图书馆或档案库。

图书之秘府:指藏有图书和秘籍的地方,通常指皇家图书馆。

宫室:古代对宫殿的通称。

羽林四十五星:羽林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南方,被认为是天军的象征。

太微宫垣十星:太微宫垣,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是天子的宫庭和五帝之座。

轩辕十七星:轩辕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形似龙,主雷雨之神。

天街二星:天街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西方,被认为是国界的象征。

玉井四星:玉井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西方,主水泉。

卷舌六星:卷舌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主谗佞言语之吏。

天谗星:天谗星,古代星宿之一,主诽谤。

天廪四星:天廪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主积聚黍稷、供享祀及御膳。

天苑十六星:天苑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形似环状,主天子苑囿。

参旗九星:参旗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一称天弓星。

阙丘二星:阙丘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南方,主天子门阙。

大理四星:大理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亦为贵人牢。

库楼十五星:库楼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为兵车之府。

招摇一星:招摇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主远狄。

贯索九星:贯索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北方,为贱人牢。

王者象星:指王者通过观察星辰来象征自己的德行和国家的运势。

石氏星经:古代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毕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西方,被认为是雨师。

箕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西方,被认为是风伯。

岁星:古代星宿之一,位于东方,被认为是木精,主五谷丰昌。

四守:古代天文学中的四个星宿,包括紫宫、轩辕、咸池、天河。

五星:古代天文学中的五大行星,包括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太一:古代道教中的一种神祇,被认为是宇宙的最高神。

日月薄食:指日食或月食,古代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彗星: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天体,被认为是天地之旗。

国精符:古代认为星宿的变动与国家命运有关,星宿的变动可以成为国家精神符验的象征。

太白失度经:太白星,即金星,古代认为其运行失常是变易之象。

天官五兽:古代天文学中,将五行星与五方(东、南、西、北、中)相联系,分别对应不同的动物形象。

风俗通:古代的一部风俗志。

东方朔:古代文学家,被认为是太白星精,具有变化无常的特点。

祖台之《志怪》:古代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天部-卷六-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古代天文学和占星术的内容,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解释。首先,文中提到的‘东璧二星’和‘图书之秘府’暗示了古代天文学与政治权力的紧密联系,认为天象可以预示政治的变化,如图书集、道术行等,与君主的喜好和用人政策相联系。

‘羽林四十五星’的描述则体现了古人对军事力量的重视,认为星象的变化可以预示战争的爆发与否,这与古代社会对军事力量的依赖和重视相符。

‘进贤一星’的提及则反映了古人对贤能的重视,认为贤能的进退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

‘太微宫垣’的描述则是对古代天宫的描绘,其中包含了五帝和十二诸侯的象征,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秩序和等级制度的理解。

‘轩辕十七星’的描述则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如雷雨、风雾等,认为这些现象都与轩辕星有关。

‘天街二星’的提及则是对国家边界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国家疆域的重视。

‘玉井四星’和‘天廪四星’的描述则是对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的关注,认为星象的变化可以预示丰收与否。

‘天苑十六星’的提及则是对皇家园林的象征,反映了古人对皇家生活的关注。

‘参旗九星’的描述则是对军事力量的关注,认为星象的变化可以预示战争的爆发。

‘文昌六星’的描述则是对国家治理的关注,认为星光润泽则国家安定。

‘大理四星’的提及则是对法律和司法的关注,认为大理星是执法之宫。

‘库楼十五星’的描述则是对军事物资的关注,认为星芒角兵起。

‘招摇一星’的提及则是对远方狄人的关注,认为芒角则兵起。

‘贯索九星’的描述则是对囚犯的关注,认为口一星为门,门欲开,开即有赦。

《石氏星经》中的描述则是对谗佞言语之吏的关注,认为星象的变化可以预示口舌和战争。

《黄石公记》中的描述则是对镇星之精的关注,认为黄石是镇星之精。

《庄子》中的描述则是对道的理解,认为道不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列子》中的描述则是对星的理解,认为星是积气之中有光耀者。

《抱朴子》中的描述则是对星辰与五行相生的理解,认为辰星、岁星分别对应水精和木精。

《尸子》中的描述则是对观察星象的方法的理解,认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星象,所见不同。

《淮南子》中的描述则是对天宫和星宿的理解,认为太微、紫宫、轩辕等是天宫的组成部分。

《家语》中的描述则是对巫马期的评价,认为他戴星出入以理人。

《说苑》中的描述则是对日月和五星的关注,认为日月和五星的变化可以预示国家的兴衰。

《景帝通纪》中的描述则是对彗星的关注,认为彗星是天地之旗。

《国精符》中的描述则是对星宿与国家精神的关系的理解,认为星宿对应着不同的州城分野,为国家作精神符验。

《五姓占》中的描述则是对太白星的关注,认为太白星的变化可以预示国家的变化。

《乐汁图》中的描述则是对天宫和星宿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解释。

郑玄注中的描述则是对日月和五星的关注,认为日月和五星的变化可以预示国家的变化。

《黄石公阴谋秘诀法》中的描述则是对荧惑的关注,认为荧惑是火之精,主禁令刑罚。

蔡邕《月令章句》中的描述则是对天官五兽的关注,认为天官五兽与五事有关。

《风俗通》中的描述则是对日月和星光的解释,认为日月和星并无光,日照之乃光。

《风俗通》中的描述则是对东方朔的关注,认为他是太白星精,变化无常。

祖台之《志怪》中的描述则是对吴国兴衰的关注,认为紫赤气见斗牛之间是神剑之气,非江南之祥。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天部-卷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60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