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器物部-卷三-原文
○盆
《尔雅》曰:盎谓之缶。(盆也。)
又曰: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周礼》曰:盆实二鬴,厚半寸。
《礼》曰: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於盆,尊於瓶。(盆、瓶,炊器也。)
又曰:世妇卒蚕,遂献茧于夫人。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三盆手者,三淹也。)
《史记》曰:秦、赵会渑池,蔺相如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缻音缶,皆瓦器,所以盛酒,秦人鼓之以节歌。)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赵御书曰:”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缻。”
又曰:司马迁书云:”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续晋阳秋》曰:桓宣武与妻妾坐月下,流星坠下铜盆水中,光如二寸珠,颎然。妾酌饮之,生玄。
《晏子春秋》曰:景公饮酒,自鼓盆瓮也。
《庄子》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箕踞,鼓盆而歌。
《淮南子》曰:今夫穷鄙之社也,扣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尝试为之击建鼓,撞巨钟,然知其盆瓶之足羞。藏诗书,修文学,而不知至论之旨,至则拊盆扣瓴之徒也。
又曰: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处狭庐。
又曰:今盆水在庭,清之终日,未能见目睫;浊之不用一桡,而不能察方圆。人神易浊而难清,犹盆水之类乎?
又曰:日各至,则盆水溢。
《世说》曰:阮仲容至,宗人闻,共集,以大盆盛酒。
王韶之《始兴记》曰:林源山有石室,室盘石上行,罗十瓮,皆盖以青盆,中悉是饼银。
《交州杂记》曰:夷俗以铜盆瓮赎罪。
潘岳《笙赋》曰:倾缥盆以酌酃。
○缶(附)
《易》曰:初六,有孚盈缶。(王肃曰:缶者,下民质素之器。)
《诗》曰:坎其击缶,宛丘之道。(盎谓之缶。)
又曰:王惲书云:”醉后仰天抚缶而歌。”
○瓮
《说文》曰:罂,(於耕切。)甀(直为切,《说文》亦作垂。)也。甀,小口罂也。瓨,(下江切。)似罂,长颈,受十瓮,罂也。
《通俗文》曰:瓮下孔曰瓹。(姑县切。)
《方言》曰:〈亢瓦〉、(音刚。)瓭、(都贪切,一音沈。)甒、(音武。)、(音由)〈奠瓦〉(音郑){从瓦}(士双切。)瓮、瓿甊、(瓿音部。)甊,(郎口切。){疑瓦}(鱼记切。)罂也。酃,桂之郊谓之瓭,(今江东通名大瓮为〈亢瓦〉也。)其小者谓之〈奠瓦〉,周、魏之间谓之甒,(今江东亦呼罂〈亢瓦〉子。)秦之旧都谓之〈奠瓦〉,江、淮之间谓之,江、湘之间谓之{从瓦}。自关而西、晋之旧都、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甀,其中者谓瓿甊。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瓮,或谓之罂。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疑瓦}。罂,其通语也。
《尔雅》曰:瓯瓿谓之瓵。(瓿,小罂也,长沙曰瓵。瓵,音也。)
《易》曰:井谷射鲋,瓮敝漏。
《礼》曰:宋襄公葬其夫人,醢百瓮。
又曰:儒有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左传》曰:齐侯伐燕,燕人归燕姬,赂以瑶瓮、玉椟、斝耳,不克而还。(玉瓮也。)
《孝经援神契》曰:银瓮也,不汲自随,不盛自盈。(《瑞应图》同。)
《汉书》曰:陈平家贫,居瓮牖。(《家语》原宪同。)
《东观汉记》曰:王涣为洛阳令,盗贼发,不得远走。或藏沟渠,或伏瓮下。涣以方略取之,皆称神明。
王隐《晋书》曰:太孙臧外祖蒋迪,吴兴人。后迪作酪,当酿未成,大瓮自行。迪打酪瓮破,问景养,养曰:”当生太子储副。”
又曰:毕卓为吏部郎,性嗜酒。比舍郎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旦视之,乃毕吏部也。
《墨子》曰:备城,百步一井,井十瓮。
《庄子》曰:子贡过汉阴,见一丈夫方将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志怪》曰:建康小吏曹著,为庐山府君所迎,见门有一大瓮,可受数百斛,但见风云出其中。
《锺离意别传》曰:意为鲁相孔子堂有瓮,皆有丹书。自夫子亡后,无敢发者。意乃发瓮,得素书,为学。
《华阳国志》曰:赵琰,青州刺史。厅置水瓮,得贵要之书,投於其中。
《淮南万毕术》曰:铜瓮雷鸣。(取沸汤著铜瓮中,坚密塞,内之井中,则雷鸣闻数十里。)
《语林》曰:羊稚舒冬月酿酒,令人抱瓮为暖。(羊琇,字稚舒。)
《世说》曰:胡广本姓黄,五月五日生。父母恶之,乃置瓮,投於江。胡公见瓮流下,闻儿啼,取儿养之,遂位登三司。广不持本亲服,云:”於本亲,以我为死!”人深讥之。
○罂(乌行切。与婴同切)
《说文》曰:罂,备火长颈瓶也。
《方言》曰:罂,陈魏宋楚之间谓之〈俞瓦〉,或谓之〈朱瓦〉。(音殊)燕之东北、朝鲜冽水之间谓之瓺。(音畅,亦音肠。)齐之东北、海岱之间谓之儋。(所谓家无儋石之储者也。者担,或作〈詹瓦〉。)周洛韩郑之间谓之甀,或谓之罂。罂谓之〈畀瓦〉。(音鼙)
《史记》曰:韩信击魏,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服虔曰:以木椑缚罂缶以为渡。)
《异苑》曰:月支国有佛发,盛以琉璃罂。
《幽明录》曰:清河崔茂伯女结婚裴氏。克期未至,女暴亡,提一金罂,受二升许,径到裴床前立,以罂赠裴。
《甄异传》曰:晋隆安中,吴县张君才,忽有鬼来,令才取一白罂,盛水半,以绢覆头。明日视之,钱满罂。才家先贫,因此遂富。
《墨子·守备》曰:”用大瓦罂容十升以上者,步而十,盛水,旦用之。(蔡谟与何骠骑书曰:昔墨翟以瓦罂济国也。)
《淮南万毕术》曰:马蹄破罂。(取马蹄烧如炭,置罂中,有顷破矣。)
○坩(音龛)
《纂文》曰:大坩为坃。(音埙。)
《东宫旧事》曰:白坩五枚。
《世说》曰:陶侃少时,作鱼梁史,尝以一坩鲊饷母。母责侃曰:”汝为史,以官物见饷,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
裴渊《广州记》曰:董奉至晋兴五里,封一白坩,置高崖中而去。人欲取,不能得。今犹在。
○瓶
《说文》曰:瓶,瓮也。瓮,壅也,汲瓶也。瓴,形似瓶。
《易》曰: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诗》曰:瓶之罄矣。
《左传》曰:卫孙蒯田于曹隧,饮马于重丘,毁其瓶。重丘人闭门而訽之,曰:”亲逐其君,尔父为厉.”
又曰: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成,孟氏邑,本杞田。)谢息为孟孙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
又曰:邾子在门台,阍以瓶水沃廷。(事具炉门中。)
《史记》曰:田肯说高祖曰:”秦,形胜之国也,地势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如淳曰:瓴,盛水瓶也。建,音蹇。)
《汉书》曰:扬雄作《酒赋》,以讽谏成帝。其文为酒客难法度士,譬之于物,曰:”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湄,处高临深,动常近危;酒醪不入,藏水满怀,不得左右,牵於纆徽;一旦击碍,为党所櫑,(音雷)身投黄泉,骨肉为泥。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前凉录》曰:张轨时,西胡致金胡瓶,皆拂菻(力禁切。)作奇状,并人高,二枚。
《鲁子》曰:一井五瓶,泄之可待,分流者众也。
《吕氏春秋》曰: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敝龟}之藏也。
《淮南子》曰:古者抱瓶而汲。
《唐子》曰:猛将之发,观于虎而览于鹰,故攻如击电,避如收雾,闭之如在瓶,开之如散星。
《西域记》曰:疏勒王致魏文帝金胡瓶二枚,银胡瓶二枚。
《杂五行书》曰:悬瓶井中,除邪鬼。
《楚辞》曰:瓶瓯登于明堂,(瓶瓯,瓦器也。)周鼎潜乎深泉。
《古乐府词》曰: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甒
《方言》曰:甒、瓮,罂也。
《礼》曰:君尊瓦甒,此以小为贵也。(瓦甒,五斗。)
《仪礼》曰:东方之馔,两瓦甒。
《三礼图》曰:醴甒以瓦为之,受五斗,口高二寸,径一尺六寸,中身,瓮下平,有盖。
○魁
《易洞林》曰:太子洗马荀子骥家中,以龙铜魁作食,欻鸣。
《东宫旧事》曰:一升铜魁一漆,二升魁三漆,注酱五升,魁二。
李尤《羹魁铭》曰:羊羹不遍,驷马长驱。
○盘
《说文》曰:盘,承盘也。椃,(音奇)盘也。
《周礼》曰: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盘,以盛牛耳。)
《大戴礼》曰:随武子盘之铭曰:”与其溺於人也,宁溺於渊.”
《礼》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左传》曰:晋文公及曹,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国,公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於诸侯。得志於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音早,与早同。)自贰焉?”乃馈盘飧,寘璧焉。
又曰: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取其锺以为公盘。
《史记》曰:平原君与楚王合从,(音纵。)言利害,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捧铜盘血,跪进曰:”当歃血盟而定之。”
又曰:武帝作柏梁铜柱、承露盘、仙人掌。(苏林曰:仙人以手掌擎盘承甘露也。)
《后汉书》曰:左慈有术,於铜盘钓鲻鱼。
《汉官仪》曰:封禅,坛南有玉盘,盘中有玉龟焉。
《晋阳秋》曰:武帝时,御府令萧谭承徐循仪疏,作漆画银盘,诏杀之。
《晋四王起事》曰:惠帝还洛阳,道中有老公蒸鸡素木盘中,盛以奉帝。
沈约《宋书》曰:高祖俭,诸子食不过五盏盘。
《后魏书》曰:太武帝作黄金盘十二具,镂以白银,细以玫瑰珠玉。
《隋书》曰:上赐王公已下射。杨素箭为第一,上以外国所献金精盘,价直巨万,赐之。
《荀卿子》曰:君者,盘也;水者,民也。盘圆则水圆,盘方则水方。
《燕丹子》曰: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荆轲曰:”好手!”太子断手,以玉盘奉之。
《淮南子》曰:窥面於盘水则圆,於杯水则修。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修者,皆所自窥之异也。
《抱朴子》曰:以丹金为盘碗,食其中,令人长生。
《郭子》曰:王光禄曰:”正得残盘冷炙。”
《修复山陵故事》曰:武帝悼后玄宫,漆乌瓦盘一枚。
《东宫旧事》曰:长盘五,漆尺盘三十,漆柏炙拌二。(拌,音与盘同。)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玉盘盛桃。
《神异经》曰:西北荒有金山,上有金银盘,广五十丈。
《搜神记》曰:高辛氏有老妇人得耳疾,医为挑治,得卵,大如茧,盛以瓠离,覆之以盘。俄而卵化犬,因名盘瓠。
《王子年拾遗记》曰:董偃以玉精为盘,承冰而进,则冰玉等色。侍者谓冰无柈必融湿席,上乃拂之,玉盘落于阶上,冰玉皆碎,偃更以为乐。玉精,干涂国献也。武帝以此器赐董偃。
又曰:汉明帝夜宴群臣於华昭园,诏大官进樱桃,以赤瑕瑛为盘,赐群臣,而去其叶。月下视盘与樱桃共一色。众臣皆笑云:’是空盘!’时帝使坐於庭中,欲以承露,诏使举烛,复照众坐,乃知槃中不空也。皆拜谢为乐。
《风土记》曰:越俗,饮宴即懿盘为乐。取大素圆槃,抱以著腹上,以右手五指弹之以为节,舞者应盘节而作舞。
《邺中记》曰:石虎正会御食,游槃两重皆金银参带者百二十盏,彫饰并同。其参带之间,茱萸尽微如破发,近看乃得见,动游盘则圆转也。
又曰:石虎皇后浴室中有双长生树,又安玉槃,受十斛,於二树之间。
《交州杂事》曰:太康四年,刺史陶璜表送林邑王范熊所献缥绀水精盘各一枚。
《述征记》曰:逍遥宫门里有铜浴盘,面径丈二尺。
《魏景初中所铸妒记》曰:武历阳女嫁阮宣子,无道,妒忌,禁婢瓯覆盘盖,不得相合。
《神仙传》曰:沈义为人所迎,见老君,以金案玉盘赐之。
《俗说》曰:桓玄宠丁牛,期食毕,便回盘与之。
毌丘俭《承露盘赋》曰:伟神盘之殊异,邈迢递以秀峙。
《古乐府》曰:琉璃琥珀象牙盘。
张衡《四愁诗》曰:美人赠我翠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李尤《盘铭》曰:或以承觞,或以受物。既与清觞,又盛口食。
蔡邕《盘铭》曰:华盘就用,以享嘉宾。内丹其实,外若玄真。
《陈思王集》曰:明帝承露盘在芳林园中,上盘径四尺九寸,下盘径五尺,铜龙绕其根。
《刘义恭启事》曰:恩旨以犀镂金厕酒杯盘垂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器物部-卷三-译文
《尔雅》说:盎叫做缶(盆)。
《易经》中的卦象九三说:太阳落山,离卦显现,如果不敲击缶而唱歌,就会引起老年人的叹息,这是凶兆。
《周礼》说:盆装满实物的容量是二鬴,厚度为半寸。
《礼记》说:奥祭是老妇人的祭祀。用盆来装祭品,用瓶来盛放。
《礼记》又说:世妇完成了养蚕的任务,就向夫人献上蚕茧。等到吉日,夫人用手缫了三盆丝。
《史记》说:秦王和赵王在渑池会面,蔺相如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秦地的音乐,请允许演奏盆缶(缶音缶,都是瓦器,用来盛酒,秦人敲击它来伴唱。)’于是秦王不高兴,敲了一下缶。赵国的御书说:‘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敲击缶。’
《史记》又说:司马迁写道:‘我以为戴着盆怎么望天呢?’
《续晋阳秋》说:桓宣武和他的妻妾坐在月光下,一颗流星坠入铜盆中,光芒如两寸的珍珠,明亮。妾用酒杯舀了一杯喝,生了一个黑孩子。
《晏子春秋》说:景公饮酒,自己敲击盆瓮。
《庄子》说:庄子妻子去世,惠子去吊唁。庄子坐着,敲击盆而唱歌。
《淮南子》说:现在那些贫穷的人,敲击盆和瓴,相互应和而唱歌,自以为很快乐。如果试着用鼓和钟来演奏,就会知道盆和瓴是多么的羞愧。他们藏有诗书,修养文学,却不知道至高无上的道理,至高无上的人就像是敲击盆和瓴的人。
《淮南子》又说:屠夫煮豆羹,车夫步行,陶工使用破盆,工匠住在狭小的屋子里。
《淮南子》又说:现在盆中的水在庭院里,清澈了一整天,却看不见眼睛和睫毛;浑浊的水不用一桨,就不能看出方圆。人的心灵容易浑浊而难以清澈,就像盆中的水一样。
《淮南子》又说:太阳到了,盆中的水就会溢出来。
《世说新语》说:阮仲容来了,宗人听到消息,一起聚集,用大盆装酒。
王韶之的《始兴记》说:林源山有一个石室,石室沿着石头向上,排列着十个瓮,都用青盆盖住,里面全是饼银。
《交州杂记》说:夷族的风俗是用铜盆瓮来赎罪。
潘岳的《笙赋》说:倒满青色的盆,用来倒酒。
《易经》说:初六,有诚信充满缶。
《诗经》说:击打缶,是宛丘的道路。
《诗经》又说:王惲写道:‘喝醉后仰天拍缶而唱歌。’
《说文解字》说:罂,小口的大瓮。
《通俗文》说:瓮下面的孔叫做瓹。
《方言》说:在各个地方,瓮的称呼有所不同。
《尔雅》说:瓯瓿叫做瓵。
《易经》说:井谷射鲋,瓮破漏。
《礼记》说:宋襄公安葬他的夫人,用了一百瓮。
《礼记》又说:儒者有蓬户瓮牖,换衣服出来,一天只吃一顿饭。
《左传》说:齐侯攻打燕国,燕人送回燕姬,用瑶瓮、玉椟、斝耳作为礼物,没有攻下燕国就撤回了。
《孝经援神契》说:银瓮,不用汲取就能随行,不用盛放就能充满。
《汉书》说:陈平家贫,住在瓮牖。
《东观汉记》说:王涣担任洛阳令,盗贼出现,无法远逃。有的藏匿在沟渠中,有的躲在瓮下。王涣用策略抓住了他们,都称他为神明。
王隐的《晋书》说:太孙臧的外祖父蒋迪,是吴兴人。后来蒋迪制作奶酪,酿造未成,大瓮自己移动。蒋迪打破奶酪瓮,询问景养,景养说:‘将会生下太子储副。’
《晋书》又说:毕卓担任吏部郎,性好饮酒。邻居的郎官酒熟了,毕卓因此喝醉,夜里到邻居的瓮边偷饮,被掌酒的人捆绑。早上看,原来是毕吏部。
《墨子》说:备城,每百步一个井,井有十个瓮。
《庄子》说:子贡经过汉阴,看到一个男子正在菜园里劳作,挖隧道进入井中,抱着瓮出来灌溉。
《志怪》说:建康的小官曹著,被庐山府君迎接,看到门边有一个大瓮,可以装下数百斛,但只见风云从中涌出。
《锺离意别传》说:锺离意为鲁相孔子堂中有一个瓮,上面都有朱书。自从孔子去世后,没有人敢打开它。锺离意打开瓮,得到一本素书,用来学习。
《华阳国志》说:赵琰,青州刺史。厅堂里放置水瓮,得到重要的书信,投入其中。
《淮南万毕术》说:铜瓮雷鸣。(将沸水放入铜瓮中,密封,放入井中,就会听到数十里远的雷鸣声。)
《语林》说:羊稚舒在冬天酿酒,让人抱着瓮来保暖。
《世说新语》说:胡广本姓黄,五月初五出生。父母不喜欢他,就把他放在瓮里,扔进江中。胡公看到瓮流下来,听到孩子的哭声,就抱起孩子抚养,后来胡广位至三司。胡广不坚持本亲的服制,说:‘对于本亲,我就像死了!’人们深深地讥讽他。
《说文解字》说:罂,是备火的长颈瓶。
《方言》说:在陈、魏、宋、楚之间,叫做‘俞瓦’,或者叫做‘朱瓦’。
《史记》说:韩信攻打魏国,从夏阳用木罂渡军,袭击安邑。
《异苑》说:月支国有佛发,用琉璃罂来盛放。
《幽明录》说:清河崔茂伯的女儿结婚给裴氏,约定的时间未到,女儿突然去世,拿着一个金罂,装了二升左右的水,径直走到裴床前站立,用罂赠给裴。
《甄异传》说:在晋朝隆安年间,吴县有个叫张君才的人,突然有鬼魂出现,让张君才拿一个白色的瓶子,装上半瓶水,然后用布覆盖住瓶口。第二天一看,瓶子里面装满了钱。张君才家以前很穷,因此就变得富裕了。
《墨子·守备》说:用能装十升以上的大瓦瓶,走十步路,装满水,早上用这些水。(蔡谟在给何骠骑的信中说:以前墨子就用瓦瓶来帮助国家。)
《淮南万毕术》说:马蹄烧成炭后放入瓶子中,过一会儿瓶子就会破裂。
《纂文》说:大坛子叫做坛。
《东宫旧事》说:有五个白色的坛。
《世说》说:陶侃年轻的时候,担任鱼梁史,曾经用一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责备陶侃说:‘你作为史官,用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不能给我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
裴渊的《广州记》说:董奉到了晋兴五里,封了一个白色的坛子,放在高崖中就离开了。人们想要拿走它,却拿不到。现在那个坛子还在。
《说文》说:瓶,就是大瓮。瓮,是堵塞的意思,汲水的瓶子。瓴,形状像瓶子。
《易经》说:井水快要上来,但是绳子还没有系好,提着瓶子去打水,这是凶兆。
《诗经》说:瓶里的水已经喝完了。
《左传》说:卫国的孙蒯在曹隧田地里,在重丘给马饮水,打翻了瓶子。重丘的人关上门辱骂他说:‘你们亲自驱逐了你们的君主,你的父亲就是那个恶鬼。’卫国的石买、孙蒯攻打曹国,占领了重丘。
《左传》又说:晋国人来治理杞国的田地,季孙要把成邑(成,是孟氏的领地,原本是杞国的田地)给他。(成,孟氏邑,本杞田。)谢息为孟孙守卫,不同意,说:‘有句话说:即使有提瓶子的智慧,守卫时也不借用器具,这是礼制。’
《左传》又说:邾国的国君在门台上,守门人用瓶子里的水浇灌庭院。(事情详细记载在炉门中。)
《史记》说:田肯劝说汉高祖说:‘秦国,地形优越的国家,地势便利。他们向诸侯国用兵,就像在高屋上往下倒水一样。’(如淳说:瓴,装水的瓶子。建,读作蹇。)
《汉书》说:扬雄作《酒赋》,用来讽谏汉成帝。他的文章中用酒客难住法度之士,比喻说:‘你就像瓶子一样!看瓶子的位置,位于井边,处于高处临深,一动就接近危险;酒不能喝,只能装满水,不能左右移动,被绳子牵引;一旦遇到阻碍,就会被敌人击倒,身陷黄泉,尸骨成泥。你这样自用,不如用鸱夷皮!’
《前凉录》说:张轨时期,西胡送来了金制的瓶子,形状奇特,高过人,共有两个。
《鲁子》说:一个井里有五个瓶子,水可以随时流出,分流的人很多。
《吕氏春秋》说:看到瓶里的水结冰,就知道天下很冷,鱼和龟都藏起来了。
《淮南子》说:古代的人拿着瓶子去打水。
《唐子》说:猛将的出击,观察虎的动作而学习鹰的飞翔,所以进攻像闪电一样快,躲避像收雾一样迅速,关闭时像瓶子一样严密,打开时像星星一样散开。
《西域记》说:疏勒王送给了魏文帝两个金制的瓶子,两个银制的瓶子。
《杂五行书》说:把瓶子悬挂在井中,可以驱除邪鬼。
《楚辞》说:瓶子放在明堂上,周朝的鼎沉入深泉。
《古乐府词》说:后园挖了井,用银制的床,金制的瓶子,白色的绳子打取冷泉。
《方言》说:甒、瓮、罂,都是一种瓶子。
《礼记》说:君主尊贵,用瓦制的甒,这是以小为贵的意思。(瓦甒,容量五斗。)
《仪礼》说:东方的宴席,有两个瓦甒。
《三礼图》说:醴甒是用瓦做的,容量五斗,口径高二寸,直径一尺六寸,中间部分,坛子下面是平的,有盖。
《易洞林》说:太子洗马荀子骥家中,用铜制的魁作食器,突然发出响声。
《东宫旧事》说:一升铜魁用一桶漆,二升魁用三桶漆,注酱五升,魁二。
李尤的《羹魁铭》说:羊羹没有吃完,四匹马拉的车就飞快地离开了。
《说文》说:盘,是承盘。椃,是盘。
《周礼》说:如果诸侯会盟,就要提供珠盘玉敦。(会盟的诸侯,必须割牛耳,取其血,歃血为盟。珠盘,用来盛牛耳。)
《大戴礼》说:随武子的盘铭说:‘与其被人溺爱,不如沉入深渊。’
《礼记》说:商汤的盘铭说:‘如果每天都能更新,那就每天都更新,再更新。’
《左传》说:晋文公和曹国人会面,僖负羁的妻子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都足以做宰相。如果让他做宰相,公子必定会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到自己的国家,必定在诸侯中得志。在诸侯中得志,就会诛杀无礼的人,曹国就是第一个。’于是她送上了盘飧,放了一个玉璧在里面。
《左传》又说:莒国人攻打我国的东边边境,包围了台。季武子救援台,于是进入郓国,拿走了莒国的钟,作为公家的盘。
《史记》说:平原君和楚王联合,讨论利害,毛遂对楚王的左右说:‘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拿着铜盘中的血,跪着献给楚王。
《史记》又说:汉武帝建造了柏梁铜柱、承露盘、仙人掌。(苏林说:仙人用手掌托着盘子承接甘露。)
《后汉书》说:左慈有法术,在铜盘中钓鱼。
《汉官仪》说:封禅时,坛的南边有一个玉盘,盘中有玉龟。
《晋阳秋》说:武帝时,御府令萧谭承徐循仪疏,制作了漆画银盘,皇帝下令杀了他。
《晋四王起事》说:惠帝回到洛阳,路上有一个老汉在蒸鸡,放在素木盘中,用来献给皇帝。
沈约的《宋书》说:高祖刘裕,他的儿子们的食物不超过五个盘子。
《后魏书》说:太武帝做了十二个黄金盘子,上面刻有白银,镶嵌着玫瑰珠玉。
《隋书》说:皇帝赐给王公以下的射箭比赛。杨素射箭第一,皇帝把外国进贡的金精盘,价值连城,赐给了他。
《荀卿子》说:君主就像盘子;水就像人民。盘子圆,水就圆;盘子方,水就方。
《燕丹子》说:太子让一个会弹琴的美女出来,荆轲说:‘好手!’太子砍下她的手,用玉盘托着献给荆轲。
《淮南子》说:在盘中的水面上看脸,脸是圆的;在杯中的水面上看脸,脸是长的。脸的形状没有变化,但是看起来圆长,都是因为从不同的容器中看。
《抱朴子》说:用丹金做的盘碗,在其中吃饭,可以让人长生。
《郭子》说:王光禄说:‘正好得到一些残羹冷炙。’
《修复山陵故事》说:武帝悼后的玄宫,有一个漆乌瓦盘。
《东宫旧事》说:长盘五个,漆尺盘三十个,漆柏炙拌二个。(拌,音与盘同。)
《汉武内传》说:西王母用玉盘盛桃。
《神异经》说:西北荒野有金山,山上有一金银盘,直径五十丈。
《搜神记》说:高辛氏有一个老妇人得耳疾,医生为她挑治,得到一个像茧一样大的卵,用葫芦盛着,用盘子盖住。不久卵孵化成狗,因此名叫盘瓠。
《王子年拾遗记》记载:董偃用玉精制成盘子,上面放着冰块,冰和玉的颜色一样。侍者说如果冰没有支撑物就会融化湿了席子,于是武帝就用手拂了拂,玉盘从台阶上掉下来,冰和玉都碎了,董偃却觉得这是乐趣。玉精是干涂国进贡的。武帝把这件器物赐给了董偃。
又记载:汉明帝在夜宴时,在华昭园宴请群臣,下诏让大官进献樱桃,用赤瑕瑛制成的盘子装樱桃,赐给群臣,并且去掉了叶子。在月光下看,盘子和樱桃的颜色是一样的。群臣都笑着说:‘这是个空盘子!’当时明帝让群臣坐在庭院中,想让他们承接露水,下诏让他们举烛,再次照亮群臣,才知道盘子中其实不空。大家都跪拜感谢,感到快乐。
《风土记》记载:越地风俗,饮酒宴会时用玉盘作为娱乐。人们拿一个大素圆盘,抱在腹上,用右手五个手指弹击盘子作为节奏,舞者随着盘子的节奏跳舞。
《邺中记》记载:石虎举办宴会时,摆放了两层金银镶嵌的游盘,共有120个,雕刻装饰都一样。在镶嵌的缝隙之间,茱萸花小得像头发丝一样,近看才能看到,盘转动时,茱萸花就像是在旋转。
又记载:石虎的皇后浴室中有两棵长生树,还放置了玉盘,容量十斛,放在两棵树之间。
《交州杂事》记载:太康四年,刺史陶璜上表送林邑王范熊所献的青绿色水晶盘各一个。
《述征记》记载:逍遥宫门里有铜制的浴盘,直径一丈二尺。
《魏景初中所铸妒记》记载:武历阳女嫁给阮宣子,行为不端,嫉妒,禁止婢女用瓯盖盘子,不让它们合在一起。
《神仙传》记载:沈义被人迎接,见到了老君,老君用金盘玉盘赐给了他。
《俗说》记载:桓玄宠爱丁牛,等到饭吃完后,就把盘子给了丁牛。
毌丘俭的《承露盘赋》说:神盘非常奇特,高远而秀丽。
《古乐府》记载:琉璃、琥珀、象牙制成的盘子。
张衡的《四愁诗》说:美人赠我翠色的美玉,我拿什么来回报她呢?用一对玉盘。
李尤的《盘铭》说:有时用来承接酒杯,有时用来接收物品。既用来承接清酒,又用来盛放食物。
蔡邕的《盘铭》说:华丽的盘子用来招待嘉宾。里面装的是丹药,外面看起来像玄真。
《陈思王集》记载:明帝的承露盘在芳林园中,上盘直径四尺九寸,下盘直径五尺,铜龙围绕着它的根部。
《刘义恭启事》记载:皇帝下旨用犀牛角雕刻的金杯盘赐给了刘义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器物部-卷三-注解
盆:古代一种盛放食物或液体的容器,多为陶制,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等。
缶:古代的一种陶制容器,主要用于盛酒或水,形状一般为圆口,腹大底小。
瓮:古代的一种大容器,用于盛水或酒。
瓿:小型的瓮,口小腹大,用于盛酒或水。
缻:古代的一种瓦器,主要用于盛酒,与缶相似,但形状略小。
缶(附):缶的附注,指缶的另一种说法,有时用于特指某种形状或用途的缶。
瓯瓿:瓯指小盆,瓿指小瓮,合称指小型的盆和瓮。
瓮敝漏:瓮破漏水的意思,比喻事物破败不堪。
瓮牖:用瓮做窗户,形容简陋的房屋。
瓿甊:瓿指小瓮,甊指小口瓶,合称指小型的瓮和瓶。
罂:古代的一种大容器,用于盛水或酒。
罂(乌行切。与婴同切):罂的另一种说法,指大型的瓶子,常用于盛酒。
晋隆安:晋朝隆安年间,隆安是晋朝的一个年号,大约在公元397年至401年之间。
吴县张君才:吴县,古县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张君才,人名。
鬼:指超自然的存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通常指已故人的灵魂。
白罂:白罂,一种白色的容器,可能是指陶制的罐子。
绢:一种质地柔软的丝织品,常用于包裹。
钱:古代货币,此处指金钱。
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守备:防守准备。
大瓦罂:大瓦罂,用瓦制成的容器。
步而十:步行十步。
旦用之:早晨使用。
蔡谟:蔡谟,字子叔,东晋时期文学家。
何骠骑:何骠骑,人名,骠骑,古代武官名。
墨翟:即墨子。
淮南万毕术:《淮南万毕术》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的一部综合性著作。
马蹄破罂:用马蹄烧成炭后放入罂中,可以使罂破裂。
坩:古代的一种大容器,用于煮食或储存物品。
大坩:大型的坩。
白坩:白色的坩。
陶侃:陶侃,字士行,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鱼梁史:鱼梁史,古代官职名。
鲊:一种用鱼肉制成的食品。
饷:赠送。
晋兴五里:晋兴五里,地名。
封:封闭。
高崖:高耸的山崖。
瓶:古代的一种容器,用于盛水或酒。
瓴:一种形状似瓶的容器。
易:《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占卜哲学书籍。
汔至亦未繘井:《易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到了井边却还没有打水。
羸其瓶:失去瓶子。
凶:不吉利。
诗:《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左传:《左传》,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卫孙蒯:卫孙蒯,人名。
曹隧:地名。
重丘:地名。
卫石买:卫石买,人名。
季孙:季孙,人名。
成:地名。
季孙将以成与之:季孙打算把成地给与别人。
谢息:谢息,人名。
守:守护。
假器:借用器物。
礼: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邾子:邾子,人名。
门台:地名。
阍:守门人。
沃廷:用水浇灌庭院。
史记:《史记》,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田肯:田肯,人名。
高祖:指南朝宋高祖刘裕。
形胜之国:地势优越的国家。
诸侯:古代的封国君主。
秦:指秦国。
形胜:地势优越。
地势便利:地势条件优越。
居高屋之上建瓴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酒赋:扬雄所作的关于酒的文章。
成帝:汉成帝,西汉的一位皇帝。
法度士:遵守法度的人。
鸱夷:古代的一种酒器。
前凉录:《前凉录》是记载前凉国历史的书籍。
西胡: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拂菻:一种植物,可能用于装饰。
鲁子:鲁子,人名。
一井五瓶:一口井有五个瓶子。
分流:水流分叉。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著作。
见瓶水之冰:看到瓶中的水结冰。
鱼敝龟:鱼和龟,可能指鱼和龟的藏身之处。
古者抱瓶而汲:古代人们抱着瓶子打水。
唐子:唐子,人名。
猛将:勇猛的将领。
虎: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
鹰:猛禽,常用来比喻敏锐。
收雾:比喻迅速消失。
疏勒王:疏勒王,古代疏勒国的国王。
魏文帝:曹丕,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帝。
金胡瓶:用金制成的瓶子。
银胡瓶:用银制成的瓶子。
奇状:奇特的形状。
人高:人形的高度。
二枚:两个。
杂五行书:《杂五行书》是古代一部关于五行术的书籍。
悬瓶井中:在井中悬挂瓶子。
除邪鬼:驱除邪恶的鬼魂。
楚辞:《楚辞》,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
瓶瓯:一种瓦制的容器。
周鼎:周代的铜鼎。
深泉:深水井。
古乐府词:古代乐府诗。
后园凿井银作床:在后园凿井,用银子做床。
金瓶素绠:用金制成的瓶子,用白色的绳子。
寒浆:冷饮。
甒:古代的一种小容器,用于盛酒。
方言:《方言》,古代一部关于方言的著作。
君尊瓦甒:君主重视瓦制的甒。
小为贵:小的容器被认为是尊贵的。
瓦甒:用瓦制成的甒。
五斗:古代容量单位,一斗约为十升。
馔:食物。
东方之馔:东方地区的食物。
两瓦甒:两个瓦甒。
醴甒:用瓦制成的盛酒器。
受五斗:容量为五斗。
口高二寸:口部高度为二寸。
径一尺六寸:直径为一尺六寸。
中身:容器中部。
瓮下平:底部平坦。
有盖:有盖子。
魁:古代的一种容器,用于盛酒。
太子洗马荀子骥:太子洗马荀子骥,人名。
龙铜魁:用铜制成的魁。
食:食物。
欻鸣:突然发出响声。
漆:一种涂料,用于涂饰。
酱:一种调味品。
羹魁铭:关于羹魁的铭文。
羊羹:羊肉制成的羹。
驷马长驱:四匹马拉的车快速行驶。
盘:古代的一种容器,用于盛食物。
承盘:用于承接食物的盘子。
椃:古代的一种盘子。
珠盘:用珠子装饰的盘子。
玉敦:用玉制成的敦。
合诸侯:会合诸侯。
割牛耳:割取牛的耳朵。
歃:古代的一种仪式,用嘴舔取酒或血。
盟:盟誓。
随武子盘之铭:随武子盘上的铭文。
溺於人也:沉溺于他人。
溺於渊:沉溺于深渊。
汤之盘铭:商汤的盘子上的铭文。
苟日新:如果每天都能更新。
日日新:每天更新。
又日新:再次更新。
晋文公:晋文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
曹:地名。
僖负羁:僖负羁,人名。
馈:赠送。
盘飧:盛在盘子里的食物。
寘:放置。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用作装饰或礼器。
莒人:莒国的人。
东鄙:东部边境。
台:地名。
季武子:季武子,人名。
锺:古代的一种容器,用于盛酒或水。
公盘:公家的盘子。
平原君:平原君,人名。
楚王:楚国的国王。
合从:古代的一种外交策略,联合对抗敌人。
毛遂:毛遂,人名。
鸡狗马之血:鸡、狗、马的血。
铜盘:用铜制成的盘子。
歃血盟:用血盟誓。
定:确定。
柏梁铜柱:用柏梁铜制成的柱子。
承露盘:承露盘是一种古代的器物,用于承接露水,有时也用于其他仪式。
仙人掌:仙人的手掌。
左慈:左慈,人名。
术:法术。
铜盘钓鲻鱼:用铜盘钓鱼。
汉官仪:《汉官仪》,古代一部关于汉朝官制的书籍。
封禅: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坛南:祭坛的南面。
玉龟:用玉制成的龟。
晋阳秋:《晋阳秋》,古代一部关于晋朝历史的书籍。
御府令:皇帝的府库官员。
萧谭:萧谭,人名。
徐循仪:徐循仪,人名。
漆画银盘:用漆画装饰的银盘。
诏杀之:皇帝下令杀了他。
晋四王起事:晋朝四王起事,指晋朝末年的一场政治事件。
惠帝:晋惠帝,晋朝的一位皇帝。
洛阳:地名,古都。
老公:老翁。
蒸鸡素木盘:用素木制成的盘子,用来蒸鸡。
奉帝:献给皇帝。
沈约:沈约,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
诸子食不过五盏盘:高祖的孩子们吃饭不超过五个盘子。
后魏书:《后魏书》,古代一部关于北魏历史的书籍。
太武帝:北魏太武帝,北魏的一位皇帝。
黄金盘:用黄金制成的盘子。
镂以白银:用白银雕刻。
细以玫瑰珠玉:用玫瑰、珍珠、玉石装饰。
隋书:《隋书》,古代一部关于隋朝历史的书籍。
上:指皇帝。
王公已下射:王公以下的射箭比赛。
杨素:杨素,隋朝的一位将领。
金精盘:用金制成的盘子。
价直巨万:价值巨大。
荀卿子:荀卿,即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君者,盘也:君主就像盘子。
水者,民也:水就像人民。
盘圆则水圆:盘子是圆的,水也是圆的。
盘方则水方:盘子是方的,水也是方的。
燕丹子:《燕丹子》,古代一部记载燕丹事迹的书籍。
太子:指太子丹,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
美人能琴者:会弹琴的美人。
荆轲: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
好手:好手艺。
断手:砍断手。
以玉盘奉之:用玉盘奉献给她。
淮南子:《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的一部综合性著作。
窥面於盘水:在盘中的水中看自己的脸。
杯水:杯子中的水。
面形不变:脸的形状没有变化。
有所圆修者:有的显得圆,有的显得长。
皆所自窥之异也:这些都是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抱朴子:抱朴子,人名。
丹金:丹砂和金。
食其中:在其中吃饭。
长生:长生不老。
郭子:郭子,人名。
正得残盘冷炙:正好得到一些剩下的冷食。
修复山陵故事:关于修复山陵的故事。
武帝悼后玄宫:武帝悼后的陵墓。
漆乌瓦盘:用漆涂饰的黑色瓦盘。
东宫旧事:《东宫旧事》,古代一部关于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的书籍。
长盘:长形的盘子。
漆尺盘:用漆涂饰的尺子形的盘子。
漆柏炙拌:用漆涂饰的柏树和炙烤的肉混合的食品。
拌:混合。
汉武内传:《汉武内传》,古代一部关于汉武帝的传说。
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玉盘盛桃:用玉盘装桃子。
神异经:《神异经》,古代一部记载神话传说的书籍。
西北荒:西北部的荒野。
金山:金山,地名。
金银盘:用金银制成的盘子。
广五十丈:直径五十丈。
搜神记:《搜神记》,古代一部记载神话传说的书籍。
高辛氏:高辛氏,古代的一个部落名。
老妇人:老妇人。
耳疾:耳朵的疾病。
挑治:治疗。
卵:蛋。
瓠离:葫芦。
盘瓠: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后来成为姓氏。
玉精:玉精指的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因其质地纯净、色泽晶莹如精,故称玉精。在古代,玉精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用于制作贵重的器物。
干涂国:干涂国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国家,具体位置和存在性不详,常用于描述远方或未知的地方。
武帝:武帝指的是汉武帝刘彻,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
华昭园:华昭园是古代的一个园林,具体位置和背景不详,但根据文中的描述,这里可能是一个宴会的场所。
赤瑕瑛:赤瑕瑛是一种红色的宝石,常用于制作装饰品或器物。
樱桃:樱桃是一种水果,因其色泽鲜艳、口感甜美而受到喜爱。
懿盘:懿盘是一种古代的圆形盘子,常用于宴会或祭祀等活动。
素圆盘:素圆盘是一种简单的圆形盘子,没有过多的装饰。
石虎: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君主,他的统治时期有一定的文化成就。
游槃:游槃是一种可以旋转的盘子,常用于宴会或娱乐活动。
长生树:长生树是一种传说中的树木,象征长寿和吉祥。
缥绀水精盘:缥绀水精盘是一种珍贵的盘子,缥绀是一种青色,水精则是指水晶。
逍遥宫:逍遥宫是古代的一个宫殿,具体位置和背景不详。
武历阳女:武历阳女指的是一个名叫武历阳的女子,文中描述她嫁给了阮宣子。
阮宣子:阮宣子是古代的一个人物,文中描述他与武历阳女的故事。
老君:老君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老子,被视为道教的创始人。
桓玄:桓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权臣,他的统治时期有一定的文化成就。
毌丘俭:毌丘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将领,以忠诚和勇猛著称。
琉璃琥珀象牙盘:琉璃、琥珀、象牙都是古代珍贵的材料,常用于制作高档的器物。
翠琅玕:翠琅玕是一种绿色的宝石,常用于制作装饰品或器物。
清觞:清觞指的是清澈的酒,常用于宴会的敬酒仪式。
玄真:玄真指的是道家追求的境界,即超越世俗的纯净境界。
芳林园:芳林园是古代的一个园林,具体位置和背景不详。
犀镂金厕酒杯盘:犀镂金厕酒杯盘是一种装饰华丽的酒杯和盘子,犀牛角和黄金是古代贵重的材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器物部-卷三-评注
《王子年拾遗记》中,董偃以玉精为盘,承冰而进,呈现冰玉等色,此乃古代工艺之精妙。玉精,干涂国献也,武帝以此器赐董偃,可见此盘非同寻常。侍者谓冰无柈必融湿席,上乃拂之,玉盘落于阶上,冰玉皆碎,而董偃更以为乐,此乃对美器的珍视与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玉精之盘,不仅是一种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体现了古人对于美与和谐的追求。
汉明帝夜宴群臣,以赤瑕瑛为盘,赐群臣,而去其叶。月下视盘与樱桃共一色,众臣皆笑云:‘是空盘!’此乃一种巧妙的宴乐之趣,通过视觉错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愉悦的氛围。帝使坐於庭中,欲以承露,诏使举烛,复照众坐,乃知槃中不空也。皆拜谢为乐,此乃一种智慧与幽默的体现,彰显了古代皇帝的睿智与臣子的忠诚。
《风土记》中,越俗饮宴即懿盘为乐,舞者应盘节而作舞。此乃古代民间文化的一种体现,懿盘成为了一种娱乐工具,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邺中记》中,石虎正会御食,游槃两重皆金银参带者百二十盏,彫饰并同。其参带之间,茱萸尽微如破发,近看乃得见,动游盘则圆转也。此乃古代工艺之精湛,金银与茱萸的巧妙结合,使得游槃成为了一种艺术品。
《交州杂事》中,太康四年,刺史陶璜表送林邑王范熊所献缥绀水精盘各一枚。此乃古代文化交流的一种体现,缥绀水精盘的珍贵,反映了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视。
《述征记》中,逍遥宫门里有铜浴盘,面径丈二尺。此乃古代宫廷建筑之奢华,铜浴盘的尺寸之大,体现了古代皇家气派。
《魏景初中所铸妒记》中,武历阳女嫁阮宣子,无道,妒忌,禁婢瓯覆盘盖,不得相合。此乃古代家庭伦理的一种体现,妒忌之情使得盘盖不得相合,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视。
《神仙传》中,沈义为人所迎,见老君,以金案玉盘赐之。此乃古代神话传说之一种,金案玉盘作为礼物,象征着神仙的恩赐与祝福。
《俗说》中,桓玄宠丁牛,期食毕,便回盘与之。此乃古代宫廷生活的一种体现,桓玄对丁牛的宠爱,通过回盘这一细节,展现了出来。
《承露盘赋》中,毌丘俭以‘伟神盘之殊异,邈迢递以秀峙’来形容承露盘,此乃对古代工艺品的赞美,体现了古人对于美的追求。
《古乐府》中,琉璃琥珀象牙盘,此乃古代工艺品的种类繁多,反映了古代工艺技术的发达。
《四愁诗》中,张衡以‘美人赠我翠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来表达对美人的感激之情,双玉盘作为回报,体现了古代礼仪之重。
《盘铭》中,李尤以‘或以承觞,或以受物。既与清觞,又盛口食’来描述盘的功能,此乃对古代器物用途的阐释。
《盘铭》中,蔡邕以‘华盘就用,以享嘉宾。内丹其实,外若玄真’来形容盘的华丽与神秘,此乃对古代器物审美价值的赞美。
《陈思王集》中,明帝承露盘在芳林园中,上盘径四尺九寸,下盘径五尺,铜龙绕其根。此乃古代宫廷建筑与器物之奢华,承露盘的尺寸之大,铜龙的装饰,体现了古代皇家气派。
《刘义恭启事》中,恩旨以犀镂金厕酒杯盘垂赐,此乃古代宫廷礼仪的一种体现,犀镂金厕酒杯盘的珍贵,反映了古代对于礼仪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