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兽部-卷十四-原文
○羊
《说文》曰:羊,祥也。像四足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
又曰: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骛(亡具切。)六月生羔也。羍,七月生羊也。兆,(雉矫切。)羊未足岁也。牂,牝羊也。公,(扶分切。)牡羊也。羠,(音夷。)乘羊也。羳,(扶员切。)黄腹羊也。羟,(楷间切。)羊名也。
《广雅》曰:吴羊,牝一赎曰兆,三岁曰羝。牡一赎曰牸,三岁曰牜羊。吴羊害(居八切。)曰尃,(蒲各切。)羖羊害曰曷。羍、骛、牸、巽,(思宪切。)羔也。
《尔雅》曰:羚,大羊。(似羊,大角员锐,在山岩间。)羱,如羊。(音玄,似吴羊。)羊,牡羒,(音汾)牝牂。夏羊,(黑羖历。)牡羭,(音榆,黑羝。)牝羖。角不齐,觤(一短一长。)角三觠,羷。(觠,卷三匝。)羳羊,黄腹。未成羊,羜。绝有力奋。
郭义恭《广志》曰:大尾羊,细毛薄皮,尾氏旁广,重且十斤,出康居。
又曰:驴羊,似驴
《字林》曰:皃、(女奚切。)羺,(女沟切。)胡羊也。羫,(口弄切。)羊腊也,似羊,四耳九尾,目在背。患,(音还)似羊,无口。垔,(乙间切。)群羊相积。一曰羊羼,(初苋切。)羊相膊蘙。羼,羊臭也。(羼,式延切。)
《玄中记》曰:千岁之树精为青羊。
崔豹《古今注》曰:羊,一名美髯须主簿。
《礼记·曲礼下》曰:祭庙,羊曰柔毛。
又曰:大夫无故不杀羊。
又《月令》曰:孟春,天子食麦与羊。
又《内则》曰:羊,冷毛而毳膻。
《诗·小雅·无羊》曰: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又曰:尔羊来思,其角戢戢。
又曰:《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俭节正直,德如羔羊也。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又曰:牂羊贲首,三星在霤。郑玄注曰:’羊牝曰牂。贲,大也。’
《易·说卦》曰:兑为羊。
又《大壮》曰: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周礼·夏官上》曰:羊人,掌羊牲,凡祭祠,饰羔。(羔,小羊也。《诗》曰:四之日其早,献羔祭韭。)祭祠割羊牲,登其首。(登,昇也。升首,报阳也。升首于室。)凡祈珥,共其羊牲。(共犹给也。)宾客,供其法羊。(法羊,飱饔积膳之羊。)凡黍辜、候禳、衅积,共其羊牲。(积,故书为眦。郑司农云:眦,读为渍,谓畔国宝,渍军器也。玄谓:积,积柴禋祠,楢燎实柴。)
《周礼·天官·食医》曰:凡会膳,食羊宜黍。
《左传·宣上》曰:华玄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
又《宣下》曰:楚子围郑,郑伯肉袒牵羊。
《论语》曰: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又曰: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盗。)
《史记》曰:武王克殷,微子持其祭器,肉袒面缚,左牵羊把茅,膝行而前。
又曰:卜式者,河南人。式入牧百馀羊十馀岁,羊致千馀。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乃拜式为郎,布衣草蹻而牧羊。(蹻音脚。)岁馀,羊悉肥。上过其羊,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如是也。’拜缑氏令。
又曰:秦襄公始用羝羊祠西畴。
《汉书》曰:楚怀王孙心在人间为人牧羊,项梁立为怀王。
又曰:苏武使匈奴。匈奴知武不可降,使北海上无人处牧羝,羊乳乃得归。武在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草荄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持节,节旄尽落。
《东观汉记》曰:甄宇,北海人,为州从事,徵拜博士。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称分其肉,宇曰:’不可。’又欲投钩,复耻之。甄博士宇先自取其最瘦者,犹是不复有争讼。后召会,诏问瘦羊甄博士。
《后汉书》曰:更始二年至长安,尤嗜酒,不听政事。所任皆贾竖、膳夫,庖人。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又《广陵思王荆传》曰:光窝袄,大行在殿。荆哭不哀,而作飞书令苍头诈称东海王强、舅况书,与强构为大逆。其辞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秋霜,肃杀于物;槛羊,受制于人。)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录》曰:羌抑摩献羊,六角二口,四角八口。
《北史》曰:隋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潞州有官羊生二角相背。以为谅之咎征。
《帝王世纪》曰:汤问葛伯何故不祠,曰:’尾馛供牺牲。’汤遗之以羊。
《穆天子传》曰: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曰:’雷死戤平,爰有黑牛白角,爰有黑羊白血。’
又曰:天子饮于文山,乃献豪牛。(四节有豪。)
又曰:舂山大羊食鹿豕。
《山海经》曰:钱来之山有兽,如羊而马尾,名曰鍼羊。
《周易是谋类》曰:太山失金鸡,西岳亡玉羊。(郑玄注曰:金鸡、玉羊,二岳之精。)
《春秋说题辞》曰:羊者祥也,合三而生以养王也,故羊高三尺。
《杂五行书》曰:悬羊头门上,除盗贼。
《春秋繁露》曰:凡贽,卿用羔。羔饮之其母,必跪,类知礼者。故羊之为言祥,故以为贽。
《庄子》曰: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亡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事业不同,其亡羊均也。
又曰:善养生者如牧羊,后者鞭之。
《墨子》曰:齐庄公之臣王国卑、中里檄者讼,三年而狱不断。恐失有罪,使二人共一羊盟齐之社。二子相从,以羊血洒社。读王国卑之辞已尽,中里檄之辞未半,祭羊砌狞蘘触中里檄。齐人以为有神验。
《列子传》曰: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王曰:’先生有一撇筳妾而不能治,三亩之园而不能芸,言治天下,何也?’曰:’君见夫牧羊者乎?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箠而随之,则不能前矣。’
《孙卿子》曰:仲尼为鲁司寇,沉犹氏不敢朝饮其羊。
《试萦》曰:羊不任驾盐车,椽不可为楣栋。
《龙鱼河图》曰:羊有一角,食之杀人。
《周书》曰:夏桀德衰,夷羊在牧,飞蛤满野。
《韩诗外传》曰:鲁哀公使人穿井,三月不得泉,得一玉羊焉。公以为玉羊,使祝鼓舞之,欲上於天,羊不能上。孔子见曰:’死戤精为玉,土之精为羊。愿无怪之,此羊肝土也。’公使杀之,视肝即土矣。
《国语》曰:季桓子穿井,获如玉缶,其中有羊。
《符子》曰:魏文侯见宋陵子,三仕不识,文侯曰:’何贫?’钟曰:’王见楚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常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富者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我成百,则牧数足矣。’邻者与之。从此观焉,富者非富,贫者非贫也。
《吕氏春秋》曰:百里奚未遇时,亡虞,饭牛於秦。传鬻以五羖羊之皮,公孙直悦献诸缪公。缪公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
《淮南万毕术》曰:阿羊九头而更食,国乱乃出。
扬雄《法言》曰:敢问质?曰: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王充《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乃令羊触之。
《山海经》曰:羬羊尾如马,出钱来之山羬。(羬音针。《玉篇》作古咸反。)
《瑞应图》曰:锺律和调,则玉羊见。
《白泽图》曰:羊有一角当顶上,龙也。杀之震死。
《博物志》曰:胡蕙,蜀中本尾蘙。洛中有人驱羊入蜀,其子着羊毛,蜀人取种。因名禾羊负来。
又曰:阴夷山有淫羊,一日百遍,脯不可食,但着床席间,已自惊人。又有作淫羊脯法。取羖、字各一,别系,令裁相近而不使相接。食之以地黄、竹叶,饮以麦汁米潘。百馀日后解放之,欲交未成,便牵两杀之,膊以为脯。男食羖,女食字,则并如狂,好丑亦无所避,其势数日乃歇。治之方,煮茱萸、菖蒲汁饮之,又以水银宫脂途阴,男子即痿。宫脂,鹿脂也。
《杜预奏事》曰:臣前在南,闻魏兴北山有野羊,大者数百十斤。试令固求,今者各得一枚,并头角蹄,案其形,不与土羊相似。然是野兽,世所希有。
《新言》曰:初年悬羊头、磔鸡羊以求富。余以问河南服君,服君曰:’是月草木萌,羊能啮草,鸡啄五谷,故悬二物助阳气。今人杀羊、鸡,自作不祥。’
《凉州异物志》曰:有小羊称若斥,颇热,峭山如壁,上下无跌。
又曰:有羊大尾,车推乃行,用累其身。
又曰:封羊,蒲俺如驼。
宋永初《山川记》曰:九真都龙县有羚羊,大如牜秦牛。
《春秋后语》曰:张仪谓楚王曰:’夫为从者,尾驱群羊而攻生虎。虎之与羊,不格亦明矣。(格,斗也。羊与不能与虎斗明矣。)今王不与虎而与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
《卫玠别传》曰:玠少时乘白羊车於洛阳,市共观,咸曰:’谁家璧人?’
《述异记》曰:羊而不角呼蛟羊,一名胡髯郎,一名青乌。
又曰:周成王时,东夷进六角羊。周厉王玄年,外国贡三角羊。
《尹喜内传》曰:老子与喜别,曰:’寻吾於成都市青羊之肆。’喜后求而得之。
葛洪《神仙传》曰:皇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良谨,将至华山石室中,四十年不误念其家。其兄初起行索初平,见道士,引至山。与弟语毕,问平羊何在,平曰:’近东。’初起视,不见羊,但见白石,却谓平曰:’山东无羊。’平曰:’兄自不见尔。’与兄俱往,平乃叱之,白石一时皆起,成羊数万头。初起曰:’弟得仙道以如此。’遂弃妻子,服松柏伏苓五万日,遂得仙,易姓为赤松子。
又曰:曹公收左慈,慈走入群羊,识萑之所在。追者疑化为羊,乃令人数羊。羊本千口,简之长一口。知化为羊,乃谓曰:’若是左公者,但出无苦也。’有一羊跪言’讵如许?’址者欲执之,於是群羊皆长跪曰:’讵如许?’址者乃去。
《搜神记》曰: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正当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家有黄羊,因以祠之。
又曰:南阳宗定伯,少年夜行,忽逢一鬼。鬼问为谁,定伯乃欺之曰:’我亦鬼也。’遂相与为侣向远。行妓悃,相担。问鬼曰:’鬼何所畏?’曰:’惟不喜人唾。’欲至宛,便担鬼着顶上,径诣宛市,化为羊。恐蒲颁,亟唾之。卖之得钱千五百。买者系之,明视之,但绳在。时人名:’宗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
《列仙传》曰:葛由者,羌人。
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
一旦骑羊而入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在峨嵋山西南,高无极。
随之者不得还,皆得仙道。
山上有桃,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又曰:昔有攘羊者,以羊遗叔向,叔向母埋之,不食。
后三年,攘羊事发,追捕向家,检羊骨肉都尽,惟有舌在。
国人异之,遂以羊舌为族矣。
《续搜神记》曰:顾沛者,吴之豪士。
送就於昇平亭,时有一沙门在坐,是流俗道人。
主常欲杀羊,羊绳断,便走来入此道人膝中,穿头入袈裟下。
道人不能救,即将去而杀之。
既行炙,主人先割以啖道人。
道人食炙下喉,炙便自走行道人皮中,痛毒不可忍。
呼医来针之,以数针贯之,炙犹动摇。
乃破出之,故是一脔肉耳。
道人於是得病,作羊鸣、吐沫。
还寺,少时即死。
刘义庆《幽明录》曰:洛下有涧穴,妇欲杀夫,推下。
经多时,至底,乃得一穴,宫馆金饰,明逾三光,人长三丈。
如此九处。
最后至告饥,长人指树下一羊,令跪将羊须。
初得一珠,长人取之。
次亦取,后令啖,即疗饥。
请问九处名,求停不去,答云:’君不得停。’
《续异记》曰:吴兴俞亮,以永明八年补护军府史。
於常眠者闻有羊声,疑为神怪。
窃於户窥之,见其床下有一羊,可高二尺,毛色若丹,光耀满室。
《金楼子》曰:修羊公於华阴山以道干景帝,礼遇之。
数岁,道不可得。
有诏问修羊公能何,发语未讫,於床氏化为白石羊,题其胁曰:’修羊公谢天子。’
后置石羊於通灵台。
《岭表录异》曰:常有人自青杜泛海闽,为恶风所飘,五日夜,不知行几千里也。
至一岛,忽见群羊,人向之亦不惊避。
初疑人所牧放,而绝无人迹,乃知野生者。
舡人方馁,因取食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兽部-卷十四-译文
《说文》说:羊,是吉祥的象征。它的形状像有四只脚、角和尾巴。孔子说:‘牛和羊的字是根据它们的形状来创造的。’
又说:羔,是小羊。羜,是五月生的羔羊。骛,是六月生的羔羊。羍,是七月生的羊。羊未足岁,指羊还未满一岁。牂,是雌性的羊。公,是雄性的羊。羠,是骑在羊背上的羊。羳,是黄腹羊。羟,是羊的一个名称。
《广雅》说:吴羊,雌性羊一岁叫羊未足岁,三岁叫羝。雄性羊一岁叫牸,三岁叫牜羊。吴羊羊害,指雌性羊。羖羊羊害,指雄性羊。羍、骛、牸、羊巽,都是指羔羊。
《尔雅》说:羚,是大的羊。(类似于羊,有大而圆的角,在山岩间。)羱,像羊。(音玄,类似于吴羊。)羊,雄性是羒,雌性是牂。夏羊,指黑色的雄羊。牝羖,指黑色的雌羊。角不齐,觤,一短一长。角有三觠,羷。羶羊,黄腹。未成羊,羜。绝有力奋。
郭义恭《广志》说:大尾羊,细毛薄皮,尾巴旁宽,重达十斤,出产于康居。
又说:驴羊,像驴。
《字林》说:羊皃,羺,是胡羊。羫,是羊的肉干,像羊,有四个耳朵和九条尾巴,眼睛在背上。羊患,像羊,没有嘴巴。羊垔,指群羊聚集。一说是羊羼,指羊相互挤压。羼,是羊的气味。
《玄中记》说:千岁的树精变成青羊。
崔豹《古今注》说:羊,又称美髯须主簿。
《礼记·曲礼下》说:祭祀庙宇,羊称为柔毛。
又说:大夫无故不杀羊。
又《月令》说:孟春,天子吃麦子和羊。
又《内则》说:羊,毛是冷的,皮是膻的。
《诗·小雅·无羊》说:谁说你没有羊?有三百只羊。
又说:你的羊来了,它的角很整齐。
又《羔羊》说:《鹊巢》的成功,召南国的教化,文王的政绩,在位的人都节俭正直,品德像羔羊。羔羊的皮,用五条丝线。
又说:雌羊头大,三星在屋檐下。郑玄注曰:‘雌羊叫牂。贲,大也。’
《易·说卦》说:兑为羊。
又《大壮》说: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周礼·夏官上》说:羊人,掌管羊牲,凡是祭祀,装饰羔羊。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是祈求,提供羊牲。宾客,供应法羊。凡是黍辜、候禳、衅积,提供羊牲。
《周礼·天官·食医》说:凡是宴会,吃羊宜搭配黍。
《左传·宣上》说:华玄杀羊款待士兵,他的车夫羊斟没有份。战斗时,说:‘昨天的羊,你掌权;今天的事情,我掌权。’因此进入郑国军队,所以失败了。
又《宣下》说:楚子围攻郑国,郑伯赤膊牵着羊。
《论语》说:子贡想放弃告朔之饩羊,孔子说:‘赐啊,你爱你的羊,我爱的是礼。’
又曰: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了他。’(偷,盗窃。)
《史记》说:武王克殷,微子拿着他的祭器,赤膊面缚,左手牵着羊,右手拿着茅草,跪着前行。
又说:卜式,河南人。他放牧一百多只羊十多年,羊增加到一千多只。皇帝说:‘我在上林中有羊,想让你放牧。’于是任命卜式为郎,他穿着布衣草鞋放羊。一年多后,羊都长得肥壮。皇帝经过他的羊群,夸奖了他。卜式说:‘不仅羊如此,治理民众也是如此。’于是被任命为缑氏令。
又说:秦襄公开始用羝羊在西畴祭祀。
《汉书》说:楚怀王的孙子心在民间放羊,项梁立他为怀王。
又曰:苏武出使匈奴。匈奴知道苏武不会投降,让他到北海无人处放羊,羊奶出来才能回国。苏武在北海,粮食运不到,挖野鼠草籽吃。拄着汉节放羊,睡觉起来都拿着节,节上的旄毛都掉了。
《东观汉记》说:甄宇,北海人,任州从事,被征召为博士。每年腊月,皇帝赐给博士一只羊。羊有大小肥瘦,当时博士祭酒商议要杀羊分肉,甄宇说:‘不可以。’又想抽签,又觉得可耻。甄博士宇先取最瘦的羊,这样就没有再争论。
《后汉书》说:更始二年至长安,特别爱好喝酒,不听政事。所任用的都是商人、厨师、庖人。长安人为此编了首歌谣:‘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又《广陵思王荆传》说:光窝袄,大行在殿。荆哭得不悲伤,反而写了一封飞书,让苍头假称东海王强、舅舅况的书信,与强合谋造反。信中说:‘应当成为秋霜,不要成为囚羊。’(秋霜,肃杀万物;囚羊,受制于人。)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录》说:羌抑摩献羊,六角二口,四角八口。
《北史》说:隋朝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潞州有官羊生了两只角相对。认为是谅的灾祸征兆。
《帝王世纪》说:汤问葛伯为什么不去祭祀,葛伯说:‘尾馛供牺牲。’汤送给他羊。
《穆天子传》说:犬戎胡在雷首山脚下宴请天子,献上良马四匹。天子派孔牙接受,说:‘雷死戤平,爰有黑牛白角,爰有黑羊白血。’
又曰:天子在文山饮酒,献上壮牛。(四节有豪。)
又曰:舂山大羊吃鹿猪。
《山海经》说:钱来之山有一种兽,像羊而尾巴像马,名叫鍼羊。
《周易是谋类》说:太山失去金鸡,西岳失去玉羊。(郑玄注曰:金鸡、玉羊,是两岳的精华。)
《春秋说题辞》说:羊是吉祥的象征,合三而生以养王,所以羊高三尺。
《杂五行书》说:在门上悬挂羊头,可以驱除盗贼。
《春秋繁露》说:凡是贽礼,卿用羔。羔喝了它的奶,它的母亲必须跪下,好像知道礼节的人。所以羊被称为祥,因此用作贽礼。
《庄子》说:臧和谷,两个人一起放羊却丢失了羊。问臧在做什么,他却拿着书在读书;问谷在做什么,他却在进行赌博游戏。两个人的事业不同,但他们丢失羊的结果是一样的。
《庄子》又说:善于养生的人就像放羊,那些落后的就会受到鞭打。
《墨子》说:齐庄公的臣子王国卑和中里檄发生争执,三年了案件还没有断。他们担心自己会因失职而获罪,于是让两人共同用一只羊在齐国的社庙发誓。两人一起,用羊血洒在社庙上。读到王国卑的辞已经结束,中里檄的辞还没有读完,祭祀羊时,一只凶猛的猊羊冲撞了中里檄。齐国人认为这是神灵的应验。
《列子传》说:杨朱见到梁王,说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梁王说:‘先生有一块玉佩和一个妾室却不能治理好,有三亩的园子却不能耕种,你却说要治理天下,为什么?’杨朱说:‘您见过放羊的人吗?有一百只羊一群,让一个五尺高的孩子拿着鞭子跟着,想要往东就往东,想要往西就往西。如果让尧牵一只羊,舜拿着鞭子跟着,那他就不能前进了。’
《孙卿子》说: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时,沉犹氏不敢在朝堂上喝羊奶。
《试萦》说:羊不能驾车运盐,椽木不能做屋梁。
《龙鱼河图》说:有一种羊有一只角,吃了它就会杀人。
《周书》说:夏桀德行衰败时,野羊在牧场上,野外的蛤蟆到处都是。
《韩诗外传》说:鲁哀公派人挖井,三个月都挖不出水,却挖到了一只玉羊。哀公以为这是玉羊,让人敲鼓跳舞祭祀,想要让它升天,但羊却飞不上天。孔子见到后说:‘死者的精气变成玉,土的精气变成羊。希望您不要感到奇怪,这羊的肝是土做的。’于是哀公让人杀了它,发现肝确实是土。
《国语》说:季桓子挖井,挖到了一个像玉的瓦罐,里面有一只羊。
《符子》说:魏文侯见到宋陵子,三次任命他做官他都不认识。魏文侯问:‘为什么这么贫穷?’宋陵子回答:‘大王您见过楚国的富人吗?他放羊九十九只,却还想要第一百只。我常常访问故乡的旧友,他邻居贫穷却有一只羊,富人向他鞠躬说:“我的羊有九十九只,现在您的一只,加上我的就能有一百只,我的羊群就足够了。”邻居就把羊给了他。从这里可以看出,富人并不富有,穷人并不贫穷。
《吕氏春秋》说:百里奚在未遇到机会时,逃到了虞国,在秦国放牛。后来用五张羊皮交换了他,公孙鞅很高兴地把它献给了秦缪公。秦缪公任用他,谋划无不恰当,举事必有功。
《淮南万毕术》说:有一种羊有九个头,轮流吃草,国家混乱时才会出现。
扬雄《法言》说:请问什么是本质?回答说:羊的本质是羊,披上虎皮后见到草就高兴,见到豺狼就战斗。它忘记了它身上的是虎皮。
王充《论衡》说:獬豸是一种独角羊,它的本性知道有罪。在皋陶审理案件时,如果罪行有疑问,就会让羊来触碰。
《山海经》说:羬羊的尾巴像马,出自钱来山。
《瑞应图》说:如果钟律和谐,就会出现玉羊。
《白泽图》说:羊如果有一只角在头顶上,那就是龙。杀死它就会震死。
《博物志》说:胡蕙,蜀中本尾蘙。洛中有人把羊赶到蜀地,其子着上了羊毛,蜀人把它作为种子。因此取名禾羊负来。
《博物志》又说:阴夷山有一种淫羊,一天交配一百次,肉不能吃,但放在床席间,已经足以让人惊讶。还有一种制作淫羊脯的方法。取羊和鹿各一个字,分别系着,让它们靠近但不接触。用地黄、竹叶作为食物,用麦汁米泔水作为饮料。一百多天后放出来,想要交配但未能成功,就把它俩杀了,晒成肉干。男人吃羊,女人吃鹿,就会同时疯狂,无论好坏都不避讳,这种状态几天才会结束。治疗方法是煮茱萸、菖蒲汁饮用,再用水银和鹿脂涂抹阴部,男人就会萎靡不振。
《杜预奏事》说:我在南方时,听说魏兴北山有野羊,大的有几百斤。试着去寻找,现在各自得到了一只,包括头、角、蹄,根据形状,与土羊并不相似。然而它们是野兽,世间很少见。
《新言》说:年初悬挂羊头和鸡来祈求富贵。我向河南的服君询问,服君说:‘这个月草木开始发芽,羊能吃草,鸡能啄五谷,所以悬挂这两样东西来帮助阳气。现在的人杀羊、鸡,自己制造不祥之事。’
《凉州异物志》说:有一种小羊叫做若斥,很热,峭山像墙壁一样,上下没有可以跌落的地方。
《凉州异物志》又说:有一种羊有大尾巴,需要用车推着才能行走,用来增加体重。
《凉州异物志》又说:有一种封羊,像骆驼一样。
宋永初《山川记》说:九真都龙县有一种羚羊,大小像秦牛。
《春秋后语》说:张仪对楚王说:‘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就像驱赶一群羊去攻击活虎。虎和羊,不战斗也是很明显的。(格,指战斗。羊和虎不能战斗是很明显的。)现在大王不与虎为伍,却与羊为伍,我私下认为大王的计策是错误的。’
《卫玠别传》说:卫玠小时候在洛阳乘坐白羊车,市民们都来看,都说:‘这是谁家的公子?’
《述异记》说:羊而没有角的叫做蛟羊,又名胡髯郎,又名青乌。
《述异记》又说:周成王时,东夷进贡了六角羊。周厉王元年,外国进贡了三角羊。
《尹喜内传》说:老子与尹喜告别时说:‘你可以在成都市的青羊市找到我。’尹喜后来找到了他。
葛洪《神仙传》说:皇初平十五岁时,家里让他放羊。有一个道士看到他诚恳谨慎,就把他带到华山的石室中,四十年没有忘记他的家。他的哥哥初起去找初平,见到道士,被引到山上。与弟弟交谈完毕后,问初平羊在哪里,初平说:‘就在东边。’初起去看,却看不到羊,只看到一块石头,就对初平说:‘山东没有羊。’初平说:‘哥哥你自己没看到。’他和哥哥一起去,初平就大声喊,石头立刻都变成了羊。
葛洪《神仙传》又说:曹操收服左慈,左慈逃入羊群,曹操知道左慈在草丛中。追捕的人怀疑他变成了羊,就让人数羊。羊原本有一千只,简化后只剩下一只。知道左慈变成了羊,就说:‘如果是左公,就出来不要害怕。’有一只羊跪下说:‘真的吗?’追捕的人想要抓住它,于是所有的羊都跪下说:‘真的吗?’追捕的人就离开了。
《搜神记》说:汉宣帝时,阴子方非常孝顺,有仁爱之心。正当腊日,早上煮饭时,灶神出现了。子方拜了两次,家里有一只黄羊,就用它来祭祀。
《搜神记》又说:南阳的宗定伯,年轻时候夜晚出行,忽然遇到一个鬼。鬼问他是谁,定伯就欺骗他说:‘我也是鬼。’于是他们一起向远处走去。走了一段时间,他们互相扶持。定伯问鬼:‘鬼你怕什么?’鬼说:‘我只不喜欢人吐唾沫。’定伯想要到宛城去,就把鬼放在头顶上,直接去了宛城的市场,鬼变成了羊。定伯害怕鬼变成其他东西,就急忙吐唾沫。卖羊得到了一千五百钱。买羊的人把他系住,第二天一看,只有绳子。
《搜神记》最后说:当时的人称宗定伯卖鬼,得到了一千五百钱。
《列仙传》说:葛由是羌族人。在周成王的时候,他喜欢刻木做成羊的样子来卖。有一天,他骑着羊进入了蜀地,王侯贵族们追赶他上了绥山,绥山位于峨眉山西南,山势极高。跟随他的人无法返回,都得到了成仙的道路。山上长着桃树,所以当地的谚语说:‘得到绥山的一颗桃子,即使不能成仙,也足以自豪了。’
又说:从前有一个人偷羊,把羊送给了叔向,叔向的母亲把它埋了起来,没有吃。三年后,偷羊的事情被发现了,追捕到叔向家,检查羊的骨头和肉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舌头。国人对此感到惊奇,于是把羊的舌头作为自己的族徽。
《续搜神记》说:顾沛是吴地的豪杰。他曾在昇平亭送行,当时有一个沙门(僧人)在场,他是一个世俗的道人。主人经常想要杀羊,羊的绳子断了,羊就跑来钻进这个道人的膝盖里,从头顶穿入袈裟下。道人无法救助,只好带去杀了它。煮熟后,主人先割了一块给道人吃。道人吃下去后,羊肉就在他的身体里移动,疼痛难忍。他叫来医生用针扎,用几根针贯穿,羊肉还在动。最后把羊肉取出来,原来只是一块肉。道人因此生病,发出羊叫声,吐出唾沫。回到寺庙后不久就死了。
刘义庆的《幽明录》说:洛阳下有一个山涧洞穴,一个妇人想要杀害她的丈夫,就把他推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到了底部,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有华丽的宫殿和金饰,比太阳、月亮和星星还要明亮,人有三丈高。共有九个这样的地方。最后到达一个地方,人们感到饥饿,一个巨人指着一棵树下的羊,让人跪下,摸羊的胡子。最初得到一颗珍珠,巨人拿走了。接下来又拿走了一些,最后让人吃下去,就解了饥饿。人们问这九个地方的名字,想要停下来不离开,回答说:‘你不能停下来。’
《续异记》说:吴兴的俞亮在永明八年(496年)被任命为护军府史。他在睡觉时听到有羊叫声,怀疑是神怪。他偷偷地从门缝里看,看到床下有一只羊,大约有两尺高,毛色像丹,光芒充满房间。
《金楼子》说:修羊公在华阴山向景帝求道,受到了礼遇。过了几年,他还没有得到道。皇帝下诏问修羊公他能做什么,他话还没说完,就在床上变成了白石羊,在他的肋骨上写着:‘修羊公谢天子。’后来把石羊放在了通灵台上。
《岭表录异》说:经常有人从青杜渡海到闽地,被恶劣的风吹得不知道漂泊了几千里。到了一个岛屿,突然看到一群羊,人们靠近它们也不惊慌躲避。最初怀疑是人们放牧的,但没有任何人迹,后来才知道是野生的。船夫们正饿着,就取来吃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兽部-卷十四-注解
羊:羊是一种家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丰收。羊的形象常用于各种艺术品和文字中,代表着纯洁和善良。
祥:吉祥,好兆头,常用于表示事物带来好运或积极的结果。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牛羊之字以形举:孔子认为牛和羊的字是根据它们的形状来创造的。
羔:小羊,特指未满一岁的羊。
羜:五月生的羔羊。
骛:六月生的羔羊。
羍:七月生的羊。
牂:雌性羊。
公:雄性羊。
羠:乘坐的羊。
羳:黄腹羊。
羟:羊的一种名称。
吴羊: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的羊。
羝:三岁的雄性羊。
牸:三岁的雌性羊。
牜羊:三岁的羊。
羖羊:雄性羊。
羚:大型羊,角大而圆。
羱:类似于羊的动物。
牡羒:雄性羊。
牝牂:雌性羊。
夏羊:夏季的羊。
牡羭:雄性羊。
牝羖:雌性羊。
觤:一短一长的角。
觠:卷三匝的角。
羷:角不齐的羊。
郭义恭:郭义恭,南北朝时期文学家。
广志:《广志》是一部古代地理志。
大尾羊:尾巴大,毛细皮薄的羊。
细毛薄皮:指羊的毛质细软,皮薄。
尾氏旁广:尾巴旁边的部位宽广。
重且十斤:重量达到十斤。
出康居:产于康居(古代中亚地区)。
驴羊:类似于驴的羊。
字林:《字林》是一部古代字书。
皃:古代对羊的一种称呼。
羺:胡羊,即来自胡地的羊。
羫:羊的干肉。
羊腊:羊的干肉。
四耳九尾:四个耳朵,九条尾巴。
目在背:眼睛长在背上。
羊羼:羊群。
羊臭:羊的气味。
玄中记:《玄中记》是一部古代志怪小说。
美髯须主簿:羊的一种别称。
祭庙:祭祀祖先的庙宇。
柔毛:柔软的羊毛。
大夫:古代的官员。
无故:没有原因。
杀羊:宰杀羊。
孟春:农历正月。
天子:古代的君主。
麦与羊:天子在正月食用麦子和羊。
冷毛而毳膻:羊毛冷而毛绒丰富,有膻味。
无羊:《诗经》中的一篇。
三百维群:有三百只羊。
角戢戢:羊的角整齐。
羔羊:《诗经》中的一篇。
鹊巢:《诗经》中的一篇。
召南之国化:召南,古代地名。
文王:周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
德如羔羊:品德像羔羊一样纯洁。
素丝五紽:用五根白色的丝线。
牂羊贲首:雌性羊头。
三星在霤:三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郑玄:郑玄,东汉时期的经学家。
兑:《易经》中的卦名,象征喜悦。
大壮:《易经》中的卦名,象征强大。
羝羊触藩:羊用角撞藩篱。
羊人:古代官职,掌管羊。
羊牲:用于祭祀的羊。
祈珥:祈求神灵。
法羊:用于宴请宾客的羊。
黍辜:古代祭祀用的黍米。
候禳:祭祀祈求消除灾祸。
衅积:祭祀时用火焚烧。
食医:古代官职,掌管饮食。
会膳:宴会时的饮食。
食羊宜黍:吃羊的时候宜搭配黍米。
华玄:古代人物。
御羊斟:古代人物。
郑师:郑国的军队。
子贡:孔子的弟子。
告朔之饩羊: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
直躬者:正直的人。
攘羊:攘羊指的是偷羊的行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道德。
微子:古代人物。
肉袒面缚:脱去上衣,露出肩膀,用绳子绑住面部。
左牵羊把茅:左手牵着羊,右手拿着茅草。
膝行而前:跪着向前行进。
卜式:古代人物。
上林中: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郎:古代官职。
布衣草蹻:穿着布衣,脚穿草鞋。
蹻:草鞋。
缑氏令:缑氏县的县令。
羝羊:雄性羊。
西畴:地名。
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
项梁:古代人物。
苏武: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家。
匈奴:古代北方民族。
北海上无人处:北海的无人居住的地方。
野鼠草荄:野鼠和草的根。
杖汉节牧羊:手持汉朝的符节牧羊。
节旄尽落:符节上的羽毛全部脱落。
甄宇:古代人物。
博士:古代的学官。
祭酒:古代的官职,掌管祭祀。
腊: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
博士祭酒:博士和祭酒。
争讼:争论。
贾竖:商人。
膳夫:厨师。
庖人:厨师。
光窝袄:古代的一种衣服。
大行:古代的一种仪式。
秋霜:秋天霜冻,象征严酷。
槛羊:被囚禁的羊。
羌抑摩:古代民族。
摩:古代民族。
汉王谅:汉朝的王。
潞州:地名。
官羊:官府饲养的羊。
二角相背:两个角相对。
咎征:不吉利的征兆。
葛伯:古代人物。
尾馛供牺牲:用尾巴做供品。
黑牛白角:黑色的牛,白色的角。
黑羊白血:黑色的羊,红色的血。
豪牛:强壮的牛。
舂山:地名。
钱来:山名。
鍼羊:长着羊身和马尾的兽。
太山:泰山。
西岳:华山。
金鸡:泰山的神鸟。
玉羊:指美玉制成的羊形装饰品。
春秋说题辞:《春秋》的解说。
羊者祥也:羊是吉祥的象征。
合三而生以养王也:三个羊合在一起以养育君主。
羊高三尺:羊的高度为三尺。
悬羊头门上:在门上悬挂羊头。
除盗贼:驱除盗贼。
贽:古代的一种礼物。
卿:古代的官员。
羔饮之其母,必跪:羔羊喝奶时,它的母亲会跪下。
类知礼者:像知道礼仪的人。
羊之为言祥:羊被称为祥,因为它象征着吉祥。
臧:古代的一种官名,也用作人名。
谷:古代的一种官名,也用作人名。
牧羊:放羊,指从事牧业。
挟策读书:手持书卷读书。
博塞:古代的一种博戏。
养生:保养身体,延年益寿。
齐庄公: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君主。
王国卑:人名,齐庄公的臣子。
中里檄:人名,齐庄公的臣子。
狱:案件,指司法审判。
盟:发誓,订立盟约。
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杨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梁王:指战国时期的梁惠王。
撇筳妾: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芸:耕作。
尧:传说中的圣君。
舜:传说中的圣君。
仲尼:即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鲁司寇:鲁国的高级官职,相当于司法部长。
沉犹氏:人名,鲁国的一个家族。
盐车:用于运输盐的车辆。
椽:房屋的檩条。
楣栋:房屋的梁和柱。
龙鱼河图:古代的一种神话图。
夏桀: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夷羊:古代传说中的神羊。
飞蛤:一种蛤蟆,古代传说中与神灵有关。
祝鼓舞之:进行祭祀仪式。
齐人:指齐国人。
季桓子:春秋时期齐国的贵族。
宋陵子:人名,魏文侯的臣子。
楚富者:指楚国的一个富有的人。
邻人:邻居。
百里奚:春秋时期秦国的贤臣。
虞: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秦: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
阿羊:古代传说中的神羊。
锺律:古代的一种律器。
符子:古代的一种符咒。
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的君主。
宋: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百羊:一百只羊。
羖:公羊。
:母羊。
地黄:一种中药材。
竹叶:竹子的叶子。
麦汁米潘:一种饮料。
魏兴北山:地名,位于魏国北部山区。
新言:古代的一种文献。
河南服君:人名,河南的一个地方官。
若斥:一种小羊。
峭山:陡峭的山。
蒲俺:地名。
九真都龙县:地名,位于古代的九真郡。
牜秦牛:古代的一种牛。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楚王:指楚国的君主。
从:跟随。
尾驱:驱使。
璧人:美玉般的人,指美男子。
蛟羊:一种没有角的羊,古代传说中的神羊。
胡髯郎:古代传说中的神羊。
青乌:古代传说中的神羊。
周成王:周成王是西周时期的一位君主,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周厉王:周朝的一位君主。
尹喜:人名,与老子有关。
成都市:古代的一个城市名。
青羊:古代传说中的神羊。
肆:市场。
华山:山名。
石室:山中的石洞。
初平:人名,皇初平。
初起:人名,皇初起的兄弟。
萑:一种草。
灶神:古代传说中的灶神。
阴子方:人名,宣帝时期的人。
南阳宗定伯:人名,南阳的一个年轻人。
腊日:农历腊月初八,古代的一种节日。
蒲颁:地名。
宗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古代的一个传说故事,指宗定伯用鬼换钱的故事。
葛由:葛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被认为是羌族之人,因擅长刻木作羊而闻名。他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雕刻技艺的推崇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羌人:羌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四川、甘肃、青海等地,以游牧和农耕为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刻木作羊:指用木头雕刻成羊的形象,反映了古代手工艺的发展和对动物形象的模仿。
蜀中:蜀中指的是今天的四川省,古代称为蜀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王侯贵人:指古代的贵族和官员,代表了社会上层阶级。
绥山:绥山是位于峨眉山西南的一座山,具有神秘色彩,传说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峨眉山:峨眉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著称。
仙道:指追求成仙得道的道路,是古代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重要概念。
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常常与神仙和长寿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仙果。
叔向:叔向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官员,他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家庭伦理。
沙门:沙门是佛教出家人的称呼,指的是修行者。
昇平亭:昇平亭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袈裟:袈裟是佛教僧侣的服装,代表着出家修行者的身份。
炙:炙是一种烹饪方法,指的是用火烤制食物。
洛下:洛下指的是洛阳,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涧穴:涧穴指的是山涧中的洞穴,常与神秘和传说相关。
宫馆:宫馆指的是宫殿和馆舍,代表着贵族和官府的居住地。
三光:三光通常指日、月、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洞穴中的光明。
长人:长人指的是身材异常高大的生物,常常与神话和传说相关。
珠:珠是一种宝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与财富和吉祥联系在一起。
青杜:青杜是一种植物,可能是古代文献中的误写,具体指代不明。
恶风:恶风指的是恶劣的风,常用来形容海上的风暴。
闽:闽指的是福建省,古代称为闽国。
丹:丹指的是朱红色,这里可能形容羊的毛色。
华阴山:华阴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景帝:景帝是古代的一个君主称号,具体指代不明。
通灵台:通灵台是一种传说中的建筑,据说可以通灵,与神仙沟通。
舡人:舡人指的是船夫,负责驾驶船只。
馁:馁指的是饥饿,缺乏食物的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兽部-卷十四-评注
《列仙传》中提到的葛由,是一位羌族人,他在周成王时期以刻木为羊为业。这里的‘刻木作羊’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反映了古代羌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特点。葛由骑羊入蜀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象征着超脱尘世的仙道追求。王侯贵人追至绥山,未能返回,却得仙道,这种情节体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仙境难留’的主题。山上有桃,得桃则足以豪,这里的桃象征着长寿与富贵,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吉祥物。
‘昔有攘羊者,以羊遗叔向,叔向母埋之,不食’这一段,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叔向母埋羊的行为,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诚信的重视。羊舌成为族名,是对叔向母诚信行为的纪念和传承。这种以动物特征作为族名的方式,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
《续搜神记》中的顾沛与沙门的故事,通过羊的介入,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微妙关系。羊的神秘行为,以及道人无法救羊的无奈,反映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自然力量不可抗’的主题。道人食炙后身体不适,最终死亡,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干预可能带来的后果。
刘义庆《幽明录》中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涧穴中的宫馆金饰,以及人长三丈的奇异景象,展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仙境描写。长人指树下的羊,以及羊须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以物示道’的手法。
《续异记》中的俞亮与羊的故事,通过羊的神秘出现,展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神羊’形象。羊的毛色、光耀满室等特点,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金楼子》中的修羊公与景帝的故事,通过修羊公的道术与石羊的转变,展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道法自然’的主题。修羊公化身为石羊,是对其道术的肯定,也是对自然界的尊重。
《岭表录异》中的故事,通过描述人们泛海遇羊的情景,展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见的‘异域奇遇’主题。羊的野生状态,以及船人取食羊的情节,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