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四十三-原文
○决战中
《后汉书》曰:贾复与五校战於真定,大破之。复伤疮甚。
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在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
复病寻愈,追及光武於蓟,相见甚欢。
又曰:铫期从击王郎将皃宏刘、奉於钜鹿下,(皃,五奚反。)期先登陷阵,手杀五十馀人,被疮中额,摄愤复战,(摄犹正也。)遂大破之。
又曰:祭遵与景丹诸将南击弘农、厌新、柏华蛮中贼。(《东观记》曰:柏华,聚名。)弩中遵口,洞出血流。
众见遵伤,稍引退,遵呼叱止之,士卒战皆自倍,遂大破之。
又曰:帝在鲁,闻耿弇为张步所攻,自往救之,未至。
陈俊谓弇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
弇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酾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耶?’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城中沟堑皆满。
又曰:岑彭征公孙述,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授上赏。
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
时大风狂急,彭、奇船还流而上,直冲浮桥,而攒柱钩而不能去。(《续汉书》曰:时天东风,其攒柱有反把钩,奇船不得去。)奇等乘势殊死战,因飞炬焚之,风急火盛,桥楼崩烧。
彭复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
蜀兵大乱,溺死者数千人。
又曰:张步攻耿弇营,与刘歆等战。
弇升王宫瑰台望之,(临淄本齐国所都,即齐王宫中有环台也。《东观记》作瑰台。)视歆等锋交,乃引精兵以横突步阵于东城下,大破之。
飞矢中弇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
又曰:袁绍使曲安攻公孙瓒,绍在后十数里,闻瓒已破,发鞍息马,惟卫帐下强弩数十张,大戟士百许人。
瓒散兵二千馀骑卒至,围绍数重,射矢雨下。
田丰扶绍,使却入空垣。
绍脱兜鍪抵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返逃垣墙间耶?’促使诸弩并发,多伤瓒骑。
众不知是绍,颇稍引却。
会曲义来迎,骑乃散退。
又曰:邓禹还长安,张宗夜将锐士入城袭赤眉,中矛贯胛。(胛,背上两腋间。)又转攻诸营堡,为流矢所激,皆几至于死。
又曰:贾复从上击青犊於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阵坚不却。
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但朝饭。’
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於是被羽先登,(被,犹负也。折羽为旌。将军先所执。先登,先敌也。)所向皆靡,贼乃败走。
诸将咸服其勇。
又曰:陈俊字子昭,拜强弩将军,所向皆破。
世祖曰:’战将尽如此,岂有忧乎?’
《魏志》曰:毌丘俭字仲恭,有幹策,为幽州刺史、度辽将军。
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出玄菟,从道滑讨之。
句骊王宫将步骑逆军沸水上,大战,宫连破走。
俭遂束马悬车,登九都山,屠高丽,所斩获首虏以千数。
使玄菟太守王颀追,过沃沮千馀里,至肃慎界,刻石纪功,刊九都之山,铭不耐之城。
又曰:代郡乌桓反,以任城王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
临发,太祖诫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诫之。’
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惟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散退。
彰追之,身自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广,乘胜逐北,至於乘乾,(臣松之案:乘乾,县名,属代郡,今北虏居之,号为乘乾郡。)去代二百馀里。
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遗令轻敌。
彰曰:’率师专行,惟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
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
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
时太祖在长安召彰,彰自代过邺。
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勿宜自伐。’
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
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可用。’
又曰:庞德与曹仁讨关羽。
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
德与诸将避水上堤。
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
德披甲荷弓,箭不虚发。
将军董冲、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
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
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
德与麾下将一人,伍伯二人,弯弓傅矢,登小船欲还仁营。
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立而不跪。
羽谓曰:’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
德骂羽曰:’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耶!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
《吴志》曰:孙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榈大绁系石为磴,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
董袭与陵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裹身以刀斫两绁,蒙冲横流,大兵遂进,祖便开门走,兵追斩之。
明日大会,权举觞属袭曰:’今日之,断绁之功。’
《晋书》曰:刘毅等诛桓玄,兵至竹里,玄使其将皇甫敷、吴甫之拒毅军,遇之於江乘,临阵斩甫之,进至罗洛桥,又斩敷首。
玄大惧,使桓谦、何澹之屯覆舟山。
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
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惧伏裕,莫敢出斗。
裕与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陈,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
时东北风急,毅军放火,烟尘张天,鼓噪之音震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奔散。
又曰:周处攻齐万年於六陌。
将战,处军人未食,齐王肜促命速进,而绝其后继。
处知必败,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命终。’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
弦绝矢尽。
左右劝退,处案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殁。
又曰:明威将军朱伺随陶侃讨杜弢有殊功。
石勒夏口之战,伺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皆杀之。
贼挽船上岸,於水边作阵。
伺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气色不变。
诸军寻至,贼溃,追击之,皆弃船投水,死者太半。
贼夜还长沙,伺追至蒲圻,不及而反。
加威远将军,赤幢曲盖。
又曰:朱伺、刘浚与郑攀战杨口垒。
伺常所调弩忽噤不发,伺甚恶之。
及贼攻陷北门,伺退入船。
初,浚开诸船底,以木掩之,名为船械。
伺既入,贼举铤擿伺,伺逆接铤,反以擿贼。
贼走上船屋,大唤云:’贼帅在北!’伺从船底沉行五十步,乃免。
又《载记》曰:刘曜使其将军平先、丘中伯率劲骑追陈安。
安与壮士十馀骑於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人;远则带双鞬,左右驰射而走。
平先亦壮健绝人,勇捷如飞,与安搏战,三交,夺其蛇矛而退。
会日暮,雨甚,安弃马,与左右五六人步逾山岭,匿于溪涧。
翌日寻之,遂不知所在。
会连雨始霁,辄振威呼延青寻其径迹,斩安于涧曲。
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丈八蛇矛左右槃。战始三交失蛇矛,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刘曜命乐府歌。
又曰:秃发傉檀追赫连勃勃。
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
勃勃乃勒众逆击。
败之,追奔八十馀里,杀伤万计,斩其大将十馀人,以为京观,号’髑髅台’,还于岭北。
又曰:前秦苻坚为姚苌所攻。
苻坚率兵攻姚苌,皆刻锋铠为死休字,示以战死为志。
每战以长槊钩刃,为方圆大阵,知有厚薄,从中分配,故人自为战,所向无前。
又曰:后赵再闵之乱,石琨及张举、王朗率众七万伐邺。
石闵帅骑千馀拒之城北,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斩级三千。
琨等大败,归于冀州。
又曰:朱伺善战,人或问之。
伺答:’诸人以舌击贼,伺惟以刀耳。’又问曰:’将军前后击贼,何以每得胜耶?’伺曰:’两敌共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
又曰:周访讨江沔间贼杜曾。
访有众八千,进至张阳。
曾锐气甚盛,访曰:’先人有夺人之心,善谋也。’使将军李恒督左甄,许朝督右甄,访自领中军,高张旗帜。
曾果先攻左右甄。
曾勇冠三军,访甚恶之,自於阵后射雉以安众心。
令小将赵胤领其父馀兵属左甄,力战,败而复合。
胤驰马告急,访怒,叱令更进。
胤号哭,还战,自辰至申,两甄皆败。
访选精锐八百人,自行酒饮之,敕不得妄动,闻鼓音乃进。
贼未至三十步,访亲鸣鼓,将士皆腾跃奔赴,曾遂大溃,杀千馀人。
遂定汉沔。
又曰:刘裕举兵伐后秦姚泓,王镇恶为前锋,军至渭桥,镇恶所乘皆蒙冲小舰,镇恶登岸。
渭水流急,倏忽间诸舰悉逐流去。
时泓屯军在长安城下,犹数万人。
镇恶抚慰士卒曰:’卿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门外,去家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去,岂复有生之计耶?惟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遗类矣。’乃身先士卒。
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
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前秦苻坚将王猛讨前燕慕容暐。
暐遣将慕容评屯於潞川以拒之。
猛与评相持,遣裨将郭庆以锐卒五千,夜从间道出评营后,傍山起火,烧其辎重。
暐惧,遣使让评,催之遣战。
猛知评卖水鬻薪,不抚将士,有可乘之会。
评又求战,乃陈于潞原,而誓众曰:’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宜各勉进,不可退也。愿戮力行间以报恩,愿受爵明君之朝,庆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勇奋,破釜弃粮,大呼竞进。
猛睹评师之众也,恶之。
谓邓羌曰:’今日之事,非将军莫可以捷,将军其勉之。’羌曰:’若以司隶见与者,公无以为忧。’猛曰:’此非吾之所及,必以本郡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
俄而,兵交,猛召之,羌寝而弗应,猛驰就许之。
羌於是大饮帐中,与张蚝、徐成等(蚝,七吏切。)跨马运矛,驰入评军。
出入数四,傍若无人,搴旗斩将,(搴,居辇反。)杀伤甚众。
战及日中,评众大败,俘斩五万。
裴子野《宋略》曰:左将军刘康祖闻虏寇寿阳,自虎牢率七千人来赴。
虏至者八万骑。
康祖令军中曰:’顾望者斩首,转步者斩足。’士皆用命,贼死者万余,血流没踝,流矢贯颈,堕马死。
《宋书·邓琬传》曰:殷孝祖屯军鹊洲。
沈冲之谓陶亮曰:’昔孝祖枭将,一战便死。孝祖与贼合战,每战常以鼓盖自随军中,人相谓曰:’殷统兵可谓死将矣。’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显,欲不毙得乎?’
又曰:傅弘之,字仲度,凉伪太子。
赫连瑰率从袭长安,弘之领步骑五千大破之。
瑰又抄渭南,弘之又于寡妇渡破瑰,获贼二百。
及义真东归,赫连佛佛倾国追蹑,于青泥大战,弘之射贯甲胄,气冠三军。
阵败陷没,佛佛逼令降,弘之不为屈也。
又《高祖记》曰:于时北师始还,伤痍未复,战士才数千,贼众十余万,舳舻亘千里。
孟昶、诸葛长仁惧,欲拥天子过江。
帝曰:’今兵士虽少,犹足一战,若其克济,臣主同休,如其不然,不复能草间求活,吾计决矣。’
又曰:薛安都北征至陕下,魏多纵突骑,众军患之。
安都怒甚,乃脱兜鍪,解所带铠,惟着绛衲两裆衫,马亦去具装,驰入贼阵,猛气咆〈口勃〉,所向无敌。
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
如是数四,每入,众无不披靡。
又曰:高祖义军进至覆舟山东,张疑兵以油帔冠株,布满山谷。
帝先驰之,将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呼声动天地,因风纵火,烟焰张天,谦等大败。
《齐书》曰:薛安都讨鲁爽。
及沈庆之济江,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
左右范双斩爽首。
爽世枭猛,咸云万人敌。
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返,时人皆云:关羽斩颜良,不足过也。
《梁书》曰:大同初,魏军复围南郑。
杜怀瑶命第三子嶷帅二百人与魏前锋战于光道寺溪。
矢中其目,失马。
敌人交槊将至,嶷斩其一骑,跃而上,驰以归。
嶷旅力绝人,便马善射,一日战七八合,所佩霜明朱弓,四石馀力,班丝缠矛肖,长二丈五,同心敢死士百七十人,每出,杀伤数百人。
敌人惮之,号为杜彪。
又曰:侯景围王僧辨於巴陵。
元帝乃引僧祐於狱,拜为假武节猛将军,封新市县侯,令援僧辨。
将行,泣下,谓其子玘曰:’汝可开朱白二门,吾不捷则死。吉则由朱,凶则由白也。’
元帝闻而壮之。
又曰:蔡道班为吴阳戍主,攻蛮锡城,反为蛮困。
冯根年十六,救之,匹马交战,提双剑左右奋击,杀伤甚多。
道班以免,由是知名。
又曰:武帝师次秣陵东,昏遣大将王珍国盛兵朱雀门,众号二十万。
及战,梁武军引却,王茂匹马单刀直前。
外生韦欣庆,勇力绝人,执铁缠槊,翼茂而进,故大破之。
茂勋第一,欣庆力也。
《陈书》曰:武帝入援建邺,杜僧明为前锋,与蔡路养战於南野。
僧明马被伤,武帝驰救之,以所乘马援僧明,明上马复进,杀数十人。
因而乘之,遂败路养。
《南史》曰:陈将萧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
时齐遣大将尉破胡等率众十万来援,其前队有苍头犀角大力之号,皆身长八尺,膂力绝伦,其锋甚锐。
又有西域胡人,妙於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
及将战,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
摩诃曰:’愿得识其形状。’
明彻乃召降人,有识胡者云:’胡着绛衣华皮,装弓两端骨弭。’
明彻遣人觇伺,知胡在阵,仍自酌酒饮摩诃,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
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
齐军大力十余人出战,摩诃又斩之。
於是齐师退走。
《后魏书》曰:吕罗汉父温佐秦州,罗汉随侍。
陇右氐杨难当率众数万寇上邽,秦人多应之。
镇将元意头知罗汉善射,共登西城楼,令罗汉射,难当队将及兵二十三人应弦而殪。
贼众转盛,罗汉进计曰:’今又不出战,示敌以弱,众情携贰,大事去矣。’
意头善之,即简千馀骑令罗汉出战。
罗汉与诸骑策马大呼,直冲难当军,众皆披靡。
杀难当左右队骑八人,难当大惊。
又曰:宇文延字庆寿,体貌魁岸,眉目疏朗。
永平中,释褐奉朝请,直后、员外散骑常侍。
以父福老,诏听随侍在瀛州。
属大乘妖党突入州城,延率奴客战,死者数人,身被重疮,贼乃少退,而纵火烧斋阁。
福时在内,延突火而入,抱福出外,支体灼烂,发尽为烬。
於是勒众与贼苦战,贼乃散走。
以此见称。
又曰:赵遐为荥阳太守。
时萧衍将马仙琕率众攻围的城,戍主傅文骥婴城固守。
以遐为别将,与刘思祖等救之。
次於鲍口,去朐城五十里,夏雨频降,厉涉长驱,将至的城。
仙琕见遐营垒未就,径来逆战,思祖率彭沛之众,望阵奔退。
遐孤军奋击,独破仙琕,斩其直阁将军、军主李鲁生。
仙琕先分军於朐城之西,阻水列栅,以围固城。
遐身自潜行,观水深浅,结草为筏,衔枚夜进,破其六栅,遂解假固城之围。
进救朐城,都督卢昶率大军继之。
未几而文骥力竭,以城降贼,众军大崩。
昶弃其节传,轻骑而走,惟遐独握节而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四十三-译文
决战中,《后汉书》记载:贾复与五校在真定决战,大败敌军。贾复自己也受了重伤。光武帝刘秀非常惊讶地说:‘我之所以不让贾复单独领兵,是因为他轻敌。果然,失去了我的名将。听说他的妻子怀孕了,如果是女孩,我儿子娶她;如果是男孩,我女儿嫁他,不让他为妻子孩子担忧。’贾复的伤很快就好了,追上了光武帝,两人相见非常高兴。
《后汉书》又记载:铫期跟随光武帝攻打王郎,击退了皃宏、刘、奉等人于钜鹿。铫期率先冲锋陷阵,亲手杀了五十多人,额头中箭,仍然愤怒地继续战斗,最终大败敌军。
《后汉书》还记载:祭遵与景丹等将领南征弘农、厌新、柏华的蛮族贼军。《东观记》中说:柏华是一个聚落的名字。祭遵被弓弩射中嘴巴,血流不止。众人看到祭遵受伤,逐渐后退,但祭遵大声呼喊阻止他们,士兵们的士气大增,最终大败敌军。
《后汉书》又记载:光武帝在鲁地,听说耿弇被张步攻打,亲自前往救援,但还没到。陈俊对耿弇说:‘敌军兵力强大,我们可以暂时关闭营寨,让士兵休息,等待皇上到来。’耿弇说:‘皇帝即将到来,作为臣子,我们应该击鼓杀牛,准备酒食,等待百官,怎么能把敌人留给皇帝呢?’于是出兵大战,从早到晚,再次大败敌军,杀伤无数,城中的壕沟都满了。
《后汉书》又记载:岑彭征讨公孙述,命令军中招募士兵攻打浮桥,先登者将获得高额赏赐。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前往。当时大风狂暴,岑彭和鲁奇的船被风吹回上游,直接冲向浮桥,但被柱子钩住无法离开。《续汉书》中说:当时东风,柱子上装有反向钩,鲁奇的船无法离开。鲁奇等人趁机拼死战斗,用火炬焚烧浮桥,风大火猛,桥楼崩塌燃烧。岑彭带领全军顺风前进,无人能挡。蜀军大乱,溺死者数千人。
《后汉书》又记载:张步攻打耿弇的营寨,与刘歆等人交战。耿弇登上王宫的瑰台观察战况,看到刘歆等人交战激烈,于是率领精兵从东城下横冲张步的阵地,大败敌军。耿弇被飞箭射中大腿,他用佩刀砍断箭杆,左右无人知道。
《后汉书》又记载:袁绍派曲安攻打公孙瓒,袁绍在后面十多里处,听说公孙瓒已经被打败,便下马让马休息,只留下几十张强弩和一百多人的戟士守卫帐篷。公孙瓒的散兵两千多骑兵突然赶到,将袁绍包围了好几层,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田丰扶着袁绍,让他退入空旷的城墙。袁绍摘下头盔扔在地上,说:‘大丈夫应该勇敢战斗,怎么能退入城墙之间呢?’他下令让所有弩箭齐发,射伤了公孙瓒的骑兵。众人不知道是袁绍,逐渐后退。正好曲义前来迎接,骑兵们才撤退。
《后汉书》又记载:邓禹回到长安,张宗夜间率领精锐士兵攻入城内袭击赤眉军,被长矛贯穿肩膀。他又转攻其他营寨,被流箭射中,几乎丧命。
《后汉书》又记载:贾复跟随光武帝在射犬攻打青犊军,大战到中午,敌军阵地坚固,不退。光武帝召唤贾复说:‘士兵们都饿了,可以先吃早餐。’贾复说:‘先打败他们,然后再吃。’于是他率先冲锋,所向披靡,敌军溃败。众将领都佩服他的勇敢。
《后汉书》又记载:陈俊字子昭,被封为强弩将军,所向披靡。光武帝说:‘如果所有的将领都像陈俊这样,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三国志》记载:毌丘俭字仲恭,有才干和策略,担任幽州刺史、度辽将军。毌丘俭因为高句丽多次侵扰,督率各军出玄菟,从道滑讨伐他们。高句丽王宫率领步兵和骑兵在沸水上迎战,大战,宫连败逃跑。毌丘俭于是收起马匹,悬挂战车,登上九都山,屠杀高丽人,斩杀和俘虏的敌人以千计。他派玄菟太守王颀追赶,越过沃沮一千多里,到达肃慎边界,刻石纪功,在九都山上刻石,在不耐城上刻铭。
《三国志》又记载:代郡乌桓反叛,任命任城王曹彰为北中郎将,代理骁骑将军。出发前,太祖曹操告诫曹彰说:‘在家是父子,在职是君臣。行动要以王法为准,你要小心。’曹彰北征进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兵突然赶到,当时兵马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骑兵几百匹,用田豫的计策,坚守要塞,敌军才撤退。曹彰追击他们,亲自战斗射击,胡骑中箭倒下,前后不断。战斗进行到一半,曹彰的铠甲被射中几箭,但他的士气更加旺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乘乾县,距离代郡二百多里。长史和将领们都认为新涉远,士兵马匹疲惫,又受到命令不能越过代郡,不可深入,留下命令让他们不要轻敌。曹彰说:‘率领军队专程行动,只追求胜利,何必要遵守命令呢?胡人逃跑不远,追击他们一定能打败,如果听从命令放走敌人,就不是好将领。’于是上马,下令军中后出的士兵斩首。一天一夜与敌军相遇,战斗,大败敌军,斩首和俘虏以千计。曹彰加倍赏赐将士,将士们都非常高兴。当时鲜卑大人轲比能率领数万骑兵观望强弱,看到曹彰奋力战斗,所向披靡,于是请求臣服,北方全部平定。当时太祖在长安召唤曹彰,曹彰从代郡经过邺城。太子对曹彰说:‘你新立战功,现在要去见皇上,不应该自夸。’曹彰到达后,按照太子的建议,把功劳归于诸将。太祖很高兴,抓住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果然有大用。}
《三国志》又记载:庞德和曹仁讨伐关羽。庞德驻扎在樊城北十里,正逢连绵大雨十多天,汉水暴涨,樊城下平地有五六丈深。庞德和将领们躲避洪水上了堤坝。关羽乘船攻打他们,用大船四面射击堤坝。庞德身披铠甲,手持弓箭,箭箭不虚发。将军董冲、部曲将董超等人想要投降,庞德将他们都抓起来杀了。从早晨战斗到中午,关羽的攻击更加猛烈。庞德对督将成何说:‘我听说好的将领不会因为害怕死亡而苟且偷生,烈士不会为了生存而毁掉自己的节操,今天,是我死的日子。’战斗更加激烈,他的气势更加旺盛,但洪水越来越严重,官员和士兵都投降了。庞德和一名部下,两名伍伯,弯弓搭箭,登上小船想要返回曹仁的营地。洪水太大,船翻了,失去了弓箭,庞德独自抱着船在水中,被关羽抓住,但他站立不跪。关羽对他说:‘你的兄弟在汉中,我想让你做我的将领,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呢?’庞德骂关羽说:‘竖子,你懂什么投降!魏王有百万大军,威震天下。你刘备不过是个平庸之才,怎么能抵挡呢!我宁愿为国家而死,也不做你的将领。’于是被关羽杀死。
《三国志》记载:孙权讨伐黄祖,黄祖在沔口用两艘蒙冲船横着守卫,用栟榈大缆系着石头做成梯子,上面有千人,用弩箭交叉射击,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军队无法前进。董袭和陵统作为先锋,各自率领一百名敢死队员,乘坐大船突入蒙冲,用刀砍断两根缆绳,蒙冲船横着漂流,大军得以前进,黄祖开门逃跑,军队追击并斩杀了他。第二天举行大会,孙权举杯敬酒给董袭说:‘今天的胜利,是你的断缆之功。’
《晋书》记载:刘毅等人诛杀桓玄,军队到达竹里,桓玄派遣他的将领皇甫敷、吴甫之抵抗刘毅的军队,在江乘相遇,阵前斩杀了吴甫之,军队继续前进至罗洛桥,又斩杀了皇甫敷的首级。桓玄非常害怕,派遣桓谦、何澹之在覆舟山驻军。刘毅等人的军队到达蒋山,刘裕让体弱的人登山,高举旗帜,桓玄无法判断情况,越发感到危险。桓谦等士兵大多是北府人,一向害怕刘裕,没有人敢出来战斗。刘裕与刘毅等人分成几队,进攻桓谦的阵线,都拼死战斗,没有一个不是以一敌百。当时东北风猛烈,刘毅的军队放火,烟雾尘土弥漫天空,鼓噪的声音震撼了京城,桓谦等各路军队一时溃散。
又说:周处攻打齐万年于六陌。将要交战时,周处的士兵还没有吃饭,齐王司马肜催促他们迅速前进,并且断绝了他们的后援。周处知道必败,赋诗说:‘世事如梦已过去,策马观西戎。粗粮细粮都甘甜,希望命运有尽头。’说完就开战,从早晨到傍晚,斩杀了数以万计的敌人。弓弦断了,箭矢用尽。左右的人劝他撤退,周处按剑说:‘这是我为国尽忠的时候,为什么要撤退呢!而且古代良将接受命令,都是冲向险境,从未有退却的。现在各路军队缺乏信任,必然无法振作。我是大臣,为国家牺牲,不是也很应该吗!’于是奋力战斗,最终战死。
又说:明威将军朱伺随陶侃讨伐杜弢有显著功绩。石勒在夏口之战中,朱伺用铁面自卫,用弩箭射杀了几个敌军首领。敌军拉船上岸,在水边布阵。朱伺在水上下游动,试图拦截他们,箭矢射中敌人的腿,但他的脸色没有变化。其他军队随后赶到,敌军溃败,朱伺追击,敌军纷纷弃船投水,死亡大半。敌军在夜间返回长沙,朱伺追至蒲圻,未能追上而返回。被授予威远将军,赤幢曲盖。
又说:朱伺、刘浚与郑攀在杨口垒战斗。朱伺常用的弩突然不发射,朱伺非常讨厌。当敌军攻陷北门时,朱伺退入船中。起初,刘浚打开所有船底,用木头掩盖,称之为船械。朱伺进入后,敌军举起矛头攻击朱伺,朱伺迎头接住矛头,反而用它攻击敌人。敌军登上船屋,大声呼喊:‘敌军首领在北边!’朱伺从船底沉行五十步,才得以逃脱。
又《载记》记载:刘曜派遣他的将军平先、丘中伯率领精锐骑兵追击陈安。陈安与十几个壮士在陕中交战,陈安左手挥舞七尺大刀,右手拿着丈八蛇矛,近身交战时刀矛同时使用,每次都能杀死五六个人;远距离则携带双箭袋,左右驰射逃跑。平先也非常勇猛,与陈安交战三次,夺走了他的蛇矛后撤退。正逢傍晚,雨势很大,陈安弃马,与左右五六个人步行翻越山岭,隐藏在溪涧中。第二天寻找,最终找不到他。正逢连绵大雨刚刚停歇,呼延青追踪他的踪迹,在溪涧转弯处斩杀了陈安。陇上的人们唱道:‘陇上壮士有陈安,丈八蛇矛左右盘。交战三次失蛇矛,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回奈子何!’刘曜命令乐府歌唱。
又说:秃发傉檀追击赫连勃勃。派遣善射的人射击勃勃,射中勃勃的左臂。勃勃于是带领众人反攻。大败敌军,追击八十多里,杀伤数以万计,斩杀了十几个敌军大将,建立了一个叫做‘髑髅台’的纪念台,返回岭北。
又说:前秦苻坚被姚苌攻打。苻坚率领军队攻打姚苌,所有的武器上都刻有‘死休’的字样,表示以战死为志向。每次战斗都使用长矛钩刃,布置方圆大阵,知道阵型的厚薄,从中分配兵力,所以士兵各自为战,所向披靡。
又说:后赵冉闵之乱,石琨及张举、王朗率领七万大军攻打邺城。石闵率领一千多骑兵在城北抵抗,石闵手持双刃矛骑马冲击,敌军应声而溃,斩杀了三千人。石琨等人惨败,返回冀州。
又说:朱伺善于战斗,有人问他。朱伺回答说:‘别人用舌头打击敌人,我只用刀。’又问:‘将军前后战斗,为什么每次都能取胜?’朱伺说:‘两个敌人对峙,关键在于忍耐。他们不能忍耐,我能忍耐,所以能取胜。’
又说:周访讨伐江沔间的贼人杜曾。周访有八千士兵,进军至张阳。杜曾气势很盛,周访说:‘先人有夺人之心,善于用谋。’派遣将军李恒指挥左甄,许朝指挥右甄,周访亲自指挥中军,高挂旗帜。杜曾果然先攻击左右甄。杜曾勇冠三军,周访非常讨厌他,自己在阵后射雉以安定军心。命令小将赵胤带领他父亲的残余部队归属左甄,奋力战斗,虽然战败但后来又合兵。赵胤骑马报告紧急情况,周访生气,叱令再次进攻。赵胤号哭,返回战场,从辰时到申时,两甄都失败了。周访挑选了八百精锐士兵,亲自为他们饮酒,命令他们不得轻举妄动,听到鼓声才进攻。敌军还未到三十步,周访亲自击鼓,士兵们跃跃欲试,杜曾最终大败,被杀死一千多人。于是平定了汉沔。
又说:刘裕起兵讨伐后秦姚泓,王镇恶为先锋,军队到达渭桥,王镇恶所乘的都是蒙冲小舰,王镇恶登岸。渭河水流湍急,突然间所有舰船都被冲走。当时姚泓的军队驻扎在长安城下,还有数万人。王镇恶安抚士兵说:‘你们都家在江南,这里是长安城外,离家万里,而船只、衣物、粮食都已经随水流走,还有什么生存的可能呢?只有拼死战斗才能建立大功,否则,就没有生存的希望了。’于是亲自带头冲锋。士兵们也知道没有退路,都争先恐后。姚泓的军队一时溃散,长安城随即被攻陷。
崔鸿的《十六国春秋》记载:前秦苻坚的将领王猛讨伐前燕慕容暐。慕容暐派遣将领慕容评驻扎在潞川以抵抗。王猛与慕容评相持不下,派遣副将郭庆率领五千精锐士兵,夜间从小路绕到慕容评军营后面,在山边点火,烧毁了他们的辎重。慕容暐害怕了,派遣使者责备慕容评,催促他出战。王猛知道慕容评卖水卖柴,不体恤将士,有机可乘。慕容评又请求出战,于是军队在潞原布阵,并对士兵们发誓说:‘现在我们深入敌境,应该各自努力前进,不可后退。希望我们能够拼命战斗以报答皇恩,希望能在明君的朝廷中获得爵位,回到父母的家中,这不是很美好吗!’士兵们都士气高昂,破釜沉舟,大声呼喊着前进。王猛看到慕容评的军队人数众多,感到厌恶。对邓羌说:‘今天的事情,非将军莫属,将军要努力。’邓羌说:‘如果以司隶的身份给我,您不必担忧。’王猛说:‘这不是我能做到的,必须以本郡太守万户侯的身份给我。’邓羌不高兴地退下。不久,两军交战,王猛召唤他,邓羌假装睡着不予理睬,王猛骑马赶到他那里答应了他的要求。邓羌在营帐中痛饮,与张蚝、徐成等人骑马挥舞长矛,冲锋入敌军。出入数四次,旁若无人,拔旗斩将,杀伤无数。战斗到中午,慕容评的军队大败,俘虏斩杀了五万人。
裴子野的《宋略》记载:左将军刘康祖听说敌寇侵犯寿阳,从虎牢率领七千人前来支援。敌军有八万骑兵。刘康祖命令军队:‘犹豫不决者斩首,转身逃跑者斩足。’士兵们都全力以赴,敌军死亡超过一万,血流成河,箭矢贯穿颈部,坠落马下而死。
《宋书·邓琬传》说:殷孝祖驻军鹊洲。沈冲之对陶亮说:‘过去孝祖是勇猛的将领,一交战就死了。孝祖与敌人交战,每次战斗都带着鼓和军旗跟在军中,人们都说:“殷统兵可以说是勇猛的将领。”现在与敌人交锋,却还炫耀自己的军旗,难道不是想找死吗?’
又《宋书·傅弘之传》说:傅弘之,字仲度,是凉州伪太子的后人。赫连瑰率领部下攻打长安,傅弘之带领五千步兵和骑兵大败赫连瑰。赫连瑰又偷袭渭南,傅弘之在寡妇渡再次击败赫连瑰,俘虏敌人两百人。等到刘义真东归,赫连佛佛率领全国军队追赶,在青泥大战,傅弘之射穿敌人的铠甲,勇冠三军。战败后被俘,赫连佛佛逼迫他投降,傅弘之不肯屈服。
又《高祖纪》说:当时北方的军队刚刚返回,伤员尚未恢复,战士只有几千人,敌人有十多万人,战船连绵千里。孟昶、诸葛长仁害怕,想要拥立天子过江。皇帝说:“现在士兵虽然少,但还可以一战,如果能够成功,臣子和君主都可以共享荣耀,如果不然,就不再能像野草一样生存,我的决心已经定了。”
又《高祖纪》说:薛安都北征到陕下,魏国多派出突骑,众军都为此担忧。薛安都非常愤怒,于是脱下头盔,解开身上的铠甲,只穿着绛色的短衫,马也去掉了装备,冲入敌阵,勇猛无比,无人能敌。每次冲锋,敌人都被他击倒。
又《高祖纪》说:高祖的义军进至覆舟山东,用油布遮盖旗帜,布满山谷。皇帝亲自冲在最前面,将领们都殊死战斗,没有一个不是以一敌百,呼声震动天地,乘着风势放火,烟焰冲天,梁军大败。
《齐书》说:薛安都讨伐鲁爽。等到沈庆之渡过长江,薛安都看到鲁爽,就跃马大呼,直冲过去刺杀他,鲁爽应声倒下。左右的人范双斩下鲁爽的首级。鲁爽是猛将,人们都说他可以敌万人。薛安都单骑直入,斩下鲁爽,然后返回,当时的人都认为他比关羽斩颜良还要厉害。
《梁书》说:大同初年,魏军再次围攻南郑,杜怀瑶命令他的第三个儿子杜嶷带领两百人与魏军的前锋在光道寺溪交战。杜嶷被箭射中眼睛,失去了马。敌人交战,槊即将到来,杜嶷斩杀了一名敌人,跳上马,驰马返回。杜嶷的体力超乎常人,骑射技艺高超,一天战斗七八次,所佩带的霜明朱弓,四石多的力量,班丝缠绕的长矛,长两丈五尺,有一百七十名敢死队员,每次出战,都能杀伤数百人。敌人害怕他,称他为杜彪。
又《梁书》说:侯景围攻王僧辨于巴陵。元帝于是将僧祐从监狱中释放,任命他为假武节猛将军,封为新市县侯,命令他援助王僧辨。临行前,僧祐哭泣着对儿子王玘说:“你可以打开朱门和白门,如果我不胜,就打开白门,如果胜利,就打开朱门。”元帝听到后,认为他非常勇敢。
又《梁书》说:蔡道班担任吴阳戍主,攻打蛮锡城,却被蛮族围困。冯根十六岁,前来救援,单枪匹马交战,手持双剑左右猛击,杀伤很多敌人。蔡道班因此得以逃脱,从此名声大噪。
又《梁书》说:武帝的军队驻扎在秣陵东,夜晚派遣大将王珍国在朱雀门部署重兵,号称二十万。战斗时,梁武帝的军队后退,王茂单骑手持大刀直冲敌阵。外生韦欣庆,勇力超群,手持铁缠槊,保护王茂前进,因此大败敌军。王茂的功勋最大,得益于韦欣庆的力量。
《陈书》说:武帝入援建邺,杜僧明为前锋,与蔡路养在南野交战。杜僧明马受伤,武帝骑马前来救援,把自己的马给了杜僧明,杜僧明骑上马再次冲锋,杀死数十人。因此乘胜追击,最终击败了蔡路养。
《南史》说:陈将萧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渡江攻打秦郡。当时齐国派遣大将尉破胡等率领十万人前来支援,他们的前队有被称为苍头犀角的大力士,身高八尺,力大无穷,战斗力非常强。还有来自西域的胡人,擅长射箭,箭无虚发,众军都害怕他们。即将开战时,明彻对摩诃说:“如果你能杀死这个胡人,那么敌军就会士气大减,你有关羽和张飞的名声,可以斩杀颜良了。”摩诃说:“我希望能够看到他的样子。”明彻于是召集了投降的人,有一个认识胡人的人说:“胡人穿着紫色的衣服,装饰弓的两端是骨制的。”明彻派人侦察,得知胡人在阵中,于是亲自给摩诃倒酒,摩诃喝完后,骑马冲入齐军。胡人挺身而出,站在阵前十几步远,拉弓未发,摩诃就远程投掷铣鋧,正中胡人的额头,胡人应声倒下。齐军有十几个大力士出战,摩诃又斩杀了他们。于是齐军溃败。
《后魏书》说:吕罗汉的父亲吕温辅佐秦州,吕罗汉随从侍奉。陇右氐族杨难当率领数万大军攻打上邽,秦州很多人响应他。镇将元意头知道吕罗汉擅长射箭,一起登上西城楼,让吕罗汉射箭,杨难当的队将和士兵二十三人被射死。敌军越来越多,吕罗汉建议说:“现在如果不出战,就会显得我们弱,军心不稳,大事就完了。”元意头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于是挑选了一千多骑兵让吕罗汉出战。吕罗汉和骑兵们策马呼啸,直冲杨难当的军队,敌军都溃散了。吕罗汉杀死了杨难当的左右队骑八人,杨难当非常震惊。
又《后魏书》说:宇文延字庆寿,身材魁梧,眉目清晰。永平年间,开始做官,担任直后、员外散骑常侍。因为父亲宇文福年老,皇帝下诏允许他在瀛州随侍。恰逢大乘妖党突然攻入州城,宇文延率领家奴和客人战斗,死了几个人,身上受伤很重,敌人稍微退却,然后放火烧了斋阁。宇文福当时在里面,宇文延冲进火中,抱出宇文福,身体被烧伤,头发全部烧光。于是他带领众人与敌人苦战,敌人最终溃散。因此受到赞誉。
又《后魏书》说:赵遐担任荥阳太守。当时萧衍的将领马仙琕率领大军围攻朐城,守将傅文骥坚守城池。皇帝任命赵遐为别将,与刘思祖等人救援朐城。在鲍口,距离朐城五十里,夏雨连绵,敌人猛烈进攻,即将到达朐城。马仙琕看到赵遐的营地还没有准备好,就径直前来迎战,刘思祖率领彭沛之众,看到敌阵就撤退。赵遐孤军奋战,独自击败了马仙琕,斩杀了他的直阁将军、军主李鲁生。马仙琕先前在朐城西部分兵,阻水列阵,围困固城。赵遐亲自潜行,观察水深,用草结成筏子,衔枚夜袭,破敌六栅,解了固城的围困。赵遐接着救援朐城,都督卢昶率领大军接应。不久傅文骥的军队力竭,城池投降了敌人,众军大乱。卢昶丢弃了他的节传,轻骑逃跑,只有赵遐独自拿着节传返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四十三-注解
贾复:贾复,东汉初年名将,光武帝刘秀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勇猛著称。
五校:指东汉末年的五校军,是王莽新朝末年的一支起义军。
真定: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正定县。
光武:指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即汉光武帝。
孕:怀孕。
铫期:东汉初年将领,刘秀的部下。
王郎: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皃宏刘:人名,具体事迹不详。
奉:人名,具体事迹不详。
钜鹿: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平乡县。
祭遵:东汉初年将领,刘秀的部下。
弘农: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
厌新: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柏华:古地名,据《东观记》记载,为柏华聚名。
蛮中贼:指在蛮族地区活动的叛乱贼寇。
耿弇:东汉初年将领,刘秀的部下。
张步: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陈俊:东汉初年将领,刘秀的部下。
乘舆:指皇帝的车驾,也代指皇帝本人。
岑彭:东汉初年将领,刘秀的部下。
公孙述:东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军阀。
浮桥:用浮木搭建的桥梁。
鲁奇:东汉初年将领,岑彭的部下。
张宗:东汉初年将领,刘秀的部下。
赤眉:东汉末年一支著名的农民起义军。
青犊:东汉末年一支农民起义军。
射犬: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毌丘俭: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高句骊:古代东北亚民族,活动区域在今朝鲜半岛北部。
玄菟: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
九都山: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
高丽: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
王颀:东汉初年将领,刘秀的部下。
肃慎:古代东北亚民族,活动区域在今中国东北。
代郡: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乌桓:古代东北亚民族,活动区域在今中国东北。
任城王彰: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曹彰的封号。
太祖:指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田豫: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董冲:人名,具体事迹不详。
董超:人名,具体事迹不详。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樊北:指樊城以北地区。
魏王:指曹操,曹操被封为魏王。
黄祖:东汉末年将领,孙权的对手。
蒙冲:古代战船的一种,以速度快、机动性强著称。
栟榈:一种大型棕榈树。
大绁:粗大的绳索。
董袭: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陵统: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觞:古代酒器,用于饮酒。
断绁:切断绳索,比喻决断或突破困境。
刘毅:刘毅,东晋末年将领,曾参与诛杀桓玄的政变。
桓玄:桓玄,东晋末年权臣,曾一度篡位建立桓楚。
皇甫敷:皇甫敷,桓玄部将,在对抗刘毅的战斗中被斩。
吴甫之:吴甫之,桓玄部将,在对抗刘毅的战斗中被斩。
江乘:江乘,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罗洛桥:罗洛桥,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桓谦:桓谦,桓玄的亲信,曾参与对抗刘毅的战斗。
何澹之:何澹之,桓玄的亲信,曾参与对抗刘毅的战斗。
覆舟山:覆舟山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蒋山:蒋山,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裕:刘裕,东晋末年名将,后建立南朝宋。
北府人:北府人,指来自北方的人,这里指刘裕的部下。
周处:周处,东晋时期将领,以勇猛著称。
齐万年:齐万年,十六国时期前赵将领,曾与周处交战。
六陌:六陌,地名,位于今山西省。
齐王肜:齐王肜,十六国时期前赵的皇帝。
明威将军朱伺:朱伺,东晋末年将领,以勇猛著称。
陶侃:陶侃,东晋时期名将,曾任荆州刺史。
杜弢:杜弢,十六国时期前赵将领。
石勒: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
夏口之战:夏口之战,指石勒与杜弢在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的战斗。
铁面:铁面,指朱伺在战斗中使用的防御装备。
弩的:弩的,指弩箭。
杨口垒:杨口垒,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郑攀:郑攀,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
陈安:陈安,十六国时期前赵将领。
秃发傉檀:秃发傉檀,十六国时期南凉的开国君主。
赫连勃勃: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夏的开国君主。
前秦苻坚: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皇帝。
姚苌:姚苌,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建立者。
长槊钩刃:长槊钩刃,指一种长矛,带有钩刃。
后赵再闵之乱:后赵再闵之乱,指后赵时期再闵篡位引起的内乱。
石琨:石琨,后赵将领。
张举:张举,后赵将领。
王朗:王朗,后赵将领。
邺:邺,地名,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
石闵:石闵,后赵将领,曾参与平定再闵之乱。
朱伺:朱伺,后赵将领,以勇猛著称。
江沔间:江沔间,指江汉之间的地区。
杜曾:杜曾,十六国时期前赵将领。
刘裕:刘裕,南朝宋的开国皇帝。
姚泓:姚泓,后秦的皇帝。
渭桥:渭桥,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蒙冲小舰:蒙冲小舰,指一种轻便的小型战舰。
长安城:长安城,指长安城,即今天的西安市。
王猛:王猛,前秦名将,辅佐苻坚统一北方。
慕容暐:慕容暐,前燕的皇帝。
慕容评:慕容评,前燕将领。
潞川:潞川,地名,位于今山西省。
郭庆:郭庆,前秦将领。
司隶:司隶,古代行政区划名。
万户侯:万户侯,古代爵位名。
邓羌:邓羌,前秦将领。
张蚝:张蚝,前秦将领。
徐成:徐成,前秦将领。
搴旗斩将:搴旗斩将,指在战斗中夺取敌军旗帜并斩杀敌将。
刘康祖:刘康祖,南朝宋将领。
虎牢:虎牢,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虏寇:虏寇,指外来的侵略者。
殷孝祖:殷孝祖是南北朝时期南齐的将领,以勇猛著称。
鹊洲:鹊洲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历史上多次成为军事要地。
沈冲之:沈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以智谋和勇敢闻名。
陶亮:陶亮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曾参与多次战役。
枭将:枭将指的是勇猛的将领,枭字在这里有勇猛的意思。
羽仪:羽仪是指旗帜,这里指用旗帜显眼地展示军威。
傅弘之:傅弘之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以武勇和智谋著称。
赫连瑰:赫连瑰是北魏的将领,曾与傅弘之交战。
长安: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义真:义真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齐宗室,曾任官职。
青泥:青泥是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北师:北师指的是北方的军队。
伤痍:伤痍指战伤,比喻战争的创伤。
舳舻:舳舻指战船,形容船队庞大。
孟昶:孟昶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诸葛长仁:诸葛长仁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天子:天子指皇帝,古代皇帝自称天子。
薛安都:薛安都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以勇猛著称。
陕下:陕下是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魏:魏指的是北魏,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
突骑:突骑指轻装骑兵,善于快速突击。
绛衲两裆衫:绛衲两裆衫是一种古代军装,绛衲指红色的麻布。
张疑兵:张疑兵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油帔冠株:油帔冠株是一种军事战术,用油布覆盖的旗帜迷惑敌人。
鲁爽:鲁爽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沈庆之: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杜怀瑶:杜怀瑶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嶷:嶷是杜怀瑶的儿子,以勇猛著称。
光道寺溪:光道寺溪是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杜彪:杜彪是嶷的别称,因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得名。
侯景:侯景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以叛乱著称。
王僧辨:王僧辨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元帝:元帝指萧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皇帝。
假武节猛将军:假武节猛将军是一种军事职务,表示临时的军事指挥官。
新市县侯:新市县侯是一种封号,表示荣誉。
蔡道班:蔡道班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蛮锡城:蛮锡城是地名,位于今天的云南省。
冯根:冯根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武帝:武帝指萧衍,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皇帝。
秣陵东:秣陵东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
王珍国:王珍国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朱雀门:朱雀门是南京城门之一,位于今天的南京市。
王茂:王茂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韦欣庆:韦欣庆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杜僧明:杜僧明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蔡路养:蔡路养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萧摩诃:萧摩诃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吴明彻:吴明彻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尉破胡:尉破胡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苍头犀角大力:苍头犀角大力是对勇士的形容,苍头指黑发,犀角指勇猛。
西域胡人:西域胡人指来自西域的胡人,通常指中亚一带。
铣鋧:铣鋧是一种古代兵器,类似于长矛。
吕罗汉:吕罗汉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秦州:秦州是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杨难当:杨难当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上邽:上邽是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元意头:元意头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宇文延:宇文延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大乘妖党:大乘妖党指北魏末年的反政府势力。
瀛州:瀛州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赵遐:赵遐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的城:的城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傅文骥:傅文骥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鲍口:鲍口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朐城:朐城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
卢昶:卢昶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节传:节传指节度使的符节,代表军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四十三-评注
《宋书·邓琬传》中的这段文字,通过沈冲之对陶亮的言辞,展现了古代将领的英勇与智谋。沈冲之对殷孝祖的评价,一方面肯定了他的勇猛,称其为‘枭将’,另一方面则讽刺他的轻率,认为他虽勇猛但缺乏深思熟虑,以至于‘一战便死’。这反映了古代将领在战场上的生死存亡往往取决于勇气与智慧的双重因素。
傅弘之的事迹,则更加突出了个人英雄主义。他面对强敌,不仅勇敢作战,而且智谋过人,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他的射箭技艺更是冠绝三军,展现了古代将领的武艺与胆识。
《高祖记》中的描述,则体现了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的重要性。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皇帝的决断和士兵们的勇气,共同构成了战胜强敌的关键。
薛安都的北征事迹,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勇猛与果断。他不顾个人安危,单骑深入敌阵,勇猛无畏,最终大破敌军。
《齐书》中薛安都斩杀鲁爽的故事,则体现了古代将领的果敢与决绝。他单骑直入敌阵,斩杀敌方将领,展现了古代将领的英勇。
《梁书》中的杜怀瑶与侯景的故事,则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杜怀瑶在战场上受伤失马,依然奋战不退,最终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侯景围王僧辨的情节,则体现了古代将领的智谋与勇气。王僧辨在危难时刻,任命侯景为假武节猛将军,封新市县侯,展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信任。
蔡道班与冯根的事迹,则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忠诚与勇敢。他们在困境中挺身而出,保卫家园,最终赢得了胜利。
《陈书》中的杜僧明与萧摩诃的故事,则展现了古代将领的英勇与智谋。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最终取得了胜利。
《南史》中的吕罗汉与宇文延的事迹,则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勇敢与智慧。他们在面对强敌时,不仅勇敢作战,而且能够运用智谋取得胜利。
赵遐的事迹,则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忠诚与坚韧。他在困境中坚守阵地,最终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