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十七-原文
○机略五
王隐《晋书》曰:马隆子咸为成都王,前锋陆机攻长沙王乂於石桥。将士器仗严利。长沙王所统冠军司马王瑚率众讨咸,咸坚不动。瑚乃使数十骑下马缚戟於马鞍头,放令伺咸,又使数十骑各刺所放马,马惊奔咸军,军即坏。瑚因驰逐猛战,临阵斩咸。
《晋书·毛宝传》曰:时苏峻送米万斛馈祖约,约遣司马桓抚等迎之。宝告其众曰:’兵法,军令有所不从,岂可不上岸邪!’乃设变力战,悉获其米。
又曰:马隆平泰原,加赤幢、曲盖、鼓吹。隆奇谋间发,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先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也。
又曰:卫瓘既囚邓艾,诸将图欲劫艾,整仗趋瓘营,瓘轻出迎之,伪作表草将申明艾事,诸将信之而止。
又曰:刘琨少负壮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已,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用,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其意气相期如此。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胡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弃围而走。
又曰:卢循自广州南下,戎卒十万,船舻千艘,讨败将军刘毅于桑落,径至江宁。循妹夫徐道覆素有胆决,知裕已还,欲乾没一战,请於新亭、白石,焚舟而上,数道攻之。循多谋少决,欲以万全为计,固不听。道覆曰:’我终为卢公所误,事必不成。使我得为英雄主驱驰,天下不足定也!’后循战败。
又曰:王敦反。敦既死,以兄子应为嗣。沈充自吴率众万馀人至,与王含等合。充司马顾飏说充曰:’今日举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喉,情离众沮,锋摧势挫,持疑犹豫,必致祸败。今若决破栅塘,因湖水灌京邑,肆舟舰之势,极水军之用,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上策也。藉初至之锐,并东南众军之力,十道俱进,众寡过倍,理必摧陷,中策也。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召钱凤计事,因斩之以降,下策也。’充不能用,飏逃归於吴。含复率众渡淮,苏峻等逆击,大破之,充亦烧营而退。既而周光斩钱凤,吴儒斩充,并传首京师。
又《载记》曰:符登攻姚苌,苌退还安定,登就食新平,留其大军于胡空堡,率骑万馀围苌营四面大哭,哀声动人。苌恶之,命三军哭以应登,登乃引退。
又曰:河间王颙在关中遣将张方讨长沙王乂,方率众自函谷入屯河南。乂遣左将军皇甫商拒之而败,张方率兵入洛阳。乂奉惠帝讨方于城内,方军遥见乘舆,於是引退,方止之不得,众遂大败。方退壁于十二里桥,人情挫衄,无复固志,或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贵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用兵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城七里。乂既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乂师乃战,遂大败。
又曰:石勒据襄国,晋将王浚遣督护王昌及鲜卑段就六眷、末杯等部众五万馀以讨勒。时城隍未修,乃筑隔城重栅以待之。就六眷屯于渚阳,勒分遣诸将连出挑战,频为六眷所败。又闻其大造攻具,勒顾谓其将佐曰:’今寇来转逼,彼众我寡,恐攻围不解,外救不至,内粮罄绝,必败不能固也。吾将简练将士,大阵於野以决之,何如?’诸将曰:’宜固守以疲寇,彼师老自退,追而击之,必克。’张宾曰:’闻就六眷克来月上旬送死北城,今以我势寡弱,谓不敢出战,意必懈怠。今段氏种众之悍,末柸尤最,其卒之精勇,悉在末杯,可勿复出战,示之以弱。速凿北垒为突门二十馀,道候贼列守未定,出其不意,直冲末柸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末杯之众既奔,馀自摧散,擒末杯之后,王浚指挥而定。’勒纳之,即以孔苌为攻战都督,造突门于北城。鲜卑入屯北垒,勒候其阵未定,躬率将士鼓噪于城上。会孔苌督诸突门伏兵俱出击之,生擒末柸,就六眷等众遂奔散。苌乘胜追击,枕尸三十馀里,获铠马五十疋。就六眷收其遗众,屯于渚阳,遣使求和,送铠马金银,并以末杯三弟为质而请末杯。诸将并劝杀末杯以挫之,勒曰:’辽西鲜卑,与我素无怨仇,为王浚所使耳。今杀一人,结怨一国,非计也。放之必悦,不复为浚用矣。’於是纳其质而遣末杯,就六眷等引还,终获其用。
又曰:杜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於要害之城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吴之男女降者万馀口,旨、巢等伏兵乐乡城外。歆遣军出拒王浚,大败而还。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计伐战一当万。’
又曰:刘牢之等讨妖贼孙恩,恩败走,虏男女二十馀万口,一时入海。惧官军之蹑,乃缘道多弃宝物子女。时东土殷实,粲丽盈目,牢之等遽收敛,故恩复得逃入海。(《通典》曰:孙恩用此术获免也。)
又曰:李矩守荥阳,后赵石勒亲率兵袭矩。矩遣老弱入山,令所在散牛马,因设伏以待之。贼争取牛马,伏发齐呼,声动山谷,遂大败之,斩获甚众,勒乃退。
又曰:刘琨守太原,遣将姬澹率众十馀万讨石勒。
勒将拒之,或谏曰:’澹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宜深沟高壁以挫其锐,攻守势异,必获万全。’
勒曰:’澹众大远来,体疲力竭,犬羊乌合,号令不齐,可一战擒之,何强之有!寇已垂至,胡可舍去,大军一动,岂易中还!若澹乘我之退顾走,乃无暇,焉得深沟高垒乎!此为不战而自灭亡之道。’
立斩谏者。
以孔苌为前锋都督,令三军后出者斩。
设疑兵於山上,分为二伏。
勒轻骑与澹战,伪收众而北。
澹纵兵追之,勒前后伏兵夹击,澹军大败。
又《载记》曰:前燕慕容廆封略渐广,(廆,胡罪切。)据棘城。
晋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阴结高勾丽(毖,音秘。)及宇文、段回等谋灭廆,以分其地。
遂同伐廆,廆曰:’彼信崔毖虚说,邀一时之利,乌合而来耳。既无统一,莫相归伏,吾今破之必矣。然彼军初合,其锋甚锐,幸我速战。若逆击之,落其计矣。靖以待之,必怀疑贰,迭相猜防。一则疑吾与毖谲而覆之,二则自疑三国之中与吾有韩、魏之谋者,待其人情沮惑,然后取之必矣。’
於是三国攻棘城,廆闭门不战,遣使送牛酒以犒宇文,大言於众曰:’崔毖昨有使至。’
於是二国果疑宇文,引兵而归。
宇文悉独官曰:’二国虽归,吾当独兼其国。’
尽众逼城,连营三十里。
廆简锐士配子皝,推锋於前,皝,音晃子翰领精骑为奇兵,从傍出,直冲其营;廆方阵而进。
悉独官自恃其众,不设备,见廆军之至,方率兵拒之。
前锋始交,翰已入其营,纵火焚之,众遂大败。
又曰:苏峻反,攻克石头城,据之。
以陶惟、温峤率兵讨之,诸将请於查浦筑垒。
监军李根曰:’查浦地下,又在水南,唯白石峻极崇固,可容数千人,贼来攻不便,戮贼之术也。’
侃从之。
夜立垒讫,贼见垒大惊。
贼攻大叶,侃将救之,长史殷羡曰:’若大叶步战不利,则大事去矣。但当急攻石头,峻必救之,而大叶自解。’
侃又从羡言。
峻果弃大叶而救石头。
诸军与峻战陵东,侃督竟陵太守李阳部将彭伐斩峻於阵,贼众遂溃。
又曰:妖贼孙恩北出海盐,刘裕为将,筑城于海盐。
贼日来攻城,城内兵力甚弱,裕独深虑之。
一夜,偃旗匿众,若已遁者。
明旦开门,使羸疾数人登城。
贼遥问裕所在。
曰:’夜已走矣。’
信之,乃率众大上。
裕乘其懈怠,奋击,大破之。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北凉沮渠蒙逊率兵伐南凉秃发傉檀,(傉,奴沃切)入其境,徙数千户而还。
傉檀追及蒙逊于穷泉,蒙逊将击之,诸将皆曰:’贼已安营,不可犯也。’
蒙逊曰:’傉檀谓吾远来疲弊,必轻而无备,及其垒壁未成,可一鼓而灭。’
进击败之,乘胜至于姑臧,夷夏降者乃数千户。
傉檀惧,请和之而归。
又曰:前燕将慕容垂讨丁零翟钊于滑台,次于黎阳津。
钊于南岸拒守。
垂徙营就西津,为牛皮船百馀艘,载疑兵列仗氵斥流而上。
钊先以大众备黎阳,见垂向西津,乃弃营西拒。
垂潜遣其桂林王慕容镇率骁骑於黎阳津,夜济,壁于河南。
钊闻而奔,士众疲渴,走归滑台,钊携妻子率数百骑北趣白鹿,垂遣追击,尽擒其众。
又曰:后燕慕容盛据辽东,其辽西太守李朗阴引后魏军上表请发兵以拒寇。
盛曰:’此必诈也。’
召其使而诘之,果验,尽灭其族。
遣将李旱率骑讨之,师次建安,召旱旋师。
朗闻其家被诛也,拥二千馀户以自固。
及闻旱中路而还,谓有内变,不复为备,留其子养守令,支迎魏师于北平。
旱候知之,袭克令支,遣禆将追朗,及于无支,斩之。
盛谓群臣曰:’前以追旱还者,朗新为叛逆,必忌官威。一则鸠合同类,劫害良善;二则亡窜山泽,未可卒平,故非意而还,以盈怠其志,卒然掩之,必克之理也。’
群臣皆曰:’非所及也。’
又曰:前秦符坚陷襄阳,晋将桓冲攻之。
坚将慕容垂等率步骑五万救襄阳,以石越为前锋,次于沔水。
垂、越夜命三军人持火炬於树枝,光照数里,冲惧,退还。
又曰:后赵石勒将石季龙,太掠陈蔡间而去,留将桃豹守谯城,住西台。
东晋将祖逖遣将韩潜等镇东台。
同一大城,贼从南门出入放牧,逖军开东门,相守四旬。
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馀人运上台,又令数人担米,伪为疲极而息於道。
贼果逐之,皆弃担而走。
贼既获米,谓逖士众丰饱,而胡戎饥久,益惧,无复胆气。
又曰:后凉吕光遣将吕延伐西秦乞伏乾归,大败之。
乾归因大泣,叹曰:’死中求生,正在今日也。’
乃纵反间,称乾归东奔成纪,吕延信之,引师轻进。
延司马耿雅谏曰:’乾归雄勇过人,权略难测,破王广,克杨定,皆羸师以诱之,虽蕞尔小国,亦不可轻也。困兽犹斗,况乾归而可睹风自散乎?’
今宜部阵而前,步骑相接,徐俟诸军大集,可一举灭之。’
延不从,战败,死之。
又曰:北凉沮渠蒙逊伐西凉李士业於酒泉,先攻浩亹,(浩音閤,亹音门。)蛇盘於帐前。
蒙逊笑曰:’前一为腾蛇,今盘在吾帐,天意欲吾回师。’
烧攻具而还,次于川岩。
闻李士业征兵欲攻张掖,蒙逊曰:’入吾计矣。但恐闻吾回军,不敢前也。’
兵事尚权,乃露布西境,称得浩亹,将进军黄谷,士业闻而大悦,直入都渎涧。
蒙逊潜军逆之,败士业于怀城,遂进克酒泉。
又曰:南凉秃发傉檀守姑臧,伐秦姚兴遣将姚弼等至於城下。
傉檀驱牛羊於野,弼众采掠,傉檀分击,大破之。
又曰:前燕慕容隽已克幽、蓟,至于冀州。
冉闵师骑拒之,与隽将慕容恪相遇於魏昌。
闵将董润言于闵曰:’鲜卑乘胜,劲不可当也。请避之,以溢其气,然后济师以击之,可以捷也。’
闵怒曰:’吾成师以出,将平幽州,斩慕容隽。今遇恪而避之,人将侮我矣。’
闵威名素振,燕众咸惮之。
恪谓诸将曰:’闵勇而无谋,一夫之敌耳。虽有甲兵,不足击也。吾今分军为三都,掎角以待之。闵性轻锐,又以吾军势非敌,必出万死冲吾中军。吾今贯甲厚阵以俟其至,诸军但励卒从傍须其战,合夹而击之,必克。’
闵与恪遇,十战皆败之。
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
闵乘骏马左仗双刀,右执钩戟,顺风击之。
斩鲜卑三百馀级。
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
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为恪所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十七-译文
王隐的《晋书》记载:马隆的儿子马咸成为成都王,他的前锋陆机在石桥攻打长沙王司马乂。将士们的武器装备非常严整锋利。长沙王所统领的冠军司马王瑚率领部队讨伐马咸,马咸坚守不退。王瑚于是派遣几十名骑兵下马,将兵器绑在马鞍上,让他们暗中监视马咸,又派遣几十名骑兵分别刺杀他们放出的马,马被惊吓后奔跑进入马咸的军队,军队随即溃散。王瑚趁机猛攻,在战场上斩杀了马咸。
《晋书·毛宝传》记载:当时苏峻送来一万斛米给祖约,祖约派遣司马桓抚等人迎接。毛宝告诉他的部下说:‘兵法中有军令不可不遵,怎么能不上岸呢!’于是他设下计谋,全力作战,全部夺得了那些米。
《晋书·毛宝传》又记载:马隆平定了泰原,被授予赤幢、曲盖、鼓吹等荣誉。马隆的奇谋不时出现,他在路旁堆满了磁石,敌军身穿铁甲,无法前进。马隆的士兵穿着犀甲,毫无阻碍,敌军都认为他们是神。
《晋书·卫瓘传》记载:卫瓘囚禁了邓艾,其他将领想要劫持邓艾,整顿军队前往卫瓘的营地,卫瓘轻率地出来迎接,假装起草奏章来申明邓艾的事情,将领们相信了就停止了。
《晋书·刘琨传》记载:刘琨年轻时就很有气概,有纵横天下的才能,善于结交胜过自己的人,但也很浮夸。他与范阳的祖逖是朋友,听说祖逖被任用,刘琨给他的亲友写信说:‘我枕戈待旦,立志消灭叛逆,常常担心祖逖会先我一步出发。’他们的意气相投就是这样。在晋阳,刘琨曾被胡骑包围了好几层,城中形势危急,无计可施,刘琨就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清清地吹起笛子,胡贼听到后,都凄然长叹。半夜吹起胡笳,贼兵又流泪抽泣,怀乡之情深切。天快亮时再吹,贼兵就放弃包围逃跑了。
《晋书·卢循传》记载:卢循从广州南下,有十万士兵,一千艘战船,在桑落打败了将军刘毅,直奔江宁。卢循的妹夫徐道覆向来有胆识和决断,知道刘裕已经返回,想要一举消灭刘裕,请求在新亭、白石焚毁船只,乘船进攻。卢循多谋但少决断,想要万无一失,坚决不听。徐道覆说:‘我最终会被卢公误导,事情必定不会成功。如果我能成为英雄的主人,天下不足定。’后来卢循战败。
《晋书·王敦传》记载:王敦反叛。王敦死后,他的侄子王应为继承人。沈充从吴地率领一万多人来到,与王含等人会合。沈充的司马顾飏劝说沈充说:‘今天发动大事,而天子已经控制了局势,感情上与众人疏远,士气低落,锋芒受挫,犹豫不决,必定会导致失败。现在如果决定破坏栅栏,利用湖水淹没京城,发挥船舰的优势,充分利用水军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借助初来时的锐气,合并东南各路军队的力量,分头并进,兵力众多,必定能够攻破,这是中策。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召集钱凤商议,趁机将他斩首投降,这是下策。’沈充没有采纳,顾飏逃回吴地。王含再次率领军队渡过淮河,苏峻等人迎击,大败沈充,沈充也烧毁营地撤退。不久,周光斩杀了钱凤,吴儒斩杀了沈充,并将首级传送到京城。
《晋书·载记》记载:符登攻打姚苌,姚苌退回到安定,符登在新平就食,留下大军在胡空堡,自己率领一万多骑兵包围了姚苌的营地,四面大哭,哀声动人。姚苌很讨厌这种做法,命令全军大哭来回应符登,符登于是撤退。
《晋书·河间王颙传》记载:河间王颙在关中派遣将领张方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张方率领军队从函谷关进入,驻扎在河南。司马乂派遣左将军皇甫商抵抗,但失败了,张方率领军队进入洛阳。司马乂在城内迎接惠帝讨伐张方,张方的军队远远看到皇帝的车驾,于是撤退,张方阻止不了,军队大败。张方撤退到十二里桥,士气低落,没有再战的决心,有人劝张方夜里逃跑。张方说:‘军队的胜负是常事,重要的是能够从失败中找到胜利的机会。我将在前方修筑营垒,出其不意,这是用兵的奇计。’于是夜里悄悄前进,逼近洛城七里。司马乂刚打了胜仗,没有在意,突然听说张方修筑了营垒,司马乂的军队于是迎战,结果大败。
《晋书·石勒传》记载:石勒占据襄国,晋将王浚派遣督护王昌以及鲜卑段就六眷、末杯等部族五万多人来讨伐石勒。当时城池尚未修复,于是修筑了隔城和重栅来防御。段就六眷驻扎在渚阳,石勒分遣各将领连续挑战,多次被段就六眷击败。又听说他们制造了大量攻城器械,石勒对他的将领们说:‘现在敌军越来越逼近,他们人多我们少,恐怕围攻不会解除,外部的援军不会到来,内部的粮食也会耗尽,我们必定会失败,不能坚守。我将挑选精锐士兵,在野外摆开大阵来决战,怎么样?’将领们说:‘应该坚守以消耗敌军,他们军队疲劳自然会撤退,然后追击他们,一定能取胜。’张宾说:‘听说段就六眷在上旬向北方城池送死,现在我们兵力寡弱,他们认为我们不敢出战,一定会松懈。段氏部族勇猛,末杯尤其厉害,他的士兵精锐,都在末杯那里,我们不应该再出战,应该表现出我们的弱小。迅速挖掘北垒作为突门二十多个,等待敌军列阵未稳,出其不意,直接冲击末杯的营帐,敌军必定震惊,来不及策划,这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末杯的军队一旦溃散,其余的也会自行崩溃,擒获末杯之后,王浚的军队就会安定。’石勒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命孔苌为攻战都督,在北城修筑了突门。鲜卑军队进入北垒,石勒等待他们的阵型未稳,亲自率领士兵在城上鼓噪。孔苌指挥各突门伏兵一起出击,生擒了末杯,段就六眷等人的军队于是溃散。孔苌乘胜追击,尸体堆积了三十多里,缴获铠甲马匹五十匹。段就六眷收集了他的残兵,驻扎在渚阳,派遣使者求和,送来铠甲马匹金银,并以末杯的三个弟弟作为人质来请求释放末杯。将领们都劝石勒杀了末杯来挫败他们,石勒说:‘辽西的鲜卑与我们素无仇恨,是被王浚利用的。现在杀一个人,会结怨一个国家,这不是明智之举。放了他,他会很高兴,不会再为王浚效力了。’于是收留了他们的人质并遣返了末杯,段就六眷等人带领军队返回,最终被石勒所用。
《晋书·杜预传》记载:杜预在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派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人率领军队沿江西上,授予他们节度,十天内连续攻克城邑,都如杜预所策划的那样。又派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人率领八百奇兵,乘船夜渡,袭击乐乡,大量展示旗帜,在巴山升起火光,在要害城市中分散敌军注意力。吴都督孙歆震惊恐惧,给伍延写信说:‘北来的军队,如同飞渡长江。’吴地的男女投降者有一万多人,周旨、伍巢等人在乐乡城外埋伏。孙歆派遣军队出去抵抗王浚,大败而回。周旨等人发动伏兵,随着孙歆的军队进入,孙歆没有察觉,一直跟到他的帐篷下,俘虏了孙歆后返回。因此军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用计谋战胜敌人,一当万。’
《晋书·刘牢之传》记载:刘牢之等人讨伐妖贼孙恩,孙恩战败逃跑,俘虏男女二十多万人,一时都逃入海中。孙恩害怕官军追赶,于是沿途丢弃了许多财宝和子女。当时东土富饶,美丽的事物随处可见,刘牢之等人急忙收集,所以孙恩又得以逃回海中。(《通典》记载:孙恩就是用这种方法逃脱的。)
《晋书·李矩传》记载:李矩守卫荥阳,后赵的石勒亲自率领军队袭击李矩。李矩派遣老弱士兵进入山中,命令他们所在的地方散布牛马,趁机设下伏兵等待。敌军争抢牛马,伏兵突然发动,齐声呼喊,声音震动山谷,于是大败敌军,斩杀和俘虏很多,石勒于是撤退。
又说:刘琨守卫太原,派遣将领姬澹率领十多万军队讨伐石勒。石勒打算抵抗,有人劝谏说:‘姬澹的军队兵强马壮,他们的锋芒难以抵挡,应该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来挫败他们的锐气,攻守形势不同,一定能获得万全之策。’石勒说:‘姬澹的军队远道而来,人疲马乏,像狗羊一样乌合之众,号令不统一,可以一战擒获他们,哪里有什么强大的!敌人已经快到,怎么能放弃,大军一动,怎么容易返回!如果姬澹乘我撤退之际逃跑,我就没有时间了,哪里还能深挖壕沟,高筑壁垒!这就是不战而自取灭亡的道路。’立即斩杀了劝谏的人。任命孔苌为前锋都督,命令三军后出的士兵处斩。在山上布置疑兵,分为两个伏击点。石勒率领轻骑兵与姬澹交战,假装收兵而北撤。姬澹放任士兵追赶,石勒前后伏兵夹击,姬澹军队大败。
《载记》又说:前燕的慕容廆封地逐渐扩大,占据棘城。晋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暗地里勾结高句丽以及宇文、段回等人,密谋消灭慕容廆,以分占他的土地。于是共同攻打慕容廆,慕容廆说:‘他们信崔毖的虚假言论,只图一时之利,像乌合之众一样前来。既无统一,也没有相互归附,我必定能打败他们。但是他们的军队刚刚联合,士气正盛,幸好我们快速作战。如果逆击他们,就能挫败他们的计划。安静等待,他们必然会产生怀疑和猜忌,互相猜疑防范。一方面怀疑我和崔毖有欺诈行为,另一方面怀疑三国中与我有关韩、魏之谋的人,等到他们情绪沮丧,人心混乱,然后我必能取胜。’于是三国攻打棘城,慕容廆闭门不出战,派遣使者送牛酒来慰劳宇文,对众人说:‘崔毖昨天有使者来。’于是两国果然怀疑宇文,率领军队撤退。宇文悉独官说:‘两国虽然撤退,我应当独自兼并他们的国家。’率领全部军队逼近城池,连营三十里。慕容廆挑选精锐士兵分配给儿子慕容皝,作为前锋,慕容皝率领精锐骑兵作为奇兵,从侧面出击,直接冲击他们的营寨;慕容廆正面进攻。宇文悉独官自恃兵多,没有设防,看到慕容廆的军队到来,才率领军队抵抗。前锋刚刚交战,慕容翰已经进入他们的营寨,放火焚烧,士兵于是大败。
又说:苏峻叛乱,攻克石头城,占据那里。陶侃、温峤率领军队讨伐他,众将请求在查浦筑垒。监军李根说:‘查浦地势低洼,又在水南,只有白石峻峭坚固,可以容纳几千人,敌人来攻不便,是杀敌的好方法。’陶侃听从了他的建议。夜间筑好堡垒,敌人看到堡垒后大惊。敌人攻打大叶,陶侃打算救援,长史殷羡说:‘如果大叶步战不利,大事就去了。只应该急攻石头,苏峻必定来救,大叶自然就会解围。’陶侃又听从了殷羡的建议。苏峻果然放弃大叶来救援石头。各军在陵东与苏峻交战,陶侃监督竟陵太守李阳的部将彭伐在战场上斩杀苏峻,敌军于是溃败。
又说:妖贼孙恩北逃到海盐,刘裕担任将领,在海盐筑城。贼军每天都来攻打城池,城内兵力薄弱,刘裕独自对此深感忧虑。一天夜里,他偃旗息鼓,隐藏军队,仿佛已经逃跑。第二天一早打开城门,让几个瘦弱的士兵登上城楼。贼军远远询问刘裕在哪里。刘裕回答说:‘昨晚已经逃跑了。’贼军相信了,于是率领大军前来。刘裕乘他们松懈,奋勇攻击,大败贼军。
崔鸿的《十六国春秋》说:北凉沮渠蒙逊率领军队攻打南凉秃发傉檀,进入他们的境内,迁移了几千户人家后返回。秃发傉檀追击沮渠蒙逊到穷泉,沮渠蒙逊准备攻击他,众将都说:‘敌人已经安营扎寨,不可侵犯。’沮渠蒙逊说:‘秃发傉檀认为我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必定轻敌而无防备,等他们的营垒还没有建成,可以一鼓作气消灭他们。’进攻并击败了他们,乘胜追击到姑臧,归顺的汉人和少数民族才几千户。秃发傉檀害怕了,请求和解并返回。
又说:前燕的将领慕容垂在滑台讨伐丁零的翟钊,驻扎在黎阳津。翟钊在南岸防守。慕容垂转移营地到西津,制作了一百多艘牛皮船,载着疑兵,排列武器在水中向上行进。翟钊先以大军防备黎阳,看到慕容垂向西津转移,于是放弃营地向西防守。慕容垂暗中派遣他的桂林王慕容镇率领精锐骑兵在黎阳津,夜间渡河,在河南扎营。翟钊得知后逃跑,士兵疲惫口渴,返回滑台,翟钊带着妻子儿子率领几百骑兵向北逃到白鹿,慕容垂派人追击,全部擒获了他的军队。
又说:后燕的慕容盛占据辽东,他的辽西太守李朗暗地里引诱后魏军队,上表请求发兵抵抗敌寇。慕容盛说:‘这一定是欺诈。’召唤使者审问,果然证实了,全部消灭了他的家族。派遣将领李旱率领骑兵讨伐他,军队驻扎在建安,召回李旱。李朗听说他的家族被诛杀,带领两千多户人家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等到听说李旱半路返回,认为有内部变故,不再设防,留下他的儿子养守令,亲自去北平迎接魏军。李旱得知后,袭击攻克了令支,派遣副将追击李朗,在无支山追上并斩杀了他。慕容盛对群臣说:‘之前召回李旱,是因为李朗新近叛变,必定害怕官威。一方面是聚集同类,侵害善良百姓;另一方面是逃窜到山林水泽,不可能立刻平定,所以不是有意召回,而是为了消磨他的斗志,突然袭击,必定能攻克他。’群臣都说:‘这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
又说:前秦的苻坚攻陷了襄阳,晋将桓冲攻打他。苻坚的将领慕容垂等率领步兵骑兵五万援救襄阳,以石越为前锋,驻扎在沔水。慕容垂、石越夜间命令三军士兵手持火炬放在树枝上,光照数里,桓冲害怕,撤退了。
又说:后赵的石勒的将领石季龙,在陈蔡之间大肆掠夺后离开,留下将领桃豹守卫谯城,驻扎在西台。东晋的将领祖逖派遣将领韩潜等驻守东台。两座大城,敌人在南门出入放牧,祖逖的军队打开东门,相持了四十天。祖逖用布袋装土像米一样,让一千多人运到台上,又让几个人假装挑着米,在路边休息。敌人果然追赶他们,都丢弃了担子逃跑。敌人得到了米,认为祖逖的士兵充足,而胡人和戎人饥渴已久,更加害怕,不再有胆量。
又说:后凉的吕光派遣将领吕延攻打西秦的乞伏乾归,大败他。乞伏乾归因此大哭,叹息说:‘从死里求生,就在今天了。’于是散布反间计,称乞伏乾归向东逃奔成纪,吕延相信了,率领军队轻率前进。吕延的司马耿雅劝谏说:‘乞伏乾归英勇过人,权谋难以预测,打败王广,攻克杨定,都是用弱兵来诱惑他,即使是一个小国,也不可以轻视。困兽犹斗,何况乞伏乾归呢?’现在应该部署军队前进,步兵骑兵相接,慢慢等待各路大军集结,可以一举消灭他们。’吕延没有听从,战败而死。
又说:北凉的沮渠蒙逊在酒泉攻打西凉的李士业,先攻打浩亹,蛇盘绕在帐篷前。沮渠蒙逊笑着说:‘上次是腾蛇,现在盘绕在我的帐篷前,这是天意要让我回师。’烧毁了攻城器具后返回,驻扎在川岩。听说李士业征集士兵想要攻打张掖,沮渠蒙逊说:‘我已经中计了。只怕他听到我回军,不敢前进。’军事行动讲究权变,于是公开在西境发布消息,称已经攻下了浩亹,将要进军黄谷,李士业听到后非常高兴,直接进入都渎涧。沮渠蒙逊暗中军队迎击,在怀城打败了李士业,于是进军攻克了酒泉。
又说:南凉的秃发傉檀守卫着姑臧,秦国的姚兴派将领姚弼等人来到城下。傉檀把牛羊赶到野外,姚弼的士兵们去抢夺,傉檀分兵出击,大败了他们。
又说:前燕的慕容隽已经攻下了幽州和蓟州,一直打到冀州。冉闵率领骑兵抵抗,与慕容隽的将领慕容恪在魏昌相遇。冉闵的将领董润对冉闵说:‘鲜卑人乘胜追击,他们的力量强大,难以抵挡。请避开他们,以消耗他们的士气,然后我们再集中兵力去攻击,就能取胜了。’冉闵生气地说:‘我带领军队出征,是为了平定幽州,斩杀慕容隽。现在遇到慕容恪就避开,别人会看不起我的。’冉闵的威名一直很响亮,前燕的士兵都很害怕他。慕容恪对各位将领说:‘冉闵虽然勇敢但没有谋略,只能对付一个敌人。即使有武器装备,也不足以战胜我们。我现在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形成掎角之势来等待他们。冉闵性格轻率勇猛,又以为我们的军队不是他们的对手,一定会冒险冲击我们的中军。我现在穿上厚甲,摆好阵势等待他们,其他军队只需激励士兵从两侧等待战斗,合围夹击他们,一定能取胜。’冉闵与慕容恪相遇,经过十次战斗都失败了。慕容恪于是用铁链把马匹连接起来,挑选了五千个射箭技术好的鲜卑勇士,组成方阵前进。冉闵骑着骏马,左手拿着双刀,右手拿着钩戟,顺风向他们发起攻击,斩杀了三百多个鲜卑士兵。不久,前燕的骑兵大量到来,将他包围了数周。冉闵的士兵少,无法抵挡,他骑马冲破包围,向东逃跑,跑了二十多里,被慕容恪俘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十七-注解
成都王:成都王,指晋朝的成都王司马颖,是晋惠帝司马衷的亲兄弟之一。
前锋:前锋,指军队中担任先锋的部队,负责开路和侦察敌情。
长沙王乂:长沙王乂,指晋朝的长沙王司马乂,是晋惠帝司马衷的亲兄弟之一。
冠军:冠军,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担任军队的先锋。
司马王瑚:司马王瑚,指司马家族中的将领,具体身份待考。
咸:咸,指马隆之子马咸。
苏峻:苏峻是东晋末年的叛军将领。
祖约:祖约,东晋末年的将领。
司马桓抚:司马桓抚,祖约的部将。
毛宝:毛宝,东晋时期的将领。
泰原:泰原,指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赤幢:赤幢,古代军中的一种旗帜,通常用于表示高级将领的军旗。
曲盖:曲盖,古代的一种装饰华丽的伞。
鼓吹:鼓吹,古代军队中的鼓乐队,用于鼓舞士气。
邓艾:邓艾,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后为晋朝所囚。
刘琨:刘琨是东晋末年著名的将领,曾镇守太原,是东晋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范阳祖逖:范阳祖逖,晋朝末年的将领,与刘琨是好友。
胡骑:胡骑,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卢循:卢循,东晋末年的将领,曾领导起义军。
徐道覆:徐道覆,卢循的妹夫,以勇猛果断著称。
王敦:王敦,东晋末年的权臣,曾发动叛乱。
沈充:沈充,东晋末年的将领,曾参与王敦之乱。
顾飏:顾飏,沈充的部将。
符登:符登,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
姚苌:姚苌,十六国时期后秦的君主。
河间王颙:河间王颙,晋朝的河间王,曾参与平定八王之乱。
张方:张方,晋朝的将领,曾参与平定八王之乱。
惠帝:惠帝,指晋惠帝司马衷,晋朝的皇帝。
王昌:王昌,晋朝的将领,曾参与讨伐石勒。
段就六眷:段就六眷,鲜卑族的首领。
末杯:末杯,鲜卑族的首领。
石勒: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是著名的少数民族领袖。
杜预:杜预,晋朝的将领,以善于用兵著称。
樊显:樊显,杜预的部将。
尹林:尹林,杜预的部将。
邓圭:邓圭,杜预的部将。
周奇:周奇,杜预的部将。
王浚:王浚,晋朝的将领,曾镇守北方。
孙歆:孙歆,吴国的将领。
伍延:伍延,吴国的将领。
孙恩:孙恩是东晋末年的叛军首领。
李矩:李矩,晋朝的将领,曾任荥阳太守。
太原: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古代是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
姬澹:姬澹是刘琨派遣的将领,参与讨伐石勒的战役。
深沟高壁:指挖掘深沟和高筑壁垒,是古代军事防御的一种策略。
孔苌:孔苌是石勒的将领,在此处担任前锋都督。
前燕: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立,存在于公元352年至384年。
慕容廆:慕容廆是前燕的开国君主。
棘城:棘城是前燕的都城。
崔毖:崔毖是晋朝的官员,曾与高勾丽等联合谋反。
高勾丽:高勾丽是东北亚地区的古代民族,与高句丽为同一民族。
宇文:宇文是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后来成为宇文氏。
段回:段回是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后来成为段氏。
石头城:石头城是南京的古称,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陶惟:陶惟是东晋的将领,参与讨伐苏峻的战役。
温峤:温峤是东晋的将领,参与讨伐苏峻的战役。
查浦:查浦是古代地名,位于长江南岸。
李根:李根是东晋的将领,参与防御苏峻的战役。
大叶:大叶是古代地名,位于长江南岸。
海盐:海盐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
刘裕:刘裕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北凉:北凉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沮渠蒙逊建立。
南凉:南凉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鲜卑族秃发氏所建立,存在于公元397年至414年。
姑臧: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是南凉的首都。
慕容垂:慕容垂是前燕的将领,后来成为后燕的开国君主。
丁零:丁零是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翟钊:翟钊是丁零的首领。
黎阳津:黎阳津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辽东:辽东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后魏:后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拓跋氏建立。
符坚:符坚是前秦的开国君主。
襄阳:襄阳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桓冲:桓冲是东晋的将领,参与攻取襄阳的战役。
沔水:沔水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
祖逖:祖逖是东晋的将领,参与防御后赵的战役。
谯城:谯城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
后凉:后凉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吕光建立。
西秦:西秦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乞伏乾归建立。
吕光:吕光是后凉的建立者。
吕延:吕延是后凉的将领,参与伐西秦的战役。
浩亹:浩亹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酒泉:酒泉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李士业:李士业是西凉的将领,参与抵抗北凉的战役。
黄谷:黄谷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秃发傉檀:南凉的开国君主,在位期间曾与秦国发生过战争。
秦姚兴:指十六国时期的秦国皇帝姚兴,他在位期间曾派遣将领姚弼等前往姑臧。
遣将:派遣将领,指派军队中的高级军官前往某地。
至於:到达,指军队到达姑臧城下。
驱牛羊於野:驱赶牛羊到野外,可能是为了分散敌军注意力或作为战利品。
采掠:掠夺,指姚弼的军队在野外掠夺财物。
分击:分兵攻击,指秃发傉檀分兵对抗姚弼的军队。
大破之:大败敌军,指秃发傉檀成功击败了姚弼的军队。
慕容隽:前燕的开国君主,在位期间扩张领土至幽、蓟、冀州等地。
幽、蓟:古地名,幽州和蓟州,位于今河北省一带,是前燕的北方领土。
冀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一带,是前燕的领土。
冉闵: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将领,后来自立为帝,建立了冉魏政权。
师骑:军队和骑兵,指冉闵的军队和骑兵。
拒之:抵抗,指冉闵的军队抵抗前燕的进攻。
慕容恪:前燕的名将,曾参与多次战役,以智勇著称。
魏昌: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一带,是冉闵与慕容恪相遇的地点。
董润:冉闵的将领,曾向冉闵提出建议。
鲜卑:古代民族,曾在中国北方建立多个政权,与汉族、羌族等民族有过冲突和融合。
劲不可当:强劲无法抵挡,形容敌军强大。
溢其气:挫败敌人的士气,使其士气低落。
济师:增援军队,指冉闵计划增援军队后再进行反击。
捷:胜利,指取得战争的胜利。
威名素振:威望一直很高,形容冉闵的声望和影响力。
咸惮之:都害怕他,指前燕的士兵都害怕冉闵。
掎角:比喻分兵夹击,形容慕容恪的战术。
铁锁连马:用铁链将马匹连接起来,形成方阵,增强阵形稳固性。
骏马:好马,指冉闵骑的良马。
双刀:古代武器,冉闵使用双刀作为武器。
钩戟:古代武器,冉闵使用钩戟作为武器。
顺风击之:利用风势进行攻击,增加攻击效果。
级:首级,指斩杀的敌人数量。
俄而:不久之后,指时间短暂。
溃围东走:突破包围向东逃跑,指冉闵在燕军包围下向东逃跑。
擒:捉拿,指慕容恪捉住了冉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十七-评注
古文中的第一段描述了南凉秃发傉檀与秦姚兴之间的军事冲突。‘南凉秃发傉檀守姑臧’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要人物。‘守姑臧’表明秃发傉檀在姑臧城坚守,而‘伐秦姚兴遣将姚弼等至於城下’则揭示了秦姚兴对南凉的进攻。‘傉檀驱牛羊於野,弼众采掠’描绘了傉檀利用战术,驱赶牛羊到野外,让姚弼的军队在采集时分散注意力。‘傉檀分击,大破之’则展示了傉檀的军事才能,他通过分割敌军,成功地大败了姚弼的军队。
第二段讲述了前燕慕容隽与冉闵在冀州的交锋。‘前燕慕容隽已克幽、蓟,至于冀州’表明慕容隽已经取得了幽、蓟两地的胜利,并继续向冀州进发。‘冉闵师骑拒之’说明了冉闵率军抵抗慕容隽。‘冉闵将董润言于闵曰’记录了冉闵的将领董润的建议,他认为应该避战以等待时机。然而,冉闵因威名素振,拒绝了董润的建议,坚持与慕容恪交战。
‘闵怒曰’表现了冉闵的刚愎自用和勇猛无畏。‘闵威名素振,燕众咸惮之’强调了冉闵的威名,使得燕军都对他感到畏惧。‘恪谓诸将曰’则展示了慕容恪的军事谋略,他分析了冉闵的性格,并制定了相应的战术。‘吾今分军为三都,掎角以待之’中的‘掎角’一词,巧妙地描绘了慕容恪的战术布局,即以三军形成三角态势,相互支援,等待冉闵的进攻。
‘闵与恪遇,十战皆败之’描述了冉闵与慕容恪的激烈交锋,冉闵虽然勇猛,但面对慕容恪的智谋和战术,连战十场皆败。‘恪乃以铁锁连马,简善射鲜卑勇而无刚者五千,方阵而前’中的‘铁锁连马’和‘方阵’等战术术语,展示了慕容恪的军事智慧和对战斗细节的掌控。‘闵乘骏马左仗双刀,右执钩戟,顺风击之’则描绘了冉闵的勇猛形象,他在战斗中展现出了极高的个人武艺。
‘斩鲜卑三百馀级’反映了冉闵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然而,‘俄而燕骑大至,围之数周’和‘闵众寡不敌,跃马溃围东走,行二十余里,为恪所擒’则揭示了冉闵最终的失败。这一段古文通过对比,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智勇之间的较量,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在军事策略和战术运用上的高超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