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狄青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狄青-原文

狄青起行伍十余年,既贵显,面涅犹存,曰:“留以劝军中!”[边批:大识量。]

[冯述评]

既不去面涅,便知不肯遥附梁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狄青-译文

狄青从军十多年,虽然已经显贵,但脸上的刺青仍然保留着,他说:“留着它来激励军中将士!”[边批:很有见识和度量。]

[冯述评]

既然不除去脸上的刺青,就知道他不愿意远远依附梁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狄青-注解

狄青:北宋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曾在对抗西夏和辽国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行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此处指狄青从军十余年。

面涅:古代士兵在脸上刺字或图案,作为身份标识或惩罚手段。狄青虽贵显,仍保留面涅,以示不忘本。

梁公:指梁师成,北宋权臣,狄青不愿依附于他,显示其独立不阿的品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狄青-评注

这段文字通过狄青保留面涅的行为,展现了他不忘本、坚守初心的品质。面涅在古代是一种身份标识或惩罚手段,通常士兵在脸上刺字或图案。狄青虽已贵显,但仍保留面涅,这不仅是对自己军旅生涯的纪念,更是对军中将士的激励。这种不忘本的精神,体现了狄青的高尚品格和深厚的情感。

从文化内涵来看,狄青的行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忘初心’的价值观念。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强调个人应始终保持初心,不忘根本。狄青的行为正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他通过保留面涅,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对军旅生涯的珍视和对将士们的尊重。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而富有深意。作者通过狄青的一句话‘留以劝军中’,巧妙地将狄青的个人品质与对军队的激励相结合,既展现了狄青的高尚品格,又传达了对军队的深切关怀。这种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使得文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狄青的个人事迹,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军队文化。狄青作为北宋著名将领,其行为和品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窥见北宋时期军队的严格纪律和将士们的忠诚勇敢,以及当时社会对个人品格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狄青保留面涅的行为,展现了他不忘本、坚守初心的品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忘初心’的价值观念。同时,文本简洁而富有深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狄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4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