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五十七-原文
○擒获下
《晋书·载记》曰:刘曜光禄大夫游子远与氐羌伊余战。伊馀有骄色,子远候其无备,夜誓众,蓐食,晨大风、震雾。子远曰:’天赞我也。’躬先士卒,扫壁而出,迟明覆之,生擒伊馀,悉俘其众。
《二石伪事》曰:刘曜躬领将士二十七万众,大举征勒。勒养子生为卫将军,领三千人镇洛金墉城。曜攻生城不能下,不觉勒军卒至。天晓,曜军当攻金城,勒军入,正与曜军相遇,即交战,曜军大破,登时先擒曜身。
《三十国春秋》曰:丁亥,中军刘裕悉众攻燕。众咸谏曰:’今往亡日,兵家所忌。’裕曰:’我往,彼亡,吉孰大焉。’乃命悉登,遂克之。燕王慕容超走,追获焉。裕责其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无馀言。惟以母托刘敬宣而已。萧方等曰:’美哉,其言也。以言必已亲,终不忘孝,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信乎!’
《三国典略》曰:侯景昼息夜行,追军渐逼。使谓慕容绍宗曰:’景若被擒,公复何所用?’绍宗乃缓之。
又曰:北齐平,任城王湝(音谐)据冀州,与广宁王孝珩召募得四万馀人,以拒我军。齐王宪率众讨之,仍令太上主手书与湝曰:’朝廷遇纬甚厚,诸王无恙,叔若释甲,则无所忧。’湝不纳及。大开赏募,多出金帛。沙门求为战者,亦数千人。候骑执湝间谋二人以白于宪,乃集齐之旧将,遍示之曰:’吾所争者大,不在汝等,今放还,可即充我使。’乃与湝书曰:’一木不维大厦,三谏可以逃身。微子去商,侯服周代,项伯背楚,赐姓汉朝,兵交命使,古今通典,不俟终日,所望知几!’湝得书沉之於井。宪至信都,湝阵於城南。宪登张耳冢以望之,俄而,湝领军尉相顾,遂以众音谐降。湝大怒,杀其妻子。明日复战,宪遂破之,俘斩三万人,湝被擒,见宪不拜,呼之为弟。
《北史》曰:后魏元遥迁左光禄大夫,仍领护军。时冀州沙门法庆既为妖幻,遂说渤海人李归伯合家从之。归伯招率乡人,推法庆为王。法庆以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相知识,惟以杀害为事。於是聚众杀阜城令,破渤海郡,杀害吏人。刺史萧宝京遣兼长史崔伯驎讨之,败于煮枣城。伯驎战没,凶众遂盛,所在屠灭寺舍,斩僇尼僧,焚烧经像。云新佛出世,除去众魔。诏以遥为使持节督北征诸军事,率步骑十万以讨之。法庆相率攻遥,遥并击破之。遥遣辅国将军张虬等擒法庆并尼惠晖等斩之,传首京师。后擒归伯,戮於都市。
《后周书》曰:裴宽与东魏将彭乐恂战于新城,因伤被擒至河阴见齐文襄。宽举止详於占对,文襄甚赏异之,谓宽曰:’卿三河冠盖,材识如此,我必使卿富贵。关中贫狭,何足可依,勿怀异图也。’因解锁付馆,厚加其礼。宽乃裁所卧之毡夜纵缒而出,因得遁还见於太祖。太祖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裴宽为高澄如此厚遇,乃能冒死归我,虽古之竹帛所载,何以加之。’
又曰:太祖时,梁元帝遣使请旧图以定疆界。又连结於齐,言辞悖慢。太祖曰:’古人有言,天之所弃,谁能兴之?其萧绎之谓乎。’冬十月壬戌,遣柱国于谨、中山公护、大将军杨忠、韦孝宽等步骑五万讨之。十一月癸未,师济於汉,中山公护与杨忠率锐骑先屯其城下,据江津以备其逸。甲申,谨至江陵列营围守。辛亥,进攻城,其日克之。擒梁元帝,杀之,并虏其百官及士民以归。没为奴婢者十馀万,其免者二百馀家。立萧詧为梁主,居江陵为魏附庸。
又曰:侯莫陈崇随贺拔岳征讨,以功除建威将军。从岳入关,破万俟丑奴。崇与轻骑逐北,至泾长坑及之。贼未成列,崇单骑入贼中,於马上生擒丑奴。於是大呼,众悉披靡,莫敢当之。后骑集,遂破之。岳以丑奴所乘马及宝剑金带赏之。
又曰:李广,会稽人。早事詧,以敢勇闻。汑口之役,先詧力战,及华皎军败,为吴明彻所擒,将降之,广辞色不屈,遂被害。
又曰:柳桧除魏兴、华阳二郡守,安康人黄众宝谋反,连结党与,将围州城,乃相谓曰:’尝闻柳君勇悍,其锋不可当。今既在外,方为吾徒腹心之病也,不如先击之。’遂围桧郡。郡城卑下,士众寡弱,人无守御之备,连战积十馀日,士卒仅有存者,于是力屈城陷,身被十数疮,遂为贼所获。既而众宝等进围东梁州,乃缚桧置城下,欲令诱说城中。桧乃大呼曰:’群贼乌合,粮食已罄,行即退散,各宜勉之。’众宝大怒,乃临桧以兵曰:’速更汝辞,不尔便就戮矣。’桧守节不变,遂害之。弃尸水中,人皆为之流涕。
《隋书》曰:汉王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怒其有贰心,问可任者於杨素。素进李子雄,授上大将军,拜广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召募得千馀人。抗恃素贵不与相见,子雄遣人谕之。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诣子雄所,子雄伏甲请与相见,因擒抗。遂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陉以讨谅。时谅遣大将军刘建略地燕赵,正攻井陉,相遇於抱犊山下,力战破之,迁幽州总管。
又曰:独孤楷字修则,不知何许人也。本姓李氏,父屯从齐神武帝与周师战於沙苑,齐师败绩,因为柱国独孤信所擒。配为士伍,给使信家,渐得亲近,因赐姓独孤氏。楷少谨厚,便弄马槊,为宇文护执刀,累转车骑将军。其后数从征伐,赐爵广阿县公,邑千户。
《唐书》曰:长平王叔良遣骠骑刘感击薛仁果,却为所败。感殁於贼。感不知何许人,初以本官镇泾州,为仁果所围。感拒战,久之,城中粮尽无可食,感杀马以分士卒。感一无所啖,惟煮马骨取汁和木屑而自食之。城垂陷者数矣。会长平王叔良援兵至,仁果解去。感与叔良复出战,因为贼所擒。
又曰:王行敏镇潞州,刘黑闼来攻,行敏自历亭出兵拒战击贼,破之。既而憩於野,不设备,贼知而掩之,左右皆遁,因为黑闼所擒,竟不拜,黑闼怒斩之。临死西向而言曰:’行敏大唐忠臣也,愿陛下知之。’高祖闻而痛惜焉。
又曰:刘世让检校并州总管时,突汗厥可汗遣俱检特勒以所部千人居我并州,甚为民患。前总管李仲文不能制,世让到官,以计擒之。驰使以闻,高祖大悦,嘉叹久之。
又曰:姜宝谊,武德初拜武卫大将军,寻为井钺将军。刘武周将黄子英往来雀鼠谷,高祖令宝谊击之。子英数以轻兵挑战,宝谊兵才接,子英轻遁。如此者再三,宝谊悉众以遂之,伏兵发,军遂大败。宝谊为贼所擒,后得逃归。至是与裴寂拒宋金,对战始合,寂弃军而走,兵遂大溃。宝谊复为贼所擒。高祖初闻其没也,泣曰:’宝谊烈士,必不生降。’赐其家物千段,米三百石。宝谊后谋背贼,事泄遇害。临死西向大言曰:’臣无状负陛下,被屠溃,是所甘心。但败军丧师,九泉所恨。’及贼退,高祖遣使迎其柩,谥曰:’刚’。
又曰:恒州节度使李宝臣使人谓朱滔曰:’吾闻朱公貌如神,安得而识之?愿因缋事以观,可乎?’滔乃图其形以示之,锦衣金钩甚伟。宝臣悬於射堂,命诸将熟视之,曰:’朱公,信神人也。’他日滔出猎,宝臣密选精卒劫之,戒其将曰:’取彼貌如射堂所悬者。’是时二军方共事,不相虞,而卒变暴至,滔骇然,与战於瓦桥。适衣他服,以不识免。
又曰:蔡州贼将吴秀琳,以文城栅兵三千降李愬。愬从秀琳於新兴栅,遂以琳之众攻吴房。夏四月庚寅朔辛卯,李愬奏师至嵖岈山,擒贼将柳世干、李凑等二人。李光颜败元济之众三万於偃城,其将张伯良奔於蔡州,杀其卒十二三,获马千馀匹,器甲三万。其甲上悉画作雷公符北斗星文,又云’速破城北军,急急如律令’。
《周史》曰:皇甫晖正阳败入保滁州,太祖皇帝麾兵涉水逾城而入,尽戮其党,生擒晖及其伪命都监姚凤等,送於行在。世宗召见之,晖曰:’臣力备矣,欲暂坐。’及坐,又曰:’臣欲暂卧。’不俟命而卧,神色自若。世宗亦复容之。乃言曰:’臣非不尽忠於本国,实以甲兵勇怯不敌。臣早事晋朝,屡将兵与契丹相持,未如天朝此日甲马之盛。昨者退守滁州,不谓天兵便能逾城攻取,如履平地。臣力所不加,故就擒耳。’因盛称太祖之武勇。世宗命释之,赐衣服带鞍马。后数日,晖以金疮寻卒於洛阳。晖本骁将,唐庄宗之基业因晖而败焉。故晖有名於天下。
○虏掠
《左传》曰: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后汉书》曰:冯异谓苗萌曰:’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
又曰:郅惲至庐江,因遇积弩将军傅俊东徇扬州。俊素闻惲名,乃礼请上之,上为将兵长史,授以军政。惲乃誓众曰:’无掩人不备,穷人於厄;不得断人肢体,裸人形骸,放淫妇女。’俊军士犹发冢陈尸,掠夺百姓。惲谏俊曰:’昔文王不忍露白骨,武王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吕氏春秋》曰:武王伐纣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问武王曰:’何日至?’武王曰:’将以甲子日至。’胶鬲行。天大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吏谏之,武王曰:’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故能获天地之应,克商如林之旅。(天地之应,谓夜雨止、毕陈、白鱼入舟之类。克,胜也。商,殷号也。旅,众也。如林,言众多。《尚书》曰:武王伐纣,纣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将军如何不师法文王而犯逆天地之禁,多伤人害物,虐及枯尸,取罪神明?今不谢天改政,无以全命。愿将军亲率士卒,收伤葬死,哭所残暴,以明非将军本意也。’从之,百姓悦服,所向皆下。
《晋书》曰:宫人孟玖弟超并为成都王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陆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馀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马孙极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於众曰:’陆机将反。’
又曰:惠帝末,妖贼刘柏根起於东莱,王弥率家僮从之。柏根死,亡入长广山为群盗。弥多权略,凡有所掠必预图成败,举无遗策,弓马迅捷,膂力过人,青土号为’飞豹。’
《十六国春秋》曰:南凉秃发傉檀伐北凉沮渠蒙逊於姑臧,至番禾苕藋,(苕,徒聊切。藋,徒吊切。)掠五千馀户。
其将窟古进曰:’陛下转战千里,前无完阵。徙户资财盈溢衢路,宜倍道游师,早度峻崄。蒙逊善於用兵,士众习战,若轻军卒至,出吾不虑,大敌外逼,徙户内攻,危道也。’
卫尉伊力延曰:’我军势方盛,将士勇气自倍,彼徒我骑,势不相及。若倍道游师,必捐弃资财,示人以弱,非计也。’
俄而昏雾风雨,蒙逊军大至,傉檀大败而还。
《三国典略》曰:齐主以契丹犯塞,亲征至於平州,取其西道,直指长渐。
司徒潘祖乐率精骑五千自东道趣青山,向白狼城。
安德王韩轨,率精骑四千断其走路,追奔至于辽水。
齐主露发袒身,昼夜不息,行千馀里。
惟食肉饮水,壮气弥厉,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指挥奋击,大破之。
虏获十万馀口。
《后魏书》曰:济阴王新城颇有武略。
库莫奚侵扰,诏新城率众讨之。
新城乃多为毒酒。
贼渐逼,使弃营而去。
贼至喜而竞饮,聊无所备。
遂简轻骑,因醉纵击,俘馘甚多。
又曰:天水梁会守东城,谋欲逃遁。
先是封敕文掘重堑於东城之外,断贼走路。
夜中会乃陈飞梯腾堑而走。
敕文先严兵於堑外,拒斗,从夜至旦。
敕文谋於众曰:’困兽犹斗,而况於人。贼众知无生路,人自致死,必伤士众,未易可平。若开其生路,贼必上下离心,克之易矣。’
众咸以为然。
敕文以白虎幡宣告贼众曰:’若能归降,原其生命。’
应时降者六百馀人。
会知人心沮坏,於是分遁。
敕文纵骑腾蹑,死者大半。
俘获四千五百馀口。
《后周书》曰:贺拔岳副尔朱天光讨万俟丑奴。
时丑奴自率大众围歧州,遣行台尉迟菩萨等向武功南渡渭水,天光望岳率骑赴之。
岳身先率击之,退走。
岳号令部:’贼下马者,皆不听杀。’
贼顾见之,便悉投马。
俄而虏获三千馀人。
人马无遗,遂擒菩萨,降卒万馀,并收其辎重。
丑奴弃歧州,走安定平亭。
《隋书》曰:南宁夷爨玩来降,拜昆州刺史。
既而复叛,遂以史万岁为行军总管,率众击之。
入自蜻蛉(音精灵)川,经弄拣,次小勃弄、大勃弄,至于南中。
贼前猿屯据要害,万岁皆击破之。
行数百里,见诸葛亮纪功碑铭,其背曰:’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
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渡西二河入渠滥川,行千馀里,破其三十馀部,虏获男女二万馀口。
诸夷大惧,遣使请降,献明珠径寸。
於是勒美隋德。
万岁遣使驰奏,请将玩入朝,诏许之。
又曰:达奚长孺与乌丸轨围陈将吴明彻於吕梁,陈遣骁将刘景率劲勇七千来为声援,轨令长孺逆拒之。
长孺於是取车轮数百系以大石,沉之清水,连毂相次以待。
景军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败之,俘数千人。
又曰:周法尚初仕陈,背陈归周,陈将樊猛济江讨之。
法尚遣部曲督韩郎诈为背己,奔于陈,伪告猛曰:’法尚部兵不愿降,人皆窃议尽欲叛还。若得军来,必无斗者,自当於阵倒戈耳。’
猛以为然,引师急进。
法尚乃佯为畏惧,自保於江曲。
猛陈兵挑战,法尚先伏轻舸于浦中,又伏精锐於古村之北,自张旗帜迎流拒之。
战数合,伪退登岸投古村,猛舍舟逐之,法尚又疾走,行数里与村北军合,复前击猛,猛退走船。
既而浦中伏舸取其舟楫,建周旗帜。
猛於是大败,仅以身免。
虏八千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五十七-译文
《晋书·载记》记载:刘曜的光禄大夫游子远与氐羌族伊余作战。伊余显得很傲慢,游子远等待他毫无防备的时候,在夜间誓师,黎明时分刮起大风、下起浓雾。游子远说:‘这是天助我。’亲自率领士兵,趁夜色出击,天亮时生擒了伊余,并俘虏了他的全部部下。
《二石伪事》记载:刘曜亲自率领二十七万将士,大规模征讨。郭勒的养子生担任卫将军,率领三千人镇守洛阳的金墉城。刘曜攻打生城未能攻克,不知不觉中郭勒的军队已经逼近。天亮时,刘曜的军队准备攻打金城,郭勒的军队进入,正好与刘曜的军队相遇,立即交战,刘曜的军队大败,当时就先擒获了刘曜。
《三十国春秋》记载:在丁亥年,中军刘裕率领全体士兵攻打燕国。众人都劝谏说:‘现在正是往亡日,兵家所忌。’刘裕说:‘我去,他亡,还有什么比这更吉祥的呢。’于是命令全体士兵登城,最终攻克了燕国。燕王慕容超逃跑,被追捕并擒获。刘裕责问他不投降的罪过,慕容超神色自若,没有多余的话。只是把母亲托付给了刘敬宣。萧方等说:‘他的话多么美啊。因为言语必定是出自亲人的,终究不忘孝道,可以说是人临死前的话也如此善良,这是真的!’
《三国典略》记载:侯景白天休息,夜间行军,追击的军队逐渐逼近。侯景对慕容绍宗说:‘如果我被擒获,你还有什么用呢?’慕容绍宗于是放慢了追击。
又记载:北齐平定后,任城王元湝占据冀州,与广宁王元孝珩招募了四万多人,来抵抗我们的军队。齐王高洋率领军队讨伐他们,并命令太上皇亲自写信给元湝说:‘朝廷对你非常优待,各位王公也都平安,如果你放下武器,就无需担忧。’元湝不接受。他大量赏赐招募士兵,也用金帛。僧侣中也有几千人愿意参战。侦察兵捉住了元湝的两位间谍,报告给了高洋,于是召集了齐国的旧将,向他们展示说:‘我们争夺的是大事,并不在于你们,现在放你们回去,可以立即充当我们的使者。’于是给元湝写信说:‘一根木头不能支撑起大厦,三次劝谏可以逃脱危险。微子离开商朝,侯服周代,项伯背楚,赐姓汉朝,战争中的使者,古今通例,无需等待,希望你能明白时机!’元湝得到信后把它扔进了井里。高洋到了信都,元湝在城南列阵。高洋登上张耳的坟墓观察,不久,元湝的领军尉相顾,于是用众人的声音一致表示投降。元湝非常愤怒,杀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第二天再次交战,高洋最终打败了他,俘虏斩杀了三万人,元湝被擒获,见到高洋没有下拜,称呼他为弟弟。
《北史》记载:后魏的元遥被任命为左光禄大夫,继续担任护军。当时冀州的沙门法庆已经变得妖异,于是说服渤海人李归伯全家跟随他。归伯招募乡人,推举法庆为王。法庆任命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称大乘。杀一个人就是一住菩萨,杀十个人就是十住菩萨。他还配制了狂药让人服用,父子兄弟都不再认识,只以杀戮为事。于是聚集众人杀害了阜城令,攻破了渤海郡,杀害了官吏和百姓。刺史萧宝京派遣兼长史崔伯驎讨伐他们,在煮枣城战败。崔伯驎战死,凶恶的军队于是更加强大,到处屠杀寺庙,斩杀僧尼,焚烧经文佛像。声称新佛出世,除去众魔。朝廷任命元遥为使持节督北征诸军事,率领步兵骑兵十万人讨伐他们。法庆一起进攻元遥,元遥将其击破。元遥派遣辅国将军张虬等人擒获法庆和尼惠晖等人,并将他们斩首,传首京师。后来又擒获了归伯,在市场上将其处死。
《后周书》记载:裴宽与东魏将领彭乐恂在新城作战,因为受伤被擒,被带到河阴见到了齐文襄王。裴宽举止得体,对答如流,文襄王非常赏识他,对裴宽说:‘你是三河地区的名士,才识如此,我必使你富贵。关中贫瘠狭窄,哪里值得依靠,不要怀有异心。’于是解开他的锁链,将他安置在客馆中,给予了他厚待。裴宽于是剪短了所铺的毡子,夜间用绳子缒出,得以逃脱并回到了太祖那里。太祖看着众人说:‘拿起武器,有些人确实有这个能力,像疾风中的劲草,只有在严寒中才能检验。裴宽受到高澄如此优待,竟然能冒着生命危险归顺我,即使是古代的书籍所记载的,也难以超越。’
又记载:太祖时期,梁元帝派遣使者请求旧的地图来确定疆界,并且与齐国结盟,言辞傲慢。太祖说:‘古人有言,天之所弃,谁能兴起?这说的不就是萧绎吗。’在十月壬戌日,派遣柱国于谨、中山公护、大将军杨忠、韦孝宽等率领步兵骑兵五万人讨伐他。在十一月癸未日,军队渡过汉水,中山公护和杨忠率领精锐骑兵先在城下驻扎,占据江津以防其逃跑。甲申日,于谨到达江陵,列营围困。辛亥日,进攻城池,当天就攻克了它。擒获了梁元帝,并将其杀害,同时俘虏了他的百官和百姓。有十多万人沦为奴婢,有二百多家人得以免罪。立萧詧为梁主,居住在江陵,成为魏的附庸。
又记载:侯莫陈崇跟随贺拔岳征讨,因功被封为建威将军。跟随贺拔岳进入关中,打败了万俟丑奴。侯莫陈崇与轻骑兵追击敌人,到达泾长坑追上了他们。敌人尚未列阵,侯莫陈崇单骑冲入敌阵,在马上生擒了丑奴。于是大声呼喊,敌人全部溃散,没有人敢抵挡他。后来敌军集结,最终被打败。贺拔岳用丑奴所骑的马、宝剑和金带奖赏了他。
又记载:李广是会稽人。早年侍奉萧詧,因为勇敢而闻名。汨口之战中,萧詧奋力作战,等到华皎的军队战败,被吴明彻擒获,准备投降时,李广言辞不屈,最终被害。
又记载:柳桧被任命为魏兴、华阳二郡守,安康人黄众宝谋反,联合党羽,准备围攻州城,于是商量说:‘我曾听说柳君勇猛,他的锋芒不可抵挡。现在他既然在外,正是我们心中的病根,不如先攻击他。’于是围攻柳桧的郡城。郡城城墙低矮,士兵薄弱,没有守御的准备,连续战斗十多天,士兵仅剩少数,于是力竭城陷,身受十几处创伤,最终被敌人擒获。后来黄众宝等人进攻东梁州,于是将柳桧捆绑在城下,想让他劝说城中的人。柳桧于是大声呼喊:‘群贼乌合,粮食已经吃完,即将退散,你们各自努力吧。’黄众宝大怒,于是拿着兵器威胁柳桧说:‘快改变你的话,否则就杀你。’柳桧坚守节操,最终被杀害。尸体被扔进水中,人们都为他流泪。
《隋书》记载:汉王杨谅发动叛乱时,隋炀帝准备派遣幽州军队讨伐他。当时窦抗担任幽州总管,炀帝认为他怀有二心,向杨素询问可以信任的人。杨素推荐了李子雄,任命他为上大将军,授予广州刺史,快马赶到幽州,住在客馆中,招募了一千多人。窦抗依仗杨素的地位,不与他相见,李子雄派人通知他。两天后,窦抗率领两千铁骑来到李子雄那里,李子雄埋伏了甲士,请求与他相见,趁机擒获了他。于是发动幽州军队步兵骑兵三万人,从陉山出发讨伐杨谅。当时杨谅派遣大将军刘建夺取燕赵地区的土地,正在攻打井陉,在抱犊山下与李子雄相遇,经过激战将他打败,李子雄升任幽州总管。
又有人说:独孤楷字修则,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本来姓李,父亲李屯跟随齐神武帝与周军在沙苑作战,齐军战败,因此被柱国独孤信俘虏。被配为士兵,给独孤信家当差,逐渐得到独孤信的亲近,因此赐姓独孤。独孤楷年轻时就谨慎厚道,擅长骑马舞槊,后来成为宇文护的刀客,多次转任车骑将军。之后多次随军征战,被封为广阿县公,食邑一千户。
《唐书》记载:长平王李叔良派遣骠骑刘感攻打薛仁果,却被薛仁果打败。刘感在战斗中牺牲。刘感是什么人,最初以本官身份镇守泾州,被薛仁果围困。刘感抵抗战斗,时间久了,城中的粮食吃完,没有东西可吃,刘感杀马分给士兵。刘感自己什么也不吃,只煮马骨取汁和木屑来吃。城池多次险些被攻陷。恰逢长平王李叔良的援军到来,薛仁果撤退。刘感和李叔良再次出战,却被贼人俘虏。
又有人说:王行敏镇守潞州时,刘黑闼来攻打,王行敏从历亭出兵抵抗,击败了敌人。之后在野外休息,没有防备,敌人知道了就偷袭,左右士兵都逃跑了,因此被刘黑闼俘虏,王行敏最终没有屈服,刘黑闼愤怒地杀了他。临死前,王行敏向西面说:‘王行敏是大唐的忠臣,希望陛下知道。’高祖听后非常痛惜。
又有人说:刘世让担任并州总管时,突厥汗国的可汗派遣俱检特勒带领所部一千人驻扎在我并州,给百姓带来了很大麻烦。前任总管李仲文无法制服他们,刘世让上任后,用计策将他们擒获。派人快速上报,高祖非常高兴,赞叹了很久。
又有人说:姜宝谊在武德初年被封为武卫大将军,不久后担任井钺将军。刘武周的手下黄子英在雀鼠谷来回活动,高祖命令姜宝谊攻打他。黄子英多次率领轻兵挑战,姜宝谊的军队刚一接触,黄子英就轻易地逃跑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姜宝谊带领全部军队追击,伏兵突然发动,军队大败。姜宝谊被敌人俘虏,后来逃回。在这之后,他与裴寂抵抗宋金,刚开始交战,裴寂就弃军逃跑,军队因此大溃败。姜宝谊再次被敌人俘虏。高祖最初听说他牺牲的消息,哭着说:‘姜宝谊是烈士,一定不会投降。’赐给他家一千段布匹,三百石米。姜宝谊后来密谋背叛敌人,事情泄露后被杀害。临死前,他向西大声说:‘我无礼负陛下,被屠杀,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但是败军丧师,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遗憾。’等到敌人撤退后,高祖派人迎接他的灵柩,追赠谥号‘刚’。
又有人说:恒州节度使李宝臣派人告诉朱滔:‘我听说朱公容貌像神一样,怎么能见到他呢?希望借画师来观看,可以吗?’朱滔于是画了他的形象给他看,穿着锦衣,挂着金钩,非常威武。李宝臣把画挂在射堂上,命令各位将领仔细观看,说:‘朱公,确实像神一样的人。’有一天朱滔出去打猎,李宝臣秘密挑选精兵袭击他,命令将领说:‘抓住那个像射堂上挂画的人。’当时两军正在合作,没有防备,结果突然发生变化,朱滔惊慌失措,与李宝臣在瓦桥交战。恰巧他穿着其他衣服,因此得以幸免。
又有人说:蔡州叛军将领吴秀琳,率领文城栅的三千士兵投降李愬。李愬跟随吴秀琳到了新兴栅,于是用吴秀琳的士兵攻打吴房。夏四月庚寅朔辛卯,李愬上奏说军队到达嵖岈山,擒获叛军将领柳世干、李凑等两人。李光颜在偃城打败了吴元济的三万军队,其将领张伯良逃到蔡州,杀了士兵十分之二三,缴获马一千多匹,武器装备三万件。这些甲胄上都画有雷公符北斗七星图案,上面还写着‘速破城北军,急急如律令’。
《周史》记载:皇甫晖在正阳战败后逃入保滁州,太祖皇帝率军涉水过城而入,杀死了他的党羽,活捉了皇甫晖及其伪命都监姚凤等人,将他们送到行在。世宗召见他们,皇甫晖说:‘我已经尽力了,想要暂时休息。’坐下后,又说:‘我想暂时躺下。’不等命令就躺下,神色自如。世宗也宽容了他。皇甫晖说:‘我并非不尽忠本国,实在是由于军队的勇怯不敌。我早年事奉晋朝,多次率兵与契丹相持,不如今天天朝的甲马之盛。昨天退守滁州,没想到天兵能越过城墙攻取,就像踏平地一样。我的力量不足以抵抗,所以被擒获。’于是大赞太祖的勇猛。世宗下令释放他们,赐给他们衣服、带马。几天后,皇甫晖因金疮在洛阳去世。皇甫晖原本是勇将,唐庄宗的基业因皇甫晖而败。
《左传》记载:郑国祭足率领军队夺取了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夺取了成周的谷物。
《后汉书》记载:冯异对苗萌说:‘现在各位将领都是壮士,崛起后多横行霸道。只有刘将军所到之处不掠夺,观察他的言语举止,不是平庸之人,可以归附他。’苗萌说:‘生死同命,遵从您的计策。’
又记载:郅恽到庐江,因遇到积弩将军傅俊东征扬州。傅俊素来听闻郅恽的名声,于是礼遇他,让他担任将兵长史,授予他军政大权。郅恽于是对众人发誓:‘不要趁人不备攻击,在困境中逼迫穷人;不要断人肢体,侮辱人的身体,放任淫乱妇女。’傅俊的士兵仍然挖掘坟墓,暴露尸体,掠夺百姓。郅恽劝告傅俊说:‘过去文王不忍心看到白骨暴露,武王不因为天下而轻易交换一个人的生命。(《吕氏春秋》说:武王伐纣至鲔水,纣派胶鬲等待周军,问武王何时到达。武王说:将以甲子日到达。胶鬲走了。天大雨,日夜不停。武王疾行不辍,军吏劝阻,武王说:我疾行是为了救胶鬲的命。)因此能获得天地之助,战胜了如林般的商军。(天地之助,指夜雨停止、旗帜排列、白鱼入舟等。克,胜利。商,商朝。旅,军队。如林,形容众多。《尚书》说:武王伐纣,纣率领他的军队如林,在牧野会合。)将军为何不效法文王而触犯天地的禁忌,伤害了那么多人和物,虐待枯骨,得罪了神明?现在如果不谢天改政,就无法保全生命。希望将军亲自率领士兵,收敛伤员,安葬死者,哭悼被残害的人,以表明这不是将军的本意。’傅俊听从了他的建议,百姓高兴地服从了他。
《晋书》记载:宫人孟玖的弟弟孟超被成都王司马颖宠爱。孟超率领一万人担任小都督,还没打仗,就纵容士兵大肆掠夺。陆机记录了他的主使者。孟超带领一百多骑兵直接冲入陆机的麾下夺人,回头对陆机说:‘貉奴能当都督吗?’陆机的司马孙极劝陆机杀了他,陆机没有听从。孟超在众人面前宣称:‘陆机将要造反。’
又记载:惠帝末年,妖贼刘柏根在东莱起事,王弥带领家丁跟随他。刘柏根死后,逃入长广山成为群盗。王弥多权谋,每次掠夺都会预先图谋胜败,行动从未失策,骑射敏捷,体力过人,青州人称之为‘飞豹。’
《十六国春秋》记载:南凉的秃发傉檀进攻北凉的沮渠蒙逊,在姑臧地区作战,一直打到番禾苕藋地区,抢掠了五千多户人家。他的将领窟古进说:‘陛下转战千里,前方没有完整的战阵。迁徙的百姓和财物堆积在道路上,应该加快行军速度,早日渡过险峻的地带。蒙逊擅长用兵,士兵们熟悉战斗,如果我们轻装快速到达,他们可能不会预料到,如果大敌从外面逼近,而内部又有叛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卫尉伊力延说:‘我们的军势正盛,将士们的勇气倍增,他们只有步兵,而我们骑兵众多,实力不相上下。如果我们加快行军速度,一定会丢弃财物,向敌人展示我们的弱点,这不是明智之举。’不久,天空中出现了浓雾和风雨,蒙逊的军队大规模到来,傉檀大败而归。
《三国典略》记载:齐国的君主因为契丹侵犯边境,亲自出征到平州,夺取了他们的西道,直指长渐。司徒潘祖乐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从东道奔赴青山,向白狼城进发。安德王韩轨率领四千精锐骑兵切断他们的退路,追击到辽水。齐国的君主赤裸着身体,昼夜不停,行军千里。只吃肉喝水,士气更加旺盛,亲自越过山岭为士兵们开路,指挥战斗,大败敌军。俘虏了十万多人。
《后魏书》记载:济阴王新城有很高的武略。库莫奚侵扰边境,皇帝下诏新城率领军队讨伐他们。新城制作了大量的毒酒。敌人逐渐逼近,新城让他们放弃营地离开。敌人到达后高兴地争相饮酒,毫无防备。于是新城挑选轻装骑兵,趁着敌人醉酒发动攻击,俘虏了很多人。
又记载:天水梁会守卫东城,打算逃跑。在此之前,封敕文在东城外挖掘了深沟,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夜间,梁会使用飞梯越过深沟逃跑。敕文在沟外严阵以待,从夜晚战斗到天亮。敕文对众人说:‘被困的野兽还会战斗,何况是人。敌人知道没有生路,自然会拼死一战,一定会损伤我们的士兵,不容易平定。如果我们给他们一条生路,敌人内部就会离心离德,攻破他们就容易了。’众人认为他说得对。敕文用白虎旗宣布:‘如果能够投降,可以饶恕你们的性命。’当时就有六百多人投降。梁会知道人心已经动摇,于是分头逃跑。敕文派遣骑兵追赶,敌人死伤大半。俘虏了四千五百多人。
《后周书》记载:贺拔岳作为尔朱天光的副将讨伐万俟丑奴。当时丑奴亲自率领大军围攻歧州,派遣行台尉迟菩萨等人向南渡过渭水,天光带领贺拔岳的骑兵前往支援。贺拔岳亲自率先攻击敌人,敌人退走。贺拔岳下令:‘如果敌人下马投降,我们不会杀他们。’敌人看到这一幕,纷纷下马投降。不久,俘虏了三千多人。敌军没有遗漏,贺拔岳俘虏了尉迟菩萨,降服了万余人,并收缴了他们的辎重。丑奴放弃歧州,逃到安定平亭。
《隋书》记载:南宁夷族爨玩来降,被封为昆州刺史。后来又叛变,于是任命史万岁为行军总管,率领军队攻打他。从蜻蛉川进入,经过弄拣,到达小勃弄、大勃弄,最终到达南中。贼军的前猿屯据守要害之地,史万岁将他们一一击败。行军数百里,看到诸葛亮的纪功碑,背面写着:‘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史万岁命令左右将碑倒下继续前进,渡过西二河进入渠滥川,行军千里,击败了三十多个部落,俘虏了男女两万多人。各夷族都非常害怕,派遣使者请求投降,献上直径一寸的明珠。于是赞颂隋朝的德行。史万岁派遣使者迅速上报,请求将爨玩带入朝廷,皇帝下诏同意。
又记载:达奚长孺和乌丸轨在吕梁围困陈朝将领吴明彻,陈朝派遣勇将刘景率领七千精锐前来支援,乌丸轨命令达奚长孺抵抗。达奚长孺于是收集了数百个车轮,用大石头绑住沉入清水中,车轮相连,准备拦截敌军。刘景的军队到达后,船只被车轮阻挡无法前进,达奚长孺于是发动奇兵,水陆并进,大败刘景,俘虏了数千人。
又记载:周法尚最初在陈朝任职,后来背叛陈朝归附周朝,陈朝将领樊猛渡江讨伐他。周法尚派遣部下韩郎假装背叛自己,逃到陈朝,假装告诉樊猛:‘周法尚的部下士兵不愿意投降,都在私下议论要叛变回去。如果您的军队到来,他们一定不会抵抗,自然会倒戈投降。’樊猛相信了他的话,率领军队急速前进。周法尚假装害怕,在江曲自保。樊猛陈兵挑战,周法尚先在浦中埋伏轻舟,又在古村北边埋伏精锐部队,自己张挂旗帜,顺流抵抗。战斗了几次,假装后退到古村,樊猛舍弃船只追击,周法尚又快速逃跑,行军数里与村北的军队会合,再次攻击樊猛,樊猛退回船只。随后浦中的伏兵夺取了他们的船只,竖起了周朝的旗帜。樊猛大败,仅以身免,俘虏了八千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五十七-注解
晋书:《晋书》是中国古代正史之一,记载了晋朝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是研究晋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载记:《晋书》中的一种记载方式,主要记录了各民族政权的历史,如十六国时期各国的兴衰。
刘曜:十六国时期前赵的皇帝,名刘曜,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氐羌:古代民族,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区,与汉族、羌族等民族有密切联系。
伊余:古代民族,与氐羌有联系,具体指代不明。
光禄大夫:古代官职,掌管宫廷宴会等事宜。
卫将军:古代官职,掌管宫廷警卫。
洛金墉城:古代城池名,位于洛阳。
三十国春秋:古代史书,记载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历史。
刘裕:东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
燕:古代国家名,五胡十六国之一,由鲜卑族建立。
慕容超:十六国时期前燕的最后一位皇帝。
二石伪事:古代史书,记载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历史。
三国典略:古代史书,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侯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将领,因叛变而著名。
慕容绍宗: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将领。
北齐:南北朝时期的朝代,由高洋建立。
任城王湝:北齐时期的王爵,名湝。
广宁王孝珩:北齐时期的王爵,名孝珩。
齐王宪:北齐时期的皇帝,名宪。
太上主:古代皇帝的尊称,指退位后的皇帝。
使持节:古代官职,代表皇帝出使,有很高的权力。
北史:中国古代正史之一,记载了北朝的历史。
后魏:古代国家名,北魏的简称。
元遥:北魏时期的官员,名遥。
冀州:古代州名,位于中国北方。
沙门:佛教徒的称呼。
法庆:北魏时期的佛教徒,因叛乱被杀。
李归伯:北魏时期的平民,因参与法庆叛乱被杀。
后周书:中国古代正史之一,记载了后周的历史。
裴宽:后周时期的官员,名宽。
东魏:南北朝时期的朝代,由高欢建立。
彭乐恂:东魏时期的将领,名乐恂。
河阴:古代地名,位于河南省。
齐文襄:东魏时期的皇帝,名文襄。
太祖:古代皇帝的尊称,指开国皇帝。
梁元帝: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名萧绎。
萧绎:即梁元帝。
梁:南北朝时期的朝代,由萧道成建立。
萧詧: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宗室,后成为西梁的君主。
侯莫陈崇:南北朝时期的将领,名崇。
贺拔岳:北魏的一位将领,曾协助尔朱天光讨伐万俟丑奴。
万俟丑奴: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首领。
李广: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
会稽:古代郡名,位于浙江省。
吴明彻:南北朝时期陈朝的一位将领。
柳桧:南北朝时期的官员,名桧。
安康:古代县名,位于陕西省。
黄众宝:南北朝时期的叛军首领,名众宝。
隋书:中国古代正史之一,记载了隋朝的历史。
汉王谅:隋朝时期的王爵,名谅。
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名杨广。
窦抗:隋朝时期的官员,名抗。
杨素:隋朝时期的官员,名素。
李子雄:隋朝时期的将领,名子雄。
广州:古代州名,位于广东省。
幽州:古代州名,位于河北省。
独孤楷:独孤楷是北周时期的一位将领,字修则,本姓李,后赐姓独孤。他在北周与北齐的战争中表现出色,被宇文护赏识,逐渐升至车骑将军。
齐神武帝:齐神武帝是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的庙号,他在位期间,北齐国力强盛。
周师:周师指的是北周的军队。
沙苑:沙苑是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
柱国独孤信:独孤信是北周的开国功臣,曾任柱国大将军,是独孤楷的养父。
士伍:士伍是古代军衔的一种,属于较低级别。
宇文护:宇文护是北周的权臣,曾辅佐宇文泰,掌握朝政。
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官职,位高权重。
广阿县公:广阿县公是古代的一种封号,表示对某人的尊崇。
长平王叔良:长平王叔良是北周的一位王子,名宇文盛,封长平王。
骠骑:骠骑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官职,位高权重。
薛仁果:薛仁果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割据势力领袖。
刘感:刘感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因战败被俘。
马槊:马槊是一种古代兵器,长柄,前端为槊头。
刘黑闼:刘黑闼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反叛将领。
王行敏:王行敏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曾任潞州镇守。
高祖:高祖指的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
刘世让:刘世让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曾任并州总管。
突汗厥可汗:突汗厥可汗是突厥的一位可汗。
俱检特勒:俱检特勒是突厥的一位将领。
井钺将军:井钺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官职。
刘武周:刘武周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反叛将领。
黄子英:黄子英是刘武周麾下的一位将领。
雀鼠谷:雀鼠谷是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裴寂:裴寂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大臣。
宋金:宋金指的是宋朝和金朝,这两个朝代在唐朝之后相继出现。
李宝臣:李宝臣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曾任恒州节度使。
朱滔:朱滔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曾任幽州节度使。
吴秀琳:吴秀琳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曾任蔡州节度使。
李愬:李愬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曾任蔡州节度使。
柳世干:柳世干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
李凑:李凑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
元济:元济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
张伯良:张伯良是唐朝初年的一位将领。
雷公符北斗星文:雷公符北斗星文是一种古代符咒,常用于祈求胜利。
太祖皇帝:太祖皇帝指的是后周的太祖郭威。
世宗:世宗指的是后周的世宗柴荣。
皇甫晖:皇甫晖是后周的一位将领。
滁州:滁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郑祭足:郑祭足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将领。
温之麦:温之麦指的是温地的麦子。
成周之禾:成周之禾指的是成周的稻谷。
冯异:冯异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苗萌:苗萌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刘将军:刘将军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刘秀,即光武帝。
庐江:庐江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傅俊:傅俊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将领。
扬州:扬州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
文王:文王指的是周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
武王:武王指的是周武王,周朝的第二位君主。
胶鬲:胶鬲是周武王的大臣。
甲子日至:甲子日至指的是甲子日这一天。
毕陈:毕陈指的是天上的星座。
白鱼入舟:白鱼入舟是一种吉兆,表示天意相助。
克商如林之旅:克商如林之旅指的是周武王战胜商朝军队的壮丽场面。
牧野:牧野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成都王颖:成都王颖是西晋时期的一位王子,封成都王。
陆机:陆机是西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
王弥:王弥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
长广山:长广山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
飞豹:飞豹是王弥的别称,意指其勇猛善战。
南凉:南凉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鲜卑族秃发氏所建立,存在于公元397年至414年。
秃发傉檀:南凉的第二位君主,名傉檀,是秃发乌孤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南凉国力达到顶峰。
北凉:北凉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政权,由沮渠氏所建立,存在于公元397年至439年。
沮渠蒙逊:北凉的第二位君主,名蒙逊,是沮渠无讳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北凉国力强盛。
姑臧: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是北凉的首都。
番禾: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张掖市,是南凉的一个郡。
苕:一种植物,指苕菜,古文中常用来泛指植物。
藋:一种植物,指藋菜,古文中常用来泛指植物。
衢路:大路,指宽阔的道路。
游师:行军,指军队行进。
峻崄:险峻的地形。
契丹:古代东北民族,后成为辽朝的主要民族。
平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是北魏的一个州。
长渐: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唐山市,是北魏的一个县。
司徒:古代官职,相当于副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精骑:精锐的骑兵。
白狼城:古地名,位于今辽宁省朝阳市,是北魏的一个城池。
辽水:古河流名,位于今辽宁省,是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
露发袒身:指光着上身,不穿衣服,形容士兵在战斗中非常勇猛。
济阴王新城:济阴王是北魏的一个封号,新城是其名。
库莫奚:古代东北民族,与契丹同属鲜卑族。
毒酒:含有毒性的酒,用于毒害敌人。
飞梯:古代一种攻城用的工具,可以搭在城墙上攀登。
重堑:深而宽的壕沟。
行台:古代官职,负责巡视地方,处理政务。
尉迟菩萨:北魏的一位将领。
武功: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是北魏的一个县。
渭水:古河流名,位于今陕西省,是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
天光:北魏的一位将领,名尔朱天光。
尔朱天光:北魏的一位将领,名尔朱荣的儿子,曾率军讨伐万俟丑奴。
歧州: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是北魏的一个州。
安定: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是北魏的一个郡。
平亭:古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庆阳市,是北魏的一个县。
南宁夷:古代南方的一个民族。
爨玩:南宁夷的一个首领。
昆州:古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是南朝梁的一个州。
蜻蛉川:古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是爨玩叛乱时经过的地区。
弄拣:古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是爨玩叛乱时经过的地区。
小勃弄:古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是爨玩叛乱时经过的地区。
大勃弄:古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是爨玩叛乱时经过的地区。
南中:古代对今云南省及其周边地区的称呼。
猿屯:古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是爨玩叛乱时经过的地区。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纪功碑铭:记载功绩的碑文。
渠滥川:古地名,位于今云南省,是爨玩叛乱时经过的地区。
达奚长孺:北周的一位将领。
乌丸轨:北周的一位将领。
吕梁: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北周的一个地区。
骁将:勇猛的将领。
劲勇:勇猛的士兵。
车轮:车辆上的轮子。
大石:巨大的石头。
清水:清澈的水,指河流。
连毂相次:车轮相连,依次排列。
声援:从远处来支援。
背己:背叛自己。
诈为:假装。
背陈归周:从陈朝归附北周。
樊猛:南北朝时期陈朝的一位将领。
部曲督:古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管理部下。
浦中:水中的小洲或浅滩。
古村: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北周的一个地区。
周法尚:南北朝时期陈朝和北周的一位将领。
周旗帜:北周的旗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兵部-卷五十七-评注
《十六国春秋》中描述了南凉秃发傉檀与北凉沮渠蒙逊之间的战争。文中‘南凉秃发傉檀伐北凉沮渠蒙逊於姑臧,至番禾苕藋,掠五千馀户’一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苕藋二字的使用,描绘了战乱中荒凉的景象。接下来,傉檀将领窟古进提出的建议‘陛下转战千里,前无完阵。徙户资财盈溢衢路,宜倍道游师,早度峻崄’体现了一位军事将领的远见和谨慎,他对敌我形势的判断和对战术的建议,对于战争的胜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国典略》中齐主亲征契丹的记载,‘齐主以契丹犯塞,亲征至於平州,取其西道,直指长渐’表现了齐主的果断和战略眼光。潘祖乐率精骑的行动和韩轨断其后路,以及齐主昼夜不息的行军,都展现了古代战争中军队的坚韧和智谋。‘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指挥奋击,大破之’一句,则突显了将领的英勇和领导力。
《后魏书》中济阴王新城对库莫奚的讨伐,‘新城乃多为毒酒’和‘贼至喜而竞饮,聊无所备’描绘了新城的计谋和库莫奚的轻敌。新城利用毒酒和醉击战术,取得了胜利,反映了古代战争中智谋的重要性。
天水梁会守东城的情景,‘封敕文掘重堑於东城之外,断贼走路’和‘敕文以白虎幡宣告贼众曰:“若能归降,原其生命。”’体现了城防和劝降策略。敕文的计谋使得敌军人心涣散,最终大获全胜。
贺拔岳讨伐万俟丑奴的战争,‘岳号令部:“贼下马者,皆不听杀。”’一句展现了贺拔岳的仁慈和军事才能,他的宽容政策使得敌军纷纷投降,而他的军事行动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隋书》中南宁夷爨玩来降后又叛,史万岁率军征讨的过程,‘万岁令左右倒其碑而进,渡西二河入渠滥川,行千馀里,破其三十馀部’表现了史万岁的勇敢和战略眼光,他不仅成功击败了敌人,还收降了众多部族。
达奚长孺与乌丸轨围陈将吴明彻的战斗,‘长孺於是取车轮数百系以大石,沉之清水,连毂相次以待’这一战术,体现了古代战争的巧妙和智慧,利用地形和工具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周法尚在陈归周后,樊猛率军讨伐的情景,‘法尚遣部曲督韩郎诈为背己,奔于陈,伪告猛曰:“法尚部兵不愿降,人皆窃议尽欲叛还。”’展现了周法尚的智谋和策略,他通过虚假情报和诱敌深入的战术,最终大败樊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