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偏霸部-卷五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偏霸部-卷五-原文

○前燕慕容廆(五罪切)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廆,字奕洛环,昌黎棘城人。

昔高辛氏游於海滨,留少子厌次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

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

曾祖莫护跋,于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司马宣王讨公孙渊,拜率义王,始建国大棘城之北。

见燕代少年多冠步摇冠,意甚好之,遂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

祖木延,从毌丘俭征高丽有功,加号大都督。

父涉归,以全柳城勋进拜单于,迁邑辽东,於是渐变胡风。

自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姓。

廆身长八尺,有大度。

晋安北将军张华一见奇之,谓曰:’君后必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者也。’

涉卒,弟耐立,将谋杀廆,廆亡潜於辽东徐郁家。

太康元年,国人杀耐,迎廆立之。

太康十年,又还于徒河之青山。

元康四年,定都大棘城,所谓紫蒙之邑也。

永嘉六年,王沉承制以廆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皆让不受。

擢举贤才,官方授任。

鲁国孔纂,宿德清望,请为宾友;平原刘赞,儒学洽通,为东庠祭酒;世子率国胄受业焉。

太兴四年,晋遣谒者持节、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辽东郡公,丹书铁券,承制海东。

咸和元年,加侍中,位特进。

八年夏五月,薨于文德殿,年六十五,葬于青山。

晋遣使者赠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襄公。

皝为燕王,追谥武宣王。

俊称尊,追尊曰武宣帝。

庙号高祖。

《晋书》曰:廆在位四十九年。

○慕容皝(音晃)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皝字元真,廆第二子,小字万年。

长七尺八寸,雄毅善权略,博学多才艺。

晋建武元年,拜振武将军。

永昌初,拜左贤王,太宁末,拜平北将军、朝鲜公。

咸和八年六月,即辽东公位,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

九年八月,晋遣谒者拜皝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承制一如廆故事。

咸康二年七月,立子俊为世子。

四年,以左司马封奕为左长史。

九月,奕等以皝任重位轻,宜称燕王,於是上议。

十月,僣即燕王位于文德殿,大赦境内。

改备群司,以封奕为相国。

追尊先公为武宣王,先妣为王后。

起文昌殿,出入警跸。

立夫人段氏为王后,世子俊为太子。

是岁,棘城黑石谷有大石自立而行。

八年七月,晋使鸿胪郭恡持节拜皝侍中、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大将军、燕王,馀如故,封诸功臣百馀人。

九月,迁都龙城宫阙。

十二年四月,黑龙一、白龙一见于龙山。

皝率群僚观龙,去龙二百步。

祭以太牢。

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

皝大悦,赦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寺于山。

皝雅好文籍,亲造《太上章》以代《急就》,又著《典诫》十五篇,并以教胄子。

十四年,皝亲临东庠考试学生,其通经秀异者,擢充近侍。

十月,飨群僚于承乾殿,右长史宋谚性贪,赐布百匹,令自负而归,以愧其心。

十五年八月,皝因见白兔,驰射,马倒。

辇而还宫,引太子俊嘱以后事,谓曰:’今中原未平,方须经建,委贤任哲,此其时也。恪智勇兼济,力堪任重,汝其委之,以成吾志。’

九月,薨于承乾殿,年五十二。

十月,葬龙山,谥文明王。

俊称尊,追尊曰文明皇帝,庙号太祖,陵曰龙平。

《晋书》曰:皝尝田于西鄙,将济河,见一老父,服朱衣,乘白马,举手麾皝曰:’此非猎所,王其还也。’

秘之不宣。

遂济河,连日大获,后见白兔,驰射之,马倒被伤,乃说所见。

辇而还宫,引俊嘱以后事。

以永和四年死,在位十五年。

○慕容俊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俊,字宣英,皝第二子,小字贺赖跋。十三月而生,有神光之异。’

身长八尺一寸,善属文,雅长辞赋,至於器服、车、室皆著铭赞以为劝戒。

皝之八年,晋遣使者拜皝燕王,以俊为安北将军、东夷校尉。

十一年,进拜使持节、镇东将军。

皝薨,即燕王位,赦其境内。

元年春正月,俊依春秋列国故事,称元年。

五月,闻赵乱,乃严兵将为进取之计。

七月,晋使谒者陈沈拜俊侍中、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燕王,承制封拜,一如廆、皝故事。

元玺元年正月,司南车成,俊大悦,告于皝庙。

四月,遣辅国恪、相国奕讨冉闵,战于魏昌廉台,闵师大败,擒送之。

闵大将军蒋幹辅闵子智固守邺城。

遣辅弼评等帅骑一万以讨之,邺北郡县悉降。

辅国奕等二百一十人劝称尊号,令曰:’非常之事,匪寡德所宜闻也。’

八月,克邺。

辅弼评等送闵后董氏、太子智、太尉申锺并乘舆服物及六玺送于中山。

传国玺蒋幹先以送晋。

俊欲神其事业,言数运在己,乃诈云闵妻得之以献,赐闵妻号奉玺君。

封冉智为海滨侯,以辅弼评为司州刺史镇邺。

十月,辅国恪等三百五人奉皇帝玺。

十一月,僣即皇帝位于正阳前殿,大赦,改年。

时晋遣使诣,俊谓之曰:’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乏,为中国所推,己为帝矣。’

庚午,书曰:’追崇祖考,古人之令典。武宣王遵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为太祖文明皇帝。’

二年正月,立后可足浑氏为皇后。

升平元年正月,立中山王暐为皇太子,赦其境内,改年曰光寿。

初,廆有骏马曰赭白,有奇相逸力。

石虎之伐棘城,皝将出避难,欲乘之,马悲鸣蹄啮,人莫能近。

皝曰:”此马见异先朝,孤尝仗之济难,今不欲出者,盖先君之旨也。”乃止。

虎寻奔退,皝益奇之。

至是年四十九岁,而骏逸不亏,俊比之于鲍氏,命铸铜以图其像,亲为铭赞,镌颂其旁,置之蓟城东掖门。

是月,象成而马死。

十一月,自蓟迁邺。

十二月,入邺宫,大赦。

缮宫殿,复铜雀台。

以吴王垂为东夷校尉、平州刺史,镇辽东。

二年三月,常山寺大树自拔根,出璧七十三,光色精奇,有异常玉。

以为岳神之命,遣尚书郎段勤以太牢祀之。

五月,辽西获黑兔。

三年三月,俊夜梦石虎啮其臀,寤而恶之,命发其墓,剖棺出尸,踏而骂之曰:”死胡,安敢梦生天子!”

遣御史中尉伯约数其残酷之罪,鞭而投之漳水。

十二月,俊寝疾,谓大司马恪曰:”吾患惙顿,恐不济。修短命也,复何所恨!但二寇未除,景茂冲幼,虑其未堪家国多难。吾欲远追宋宣,以社稷属汝。”

恪曰:”太子虽幼,天纵聪圣,必能胜残致治,不可以乱正统。”

俊怒曰:”兄弟之间岂虚饰乎!”

恪曰:”陛下若以臣堪荷天下之任者,宁不能辅少主也!”

俊曰:”若汝行周公之事,吾复何忧!”

四年正月,俊薨于应福前殿,年五十三。

伪谥景昭皇帝,庙号烈祖,葬龙陵。

俊雅好文籍,性严重,未曾以慢服临朝,虽闲居宴处,亦无懈怠之色。

《晋书》曰:俊在位十一年,自初即位至于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惟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馀篇也。

慕容暐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暐,字景茂,俊之第三子。

元玺三年,封中山王,寻立为皇太子。

光寿四年,僣即帝位,大赦,改元。

建熙元年,以太原王恪为太宰、录尚书,行周公事,专百揆上;庸王评为太傅,副赞朝政;司空阳骛为太保;吴王垂为河南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兖州牧,镇梁国。

四年正月,暐南郊。

十月,太尉奕迎神主和龙。

初,暐委政太宰恪,专受经于博士王劝、助教尚锋、秘书郎杜诠,并以明经讲论左右。

至是通诸经,祀孔子于东堂,以劝为国子祭酒,锋国子博士,诠散骑侍郎,其执经侍讲皆有拜授。

八年,太宰恪卒。

九年十二月,有神降于邺,自称湘女,有声,与人相接,数日而去。

十年四月,立贵妃可朱浑氏为皇后。

六月,晋大司马桓温率众五万来伐,遂至枋头,吴王垂大败之,斩获三万馀级,温奔还淮南。

垂既败温,威德弥振。

太傅评大不便之,太后遂与评谋杀垂。

十二月,垂出奔秦。

十一年六月,秦辅国将军王猛、镇南将军杨安率众六万来伐。

以太傅评、下邳王厉等帅精卒三十万,拒秦师于潞川。

州郡盗贼大起,邺中怪异非常。

十月,评及猛战于潞川,评师败绩,单骑遁还。

猛乘胜追奔,长驱至邺。

十月,苻坚帅众会猛来攻,拔邺。

城外乱,散骑侍郎徐蔚等率扶馀、句丽及上党质民子弟五百馀人夜开城北门,引纳秦师。

暐与太傅评、左卫将军孟高等数十骑出奔昌黎。

坚遣将军郭庆帅骑五千追之,及暐于高阳,秦将巨虎执暐,将缚之,暐曰:”汝何小人,而敢缚天子!”

虎曰:”我梁山巨虎,受诏缚贼,何谓天子也!”

执暐送邺。

坚问其本状,暐曰:”狐死首丘,欲归死于先人陵墓!”

坚哀而释之,令还宫率文武出降。

坚入邺宫,升正阳殿,徙暐及王公已下并诸鲜卑四万馀户于长安,封暐新兴郡侯,邑五千户,寻拜尚书。

坚征台城,为平南将军别部都督。

淮南之败,随坚还长安。

既而吴王垂攻苻丕于邺,中山王冲起兵关中,暐谋杀坚,事发,为坚所诛,年三十五。

德称尊号,伪谥幽皇帝。

《晋书》曰:始廆以武帝太康六年称公,至暐四世。

暐在位十一年,以海西公太和五年灭,通廆、皝凡八十五年。

○前秦苻洪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

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孙强盛,世为氐酋。

其后家池生蒲,长五丈,节如竹形,于时咸异之,谓之蒲家,因以氏焉。

父怀归,为部落小帅。

母姜氏,寝产洪。

先是陇右大雨霖,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名之曰洪。

年十二,父卒,代为部帅。

好学多权略,善骑射。

属刘氏之乱,散千金,招延俊杰,戎晋襁负奔之,推为盟主。

刘聪遣使拜平远将军,不受,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洛阳公,群氐推为首。

刘曜以洪为氐王,及曜败于洛阳,洪率部人西堡陇山。

石虎将军攻上邽,洪诣虎,降。

虎跣出迎之,拜冠军将军、监六夷诸军事、泾阳伯。

赵建平四年,石生起兵于关中,洪遂西结张骏,自称晋北平将军、雍州刺史。

石虎既灭生,洪遂率户二万下陇东,如冯翊,虎拜洪护氐校尉,进爵为侯。

徙秦雍州民羌十馀万户于关东,迁洪龙骧将军、流民都督,处之枋头。

从征段辽有功,进封西平郡公。

佛图澄言符氏有王气,虎阴欲杀之。

洪称疾不朝。

太宁元年,进位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进封本国略阳郡公。

时姚弋仲亦图据关中,恐洪先之,遣子襄率众五万来伐洪。

洪逆击,败之。

於是安定梁扰楞等并关西民望说洪曰:’今胡运已终,中原丧乱,明公神武自天,必继踪周、汉,宜称尊号,以副四海之望。’

洪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孙坚之生背有’符’字,遂改姓符氏,自称大将军、单于、三秦王。

初,赵将军麻秋西镇枹(音符)罕,闻冉闵之乱,率众归邺,洪使子龙骧雄逆击获之,以为军师将军。

秋说洪西都长安。

既而秋因宴鸩洪,将并其众,世子健收而杀之。

洪将死,谓健曰:’关中周、汉旧都,形胜之国,吾亡之后便可鼓行而西。’言终而薨,年六十六。

符健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健字建业,洪第三子。

母姜氏梦感大罴而生。

生之夜,洪梦族曾氐王蒲健谓之曰:’是儿兴家门,可以吾名字之。’於是名罴,字世健,后避石虎外祖张罴之名,故改焉。

晋永和六年,自称晋征西大将军、开府、都督关西诸军事、雍州刺史。

於是尽众西行,至盟津,起浮桥以济,济讫焚桥。

三辅堡壁悉降。

十一月,入都长安,于是左长史贾玄硕等依诸葛亮、刘备故事,表健为秦王。

玄硕等乃上尊号,健伪让再三,乃从之。

皇始元年正月,僣即天王位于南郊,大赦,改晋永和七年为皇始元年。

追尊父洪为太祖武惠皇帝,缮宗庙、社稷于长安。

立妻强氏为皇后,子苌为皇太子,靓为平原公,生为淮南公,弟雄丞相、东海公,其餘封授各有差。

是年,野蚕成茧,野禾被原,百姓采野茧而衣,收野粟而食,关西家给人足。

二年正月,丞相雄等固请:’宜依汉、晋,兼皇王之美,不可过自谦冲,同赵之初号。’

健从之,僣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大赦。

诸公进爵为王,立五等之封,以次进之。

三年正月下书曰:’其令公卿已下,岁举贤良方正、孝廉、清才多略、博学秀才、异行各一人,或献书规谏,或面陈朕过。其速以闻,勿俱贵贱。’

四年,丞相东海王雄卒,赠相国,进封魏王,谥敬武王。

雄字元才,洪之季子,赵建武中拜龙骧将军,头大足短,故军中称为大头龙骧。

健甚重之,曰:’元才,吾之姬旦。’

五年四月,立淮南王生为皇太子。

六月,健寝疾,引太师鱼尊、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随等嘱以后事,受遗辅政。

乙酉,薨于太极前殿,年四十九。

葬原陵,伪谥明皇帝,庙号世宗。

永兴初,追尊曰景明皇帝,庙号高祖。

○符生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曰:符生,字长生,健第三子。

幼而粗暴,昏醉无赖,祖洪甚恶之。

生无一目,七岁,洪戏之,问侍者曰:’吾闻瞎儿一泪,信乎?’

侍者曰:’然。’

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泪耶!’

洪大惊,鞭之。

生曰:’性耐刀槊,不堪鞭捶。’

洪曰:’汝为尔不已,吾将以汝为奴。’

生曰:’可不如石勒也。’

及长,力举千钧,走及奔马。

皇始五年,僣即皇帝位,大赦,改年。

群臣奏:’先帝晏驾甫尔,不宜改号。’

生怒,不从,穷推议主。

寿光元年七月,杀右仆射段纯,以太子门大夫赵韶为仆射,太子舍人赵诲为中护军,著作佐郎董荣为尚书,并以佞幸进也。

九月,中书监胡文言于生:’昆频有客星孛于大角,荧惑入东井。大角为帝座,东井秦之分野,不出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愿陛下远追周文,修德以攘之。’

生曰:’皇后与朕对临天下,足塞大丧之变。’

於是杀皇后梁氏,诛太傅录尚书毛贵、车骑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

后,安之女孙。

又诛丞相雷弱儿。

诸羌悉叛。

弱儿,南安羌酋也。

生虽在谅闇,游饮荒淫,杀戮无道,弯弓露刃以见朝臣,锤钳锯凿备置左右。

未几,后妃公卿已下至于仆隶,诛五百餘人。

二年正月,嬖臣右仆射董荣言于生曰:’日蚀之灾,宜以贵臣应之。’

生曰:’惟有大司马。’

国之懿戚,不可,其在王司空。

生从之,诛司空王随。

壬戌,飨群臣于太极殿,乐奏,生亲歌以和之。

命尚书令辛牢典劝,既而生怒曰:’何不强酒?犹有坐者!’

引弓矢射牢杀之。

於是百僚大惧,无不引满昏醉,污服,蓬头僵仆,生以为乐。

三年四月,姚襄遣姚兰等众二万七千进据黄洛。

生遣平王黄眉、东海王坚、建节将军邓羌等步骑万五千以讨之。

羌伪不胜,引骑而退。

襄追之,至於三原,羌回骑拒襄,大战,获襄。

襄有骏马,日行千里,是战也,马倒而擒之。

眉等振旅而归。

初,长安谣曰:

“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

东海,即坚封也,第在洛门东。

生荒暴日滋,残虐弥甚。

群臣朔望漏尽请见,生曰:

“知尽乎?须待饮讫。”

或日暮而不出,百僚饥弊。

或至申酉之间方出临朝,酒怒色厉,多有杀戮。

或连月昏醉,弗堪省览。

或使宫人与男子裸交於殿前,引群臣临而观之。

或生剥牛羊驴马,爓鸡鸭,三五十为群,放之殿中。

或生剥死囚面皮,令其歌舞,观以为乐。

勋戚忠良,杀害略尽。

朝士奔逃草野,皆曰从虎口出。

左右得度一日,如过十年。

至於截胫、刳胎、拉助、锯头杀者动有千数。

生夜对侍婢曰:

“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

是夜清河王符法梦神告之:

“旦将祸集汝门,先觉,可以免。”

寤而心悸。

会侍婢来告,乃与特进梁平老等帅壮士数百人潜入云龙门,

东海王坚帅麾下三百人继集,宿卫将士皆舍仗归坚。

生犹昏寝不寤,坚众既至,生惊问左右曰:

“此辈何等人?”

引生至别室,废为越王,俄而杀之,时年二十三岁。

谥厉王,封子馗为越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偏霸部-卷五-译文

前燕慕容廆,字奕洛环,是昌黎棘城人。从前高辛氏在海边游玩,留下小儿子厌次在北方做夷族的首领,世代居住在辽东,被称为东胡。在秦汉时期被匈奴打败,他们分部保存在鲜卑山,因此又以此作为族名。曾祖父莫护跋,在魏国初年带领他的部落迁居辽西,跟随司马宣王讨伐公孙渊,被封为率义王,开始在棘城北边建国。看到燕代地区的年轻人戴着步摇冠,非常喜欢,于是也剪发戴冠,他的部落因此称他为步摇,后来发音错误,就成了慕容。祖父木延,跟随毌丘俭征讨高丽有功,被封为大都督。父亲涉归,因为保卫柳城的功勋被封为单于,迁居辽东,从此逐渐改变了胡族的风俗。他自己说,他仰慕天地二仪的德行,继承三光(日月星)的形态,于是以慕容为姓。慕容廆身高八尺,气度宏大。晋朝安北将军张华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他非凡,对他说:‘您将来必将成为一代英豪,能够挽救危难,拯救时代的人。’

涉归去世后,弟弟耐立,想要谋杀慕容廆,慕容廆逃亡到辽东徐郁家中。太康元年,国人杀死耐,迎接慕容廆回来。太康十年,他又回到徒河的青山。元康四年,定都大棘城,也就是所谓的紫蒙城。永嘉六年,王沉秉承皇帝的旨意任命慕容廆为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前锋大都督、大单于,他都辞让不接受。他提拔贤才,官方授任。鲁国的孔纂,是德高望重的清望族,被请为宾客;平原的刘赞,儒学渊博,担任东庠祭酒;他的儿子慕容率国胄在那里学习。太兴四年,晋朝派遣谒者持节、督幽平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封为辽东郡公,丹书铁券,秉承皇帝的旨意治理海东。咸和元年,加封为侍中,位特进。咸和八年夏五月,在文德殿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葬于青山。晋朝派遣使者赠予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襄公。慕容皝成为燕王,追谥为武宣王。慕容俊称帝,追尊为武宣帝。庙号高祖。

《晋书》记载:慕容廆在位四十九年。

慕容皝,字元真,是慕容廆的第二个儿子,小字万年。身高七尺八寸,雄壮坚毅,善于权谋策略,博学多才。晋朝建武元年,被封为振武将军。永昌初年,被封为左贤王,太宁末年,被封为平北将军、朝鲜公。咸和八年六月,即位为辽东公,代理平州刺史,监督管理部内事务。咸和九年八月,晋朝派遣谒者任命慕容皝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秉承皇帝的旨意,一切按照慕容廆的旧例。咸康二年七月,立儿子慕容俊为世子。咸康四年,任命左司马封奕为左长史。九月,封奕等人认为慕容皝地位重要而权力轻微,应该称燕王,于是上奏。十月,慕容皝在文德殿僭越称燕王,大赦境内。改设群官,任命封奕为相国。追尊先公为武宣王,先母为王后。建造文昌殿,出入警卫。立夫人段氏为王后,世子慕容俊为太子。这一年,棘城黑石谷有一块大石头自己竖立起来并移动。咸和八年七月,晋朝派遣使者鸿胪郭恡持节任命慕容皝为侍中、大都督河北诸军事、大将军、燕王,其余职务如故,封赐功臣百余人。九月,迁都龙城宫阙。太和十二年四月,黑龙一条、白龙一条在龙山出现。慕容皝带领群臣观看龙,距离龙有二百步。用太牢祭祀。两条龙头交尾嬉戏飞翔,解角离去。慕容皝非常高兴,赦免境内罪犯,将新宫殿命名为和龙,在山上建立龙翔寺。慕容皝酷爱文学,亲自创作《太上章》以代替《急就章》,又著《典诫》十五篇,用来教育子弟。太和十四年,慕容皝亲自到东庠考试学生,选拔通经书、有才华的人,提拔为近侍。十月,在承乾殿宴请群臣,右长史宋谚贪婪,赐予他一百匹布,命令他自己背回家,以此羞辱他的贪婪之心。太和十五年八月,慕容皝因为看到白兔,骑马射箭,马倒被伤。乘车回宫,召见太子慕容俊嘱托后事,对他说:‘现在中原还未平定,正需要建立功业,委以贤能,现在是时候了。恪智勇双全,能够承担重任,你把这件事交给他,以完成我的志愿。’九月,在承乾殿去世,享年五十二岁。十月,葬于龙山,谥号文明王。慕容俊称帝,追尊为文明皇帝,庙号太祖,陵墓称为龙平。

《晋书》记载:慕容皝曾经在西部边境打猎,将要渡河时,遇到一位老者,穿着红衣,骑着白马,举手招呼慕容皝说:‘这不是打猎的地方,大王应该回去。’慕容皝保密此事,没有宣扬。于是渡河,连续几天大获丰收,后来看到白兔,骑马射箭,马倒被伤,这才说出遇见老者的经过。乘车回宫,召见慕容俊嘱托后事。慕容皝在永和四年去世,在位十五年。

慕容俊,字宣英,是慕容皝的第二个儿子,小字贺赖跋。出生在农历十二月,有神异的光芒。身高八尺一寸,擅长文学,擅长辞赋,至于器物、车马、房屋都题写铭文来作为劝戒。慕容皝在位第八年,晋朝派遣使者任命慕容皝为燕王,任命慕容俊为安北将军、东夷校尉。第十一年,晋升为使持节、镇东将军。慕容皝去世后,慕容俊即位为燕王,赦免境内罪犯。元年春正月,慕容俊依照春秋列国故事,称元年。五月,听说赵国发生动乱,于是整军备战,准备进攻。七月,晋朝派遣谒者陈沈任命慕容俊为侍中、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冀并平四州牧、大将军、燕王,秉承皇帝的旨意封赐,一切按照慕容廆、慕容皝的旧例。元玺元年正月,司南车制成,慕容俊非常高兴,在慕容皝庙中报告。四月,派遣辅国将军恪、相国奕讨伐冉闵,在魏昌廉台交战,冉闵军队大败,被擒获并送来。冉闵的大将军蒋幹辅佐冉闵的儿子冉智坚守邺城。派遣辅国将军评等人率领骑兵一万讨伐他们,邺城北部的郡县全部投降。辅国将军评等二百一十人劝慕容俊称帝,命令说:‘非常之事,不是德薄之人应该听到的。’八月,攻克邺城。辅国将军评等人将冉闵的妻子董氏、太子冉智、太尉申锺以及皇帝的御用物品和六枚玉玺送到中山。传国玉玺蒋幹先送给了晋朝。慕容俊想要神化自己的事业,声称数运在自己身上,于是假装说冉闵的妻子得到玉玺献上,赐予冉闵的妻子奉玺君的称号。封冉智为海滨侯,任命辅国将军评为司州刺史镇守邺城。十月,辅国将军恪等三百五人奉献皇帝玉玺。十一月,慕容俊在正阳前殿僭越称帝,大赦天下,改年。当时晋朝派遣使者前来,慕容俊对使者说:‘告诉你们的天子,我承蒙人望,被中国推举,我已经称帝了。’庚午日,下诏说:‘追尊祖考,是古人的优良传统。武宣王尊为高祖武宣皇帝,文明王尊为太祖文明皇帝。’二年正月,立可足浑氏为皇后。

升平元年正月,立中山王慕容暐为皇太子,赦免其境内的罪犯,改年号为光寿。起初,慕容廆有一匹名叫赭白的骏马,它有着非凡的外貌和力量。当石虎攻打棘城时,慕容皝打算外出避难,想要骑这匹马,但马悲鸣踢咬,没有人能够靠近。慕容皝说:‘这匹马曾经见过先朝的异象,我曾经依靠它渡过难关,现在它不愿意出去,大概是因为先君的旨意。’于是停止了。石虎不久后撤退,慕容皝更加觉得这匹马非凡。到了这一年,慕容皝四十九岁,这匹马依然健壮,慕容皝把它和鲍家的马相比,让人铸造铜像来描绘它的形象,亲自为其撰写铭文和赞词,刻在铜像旁边,放置在蓟城东掖门。这个月,铜像制成而马却死了。

十一月,慕容皝从蓟迁往邺城。十二月,进入邺宫,实行大赦。修缮宫殿,重建铜雀台。任命吴王慕容垂为东夷校尉、平州刺史,镇守辽东。二年三月,常山寺的大树拔根而出,出土了七十三块美玉,光彩鲜艳,非常奇特。人们认为这是岳神降下的旨意,派遣尚书郎段勤用太牢祭祀。五月,辽西捕获了一只黑兔。

三年三月,慕容皝夜间梦见石虎咬他的臀部,醒来后感到厌恶,命令挖掘石虎的坟墓,打开棺材取出尸体,踩着尸体骂道:‘死胡,怎么敢梦见活着的天子!’派遣御史中尉李约列举石虎的残酷罪行,鞭打后投入漳水。十二月,慕容皝因病卧床,对大司马慕容恪说:‘我身体虚弱,恐怕难以康复。寿命长短,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是两个敌寇还未被消灭,太子慕容景茂年幼,担心他不能承受国家多难的局面。我想远追宋宣,把国家托付给你。’慕容恪说:‘太子虽然年幼,但天赋聪明,必定能够克服困难,治理国家,不能扰乱正统。’慕容皝生气地说:‘兄弟之间怎能虚情假意!’慕容恪说:‘陛下如果认为我能够承担天下重任,难道不能辅助幼主吗!’慕容皝说:‘如果你能像周公一样行事,我还担心什么呢!’四年正月,慕容皝在应福前殿去世,享年五十三岁。追谥为景昭皇帝,庙号烈祖,葬于龙陵。慕容皝喜欢文学典籍,性格严肃,从未穿着简慢的衣服上朝,即使在闲居宴乐时,也没有懈怠的神色。

《晋书》记载:慕容皝在位十一年,从即位到晚年,讲论不倦,处理政务之余,只与侍臣讨论义理,共著述四十多篇。

慕容暐,《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记载:慕容暐,字景茂,是慕容皝的第三个儿子。元玺三年,被封为中山王,不久立为皇太子。光寿四年,僭越即位,实行大赦,改年号。建熙元年,任命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录尚书,行周公之事,专管百官;庸王慕容评为太傅,辅佐朝政;司空慕容阳骛为太保;吴王慕容垂为河南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兖州牧,镇守梁国。建熙四年正月,慕容暐在南郊举行仪式。十月,太尉慕容奕迎接神主到和龙。起初,慕容暐将政务委托给太宰慕容恪,专门向博士王勗、助教尚锋、秘书郎杜诠学习经书,并让他们在身边讲解经义。至此,他通晓了各种经书,在东堂祭祀孔子,任命王勗为国子祭酒,尚锋为国子博士,杜诠为散骑侍郎,那些讲解经书的都有官职和封赏。建熙八年,太宰慕容恪去世。建熙九年十二月,有神降临邺城,自称湘女,有声音,与人交谈,几天后离去。建熙十年四月,立贵妃可朱浑氏为皇后。六月,晋朝大司马桓温率领五万大军前来攻打,一直到达枋头,吴王慕容垂大败桓温,斩杀三万多人,桓温逃回淮南。慕容垂打败桓温后,威望和德行更加显赫。太傅慕容评对此感到不便,太后与慕容评密谋杀害慕容垂。十二月,慕容垂逃往秦国。

建熙十一年六月,秦国辅国将军王猛、镇南将军杨安率领六万大军前来攻打。以太傅慕容评、下邳王慕容厉等率领三十万精兵,在潞川抵抗秦军。州郡盗贼蜂起,邺城中怪异现象频发。十月,慕容评与王猛在潞川交战,慕容评军队大败,他独自骑马逃回。王猛乘胜追击,长驱直入邺城。十月,苻坚率领大军与王猛会合,攻下邺城。城外混乱,散骑侍郎徐蔚等率领扶余、高句丽及上党人质子弟五百多人夜间打开城北门,迎接秦军。慕容暐与太傅慕容评、左卫将军慕容高等数十骑逃往昌黎。苻坚派遣将军郭庆率领五千骑兵追赶,追到高阳,秦将巨虎抓住了慕容暐,准备捆绑他,慕容暐说:‘你是什么小人,竟敢捆绑天子!’巨虎说:‘我是梁山巨虎,受命捆绑逆贼,哪有什么天子!’将慕容暐押送至邺城。苻坚询问他的情况,慕容暐说:‘狐狸死时头朝向坟墓,我想回到先人的陵墓死去!’苻坚感到哀怜,释放了他,让他回到宫中率领文武官员投降。苻坚进入邺宫,登上正阳殿,将慕容暐及王公以下以及四万多名鲜卑人迁往长安,封慕容暐为新兴郡侯,食邑五千户,不久任命为尚书。苻坚征召台城,担任平南将军别部都督。淮南战败后,随苻坚返回长安。不久,吴王慕容垂在邺城攻打苻丕,中山王慕容冲在关中起兵,慕容暐密谋杀害苻坚,事情败露,被苻坚杀害,享年三十五岁。慕容德称帝,追谥慕容暐为幽皇帝。

《晋书》记载:起初,慕容廆在晋武帝太康六年称公,到慕容暐时传了四代。慕容暐在位十一年,在晋朝海西公太和五年被灭,从慕容廆到慕容暐共八十五年。

前秦苻洪,《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记载:苻洪,字广世,是略阳临渭氐人。他的先祖是有扈氏的后代,子孙强盛,世为氐族首领。后来家里池塘中长出蒲草,长达五丈,节间像竹子一样,当时的人都觉得不寻常,称他家为蒲家,因此以蒲为姓。他的父亲苻怀归,是部落小帅。母亲姜氏,在睡觉时生下苻洪。在此之前,陇右地区大雨连绵,百姓苦不堪言,有歌谣说:‘雨若不止,洪水必起。’因此给他取名为洪。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接替成为部帅。他好学多才,善于骑射。

在刘氏之乱时,他散尽千金,招募英才,晋朝和氐族的人都前来投奔他,推举他为盟主。刘聪派遣使者任命他为平远将军,他拒绝接受,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洛阳公,氐族人推举他为首领。刘曜任命他为氐王,等到刘曜在洛阳战败,苻洪率领部下西迁至陇山。石虎将军攻打上邽,苻洪前往拜见石虎,投降。石虎赤脚出门迎接他,任命他为冠军将军、监六夷诸军事、泾阳伯。赵建平四年,石生在关中起兵,苻洪于是西结张骏,自称晋北平将军、雍州刺史。石虎灭掉石生后,苻洪率领两万户部下东下陇东,前往冯翊,石虎任命他为护氐校尉,进封为侯。将秦雍州的十多万户羌族民迁往关东,迁苻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安置在枋头。在征讨段辽的战役中立功,进封为西平郡公。佛图澄说符氏有王气,石虎暗中想要杀他。苻洪称病不朝。

太宁元年,符洪晋升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并封为本国略阳郡公。当时姚弋仲也意图占据关中,担心符洪会先他一步,于是派儿子姚襄率领五万军队来攻打符洪。符洪迎战并击败了姚襄。于是安定梁扰楞等关西名士劝说符洪说:‘现在胡人的运势已经结束,中原动荡不安,明公您的英武如同天授,必然能继承周、汉的踪迹,应该称帝,以满足四海的期望。’符洪因为谶文中有‘草付应王’的预言,又因为孙坚出生时背上有个‘符’字,于是改姓为符氏,自称大将军、单于、三秦王。起初,赵将军麻秋在枹罕镇守,听说冉闵之乱后,率领军队归顺邺城,符洪派儿子符雄迎击并俘虏了他,任命他为军师将军。麻秋劝说符洪迁都长安。不久后,麻秋在宴会上毒杀了符洪,意图吞并他的军队,世子符健收捕并杀死了麻秋。符洪临死前对符健说:‘关中是周、汉的旧都,地势优越的国家,我死后你就可以进军西去。’说完后不久便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符健,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记载:健字建业,是符洪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姜氏梦见大熊而怀孕。出生的那天晚上,符洪梦见他的族曾祖氐王蒲健对他说:‘这个孩子能振兴家门,可以取我的名字。’于是给孩子取名蒲,字世健,后来为了避免与石虎的外祖父张蒲同名,所以改了名字。晋永和六年,自称晋征西大将军、开府、都督关西诸军事、雍州刺史。于是率领全部军队西行,到达盟津,架起浮桥渡河,渡河后烧毁了浮桥。三辅的堡垒全部投降。十一月,进入都城长安,于是左长史贾玄硕等人依照诸葛亮、刘备的故事,上表推举符健为秦王。贾玄硕等人于是上尊号,符健假装推辞了几次,才接受。皇始元年正月,在城南郊僭越即位为天王,大赦天下,将晋永和七年改为皇始元年。追尊父亲符洪为太祖武惠皇帝,在长安修建宗庙和社稷。立妻子强氏为皇后,儿子符苌为皇太子,符靓为平原公,符生为淮南公,弟弟符雄为丞相、东海公,其余封授各有差别。这一年,野蚕结茧,野禾覆盖原野,百姓采集野茧做衣服,收获野禾为食,关西家家户户富足。

二年正月,丞相符雄等人坚决请求:‘应该效仿汉、晋,兼有皇王的美称,不可过于谦逊,与赵初的称号相同。’符健同意了,僭越即位为皇帝于太极殿,大赦天下。各位公卿晋升为王,设立五等封爵,依次晋升。三年正月下诏书说:‘命令公卿以下,每年举荐贤良方正、孝廉、有才略的清才、博学多才的秀才、有特殊行为的人各一人,或者献书规谏,或者当面陈述朕的过错。速速上报,不要分贵贱。’四年,丞相东海王符雄去世,追赠相国,进封为魏王,谥号敬武王。符雄字元才,是符洪的小儿子,赵建武年间被任命为龙骧将军,因为头大脚短,所以军中称他为大头龙骧。符健非常重视他,说:‘元才,我是你的姬旦。’五年四月,立淮南王符生为皇太子。六月,符健病重,召见太师鱼尊、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随等人托付后事,接受遗命辅佐朝政。乙酉日,符健在太极前殿去世,享年四十九岁。葬于原陵,追谥为明皇帝,庙号为世宗。永兴初年,追尊为景明皇帝,庙号为高祖。

符生,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记载:符生,字长生,是符健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粗暴无赖,酗酒无度,祖父符洪非常讨厌他。符生一只眼睛瞎了,七岁时,符洪和他开玩笑,问侍者说:‘我听说瞎子只会流一滴泪,是真的吗?’侍者说:‘是的。’符生生气,拔出佩刀自刺出血,说:‘这也算一滴泪吗!’符洪大惊,鞭打了他。符生说:‘我忍受刀槊可以,但忍受鞭打不行。’符洪说:‘你这样下去不停,我将把你当作奴隶。’符生说:‘那不如石勒。’长大后,他力能举千钧,跑得比马还快。

皇始五年,符生僭越即位为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群臣上奏说:‘先帝驾崩不久,不宜更改年号。’符生发怒,不听从,坚持要推举议主。寿光元年七月,杀死右仆射段纯,任命太子门大夫赵韶为仆射,太子舍人赵诲为中护军,著作佐郎董荣为尚书,都是因为他们的谄媚而得到提拔。九月,中书监胡文言对符生说:‘最近有客星出现在大角星,火星进入东井星区。大角星是帝座,东井星区是秦的分野,不出三年,国家将有大的丧事,大臣将被杀。愿陛下效仿周文王,修养德行来消除这些灾祸。’符生说:‘皇后与我共同治理天下,足以避免大丧之变。’于是杀死皇后梁氏,诛杀太傅录尚书毛贵、车骑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梁安是梁楞的女儿。又诛杀丞相雷弱儿。所有羌人都叛变了。雷弱儿是南安羌族的首领。尽管符生处于丧期,他还是沉迷于酒色,杀戮无道,弯弓露刃接见朝臣,身边备有锤、钳、锯、凿等刑具。不久之后,从皇后、妃子、公卿到仆隶,共诛杀了五百多人。二年正月,宠臣右仆射董荣对符生说:‘日食之灾,应该用贵臣来应验。’符生说:‘只有大司马。’国家的亲王不行,那么就在王司空。符生听从了他的建议,诛杀了司空王随。壬戌日,在太极殿宴请群臣,音乐演奏,符生亲自唱歌与之应和。命令尚书令辛牢负责劝酒,不久符生发怒说:‘为什么不强迫他们喝酒?还有坐着的人!’拿起弓箭射杀了辛牢。于是百官都非常害怕,无不举杯痛饮,醉倒在地,符生以此为乐。

三年四月,姚襄派遣姚兰等率领两万七千人进驻黄洛。符生派遣平王黄眉、东海王符坚、建节将军邓羌等步兵骑兵一万五千人去讨伐他们。邓羌假装战败,带领骑兵撤退。姚襄追赶,到了三原,邓羌回过头来抵抗姚襄,发生激战,俘虏了姚襄。姚襄有一匹骏马,日行千里,在这场战斗中,马倒而被擒。黄眉等人整顿军队返回。

起初,长安城有民谣说:‘东海的大鱼变成了龙,男子成为王,女子成为公,问他们在哪里,就在洛门东。’这里的‘东海’指的是坚封,只是位置在洛门东。生荒暴虐日益加剧,残暴行为更加严重。大臣们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的晚上请见,生说:‘知道了吗?得等喝完酒。’有时到了傍晚还不出来,百官饥饿疲惫。有时到了申时酉时之间才出来上朝,酒醉色厉,经常有杀戮。有时连续几个月都醉醺醺的,无法处理政务。有时让宫女和男子在殿前裸体交合,引群臣前来观看。有时生剥牛羊驴马的皮,烤鸡鸭,三五十只一群,放在殿中。有时生剥死囚的面皮,让他们跳舞唱歌,以此取乐。功臣和忠良之人,几乎都被杀害殆尽。朝中的官员纷纷逃到民间,都说从虎口里出来了。左右的人能度过一天,就像过了十年一样。至于砍腿、剖腹、拉筋、锯头等残忍的杀人方式,动不动就有上千起。生在夜晚对着侍婢说:‘阿法兄弟也不可信任,明天就要除掉他们。’这天晚上,清河王符法梦见神明告诉他:‘明天将有灾祸降临到你家,你先知道了,可以避免。’醒来后心中惊恐。恰逢侍婢来报告,于是与特进梁平老等人带领数百名壮士悄悄进入云龙门,东海王坚带领手下三百人随后聚集,守卫的将士都放下武器归附于坚。生还在昏睡中未醒,坚的军队一到,生惊讶地询问左右的人说:‘这些人是什么人?’然后被带到另一个房间,被废为越王,不久后被杀,当时年仅二十三岁。追谥为厉王,封儿子馗为越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偏霸部-卷五-注解

慕容廆:慕容廆是前燕的开国君主,字奕洛环,昌黎棘城人。他的家族源自东胡,是北夷的一支。慕容廆的曾祖莫护跋在魏国时期率部进入辽西,并参与了讨伐公孙渊的战役,被封为率义王,开始在棘城北建立国家。

步摇冠:步摇冠是一种古代的冠饰,通常由丝带和珠玉等装饰品组成,行走时珠玉会随之摇动。慕容廆因喜欢这种冠饰而仿效,后来他的部下称他为步摇,音讹后成为慕容。

东胡:东胡是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与鲜卑、乌桓等民族有密切关系。他们居住在辽河流域,是慕容廆家族的起源。

匈奴:匈奴是古代游牧民族,曾与汉朝多次发生战争。在秦汉之际,匈奴击败了东胡,迫使东胡分保鲜卑山。

鲜卑山:鲜卑山是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地区的一座山,是鲜卑民族的发源地。

司马宣王:司马宣王指的是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人物,曾任征东将军,讨伐过公孙渊。

公孙渊:公孙渊是三国时期辽东的割据势力,后被司马懿所灭。

单于:古代北方民族对首领的称呼,此处指符洪自称的官职。

辽东:辽东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东部。

二仪:二仪指的是天和地,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代表宇宙的根本元素。

三光:三光指的是日、月、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们象征着光明和秩序。

步摇:步摇是一种古代的装饰品,通常为女性的头饰,行走时随步伐摇动。

谒者:谒者是古代官职,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或接待外国使者。

平州牧:平州牧是古代的一个地方行政官职,负责管理平州地区的政务。

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在皇帝左右侍从,参与机密事务。

冠军将军:冠军将军是古代的一种武官职称,负责统领军队,担任军事指挥。

前锋大都督:前锋大都督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官职,负责指挥军队的前锋部队。

慕容皝:慕容皝是前燕的第二位君主,字元真,是慕容廆的儿子。他继承父业,继续扩张前燕的势力。

振武将军:振武将军是古代的一种武官职称,负责统领边防部队,维护边疆安全。

左贤王:左贤王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称号,通常位于首领之下。

平北将军:平北将军是古代的一种武官职称,负责统领北方地区的军事。

朝鲜公:朝鲜公是古代的一个封号,通常授予有功的将领。

侍中:古代官职,为皇帝左右的亲信,参与朝政。

大都督:大都督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官职,负责统领大军,担任军事指挥。

大将军:古代官职,掌管军事,地位很高。

燕王:燕王是前燕的国号,慕容皝被封为燕王,标志着前燕的正式建立。

文昌殿:文昌殿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部分,通常用于举行文治活动。

东庠:东庠是古代学校的一种,用于教育贵族子弟。

近侍:近侍是古代官职,负责在皇帝左右侍从,参与机密事务。

谒者郭恡:谒者郭恡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或接待外国使者。

龙城宫阙:龙城宫阙是前燕的都城,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

龙: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常被用来代表皇帝或帝位。

太上章:太上章是古代的一种文章形式,通常用于皇帝的诏书或重要文告。

典诫:典诫是一种古代的教诲书籍,用于告诫人们遵守道德规范。

胄子:胄子是指贵族子弟,古代贵族教育中的一种称呼。

东庠考试:东庠考试是古代的一种学校考试,用于选拔优秀学生。

承乾殿:承乾殿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部分,通常用于举行重要会议或宴会。

右长史宋谚:右长史宋谚是慕容皝时期的一位官员,因贪婪而被慕容皝惩罚。

马倒:马倒指的是马匹因某种原因而摔倒。

辇:辇是古代的一种车辆,用于皇帝或贵族出行。

正阳前殿:正阳前殿是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一部分,通常用于举行重要仪式或会议。

司南车:司南车是古代的一种测量工具,用于测定方位。

冉闵:冉闵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领袖,后被慕容俊所灭。

蒋幹:蒋幹是冉闵的大将军,曾辅佐冉闵守卫邺城。

奉玺君:奉玺君是慕容俊赐予冉闵妻子的封号,以示对冉闵政权的认可。

海滨侯:海滨侯是慕容俊封给冉智的封号,以示对冉智的安抚。

司州刺史:司州刺史是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官职,负责管理司州地区的政务。

中山王暐:中山王暐(319年-348年),名慕容暐,字景茂,是十六国时期前燕国的第二位皇帝,慕容皝的第三子。

皇太子:皇帝的继承人,皇太子是太子的一种尊称。

赦:赦免,指免除罪犯的刑罚或减轻其罪。

光寿:光寿是前燕国的一个年号,慕容俊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

骏马:骏马指马中的良马,速度快,跑得远。

赭白:赭白是一种颜色,指赤褐色。

奇相逸力:奇相逸力形容马的外貌奇特,能力超群。

石虎:石虎(279年-349年),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以残暴著称。

棘城:棘城是古代的一个城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

皝:皝(hào),即慕容皝,前燕国的开国皇帝。

蓟城:蓟城是古代的一个城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东掖门:东掖门是宫殿的东门,通常供皇帝或高级官员出入。

象:象指雕像或塑像。

辽西:辽西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西部。

璧:璧是一种古代玉器,圆形,中间有孔。

岳神:岳神指山岳的神灵。

太牢:太牢是指古代祭祀时用的牛、羊、猪三牲全备的祭祀。

尚书郎:尚书郎是古代官职,负责处理皇帝的文书。

段勤:段勤是前燕国的一位尚书郎。

鲍氏:鲍氏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家族,具体指代不明。

铜雀台:铜雀台是古代的一座台阁,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

吴王垂:吴王垂(321年-376年),名慕容垂,是十六国时期前燕国的将领,后成为前秦的皇帝。

东夷校尉:东夷校尉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东夷地区。

平州刺史:平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平州地区。

常山寺:常山寺是古代的一座寺庙。

璧七十三:璧七十三指发现七十三块璧。

义理:义理指道德、伦理等原则。

铸铜:铸铜指用铜铸造成雕像或器物。

铭赞:铭赞是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美和纪念的文字。

镌颂:镌颂是指雕刻颂词。

蓟:蓟是古代的一个城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

邺: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大赦:古代皇帝对犯人实行大赦,即免除罪责。

缮宫殿:缮宫殿是指修缮宫殿。

晋书:《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晋朝的历史。

十六国春秋:《十六国春秋》是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十六国时期的历史。

前燕:前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国家,由慕容氏建立。

慕容暐:慕容暐(319年-348年),名慕容暐,字景茂,是十六国时期前燕国的第二位皇帝。

宋宣:宋宣可能指的是宋国的宣帝,但具体指代不明。

大司马:大司马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军事。

恪:恪可能指慕容恪,前燕国的将领。

景茂:景茂是慕容暐的字。

周公:周公是指周公旦,周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以贤能著称。

应福前殿:应福前殿是前燕国宫殿的名称。

伪谥:伪谥是指对已故皇帝或贵族的非正式谥号。

庙号:庙号是指对已故皇帝的尊称。

烈祖:烈祖是对已故皇帝的一种尊称。

龙陵:龙陵是前燕帝慕容俊的陵墓。

文籍:文籍指书籍。

重服:重服是指正式的朝服。

闲居宴处:闲居宴处指在闲暇时居住和宴乐。

惙顿:惙顿是指身体虚弱,精神不振。

社稷:古代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也泛指国家。

少主:少主是指年轻的君主。

家国多难:家国多难指国家内部和外部的困难。

雅好:雅好是指非常喜欢。

性严重:性严重是指性格严肃、庄重。

慢服:慢服是指非正式的便服。

临朝:临朝是指皇帝或国王上朝处理政务。

晋武帝:晋武帝是指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

太康六年:太康六年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即公元285年。

十六国:十六国是指公元304年至439年间,中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出现的多个民族国家。

略阳:略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南部。

临渭:临渭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

有扈氏:有扈氏是古代的一个氏族,后来成为氐族的一部分。

刘氏之乱:刘氏之乱可能指刘聪统治时期发生的动乱。

千金:千金指大量的金钱。

俊杰:俊杰是指才能出众的人。

戎晋:戎晋可能指戎族和晋人,即汉族。

襁负:襁负是指背负或携带。

盟主:盟主是指结盟的首领。

平远将军:平远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护氐校尉:护氐校尉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氐族。

秦州刺史:秦州刺史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秦州地区。

洛阳公:洛阳公是古代的一种封号。

陇右:陇右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南部。

上邽:上邽是古代的一个城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

张骏:张骏是十六国时期前凉国的皇帝。

晋北平将军:晋北平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雍州刺史:古代官职,雍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刺史是地方行政长官。

冯翊:冯翊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

关东:关东是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龙骧将军:古代官职,掌管龙骧军,即精锐的骑兵部队。

流民都督:流民都督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流民。

枋头:枋头是古代的一个城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

段辽:段辽是十六国时期辽西的割据者。

西平郡公:西平郡公是古代的一种封号。

佛图澄:佛图澄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符氏:指符洪改姓符氏,成为符姓的始祖。

太宁元年:太宁是东晋的一个年号,元年即公元349年。这是指在太宁年间的第一年。

车骑大将军:古代官职,掌管车骑,参与军事。

开府仪同三司:古代官职,开府是设立府署,仪同三司是享受三公的礼仪待遇。

姚弋仲: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将领,图据关中,即意图占据关中地区。

洪:指符洪,前秦的开国皇帝。

谶文:古代的一种预言性的文字,常被用作预言未来的吉凶。

草付应王:古代谶文中的一种预言,意指“草”字加上“付”字应验为“王”字,暗示符洪有称王之命。

孙坚: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字伯符,与符洪的姓氏有关。

三秦王:指符洪自称的封号,三秦是指秦朝末年,关中地区分为三个部分,这里泛指关中地区。

枹罕:古代地名,位于今甘肃省。

冉闵之乱:指十六国时期,冉闵领导的一场混乱。

军师将军:古代官职,军师是军队中的智囊,将军是军事指挥官。

西都长安:古代都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前秦的都城。

三辅:古代对关中地区的称呼,包括京兆、凤翔、岐山三个地区。

堡壁:古代的防御工事,类似城堡。

左长史:古代官职,长史是官署中的高级官员,左长史是长史的副职。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智谋著称。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以仁德著称。

秦王:古代封号,指符健被封为秦王。

皇始元年:前秦的年号,元年即公元351年。

太祖武惠皇帝:符洪的谥号,太祖指开国皇帝,武惠是赞颂其武功和仁惠的谥号。

皇后:皇帝的正室,皇后是皇帝的妻子。

平原公:古代封号,指符健的儿子符生被封为平原公。

淮南公:古代封号,指符健的儿子符生被封为淮南公。

丞相:古代官职,相国是宰相的一种称呼,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东海公:古代封号,指符健的儿子符雄被封为东海公。

野蚕:野生的一种蚕,能吐丝。

野禾:野生的一种谷物。

关西:指关中地区,即今陕西省西部。

僣即:古代指未经正式册封而自称皇帝。

太极殿:古代宫殿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谅闇:古代指皇帝或皇太子去世后的哀悼期。

皇后梁氏:指符生杀害的皇后,姓梁。

太傅:古代官职,是辅佐皇帝的高级官员。

车骑尚书令:古代官职,车骑是车骑将军的简称,尚书令是尚书省的最高长官。

左仆射:古代官职,仆射是副职,左仆射是左辅的副职。

诸羌:古代对羌族的一种称呼。

大头龙骧:指符雄的形象特征,头大脚短。

姬旦: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以贤能著称。

晏驾:古代对皇帝去世的一种委婉说法。

大角:星座名,位于天空的东北方。

荧惑:古代对火星的称呼。

东井:星座名,位于天空的东南方。

大丧:指皇帝或皇太子去世。

佞幸:指谄媚取宠的人。

后妃:指皇后及其嫔妃。

仆隶:古代对奴隶的称呼。

黄眉:古代将领名。

东海王坚:指符坚,前秦的皇帝。

建节将军:古代官职,建节是节制的意思,将军是军事指挥官。

长安谣:长安城中的民间歌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某位统治者的不满和讽刺。

东海大鱼化为龙:比喻有才能的人或英雄,此处可能指东海王慕容恪的儿子慕容儁,他后来成为前燕的开国皇帝。

男为王,女为公: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这里可能指的是男性成为国王,女性成为高官。

洛门东:指洛阳城的东门,这里可能是指洛阳城。

坚封:指东晋时期的名将桓温,此处可能是指他的封号。

生荒暴日滋,残虐弥甚:形容统治者的残暴和暴政日益加剧。

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里指群臣请求觐见的时间。

漏尽:古代计时工具,指时间已到深夜。

酒怒色厉:形容统治者酒后发怒,脸色凶狠。

杀戮:指杀害无辜的人。

勋戚忠良:指有功绩的贵族和忠诚善良的人。

草野:指民间,与官场相对。

阿法兄弟:指慕容儁的兄弟,此处可能是指慕容恪的其他儿子。

云龙门:洛阳城东门,此处可能是指慕容恪的军队进入洛阳城。

截胫、刳胎、拉助、锯头杀:指各种残忍的杀人方式,形容统治者的残暴。

谥厉王:指慕容儁被追封的谥号,厉王意味着严厉、残酷。

封子馗为越侯:指慕容儁的儿子慕容馗被封为越侯,继承王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偏霸部-卷五-评注

初,长安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 这首谣谚以神话般的意象描绘了长安城中的政治斗争,东海大鱼化为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跃升,男为王,女为公则暗示了性别在权力结构中的特殊地位。洛门东的提问则指向了权力的具体位置,这种隐晦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人对政治权力的微妙态度。

东海,即坚封也,第在洛门东。此句进一步解释了谣谚中的东海大鱼,将其与实际的人物——东海王坚联系起来,坚封即指东海王坚的封号。这里的‘第’字,有可能是‘第’字误写,实际应为‘地’,即东海王坚的封地位于洛门东。

生荒暴日滋,残虐弥甚。此句描述了东海王坚的统治方式,‘生荒’和‘暴日滋’形容他的统治荒谬而残暴,‘残虐弥甚’则强调了这种残暴的加剧。

群臣朔望漏尽请见,生曰:’知尽乎?须待饮讫。’ 这里的‘生’指的是东海王坚,朔望指的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漏尽则是指夜深人静之时。东海王坚以饮酒为借口,拖延见群臣的时间,这种行为不仅显示了其傲慢,也反映了其不愿承担责任的态度。

或日暮而不出,百僚饥弊。或至申酉之间方出临朝,酒怒色厉,多有杀戮。这两句描绘了东海王坚在朝政上的无常和残暴,他常常让百官等待到很晚才处理政务,而且常常酒后发怒,导致杀戮。

或连月昏醉,弗堪省览。或使宫人与男子裸交於殿前,引群臣临而观之。这两句描述了东海王坚荒淫无度的生活,他的行为不仅荒唐,而且对群臣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或生剥牛羊驴马,爓鸡鸭,三五十为群,放之殿中。或生剥死囚面皮,令其歌舞,观以为乐。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东海王坚的残忍和变态,他不仅对动物进行残酷的屠杀,还对死囚进行非人的虐待。

勋戚忠良,杀害略尽。朝士奔逃草野,皆曰从虎口出。左右得度一日,如过十年。这里的‘勋戚忠良’指的是朝廷中的忠臣良将,‘略尽’则意味着他们几乎被东海王坚杀尽。朝士的奔逃和时间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东海王坚的暴政。

至於截胫、刳胎、拉助、锯头杀者动有千数。这里的‘截胫、刳胎、拉助、锯头’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东海王坚残忍的杀人手段,‘动有千数’则说明这种残忍的行为非常频繁。

生夜对侍婢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当除之。’ 这句话揭示了东海王坚的猜忌和残暴,他甚至对自己的兄弟也不信任,并准备将其杀害。

是夜清河王符法梦神告之:’旦将祸集汝门,先觉,可以免。’ 这里的清河王符法通过梦境得知即将到来的灾难,并得到了神的启示,预示着有逃生的机会。

会侍婢来告,乃与特进梁平老等帅壮士数百人潜入云龙门,东海王坚帅麾下三百人继集,宿卫将士皆舍仗归坚。这里的叙述展现了东海王坚的军队在关键时刻的背叛,以及他自己的军队对他的忠诚。

生犹昏寝不寤,坚众既至,生惊问左右曰:’此辈何等人?’ 引生至别室,废为越王,俄而杀之,时年二十三岁。谥厉王,封子馗为越侯。这段描述了东海王坚的覆灭,他最终被自己的军队推翻,并遭到杀害,这一结局是对他暴政的严厉惩罚。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偏霸部-卷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36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