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四十九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四十九-原文

《宋书》曰:晋安帝义熙初,高祖命琅琊王弘为徐州治中从事吏,不就,隐于会稽,与鲁国孔淳之为莫逆交。

又曰:何点,字子皙,庐江灊人也。宋徵为庶子,不就。与陈郡谢瀹、吴国张融、会稽孔稚珪为莫逆之交。

王知肾露宋纪》曰:孔淳之隐居剡山,尝遇桑门法崇於三山,披衿领契,自以为得意之交。

《齐春秋》曰:檀超,字悦祖,高平金乡人也。少而负气。始为南徐州西曹书佐,与别驾萧惠开抗礼。惠开,自以地位居前,稍相凌驾。而啸傲不以地势推之,谓惠开曰:’我与卿并有何等官阀?俱是国家征时外戚耳。何以一爵高人!’惠开欣然,更为刎颈之交。

《齐书》曰:刘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顾谓悛曰:’此况卿也。今日与卿尽布衣之交游。’悛起拜谢。

又曰:柳世隆,字彦绪,河东解县人。宋太尉玄景弟也。当时名士张绪、王延之、沈淡之徒,雅相钦慕,以为君子之交。

又曰:刘善明素与崔思祖友善,闻死恸哭,仍得病卒。

又曰:孔稚珪,字德璋,会稽人也。早立名誉,当时名士陆惠晓、谢瀹、张融、何点、沈渊,相与为君子之交。

《梁书》曰:何逊,字仲言,东郡郯人也。弱冠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答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赏。

又曰:张缅弟缵迁尚书吏部,河东裴子野曰:’张吏部有喉舌之任。’子野性旷远,自云年出三十,不复诣人。初未与缵遇,便相推重。因为忘年交。

又曰:萧介,性高简,少交游,惟与族兄琛、从兄眕(音轸。)素、及洽、从弟淑等文酒赏会,时人以比谢氏乌衣之游。

又曰:高祖性不好声色,颇慕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交。

何玄之《梁典》曰:刘许,字彦度。与陈留阮籍、李绪申金兰之契。筑室锺阜之傍,共听内义,钻寻奥典。

《魏书》曰:夏侯尚,字伯仁。有筹画知略,文帝器之,为布衣之交。

《后魏书》曰:眭夸,一名昶,赵郡高邑人也。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

《北齐书》曰:崔瞻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与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恒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於何闻过也?’

又曰:袁聿修历任清华,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往来。

又曰:裴谳(鱼列切。)之,字士平。不妄交游,惟与陇西辛术、赵郡李绘、顿丘李构、清河崔瞻为妄年之交。

《后周书》曰:柳弘,字光道,河东解县人。少聪颍,工草隶,博涉群书,词彩丰赡。与弘农杨素为莫逆之交。

又曰:张轨,济阴临邑人也。少好学,志识开朗。初在洛阳,家贫,与乐安孙仁为莫逆之交,每易衣而出,以此见称。

又曰:黎景希,字季明,河间鄚(音莫。)人也。好占玄象,颇知术数,而落魄(音托。)不事生业。与范阳卢道源为莫逆之交。

又曰:韦敻,(休政切。)字弘远。志尚夷简,澹於荣利。周弘正乃造敻,谈谑尽日,恨相遇之晚也。后请敻至宾馆,敻未赴。弘正乃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当时所钦挹如此。

《南史》曰:谢弘微性宽博,无喜愠。末年尝与友人棋,友人西南棋有死势,复一客曰:’西风急,或有覆舟者。’友人悟,乃救之。弘微大怒,投局於地。识者知其暮年之事,果以此岁终。

《北史》曰:卢怀仁,有行捡,善与人交。与琅琊王衍、陇西李寿之情好相得,尝语衍云:’昔太丘道广、许邵知而不顾,嵇生峭立锺会遇而绝言语,处季孟之间,去其太甚。’衍曰:’然。’

《三十国春秋》曰:敦煌太守李暠(古老切。)表於段业,暠称尽忠不贰,横为李嗣所谗,请业杀嗣。暠自归司败,业乃杀嗣,遣使谢暠,初,嗣与暠结刎颈之交,嗣常以宗族托暠曰:’我身犹子身,勿为疑也。’及是暠反为嗣所构,暠乃恨之。

又曰:姚苌单骑度淮,见豫州刺史谢尚于寿阳,幅巾以待之,一面如旧相识。

又曰:王镇恶随宋高祖入关中。初,镇恶流寓崤渑,崤渑人李方厚待之。镇恶曰:’待吾伫英雄主,取万户侯,乃厚相报。’方笑曰:’本县足矣。’镇恶力不绝人,不闲弓马,略通诸子兵书,纵横有智计,以此成名。及是,李方尚在,镇恶升堂拜母,表方渑池令。

《陈书》曰:江总聪敏,笃学有文。范阳张缵、琅琊王筠、南阳刘之遴,并高才硕学,总时少有名,缵等雅相推重,为忘年友。

又曰:陆景文,字叔辩。少有胆略,武勇,与陈武帝有布衣之旧。

《隋书》曰:李密与杨玄感为刎颈之交,尤好兵书,常皆在口。

《唐书》曰:武德中玄敬为秘书郎,太宗召为天策府参军,兼直记室。薛收与玄敬俱为文学馆学士。时房、杜等处心腹之寄,深相友托。玄敬畏於权势,竟不之狎。如晦常云:’小记室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又曰:于休烈,河南人也。贞观中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心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延陵包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

又曰:王琚,怀州河内人也。

少孤而聪敏,有才略,好玄象合炼之学。

神龙初,尝谒驸马王同皎,同皎甚器之。

言及谋刺武三思事,琚义许之,与周璟、张仲之为忘年之友。

又曰:萧昕,河南人也。

开玄中,首举博学弘词,首婶武县主簿,后迁左拾遗。

昕尝与布衣张镐友善,表荐之曰:

‘如镐者,用之则为王者师,不用之则幽谷一叟尔。’

玄宗擢镐拾遗,后为将相。

又曰:权皋,德舆之父,大历中卒于家。

玄和中谥曰:

‘贞孝’。

初,皋卒,韩泂、王定为服朋友之丧,李华为其墓表,以为:

‘分天下善恶,一人而已’。

又曰: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

少为盗,与乡人辅公祐为刎颈之交。

公祏姑家公牧羊为业,公祐数攘羊以馈之。

又曰:杨凭,字虚受。

为左散骑。

少负气节,与母弟凝、凌相爱,皆有名。

重交游,与穆质、许孟容、李鄘、王仲舒为友,故时人称穆、许、李之交。

又曰:朱敬则,亳州永城人也。

长寿中,为右补阙。

家代孝义称。

敬则倜傥,早以词学知名。

与左史江融、尚书左仆射魏玄忠相友善。

又曰:刘黑闼,贝州漳南人也。

与窦建德少相友善。

家贫无以自给,建德每资之。

黑闼所费至尽,而不以为疑,建德亦弗之间也。

又曰:刘孝孙者,荆州人也。

祖贞周,石台太守。

孝孙弱冠知名,为当时词人。

虞世南、蔡君和、孔德绍、庾自直、刘斌等登临山水,结为交会。

又曰:陆象先弟监察御史景倩,吏部侍郎景融,大理正景献,河南令景裔,皆有美誉。

僧一行少时,与象先昆弟友善,常谓人曰:

‘陆氏兄弟皆有才行,古之荀、陈,无以加也。’

又曰:杨纂,华州华阴县人也。

父文伟,隋温州刺史。

纂略涉经史,尤明时务。

少与琅琊颜师古、敦煌令狐德棻(音芬。)友善。

大业中,进士举,终为考功郎中。

又曰:张道源尝与友人客游,友人病,中宵而卒,道源恐惊扰主人,遂共尸卧,达曙方哭,亲步营送至其本乡。

后仕隋,吻监察御史。

又曰:孔绍安,越州山阴人也,陈吏部尚书奂之子也。

少以文词知名。

年十三,入隋,徙居京兆鄠县。

闭门读诵,集数十万言。

时有词人孙万寿,与绍安笃忘年之好。

绍安大业末吻监察御史。

又曰:李密,长安人也。

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

密开皇中袭父爵,年始弱冠。

尚书令杨素见而奇之,谓其子玄感曰:

‘李密智计不穷,尔所不及,可与为友。’

玄感遂倾心礼遇,定为刎颈之交。

又曰:刘裔之,徐州彭城人也。

少有学业,与隋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交。

又曰:柳宗玄移柳州,时刘禹锡得播州,宗玄谓所亲曰:

‘禹锡有母,今为郡蛮方,绝域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吾於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即草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禹锡易连山。

又曰:张九龄,素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友善。

挺之等皆有才幹,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所称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四十九-译文

《宋书》记载:晋安帝义熙初年,高祖命令琅琊王弘担任徐州治中从事吏,但他没有接受任命,而是隐居在会稽,与鲁国孔淳之成为莫逆之交。

《宋书》又记载:何点,字子皙,是庐江灊地的人。宋征邀请他担任庶子,但他没有接受。他与陈郡谢瀹、吴国张融、会稽孔稚珪成为莫逆之交。

《王知肾露宋纪》记载:孔淳之隐居在剡山,曾经在三山遇到僧人法崇,两人披襟领带,自以为结成了得意之交。

《齐春秋》记载:檀超,字悦祖,是高平金乡人。他年轻时就很有气势。最初担任南徐州西曹书佐,与别驾萧惠开平等对待。萧惠开自认为地位在前,逐渐对他有所凌驾。但檀超并不因此降低自己的态度,他对萧惠开说:‘我和你有什么官职上的差别?我们都是国家征召的外戚。为什么要因为一官半职就高人一等!’萧惠开欣然接受,两人成为了生死之交。

《齐书》记载:刘悛,字士操,是彭城安上里人。他跟随皇帝登上蒋山,皇帝多次感叹:‘贫贱之交不可忘。’然后回头对刘悛说:‘这种情况就像是你的。今天我和你结成布衣之交。’刘悛起身拜谢。

《齐书》又记载:柳世隆,字彦绪,是河东解县人。他是宋太尉玄景的弟弟。当时名士张绪、王延之、沈淡之等人,都非常钦佩他,认为他是君子之交。

《齐书》又记载:刘善明与崔思祖一直友好,听说崔思祖去世后,他非常悲痛,也因此病逝。

《梁书》记载:孔稚珪,字德璋,是会稽人。他早年就很有名誉,当时名士陆惠晓、谢瀹、张融、何点、沈渊等人,都与他结成君子之交。

《梁书》又记载:何逊,字仲言,是东郡郯人。他弱冠之年就中了秀才,南乡范云看到他的策问,非常赞赏,因此结成了忘年之交。从此以后,每写一篇文章,范云都会赞叹。

《梁书》又记载:张缅的弟弟张缵升任尚书吏部,河东裴子野说:‘张吏部有喉舌之任。’裴子野性格旷达,自称年过三十,不再拜访他人。最初他并没有与张缵相识,但很快就相互推崇,因此结成了忘年之交。

《梁书》又记载:萧介性格高傲简约,很少与人交往,只与族兄萧琛、从兄萧眕(音轸)素、萧洽、从弟萧淑等人一起举行文酒赏会,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谢氏乌衣之游。

《梁书》又记载:高祖不喜欢声色,非常崇尚名声,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以及当时的才子们结成布衣之交。

何玄之的《梁典》记载:刘许,字彦度。他与陈留阮籍、李绪申结成金兰之交。他们在锺阜之傍建屋,共同学习内义,钻研深奥的典籍。

《魏书》记载:夏侯尚,字伯仁。他有筹画和知略,文帝器重他,与他结成布衣之交。

《后魏书》记载:眭夸,一名昶,是赵郡高邑人。他年轻时与崔浩成为莫逆之交。

《北齐书》记载:崔瞻与赵郡李概成为莫逆之交。李概即将东归,崔瞻写信给他:‘我常常因为气势使酒,这是我的老毛病,批评指责,在你那里尤其严重。你回去后,我在哪里听到你的过失呢?’

《北齐书》又记载:袁聿修历任清华,在郎署之日,遇到赵彦深担任水部郎中,他们同在一院,因此结成朋友。后来赵彦深被淘汰停职,门生衰落,但袁聿修仍然保持旧情,相互往来。

《北齐书》又记载:裴谳之,字士平。他不随便交友,只与陇西辛术、赵郡李绘、顿丘李构、清河崔瞻结成忘年之交。

《后周书》记载:柳弘,字光道,是河东解县人。他年轻时就聪明颖悟,擅长草隶,广泛涉猎群书,文采丰富。他与弘农杨素成为莫逆之交。

《后周书》又记载:张轨,是济阴临邑人。他年轻时就好学,志向开朗。最初在洛阳时,家境贫寒,与乐安孙仁成为莫逆之交,常常换衣服出门,因此受到称赞。

《后周书》又记载:黎景希,字季明,是河间鄚人。他喜欢占卜天文,颇懂术数,但生活落魄,不从事生计。他与范阳卢道源成为莫逆之交。

《后周书》又记载:韦敻,字弘远。他志向高远,淡泊名利。周弘正拜访韦敻,谈笑整天,感叹相遇太晚。后来他邀请韦敻到宾馆,韦敻没有赴约。周弘正于是赠诗:‘德星尚未动,真车岂肯来。’当时的人都很钦佩他。

《南史》记载:谢弘微性格宽厚,不喜不怒。晚年时曾经与朋友下棋,朋友西南的棋子处于必死之势,另一位客人说:‘西风急,或有覆舟者。’朋友醒悟,于是救了那颗棋子。谢弘微非常愤怒,把棋盘扔在地上。有见识的人知道他晚年之事,果然因此年终结。

《北史》记载:卢怀仁有行检,善于与人交往。他与琅琊王衍、陇西李寿感情很好,曾经对王衍说:‘过去太丘道广、许邵知道却不顾,嵇生峭立锺会遇而绝言语,处季孟之间,去其太甚。’王衍说:‘是的。’

《三十国春秋》记载:敦煌太守李暠向段业上表,称自己忠诚不贰,却因为李嗣的诬陷,被段业请求杀死李嗣。李暠自己回到司败那里,段业于是杀了李嗣,派使者向李暠道歉。最初,李嗣与李暠结成刎颈之交,李嗣常常把宗族托付给李暠说:‘我身犹子身,勿为疑也。’到这时,李暠反而被李嗣陷害,因此对他感到怨恨。

《三十国春秋》又记载:姚苌单骑渡淮,在寿阳见到豫州刺史谢尚,用幅巾等待他,两人一见如故。

《三十国春秋》又记载:王镇恶跟随宋高祖进入关中。最初,王镇恶流亡在崤渑,崤渑人李方厚待他。王镇恶说:‘等我遇到英雄君主,取得万户侯,才报答你。’李方笑着说:‘本县足矣。’王镇恶不放弃任何机会,不擅长骑射,但略通诸子兵书,智计横溢,因此成名。这时,李方还在,王镇恶上堂拜见他的母亲,上表推荐李方担任渑池令。

《陈书》记载:江总聪明敏捷,勤奋好学,有文才。范阳张缵、琅琊王筠、南阳刘之遴都是高才硕学,江总当时虽然年轻,但已经很有名,张缵等人非常推崇他,成为忘年之交。

《陈书》又记载:陆景文,字叔辩。他年轻时就很有胆略和武勇,与陈武帝有布衣之旧。

《隋书》记载:李密与杨玄感是刎颈之交,尤其喜欢兵书,常常挂在嘴边。

《唐书》记载:武德年间,玄敬担任秘书郎,太宗召他为天策府参军,兼记室。薛收与玄敬都是文学馆学士。当时房、杜等人把玄敬当作心腹之托,非常信任。玄敬敬畏权势,却从不亲近或疏远。

《唐书》又记载:于休烈,是河南人。贞观年间担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他心性贞纯,机敏睿智。自幼好学,擅长作文,与会稽贺朝万、延陵包融结成文词之友,当时齐名。

又说道:王琚是怀州河内人。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但非常聪明敏捷,有才干和谋略,喜欢研究玄学炼丹之术。在神龙初年,他曾拜访驸马王同皎,王同皎非常看重他。当谈到刺杀武三思的事情时,王琚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他和周璟、张仲之成为了忘年交。

又说道:萧昕是河南人。在开玄年间,他首先被举荐为博学弘词,后来担任武县主簿,之后又升任左拾遗。萧昕曾经和一个平民张镐交好,他上表推荐张镐说:‘像张镐这样的人,如果被重用,就可以成为君王的老师,如果不用,那就只是山谷中的一个老翁。’唐玄宗提拔张镐为拾遗,后来他成为了将相。

又说道:权皋是德舆的父亲,在大历年间在家中去世。在玄和中被追谥为‘贞孝’。起初,权皋去世时,韩泂、王定为他服丧,李华为他写墓志铭,认为‘分辨天下善恶,不过是一人而已’。

又说道:杜伏威是齐州章丘人。他年轻时做强盗,和同乡辅公祐是生死之交。辅公祐的姑父以放羊为生,辅公祐多次偷羊来送给姑父。

又说道:杨凭,字虚受。担任左散骑。他年轻时就很有气节,和他的母亲弟弟杨凝、杨凌关系亲密,都很有名。他重视交友,和穆质、许孟容、李鄘、王仲舒等人交好,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们为穆、许、李之交。

又说道:朱敬则是亳州永城人。在长寿年间,他担任右补阙。他的家族以孝义著称。朱敬则风流倜傥,很早就因文学而知名。他和左史江融、尚书左仆射魏玄忠关系友好。

又说道:刘黑闼是贝州漳南人。他和窦建德从小就是好朋友。刘黑闼家里贫穷,无法自给,窦建德经常资助他。刘黑闼花光了所有的钱,窦建德也没有责怪他。

又说道:刘孝孙是荆州人。他的祖父是贞周,曾任石台太守。刘孝孙年轻时就很有名,是当时的词人。虞世南、蔡君和、孔德绍、庾自直、刘斌等人在山水之间相聚,结为朋友。

又说道:陆象先的弟弟监察御史景倩,吏部侍郎景融,大理正景献,河南令景裔,都有美好的名声。僧一行年轻时,和陆象先的兄弟们关系友好,常常对人说:‘陆家的兄弟都有才干和品行,古代的荀子、陈平,也无法超越他们。’

又说道:杨纂是华州华阴人。他的父亲杨文伟是隋朝温州刺史。杨纂粗略地涉猎了经史,尤其精通时务。他年轻时和琅琊的颜师古、敦煌的令狐德棻关系友好。在大业年间考中进士,最终担任考功郎中。

又说道:张道源曾经和友人出游,友人病重,半夜去世,张道源担心惊扰了主人,于是他们一起躺在尸体旁边,直到天亮才哭泣,亲自步行送友人回乡。后来在隋朝担任监察御史。

又说道:孔绍安是越州山阴人,是陈朝吏部尚书孔奂的儿子。他年轻时就以文学知名。十三岁时进入隋朝,迁居京兆鄠县。闭门读书,集有数十万字。当时有词人孙万寿,和孔绍安结为忘年之交。孔绍安在大业末年担任监察御史。

又说道:李密是长安人。他的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密在开皇年间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当时他刚满二十岁。尚书令杨素见到他后觉得他非凡,对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的智谋和计策无穷无尽,你比不上他,可以和他结为朋友。’杨玄感于是全心全意地礼遇李密,两人成为了生死之交。

又说道:刘裔之是徐州彭城人。他年轻时就很有学问,和隋朝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是忘年之交。

又说道:柳宗玄调任柳州时,刘禹锡被贬到播州,柳宗玄对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母亲,现在他要去偏远的地方,相隔万里,怎么能让他和母亲一起走?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这样?’于是他起草奏章,请求将柳州授予刘禹锡,自己则前往播州。刘禹锡因此改任连山。

又说道:张九龄素来和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为友。严挺之等人都有才干,而且他们的友谊始终如一,非常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四十九-注解

高祖:指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

琅琊王弘:刘裕的侄子,曾任徐州治中从事吏。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古代地区名。

莫逆交:指非常亲密的朋友关系,出自《庄子·大宗师》。

鲁国孔淳之:孔子的后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

庐江灊人:庐江是古代地名,灊是庐江的一个县。

宋徵:宋国的一位官员。

庶子:古代官员的一种,指没有实权的官员。

陈郡谢瀹:陈郡是古代地名,谢瀹是谢安的孙子。

吴国张融:吴国是古代地名,张融是南朝文学家。

会稽孔稚珪:孔稚珪是孔子的后人,南朝文学家。

桑门:指佛教僧侣。

法崇:佛教僧侣的名字。

三山:指三座山,具体指代不明。

披衿领契:披上衣服,领受佛教的教义。

高平金乡人:高平是古代地名,金乡是高平的一个县。

南徐州西曹书佐:南徐州是古代地名,西曹书佐是官职。

别驾: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

萧惠开:南朝宋的官员。

官阀:官职的等级。

刎颈之交:比喻情谊深厚,可以同生死的朋友。

彭城安上里人:彭城是古代地名,安上里是彭城的一个里。

蒋山:即今之南京市紫金山。

布衣之交:指平民之间的友谊。

河东解县人:河东是古代地名,解县是河东的一个县。

名士:指有才德的人。

君子之交:指品德高尚的人之间的友谊。

刘善明:南朝宋的文学家。

崔思祖:南朝宋的文学家。

陆惠晓:南朝宋的文学家。

谢瀹:南朝宋的文学家。

张融:南朝宋的文学家。

何点:南朝宋的文学家。

沈渊:南朝宋的文学家。

秀才: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通过者称秀才。

南乡范云:南朝宋的文学家。

忘年交:指年龄不相称的朋友。

尚书吏部:尚书省下属的吏部,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河东裴子野:裴子野是南朝宋的文学家。

族兄:同宗族的哥哥。

从兄:同宗族的堂兄。

从弟:同宗族的堂弟。

乌衣之游:指贵族子弟的聚会。

声色:指音乐和女色。

高名:高贵的名声。

布衣:指平民。

金兰之契:指深厚的友谊,出自《后汉书·范式传》。

锺阜:地名,具体指代不明。

内义:佛教教义。

奥典:深奥的典籍。

赵郡高邑人:赵郡是古代地名,高邑是赵郡的一个县。

崔浩:北魏的文学家。

赵郡李概:赵郡是古代地名,李概是赵郡的人。

东还:返回故乡。

郎署:古代官署,指官府。

沙汰:淘汰,指官员的考核。

陇西辛术:陇西是古代地名,辛术是陇西的人。

赵郡李绘:赵郡是古代地名,李绘是赵郡的人。

顿丘李构:顿丘是古代地名,李构是顿丘的人。

清河崔瞻:清河是古代地名,崔瞻是清河的人。

妄年之交:指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弘农杨素:弘农是古代地名,杨素是弘农的人。

济阴临邑人:济阴是古代地名,临邑是济阴的一个县。

乐安孙仁:乐安是古代地名,孙仁是乐安的人。

玄象:指天文星象。

术数:指占卜之术。

落魄:形容失意潦倒。

范阳卢道源:范阳是古代地名,卢道源是范阳的人。

周弘正:周朝的官员。

德星:指德高望重的人。

真车:指真车到来,比喻期待已久的事情发生。

谢弘微:南朝宋的文学家。

喜愠:喜悦和愤怒。

末年:晚年。

太丘道广:太丘是古代地名,道广是人名。

许邵:许邵是人名。

嵇生: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

锺会:钟会,字士季,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处季孟之间:处于季孟之间,指在两个极端之间。

李暠:李暠,字玄盛,十六国时期前凉的开国皇帝。

段业:段业,十六国时期前凉的将领。

司败: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审判。

敦煌太守:敦煌是古代地名,太守是地方行政长官。

谢尚:谢尚,字仁祖,东晋时期的官员。

幅巾:古代士人的一种头巾。

寿阳:今安徽省寿县。

镇恶:王镇恶,字仲德,东晋时期的将领。

崤渑:崤山和渑池,今河南省境内。

李方:李方,字公方,东晋时期的将领。

伫:等待。

万户侯:古代封爵的一种,指封地有一万户。

足矣:足够了。

纵横:指有才智,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智计:智慧和计谋。

成名:成名,指因某种成就而被人所知。

范阳张缵:范阳是古代地名,张缵是范阳的人。

琅琊王筠:琅琊是古代地名,王筠是琅琊的人。

南阳刘之遴:南阳是古代地名,刘之遴是南阳的人。

陆景文:陆景文,字叔辩,南朝宋的文学家。

陈武帝:陈霸先,南朝陈的开国皇帝。

李密:李密是唐代人物,长安人,隋朝末年起义军领袖。

杨玄感:杨玄感,字玄挺,隋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

兵书:指军事著作。

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天策府参军:天策府是唐太宗的军事机构,参军是官职。

直记室:直是直接的意思,记室是官职,负责文书处理。

薛收:薛收,字子云,唐朝的文学家。

文学馆学士:文学馆是唐朝的一个文化机构,学士是官职。

房、杜:指房玄龄和杜如晦,唐朝的宰相。

狎:亲近。

于休烈:于休烈,字子慎,唐朝的官员。

左仆射:左仆射是官职,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十八学士:唐朝的一种文人组织,由皇帝亲自选拔的十八位学士组成。

心性:性格和性情。

机鉴:机智和见识。

敏悟:聪明和领悟力强。

属文:写作。

会稽贺朝万:会稽是古代地名,贺朝万是会稽的人。

延陵包融:延陵是古代地名,包融是延陵的人。

王琚:王琚是唐代的人物,怀州河内人,少孤而聪敏,有才略,好玄象合炼之学,指他对道教和炼丹术有研究。

玄象合炼之学:玄象合炼之学指的是古代道教中的一种炼丹术,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物质变化的追求。

神龙初:神龙初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指公元705年至707年。

驸马王同皎:驸马是皇帝女婿的称呼,王同皎是唐睿宗的女儿太平公主的丈夫。

武三思: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唐朝宰相,曾权倾朝野。

周璟、张仲之:周璟和张仲之是王琚的忘年之交,意指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萧昕:萧昕是唐代人物,河南人,曾任武县主簿、左拾遗等职。

博学弘词:博学弘词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科目,选拔有学识和文采的人才。

玄宗:玄宗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尊称。

张镐:张镐是唐代人物,布衣即平民,后被玄宗擢升为拾遗。

权皋:权皋是唐代人物,德舆之父,大历中去世。

大历中:大历中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指公元766年至779年。

谥曰:谥曰是对已故官员或贵族死后给予的尊称,用以表彰其生平。

杜伏威:杜伏威是唐代人物,齐州章丘人,少时为盗,后成为著名的军事将领。

辅公祐:辅公祐是杜伏威的朋友,两人关系密切。

公祏姑家公牧羊为业:这句话描述的是辅公祐的姑父以牧羊为生。

杨凭:杨凭是唐代人物,字虚受,曾任左散骑等职。

左散骑:左散骑是唐代官职,负责宫廷仪仗。

穆质、许孟容、李鄘、王仲舒:这些人物都是杨凭的朋友,时人称他们为“穆、许、李之交”。

朱敬则:朱敬则是唐代人物,亳州永城人,曾任右补阙。

右补阙:右补阙是唐代官职,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刘黑闼:刘黑闼是唐代人物,贝州漳南人,与窦建德友善。

窦建德:窦建德是唐代人物,与刘黑闼友善,曾是著名的起义军领袖。

刘孝孙:刘孝孙是唐代人物,荆州人,祖籍石台太守。

虞世南:虞世南是唐代人物,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蔡君和:蔡君和是唐代人物,与刘孝孙等人交好。

孔德绍:孔德绍是唐代人物,与刘孝孙等人交好。

庾自直:庾自直是唐代人物,与刘孝孙等人交好。

刘斌:刘斌是唐代人物,与刘孝孙等人交好。

陆象先:陆象先是唐代人物,其昆弟指他的兄弟。

杨纂:杨纂是唐代人物,华州华阴人,父亲是隋朝温州刺史。

琅琊颜师古:颜师古是唐代人物,字子云,著名的学者。

敦煌令狐德棻:令狐德棻是唐代人物,敦煌人,曾任令。

大业中:大业中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指公元605年至617年。

考功郎中:考功郎中是唐代官职,负责考核官员的政绩。

张道源:张道源是唐代人物,曾任监察御史。

孔绍安:孔绍安是唐代人物,越州山阴人,陈吏部尚书孔奂之子。

孙万寿:孙万寿是唐代人物,与孔绍安交好。

杨素:杨素是隋朝人物,曾任尚书令,对李密有赏识之情。

刘裔之:刘裔之是唐代人物,徐州彭城人。

柳宗玄:柳宗玄是唐代人物,曾任柳州刺史。

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曾任播州刺史。

张九龄:张九龄是唐代人物,曾任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职。

严挺之:严挺之是唐代人物,曾任中书侍郎。

袁仁敬:袁仁敬是唐代人物,曾任尚书左丞。

梁昇卿:梁昇卿是唐代人物,曾任右庶子。

卢怡:卢怡是唐代人物,曾任御史中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四十九-评注

王琚,怀州河内人也。少孤而聪敏,有才略,好玄象合炼之学。

此句描绘了王琚的生平背景,‘少孤而聪敏’体现了他早年的不幸与聪明才智,‘有才略’则彰显了他的政治才能,‘好玄象合炼之学’则表明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热爱,为后文他参与政治和宗教活动埋下伏笔。

神龙初,尝谒驸马王同皎,同皎甚器之。言及谋刺武三思事,琚义许之,与周璟、张仲之为忘年之友。

此句讲述了王琚的政治立场和人际关系。‘神龙初’指唐朝中宗神龙年间,‘尝谒驸马王同皎’说明王琚与皇室有联系,‘言及谋刺武三思事’表明他有政治抱负和勇气,‘义许之’和‘忘年之友’则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交友之道。

萧昕,河南人也。开玄中,首举博学弘词,首婶武县主簿,后迁左拾遗。

此句介绍了萧昕的生平和官职变迁。‘开玄中’指唐朝玄宗开元年间,‘首举博学弘词’说明他才华横溢,‘首婶武县主簿’和‘后迁左拾遗’则展现了他在官场上的升迁之路。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为盗,与乡人辅公祐为刎颈之交。

此句描述了杜伏威的早年经历和人际关系。‘少为盗’表明他出身贫寒,‘与乡人辅公祐为刎颈之交’则体现了他重情重义的性格。

杨凭,字虚受。为左散骑。少负气节,与母弟凝、凌相爱,皆有名。

此句介绍了杨凭的生平和人际关系。‘左散骑’是他的官职,‘少负气节’和‘与母弟凝、凌相爱’则显示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家族关系。

朱敬则,亳州永城人也。长寿中,为右补阙。家代孝义称。

此句讲述了朱敬则的生平和家族背景。‘右补阙’是他的官职,‘家代孝义称’则说明他的家族以孝义著称。

刘黑闼,贝州漳南人也。与窦建德少相友善。

此句描述了刘黑闼的早年经历和人际关系。‘与窦建德少相友善’说明他与窦建德有着深厚的友谊。

刘孝孙者,荆州人也。祖贞周,石台太守。

此句介绍了刘孝孙的家族背景。‘祖贞周,石台太守’说明他的祖辈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地位。

陆象先弟监察御史景倩,吏部侍郎景融,大理正景献,河南令景裔,皆有美誉。

此句描述了陆象先的家族成员和他们在官场上的表现。‘皆有美誉’说明他们在当时社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杨纂,华州华阴县人也。父文伟,隋温州刺史。

此句介绍了杨纂的家族背景。‘父文伟,隋温州刺史’说明他的父亲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地位。

张道源尝与友人客游,友人病,中宵而卒,道源恐惊扰主人,遂共尸卧,达曙方哭,亲步营送至其本乡。

此句讲述了张道源对友情的忠诚和牺牲。‘中宵而卒’和‘亲步营送至其本乡’说明他在友人去世后表现出的深厚感情。

孔绍安,越州山阴人也,陈吏部尚书奂之子也。

此句介绍了孔绍安的家族背景。‘陈吏部尚书奂之子也’说明他的父亲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地位。

李密,长安人也。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

此句描述了李密的家族背景。‘父宽,隋上柱国、蒲山公’说明他的父亲在官场上有很高的地位。

刘裔之,徐州彭城人也。少有学业,与隋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交。

此句介绍了刘裔之的早年经历和人际关系。‘少有学业’和‘与隋信都丞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交’说明他在学术和人际交往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柳宗玄移柳州,时刘禹锡得播州,宗玄谓所亲曰:’禹锡有母,今为郡蛮方,绝域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吾於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此句讲述了柳宗玄对友情的忠诚和牺牲。‘即草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说明他在面对朋友困境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张九龄,素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友善。

此句描述了张九龄的交友之道。‘素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友善’说明他广泛交友,且与朋友关系深厚。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四十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3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