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曹参-原文
曹参被召,将行,属其后相:“以齐狱市为寄。”
后相曰:“治无大此者乎?”
参曰:“狱市所以并容也,今扰之,奸人何所容乎?”
参既入相,一遵何约束,唯日夜饮醇酒,无所事事。
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醉而后已,终莫能开说。
惠帝怪参不治事,嘱其子中大夫窋私以意叩之。
窋以休沭归,谏参。
参怒,笞之二百。
帝让参曰:“与窋何治乎?乃者吾使谏君耳。”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安敢望先帝?”
又曰:“视臣能孰曹参与萧何?”
帝曰:“君似不及也。”
参曰:“陛下言是也。高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帝曰:“君休矣。”
吏廨邻相国园。群吏日欢呼饮酒,声达于外。
左右幸相国游园中,闻而治之。
参闻,乃布席取酒,亦欢呼相应。
左右乃不复言。
〔评〕不是覆短,适以见长。极绘太平之景,阴消近习之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曹参-译文
曹参被召见,即将出发时,嘱咐他的继任者说:“把齐国的监狱和集市作为寄托。”
继任者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更大的事情了吗?”
曹参说:“监狱和集市是用来包容各种人的,如果现在扰乱它们,坏人又该去哪里容身呢?”
曹参担任宰相后,完全遵循萧何的规矩,只是日夜饮酒,无所事事。
来访的宾客都想进言,但一到,曹参就给他们喝酒;偶尔有人说话,他又继续劝酒,直到他们醉倒为止,最终没有人能开口进言。
惠帝对曹参不处理政务感到奇怪,便嘱咐他的儿子中大夫窋私下以个人名义去询问。
窋趁着休假回家,向曹参进谏。
曹参大怒,打了窋二百鞭。
惠帝责备曹参说:“你为什么要惩罚窋呢?那是我让他去劝谏你的。”
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觉得圣明威武与高帝相比如何?”
惠帝说:“我怎么敢与先帝相比?”
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才能与萧何相比如何?”
惠帝说:“你似乎不如他。”
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拱而治,我们这些臣子恪守职责,遵循法令而不失职,不就可以了吗?”
惠帝说:“你休息吧。”
官署与相国的花园相邻。官员们每天欢呼饮酒,声音传到外面。
惠帝的侍从们希望相国在花园中游玩时听到这些声音,然后处理他们。
曹参听说后,便摆上酒席,也欢呼相应。
侍从们于是不再说什么。
〔评论〕这并不是掩盖短处,而是恰好展现了长处。极力描绘太平的景象,暗中消除了近臣的谗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曹参-注解
曹参:西汉初年政治家,曾任齐国相,后接替萧何成为汉朝丞相。
齐狱市:指齐国的监狱和市场,这里泛指社会秩序和法律制度。
醇酒:指质量上乘的美酒,这里用来形容曹参的奢侈生活。
惠帝:西汉第二位皇帝,名刘盈,汉高祖刘邦之子。
中大夫窋:曹参的儿子,官职为中大夫,负责向皇帝进谏。
笞:古代的一种体罚,用竹板或鞭子打。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萧何:西汉初年重要政治家,曾任丞相,与曹参同为刘邦的重要助手。
垂拱:指皇帝无为而治,不亲自处理政务。
吏廨: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相国园:指丞相的私人园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曹参-评注
本文通过曹参被召入朝为相的故事,展现了西汉初年政治家的治国理念和生活态度。曹参在接任丞相后,选择遵循前任萧何的政策,不轻易改变既定的法令,体现了他对稳定和秩序的重视。他的这种态度,虽然表面上看似无所作为,但实际上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深思熟虑。
曹参的生活方式也颇具特色,他日夜饮醇酒,看似奢侈放纵,但实际上这是他的一种政治策略。通过这种方式,他避免了与朝中其他官员的冲突,减少了政治斗争的可能性,从而保持了朝廷的稳定。这种策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手段。
文中还通过曹参与惠帝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曹参的政治智慧。当惠帝质疑曹参不治事时,曹参通过比较自己与萧何的能力,以及高帝与惠帝的治国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当前政治局势的看法。他认为,既然高帝与萧何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法令,那么作为后继者,只需遵循这些法令,保持国家的稳定即可。这种观点体现了曹参对历史经验的尊重和对现状的深刻理解。
此外,文中还通过曹参与群吏的互动,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曹参在听到群吏欢呼饮酒的声音后,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加入其中,这种宽容和随和的态度,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也消除了近臣的谗言。这种处理方式,既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曹参的故事,不仅展现了西汉初年政治家的治国理念和生活态度,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曹参的智慧和策略,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政治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