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四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四-原文

《释名》曰:勇,踊也。见敌踊跃欲击之也。

《说文》曰:勇,气也。从力用声。

《尚书》曰: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勖哉夫子!尚桓桓。(孔安国曰:桓桓,武貌也。)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

又曰:亦有熊罴之士,弗二心之臣,保乂王家。(言文武既圣,则亦有勇猛,如熊如罴之士。)

《毛诗》曰:《大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多才而好勇,不义而得众。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耱)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戒其伤女。

《礼记》曰: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坠,左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

又曰: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郑玄曰:用知者之谋,勇者之断,仁者之施,足以成治矣。)

又曰: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者义,非歌,孰能保此!

《左传》曰:公及齐师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曰:’未可。’齐人三鼓,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又曰:晋襄公缚秦囚,使菜驹以戈斩之。囚呼,菜驹失戈,狼瞫取戈以斩囚,禽之以从公乘,遂以为右。箕之役,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狼瞫怒。其友曰:’盍死乎?’瞫曰:’吾未获死所。’其友曰:’吾与汝为难。’瞫曰:’《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於明堂。(杜预曰:《周志》书也。明堂,庙也。所以崇功序德,故不义之士不得外心。)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之,亦其所也。谓上不我知,黜而宜,乃知我矣。子姑待之。’及彭衙,既陈,以其属驰秦师,死焉。晋师从之,大败秦师,君子谓:’狼瞫於是乎君子也。’

又曰:晋郄克及齐侯战於鞍。齐高固入晋师,磔石以投人,(杜预曰:磔,担也。)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将至齐垒,以桑树系车而走,欲自异也。)曰:’欲勇者贾余馀勇。'(贾,买也,言己有余勇欲卖之也。)

又曰:栾盈师曲沃之甲,以昼入绛。初,斐豹隶也,著於丹书。栾氏之力臣曰督戎,国人惧之。斐豹谓范宣子曰:’苟焚丹书,我杀督戎。’宣子喜,曰:’而杀之,所不请於君焚丹书者,有如日!’乃出豹而闭之,督戎从之。逾隐而待之,督戎逾入,豹自后击而杀之。

又曰:楚平王执伍奢。无忌曰:’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不然,将为患。’王使召之,曰:’来,吾免而父。’棠君尚谓其弟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避,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楚人皆杀之。

又曰:晋赵鞅围卫,报夷仪也。初,卫侯伐邯郸午於寒氏,城其西北隅而守之。霄熸。及晋围卫,午以从七十人门於卫西门,杀人於门中,曰:’请报寒氏之役。’涉他曰:’夫子则勇矣,然我往,必不敢启门。’亦以徒七十人,旦门焉,步左右,皆立如植。日中不启门,乃退。

又曰:楚白公胜将作难,谓石乞曰:’王与二卿士,皆以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悦。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胜曰:’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泄人言以求媚者,去之。’

又曰:楚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对曰:’予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予勿言。”不言将烹。’乞曰:’此事也,克则为卿,不克则烹,固其所也。何害?’乃烹石乞。

又曰:晋楚战,楚师薄於险,叔山冉谓养由基曰:’虽君有命,为国故,子必射!’乃射。再发,尽殪。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晋师乃止。(言二人皆有退人之能。)

又曰: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然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十八年晋伐齐及平阴。)’庄公为勇爵。(设爵位以命勇士。)殖绰、郭最与焉。州绰曰:’东闾之役,臣右〈马参〉迫,还於门中,识其板数。(识门板数。)其可以与此乎?’

《周官》曰:司右掌群右之政令,凡军国之勇士,能用五兵者属焉,掌其政令。

《河图》曰:勇敢重瞳。(宋均注曰:项羽也。)

又曰:鸟一足名独立,见则主勇强。

《家语》曰:仲由,字子路,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抗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后服。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

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我义则盗。’

又曰:孔子将之卫,路出於蒲,会公叔氏以薄叛卫而止。

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为人贤良有勇力,挺剑而合,众将与之战。

蒲人惧,曰:’苟无适卫,吾则出子。’乃盟,孔子出之。

又曰:孔子北游,登乎农山。

子路、子贡、颜回侍侧。

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於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锺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也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馘,惟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

《史记》曰:毛遂随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

遂案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

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

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

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尔君言,汝何为者也!’

毛遂案剑而前曰:’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於遂手。叱者何?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饶熙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楚王曰:’先生之言是也。’遂定从而还。

又曰:范雎说秦昭王:夫以乌获、任鄙之力,荆成、孟贲、(许慎曰:荆成,古勇士。孟贲,卫人也。)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

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

又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

又曰: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令曰:’臣客舍人蔺相如其人勇士,有知谋,宜可使。’乃使相如奉璧入秦。

秦王坐章台得璧,大喜,傅璧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中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赵王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於廷。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傅戏,无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於柱矣!’

持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十五城与赵。

相如见其诈,乃谓曰:’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大王亦宜斋五日,乃敢上璧。’

秦王许。

相如就舍,使其从者衣褐,裹璧,亡归赵。

秦王斋竟,引相如。

相如曰:’自秦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有坚盟约者,臣恐见欺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王若割十五都与赵,赵岂敢留璧得罪於大王?臣知欺大王当诛,请就汤镬。’

秦遂厚遇之。

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侯,拜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与赵,赵亦不与秦璧。

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某月,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缶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请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口匕〉之,左右皆靡。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右。

又曰:曹沫者,鲁人也。

以勇力事鲁庄公。

齐桓公与鲁庄公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

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

问曰:’子将何?’

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已甚矣,今城坏即压境,君其图之。’

公乃许,尽还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又曰:樊於期奔燕丹,计无所出。

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为人知深而勇沉,可与谋。’

太子因谒光,光言荆卿,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於荆卿,可乎?’

田光曰:’敬诺。’即起趁出。

太子送之至门,戒曰:’舟所报先生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跪而笑曰:’诺。’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光窃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愿足下过太子於宫。’

荆轲曰:’谨奉教。’

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己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

又曰:秦将李信,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卒得破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四-译文

《释名》说:勇,就是跳跃。看到敌人就跳起来想要攻击他们。

《说文》说:勇,是勇气。由‘力’字和‘用’字的发音组成。

《尚书》说:武王左手拿着黄色的斧头,右手拿着白色的旗帜来指挥,说:‘远方的西土的人们!拿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牌,立起你们的矛,我要发誓!勇士们,你们要勇敢啊!(孔安国说:勇敢的样子是威武的。)像虎像貔貅,像熊像罴,在商的郊外!’

又曰:也有像熊和罴一样勇猛的士兵,没有二心的忠臣,保卫国家。(意思是说文武都是圣人,那么也会有像熊和罴一样勇猛的士兵。)

《毛诗》说:《大叔于田》,讽刺庄公。大叔多才多艺而且勇敢,不义却得到了众人的支持。大叔在田地里,骑着马,手握马缰绳就像织布一样熟练,两边的马匹像跳舞一样。大叔在沼泽地里,火把全部举起,赤裸着身体像老虎一样,献给庄公。希望大叔不要骄傲自满,要小心不要伤害自己。

《礼记》说:鲁庄公和宋人在乘丘战斗,县贲父驾车,卜国作为副将。马受惊倒下,庄公也摔了下来,左边的车夫递给他绳子。庄公说:‘我不应该这样做。’县贲父说:‘以前没有失败过,现在却失败了,这是没有勇气。’于是他就死了。

又曰:用智慧去除欺诈,用勇气去除愤怒,用仁爱去除贪婪。(郑玄说:用智慧者的计谋,勇气者的决断,仁爱者的施舍,足以成就治理。)

又曰:商,是五帝的遗声,商人能识别它,所以叫商。齐,是三代的遗声,齐人能识别它,所以叫齐。明白商的音乐的人,遇到事情会果断决断。明白齐的音乐的人,看到利益会谦让。遇到事情果断决断,这是勇气;看到利益谦让,这是义。有勇气又有义,不是歌曲,谁能保持这样的品质!

《左传》说:鲁庄公和齐军在长勺战斗。庄公想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人击鼓三次,说:‘可以了。’齐军被打败。庄公想要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他下去看齐军的辙迹,然后上车,从车轼上望过去,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军。胜利之后,庄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战斗,是勇气的体现。第一次击鼓能鼓舞士气,第二次就衰退,第三次就耗尽了。他们耗尽了我们充满,所以我们胜利了。大国难以预测,担心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辙混乱,旗帜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又曰:晋襄公绑着秦国的囚犯,让菜驹用戈斩首。囚犯呼喊,菜驹失去了戈,狼瞫夺过戈斩首囚犯,带着他从车上下来,成为副将。在箕的战役中,先轸被免职,立续简伯。狼瞫愤怒。他的朋友说:‘你为什么不死?’狼瞫说:‘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去死。’他的朋友说:‘我和你较量。’狼瞫说:《周志》有这样的话,勇敢的人会危害上级,不能进入明堂。(杜预说:《周志》是书名。明堂,是庙宇。用来崇敬功绩和道德,所以不义的人不能进入。)死而不义,不是勇敢。共同行动才叫勇敢。我用勇敢去争取副将的位置,没有勇气却被免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说上级不了解我,被免职是应该的,这就是了解我。你先等等看。’到彭衙,摆好阵势后,带着他的部下冲击秦军,战死。晋军跟着追击,大败秦军。君子认为:‘狼瞫在这个时候是君子。’

又曰:晋国的郄克和齐侯在鞍战斗。齐国的将军高固冲入晋军,用石头投掷敌人,被俘虏并骑上他们的车,用桑树系住车,绕着齐军的营垒跑,说:‘想要勇敢的人,来买我的多余勇气。’(贾,买的意思,说他有多余的勇气想要卖出去。)

又曰:栾盈带领曲沃的士兵,白天进入绛城。起初,斐豹是奴隶,名字被记录在丹书上。栾氏的力臣叫督戎,国人害怕他。斐豹对范宣子说:‘如果你烧掉丹书,我就杀死督戎。’范宣子很高兴,说:‘如果你杀了他,我不请求国君烧掉丹书,就像太阳一样。’于是放出了斐豹并关上了门,督戎跟了进来。斐豹在隐蔽的地方等待,督戎闯了进来,斐豹从后面攻击并杀死了他。

又曰:楚平王逮捕了伍奢。无忌说:‘伍奢的儿子有才能,如果他们在吴国,一定会成为楚国的忧患,为什么不赦免他的父亲来召他们回来。他仁爱,一定会回来。如果不回来,就会成为祸患。’楚王派人去召他们,说:‘来吧,我会赦免你的父亲。’棠君尚对他的弟弟员说:‘你到吴国去,我将归死。我知道我的能力不如你,我能死,你能报仇。听到赦免你父亲的消息,不能不逃走。亲戚被杀,不能不报仇。逃亡而死以救父亲,这是孝;衡量功绩行事,这是仁;选择合适的人去,这是智;知道死亡而不回避,这是勇。父亲不能放弃,名声不能废弃,你要努力,一起行动会更好。’伍尚回来了。伍奢听说员没有回来,说:‘楚王和大夫们晚上吃饭时一定会担忧。’楚国人全都被杀了。

又曰:晋国的赵鞅围攻卫国,是为了报复夷仪之战。起初,卫侯在寒氏攻打邯郸午,在西北角筑城守卫。等到晋国围攻卫国,午带着七十人从西门进入,在门中杀人,说:‘我来报仇寒氏之战。’涉他日:‘先生虽然勇敢,但我去,一定不敢开门。’也带着七十人,在早晨守在门口,左右站立,都像树木一样笔直。到了中午也不开门,才撤退。

又曰:楚国的白公胜将要作乱,对石乞说:‘王和两个大臣,如果有五百人抵挡,那就行了。’乞说:‘得不到。’市南有个人叫熊宜僚,如果得到他,可以抵挡五百人。’于是跟白公胜一起去见熊宜僚,和他交谈,熊宜僚很高兴。告诉他原因,熊宜僚拒绝。用剑逼迫他,他不动。胜说:‘不为利益谄媚,不为威势害怕,不泄露别人的话来讨好别人,这样的人,可以离开。’

又曰:楚国的白公胜逃到山上上吊自杀,他的部下微之。活捉石乞并问他白公胜的死因,石乞说:‘我知道他死的地方,但是长者让我不要说。’‘不说就煮死你。’石乞说:‘这件事,成功就做卿,不成功就煮死,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什么关系呢?’于是煮死了石乞。

又曰:晋国和楚国战斗,楚军逼近险地,叔山冉对养由基说:‘虽然你有命令,但为了国家,你一定要射。’于是射箭。射了两箭,全部射死。叔山冉搏斗后把人扔进车中,击中了车轼。晋军于是停止了进攻。(说的是两个人都有击退敌人的能力。)

又曰:齐庄公上朝,指着殖绰、郭最说:‘我的勇士。’州绰说:‘君主认为是勇士,谁敢不认为是勇士?但是我不是很聪明,在平阴之战中,我先于两位勇士喊出了战斗的口号。’(十八年晋国攻打齐国和平阴。)庄公设立勇爵(设立爵位来奖励勇士)。殖绰、郭最都参与了。州绰说:‘在东闾之战中,我作为副将,马匹受惊,回马到门中,数清了门板的数目。这能和那些人相比吗?’

《周官》说:司右掌管群右的政令,凡是能用五种兵器的军国勇士,都归他管理,掌管他们的政令。

《河图》说:一只脚的鸟叫独立,看到它就预示着勇强。

《家语》说:仲由,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格粗犷,喜欢勇猛和力量,志向刚直,戴着雄鸡冠,佩戴猪狗的佩饰,冒犯孔子。孔子通过设立礼仪慢慢引导他,子路后来接受了。

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猛吗?’孔子回答:‘君子把义放在首位。君子如果只追求勇猛而不讲义,就会导致混乱;小人如果只追求勇猛而不讲义,就会成为盗贼。’

孔子准备去卫国,途中经过蒲地,正巧遇到公叔氏背叛卫国。孔子的弟子公良孺,为人贤良勇敢,拔剑上前准备战斗,众人也准备与他战斗。蒲地人害怕了,说:‘只要你们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们走。’于是双方结盟,孔子得以离开。

孔子北游时登上农山,子路、子贡、颜回在旁边侍奉。孔子四处张望,感叹道:‘在这里思考,无往而不至。你们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我将从中选择。’子路上前说:‘我希望能得到像月亮一样白、像太阳一样红的羽毛,钟鼓的声音能震撼天空,旌旗飘扬覆盖大地。我愿意带领一队人马去对抗他们,一定要夺取千里之地,拔掉旗帜,捉拿敌人。只有我能做到。’孔子说:‘真是勇敢啊!’

《史记》记载:毛遂跟随平原君与楚国结盟,谈论其中的利弊,从日出谈到中午也没有决定。毛遂手持剑,逐级而上,对平原君说:‘结盟的利弊,只需两句话就能决定。今天从日出谈到中午,为什么还没有决定呢?’楚王问平原君:‘这位客人是谁?’平原君回答:‘是胜之的舍人。’楚王斥责道:‘为什么不下来!我是在和你君主说话,你是什么人!’毛遂手持剑上前说:‘现在在十步之内,大王不能依靠楚国的军队了,你的命掌握在我的手中。你在斥责我,我听说商汤凭借七十里的土地统一天下,周文王凭借百里的土地使诸侯臣服。现在楚国拥有五千里土地,百万军队,这是称霸的基础。白起,不过是小人物,率领数万军队与楚国作战,一战攻克鄢、郢,再战烧毁夷陵,三战击败赵国的先人。这是百世的仇恨,也是赵国的耻辱,大王却不知羞耻。合纵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君主就在前面,你在斥责谁呢?’楚王说:‘先生的话是对的。’于是决定结盟并返回。

《史记》记载:范雎劝说秦昭王:凭借乌获、任鄙的力量,荆成、孟贲、庆忌、夏育的勇猛,他们最终都死了。死者,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史记》记载: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将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占领晋阳,被封为上卿,以勇气闻名于诸侯。

《史记》记载: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期,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这块璧。命令说:‘我的客人蔺相如是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派他去。’于是派相如带着璧进入秦国,秦王在章台上得到璧,非常高兴,把璧展示给美人和左右的人,左右的人都欢呼万岁。相如看到秦王没有归还赵国城池的意图,于是上前说:‘璧上有瑕疵,请让我指给您看。’秦王把璧递给他,相如站在中间,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赵王斋戒五天,派我带着璧,在朝廷上献上书信。为什么?是为了表示对大国的尊重。现在我来了,大王却在偏殿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璧后,却戏弄我,不归还赵国的城池,所以我拿回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现在就与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手持璧,斜视着柱子,想要撞击。秦王害怕他打碎璧,于是道歉,坚持要求,召唤官员查看地图,准备归还十五座城池给赵国。相如看到他们的欺诈,于是说:‘赵王送璧时斋戒五天,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我才敢献上璧。’秦王同意。相如回到住处,让随从穿上粗布衣服,包裹好璧,逃回赵国。秦王斋戒完毕,召唤相如。相如说:‘自从秦缪公以来二十多位君主,没有一个是坚定盟约的,我担心会被欺骗,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已经秘密到达赵国了。大王如果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应该被处死,请允许我接受汤镬之刑。’秦王于是对他优待。回到赵国后,赵王认为他是贤大夫,派他出使诸侯,封他为上大夫。秦国也没有把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璧给秦国。后来秦王在渑池会盟,秦王饮酒正酣,说:‘我听说赵王喜欢音乐,请演奏瑟。’赵王鼓瑟。秦国的史官上前记录说:‘某年某月,秦王与赵王会饮,命令赵王鼓瑟。’相如上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国音乐,请演奏缶来娱乐。’秦王生气,不允许。于是相如上前,跪下请求。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五步之内,我请求用颈血溅在大王身上!’左右的人想要杀相如,相如瞪大眼睛,左右的人都退却了。秦王不高兴,敲了一下缶。相如回头召唤赵国的史官记录说:‘某年某月,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群臣说:‘请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相如也说:‘请用秦国的咸阳为赵王祝寿。’赵国也部署了大量军队等待秦国,秦国不敢轻举妄动。结束后返回国都,因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

《史记》记载: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猛的力量侍奉鲁庄公。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地会盟。桓公和庄公在坛上结盟后,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桓公的左右无人敢动。曹沫问:‘你打算做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大国侵犯鲁国已经太过分了,现在城墙坏了,就快要逼近国境了,您应该想办法。’庄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了鲁国被侵占的土地。说完后,曹沫扔掉匕首,走下坛,面向北面回到群臣的位置,脸色不变,言辞如故。

《史记》记载:樊於期逃到燕国丹,没有出路。鞠武说:‘燕国有田光先生,他为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议。’太子因此拜访田光,田光说荆轲,太子说:‘我想通过先生结识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好的。’立即起身离开。太子送他到门口,告诫说:‘你告诉先生的话,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跪下笑着说:‘好的。’见到荆轲后,田光说:‘我和你关系很好,燕国无人不知。现在太子听说我年轻时的壮盛,不知道我已经力不从心,幸运的是你教我说:燕国和秦国不能并存,希望先生留意。我不把自己当外人,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了,希望您去拜访太子。’荆轲说:‘遵命。’田光说:‘我听说,年长者行事,不让人怀疑。现在太子告诉我: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是太子怀疑我。为了行动而让人怀疑,这不是节操。’想要自杀来激励荆轲,说:‘希望您赶快去拜访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这样就不会泄露了。’于是自杀。

《史记》记载:秦将李信,年轻勇敢,曾经率领数千士兵追击燕太子丹,追到后最终击败了太子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四-注解

勇:勇,指勇敢,有勇气的意思。在古代,勇被视为一种美德,是军人、武士必备的品质。勇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踊:踊,跳跃,形容跳跃的样子。在这里,‘勇,踊也’的意思是勇敢的人见到敌人时会像跳跃一样急于攻击。

气:气,指勇气、气魄。‘勇,气也’表明勇气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来源于个人的精神状态。

力用声:力用声,指勇字的构成,从力从用,用声。力表示力量,用表示使用,声表示声音,这里指的是勇气通过行动和声音表现出来。

黄钺:黄钺,古代皇帝的象征性武器,黄色代表皇权,钺是一种大斧。

白旄:白旄,古代军旗的一种,用白色羽毛制成,作为指挥军队的标志。

戈:戈,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柄,前端有戈头,用于刺和砍。

干:干,盾牌。

矛:矛,古代的一种长矛,用于刺击。

誓:誓,宣誓,立誓。

勖哉夫子:勖哉夫子,勉励啊,夫子。夫子是对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桓桓:桓桓,威武雄壮的样子。

貔:貔,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勇猛异常。

罴:罴,一种大型猛兽,勇猛。

商郊:商郊,商朝的郊外。

熊罴之士:熊罴之士,比喻勇猛的士兵。

二心:二心,指不忠诚,有二心。

保乂王家:保乂王家,保护国家。

叔多才而好勇:叔多才而好勇,叔是指某位人物,多才指的是多才多艺,好勇指的是喜欢勇敢的行为。

乘乘马:乘乘马,驾驭马匹。

执辔如组:执辔如组,掌握马缰绳如同编织。

两骖如舞:两骖如舞,两边的马匹奔跑如同舞蹈。

薮:薮,沼泽地。

袒耱虎:袒耱虎,裸露手臂,拿着武器。

县贲父:县贲父,鲁国的将领。

卜国:卜国,鲁国的将领。

败绩:败绩,战败。

授绥:授绥,递给绳索。

诈:诈,欺诈,诡计。

贪:贪,贪婪。

商:商,商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齐:齐,齐国,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诸侯国。

五帝:五帝,指中国传说中的五位古代帝王。

三代: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临事而屡断:临事而屡断,面对事情能够果断决策。

见利而让:见利而让,看到利益能够谦让。

歌:歌,歌曲,这里指通过歌曲来表达。

左传:左传,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长勺:长勺,地名。

曹刿:曹刿,鲁国的将领。

齐师: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侯:齐侯,齐国的君主。

鞍:鞍,地名。

齐高固:齐高固,齐国的将领。

晋师:晋师,晋国的军队。

箕之役:箕之役,晋国与秦国的战役。

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先轸黜之而立续简伯,先轸被黜退,续简伯被立为将领。

狼瞫:狼瞫,晋国的将领。

周志:周志,周朝的文献。

明堂:明堂,古代的一种建筑,用于举行祭祀和朝会。

贾:贾,卖。

栾盈师:栾盈师,栾盈的军队。

昼:昼,白天。

绛:绛,地名。

斐豹:斐豹,人名。

丹书:丹书,古代的一种记录方式,用朱砂书写。

督戎:督戎,人名。

范宣子:范宣子,人名。

伍奢:伍奢,人名。

无忌:无忌,人名。

棠君尚:棠君尚,人名。

员:员,人名。

夷仪:夷仪,地名。

霄熸:霄熸,人名。

邯郸午:邯郸午,人名。

涉他:涉他,人名。

赵鞅:赵鞅,人名。

寒氏:寒氏,人名。

栾氏:栾氏,姓氏。

曲沃:曲沃,地名。

白公胜:白公胜,人名。

石乞:石乞,人名。

微之:微之,人名。

楚师:楚师,楚国的军队。

叔山冉:叔山冉,人名。

养由基:养由基,人名。

齐庄公:齐庄公,齐国的君主。

殖绰:殖绰,人名。

郭最:郭最,人名。

州绰:州绰,人名。

东闾之役:东闾之役,齐国的战役。

马参:马参,人名。

周官:周官,古代的官职。

司右:司右,官职名。

五兵:五兵,指五种兵器。

河图:河图,古代的一种图腾。

重瞳:重瞳,指眼睛有双瞳孔。

独立:独立,一种鸟名,一足。

仲由:仲由,字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勇猛著称。

子路:子路,即仲由,孔子的弟子,以勇猛和直率闻名。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勇力:勇力,指勇敢和力量。

义:义,指正义、道德原则。

薄:薄,指薄待、轻视。

蒲:蒲,指蒲邑,是当时的一个地方。

公叔氏:公叔氏,指当时的一个贵族。

卫:卫,指卫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公良孺:公良孺,孔子弟子,以贤良和勇力著称。

农山:农山,指位于山东的一座山。

子贡:子贡,孔子弟子,以口才和智慧著称。

颜回: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白羽:白羽,指白色的羽毛,这里比喻轻盈。

赤羽:赤羽,指红色的羽毛,这里比喻热烈。

锺鼓:锺鼓,指古代的乐器,这里比喻盛大的场面。

旌旗:旌旗,指军旗,这里比喻军队。

攘地:攘地,指扩张领土。

馘:馘,指斩首。

平原君:平原君,指赵国的贵族,名赵胜。

楚合从:楚合从,指楚国与其他国家结盟。

毛遂:毛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以勇敢和智慧著称。

汤:汤,指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文王:文王,指周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

荆成:荆成,古代的勇士。

孟贲:孟贲,战国时期卫国的勇士。

庆忌:庆忌,古代的勇士。

夏育:夏育,古代的勇士。

廉颇:廉颇,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

晋阳:晋阳,指晋阳城,是赵国的一个城池。

上卿:上卿,古代官职,地位很高。

和氏璧:和氏璧,古代的宝玉,后来成为赵国的宝物。

章台:章台,古代的宫殿。

缪贤:缪贤,赵国的宦官。

傅:傅,指展示。

汤镬: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

秦缪公:秦缪公,秦国的君主。

合从:合从,指六国合纵抗秦的策略。

渑池:渑池,古代的一个地名。

瑟: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缶:缶,古代的一种陶制乐器。

曹沫:曹沫,鲁国的勇士。

鲁庄公:鲁庄公,鲁国的君主。

齐桓公:齐桓公,齐国的君主。

柯:柯,古代的一个地名。

田光:田光,燕国的谋士。

荆卿:荆卿,即荆轲,战国时期的勇士。

鞠武:鞠武,燕国的谋士。

李信:李信,秦国的将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四-评注

《家语》中的这段文字描绘了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师生关系。子路,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性格粗犷,崇尚勇力,最初对孔子的礼教持抵触态度。孔子通过设立礼节来引导子路,最终子路被孔子的智慧和仁爱所折服,体现了儒家教育中以德服人的理念。孔子对子路关于‘君子尚勇乎’的提问,回答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义的重要性,强调君子应以义为上,勇而无义则会导致混乱,小人之勇则是无义的盗窃行为,这是对勇与义关系的深刻阐述。

在孔子将前往卫国的途中,遇到了蒲人叛乱的情况。这里展现了孔子弟子公良孺的勇猛和忠诚,以及孔子处理危机时的智慧和圆融。孔子通过与蒲人的盟约,既保护了自己和弟子们的安全,又避免了无谓的冲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和平解决冲突的原则。

孔子北游农山时,子路等弟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子路表达了自己渴望战功的愿望,孔子称赞了他的勇气。这一段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个人志向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不同性格学生的理解和引导。

《史记》中毛遂随平原君出使楚国,面对楚王的犹豫不决,毛遂以剑为势,以言辞坚定了楚王的决心,展现了毛遂的智勇和胆识。这段故事强调了勇气与智慧的结合,以及在关键时刻果断行动的重要性。

范雎与秦昭王的对话,揭示了即使是勇猛的战士,也难免会面临死亡。这段文字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勇猛的审慎态度。

廉颇作为赵国的良将,以勇气和智慧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上卿。这段文字展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军事才能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忠诚和勇猛的价值。

蔺相如以其智勇和谋略,成功保护了赵国的利益,并使得赵国在渑池之会上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段故事强调了智慧和勇气在政治和外交场合的重要性。

曹沫在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时,以匕首劫持齐桓公,迫使齐桓公归还鲁国的土地。这段文字展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正义和忠诚的重视,以及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的精神。

田光为了激励荆轲,选择了自杀,以此表达对荆轲的信任和对使命的坚定。这段文字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忠诚和牺牲精神的崇尚。

秦将李信的勇猛和年轻,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展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军事才能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军事将领应有的勇气和智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2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