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九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九-原文

○烈士

《礼记》曰:战于郎。(郎,鲁邑也。)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重当为童,姓汪名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於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不亦可乎!’

又曰: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於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又曰: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马惊败绩。公队,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

《史记》曰:齐人或毁孟尝君於湣王曰:’将为乱。’及田甲劫湣王,王意之,孟尝乃奔。魏前有获粟於孟尝之贤者闻之,乃上言,言孟尝不作乱,请以身为盟,遂自刭,以明孟尝。湣王乃知孟尝君果无谋。

又曰:汉高帝既立,以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为乱,乃使赦罪召之。横乃与其客二人乘傅诣雒阳。至尸乡,尸乡在偃师厩置,置马以傅驿也。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因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为亡虏北面事之,其耻甚矣。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比肩而事主,纵彼畏天子诏,不敢动,我独不愧於心乎?且陛下欲见我者,不过欲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雒阳,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未败,犹可观也。’遂自刭。二客亦自杀从之。高帝闻,大惊,以田横客皆贤,闻其餘五百人在海中,使召之。至闻横死,又皆自杀。于是知田横兄弟皆得士也。

又曰:楚下荥阳,生得周苛。项王谓苛:’尔从我,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苛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项王怒,烹苛。

又曰:李广从卫青伐匈奴,失道后至,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馀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刎,军士大夫皆哭。

《汉书》曰:高祖时,告赵王张敖反者,贯高对曰:’独吾属为之,王不知也。’吏按笞数千,刺爇,身无完者,终不复言,廷尉以贯高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素知此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高曰:’人情岂不各爱其父母妻子哉?今吾三族皆已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不知状,於是世公具以报上,上乃赦赵王。上贤高能自立然诺,使泄公赦之。告曰:’张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高曰:’所以不死者,白张王不反耳!今王已出,吾责塞矣。且人臣有篡弑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乃仰绝吭而死。

又曰:丞相王嘉数上言,不宜封董贤。上怒,诏嘉夷微尉诏狱,使者至府,掾吏涕泣,和药进嘉。嘉引药杯掷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负国,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岂儿女子耶,何谓咀药而死!’嘉遂乘吏小车,去盖不冠,随使者夷微尉。二十馀日不食,呕血而死。

又曰:田延年有罪,霍光使往就狱。延年曰:’幸县官宽我耳,何面目入牢狱,使众人指笑我,卒徒唾吾背乎!’即闭阁独居,持刀东西步,闻鼓声及,自刎死。

范晔《后汉书》曰:赵苞迁辽西太守。明年,遣使迎母及妻子,为鲜卑钞掠。苞率步骑与贼对阵,贼出母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态,欲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母遥谓苞曰:’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昔王陵母,向汉使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遇害。苞殡敛母毕,白上归葬。帝遣策吊慰,葬讫,苞呕血而死。

《东观汉记》曰:温序,字次房,为隗嚣别将苟宇所劫。宇谓序曰:’子若与我并威同力,天下可图也。’序素有气力,大怒,叱宇等曰:’虏何敢迫胁汉将!’因以节挝杀数人。贼众争欲杀之,宇止曰:’此义士也,可赐以剑。’序受剑,衔须顾左右曰:’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遂伏剑而死。

又曰:马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於边野,以马革裹尸还墓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故人孟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又曰:永和八年,匈奴遣使求和亲,上遣郑众持节匈奴。众素刚烈,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欲胁服众,众拔刃自誓,单于恐而止。

又曰:汉围隗嚣,嚣穷困。其大将王捷登城呼汉军曰:’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罢,请自杀以明之。’遂刎颈而死。

谢承《后汉书》曰:济阴戎良,字子恭,年十八为郡门下吏。良仪容伟丽。太守诸葛丰使阁里写书,从者诬良与婢通,刳腹引出肠肝示丰。

《汉末英雄记》曰:袁尚使审配守邺,曹操攻之,操出行围配,伏弩射之,几中。及城陷,生获配。操谓曰:’吾近行,弩何多也?’配曰:’犹恨其少。’操曰:’即忠於袁氏,不得不尔!’志欲活之。配意气壮烈,终无挠辞。遂斩之。

《魏志》曰:庞淯,字子异,酒泉人。初以凉州从事守破羌长,会武威太守张猛反,杀刺史邯郸商,猛令曰:’敢有临商丧,死不赦。’淯闻之,弃官,昼夜奔走,号哭丧所讫,诣猛。猛知其义士,遣不杀,由是以忠烈闻。

又曰:夏侯惇,字玄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

又曰:大将军司马文王斩诸葛诞,傅首夷三族。诞麾下数百人,坐不降,见斩,皆曰:’为诸葛公死不恨。’其得人心如此。

又曰:贾逵初为郡吏,守绛邑长。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逵坚守,援攻之不拔,乃召单于并军急攻之。城将溃,绛父老与援要,不害逵。绛人既溃,援闻逵名,欲使为将,以兵劫之,逵不动。左右引逵使叩头,逵叱之曰:’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援怒,将斩之。绛吏民闻将杀逵,皆乘城呼曰:’负要杀我贤君,宁俱死耳!’左右义逵,多为请,遂得免。

韦昭《吴书》曰:颖熙使魏,辞意不屈,魏留之。熙惧,见迫,乃引刀自刺,中乳房,上闻嘉之,赐盐米,复其国。

《蜀志》曰:义阳傅彤,先主与吴战,退军,彤断后距战,兵人死尽。吴将语彤令降,彤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晋书》曰:太守陈楚迫韦忠为功曹。会山羌攻郡,楚携子出走,贼射之,中三创。忠冒刃伏楚,以身捍之,泣曰:’韦忠愿以身代君,乞诸君哀之。’亦遭五矢。贼相谓曰:’义士也!’舍之。忠于是负楚以归。

又曰:辛勉累迁侍中。及洛阳陷,随帝至平阳。刘聪遣其黄门侍郎乔度赍药酒逼之,勉曰:’大丈夫岂以数年之命而亏高节、事二姓,下见武皇帝哉!’引药将饮,度遽止之曰:’主上相试耳,君贞士也!’叹息而去。

习凿齿《晋春秋》曰:后主将从谯周策,北地王谌怒曰:’若数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谌哭於昭烈之庙,先杀妻子,然后自杀。

沈约《宋书》曰:薛安都反,傅灵越奔逃,为沈庆之军人所擒,厉声曰:’我傅灵越也。汝得贼何不即杀。’生送诣何勔,勔躬自慰,诘其叛逆,对曰:’九州唱义,岂独在我。’勔又问:’四方阻逆,无战不擒,主上皆加旷荡,即其才用。卿何不早归天阙,乃逃命草间乎?’灵越答:’薛公举兵淮北,威震天下,不能专任知勇,委付子侄,败之由实在於此。然事之始末,备皆参豫,人生归於一死,实无面求祸拢’勔壮其意,送还京师。太宗欲加原宥,灵越辞对如一,终不回改,乃杀之。

《隋书》曰:张季珣,大业末,为鹰击郎将,其府据箕山为固,与洛口连接。及李密、翟让攻陷仓城,遣人呼之。李珣骂密极口,密怒,遣兵攻之。经三年,粮用尽,士卒羸病不能拒战,遂为所陷。季珣曰:’吾虽为败军之将,犹是天子爪牙之臣,何容拜贼也!’密壮而释之。翟让从之求金不得,遂杀之,时年二十八。

又曰:许善心母范氏,梁太子中舍人孝才之女也。少寡养孤,博学有高节。高祖知之,敕尚食,每献时新,常遣分赐。尝诏范入内,侍皇后诣读,封永乐郡君。及善心遇祸,范年九十有二,临丧不哭,抚柩曰:’能死国难,我有儿矣。’因卧不食,后十馀日亦终。

《唐书》曰:屈突通闻京师平,家属尽没,乃留显和镇潼关,率兵东下,将如洛阳。通适进路,而显和降於刘文静。遣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显和追之,及於稠桑。通结阵以自固,窦琮纵通子寿令往谕之,通大呼曰:’昔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为仇雠。’命左右射之。显和呼其众曰:’京师陷矣。汝并命关西人,欲何所去?’众皆释仗。通知不免,乃下马东南向再拜号哭,曰:’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遂擒通送干长安。高祖谓曰:’何相见晚耶?’通泣对曰:’通不能尽人臣之节,力屈而至,为本朝之辱。’高祖曰:’隋室忠臣也。’命释之,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

又曰:刘世让,字玄钦,雍州醴泉人也。为定安道行军总管,率兵以拒薛举,战败,世让及弟宝俱为举军所获。举将至城下,令绐说城中曰:’大将军五道已趣长安,宜开门早降。’世让伪许之,因告城中曰:’贼兵多少,极於此矣。宜益自固,以图安全。’举重其执节,终不之害。

又曰:新兴王良孙晋,先天中为殿中监,兼雍州长史,甚有威名,始封新兴王,寻附会太平公主,伏诛。初,晋之就诛,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捴徒步,不失在官之礼,仍哭其尸。姚崇闻之曰:’栾布之俦也。’擢为尚书郎。

又曰:徐晦,由进士第登直言科,为栎阳尉,皆自杨凭所荐。

及凭得罪,贬官临贺县尉,亲交无敢祖送,独晦至蓝田,与凭言别。

时故相权德舆与凭交分最深,知晦之行,因谓晦曰:’今日送临贺,诚为厚矣,无乃反为累乎!’

晦曰:’晦自布衣,沐杨公之知,今日不一送,他日相公吻奸邪所谮,乌可不送相公乎?’

德舆大惭,因称之於人。

不数日,御史中丞李夷简请吻监察。

晦至之日,白夷简曰:’晦不由公门,公何所取信而见奖拔於千万人中哉!’

答曰:’君送杨临贺,宁肯负国乎?’

由是名益振。

《吕氏春秋》曰:要离既杀王子庆忌,吴王大悦,请分国。

要离曰:’不可。杀妻子焚而扬其灰,为不仁;为故主杀新主,为不义;不可以生。’

伏剑而死。

《韩诗外传》曰: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公正而好直,王使为理。

於是有杀人者,石奢追之,则其父也。

还反於庭,曰:’杀人者父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法,不忠也。’

遂伏鈇锧,曰:’命在君。’

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

石奢曰:’不然,死罪而生,不廉也。君赦之,上之惠,臣不失法,下之义。’

遂不去鈇锧而死乎庭中。

《会稽典录》曰:魏朗,字少英,会稽人。

灵帝即位,窦武、陈蕃等欲诛宦官,谋泄,反为所害。

朗以党被徵,乃慷慨曰:’丈夫与陈仲举、李玄礼俱死,得非乘龙上天乎?’

於丹阳牛渚自杀,海内列名八俊。

张鄢《文士传》曰:陆机为大都督,请孙承为司马。

成都王既害机兄弟,收承付刺奸狱,考掠千馀,两踝骨见,终不自诬。

狱吏知承烈士,谏承曰:’二陆之痛,谁不知枉?君何不惜身乎?’

承乃仰而叹曰:’吾亡不能济,死而相诬,非吾徒也。’

狱吏作承服辞谋反状,成都乃下令,夷承三族。

刘世叔《异苑》曰:浔阳周虓,字孟威,宁康中镇于巴西,吻苻坚所获,守节不屈。

坚使使清道,虓躬治达陌,谓使者云:’烦君语氐贼苻坚,何至取国士如此!’

坚闻之曰:’貉子正欲觅死,杀之适足成其名耳。’

乃苦加拷楚,不食而卒。

坚怒犹未歇,剖棺临视,虓欻运眸,龈齿,须鬓张列,精暗明亮,回盼瞩坚,乃厚加赗赠。

刘向《新序》曰:崔杼弑庄公,申蒯渔於海而后至。

将入死,其御止之曰:’君之无道,闻於天下,不可死也。’

申蒯曰:’告我晚,子不早告我,吾食乱君之食,而死治君之事乎?子勉之,子无死。’

其御曰:’子有乱主犹死之,我有治长奈何勿死!’

至於门,曰:’申蒯闻君死,请入。’

守门者以告,崔子曰:’勿内。’

申蒯曰:’汝疑我乎?吾与汝臂。’

乃断其臂,以予其门者。

门者以示崔子,崔子陈八列,曰:’令入。’

申蒯拔剑呼天,三踊,乃斗杀七列,未及崔子一列而死。

其御亦死之门外。

君子闻之曰:’蒯可谓守节死义矣。’

又曰:白公胜欲杀楚惠王,出亡,令尹、司马皆死。

胜拔剑而属之,于屈卢曰:’子与我,舍子;不与我,将杀子。’

屈卢曰:’《诗》有之曰:莫莫葛藟,肄于条枚;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今子杀叔父而求福於卢也,可乎?且吾闻之,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死不恐,为人臣者,时生则生,时死则死,是谓人臣之礼。故上知臣道,其有可劫乎?胡不推之?’

白公胜乃入其剑。

又曰:白公胜既杀令尹、司马,欲立王子闾以为王。

王子闾不肯,劫以刃,王子闾曰:’王孙辅相楚国,扶正王室,后自庇焉,闾之愿也。今子假威以暴王室,杀伐以乱国家,吾虽死,不子从也。’

白公强之不可,遂杀之。

常璩《华阳国志》曰:张飞攻破巴郡,获将军严颜,谓曰:’大军至,何以不降,敢逆战乎?’

颜对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

飞怒曰:’牵去斫头。’

颜正色曰:’斫头便斫,何为怒也?’

飞义之,引为宾客。

又曰:章明,字公儒,繁人。王皓,字子离,江夏人也。

明为太中大夫,莽篡位,叹曰:’不以一身事二主。’遂自杀。

皓为美阳令,去莽归蜀,公孙述僣号,高之,使聘之,皓乃自刎,以头付使者,述惭怒,诛其妻子。

又曰:李业,字巨游,梓潼人。

少执志清白,太守到咸慕其名,辟为功曹,十命不诣,咸怒欲杀之,业径诣狱,咸释之。

公孙述累徵聘不应,述怒,遣鸿胪尹融持药酒逼业,业笑曰:’名可成,不可毁;身可杀,不可辱。’

遂饮药死。

述耻杀善士,赠钱百万,子逃匿不受。

建武中察孝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九-译文

《礼记》说:在鲁国的郎邑进行战斗。(郎,是鲁国的一个城邑。)公叔禺人遇到一个背着拐杖逃入堡垒休息的人,说:‘即使他生病了,即使他的负担很重,君子也不能为他出谋划策,士人不能为他去死,这是不可以的。我已经说了!’于是和邻居重汪踦(重应该是童,姓汪名踦)一起去,他们都死了。鲁国人想要不哀悼重汪踦,于是问孔子。孔子说:‘能够拿起武器保卫国家的人,即使想要不哀悼他,不是也可以吗!’

又说:齐国有大饥荒,黔敖在路上准备了食物,等待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蒙着袖子,拖着鞋子,匆匆忙忙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拿着饮料,说:‘唉!来吃吧!’那个饥饿的人扬起眼睛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到了这个地步!’黔敖跟在他后面道歉,但他最终还是不吃而死了。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是啊!’那个人的呼喊可以避免,他的道歉也可以接受食物!’

又说:鲁庄公和宋人在乘丘战斗。县贲父驾车,马惊了,翻车了。庄公摔倒了,贲父说:‘以前你没有翻车,现在却翻了,这是没有勇气。’于是他自杀了。马夫在洗马。有一支箭射在马的白色肌肉上。庄公说:‘这不是他的错!’于是为他作诔。

《史记》说:齐国有的人诋毁孟尝君给湣王说:‘他将要作乱。’等到田甲劫持湣王,湣王怀疑孟尝君,孟尝君于是逃跑了。魏国之前有一个从孟尝君那里得到粮食的贤人听说这件事,于是向上报告,说孟尝君没有作乱,请求以自己的身体作为盟约,于是自杀,以证明孟尝君的清白。湣王这才知道孟尝君确实没有作乱。

又说:汉高帝即位后,因为田横兄弟原本平定了齐国,齐国的贤人很多都归附了他们,现在他们在海中没有被收服,以后可能会作乱,于是下令赦免他们的罪行,召回他们。田横于是和他的两个客人乘坐马车到洛阳。到了尸乡,尸乡在偃师厩置,那里有马用来传递驿站。田横对使者说:‘人臣见到天子应当洗澡。’于是停下留宿。他对客人说:‘田横当初和汉王一起南面称帝,现在汉王成为了天子,而田横却成了逃亡之徒,在北面侍奉他,这是非常耻辱的。而且我煮了别人的哥哥,和别人的弟弟并肩侍奉主上,即使他们害怕天子的诏令,不敢动,我难道心里不感到羞愧吗?而且陛下想要见我,不过是想看看我的面貌而已。现在陛下在洛阳,砍下我的头,快马加鞭三十里,我的面貌还没有腐烂,还可以看。’于是他自杀。两个客人也跟着自杀。高帝听说了,非常震惊,因为田横的客人都很贤能,听说他们还有五百人在海中,于是派人去召回他们。等到听说田横死了,他们也全部自杀。于是知道田横兄弟都得到了士人的尊敬。

又说:楚军攻下荥阳,俘虏了周苛。项羽对周苛说:‘你如果跟我一起,我就让你做上将军,封你三万户。’周苛骂道:‘如果你不快快投降汉朝,汉朝现在就会俘虏你,你不是汉朝的对手。’项羽生气,把周苛煮了。

又说:李广跟随卫青攻打匈奴,迷失了道路,最后到达,大将军派长史紧急责备李广到幕府对质。李广说:‘校尉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他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年轻时起就和匈奴大小七十多次战斗,现在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对抗单于,而大将军又调我部队行军,结果又迷失了道路,这不是天意吗!而且我已经六十多岁了,终究不能再面对那些刀笔吏。’于是他拔刀自刎,士兵和官员都哭了。

《汉书》说:高祖时,有人告发赵王张敖反叛,贯高回答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干的,王并不知道。’官吏对他进行了数千次的鞭打,用针戳,他浑身没有一处完好,但他始终没有再说话,廷尉把贯高的供词上报给皇帝说:‘壮士谁认识他,以私人的名义来问。’中大夫泄公说:‘我素来知道赵国,立下名义不侵犯,是守信的人。’皇帝派泄公拿着符节去审问他。贯高说:‘人之常情难道不是都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吗?现在我的三个家族都已经定罪处死,难道我会用赵王来交换我的亲人吗?只是因为赵王确实没有反叛,只有我们这些人干的。’详细地说明了本来指使他的原因,于是世公把情况全部报告给皇帝,皇帝于是赦免了赵王。皇帝认为贯高忠诚可靠,让他自己立下誓言,于是让泄公赦免了他。皇帝告诉他:‘张王已经出来了,我对你的恩情很多,所以赦免了你。’贯高说:‘我之所以没有死,是因为我证明了张王没有反叛。现在王已经出来了,我的责任已经尽了。而且人臣有谋反弑君的名声,有什么脸面再侍奉皇帝呢!’于是他仰头断了气而死。

又说:丞相王嘉多次上奏,说不应该封董贤。皇帝生气,下令把王嘉贬为微小的尉官,关进诏狱。使者到府上,属吏们哭泣,给王嘉送药。王嘉拿起药杯扔在地上,对属吏们说:‘丞相有幸能担任三公之位,尽忠职守,应该在大街上受刑以示众人,难道是妇人吗,为什么要服药而死!’王嘉于是乘坐小车,不盖车篷,不戴帽子,跟着使者去贬为微小的尉官。二十多天不吃饭,吐血而死。

又说:田延年有罪,霍光派人去监狱中逮捕他。田延年说:‘幸亏官府宽恕了我,我有什么脸面进入监狱,让众人指着笑我,让囚徒唾弃我!’于是他关上门独自居住,拿着刀在屋里走来走去,听到鼓声,他就自杀了。

范晔《后汉书》说:赵苞被任命为辽西太守。第二年,他派人去接他的母亲和妻子,但被鲜卑人抢劫。赵苞率领步兵和骑兵与敌人对阵,敌人把他的母亲展示给赵苞看,赵苞悲叹着对母亲说:‘作为儿子,我没有尽到责任,想要用俸禄来奉养您,没想到却给您带来了灾祸。’他的母亲从远处对赵苞说:‘人各有命,怎么可以相互顾惜而损害忠义呢?以前王陵的母亲,面对汉使者拔剑自刎来坚定她的意志,你也要努力。’赵苞立刻冲锋,敌人全部被击溃,他的母亲和妻子都遇害。赵苞安葬了母亲后,报告皇帝,请求归葬。皇帝派使者去吊唁慰问,葬礼结束后,赵苞吐血而死。

《东观汉记》说:温序,字次房,被隗嚣的部将苟宇劫持。苟宇对温序说:‘如果你和我一起威慑对方,天下就可以夺取了。’温序一向有气力,非常愤怒,大声叱责苟宇等人说:‘敌人怎么敢胁迫汉将!’于是用符节击杀了几个人。贼人争相想要杀他,苟宇阻止说:‘这是一个义士,可以赐给他剑。’温序接过剑,咬着胡子对左右说:‘被敌人逼迫而死,不要让我的胡须沾染泥土。’于是他伏剑而死。

又说:马援说:‘现在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想自己请求去攻打他们。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野外,用马皮裹着尸体送回墓地,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妇女儿孙手中度过余生呢?’他的老朋友孟冀说:‘确实是一个烈士,应该像这样!’

又说:永和八年,匈奴派遣使者来请求和亲,皇帝派郑众拿着符节去匈奴。郑众一向刚烈,到了北庭,敌人想要让他下拜,他不屈服。单于非常生气,包围了他,不给他水火,想要胁迫他屈服,郑众拔出刀自己发誓,单于害怕了才停止。

又说:汉朝围攻隗嚣,隗嚣陷入了困境。他的大将王捷登上城墙对汉军呼喊说:‘为我们隗王守城的人,都必定死去,没有二心,希望各位军队赶快撤退,请让我自杀来表明这一点。’于是他割断了自己的脖子而死。

谢承《后汉书》说:济阴的戎良,字子恭,十八岁时成为郡门下吏。戎良仪表堂堂。太守诸葛丰派他去村里写信,随从诬陷戎良和婢女通奸,剖开肚子取出肠肝给诸葛丰看。

《汉末英雄记》记载:袁尚让审配守卫邺城,曹操进攻邺城,曹操亲自出行围攻审配,用伏弩射击他,几乎射中。等到城池被攻陷,审配被生擒。曹操对他说:‘我最近出行,弩箭怎么这么多?’审配回答:‘还是觉得太少。’曹操说:‘即使你对袁氏忠诚,也不得不这样做!’曹操本想活捉他。但审配意志坚定,毫无屈服之意。最终,曹操将他斩首。

《魏志》记载:庞淯,字子异,是酒泉人。最初担任凉州从事,守卫破羌长。恰逢武威太守张猛反叛,杀害了刺史邯郸商,张猛下令说:‘敢有到邯郸商丧事现场的人,死不赦。’庞淯听到这个消息后,辞去官职,昼夜奔走,在丧事现场号哭,然后前往见张猛。张猛知道他是一个忠义之士,没有杀他,因此他因忠诚和勇敢而闻名。

《魏志》又记载:夏侯惇,字玄让,是沛国谯人,夏侯婴的后代。十四岁时,他开始拜师学习,有人侮辱他的老师,夏侯惇将他杀死,因此以刚烈之气闻名。

《魏志》还记载:大将军司马文王斩杀了诸葛诞,诛灭了他的三族。诸葛诞麾下的数百人,因为不投降而被斩首,他们都表示:‘为诸葛公而死,我们不后悔。’由此可见他深受人心。

《魏志》又记载:贾逵最初担任郡吏,守卫绛邑长。郭援攻打河东,所经过的城邑都被攻下,贾逵坚守不退,郭援攻打不下,于是召集单于和军队紧急攻打。城池即将被攻破,绛城的父老与郭援约定,不要伤害贾逵。绛城的士兵溃散后,郭援听闻贾逵的名声,想让他担任将领,用兵力逼迫他,但贾逵不动摇。左右的人拉贾逵让他磕头,贾逵斥责他们说:‘哪有国家的长吏向敌人磕头的!’郭援大怒,准备斩杀他。绛城的官吏和百姓听说要杀贾逵,都登上城墙呼喊:‘违背约定杀我们贤良的君主,我们宁愿一起死!’左右的人为了贾逵的义气而多方请求,最终贾逵得以幸免。

韦昭的《吴书》记载:颖熙出使魏国,言辞之间不屈服,魏国留他。颖熙害怕,被逼迫,于是拿起刀自刺,刺中乳房,魏王听说后赞扬他,赐给他盐米,并恢复了他的国家。

《蜀志》记载:义阳的傅彤,刘备与吴国交战撤退时,傅彤断后抵抗,士兵全部战死。吴国将领让傅彤投降,傅彤骂道:‘吴狗!哪有汉将军投降的!’最终战死。

《晋书》记载:太守陈楚逼迫韦忠担任功曹。正逢山羌攻打郡城,陈楚带着儿子逃走,山羌射他,中了三箭。韦忠冒着箭雨保护陈楚,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箭矢,哭泣着说:‘韦忠愿意用我的身体代替您,请各位可怜可怜我。’他也中了五箭。山羌相互议论说:‘这是一个义士!’于是放过了他。韦忠于是背着陈楚返回。

《晋书》又记载:辛勉多次升迁至侍中。等到洛阳陷落,他随皇帝到了平阳。刘聪派他的黄门侍郎乔度带着毒酒逼迫他,辛勉说:‘大丈夫岂能因为几年的生命而失去高尚的节操、侍奉两个主子,在地下见武皇帝呢!’他拿起毒酒准备喝下,乔度急忙阻止他,说:‘主上是在试探您,您是一位忠诚的士人!’叹息着离开了。

习凿齿的《晋春秋》记载:后主打算听从谯周的策略,北地王谌愤怒地说:‘如果我们的力量耗尽,灾祸失败必然降临,就应该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后主没有采纳,于是送上了玉玺和绶带。那天,谌在昭烈庙哭泣,先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然后自杀。

沈约的《宋书》记载:薛安都反叛,傅灵越逃亡,被沈庆之的军队擒获,他大声说:‘我是傅灵越。你抓到叛贼为什么不立即杀了他。’他被生擒并送到何勔那里,何勔亲自安慰他,审问他是否叛逆,他回答说:‘九州起义,岂止是我一个人。’何勔又问:‘四方阻逆,无战不擒,主上对他们都宽容,这就是他们的才能和用法。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到朝廷,却逃命在草丛中呢?’傅灵越回答说:‘薛公在淮北起兵,威震天下,不能专任勇猛和智慧,把重任交给子侄,失败的原因实在于此。然而事情的始末,我都参与其中,人生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实在没有脸面去寻求灾祸。’何勔钦佩他的气节,将他送回京城。太宗想要宽恕他,但傅灵越的回答始终如一,最终被杀。

《隋书》记载:张季珣在大业末年担任鹰击郎将,他的官府据守箕山作为坚固的防御,与洛口相连。等到李密、翟让攻陷仓城,派人呼喊他。张季珣痛骂李密,李密大怒,派兵攻打他。经过三年,粮食用尽,士兵病弱无法抵抗,最终被攻陷。张季珣说:‘我虽然是败军之将,但仍然是天子的爪牙之臣,哪能向叛贼低头!’李密钦佩他,放过了他。翟让跟随他要求金钱,没有得到,于是杀了他,当时他二十八岁。

《隋书》又记载:许善心的母亲范氏,是梁太子中舍人孝才的女儿。她年轻守寡,抚养孤儿,博学有高尚的节操。高祖知道后,命令尚食官每次献上新鲜的食物,经常派人分赐给她。曾经诏令范氏进入宫中,侍奉皇后阅读,封为永乐郡君。等到许善心遭遇灾祸,范氏九十二岁,在丧事上不哭,抚摸着灵柩说:‘能够为国家难而死,我有儿子了。’于是卧床不食,十几天后也去世了。

《唐书》记载:屈突通听说京城平定,家属全部被杀,于是留下显和镇守潼关,自己率领军队东下,准备前往洛阳。屈突通刚出发,显和就投降了刘文静。刘文静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人率领精锐骑兵与显和追击屈突通,追到稠桑。屈突通布阵自守,窦琮派他的儿子屈突寿去劝降他,屈突通大声呼喊说:‘过去我们曾是父子,现在我们成了仇敌。’命令左右射击他。显和对他的士兵说:‘京城已经陷落了。你们都是关西人,想要去哪里?’士兵们都放下武器。屈突通知道无法逃脱,于是下马向东南方向再次跪拜痛哭,说:‘我力量不足,军队战败,但我不负陛下,天地神明都看到了。’于是被擒获并送到长安。高祖对他说:‘怎么见面这么晚呢?’屈突通哭着回答:‘我屈突通不能尽到人臣的节操,力量不足,导致失败,这是本朝的耻辱。’高祖说:‘你是隋朝的忠臣。’下令释放他,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封为蒋国公。

《唐书》又记载:刘世让,字玄钦,是雍州醴泉人。担任定安道行军总管,率领军队抵抗薛举,战败,刘世让和他的弟弟刘宝都被薛举的军队俘虏。薛举将到城下,命令使者对城中说:‘大将军五路已经直指长安,你们应该开门早早投降。’刘世让假装答应,趁机告诉城中的人:‘敌军的人数已经到了极限。你们应该加强防御,以确保安全。’薛举非常重视他的节操,最终没有伤害他。

《唐书》又记载:新兴王李良孙在先天年间担任殿中监,兼任雍州长史,非常有威名,最初被封为新兴王,后来依附太平公主,被处死。最初,李良孙被处死时,他的属吏都逃散了,只有司功李捴徒步而行,不失官员的礼仪,仍然为他的尸体哭泣。姚崇听说后说:‘他是与栾布一样的人。’提拔他为尚书郎。

又有人说:徐晦,是通过进士考试进入直言科的,担任栎阳尉,都是被杨凭推荐的。等到杨凭犯了罪,被贬为临贺县尉,他的亲友没有人敢去送行,只有徐晦一直送到蓝田,和杨凭告别。当时前任宰相权德舆和杨凭关系最深,知道徐晦要离开,就对徐晦说:‘今天送你到临贺,确实是够意思了,难道不是反而给你添麻烦了吗?’徐晦说:‘我徐晦从平民出身,蒙受杨公的赏识,今天如果不送他,将来相公受到奸邪小人的诬陷,难道可以不送相公吗?’权德舆听后非常惭愧,因此在人前称赞徐晦。没过多久,御史中丞李夷简请求接见徐晦。徐晦到的时候,对李夷简说:‘我徐晦不是通过官府的门路,您怎么会信任我,在千万人中提拔我呢?’李夷简回答说:‘你送杨临贺,难道你愿意辜负国家吗?’从此徐晦的名声更加显赫。

《吕氏春秋》记载:要离杀了王子庆忌后,吴王非常高兴,想要分给他国家的一部分。要离说:‘不可以。杀了自己的妻子,烧成灰烬,这是不仁;为了旧主而杀新主,这是不义;我不能这样做。’然后要离用剑自杀。

《韩诗外传》记载:楚昭王有一个名叫石奢的士人,公正而喜欢直言,楚昭王让他担任理官。后来有一个人杀了人,石奢去追捕,发现是自己的父亲。他回到家中,说:‘杀人的人是我的父亲。因为父亲而破坏国法,这是不孝;不执行国法,这是不忠。’于是他伏在刑具上,说:‘我的命在君王手中。’君王说:‘追捕而没有追到,难道有罪吗?你继续处理事务吧。’石奢说:‘不是这样的,死罪可以活着,但活着却失去廉洁,这是不道德的。君王赦免他,这是君王的恩惠,我遵守法律,这是臣子的道义。’于是他没有离开刑具,死在庭院中。

《会稽典录》记载:魏朗,字少英,是会稽人。汉灵帝即位后,窦武、陈蕃等人想要诛杀宦官,计划泄露,反而被宦官所害。魏朗因为党派关系被征召,他慷慨地说:‘大丈夫和陈仲举、李玄礼一起死,难道不是像乘龙上天一样吗?’在丹阳牛渚自杀,海内闻名,被誉为八俊。

张鄢的《文士传》记载:陆机担任大都督时,请求孙承担任司马。成都王杀害了陆机兄弟,将孙承逮捕并交付刺奸狱,严刑拷打,导致他的两踝骨暴露出来,但他始终没有诬陷自己。狱吏知道孙承是忠烈之士,劝他说:‘二陆的冤屈,谁不知道?你何必不惜自己的生命呢?’孙承仰天长叹说:‘我如果死了不能救他们,死后被诬陷,就不是我的同类了。’狱吏伪造孙承承认谋反的供词,成都王于是下令,灭孙承的三族。

刘世叔的《异苑》记载:浔阳的周虓,字孟威,在宁康年间镇守巴西,被苻坚所俘虏,他坚守节操,不屈不挠。苻坚派人清理道路,周虓亲自治理达陌,对使者说:‘请告诉氐贼苻坚,为什么如此对待国士!’苻坚听后说:‘这个家伙正想找死,杀了他正好成全了他的名声。’于是对周虓进行了残酷的拷打,最终饿死。苻坚的怒气还未平息,剖开棺材查看,周虓突然转动眼睛,咬牙切齿,须发竖立,眼神明亮,回头看着苻坚,于是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刘向的《新序》记载:崔杼弑杀了庄公,申蒯在海边打鱼,后来才赶到。在即将被杀的时候,他的车夫阻止他说:‘君王的无道,天下人都知道了,不能死。’申蒯说:‘告诉我晚了,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吃了乱君的饭,却要为治君而死吗?你努力吧,你不用死。’到了门口,申蒯说:‘申蒯听到君王死了,请让我进去。’守门的人告诉崔子,崔子说:‘不要让他进来。’申蒯说:‘你怀疑我吗?我和你断臂。’于是他砍断自己的手臂,给了守门的人。守门的人把断臂给崔子看,崔子排列了八个人,说:‘让他进来。’申蒯拔剑向天呼喊,跳跃三次,然后和七个人战斗,未能杀掉崔子,最后死去。他的车夫也在门外死去。君子听说这件事后说:‘申蒯可以说是守节死义了。’

又记载:白公胜想要杀楚惠王,逃亡出去,令尹和司马都死了。白公胜拔剑指向屈卢说:‘你跟我走,就放过你;不跟我走,就杀了你。’屈卢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茂密的葛藤,缠绕在树枝上;和善的君子,追求幸福而不回头。现在你杀了自己的叔父,却想在屈卢这里求福,可以吗?而且我听说,明白命运的人,面对利益不动心,面对死亡不害怕,作为臣子,该活的时候就活,该死的时候就死,这就是臣子的礼节。所以君上明白臣子的道义,难道有可以威胁的吗?为什么不推辞呢?’白公胜于是收回了剑。

又记载:白公胜杀了令尹和司马后,想要立王子闾为王。王子闾不愿意,白公胜用刀威胁他,王子闾说:‘王孙辅佐楚国,扶持王室,最后自己得到庇护,这是我的愿望。现在你用威势来暴乱王室,杀戮来扰乱国家,我即使死了,也不会跟随你。’白公胜强迫他,但他坚决不同意,于是杀了他。

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张飞攻破巴郡,俘获了将军严颜,对他说:‘大军到了,你为什么不投降,敢反抗吗?’严颜回答说:‘你们这些人没有规矩,侵犯我们的州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生气地说:‘把他带走斩首。’严颜严肃地说:‘斩首就斩首,为什么要生气呢?’张飞认为他很有义气,把他当作宾客。

又记载:章明,字公儒,是繁人。王皓,字子离,是江夏人。章明担任太中大夫,王莽篡位时,他叹息说:‘不能一个人侍奉两个君主。’于是自杀。王皓担任美阳令,离开王莽归附蜀汉,公孙述自立为王,尊重他,派使者来聘请他,王皓于是自杀,把头交给使者,公孙述感到羞愧和愤怒,杀了他的妻子。

又记载:李业,字巨游,是梓潼人。他年轻时就立志保持清白,太守到咸慕他的名声,征召他为功曹,他十次不接受任命,到咸愤怒想要杀他,李业直接去监狱,到咸释放了他。公孙述多次征召他,他都不去,到咸愤怒,派人拿着毒酒逼迫李业,李业笑着说:‘名声可以成就,但不能毁坏;身体可以被杀,但不能受辱。’于是喝了毒药而死。到咸因为杀了一个好士人而感到羞愧,赠予他一百万钱,他的儿子逃匿不接受。建武年间被举荐为孝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九-注解

烈士:指为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英勇牺牲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烈士被视为英雄,其精神被赞颂和敬仰。

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记录了周代的礼仪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风俗。

郎: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此处指鲁国的城邑。

公叔禺人:古代人物,此处指鲁国的一位官员。

保:古代的军事防御设施,此处指保卫城邑。

重汪踦:古代人物,此处指鲁国的一位士兵。

仲尼:即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社稷:古代对国家、民族的代称。

黔敖:古代人物,此处指齐国的官员。

嗟:古代用语,表示呼唤或感叹。

乘丘:古代地名,此处指鲁国与宋国交战的地方。

县贲父:古代人物,此处指鲁国的一位将领。

圉人:古代官职,负责饲养马匹。

流矢:箭矢。

孟尝君:古代人物,齐国的大臣,以智谋和仁德著称。

湣王:古代人物,齐国的君主。

田甲:古代人物,齐国的官员。

汉高帝:即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

田横:古代人物,齐国的将领。

傅:古代的驿站制度,此处指传递信使的交通工具。

雒阳:古代地名,即今天的洛阳,汉代的都城。

项王:即项羽,楚汉争霸时期的著名将领。

周苛:古代人物,楚汉争霸时期的将领。

李广:古代人物,西汉著名的将领。

卫青:古代人物,西汉著名的将领。

匈奴: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校尉:古代军职,负责管理一定数量的军队。

廷尉: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审判。

贯高:古代人物,赵国的一位将领。

张敖:古代人物,赵国的君主。

董贤:古代人物,西汉的官员。

田延年:古代人物,西汉的官员。

霍光:古代人物,西汉的权臣。

鲜卑: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赵苞:古代人物,西汉的官员。

隗嚣:古代人物,西汉末年的割据势力领袖。

王捷:古代人物,隗嚣的将领。

诸葛丰:古代人物,东汉的官员。

戎良:古代人物,东汉的官员。

刳腹:古代的一种刑罚,剖腹取出内脏。

肠肝:指人的内脏。

马革裹尸:指战死后用马皮包裹尸体,表示英勇牺牲。

北庭:古代地名,指匈奴的统治区域。

单于:单于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称呼。

袁尚:袁尚是东汉末年袁绍的儿子,袁绍死后,袁尚与袁谭争夺袁绍的遗产和势力。

审配:审配是袁尚的部将,以忠诚著称,曾守卫邺城。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来建立了曹魏政权。

伏弩:伏弩是一种暗藏的弓箭,用于偷袭。

邺:邺城是袁尚的根据地,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

武威太守:武威是古代郡名,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刺史:刺史是古代地方行政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庞淯:庞淯是东汉末年的凉州从事,以忠烈著称。

凉州:凉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甘肃省西部。

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的部将,以勇猛著称。

司马文王:司马文王即司马昭,是曹魏末年的权臣,后来建立了晋朝。

诸葛诞:诸葛诞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因反叛司马昭而被杀。

贾逵:贾逵是东汉末年的将领,以忠诚著称。

颖熙:颖熙是东吴的将领,因不屈于魏国而被杀。

义阳傅彤:傅彤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以忠诚著称。

夏侯婴:夏侯婴是西汉初年的将领,夏侯惇是他的后代。

傅首夷三族:傅首夷三族是指诸葛诞被杀后,其家族也被灭。

韦昭:韦昭是东吴的史学家,著有《吴书》。

郭援:郭援是东汉末年的将领,曾攻占河东。

韦忠:韦忠是晋朝的将领,以忠诚著称。

辛勉:辛勉是晋朝的官员,以忠诚著称。

刘聪:刘聪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的皇帝。

乔度:乔度是刘聪的官员。

武皇帝:武皇帝是辛勉对晋朝皇帝的尊称。

习凿齿:习凿齿是晋朝的史学家,著有《晋春秋》。

北地王谌:北地王谌是蜀汉的宗室,以忠诚著称。

谯周:谯周是蜀汉的官员,以忠诚著称。

薛安都:薛安都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曾反叛。

傅灵越:傅灵越是薛安都的部将。

沈庆之:沈庆之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

李密:李密是隋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

翟让:翟让是隋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

张季珣:张季珣是隋朝末年的将领。

鹰击郎将:鹰击郎将是隋朝的官职。

许善心:许善心是南北朝时期的官员。

范氏:范氏是许善心的母亲,以忠诚著称。

梁太子:梁太子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太子。

孝才:孝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官员。

高祖:高祖是对皇帝的尊称,此处指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刘世让:刘世让是唐朝的将领。

薛举:薛举是唐朝初年的起义军领袖。

新兴王良孙晋:新兴王良孙晋是唐朝的官员。

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唐朝的公主,以权谋著称。

姚崇:姚崇是唐朝的官员,以清廉著称。

进士第:指通过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目,获得进士及第的荣誉,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

直言科: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科目,主要考察应试者的直言能力和政治见解。

栎阳尉:古代官职,指在栎阳县担任县尉,负责地方治安。

杨凭:指杨凭,唐代官员,此处提及他推荐了徐晦。

贬官:指官员因罪或政见不合被降职。

临贺县尉:指在临贺县担任县尉,官职与栎阳尉相似。

祖送:古代送别的一种礼仪,祖指祖道,送别时行至祖道处。

权德舆:指权德舆,唐代官员,此处提及他与杨凭交情深厚。

吻:古代汉语中,吻有拜访、访问的意思。

监察: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防止腐败。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著作,由吕不韦主持编纂。

要离: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以刺杀庆忌而闻名。

王子庆忌:春秋时期吴国的王子,要离曾刺杀他。

吴王:指吴国的君主。

《韩诗外传》: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韩婴所著。

石奢:春秋时期楚国的士人。

理:古代官职,指负责司法审判的官员。

鈇锧:古代的一种刑具,此处指石奢自愿受刑。

《会稽典录》:古代地方志,记载会稽地区的风土人情。

魏朗:东汉末年的人物,此处提及他与窦武、陈蕃等人的故事。

党:指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因政治斗争而牵连的党派。

八俊:指东汉末年的八位杰出人物。

《文士传》:古代传记类著作,记载文士的生平事迹。

陆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此处提及他与孙承的故事。

司马:古代官职,指军事指挥官。

成都王:指成都地区的王公,此处提及成都王害机兄弟的故事。

刺奸狱:古代官署,负责审理奸细案件。

考掠:古代刑讯逼供的方法。

《异苑》:古代志怪小说集,由刘敬叔所著。

浔阳周虓:古代人物,此处提及他在苻坚统治下的故事。

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

清道:古代礼仪,指清理道路以迎接贵宾。

氐贼:指氐族的反叛者。

《新序》:古代历史著作,由刘向编纂。

崔杼:春秋时期齐国的官员,此处提及他弑杀庄公的故事。

申蒯:春秋时期齐国的官员,此处提及他与崔杼的故事。

乱主:指无道的君主。

治长:指有道的君主。

白公胜:春秋时期楚国的贵族,此处提及他欲杀楚惠王的故事。

令尹:古代官职,指宰相。

王子闾: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此处提及他攻破巴郡的故事。

严颜: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此处提及他与张飞的故事。

王皓:东汉末年的人物,此处提及他与公孙述的故事。

公孙述:东汉末年的割据势力领袖,此处提及他与王皓的故事。

梓潼: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

太守:古代官职,指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辟:古代官府征召人才的制度。

功曹:古代官职,负责地方行政事务。

鸿胪:古代官职,负责外交事务。

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此处指东汉时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九-评注

古文内容中,徐晦的行为展现了忠诚与道义的典范。他不仅因杨凭的推荐而得以升迁,更在杨凭遭贬时,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亲自送别,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忠诚。当权德舆质疑这种送别行为是否会给徐晦带来麻烦时,徐晦的回答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忠诚,他认为自己作为杨凭的知己,有责任支持他,即使这可能会带来风险。权德舆的惭愧和称赞,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和道义的推崇。

《吕氏春秋》中的要离故事,通过描述他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妻子,展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和牺牲精神。要离的行为虽然极端,但体现了他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对个人道德的坚守。

石奢的故事,讲述了他作为官员,即使面对父亲的犯罪行为,也坚持公正,不徇私情。他的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忠诚、孝顺和公正等价值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法律和职责的尊重。

魏朗的故事,描绘了他面对国家危机时的英勇和忠诚。他在党争中坚持正义,最终选择自杀,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陆机的故事,展示了他在面对冤屈和困境时的坚定和忠诚。他宁死不屈,坚守自己的信念,体现了忠臣烈士的形象。

周虓的故事,通过描述他在被俘后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直至死亡,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申蒯的故事,讲述了他面对国君被弑时的忠诚和义举。他坚持正义,即使面临死亡,也坚守自己的信念,体现了忠诚和道义。

白公胜的故事,通过他的对话和行动,展现了忠诚与背叛之间的冲突。他试图通过暴力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最终被屈卢的智慧和忠诚所打动,放弃了暴力。

张飞与严颜的故事,反映了忠诚与义气的主题。严颜面对强敌,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服于暴力,体现了忠诚和勇气。

章明和王皓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在面对篡位者的挑战时的忠诚和道义。他们选择自杀,而不是屈服于不义,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李业的故事,通过描述他面对威胁时的坚守和忠诚,展现了他的道德品质和对个人信念的坚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23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