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九-原文
《毛诗》曰:《鸡鸣》,刺不说德也。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又曰:惟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又曰:《渭阳》,康公念母也。
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
文公遭骊姬之难,未返,而秦姬卒。
穆公纳文公。
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於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
“我见舅氏,如母存焉。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渭,水名。秦时都雍至渭阳者,盖东行送舅氏於咸阳之地。)”
何以赠之?辂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礼记》曰: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
出,使子贡脱骖而赙之。
子贡曰:”无乃已重乎?”
夫子曰:”余向者入而哭之,遇於一哀而出涕;余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
“《左传》曰:鄢陵之战,郤至三遇楚子之卒,必下,免胄而趋风。
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曰:”方事之殷,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
適见不谷而趋,无乃伤乎?”
郤至见客,免胄承命。
又曰:越图吴,赵孟使楚隆使於吴王曰:”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
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
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
拜命之辱.”
与之一箪珠。
又曰:吴公子札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缟带,大带也。)”
子产献纻衣焉。(纻衣,禅衣。)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
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之以礼,不然郑国将败.”
又曰:叔鲋欲求货於卫,淫刍荛者。(淫,放也。使欲卫患之而致货焉。)”
卫人使屠伯馈叔向羹,与一箧锦,(屠伯,卫大夫。)曰:”诸侯事晋,未敢携贰,况卫在君之宇下,(屋宇之下,喻近。)而敢有异志?”
刍荛者异於它日,敢请之。(请正之意。)”
叔向受羹反锦。(受羹示不逆其意。且非货赂也。)
“《论语·乡党》曰:康子馈药,拜而受之。
曰:”丘未达,不敢尝.”(馈,遗也。拜受,敬也。曰:”丘未达”,言不服之意。
药从中制外,故当慎也。)
又《微子》曰: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汉书》曰:文帝赐赵它书,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遗王。(上褚、下褚,谓之多少、厚薄,袷复之名。)
范晔《后汉书》曰:李恂徵拜谒者,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
“《东观汉记》曰:陈遵为大司农护军,尝使匈奴,过辞於王丹。
临诀,丹谓遵曰:”俱遭时反覆,惟我二人为天地所遗。
今子当之绝域,无以相赠,赠子以不拜.”
遂揖而别,遵甚悦。
“《后汉书》曰:王丹,字仲回。
资性清白,少修节义。
时京师大豪陈遵朋友丧亲,遵为护丧事,赙缣数百匹。
丹怀缣一匹至丧主前,出缣授之,谓曰:”如丹是缣,出自机杼.”
遵有惭色。
又曰:闵中叔,太原人。
好黄老,清志洁行,不仕王莽之世,恬静养神,弗役於物。
与周党相友,党过叔舍,共含菽饮水,无菜茹党。
尝遗其生麻,叔叹曰:”我欲省烦耳.”
受而不食。
又曰:光禄勋杜林与马援乡里,亲厚。
援南方还时,林马适死,援遣子将马一匹遗林曰:”朋友有车马之馈,可以备之.”
居数月,林还之。
后汉书曰:或问第五伦曰:”公有私乎?”
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兄子尝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
吾子有病,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岂谓无私乎?”
又曰:张奂少立志节,常与士友言曰:”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及为将帅,果有勋名。
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
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
“《吴志》曰:太史慈,字子义。
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
“《蜀志》曰:宗预东聘吴,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曰:”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
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
遗预大珠一斛。
“《宋书》曰:王弘之徵为通直散骑常侍,不就。
从兄敬弘常解貂裘与之,即著以采药。
又曰:王弘之隐居,性好钓。
日夕载鱼入往上虞郭,经亲故门,各以一两头置门内而去。
“《陶潜传》:颜延之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
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饮。
“《宋书》曰:郭原平。
高阳许谣之居在永兴,罢建安郡丞还家,以绵一斤遗原平,不受,送而复反者前后数十。
瑶之乃自往曰:”今岁过寒,而建安绵好,以此奉尊上耳.”
平乃拜而受之。
“《齐书》曰:庾易徵辟不就,以文义自乐。
安西长史袁彖钦其风,通书致遗。
易以连理机竹翘书格报之。
又曰: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
祖祎,晋琅琊王国郎中令。
父畅,宋会稽太守。
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陆修静以白鹭羽尾扇遗融,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
又曰:何点隐居不仕,豫章王命驾造门,点从后门逃去。
竟陵王子良闻之,曰:”豫章王尚不屈,非吾所议.”
遗点嵇叔夜酒杯、徐景山酒枪以通意。
范享《燕书》曰:高祖少有大度,雄略杰出。
晋安北将军张华镇蓟,总御诸部。
高祖童冠往见,华甚异之,谓高祖曰:’君必为命时之器,匡时济难者也。’
脱所着帻簪以遗高祖,结殷勤而别。
崔鸿《后燕录》曰:王猛伐洛阳,将发,谓慕容垂曰:’吾将遂清东夏,或为东山之别。见物思人,卿将何以为信?’
垂以佩刀遗之。
崔鸿《前秦录》曰:慕容冲进逼长安,苻坚遣使送锦袍一遗冲。
使者称有诏:’古人兵交,使在其间。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朕於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为此变!’
‘《后魏书》曰:西域厌达、波斯诸国,各因公使并遗任城王澄骏马一匹,请付太仆,以充国闲。诏曰:’王廉贞之行,有过楚相,可敕付厩以成君子大哉之美。’
‘《陈书》曰:贺德基少游学於京邑,积年不归,衣资罄乏,又耻衣服故弊,盛冬止衣夹襦袴。尝於白马寺前逢一妇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门,脱白纶巾以赠之。仍谓德基曰:’君方为重器,不久贫寒,故以此相遗耳。’
德基问妪姓名,不答而去。
‘《唐书》曰:陆贽以博学弘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
贽不纳,惟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
又曰:陆贽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乃别陈饷遗,一无所取;与韦皋布衣时相善,惟西川致遗,奏而受之。
‘《家语》曰:子路将行,辞於孔子。子曰:’赠汝以车乎,赠汝以言乎?’
对曰:’请以言。’
孔子曰:’不疆不达,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复,不恭失礼,慎此五者而已矣。’
子路曰:’由请终身奉之。’
‘《战国策》曰:苏秦说李兑,抵掌而谈。李兑送苏秦以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狐之裘,黄金百镒。苏秦得以为用,西入於秦。’
又曰: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遗车百乘,献骇鸡之犀、夜光之璧於秦王。
梁祚《魏国统》曰:初,太祖过故人吕伯奢也。
遂行,日暮,道逢二人,容貌威武,太祖避之路。
二人笑曰:’观君有奔惧之色,何也?’
太祖始觉其异,乃悉告之。
临别,太祖解佩刀与之曰:’以此表吾丹心,愿二贤慎勿言。’
刘向《说苑》曰:田子方使人遗子思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与之也,如弃之。’
子思辞曰:’伋闻:妄与不如遗弃於沟壑。伋虽贫,不忍以身为沟壑也。’
‘《说苑》曰: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市远,卖之不售,思虑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
孔子再拜受,谓弟子曰:’扫除将祭之。’
弟子曰:’夫人将弃之,今夫子将祭之,何也?’
孔子曰:’吾闻之务施而不腐馀财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赐,可无祭乎?’
刘向《列仙传》曰:安期先生者,时人皆言千岁公。
秦始皇请与语,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出於阜乡亭,皆置去,留书,以赤玉舄一量为报。
曰:’后千岁求我于蓬莱山下。’
‘《费祎别传》曰:孙权以手中尝所执宝刀赠祎,答曰:’臣不才,何以堪明令?然刀所以讨不庭,禁暴乱者也。但愿大王勉建功业,同奖汉室,臣虽暗弱,不负采顾。’
‘《蜀王本纪》曰:蜀王猎於褒谷,见秦王,以金一笥蜀王,报以礼物,尽化为士。秦王大怒。臣下拜贺曰:’土者,地也。’
葛洪《西京杂记》曰: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怀章绶,至金亭,而国人未知也。
所知钱勃,见其曝露,乃劳之曰:’得无罢乎?’
遗以纨扇。
买臣至郡,引为上客。
‘《杂记》曰:公孙弘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邮长赠以生刍一束、素丝一繸、朴玉一枚。’
孟仪《周载》曰:悼公时,晋智伯为政,强暴好侵伐,欲谋袭卫,乃遗卫君野马四、白璧一,以结好。
‘《韩子》曰:仲尼为政於鲁,齐景公患之。黎鉏谓景公遗哀公女乐。景公曰:’善!’
乃以女乐二人遗哀公,哀公果怠于政。
仲尼谏,不听,去而之齐。
又曰:晋献公欲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女乐二八,以萦其心,而乱其政。
‘《孔丛子》曰:子思居贫,其友有馈之粟者,受二车焉。或献樽酒束修,子思弗为当。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是辞少取多也。’
子思曰:’伋不幸而贫於财,至乃困乏,将绝先人祠。夫所以受粟,为周乏也。酒脯则饮宴,方乏於食,而乃饮宴,非义也,吾岂以为介哉!’
又曰:孔子使宰予於楚,楚昭王以安车蒙饰,因宰予遗孔子焉。
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臣窃见其行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费,不合则去,退无吝心,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其治,不行则乐其身,臣知夫子之不用此车也。’
古诗曰:客从远方来,赠我一端绮。
文作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谢惠连诗曰:客从远方来,赠我鹤文绫。
裁为亲身服,着以便寝兴。
古诗曰:客从远方来,赠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张衡《四愁诗》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又云:美人赠我翠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又云: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
又云: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傅玄《四愁诗》曰:美人赠我明月珠,何以报之比目鱼。
又云:美人赠我苏合香,何以报之翠鸳鸯。
张载《拟四愁诗》曰:美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琴操》曰:许由无有杯器,手掬水。人见由无器,以瓠瓢遗之。由操饮,饮讫,挂於树枝,风吹树动,有历历声。由以为烦忧,取损之。
《楚辞》曰:折疏麻兮瑶华,(疏麻,神麻也。瑶,玉华。)将以遗兮离居。(离居,隐者也。)
皇甫规《与刘司空笺》曰:明公至德,佐国忧世,虽赠两梁冠及鲐鱼一双,服厚尊贶,荣施其弘。
《班固集》曰:窦宪饷身所服物:虎头绣盘囊一双,又遗身所服袜三具,错镂铁一。
魏武帝《与杨彪书》曰:今赠足下青毡床褥三具。
慕容晃《与顾和书》曰:今致绣鞋一两。
《张敞集·敞答朱登书》曰:登为东海相,遗敞蟹酱,敞答曰:蘧伯玉受孔子之赐必以及其乡人,敞谨分斯贶于三老尊行者,曷敢独享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九-译文
《毛诗》中说:《鸡鸣》这首诗是讽刺那些不讲究德行的人。诗中说:‘知道你会来,就用杂佩赠送给你。知道你会顺从,就用杂佩询问你。’
《毛诗》又说:只有士人和女子,相互戏谑,用芍药相赠。
《毛诗》还说:《渭阳》这首诗是康公思念母亲。康公的母亲是晋献公的女儿。文公遭遇骊姬之难,未能返回,而秦姬去世。穆公接纳了文公。康公当时是太子,他在渭水之阳送别文公,思念母亲不能相见。‘我见到舅舅,就像母亲还在一样。我送别舅舅,说到了渭阳。(渭,是一条河流的名字。秦朝时,从雍都到渭阳的地方,大概是向东送别舅舅到咸阳。)用什么来赠送呢?用辂车和黄色的马。我送别舅舅,心中充满了思念。用什么来赠送呢?用美玉和佩饰。’
《礼记》中说:孔子到卫国去,遇到一位老朋友的丧事,进去哭泣得很悲伤。出来后,让子贡卸下马车,去帮助办理丧事。子贡说:‘这样做不是太过了吗?’孔子说:‘我刚才进去哭泣,遇到一个悲伤的事情就流了泪;我讨厌泪水没有去处,你去帮这个忙吧!’
《左传》中说:鄢陵之战中,郤至三次遇到楚王的士兵,他总是下车,摘下头盔跑过去。楚王派工尹襄用弓询问他,说:‘正在大事繁忙的时候,你穿着皮革做的鞋子,是个有品德的人。刚才看到我不顾一切地跑来,难道不觉得受伤了吗?’郤至见到客人,摘下头盔接受命令。
《左传》又说:越国想要攻打吴国,赵孟派楚隆出使吴王,说:‘黄池之战时,您的先臣志父得以参与齐国的盟约,说好恶相同,现在您遇到困难,我不敢不劳而获。这不是晋国能比得上的,让我这个陪臣敢向您表白。’吴王跪拜并磕头说:‘我不才,不能侍奉越国,还以为是大夫的忧虑。接受您的命令,这是对我的侮辱。’并送给他一篮珍珠。
《左传》又说:吴公子札访问郑国,见到子产就像老朋友一样,送给他一条白色的带子。子产回赠给他一件麻布衣服。他对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奢侈,灾难即将来临。政治必然波及到你,你如果执政,要谨慎地使用礼仪,否则郑国将会衰败。’
《左传》又说:叔鲋想要在卫国求取财物,让放牧的人来引起卫国的注意。卫国人让屠伯给叔向送来一锅肉汤,并送给他一包锦缎。屠伯说:‘诸侯侍奉晋国,不敢有二心,何况卫国在您的庇护之下,怎么敢有异心?放牧的人与平时不同,敢请您指教。’叔向接过肉汤和锦缎。
《论语·乡党》中说:康子送药给孔子,孔子跪拜接受了。说:‘我还不了解药的用途,不敢尝试。’(馈,赠送。跪拜接受,表示尊敬。说‘我还不了解’,表示不服用。药是从外面送来的,所以应该谨慎。)
《论语·微子》中说:齐国人送女乐给季桓子,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上朝,孔子离开了。
《汉书》中说:汉文帝赐给赵它一书,送上五十件衣服、三十件衣服赠送给王。(上褚、下褚,指的是多少、厚薄,是夹衣和复衣的名称。)
范晔《后汉书》中说:李恂被征召为谒者,兼任西域副校尉。西域很富裕,有很多珍宝,各国王子和使者以及商人多次送给李恂奴婢、宛马、金银、香毯等物品,他一概不接受。
《东观汉记》中说:陈遵担任大司农护军,曾经出使匈奴,路过王丹家。临别时,王丹对陈遵说:‘我们都遭遇了时局的反复,只有我们两个人被天地所遗弃。现在你即将前往边远之地,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就送你一个不拜的礼吧。’于是拱手告别,陈遵非常高兴。
《后汉书》中说:王丹,字仲回。性格清白,年轻时就有节义。当时京师的大富豪陈遵的朋友去世,陈遵负责处理丧事,赠送了数百匹缣。王丹拿出一匹缣到丧主面前,拿出来递给他,说:‘像王丹这样的缣,是从织机上织出来的。’陈遵感到惭愧。
《后汉书》又说:闵中叔,太原人。喜欢黄老之学,志向纯洁,行为端正,不仕王莽之世,恬静养神,不为物质所役使。他与周党是朋友,周党经过闵中叔家,两人一起吃豆子喝水,没有蔬菜。曾经送给闵中叔一些生麻,闵中叔叹息说:‘我想要减少烦恼。’接受了但没有吃。
《后汉书》又说:光禄勋杜林与马援是同乡,关系亲密。马援从南方回来时,他的马恰好死了,马援派他的儿子送一匹马给杜林,说:‘朋友之间有车马的馈赠,可以用来备用。’过了几个月,杜林把马还给了马援。
《后汉书》中说:有人问第五伦说:‘你有私心吗?’他回答说:‘以前有人送给我一匹千里马,虽然我没有接受,但每次三公有所选举时,心里不能忘记,但最终也没有用上。我的侄子曾经生病,我一夜之间去了十次,回去后才能安心睡觉。我的儿子生病,虽然我没有去看望,但整夜都睡不着。像这样,难道能说没有私心吗?’
《后汉书》又说:张奂年轻时就有志节,常常和士友说:‘大丈夫处世,应当为国家在边境立功。’当他成为将帅后,确实有功名。董卓很羡慕他,让他的哥哥送给他一百匹缣。张奂讨厌董卓为人,拒绝接受。
《吴志》中说:太史慈,字子义。曹操听到他的名字,送给他一封信,用竹箧封好,打开来看没有写什么,只是装了一些当归。
《蜀志》中说:宗预东去访问吴国,孙权握着他的手,流泪告别说:‘你每次都承担着结成两国友好的使命。现在你年纪大了,我也老了,恐怕再也见不到你了!’并送给宗预一斛大珍珠。
《宋书》中说:王弘被征召为通直散骑常侍,他没有接受。他的堂兄王敬弘常常解下貂皮大衣送给他,他就穿上它去采药。
《宋书》又说:王弘隐居,喜欢钓鱼。每天傍晚带着鱼去上虞郭,经过亲友的家门口,各送一两条鱼放在门内就离开了。
《陶潜传》中说:颜延之担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每天都去拜访陶潜,每次去都喝得大醉。临走时,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把钱都送给了酒店,然后慢慢取酒喝。
《宋书》中说:郭原平。高阳许谣之的家在永兴,他从建安郡丞的职位上回家,用一斤绵送给了郭原平,郭原平不接受,送来又拿走,前后有几十次。许谣之就亲自去说:‘今年冬天很冷,而建安的绵很好,用这个来敬重您。’郭原平才拜谢接受了。
《齐书》中说:庾易被征召为官,他没有接受,以文学自娱。安西长史袁彖钦佩他的风采,写信并送给他礼物。庾易用一对连理竹翘书格回赠他。
《齐书》又说: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他的祖父张祎是晋朝琅琊王国郎中令。他的父亲张畅是宋会稽太守。张融二十岁时,同郡的道士陆修静用白鹭的羽毛做的扇子送给他,说:‘这既是异物,就用来送给不同寻常的人。’
《齐书》又说:何点隐居不仕,豫章王派车马到他家,何点从后门逃走。竟陵王子良听说后,说:‘豫章王尚且不屈服,不是我能评论的。’送给何点嵇康的酒杯、徐景山的酒枪以表达心意。
范享在《燕书》中说: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杰出的雄才大略。晋朝安北将军张华镇守蓟城,统率各部。高祖年幼时戴着冠冕去拜访他,张华对他非常惊讶,对高祖说:‘你必将成为顺应时代、拯救困难的人。’于是脱下自己戴的帽子上的簪子赠给高祖,然后热情地告别。
崔鸿在《后燕录》中说:王猛讨伐洛阳,即将出发时,对慕容垂说:‘我将要清理东夏,或许我们会有分别。看到东西就会想起人,你将如何表示信任呢?’慕容垂便将他的佩刀赠给了王猛。
崔鸿在《前秦录》中说:慕容冲逼近长安,苻坚派人送来一件锦袍给慕容冲。使者说有诏书:‘古时候两军交战,使者就在中间。你远道而来,建立基业,是否感到劳累!现在送给你一件袍子,以表明我的本意,我对你的恩情如何?然而你在一朝之间却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后魏书》记载:西域的厌达、波斯等国,各自通过公使并送给任城王元澄一匹骏马,请求转交给太仆,以供国家使用。诏书说:‘元澄的清廉正直,超过了楚国的相国,可以命令把马交给马厩,以成就君子的美德。’
《陈书》记载:贺德基年轻时在京城求学,多年不回家,衣服和钱财都用完了,又因为衣服破旧而感到羞耻,在严冬只穿夹衣和裤子。曾经在白马寺前遇到一位穿着华丽的妇人,妇人叫他进寺门,脱下自己的白纶巾赠给他。并对德基说:‘你是个重要的人才,不久就会贫穷,所以我才给你这个。’德基问妇人的姓名,她没有回答就离开了。
《唐书》记载:陆贽因为博学多才而中举,被任命为华州郑县县尉。卸任后,他东归探望母亲,路过寿州,刺史张镒有很好的名声,陆贽去拜访他。张镒最初并不太了解他,留了他三天,再次见面交谈后,非常赏识他,并请求与他结为忘年之交。在告别时,张镒送给陆贽一百万钱,说:‘愿为你的母亲准备一天的饭食。’陆贽没有接受,只接受了一串新茶。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意。’
《唐书》又记载:陆贽在为母亲守丧期间,东归洛阳,住在嵩山丰乐寺。藩镇官员送来丧葬礼物,他一概不接受;他与韦皋在平民时期关系很好,只有西川送来的礼物,他上奏朝廷后接受了。
《家语》记载:子路即将出行,向孔子辞行。孔子问:‘是送给你车呢,还是送给你话呢?’子路回答:‘请送给我话。’孔子说:‘不坚强就达不到目标,不劳作就没有功绩,不忠诚就没有亲近的人,不信守诺言就没有朋友,不恭敬就会失去礼节,谨慎这五点就可以了。’子路说:‘我请求终身遵循这些话。’
《战国策》记载:苏秦游说李兑,拍手而谈。李兑送苏秦一颗夜明珠,一块和氏璧,一件黑狐皮大衣,一百镒黄金。苏秦得到这些后,可以用来发挥作用,西行进入秦国。
《战国策》又记载:张仪为秦国破敌连横,游说楚王送给秦王一百辆车,献上骇鸡犀、夜明珠等宝物。
梁祚在《魏国统》中说:起初,太祖曹操拜访老朋友吕伯奢。出发后,天快黑了,在路上遇到两个威武的人,曹操避开他们走。那两个人笑着说:‘看你的表情好像很害怕,为什么?’曹操开始意识到他们的不同寻常,就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们。临别时,曹操解下自己的佩刀送给他们,说:‘用这个表明我的忠诚之心,希望两位贤人不要泄露。’
刘向在《说苑》中说:田子方派人送给子思一件狐皮大衣,担心他不接受,于是对他说:‘我送给他,就像丢弃在沟壑里一样。’子思推辞说:‘我听说:随意赠送不如丢弃在沟壑里。我虽然贫穷,但不愿意让自己成为沟壑里的东西。’
《说苑》又记载:孔子到楚国去,有渔夫献鱼给他,孔子不接受。献鱼的人说:‘天热市场远,卖不出去,我想扔掉它,不如献给您这位君子。’孔子拜了两拜接受了,对弟子们说:‘打扫干净准备祭拜它。’弟子们说:‘那人是想丢弃它,现在先生却要祭拜,为什么?’孔子说:‘我听说,致力于施舍而不浪费财物的人是圣人。现在接受了圣人的赠予,怎能不祭拜呢?’
刘向在《列仙传》中说:安期先生,时人都说他是千岁老人。秦始皇请他谈话,谈了三天三夜,赐给他数千万金璧,从阜乡亭出来,都留给了他,留下书信,用一双赤玉鞋作为回报。说:‘千年之后到蓬莱山下找我。’
《费祎别传》记载:孙权把手中曾经使用的宝刀赠给费祎,费祎回答说:‘我才能平庸,怎么能够承受您的恩赐?然而刀是用来征讨叛逆、禁止暴乱的。只希望大王努力建功立业,共同振兴汉室,我虽然愚笨软弱,但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蜀王本纪》记载:蜀王在褒谷打猎时遇到秦王,用一箱金子作为礼物送给秦王,秦王回赠了礼物,结果全部变成了士兵。秦王非常愤怒。臣下跪拜祝贺说:‘土,就是地。’
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朱买臣担任会稽太守时,带着官印,到了金亭,但当地百姓还不知道。知道他的钱勃,看到他晒官印,就安慰他说:‘难道你不想做官了吗?’并送给他一把纨扇。朱买臣到郡后,把他当作贵宾。
《杂记》记载:公孙弘被国家士人推举,皇帝认为他是贤良。百姓邮长送给他一束青草、一匹丝线、一块璞玉。
孟仪在《周载》中说:悼公时期,晋国智伯执政,强暴好侵略,想偷袭卫国,就送给卫君四匹野马、一块白璧,以结好。
《韩子》记载:孔子在鲁国执政时,齐景公很担心他。黎鉏对景公说,应该送哀公两个女乐。景公说:‘好!’于是送了两个女乐给哀公,哀公果然对政事懈怠了。孔子劝谏,但哀公不听,孔子离开鲁国去了齐国。
《韩子》又记载:晋献公想攻打虞虢,就送给他们屈产之马、垂棘之璧、两个女乐,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扰乱他们的政治。
《孔丛子》记载:子思贫穷时,有朋友送他粮食,他接受了两车。有人送他一壶酒和一束干肉,子思没有接受。有人说:‘你接受别人的粮食而拒绝我的酒,这是拒绝少而接受多。’子思说:‘我不幸在财富上贫穷,以至于连先人的祭祀都困难,我接受粮食是为了解决食物的缺乏。酒和肉是用来宴请宾客的,现在食物缺乏,却要宴请宾客,这是不义的,我怎么会这样做呢!’
《孔丛子》又记载:孔子派宰予去楚国,楚昭王用装饰华丽的车子送给孔子。宰予说:‘先生不要接受这个。’宰予私下看到楚昭王的行为不离正道,行为不违背仁义,重视道义崇尚德行,清廉朴素喜欢节俭,做官有俸禄,不浪费,不合心意就离开,退下来没有遗憾,妻子不穿彩色衣服,妾室不穿丝绸,车子不装饰,马不吃粟米,道义实行就高兴治理国家,不行就高兴自身,我知道先生不会用这辆车的。’
古诗中说:客人从远方来,送给我一匹美丽的绸缎。上面绣着双鸳鸯,裁剪成合欢被。
谢惠连的诗中说:客人从远方来,送给我鹤纹的绫。裁剪成贴身的衣服,穿着它方便休息和起床。
古诗中说:客人从远方来,送给我一匹美丽的绸缎。相隔万里,故人的心意仍然如此。
张衡在《四愁诗》中说:美人赠给我金错刀,我拿什么来回报她珍贵的宝石。
又云:美人赠给我翠色的美玉,我拿什么来回报她一对玉盘。
又云:美人赠给我锦绣的绸缎,我拿什么来回报她青色的石盘。
又云:美人赠给我貂皮的外衣,我拿什么来回报她明亮的珍珠。
傅玄的《四愁诗》中说:美丽的女子赠给我明亮的珍珠,我拿什么来回报她,只有一对眼睛连在一起的鱼。
又说:美丽的女子赠给我苏合香,我拿什么来回报她,只有一对翠绿色的鸳鸯。
张载的《拟四愁诗》中说:美丽的女子赠给我绿绮琴,我拿什么来赠送她,只有两块南金。
《琴操》中记载:许由没有杯子,用手捧水喝。人们看到许由没有杯子,就送给他一个葫芦瓢。许由喝了水后,就把葫芦瓢挂在树枝上,风吹动树枝,发出清脆的声音。许由认为这是烦恼,就把它打碎了。
《楚辞》中说:摘下稀有的麻草和美丽的玉石,准备赠送给离居的隐士。
皇甫规在《与刘司空笺》中说:明公品德高尚,辅佐国家,忧虑世事,即使赠送两顶高官的帽子以及一对鲐鱼,穿戴的厚礼和荣誉都十分丰厚。
《班固集》中记载:窦宪送给自己的衣物:一对绣有虎头图案的袋子,还送了自己穿的袜子三双,以及一把错镂的铁器。
魏武帝在《与杨彪书》中说:现在赠送给你三套青毡床褥。
慕容晃在《与顾和书》中说:现在送给你一双绣鞋。
《张敞集·敞答朱登书》中记载:朱登担任东海相时,送给张敞蟹酱,张敞回答说:蘧伯玉接受孔子的赐予一定会分给他的同乡,我谨慎地将这份礼物分给三位长老和有德行的人,怎么敢独自享用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九-注解
杂佩:杂佩是指多种佩饰的统称,古代男女交往时,赠送杂佩是一种常见的礼节,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喜爱。
芍药:芍药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常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赠送芍药意味着表达爱意。
渭阳:渭阳指的是渭水之南,这里指送别的地方。
辂车乘黄:辂车是一种高级的车,乘黄指的是驾车的黄马,这里用来形容送别时的豪华场面。
琼瑰玉佩:琼瑰是指美玉,玉佩是一种装饰品,这里用来表示珍贵的礼物。
赙:赙是指赠送财物给丧家,以表示哀悼。
韎韦:韎韦是一种皮革,这里指皮革制成的战甲。
跗注:跗注是指鞋底,这里指鞋子。
適:適同“谒”,意为拜见。
稽首:稽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极端的尊敬。
缟带:缟带是一种白色的带子,常用于束发或作为装饰。
纻衣:纻衣是一种用纻麻制成的衣服,纻麻是一种柔软的纤维。
淫:淫在这里指放任,使……放任。
馈:馈同“遗”,意为赠送。
褚:褚是一种丝织品,这里指衣物。
遗:遗意为赠送。
宛马:宛马是指产自西域的良马。
香罽:香罽是一种用香草编织的席子。
不拜:不拜是指不接受别人的礼物。
缣:缣是一种丝织品,这里指布匹。
黄老:黄老是指黄老道家,即黄老思想。
含菽饮水:含菽饮水是指吃豆子喝水,形容生活简朴。
机杼:机杼是指织布机,这里指织布。
千里马:千里马是指日行千里的马,这里比喻珍贵的人才。
车马之馈:车马之馈是指赠送车马作为礼物。
箧:箧是一种小箱子,这里指用来装东西的箱子。
大珠一斛:大珠一斛是指一斛(古代容量单位)的大珠子,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貂裘:貂裘是指用貂皮制成的皮衣,非常珍贵。
连理机竹翘书格:连理机竹翘书格是一种用连理竹制作的书籍格子,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白鹭羽尾扇:白鹭羽尾扇是指用白鹭羽毛制成的扇子,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嵇叔夜酒杯:嵇叔夜酒杯是指嵇康的酒杯,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徐景山酒枪:徐景山酒枪是指徐景山的酒杯,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大度:指人的气量大,能容人,有远见。
雄略:指雄壮的谋略,有远大的抱负和策略。
杰出:指才能或成就非常出众。
晋安北将军: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晋安地区的军事。
总御:总揽,统一管理。
童冠:指未成年的人。
帻簪:古代男子戴的头巾和簪。
命时之器:指有才能、有潜力能够影响时代的人。
匡时济难:指拯救时代,帮助解决困难。
佩刀:挂在腰间的刀,常作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锦袍:华丽的袍子,常作为礼物或赏赐。
草创:指初创,刚开始建立。
劳乎:辛苦,劳累。
国闲:国家的闲散马匹。
太仆:古代官职,负责管理马匹。
任城王澄:古代王爵,任城王是封号,澄是名字。
厩:马厩,养马的地方。
京邑:古代对京城或首都的称呼。
夹襦袴:古代的衣物,夹襦是夹衣,袴是裤子。
纶巾:古代的一种头巾。
重器:指有才能、有潜力的人。
忘年之契:指不论年龄,以友情相待。
罢秩:指官职解除。
省母:回家看望母亲。
赙赠:赠送财物以表示哀悼。
布衣:平民的衣物,这里指平民。
丁母忧:指母亲去世。
丰乐寺:古代寺庙名。
藩镇:古代地方军事和政治单位。
任城王:古代王爵,任城王是封号。
车:古代的交通工具。
章绶:古代官员的官服带。
金亭:古代建筑名。
纨扇:古代的一种扇子,用细绢制成。
生刍:新鲜的草,这里指礼物。
素丝:白色的丝线,这里指礼物。
朴玉:未经雕琢的玉,这里指礼物。
野马:野生的马,这里指礼物。
屈产之乘:指优良的马匹。
垂棘之璧:指珍贵的玉璧。
女乐:女艺人,这里指礼物。
金错刀:刻有金线的刀,这里指礼物。
翠琅玕:绿色的美玉,这里指礼物。
锦绣缎:华丽的绸缎,这里指礼物。
貂襜褕:用貂皮制成的华丽衣物,这里指礼物。
明月珠:明月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常用来比喻珍贵之物或美好的情感。
绮:华丽的丝织品。
鹤文绫:有鹤图案的绫,这里指礼物。
亲身服:贴身的衣服。
端绮:一端织锦,这里指礼物。
双鸳鸯:一对鸳鸯,这里指图案。
合欢被:寓意夫妻和睦的被子。
英琼瑶:美玉,这里指礼物。
双玉盘:一对玉盘,这里指礼物。
青玉案:青色的玉案,这里指礼物。
比目鱼:比目鱼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神鱼,常用来比喻珍贵的礼物或美好的祝愿。
苏合香:苏合香是一种古代的香料,常用来表示礼物的高贵和珍贵。
翠鸳鸯:翠鸳鸯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绿绮琴:绿绮琴是一种古代名琴,代表着高雅的艺术和音乐。
双南金:双南金是指两块南方的黄金,象征着财富和尊贵。
许由:许由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杯器:杯器是指盛酒的器皿,这里指许由不接受赠礼的态度。
瓠瓢:瓠瓢是一种用葫芦制成的瓢,这里指许由接受的赠礼。
历历声:历历声是指清晰可闻的声音,这里指风吹树枝的声音。
疏麻:疏麻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麻,常用来比喻神秘或高贵的事物。
瑶华:瑶华是指美玉的光华,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离居:离居是指隐居生活,常用来比喻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两梁冠:两梁冠是一种古代的冠帽,代表着高官厚禄。
鲐鱼:鲐鱼是一种珍贵的鱼类,常用来比喻珍贵的礼物。
虎头绣盘囊:虎头绣盘囊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袋子,代表着富贵和地位。
错镂铁:错镂铁是一种装饰华丽的铁器,代表着财富和工艺水平。
青毡床褥:青毡床褥是一种用青毡制成的床和褥子,代表着舒适和豪华。
绣鞋:绣鞋是一种绣有花纹的鞋子,代表着精致和美观。
蟹酱:蟹酱是一种用螃蟹制成的调味品,代表着美食。
蘧伯玉:蘧伯玉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人,以慷慨著称。
三老尊行:三老尊行是指年长有德的人,这里指蘧伯玉将礼物分给有德之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九-评注
傅玄《四愁诗》中的‘美人赠我明月珠,何以报之比目鱼’一句,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明月珠象征着珍贵与纯洁,比目鱼则寓意着相伴与和谐。此句通过对比两种珍宝,表达了诗人对美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回报的感激之情。
‘美人赠我苏合香,何以报之翠鸳鸯’一句,苏合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代表着高雅与尊贵,而翠鸳鸯则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忠贞。诗人以此回应美人的赠礼,既是对赠者品味的认可,也是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张载《拟四愁诗》中的‘美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一句,绿绮琴是古代名琴,象征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双南金则是珍贵的金属,代表着财富与尊贵。此句通过琴与金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人的尊重与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琴操》中许由无有杯器,手掬水,人见由无器,以瓠瓢遗之。由操饮,饮讫,挂於树枝,风吹树动,有历历声。由以为烦忧,取损之。这一段描绘了许由的清高与超脱。他不受世俗之物的束缚,以自然之水为饮,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
《楚辞》中的‘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一句,疏麻与瑶华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物,象征着神秘与美好。离居则是指隐居者,诗人以此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皇甫规《与刘司空笺》中的‘明公至德,佐国忧世,虽赠两梁冠及鲐鱼一双,服厚尊贶,荣施其弘’一句,赞扬了刘司空的品德与才能,同时也表达了皇甫规对刘司空的敬意。赠予的梁冠与鲐鱼,既是对刘司空身份的肯定,也是对他才能的认可。
《班固集》中窦宪饷身所服物,虎头绣盘囊一双,又遗身所服袜三具,错镂铁一。这一段描述了窦宪的慷慨与大方,赠予的物品虽不奢华,但体现了古代贵族之间相互赠答的礼仪与情感。
魏武帝《与杨彪书》中的‘今赠足下青毡床褥三具’一句,展现了曹操对杨彪的重视与友好,青毡床褥虽不贵重,但作为礼物,表达了曹操对杨彪的尊重与关心。
慕容晃《与顾和书》中的‘今致绣鞋一两’一句,体现了慕容晃对顾和的尊重与关怀,绣鞋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张敞集·敞答朱登书》中的‘登为东海相,遗敞蟹酱,敞答曰:蘧伯玉受孔子之赐必以及其乡人,敞谨分斯贶于三老尊行者,曷敢独享之’一句,反映了张敞的谦逊与仁爱。他不仅接受了朱登的赠礼,还将这份礼物分给了乡里的长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道德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