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原文

○贵盛

《释名》曰:贵,归也。物所归仰也。汝、颍言贵,声如归,暀之归也。

《易》曰:贵而无位。

《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史记》曰:李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长令皆斯前为寿,门庭车骑以千数。李斯慨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太盛。’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困,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者也。’

又曰:卫子夫立为皇后,弟卫青封长平侯,三弟皆封为侯,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

又曰:苏秦师於鬼谷先生,后得周书《阴苻》,读之以揣摩。因说六国以拒秦,为从约,并六国,各佩其印。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拟於王者。周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於是散千金以赐宗族。

《汉书》曰:帝舅王谭为平阿侯,商为成都侯,立为较恤侯,逢为高平侯,根为曲阳侯。五人同日封,谓之五侯,荣贵绝代。

又曰:金日殚勒功上将,傅国后嗣,七叶内侍,何其盛也!功臣之家惟有金氏亲近,贵宠比於外戚。

又曰:杨仆,宜阳人也。稍迁,至主爵都尉。南越反,拜楼船将军,有功,封梁侯。因归家,怀银、黄秉三组,以夸乡里。

又曰:杨惲曰:’吾家方全盛,乘朱轮者十人。’

又曰:项羽屠咸阳,杀子婴,收货赂妇女而东。秦民失望。於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羽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又曰:万石君石奋长子建,次甲,次乙,次庆,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於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号奋为万石君。

又曰:主父偃曰:’臣结发游学四十餘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之。’偃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宾客。散五百金与之,曰:’始贫时,昆弟不我内,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无复入偃之门!’

又曰:张安世以父子封侯,在任太盛,乃辞不受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五百万数。(文颍曰:都内,主藏官也。张昌曰:安世以还,官官不薄。)

又曰:比田蚡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北向,自坐东向,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田此滋骄,治诸第,田圃极膏腴,市买郡国,市物相属於道。前堂罗锺,立曲旃;(如淳曰:旌旗之名也。通帛曰旃也。)后房妇女以百数。诸珍物狗马玩好,不可称数。

又曰:孝玄王皇后,成帝母也。家凡十侯,五大司马,外戚莫比。

又曰:史丹男九人,皆以丹任为侍中。自宣、玄、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穷富极贵。

又曰:刘向上封事曰:’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大将军执事用权,五侯骄奢,并作威福。’

又曰:天子见栾大说,乃拜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印: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赐列侯,甲第,僮千人,乘舆车马帷帐。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十万斤。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

范晔《后汉书》曰:《杨震传》曰:自震至彪,四叶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

司马彪《续汉书》曰:袁安,字召公。桓帝初,迁太尉。有子逢、成、隗。逢字周阳,灵帝时为司空。隗字阳亦至司徒、太傅,封都乡侯,四叶五公。

谢承《后汉书》曰:梁不疑为颍阴侯,胤子为城父侯。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侯邑称君七人,尚公主三人,其餘卿、将、尹、校五十七人。梁氏在位二十餘年,穷极蒲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

《东观汉记》曰:冯异,颍川人。建武中征贼还过阳翟,诏异上冢,别下颍川太守、都尉及三百里内长吏皆会,使中大夫致牛酒,宗族会郡县给费。

又曰:中玄年,以窦固为中郎将,监羽林左骑。破西羌还。是时,窦氏公、侯、二千石并在朝廷,门内尚三公主,赏赐恩宠荣於当世,亲戚功臣无与为等也。

又曰:邓训五子,及女弟为贵人,立为皇后,骘三迁虎贲中郎将、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同三封,始自骘也。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

又曰:耿氏自中兴以后,讫建安之末,大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

又曰:章帝崩,窦太后临政,窦宪为大将军,食邑二万户。弟景执金吾,怀将作大匠、光禄勋。

又曰:马防为车骑将军、城门校尉,加置掾令史,位在九卿上,绝席。诏封防兄弟三人,各三千户。防为颍阳侯,身带三绶。防子钜为黄门侍郎。肃宗亲御章台下殿,陈鼎俎,自临冠之。兄弟奴婢各千人已上。

又曰:窦融嗣子穆尚内黄公主,而融弟显亲侯窦友嗣子固尚泾阳公主,穆长子勋尚东海恭王女。窦氏一公、二侯、三公主、四千石,自祖至孙,官符厩第相望,奴婢千数,於亲戚功臣,莫与为比。

《吴志》曰:士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

出入鸣钟鼓,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十。

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

又曰:孙权拜诸葛恪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授棨戟武骑三百。

拜毕,令恪备威仪,作鼓吹,导引归家,时年三十二。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诸葛氏之先出自葛国,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以忠强立名,子孙代居二千石。

三国之典蜀有丞相亮,吴有大将军瑾,魏有司空诞,名并盖海内,为天下盛族。

又曰:何比干,字长卿。武帝时为丹阳都尉。

有阴德,尝独坐,天大雨,有一老母诣比干而衣不濡,比干怪而敬焉。

临去,怀中出金册九百九十枚以授比干曰:’尔子孙当佩印绶,如此册数。’

《陈书》曰:征南将军欧阳頠。

时頠弟盛为交州刺史,次弟邃为衡州刺史,合门显贵,威振南土。

又多致铜鼓生口,献珍异,前后委积,颇有助於军国焉。

《隋书》曰:观德,《王雄传》曰:或奏高颎朋党者上次诘曰之於朝。

雄对曰:’臣忝卫宫闱,朝夕左右,若有朋附,岂容不知!至尊钦明睿哲,万机亲览,颎用心平允,奉法而行。此乃爱憎之理,惟陛下察之。’

高祖深然其言。

雄时贵宠,冠绝一时,与高颎、虞庆则、苏威称为’四贵’。

又曰:杨素贵宠日隆,其弟约、从父文思、弟纪,及族父异,并尚书列卿。

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家僮千数,后庭妓妾曳绮罗者以千数。

第宅华侈,制拟宫禁。

有鲍享者,善属文,谢胄者,工草隶,并江南士人,因高智慧没为家奴。

亲戚故吏,布列清显,素之贵盛,近古未闻。

《唐书》曰:窦威拜内史令。

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证,高祖甚亲重之。

或引入卧内,帝为前席。

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

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四为外戚,至於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龙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以贵乎!’

又曰:窦氏自武德至今,再为外戚,一品三人,三品已上三十馀人,尚主者八人,女为王妃六人,唐世贵盛,莫与为比。

又曰:姜皎,长安中累迁尚衣奉御。

时玄宗在藩,见而悦之。

皎察玄宗有非常之度,尤委心焉。

寻出为润州长史。

玄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监。

召入卧内,命之舍敬,曲侍宴私,与后妃连榻,间以击球斗鸡,常呼之为姜七而不名也。

兼赐以宫女、名马及诸珍物不可胜数。

玄宗又尝与皎在殿庭玩一嘉树,皎称其美,玄宗令徙植於其家。

又曰:崔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趋奏省闼。

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叠於其上。

开玄、天宝间,中外族属无緦麻之丧,其福履昌盛如此。

东都私第门,琳与弟太子詹事珪、光禄卿瑶俱列棨戟,时号’三戟崔家’。

又曰:杨汝士有时名,遂历清贵。

其后诸子皆至卿,郁为皇族。

所居静恭里,知温兄弟,并列门戟。

咸通中,昆仲子孙,在朝行方镇者十馀人。

刘义庆《世说》曰: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

答曰:’三相五侯,将军十馀人。’

皓曰:’盛哉!’

陆曰:’臣闻君贤臣忠国之盛,父慈子孝家之盛也。当今政荒人弊,臣何敢言盛也?’

《荆州记》曰:自岘山南至宜城百馀里。

旧说其间雕墙峻宇,闾阎填列。

汉灵帝末,其中有卿士及刺史二千石数十人,朱轩骈耀,华盖接阴。

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勒县刻石铭之。

《杂鬼神志》曰:昔周时尹氏贵盛,数代不别。

食口数千,常遭饥荒,罗鼎镬作糜,啜糜之声闻数十里中。

临食,失三十人,入镬中垦取镬底糜。

镬深大,故人不见也。

《荀氏家传》曰:惟我之先生于有晋,人物盈朝,衮衣暐晔,六世九公,不亦伟乎!

磊落瑰奇,光昭合同,已独步於古今,拊万姓而骇之矣。

中兴丞相王公叹曰:’自八龙以后,荣宠莫二,为天下之盛也。’

苏子曰:夫带方寸之印,拖丈八之组,戴貂鹖之尾,建千丈之城,游五里之衢,走卒警跸,叫呼而行,此诸侯之所谓荣华,时俗之所谓富贵也。

左思《咏史诗》曰:金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译文

《释名》说:贵,意味着归附。是事物所归附和仰慕的。汝、颍地区的人说贵,声音像归,就像阳光照耀着归来的景象。

《易经》说:贵但没有地位。

《孝经》说:地位高但不危险,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富贵。

《史记》记载:李斯的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其他儿子都娶了秦国的公主,女儿都嫁给了秦国的公子。李由回到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宴,百官的长官都来向他敬酒,门前车马众多,数以千计。李斯感慨地叹息说:‘唉!我听荀卿说过:“事物过度就会衰败。”我本是上蔡的一个平民,乡里的普通人,皇上不知道我的平庸和困顿,就提拔我到这里。现在作为人臣,我的地位无人能在我之上,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事物到了极点就会衰落,我不知道我的归宿在哪里。’

又说: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她的弟弟卫青被封为长平侯,其他三个弟弟也都被封为侯,富贵震动天下。天下人都歌颂她:‘生男孩不用高兴,生女孩不用怨恨,难道你没见过卫子夫吗?’

又说:苏秦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后来得到了周朝的《阴符》这本书,阅读后用来揣摩。于是他游说六国来抵抗秦国,成为合纵联盟,统一了六国,每个人都佩戴了自己的印章。当他经过洛阳时,车马和物资众多,诸侯国都派使者来送行,场面像王者一样。周王听说后感到害怕,清理道路,派人到郊外慰劳。于是他拿出千金来赏赐给宗族。

《汉书》说:皇帝的舅舅王谭被封为平阿侯,王商被封为成都侯,王立被封为广平侯,王逢被封为高平侯,王根被封为曲阳侯。五个人在同一天被封,被称为五侯,荣耀富贵超过一代。

又说:金日殚因为功勋被封为上将,传承国后,七代内臣,多么兴盛啊!功臣之家只有金氏与皇室亲近,宠爱程度可以比得上外戚。

又说:杨仆是宜阳人。他逐渐升迁,最终担任主爵都尉。南越叛乱时,他被任命为楼船将军,立下战功,被封为梁侯。他回家时,带着银两、黄秉三组,用来在乡里炫耀。

又说:杨惲说:‘我家正盛,有十个人乘坐朱轮车。’

又说:项羽屠杀咸阳,杀死子婴,收缴了妇女的财物后向东逃去。秦民感到失望。于是韩生劝项羽说:‘关中地势险要,四边都是要塞,土地肥沃,可以都城在这里。’项羽说:‘富贵不回故乡,就像穿着锦衣在夜间行走。’

又说:万石君石奋的长子石建,次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因为孝顺和谨慎而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他的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称石奋为万石君。

又说:主父偃说:‘我自幼学习,游历了四十多年,但一直未能如愿,父母不把我当儿子看待,兄弟不收留我,宾客抛弃我,我已经陷入困境很久了。男人一生如果不能享受五鼎的饮食,死后就只有五鼎的烹煮了!我日暮途远,所以采取相反的做法。’偃成为齐相后,召集了他的兄弟和宾客。他拿出五百金分给他们,说:‘我贫穷的时候,兄弟不接纳我,现在我成为齐相,你们有的从千里之外来迎接我。我与你们断绝关系了,不要再踏入我的门!’

又说:张安世因为父子被封侯,在任时权势极大,于是辞去官职不接受俸禄。皇帝下诏让都内官库为张氏单独保管无名的钱,数量达到五百万。

又说:田蚡召集客人饮酒,他让他哥哥盖侯面向北坐,自己面向南坐,认为作为汉朝的相国,尊贵不能因为兄弟关系而私心倾斜。田蚡因此更加傲慢,他治理自己的宅邸,田地和园林极为肥沃,在各地购买土地,市场上的货物络绎不绝。前堂陈列着钟鼓,立着曲旃;(如淳说:曲旃是旌旗的一种名称。通帛叫做旃。)后房里的妇女有数百人。各种珍宝、狗马、玩物数不胜数。

又说:孝玄王皇后,是成帝的母亲。她的家族共有十个侯爵,五位大司马,外戚中没有能比得上的。

又说:史丹有九个儿子,都因为史丹的职位而担任侍中。自从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时期,许、史、三王、丁、傅等外戚家族兴起,都拥有重侯和多次担任将军,富贵到了极点。

又说:刘向上封奏说:‘现在王氏一族有二十三个人乘坐朱轮华毂,青紫貂蝉满屋。大将军掌握大权,五侯骄奢,一起作威作福。’

又说:天子见到栾大后很高兴,于是封他为五利将军。一个多月后,他得到了四枚印章: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被封为列侯,赐予豪华住宅,一千名仆人,乘坐天子车马,帷帐等物。又把卫长公主嫁给他,赠送了十斤金。几个月后,他佩戴了六枚印章,富贵震动天下。

范晔《后汉书》说:《杨震传》记载:从杨震到杨彪,四代太尉,德行和事业相继,与袁氏一起成为东京的名门望族。

司马彪《续汉书》说:袁安,字召公。汉桓帝初年,升任太尉。他有儿子袁逢、袁成、袁隗。袁逢字周阳,汉灵帝时担任司空。袁隗字阳也担任过司徒、太傅,被封为都乡侯,四代五公。

谢承《后汉书》说:梁不疑被封为颍阴侯,他的儿子梁胤被封为城父侯。梁氏一门前后被封为七位侯爵,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夫人、女儿被封为君的有七人,娶公主的有三人,其余的官员、将军、尹、校尉有五十七人。梁氏在位二十多年,富贵到了极点,威势遍布内外,百官侧目,没有人敢违抗命令。

《东观汉记》说:冯异是颍川人。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征讨叛贼回来经过阳翟,皇帝下诏让冯异回到自己的墓地,另外下诏让颍川太守、都尉以及三百里内的官员都来参加,让中大夫送去牛酒,宗族和郡县都提供了费用。

又说:中玄年间,任命窦固为中郎将,监督羽林左骑。窦固平定西羌后回来。这时,窦氏家族的公、侯、二千石都在朝廷,家中还有三位公主,受到的赏赐和宠爱在当时是无人能比的,亲戚和功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又说:邓训有五个儿子,以及他的女儿被封为贵人,立为皇后,邓骘三次升迁,担任虎贲中郎将、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同一天被封,是从邓骘开始的。邓氏自中兴以来,世代受到宠爱和富贵,共有二十九人被封为侯,两位被封为公,大将军以下有十三人,中二千石有十四人,州牧、郡守有四十八人,其余的侍中、大夫、郎、谒者数不胜数,在东京没有人能比得上。

又说:耿氏自中兴以后,直到建安末年,有九位大将军,十三位卿,三位娶公主,十九位列侯,郎将、护羌校尉以及刺史有数十位二千石,最终与汉朝的兴衰相伴随。

又说:汉章帝去世后,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宪被封为大将军,食邑二万户。他的弟弟窦景担任执金吾,窦怀担任将作大匠、光禄勋。

又说:马防担任车骑将军、城门校尉,增设了掾令史,地位在九卿之上,无人能坐。皇帝下诏封马防兄弟三人,每人三千户。马防被封为颍阳侯,身上佩戴三绶。马防的儿子马钜担任黄门侍郎。肃宗亲自到章台下殿,摆放鼎俎,亲自为马防加冠。兄弟的奴婢各有上千人。

又说:窦融的儿子窦穆娶了内黄公主,窦融的弟弟窦显的儿子窦友娶了泾阳公主,窦穆的长子窦勋娶了东海恭王女儿。窦氏一族有一个公,两个侯,三个公主,四千石,从祖到孙,官职和府邸相望,奴婢数以千计,在亲戚和功臣中没有人能比得上。

《吴志》记载:士燮兄弟都在各个郡担任重要职务,共同统治一个州,地处万里之外,威望尊贵无与伦比。出入时鸣钟击鼓,仪式完备,吹奏笳箫鼓乐,车马填满道路,常有数十名胡人夹道焚香。他的妻妾乘坐华丽的马车,子弟随从兵骑,当时非常显贵,震慑了百蛮。

《吴志》又说:孙权任命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兼任丹阳太守,授予他三百名戟武骑。任命完毕后,命令诸葛恪准备威仪,举行鼓乐,引导他回家,当时诸葛恪三十二岁。

何法盛的《晋中兴书》记载:诸葛氏的祖先来自葛国,汉代司隶校尉诸葛丰因忠诚坚强而闻名,子孙世代居住在二千石级别的官职上。三国时期,蜀国有丞相诸葛亮,吴国有大将军诸葛瑾,魏国有司空诸葛诞,他们的名声覆盖了四海,是天下显赫的家族。

《晋中兴书》又说:何比干,字长卿。在武帝时期担任丹阳都尉。他有着隐德,曾经独自坐着,下起大雨,一位老妇人来到他面前,衣服却没有湿,何比干感到奇怪并尊敬她。离开时,老妇人从怀中取出九百九十枚金册交给何比干,说:‘你的子孙应当佩戴印绶,就像这些册子一样多。’

《陈书》记载:征南将军欧阳頠。当时欧阳頠的弟弟欧阳盛担任交州刺史,次弟欧阳邃担任衡州刺史,整个家族显贵,威震南土。他们还收集了许多铜鼓和奴隶,献上珍奇物品,前后积累,对军国事务有很大帮助。

《隋书》记载:观德,《王雄传》说:有人弹劾高颎结党营私,王雄在朝堂上回答道:‘我愧为宫闱守卫,日夜在皇帝身边,如果有结党的人,我怎么会不知道!皇帝英明睿智,亲自处理万机,高颎处理事务公平,依法行事。这只是爱恨的问题,希望陛下明察。’高祖深以为然。王雄当时非常受宠,是当时最显贵的人物,与高颎、虞庆则、苏威并称为‘四贵’。

《隋书》又说:杨素日益显贵,他的弟弟杨约、堂兄杨文思、弟弟杨纪,以及族父杨异,都担任尚书列卿。他们的儿子们没有立下汗马功劳,却官至柱国、刺史,家中有数千家僮,后院中的歌姬舞女数以千计。他们的宅邸豪华奢侈,装饰程度可以比得上皇宫。有位名叫鲍享的人擅长写文章,谢胄擅长草隶书法,都是江南的士人,因为高智慧被俘而成为家奴。他们的亲戚和旧部,遍布朝廷要职,杨素的显贵程度,近古以来未曾有。

《唐书》记载:窦威被任命为内史令。窦威的奏议文雅从容,常常引用古事作为论据,高祖非常亲近和重视他。有时皇帝会将他带入卧室,亲自为他让座。皇帝曾对他说:‘昔日周朝有八柱国之贵,我和你家族都曾担任过这个职位。如今我成为天子,你担任内史令,虽然职位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不平之心呢?’窦威道歉说:‘我家族在汉朝时,四代都是外戚,到了后魏,三代也是外戚,陛下兴起,我又成为皇后。我因为与皇室联姻,官位虽然显赫,但仍然自谦。您的家族代代为帝室亲戚,难道不更显贵吗?’

《唐书》又说:窦氏自武德以来,两次成为外戚,家族中有一品官员三人,三品以上的官员三十多人,尚公主的有八人,女儿成为王妃的有六人,唐朝的显贵程度,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唐书》又说:姜皎在长安年间多次升迁,担任尚衣奉御。当时唐玄宗还在封地,见到姜皎后非常喜欢他。姜皎看出玄宗非凡的气度,特别信任他。不久,他被任命为润州长史。玄宗即位后,召他为殿中少监。皇帝将他带入卧室,命令他放下尊贵身份,私下陪伴宴饮,与后妃同榻,有时还一起击球斗鸡,常常称呼他为姜七而不提名字。皇帝还赐给他宫女、名马和无数珍宝。玄宗还曾与姜皎在殿庭观赏一棵美丽的树,姜皎称赞其美,玄宗便下令将这棵树移植到姜皎家中。

《唐书》又说:崔神庆的儿子崔琳等人都官至高位,同族兄弟数十人,都在朝廷和地方担任重要职务。每年家宴时,家中组带和玉佩闪耀,将一把笏插在一榻之上。在开元、天宝年间,他们家族中在朝中担任方镇职务的人有十多个。

《唐书》又说:杨汝士有文名,后来官至显贵。他的儿子们也都担任了卿职,成为皇族。他们居住在静恭里,与温家兄弟并列门第。在咸通年间,他们的子孙在朝中担任方镇职务的有十多人。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孙皓问丞相陆凯:‘你一宗在朝有多少人?’陆凯回答:‘有三相五侯,将军十多个。’孙皓说:‘多么盛大啊!’陆凯说:‘我听说君王贤明,臣子忠诚是国家的盛事,父亲慈爱,儿子孝顺是家庭的盛事。如今政治荒废,民不聊生,我哪里敢说盛大呢?’

《荆州记》记载:从岘山南到宜城有一百多里,传说那里有雕梁画栋的建筑,街巷密集。汉灵帝末年,那里有数十位卿士和刺史,朱红色的车马光彩夺目,华盖遮天蔽日。荆州刺史巡视到此,不禁赞叹其盛,下令在县中刻石铭文。

《杂鬼神志》记载:昔日周朝时,尹氏家族显贵,数代未曾衰落,食客数千,常常遭遇饥荒,用罗网和鼎镬煮粥,吃粥的声音可以听到数十里外。吃饭时,有三十人失踪,进入鼎中捞取锅底的粥。因为锅深且大,所以人看不到。

《荀氏家传》记载:我的祖先在晋朝时,人物众多,朝中显赫,身着华丽官服,六代九位公卿,不是很了不起吗!他们气度不凡,才华横溢,光照古今,独步一时,抚慰万民,令人敬畏。中兴丞相王公感叹说:‘自从八龙之后,荣耀和宠爱无人能比,是天下最显赫的家族。’

苏子说:戴着寸许的印章,拖着八尺的绶带,戴着貂尾冠,建立千丈高的城池,在五里长的街道上游走,侍卫警戒,呼啸而行,这就是诸侯所谓的荣华,世人所谓的富贵。

左思的《咏史诗》说:金印记载着古老的基业,七代显赫,佩戴着汉朝的貂尾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注解

贵:指地位尊贵,声望崇高。在古代,’贵’常与’富’并提,指地位和财富的双重优势。

归:指归属,归属到某个人或某个地方。在这里,’贵’与’归’结合,表示人们对其的尊敬和仰慕。

位:指官职或地位,’无位’则指没有官职或地位。

长守:指长久保持,’长守贵’即长久保持尊贵的地位。

由:指由,即李由。

斯:指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

物禁太盛: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导致衰败。

黔首:古代对平民的称呼。

秦公主:指秦国的公主。

咸阳:秦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

百官长令:指所有官员。

寿:古代以酒为寿,’为寿’即敬酒。

车骑:指车马和骑马的人,’车骑以千数’形容随从众多。

荀卿:即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

周书《阴符》:指周朝的书籍《阴符》,是一部占卜之书。

从约:指联合的盟约。

周王:指周朝的国王。

郊劳:指到郊外迎接。

宗族:指同宗的家族。

平阿侯:指王谭的封号。

成都侯:指王商的封号。

较恤侯:指王立的封号。

高平侯:指王逢的封号。

曲阳侯:指王根的封号。

五侯:指王谭、王商、王立、王逢、王根这五位侯。

金日殚:指金日殚,西汉时期的名将。

七叶内侍:指金氏家族七代都在宫廷内担任官职。

杨仆:指杨仆,西汉时期的将领。

宜阳:指宜阳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南越:指南越国,位于今天的越南北部。

楼船将军:指楼船的将军,即水军将领。

朱轮:指红色的车轮,古代贵族的专用车。

子婴:指秦朝的最后一位皇帝。

关中:指陕西省中部地区,古代称为关中。

伯:指诸侯国中的霸主。

万石君:指石奋,因其子孙中有人官至二千石,故称万石君。

主父偃:指主父偃,西汉时期的政治家。

五鼎食:指古代贵族的饮食礼仪,五鼎食即用五鼎来盛食物。

五鼎烹:指古代贵族的刑罚,五鼎烹即用五鼎来烹煮人。

昆弟:指兄弟。

宾客:指朋友。

都内:指都城内的官员。

田蚡:指田蚡,西汉时期的权臣。

盖侯:指盖侯,田蚡的封号。

汉相:指汉朝的宰相。

外戚:皇帝的亲戚。

王皇后:指王皇后,成帝的母亲。

九人:指史丹的九个儿子。

侍中:指古代官职,相当于皇帝的顾问。

宣、玄、成、哀:指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

许、史、三王、丁、傅:指汉代的几个外戚家族。

五利将军:指栾大,被封为五利将军。

天士将军:指栾大获得的另一个将军封号。

地士将军:指栾大获得的另一个将军封号。

大通将军:指栾大获得的另一个将军封号。

卫长公主:指卫长公主,被封为公主。

赍:指携带。

杨震:指杨震,东汉时期的官员。

袁安:指袁安,东汉时期的官员。

召公:指召公,袁安的字。

太尉:指古代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司徒:指古代的官职,掌管礼仪。

太傅:指古代的官职,辅导皇帝。

颍阴侯:指梁不疑的封号。

城父侯:指梁胤子的封号。

冀:指梁冀,东汉时期的权臣。

冯异:指冯异,东汉时期的将领。

阳翟:指阳翟县,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中郎将:指古代的官职,掌管宫廷警卫。

羽林左骑:指羽林军中的左翼骑兵。

西羌:指居住在今天的青海省一带的羌族。

窦固:指窦固,东汉时期的将领。

二千石:指古代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虎贲中郎将:指虎贲军中的中郎将。

车骑将军:指车骑军的主将。

仪同三司:指仪仗队的三位司官。

耿氏:指耿氏家族,东汉时期的著名家族。

窦太后:指窦太后,东汉时期的皇太后。

窦宪:指窦宪,窦太后的儿子,曾任大将军。

马防:指马防,东汉时期的将领。

掾令史:指古代的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绝席:指座位被占据,不能坐下。

内黄公主:指内黄公主,被封为公主。

泾阳公主:指泾阳公主,被封为公主。

东海恭王女:指东海恭王的女儿。

官符厩第:指官府的符信和宅邸。

邓训:指邓训,东汉时期的将领。

东汉:指东汉时期,即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汉朝时期。

建安:指东汉末年的一个时期,大约是公元196年至220年。

士燮:士燮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其兄弟在多个郡担任官职,威望很高。

列郡:古代的行政区划,一个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

威尊无上:形容威望极高,无人能及。

笳箫鼓吹:古代音乐形式,用于表示威仪和庆祝。

胡人: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辎軿:古代贵族乘坐的车。

诸葛恪:三国时期吴国的大臣,孙权任命他为抚越将军和丹阳太守。

棨戟:古代武官的仪仗之一,表示官职的高低。

武骑:武装的骑兵。

何法盛:晋代史学家,著有《晋中兴书》。

诸葛氏:诸葛亮的家族,以忠义著称。

司隶校尉:古代官职,负责监察京师附近地区的官员。

阴德:指暗中积德,不为人知的好事。

丹阳都尉:古代官职,负责丹阳地区的军事。

欧阳頠: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将领。

交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交州地区的行政。

衡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衡州地区的行政。

铜鼓: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乐器,也用作礼器。

生口:古代对奴隶的称呼。

高颎:隋朝的开国功臣,曾任宰相。

卫宫闱:指在皇宫内担任保卫工作。

朝夕左右:指在皇帝身边。

至尊:对皇帝的尊称。

万机:指皇帝处理的各种事务。

杨素:隋朝的权臣,曾任宰相。

家僮:古代贵族的家仆。

宫禁:皇宫。

窦威:唐朝的官员,曾任内史令。

八柱国:周朝时期的八位重要官员。

尚衣奉御: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服饰。

藩:古代对地方行政区的称呼。

尚衣: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服饰。

三戟崔家:崔家因有三位官员担任过棨戟官职而闻名。

杨汝士:唐朝的官员,曾任卿职。

清贵:指官职高且地位尊贵。

八龙:指东汉末年的八位著名人物。

带方寸之印:指佩戴官印。

拖丈八之组:指佩戴官服的带子。

貂鹖之尾:古代官员帽子上装饰的动物毛。

千丈之城:形容城池高大。

五里之衢:古代的街道。

警跸: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金章:古代官员佩戴的金质印章。

七叶珥汉貂:形容家族历史悠久,地位显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评注

《吴志》所述士燮兄弟,其形象塑造极具威严与尊贵。‘士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展现了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势,‘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则强调了他们地位的独特性。‘出入鸣钟鼓,备具威仪’描绘了他们出行时的盛大场面,‘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则渲染了他们威风凛凛的形象。‘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十’则反映了当时胡人对他们的敬畏。‘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体现了家族的显赫与尊贵,‘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则是对他们威望的高度评价。

何法盛《晋中兴书》中提到的诸葛氏,通过对其家族历史的追溯,展现了一个世家大族的兴盛。‘诸葛氏之先出自葛国’说明了其家族的源远流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以忠强立名’则突出了家族的忠义传统。‘子孙代居二千石’说明了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三国之典蜀有丞相亮,吴有大将军瑾,魏有司空诞’则列举了家族中的杰出人物,彰显了家族的荣耀。

何比干的故事,通过一个小插曲,展现了其仁德之心。‘尝独坐,天大雨,有一老母诣比干而衣不濡’表现了何比干对老人的关爱,‘怀中出金册九百九十枚以授比干’则是对他未来家族荣耀的预言,‘尔子孙当佩印绶,如此册数’则是对他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

《陈书》中的欧阳頠兄弟,通过描述他们的显赫家族地位和贡献,展现了南朝时期的地方豪强。‘合门显贵,威振南土’说明了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多致铜鼓生口,献珍异’则反映了他们对国家的贡献。

《隋书》中的王雄与杨素,通过对比他们的显赫地位和权势,展现了隋朝时期的权贵形象。‘时年三十二’说明了诸葛恪的年轻有为,‘授棨戟武骑三百’则反映了他的地位之高。‘臣忝卫宫闱,朝夕左右’表现了王雄的忠诚,‘此乃爱憎之理,惟陛下察之’则体现了他的智慧。

《唐书》中的窦威与姜皎,通过描述他们的显赫家族地位和与皇帝的亲密关系,展现了唐朝时期的权贵形象。‘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证’说明了窦威的才智,‘尤委心焉’则反映了皇帝对他的信任。‘与后妃连榻,间以击球斗鸡’则描绘了姜皎在皇帝面前的亲近。

刘义庆《世说》中的孙皓与陆凯的对话,通过对比两者对家族显赫的看法,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观。‘臣闻君贤臣忠国之盛,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体现了陆凯的忠孝观念,‘当今政荒人弊,臣何敢言盛也’则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担忧。

《荆州记》中的描述,通过描绘岘山南至宜城的繁华景象,展现了汉末时期的地方豪强与权贵。‘朱轩骈耀,华盖接阴’描绘了当时的盛况,‘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则反映了刺史对当地繁华景象的赞叹。

《杂鬼神志》中的尹氏家族,通过描述其家族的显赫与荒诞,展现了古代贵族的奢华与荒谬。‘食口数千,常遭饥荒’反映了家族的奢靡,‘啜糜之声闻数十里中’则描绘了家族的荒诞。

《荀氏家传》中的荀氏家族,通过描述其家族的显赫与荣耀,展现了古代世家大族的荣耀。‘人物盈朝,衮衣暐晔’说明了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六世九公,不亦伟乎’则是对家族荣耀的高度评价。

苏子对荣华富贵的看法,通过对比‘带方寸之印’与‘拖丈八之组’等,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权势与财富的淡泊。

左思《咏史诗》中的‘金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则是对世家大族荣耀的赞颂,‘七叶’与‘珥汉貂’体现了家族的悠久历史与荣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1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