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十六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十六-原文

○琴中

《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

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

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

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刺船,迎之而还。

伯牙遂为天下妙矣。

又曰:《雉朝飞操》者,齐宣王时处士犊沐子所作也。

年七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雌雄相随则心悲。

乃仰天叹曰:’圣王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援琴而歌以自伤。

又曰:《思归引》,卫有贤女,邵王闻其贤,请娉之。

未至,王薨,太子曰:’吾闻齐桓得卫姬霸。今卫女贤者,欲留之。’

大夫曰:’不可。若贤,必不我听。听亦不贤,不足取。’

太子不听,遂留拘深宫。

思归不得归,援琴而歌,曲终自缢而死。

扬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后母谮之,自投江中,衣苔带藻。

忽梦见水仙赐其美乐,惟念养亲,扬声悲歌。

船人闻而学之。

吉甫闻船人之声,疑似伯奇,援琴作《子安之操》。

《琴操》曰:商陵牧子娶妻无子,父母将改娶,牧子援琴鼓之,痛恩爱乖离,故曰《别鹤操》。

扬雄《琴清英》曰:《雉朝飞操》者,卫女之作也。

卫侯女嫁於齐太子,至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何如?’

傅母曰:’且往。’当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焉。

傅母好琴,取女自操琴,於冢上鼓之。

忽三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雌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卒,俱飞而起,忽而不见。

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曰《雉朝飞》。

《琴操》曰:古琴曲有歌诗五曲:一曰《鹿鸣》,二曰《伐檀》,三曰《驺虞》,四曰《鹊巢》,五曰《白驹》。

语裥十二操:一曰《将归操》,孔子所作。

孔子之赵,闻杀鸣犊而归作此曲也。

二曰《倚兰操》,孔子所作,伤不逢时。

三曰《龟山操》,孔子作。

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曲喻季氏若龟之蔽鲁也。

四曰《越裳操》,周公所作。

五曰《拘幽操》,文王作。

文王拘於羑里,作此曲。

六曰《岐山操》,周人为太王所作。

七曰《履霜操》,尹吉甫子伯奇无罪见逐,自伤,作此曲。

八曰《雉朝飞操》,沐犊子所作。

沐犊子七十无妻,见雉双飞,感之作此曲也。

九曰《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

取妻五年无子,父母欲改娶,其妻闻之,中夜悲,牧子因之作此曲。

十曰《残形操》,曾子梦见一狸,不见其足,而作曲。

十一曰《水仙操》,伯牙所作。

十二曰《坏陵操》,伯牙所作。

语裥九引:一曰《列女引》,楚樊姬所作。

二曰《伯姬引》,鲁伯姬所作。

三曰《贞女引》,鲁漆室女所作。

四曰《思归引》,卫女所作。

五曰《霹雳引》,楚商梁出游九皋之泽,遇风雷霹雳,畏惧而归,作此引。

六曰《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

牧恭为父报冤,杀人而亡藏於山林之下。

有天马引之,感作此引。

七曰《箜篌引》,霍里子高所作,即《公无渡河曲》。

八曰《琴引》,秦时屠门高所作。

九曰《楚引》,楚龙丘子高所作。

语裥河间杂歌二十一章。

《琴历》曰:琴曲有《蔡氏五弄》、《双凤离鸾》、《归风送远》、《幽兰曰雪》、《长清》、《短清》、《长侧清调》、《瑟调》、《大游》、《小游》、《昭君》、《胡茄》、《广陵散》、《白鱼叹》、《楚妃叹》、《风入松》、《乌夜啼》、《楚明光》、《石上流泉》、《临汝侯》、《子安之》、《流渐洄》、《双燕离》、《阳春弄》、《悦弄》、《连弄》、《悦人弄》、《连珠弄》、《中挥清》、《畅志清》、《看客清》、《僻清》、《婉转清》。

《大周正乐》曰:师襄子,夫子琴师也。

方子春教成连生鼓琴,能化人情者也。

成连先生,教伯牙鼓琴者也。

锺子期,善听知音者。

子期死,伯牙终身不鼓琴者也。

颜渊听夫子琴,知周衰者也。

涓子操琴,心玉篇者也。

禽高以琴养性,求仙於罗浮山中,鼓琴於郢中,奏《阳春白雪》者也。

雍门周以琴感孟尝君,悲者也。

邹忌与齐王言琴事,以方正定德者也。

荣启期对夫子弹琴,言三乐之事者也。

禽孟临峦户死,而琴歌者也。

应侯鼓,贾子对,以取牛妇人者也。

子桑饥寒欲死,鼓琴而歌者也。

师旷为晋平公操微,感玄鹤二七下舞者也。

师滑写濮上琴声者也。

子夏除丧,曰琴乐,曰不敢不至者也。

闵子骞除丧,曰弹琴不成声者也。

宓子贱治单父不下堂,弹琴而邑自理者也。

踞转鼓琴,春秋晋大夫张骼辅轹者也。

卫师曹,卫献公令师曹教公嬖妾,师曹鞭之。

公怒之,鞭师曹三百者。

又曰:寇先生,宋人也。

以钓鱼为业。

宋景公问道,不告,杀之。

后十五年,在宋城门下弹琴者也。

已上自尧神人畅至始皇,九十三弄,好士二十七人,并为上石。

又曰:《杞梁妻》者,齐邑杞梁殖妻之所作也。

庄公袭莒,殖战而死,庄公还遇其妻於路,使使者道吊之。

妻曰:’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殖免於罪,贱妾有先人之飏庐,妾不敢受郊吊也。’

公乃吊诸室,成礼而去。

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外无所依,内无所倚,将何以立?吾节岂能更二哉?死而已矣。’

於是乃援琴而鼓之。

又曰:《伐檀操》者,魏国女之所作也。

伤贤者隐弊,素餐在位,闵伤怨旷,失其嘉会。

夫圣主之制,能治人者食於人,不能治人者食於田。

今贤者隐退伐木,小人在位食禄,悬珍琦,积百穀,并包有土,德泽不加。

百姓伤痛,上之不知,王道之不施。

仰天长叹,援琴而鼓之。

又曰:《将归操》者,孔子之所作也。

赵简子循执玉帛以聘孔子。

孔子将往,未至,渡狄水,闻赵杀其贤大夫窦鸣犊,喟然而叹曰:

夫赵之所以治者,鸣犊之力也。

杀鸣犊而聘余,胡丘之往也?

夫燔林而田,则麒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鸟兽尚恶伤类,而况君子哉?

於是援琴而鼓之。

又曰:《岐山操》者,周大臣之所作也。

大王居幽,狄人攻之。

仁恩恻隐,不忍流血,选练珍宝、犬马、皮币、束帛与之。

狄侵不止,问其所欲,欲得土地。

大王曰:

土地者,所以养万民也。

吾将委国而去矣。

二三子亦何患无君焉?

遂杖策而出,喻乎梁而邑乎岐山。

自伤劣不能化夷狄,为其所侵,喟然叹息,援琴而鼓之。

又曰:《三士穷操》者,其思革子之所作也。

其思革子、石文子、叔愆子三人相与为友,闻楚成王贤而好士,三子相与俱往见之。

至於磝硗嵚岩之间,卒逢飘风暴雨,相与俱伏空柳之下。

衣寒乏粮,自度不得活,三人相视而叹曰:

与其饥寒俱死也,岂若并衣粮於一人哉?

二人俱以其思革子为贤,推衣粮与之。

革子曰:

死则共之。

今二子以贤愚相辞,乃以死让,孰贤哉?

辞而不受。

二子曰:

吾自以相与,犹左右手也。

左伤则右救之,右伤则左救之。

子不我受,俱死无名於世,不亦痛乎?

於是思革子乃受之,二子遂冻饿而死。

其思革子抱二子尸而埋之,号天哭泣,竭哀而去,往见于楚王。

楚王知其贤者,於是旨酒嘉肴,设锺鼓乐之。

其思革子怆然有忧悲之意,楚王心动,怪而不悦,乃推樽罢乐,引琴而进。

其思革子援琴而鼓之,作相与别散之意。

王闻曰:

子琴音何苦哀也?

革子推琴离席,长跪涕流而下,对:

臣友三人石文子、叔愆子,窃慕大王高义,欲俱来谒。

至於磝硗嵚岩之间,逢飘风暴雨,食寒粮乏,度不能俱活。

二子俱不以臣为不肖,推粮与臣。

二子逢冻饿死。

大王虽陈酒肴设乐,诚不敢酣乐也。

楚王曰:

嗟乎,乃如是耶!

於是赐其思革子黄金百斤,命左右棺敛收二子而葬之。

以其思革子为相,故曰《三士穷》。

又曰:《鹿鸣操》者,周大臣之所作也。

王道衰,君志倾,留心声色,内顾妃后,设旨酒嘉肴,不能厚养贤者,尽礼极欢,形见於色。

大臣昭然独见,必知贤士幽隐,小人在位,周道陵迟。

自以是始,故弹琴瑟以风谏,歌以感之,庶几可复。

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此言禽兽得美甘之食,尚知相呼,伤时在位之人不能。

乃援琴以刺之,故曰《鹿鸣》也。

又曰:《驺虞操》者,邵国女之所作也。

古有圣王在上,君子在位,役不逾时,不失嘉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及周道衰微,礼义废弛,强凌弱,众暴寡,万民骚动,百姓愁苦,男怨於外,女伤於内,内外无主。

内迫情性,外迫礼义,叹伤所说而不逢时, 於是援琴而歌。

又曰:《猗兰操》者,孔子之所作也。

孔子周流天下应聘,诸侯莫能任用。

自卫反鲁,过隐之中见芗兰之独茂也,喟然而叹曰:

夫兰,当为王者香。

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凭车抚轼,援琴而鼓之。

自伤不逢时也。

又曰:《龟山操》者,孔子之所作也。

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鲁君闭门不听朝。

当此之时,季氏专政,上僣天子,下畔大夫,贤圣斥逐,谗邪满朝。

孔子欲谏而不听,复退而望鲁。

鲁有龟山蔽之,譬季子於龟山,托势位於斧柯,季氏专政道,犹龟山之蔽鲁也。

伤政道之不用,闵百姓不得其所,欲诛季氏而力不能, 於是援琴而歌。

又曰:《白驹操》者,失朋友之所作也。

其友贤,俱仕乎衰乱之世。

君无道,不可匡辅,依违微风,谅不见受,国士咏而思之,援琴而长歌。

又曰:《越尝操》者,周公之所作也。

周公辅相成王,成就文王之道。

天下太平,万国和会,江黄纳贡,越尝重九译而来献白雉,执贽曰:

吾君在外国也。

顷无迅风暴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故遣臣来。

周公於是仰天而叹之,援琴而歌。

又曰:《拘幽操》者,文王之所作也。

纣为无道,上逆天文,下变地理,刑无罪,杀不辜,斮朝涉,刳孕妇。

百姓怨悲,海内同心苦之。

文王为西伯,种德修仁,布其恩惠,天下三凤裥其二。

纣大怒其有仁心也,召而朝之,拘于羑里。

文王忧愁,援琴而鼓之,故曰《拘幽操》也。

又曰:《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

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时不成,韩王杀之,时政未生。

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

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韩王,不得,走。

政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

七年而琴成,欲入韩国,道逢其妻,妻对之泣下,对曰:’夫人何故泣?’

妻曰:’聂出游七年不归,吾常梦相思。见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我心悲而泣也。’

政曰:’天下人齿尽相似耳,胡为泣乎?’

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身,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识,父仇当何时复报?’

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琴持入韩国,人莫知政。

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

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

政即援琴而鼓之,内刀在琴中,政於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生者不见其父,可得死乎?’

政杀国君,罪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知。

乃枭磔政形体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

遂有一妇人往而哭之,曰:’嗟乎,为父报仇耶!’

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屠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

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

故曰《聂政刺韩王》也。

又曰:《曾子归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曾子事孔子十有馀年,眷然念二亲年衰,养之不备,欲归而重叹之,於是援琴而鼓之。

又曰:《崔子渡河》者,闵子骞之所作也。

崔子早无母,其后母常以其死母名呼之,不应者,后母辄笞之。

崔子恶与其母同名,欲自杀,恐扬父恶,又死母名应则逆,非义也。

则以能游渡河为辞,系石於腹,入水自沉而死。

众人但以为不能游耳,莫知其故自沉。

是以父过不扬,闵子骞大其能为父隐,伤痛之,故援琴而鼓之,以美其意,故曰《崔子渡河》。

又曰:《屈原自沉》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楚同姓也。

为怀王佐,博闻强识,疏通政事。

入则与王议国计策,以施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上官大夫与之争宠,害其器能,谮之於王,曰:’使屈原每一出,矜伐功,以其非己莫能为。’

怀王怒而斥之。

屈原自伤怀忠而见疑,忧愁,面目黎黑,临河而哀思,著《离骚》、《九歌》、《九叹》、《七谏》之辞,仰天而叹,援琴而鼓之。

又曰:《孔子厄》者,孔子之所作也。

孔子应聘於楚,待礼於陈。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喟然而叹曰:’归邪,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於是援琴而鼓之,以自叙其志,故曰《孔子厄》。

又曰:《霍将军歌》者,霍去病之所作也。

去病为讨寇校尉,为人少言,勇而有气,使击匈奴,斩首二千。

后六出,斩首十馀万级,益封万五千户,袟禄与大将军等。

於是志得意欢,乃援琴而鼓之。

又曰:《凤凰来仪》者,周成王之所作也。

成王即位,用周召、毕、荣之属,天下大治,殊方绝域,莫不蒙化。

是以越常献雉,重译来贡,太平之瑞,同时而应,麒麟游苑圃,凤凰翔舞於庭,颂声并作,佥然大同。

於是成王乃援琴而鼓之。

又曰:《子安》者,其门离须之作也。

其门离须兄弟三人,长兄从军,二年不归。

离须坐事被刑,天下昏乱,兵革骚动,宗族离散。

离须当远往输,持其小弟往寄所知,分别相去,垂涕而决。

其弟觑欷谓离须曰:’吾生不睹母,长不识父。遭颠沛扰攘之世,兄从军不归,子复远输,未知反期,一旦是非,使吾无所依。吾闻兄在林梨,欲往从之。’

离须止之曰:’兵革交错,道路不通,子为我无往,往必不还。令吾兄弟分别死别,不亦痛乎?’

喟然不应,啼泣而别。

离须属其主人曰:’子欲往,慎为我勿遣也。’

去数日,卒夜亡,不知其处。

离须来还,分布求之,卒不得。

忧思不乐,仰天而叹, 於是援琴而鼓之。

又曰:《力拔山》者,项羽之所作也。

项王为汉所围於垓下,诸侯兵悉到,围数重。

项王夜觉,闻汉军四面楚歌,惊起,坐,仰天而叹曰:’汉得吾众,是何楚歌之多?’

於是心悲,援琴而鼓之。

又曰:《禹上会稽》者,禹之所作也。

尧时洪水滔天,百姓巢居不安,尧乃征禹而使治之。

乃决江河,上会稽山,顾曰:’呜呼!洪水滔天,下人愁悲,上帝俞咨。三过吾门不入,父子道衰。非欲伐功也,伤君莫知,不欲烦下民。嗟呼!天非欲数烦下,嗟嗟不欲烦下民。’

自是之后,百姓降丘,黎庶乂安,弹琴以自叹,故曰《禹上会稽》。

又曰:《箕子吟》者,箕子之所作也。

箕子,纣之诸父也。

纣为无道,杀比干,醢梅伯,斮朝涉,刳孕妇,奢淫骄恣,不修道德。

箕子不可谏,乃被发佯狂,痛宗庙之丘墟,喟然援琴而鼓之。

又曰:《文王思士》者,文王之所作也。

文王思得贤士与为治,出田乃援蓍而卜之,卦得,所获非龙、非麟、非虎、非熊,乃帝王之师也。

至渭之阳,果遇吕尚。

与语,大悦之,曰:’吾先人太公有言,当有圣人适周,子其是耶?’

遂载与之俱归,立以为师,号曰太公望。

文王悦喜,乃援琴而鼓之,自叙思士之意,故曰《文王思士》。

又曰:《武王伐纣》者,武王之所作也。

武王兴师伐纣,伯夷、叔齐拔剑扣马,曰:

“父死不葬而争天下,非孝也。

执贽而事之,举兵而伐之,非义也。

武王以告太公望,太公曰:

“循大行者不顾细礼,立大功者不恤后愆。

遂克殷,诛纣於牧野。

於是天下晏然,万民欢忻,武王援琴而鼓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十六-译文

《乐府解题》说:《水仙操》这首曲子,是伯牙向成连先生学习弹琴时所作。伯牙学习了三年,但仍然无法达到精神专注、情感专一的境界。成连先生说:‘我的老师方子春现在住在东海中,他能感动人的情感。’于是成连带着伯牙一同前往。到达蓬莱山后,留下伯牙住宿,并对他说:‘你在这里继续练习,我去迎接老师。’说完就划船离开,十天后仍未回来。伯牙望着空旷无人,只听到海浪的声音,山林幽静,群鸟悲鸣,他感叹道:‘先生是要改变我的情感。’于是拿起琴开始弹奏,曲子结束后,成连回来,划船接他回去。伯牙因此成为天下著名的琴师。

又说:《雉朝飞操》这首曲子,是齐宣王时期的隐士犊沐子所作。他七十岁了还没有妻子,一次在野外伐薪时,看到雌雄雉鸟相互跟随,心中感到悲伤。他仰望天空叹息道:‘圣明的君王在上,恩泽遍及草木鸟兽,而我却得不到。’于是拿起琴来弹奏,表达自己的悲伤。

又说:《思归引》这首曲子,是卫国有才德的女子所作。邵王听说了她的贤德,想要娶她为妻。但在女子还未到达之前,邵王去世了。太子说:‘我听说齐桓公得到了卫国的姬妾后成为霸主。现在卫女是贤德之人,我想留下她。’大夫说:‘不可以。如果她真的贤德,一定不会听你的。如果她听你的,那也不贤德,不值得留下。’太子不听,最终将她留在深宫中。女子无法回家,于是拿起琴来弹奏,曲子结束后自缢而死。

扬雄的《琴清英》中说:尹吉甫的儿子伯奇非常孝顺,后来被继母诬陷,投江自尽,衣服上长满了苔藓和水草。他忽然梦见水仙赐给他美妙的音乐,他只想着养育父母,于是大声悲歌。船夫听到后学习了这首歌。尹吉甫听到船夫的声音,觉得像是伯奇的声音,于是拿起琴弹奏《子安之操》。

《琴操》中说:商陵牧子的妻子没有孩子,父母想要给他另娶妻子。牧子拿起琴弹奏,表达了对恩爱分离的痛苦,因此称之为《别鹤操》。

扬雄的《琴清英》中说:《雉朝飞操》是卫女所作。卫侯的女儿嫁给齐国的太子,在中途听说太子去世,询问傅母怎么办。傅母说:‘暂且去吧。’等到丧事结束后,她不肯回来,最终以死殉情。傅母喜欢弹琴,拿起琴在坟墓上弹奏。突然有三只雉鸟从坟墓中飞出,傅母抚摸着雌雉说:‘女儿果真是变成了雉鸟吗?’话还没说完,三只雉鸟突然飞起,瞬间消失不见。傅母悲痛万分,拿起琴弹奏,创作了《雉朝飞》。

《琴操》中说:古琴曲有五首歌曲:一《鹿鸣》,二《伐檀》,三《驺虞》,四《鹊巢》,五《白驹》。还有十二首操曲:一《将归操》,孔子所作。孔子去赵国,听说杀死了小牛而回国,创作了这首曲子。二《倚兰操》,孔子所作,表达了对不逢时的伤感。三《龟山操》,孔子所作。季桓子接受了齐国的女乐,孔子想要劝谏却不能,退而望着鲁国的龟山,创作了这首曲子。四《越裳操》,周公所作。五《拘幽操》,文王所作。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创作了这首曲子。六《岐山操》,周人为太王所作。七《履霜操》,尹吉甫的儿子伯奇无罪被逐,自伤,创作了这首曲子。八《雉朝飞操》,沐犊子所作。沐犊子七十无妻,看到雉鸟双飞,感伤而创作了这首曲子。九《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他的妻子结婚五年没有孩子,父母想要另娶,妻子听到后深夜悲伤,牧子因此创作了这首曲子。十《残形操》,曾子梦见一只狐狸,看不见它的脚,因此创作了这首曲子。十一《水仙操》,伯牙所作。十二《坏陵操》,伯牙所作。还有九首引曲:一《列女引》,楚国的樊姬所作。二《伯姬引》,鲁国的伯姬所作。三《贞女引》,鲁国的漆室女所作。四《思归引》,卫国的女子所作。五《霹雳引》,楚国的商梁在九皋之泽游玩时遇到风雨雷电,害怕而返回,创作了这首引曲。六《走马引》,樗里牧恭所作。牧恭为父亲报仇,杀人后逃亡山林,有天马引他,感伤而创作了这首引曲。七《箜篌引》,霍里子高所作,即《公无渡河曲》。八《琴引》,秦时屠门高所作。九《楚引》,楚国的龙丘子高所作。还有二十一首河间杂歌。

《琴历》中说:琴曲有《蔡氏五弄》、《双凤离鸾》、《归风送远》、《幽兰曰雪》、《长清》、《短清》、《长侧清调》、《瑟调》、《大游》、《小游》、《昭君》、《胡茄》、《广陵散》、《白鱼叹》、《楚妃叹》、《风入松》、《乌夜啼》、《楚明光》、《石上流泉》、《临汝侯》、《子安之》、《流渐洄》、《双燕离》、《阳春弄》、《悦弄》、《连弄》、《悦人弄》、《连珠弄》、《中挥清》、《畅志清》、《看客清》、《僻清》、《婉转清》。

《大周正乐》中说:师襄子是孔子的琴师。方子春教成连生弹琴,能够感动人的情感。成连先生是教伯牙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于倾听音乐的人。子期去世后,伯牙终身不再弹琴。颜渊听孔子弹琴,知道周朝衰落了。涓子弹琴,心中想着玉篇。禽高用琴修养性情,在罗浮山求仙,在郢中弹琴,演奏《阳春白雪》。雍门周用琴感动孟尝君,是悲伤的。邹忌和齐王谈论琴事,用正直的品德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荣启期在孔子弹琴时谈论了三乐之事。禽孟临峦户死,而琴歌。应侯鼓琴,贾子应对,是为了娶牛妇。子桑饥寒交迫,想要死去,于是弹琴唱歌。师旷为晋平公演奏微音,感动了玄鹤双双起舞。师滑写下了濮上琴声。子夏除丧,说琴乐,表示不敢不至。闵子骞除丧,说弹琴不成声。宓子贱治理单父,不下堂,弹琴而使城邑自行治理。踞转鼓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张骼受到排挤。卫国的师曹,卫献公命令师曹教导他的宠妾,师曹鞭打了她。卫献公对此愤怒,鞭打了师曹三百下。

又说:寇先生是宋国人,以钓鱼为生。宋景公向他询问治国之道,他不回答,于是被杀。十五年后的某天,他在宋国城门下弹琴。

又说:《杞梁妻》这首曲子,是齐国的杞梁殖的妻子所作。庄公攻打莒国,杞梁战死,庄公在回国的路上遇到了他的妻子。庄公派使者去吊唁,妻子说:‘现在杞梁有罪,君王何必亲自前来吊唁?如果杞梁无罪,我作为先人的遗孀,不敢接受郊外的吊唁。’庄公于是在家中吊唁,完成礼仪后离开。妻子叹息道:‘上无父,中无夫,下无子。外面没有依靠,里面没有依靠,我将如何立足?我的节操难道还能改变吗?只能死去而已。’于是拿起琴来弹奏。

又有人说:《伐檀操》是魏国女子所作的。这首诗表达了对贤能者隐居、不称职者占据官位的不满,以及对失去美好时光的哀伤。在圣明的君主治理下,能够治理人民的人应该从人民那里得到食物,而不能治理人民的人则应该耕种土地。现在贤能者隐居伐木,而小人占据官位享受俸禄,他们悬挂着珍贵的宝物,积累了百种粮食,占有土地,却不对人民施以恩泽。百姓感到痛苦,而君主却不知道,王道没有得到实施。于是仰望天空,长叹一声,拿起琴来弹奏。

又有人说:《将归操》是孔子所作的。赵简子带着玉帛来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但在路上还未到达,渡过狄水时,听到赵国杀害了其贤能的大夫窦鸣犊,孔子叹息道:‘赵国之所以能够治理,是因为窦鸣犊的力量。杀害了鸣犊再来聘请我,我又何必前往呢?’于是拿起琴来弹奏。

又有人说:《岐山操》是周朝大臣所作的。周文王居住在幽地,狄人进攻。他仁爱而慈悲,不忍看到血流成河,便选送了珍宝、犬马、皮币、束帛给他们。狄人侵略不止,询问他们想要什么,他们想要土地。文王说:‘土地是用来养育万民的。我将离开国家。’于是他拄着拐杖离开,定居在梁地和岐山。他自感能力有限,无法感化狄人,被他们侵略,叹息不已,拿起琴来弹奏。

又有人说:《三士穷操》是思革子所作的。思革子、石文子、叔愆子三人相互为友,听说楚成王贤明且喜爱士人,三人一同去见楚王。在崎岖的山岩之间,突然遇到暴风雨,三人一起躲在一棵空柳树下。衣服单薄,粮食匮乏,估计无法活命,三人相对叹息:‘与其一起饿死,不如把衣服和粮食都给一个人。’两人都认为思革子是贤能的,把衣服和粮食推给他。思革子说:‘死就一起死。现在你们因为贤愚来推让,竟然用死来谦让,谁更贤能呢?’他推辞不接受。两人说:‘我们相互之间,就像左右手一样。左臂受伤,右臂就会救助;右臂受伤,左臂就会救助。你不接受,我们两人都死了,在世上就没有了名声,这不是很痛苦吗?’于是思革子接受了,两人最终冻饿而死。思革子抱着两人的尸体埋葬,向天哭泣,表达了他的哀伤,然后离开,去见楚王。楚王知道他们是贤能的人,于是准备了美酒佳肴,设宴款待他们。思革子却心情沉重,楚王感到奇怪而不高兴,于是推杯罢乐,拿起琴来。思革子拿起琴来弹奏,表达了他与朋友分别的意思。楚王听说后问:‘你的琴声为何如此哀伤?’思革子推开琴,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回答说:‘我的朋友石文子和叔愆子,我们三人私下里仰慕大王的高尚品德,想要一同来拜见。在崎岖的山岩之间,遇到暴风雨,食物匮乏,估计无法一起活命,两位朋友都不认为我不贤,把食物推给了我。两位朋友最终冻饿而死。大王虽然准备了美酒佳肴,但我实在不敢畅饮。’楚王说:‘哎呀,竟然如此啊!’于是赐给思革子一百斤黄金,命令左右的人为两位朋友收尸安葬。因为思革子被任命为相,所以称为《三士穷》。

又有人说:《鹿鸣操》是周朝大臣所作的。王道衰微,君主的意志倾斜,只关心声色犬马,不顾妃后,设宴款待,却不能优待贤能者,尽管尽礼欢宴,但表情却显露出来。大臣独自看到这一点,必定知道贤能者被隐藏,小人占据高位,周朝的道路衰败。因此,他弹琴以讽谏,用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事情能够有所改变。歌曲唱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这首歌曲说,禽兽得到美味的食物时,还知道相互呼唤,而那些在位的人却不能。于是他拿起琴来弹奏,因此称为《鹿鸣》。

又有人说:《驺虞操》是邵国女子所作的。在古代有圣明的君主在位,君子占据高位,劳役不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失美好时光,国内没有怨恨的女子,国外没有孤独的男子。但到了周朝衰落的时候,礼义废弃,强权欺凌弱者,众人欺凌少数,万民动荡不安,百姓痛苦。男子在外怨恨,女子在内受伤,内外没有依靠。内在的情感受到压迫,外在的礼义受到压迫,叹息悲伤,于是拿起琴来歌唱。

又有人说:《猗兰操》是孔子所作的。孔子周游天下,应聘各诸侯国,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任用他。他从卫国返回鲁国,经过隐居的地方,看到兰花独自茂盛,叹息道:‘兰花,应该是王者的香草。现在却独自茂盛,与其他杂草为伍,就像贤能者不逢时,与普通人一样。’他依靠在车上,抚摸着车轼,拿起琴来弹奏。他自感不逢时。

又有人说:《龟山操》是孔子所作的。齐国人赠送女乐给季桓子,季桓子接受了,鲁君闭门不听朝政。在这个时候,季氏专权,上僭越天子,下背叛大夫,贤能者被驱逐,谗言充斥朝廷。孔子想要进谏,但没有人听,于是退而远望鲁国。鲁国有龟山庇护,就像季氏依靠龟山一样,季氏专权就像龟山庇护鲁国一样。孔子感到政治道路的不被采用,以及百姓不得其所的痛苦,想要诛杀季氏,但力量不足,于是拿起琴来歌唱。

又有人说:《白驹操》是失去朋友的人所作的。他的朋友贤能,都在衰乱的朝代中做官。君主无道,无法匡扶,他们依违于微风中,不见得会受到接纳,国士们歌颂并思念他们,拿起琴来长歌。

又有人说:《越尝操》是周公所作的。周公辅佐成王,成就了文王的道路。天下太平,万国和睦,江黄国进贡,越国多次翻译后派人来献白雉,带着礼物说:‘我们的君主在国外。最近没有暴风雨,猜想中国可能有圣人吧?所以派我来。’周公于是仰望天空,叹息不已,拿起琴来弹奏。

又有人说:《拘幽操》是文王所作的。纣王无道,上逆天意,下变地理,惩罚无罪,杀害无辜,斩首朝臣,剖腹孕妇。百姓怨恨悲伤,天下同心痛苦。文王作为西伯,播种德行,修养仁爱,布施恩惠,天下三分,他得到了其中的两个。纣王大怒于他的仁心,召他来朝见,将他拘禁在羑里。文王忧愁,拿起琴来弹奏,因此称为《拘幽操》。

又说:《聂政刺韩王》这首歌,是聂政自己创作的。聂政的父亲为韩王打造剑,超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有完成,韩王就杀了他,当时聂政还没有出生。等到聂政长大了,他问他的母亲说:‘父亲在哪里?’母亲告诉他。聂政想要杀死韩王,于是学习潜入王宫,拔剑刺杀韩王,但没有成功,就逃跑了。聂政翻过城墙逃走,后来进入泰山,遇到仙人教他弹琴,他把自己漆成恶鬼的样子,吞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七年后琴艺学成,他想要回到韩国,在路上遇到了他的妻子,妻子看到他后泪流满面,问他:‘夫人为什么哭?’妻子说:‘聂政外出七年没有回来,我常常梦见你在思念我。梦见你对妾笑,牙齿像聂政的牙齿,所以我心里悲伤而哭泣。’聂政说:‘天下人的牙齿都差不多,为什么哭呢?’于是告别妻子,再次进入山中,仰望天空叹息说:‘唉,改变自己的样子很容易,但想要为父亲报仇却被妻子认出,父亲的仇何时能报?’他用石头打掉自己的牙齿,留在山中三年,练习弹琴,然后带着琴进入韩国,没有人认出他。聂政在宫殿下弹琴,观看的人络绎不绝,连马和牛都停下来聆听,韩王听说了这件事,召见聂政并让他弹琴。聂政拿起琴就弹奏起来,琴中藏着刀,聂政左手拿着衣服,右手抽出刀,刺杀了韩王,说:‘哪有让活着的人看不到父亲,自己却可以死去的人?’聂政杀了国君,罪责应当连累母亲,于是自己割掉脸皮,砍断自己的身体,没有人能认出他。于是将聂政的身体悬挂在市场上,旁边挂上金子,有能认出这个人的人赏赐一千斤金子。于是有一个妇人前来哭泣,说:‘唉,为了父亲报仇啊!’她回头对市场里的人说:‘这就是所说的聂政。为了父亲报仇,知道应当连累母亲,就自己割掉脸皮。为什么要爱惜自己的女儿之身而不宣扬儿子的名声呢?’于是抱着聂政的尸体哭泣,心中的冤屈得到解决,最终因为悲伤过度而断绝了呼吸而死。所以说是《聂政刺韩王》。

又说:《曾子归耕》这首歌,是曾子创作的。曾子侍奉孔子十多年,突然想到双亲年纪已大,养育他们还不周到,想要回家并为此而深深叹息,于是拿起琴来弹奏。

又说:《崔子渡河》这首歌,是闵子骞创作的。崔子早年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经常用已故母亲的名字称呼他,如果不回应,继母就会鞭打他。崔子讨厌和母亲同名,想要自杀,但又担心这样会宣扬父亲的恶名,而且死在母亲的名字下也是不合适的。于是他以能够游渡河流为借口,在腹部绑上石头,下水后自己沉没而死。人们只是以为他不会游泳,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自杀。因此,崔子没有宣扬父亲的过错,闵子骞非常赞赏他的行为,因此拿起琴来弹奏,以赞美他的意图,所以叫做《崔子渡河》。

又说:《屈原自沉》这首歌,是屈原创作的。屈原是楚国的同姓人。他是怀王的辅佐,博学多才,处理政务。在内与怀王商议国家大计,发布命令;在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上官大夫与他争宠,诋毁他的才能,在怀王面前诽谤他,说:‘屈原每次外出,都炫耀自己的功绩,好像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做。’怀王生气地斥责他。屈原自己感到怀王忠诚却受到怀疑,忧愁,脸色变得苍白,站在河边哀思,写下《离骚》、《九歌》、《九叹》、《七谏》等辞章,仰望天空叹息,拿起琴来弹奏。

又说:《孔子厄》这首歌,是孔子创作的。孔子应聘到楚国,在陈国等待礼遇。在陈国断粮,随从生病,没有人能够站起来,孔子叹息说:‘回家吧,我们的小伙子们狂放不羁,文采飞扬,却不知道如何裁剪。’于是拿起琴来弹奏,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所以叫做《孔子厄》。

又说:《霍将军歌》这首歌,是霍去病创作的。霍去病担任讨寇校尉,为人少言寡语,勇敢有气魄,派他去攻打匈奴,斩首两千。后来六次出征,斩首十多万,封地增加一万五千户,俸禄与大将军相当。于是他志得意满,拿起琴来弹奏。

又说:《凤凰来仪》这首歌,是周成王创作的。成王即位后,任用周召、毕、荣等人,天下大治,远方异域,无不受到教化。因此,越国常常献上雉鸡,经过多次翻译来进贡,太平的祥瑞同时出现,麒麟在园林中游走,凤凰在庭院中飞翔,颂扬的声音此起彼伏,天下大同。于是成王拿起琴来弹奏。

又说:《子安》这首歌,是离须创作的。离须兄弟三人,长兄从军,两年没有回来。离须因为犯事被刑罚,天下混乱,战争不断,家族离散。离须要被远调,带着小弟寄居在朋友处,分别时泪流满面。他的弟弟抽泣着对离须说:‘我出生就没有见过母亲,长大了也不认识父亲。遭遇动荡不安的时代,兄长从军不归,我又要远调,不知道何时能回来,一旦发生什么,让我无处依靠。我听说兄长在林梨,想要去投奔他。’离须阻止他说:‘战争纷乱,道路不通,你不要去,去了必不回还。让我们兄弟分别时死别,不是很痛苦吗?’他沉默不语,哭泣着分别。离须叮嘱他的主人说:‘你想去,请务必不要放行。’几天后,他的弟弟在夜里突然死去,不知道在哪里。离须回来后,四处寻找,最终没有找到。他忧思不乐,仰望天空叹息,于是拿起琴来弹奏。

又说:《力拔山》这首歌,是项羽创作的。项王被汉军在垓下围困,诸侯的军队都到了,围了多层。项王在夜里醒来,听到汉军四面唱着楚歌,惊讶地坐起来,仰望天空叹息说:‘汉军得到了我的军队,怎么楚歌这么多?’于是他感到悲伤,拿起琴来弹奏。

又说:《禹上会稽》这首歌,是禹创作的。尧时洪水滔天,百姓无法安居,尧于是征召禹来治理洪水。他开凿了江河,登上会稽山,回头说:‘唉!洪水滔天,百姓愁苦,上帝也为此叹息。三次经过我的家门都不进来,父子之道衰微。不是因为想要炫耀功绩,而是因为担心百姓的劳苦,不想打扰他们。’从那时起,百姓从山丘上下来,百姓安居乐业,禹弹琴自叹,所以叫做《禹上会稽》。

又说:《箕子吟》这首歌,是箕子创作的。箕子是纣王的亲兄弟。纣王无道,杀害了比干,剁碎了梅伯,砍断了朝涉者的头,剖开了孕妇的肚子,奢侈淫逸,骄横放纵,不修道德。箕子无法劝谏,于是披散头发装疯,痛心宗庙的衰败,叹息着拿起琴来弹奏。

又说:《文王思士》这首歌,是文王创作的。文王想要得到贤士来治理国家,外出打猎时拿起蓍草占卜,得到卦象,所得的不是龙、不是麒麟、不是虎、不是熊,而是帝王的师傅。到了渭水之北,果然遇到了姜子牙。与他交谈后,非常高兴,说:‘我的先人太公有言,将有圣人来到周,你难道就是那个人吗?’于是载着他一起回家,立他为师,号称太公望。文王非常高兴,拿起琴来弹奏,表达自己寻找贤士的意图,所以叫做《文王思士》。

又说:《武王伐纣》这本书,是武王自己写的。

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时,伯夷、叔齐拔出剑来,勒住马缰,说:‘父亲去世了还没有安葬就去争夺天下,这不是孝顺的行为。拿着礼物去侍奉他,然后又起兵去攻打他,这也不是正义的行为。’

武王把伯夷、叔齐的话告诉了太公望,太公望说:‘追求伟大事业的人不会顾及琐碎的礼节,建立伟大功业的人不会担忧后来的过失。’

于是武王最终攻克了商朝,在牧野杀死了纣王。

在这之后,天下恢复了和平,百姓们都非常高兴,武王拿起琴来弹奏庆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十六-注解

伯牙:春秋时期著名的琴师,与钟子期并称‘知音’,因理解钟子期的知音之深,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再弹琴。

成连先生:古代著名的琴师,传说中能移人情,即能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情感。

方子春:成连先生的老师,据说在东海中,能移人情。

蓬莱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象征仙境。

水仙操:伯牙所作的古琴曲,表达了伯牙对知音的渴望和对音乐的热爱。

雉朝飞操:古代琴曲,由齐宣王时的处士犊沐子所作,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思归引: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痛苦。

尹吉甫:周朝的著名乐官,他的儿子伯奇因被后母诬陷而投江自尽。

商陵牧子:古代琴曲《别鹤操》的作者,因妻子被父母要改嫁而作此曲。

卫女:古代琴曲《思归引》的作者,因被太子留居深宫而作此曲。

扬雄: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著有《琴清英》。

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文王:周朝的国王,以贤明著称。

太王:周太王,周文王的父亲,相传他因避祸而作《岐山操》。

尹吉甫子伯奇:尹吉甫的儿子伯奇,因被后母诬陷而投江自尽。

沐犊子:古代琴曲《雉朝飞操》的作者,因看到雉鸟双飞而作此曲。

语裥:古代琴曲的分类,包括操、引、歌、曲等。

琴曲:指古代的琴乐作品。

蔡氏五弄:古代琴曲,相传为蔡邕所作。

双凤离鸾:古代琴曲,寓意夫妻分离。

归风送远:古代琴曲,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幽兰曰雪:古代琴曲,寓意高洁之情。

长清: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清静之境的向往。

短清:古代琴曲,与长清相对,表达了对清静之境的不同感受。

长侧清调: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清静之境的侧写。

瑟调:古代琴曲,以瑟为伴奏乐器。

大游:古代琴曲,寓意自由自在。

小游:古代琴曲,与“大游”相对,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不同感受。

昭君: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昭君出塞的同情。

胡茄:古代琴曲,表达了对边疆的思念。

广陵散:古代琴曲,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悲。

白鱼叹:古代琴曲,表达了对白鱼之叹的感慨。

楚妃叹: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楚妃之叹的感慨。

风入松:古代琴曲,表达了对风入松的景象的描绘。

乌夜啼:古代琴曲,表达了对乌鸦夜啼的感慨。

楚明光: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楚明光的赞美。

石上流泉:古代琴曲,表达了对石上流泉的景象的描绘。

临汝侯:古代琴曲,表达了对临汝侯的赞美。

子安之:古代琴曲,表达了对子安之的赞美。

流渐洄: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流渐洄的景象的描绘。

双燕离:古代琴曲,表达了对双燕离的景象的描绘。

阳春弄:古代琴曲,表达了对阳春之景的描绘。

悦弄: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愉悦之情的描绘。

连弄:古代琴曲,表达了对连续不断的愉悦之情的描绘。

悦人弄:古代琴曲,表达了对让人愉悦的景象的描绘。

连珠弄:古代琴曲,表达了对连续不断的美好景象的描绘。

中挥清: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清静之境的挥洒。

畅志清:古代琴曲,表达了对畅快心情的描绘。

看客清:古代琴曲,表达了对旁观者清的感慨。

僻清:古代琴曲,表达了对偏僻之地的清静之境的描绘。

婉转清:古代琴曲,表达了对婉转动人的景象的描绘。

师襄子:孔子的一位琴师。

锺子期:与伯牙并称“知音”,能理解伯牙的音乐。

颜渊:孔子的弟子,善于听琴。

涓子:古代琴师,以琴心玉篇著称。

禽高:古代琴师,以琴养性,求仙于罗浮山中。

雍门周:古代琴师,以琴感孟尝君。

邹忌: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与齐王言琴事。

荣启期:古代琴师,与夫子弹琴,言三乐之事。

禽孟临峦户:古代琴师,临峦户死后,琴歌不绝。

应侯:古代琴师,与贾子对,以取牛妇人。

子桑:古代琴师,饥寒欲死,鼓琴而歌。

师旷:晋国的大夫,为晋平公操微,感玄鹤二七下舞。

师滑:古代琴师,写濮上琴声。

子夏:孔子的弟子,除丧后弹琴。

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孝著称。

宓子贱:古代琴师,治单父不下堂,弹琴而邑自理。

踞转鼓琴:春秋晋大夫张骼辅轹时弹琴。

卫师曹:卫献公令师曹教公嬖妾,师曹鞭之。

寇先生:宋人,以钓鱼为业,后弹琴于宋城门下。

杞梁妻:齐邑杞梁殖妻所作,表达了对丈夫的哀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伐檀操》:《伐檀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魏国女子所作,表达了对贤者隐退、小人当道、社会不公的愤慨。

魏国女:古代魏国的女性,此处指创作《伐檀操》的女子。

伤贤者隐弊:指有才能的贤者被埋没或隐退。

素餐在位:指不劳而获的人占据高位。

闵伤怨旷:指对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嘉会:美好的聚会或时机。

圣主之制:指圣明的君主制定的制度。

食於人:指能够治理人民的君主应该得到人民的供养。

食於田:指不能治理人民的君主应该以耕田为生。

贤者隐退伐木:指贤者隐居山林。

小人在位食禄:指小人占据高位并享受官禄。

悬珍琦:指珍贵的宝物。

积百穀:指积累大量的粮食。

并包有土:指拥有土地。

德泽不加:指没有得到应有的恩泽。

王道之不施:指王道没有得到实施。

《将归操》:《将归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孔子所作,表达了对赵简子杀害贤臣窦鸣犊的愤怒。

赵简子:春秋时期赵国的国君。

循执玉帛以聘孔子:用玉器和丝帛来聘请孔子。

狄水:古代河流名。

窦鸣犊:赵国的贤臣。

胡丘之往也:为什么要去那里?

夫燔林而田,则麒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鸟兽尚恶伤类,而况君子哉?:比喻杀害贤臣如同破坏生态环境,连麒麟和凤凰这样的神兽都会避开。

《岐山操》:《岐山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周朝大臣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命运的哀叹。

大王:指周朝的君主。

狄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仁恩恻隐:指仁慈和同情。

犬马、皮币、束帛:古代的贡品。

梁:地名,此处指大王出走的路线。

岐山:地名,大王最终定居的地方。

自伤劣不能化夷狄:指自己无法改变狄人的侵略行为。

《三士穷操》:《三士穷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其思革子所作,讲述了他和两位朋友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故事。

其思革子:古琴曲的作者。

石文子、叔愆子:其思革子的两位朋友。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

磝硗嵚岩:险峻的山路。

飘风暴雨:猛烈的暴风雨。

衣寒乏粮:衣服单薄,粮食不足。

号天哭泣:大声哭泣。

竭哀而去:带着深深的哀伤离开。

旨酒嘉肴:美酒佳肴。

锺鼓乐:钟鼓音乐。

《鹿鸣操》:《鹿鸣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周朝大臣所作,表达了对国家衰败和贤者不得志的忧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古琴曲中的歌词,以鹿鸣食苹比喻贤者不得志。

《驺虞操》:《驺虞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邵国女子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百姓疾苦的同情。

邵国女:古代邵国的女性,此处指创作《驺虞操》的女子。

《猗兰操》:《猗兰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孔子所作,表达了对贤者不得志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芗兰:一种香草。

《龟山操》:《龟山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孔子所作,表达了对季氏专政和社会不公的愤怒。

季桓子: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

季氏:鲁国的一个权贵家族。

斧柯:斧头的柄。

《白驹操》:《白驹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失朋友所作,表达了对失去朋友的哀悼。

失朋友:指失去朋友的作者。

《越尝操》:《越尝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周公所作,表达了对周朝繁荣和天下太平的赞美。

周公:周朝的开国元勋,周武王的弟弟。

白雉:一种珍贵的鸟类。

《拘幽操》:《拘幽操》是一首古琴曲,据说是文王所作,表达了对商纣王暴政和个人命运的哀叹。

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因父聂父为韩王铸剑不成而被杀,长大后刺杀韩王以报仇。

韩王:韩国的国王,聂政的父亲因为其铸剑不成而被杀。

治剑:制作剑。

涂入:偷偷进入。

漆身为厉:用漆涂抹身体,使皮肤像恶疮一样。

吞炭变其音:吞食炭块,改变自己的声音。

太山:即泰山,中国古代五岳之一。

鼓琴:弹奏琴。

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孝著称。

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闵子骞的弟子。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代表作有《离骚》等。

楚同姓:楚国的同姓,即与楚王同宗。

上官大夫:楚国的大夫,与屈原争宠。

怀王:楚国的国王,屈原曾为其出谋划策。

谮之於王:在国王面前诋毁屈原。

孔子厄:孔子在陈国遭遇困境。

霍去病:西汉时期名将,以勇猛著称。

周成王:周朝的国王,继位后国家治理有方。

周召、毕、荣:周成王时期的贤臣。

越常:越国的常贡。

重译:经过多次翻译。

麒麟: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吉祥动物。

凤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其门离须:离须是某人的名字。

项羽: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楚霸王。

垓下:项羽被围困的地方。

汉军:汉朝的军队。

尧:中国古代的传说帝王。

禹:中国古代的传说帝王,以治水闻名。

江河:指长江和黄河,中国古代两大河流。

会稽山:中国古代五岳之一,位于今浙江省。

箕子: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无效而假装疯狂。

纣:商朝末代君主,暴虐无道。

比干:商朝末年忠臣,因劝谏纣王被杀。

梅伯:商朝末年忠臣,因劝谏纣王被杀。

朝涉:早晨过河的人。

孕妇:怀孕的妇女。

吕尚:又称姜子牙,周文王的贤臣,后被封为太公望。

武王: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朝的开国君主。武王在位期间,推翻了商朝的暴政,建立了周朝,被尊称为武王。在这里,武王指的是周武王。

伐纣:伐纣,指周武王率领军队讨伐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王。纣王暴虐无道,民不聊生,武王伐纣体现了正义与仁爱的理念。

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的两位贤臣,他们因不满纣王的暴政而逃亡。在这里,伯夷、叔齐代表忠臣义士,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君臣大义的坚持。

拔剑扣马:拔剑扣马,意为拔出剑来阻止马匹前进,表示阻止武王出兵。这里用来形容伯夷、叔齐对武王伐纣的反对态度。

孝:孝,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在这里,伯夷、叔齐认为武王急于争天下而不葬父,是不孝的行为。

执贽而事之:执贽,指拿着礼物去拜见别人,表示尊敬。事之,指侍奉。这里指伯夷、叔齐认为武王应该尊敬纣王,而不是发动战争。

举兵而伐之:举兵,指发动军队。伐之,指攻打。这里指伯夷、叔齐认为武王发动战争攻打纣王是不义的行为。

太公望:太公望,即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军师,辅佐武王推翻商朝。在这里,太公望代表智谋和战略。

循大行:循大行,指遵循大义,不拘小节。在这里,太公望认为武王应该以大义为重,不必拘泥于小节。

立大功:立大功,指建立伟大的功绩。在这里,太公望认为武王应该以建立大功为目标。

不恤后愆:不恤后愆,指不顾及将来的过错。在这里,太公望认为武王应该勇敢地行动,不必担心将来的后果。

克殷:克殷,指攻克商朝。在这里,指周武王成功推翻了商朝。

牧野:牧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新乡市,是周武王与商军在决战的地方。

晏然:晏然,指安宁、平静。在这里,指天下恢复了和平。

欢忻:欢忻,指欢乐、喜悦。在这里,指万民因为武王的胜利而感到高兴。

援琴而鼓之:援琴,指拿起琴。鼓之,指弹奏。这里指武王在胜利后抚琴庆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十六-评注

《武王伐纣》这篇古文,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正义性和深远影响。首先,文章开篇即点明《武王伐纣》为武王所作,强调这一事件的历史真实性和武王作为主体的自觉性。

在叙述武王兴师伐纣的过程中,伯夷、叔齐的反对态度被描绘得十分鲜明。他们拔剑扣马,表达了对武王行为的强烈不满。他们的言论’父死不葬而争天下,非孝也。执贽而事之,举兵而伐之,非义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孝道和义理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冲突。

武王在面对伯夷、叔齐的反对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将此事告知太公望。太公望的回答’循大行者不顾细礼,立大功者不恤后愆’,体现了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他认为,在追求大义和实现大功的过程中,可以不必拘泥于细小的礼节和后人的指责。

太公望的回答为武王伐纣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英雄行为的理解和宽容。武王遂克殷,诛纣於牧野,这一行动不仅实现了对暴君纣王的推翻,也为后来的天下太平奠定了基础。

文章最后描述了武王胜利后的情景,’於是天下晏然,万民欢忻,武王援琴而鼓之’。这一描绘既展现了武王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也反映了这一事件对于天下百姓的深远影响。武王援琴鼓之,不仅是对胜利的庆祝,也是对和平的祈愿。

总体而言,《武王伐纣》这篇古文通过伯夷、叔齐与武王、太公望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在历史事件中的碰撞与融合,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英雄行为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这篇古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十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16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