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八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负责《太平御览》的编纂工作。该书是他通过整理前人经典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御览》是宋代李昉主编的类书,内容包括了天文、地理、历法、神话、风俗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与整理,展示了当时的学术成就和社会风貌,成为当时中国官员和学者的参考工具。全书被分为多卷,汇聚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各方面的知识,展现了宋代文化的广泛性和深度,是了解宋代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八-原文

《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充言歌声如柯也。

《尔雅》曰:曰:徒歌谓之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用庶尹公谐,故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敕,正也。奏天命以临人,惟在顺时,惟在慎微也。)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元首,君也。服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理功,乃起百王之业。)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赓,续;载,成也。帝歌归美,股肱乃安,以成其美。)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丛脞,细碎无大略。曰君如此,则臣懈,万事隳废,其功不成。歌以申成也。脞音仓果反。)

又曰:九功惟序,九序惟歌。(六府三事之功,次序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也。)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六府三事之功,决序坏,在此三者而已。)

又曰: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穀,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

又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又《五子之歌》曰:太康尸位以逸豫,畋於有洛之表,十旬不反。厥弟五人,御其母於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於此,未或不亡。”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毛诗》曰: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又《葛屦·园有桃》曰:”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又《谷风·四月》曰:”君子作歌,惟以告哀。”

《礼记》曰:子贡问师乙曰:”赐也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其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能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能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又《檀弓》曰:原壤之母死,登木歌曰:”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又《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又《檀弓上》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於门。歌曰:”太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又曰: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

又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又曰:奠酬而工升歌,发德音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

《周礼》:春秋太师大祭祀,师瞽登歌,小师掌教弦歌。(教谓教瞽矇出音弦,谓琴瑟歌依咏诗也。)

《左传》:哀二十一年八月,公及齐侯、邾子盟。齐人责稽首,因歌之曰:”鲁人之皋,数年不觉,使我高蹈。(言鲁人皋绥,数年不知答齐稽首,故使我高蹈来为此会。)惟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又曰:昭十二年,南蒯将适费,饮乡人酒。乡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从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邻者耻乎!已乎已乎!非吾党之士乎!”(已乎已乎,言自遂不改。)

又曰:哀五年秋,齐景公卒。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鉏、公子阳生来奔。(皆景公子在莱者。)莱人歌之:”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又曰:襄二十五年,崔子称疾不视事。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於室,公拊楹而歌。(歌以命姜氏。)

《论语》曰:夫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又曰: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又曰: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史记》曰: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於衽席,故曰:”《关雎》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又曰: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夜到明,常有流星至於祠坛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

又得神马渥洼水中,为《太一歌》曰:’太一贶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今安匹兮龙为友。’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为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又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咸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民为流涕。

又曰:淳于髡见梁惠王,王屏左右见之,终无言。王让之,髡曰:’王志在音,吾是以默也。’王曰:’会有献歌者,未及言之也。’

又曰:赵武灵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颜若舜,华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旦日,王饮酒乐,言所梦,想见其状。吴广闻之,内其女娃嬴孟姚也。甚有宠,立为后。

又曰:武王克殷,伯夷、叔齐耻之,不食周粟,隐首阳山。作歌曰:’登彼西山兮,言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又曰:项羽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军四面皆楚歌,(应劭曰:楚歌者,鸡鸣时歌也。)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王乃悲歌忼忾,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书》曰:李延年善歌,武帝幸之。时人语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又曰:孝惠帝所教歌儿百二十人,有缺辄补。

又曰:田横,齐王建之亲族也。秦灭六国,田氏悉为庶人。高祖遣韩信破齐,后定天下,田横乃与五百人深居海岛。高祖即位,遣使者征之。横与将士俱至尸乡亭顿止,横乃奋跃自刎而死,从者不敢哭,遂歌以寄之。今之挽歌,起於此矣。

又曰:张释之为中郎将,从行至霸陵。是时,慎夫人从,上指视慎夫人新丰道曰:’此是邯鄣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又班固《颂论功歌诗·灵芝歌》曰:因露寐兮产灵芝,象三德兮瑞应图,延寿命兮光此都。缘上帝兮象太微,参日月兮扬光辉。

又曰:武帝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又曰:上幸行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忻然,中流歌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又曰:孝武帝巡狩,至於盛唐。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

又曰:高帝崩,皇太后乃令戚夫人髡钳,衣赭舂,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太后闻之,大怒,曰:’乃欲倚汝子耶?’遂鸩杀赵王,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薰耳,名曰’人彘’。

又曰:汉以江都王女细君妻乌孙,悲愁自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绝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悲思兮内感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又曰:燕王旦谋反,事败,王忧懑,置酒万载宫会宾客,群臣妃妾坐饮,王自歌曰:’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华容夫人起舞,歌曰:’发纷纷兮寘渠,骨藉藉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俳徊两渠间兮君子独安居!’

又广陵王胥祝诅事发觉,有司按验有实,使者反。及置酒显阳殿,召太子霸及子女董訾、胡生等夜饮,使所幸八子、郭昭君、家人子赵左君等鼓瑟歌舞。王自歌曰:’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兮何为苦心,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又曰:元帝自度曲被歌声。注云:歌终更授其次曰度曲。’度曲未终,云起雪飞’是也。

谢承《后汉书》曰:祭遵为将,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东观汉记》曰:朱酺,明帝时为益州刺史。移书属郡,喻以圣德。白狼王等百馀国重译来庭,歌诗三章,酺献之。

《后魏书》曰:郑道昭字僖伯。兼中书侍郎。从征沔汉,高祖飨侍臣于悬瓠,方丈竹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乐作酒酣,高祖乃歌曰:’日月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彭城王勰续歌曰:’愿从圣主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郑懿歌曰:’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邢峦歌曰:’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道昭歌曰:’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请六合。’高祖又歌曰:’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宋弁歌曰:’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

《吴书》曰:留赞初为将,临敌必先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乃进战。

《晋书》曰:三月上巳日,会稽夏统,字仲御,入洛阳市药。

太尉贾充问曰:’卿能作土地间曲乎?’

统曰:’百姓感咏,遂作《慕歌》,为孝女曹娥作《河女之章》,为伍子胥作《小海唱》,今欲歌之。’

充曰:’善。’乃以足扣船,引声啭喉,清激慷慨,大风应至,含水〈口敕〉天,云雨响集。

充曰:’听《慕歌》之声,便仿佛见大禹之容。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泣交。即谓伯姬高行在目前也,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之左右矣。’

又曰:袁山松善音乐。

旧歌有《行路难》曲,词颇疏质。

山松乃文其辞句,婉其节制,因酣歌之。

闻者流涕。

又曰:应詹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事。

时政令不一,诸蛮怨望,并谋背叛。

詹召蛮酋,破铜券与盟,由是怀詹,数郡无虞。

其后天下大乱,詹境独全。

百姓歌之曰:’乱离既普,殆为灰朽;侥幸之运,赖兹应后。岁寒不凋,孤境独守。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

又曰:山简慠诞好酒,尝止襄阳习公池。

日晚醉归,自歌曰:’山公时一醉,遥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复能骑马,倒着白接篱。举头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晋阳秋》曰:高祖伐公孙渊,过本县,赐牛酒穀帛,郡守典农会。

墓次,父老故旧燕饮。

高祖作歌曰:’天地开辟,日月重光。今遭际会,奉辞遐方,将扫逋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邓粲《晋纪》曰:太子洗马郭讷字敬言,尝入洛,观伎人歌言佳,石崇问其曲,讷不知。

崇笑:’卿不识曲,那得言佳?’

讷答:’譬如见西施,何必识其姓名然后知美?’

崇无以难。

崔鸿《十六国春秋》曰:初,苻坚二十五年灭慕容,冲姊清河公主年十四,有姝色,坚纳之,宠冠后庭。

冲时年十二,亦有龙阳之美,坚又幸之。

姊弟专宠,宫人莫进。

长安中歌之曰:’一雌与一雄,双飞入紫宫。’

咸惧为乱,王猛切谏,乃出冲。

冲卒为坚贼。

又《前燕录》曰:慕容廆父涉归分户以封长庶子,吐谷浑分马以给之。

及廆嗣位,而二部马斗。

廆怒,遣使让浑曰:’先公分建有别,奈何不相远离而令马有斗伤?’

浑曰:’马饮食水草,门其常性,何故怒及於人?兄弟至亲而斗起於马,当去汝万里。’

於是遂西移八千里。

廆后悔之,遣乙那楼追浑谢之,乃拥回浑马。

马东行数百步,辄悲鸣西奔,冲突山谷,如是者十馀曰。

此非人事,遂附阴山面黄河。

晋永嘉之乱,南迁陇右,廆以孔怀之思作《吐谷浑阿干歌》,岁暮穷思,常歌之。

及俊、垂僣号,以为辇后大曲。

《孟嘉别传》:桓温问嘉曰:’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

答曰:’渐近自然。’

一坐咨嗟。

《宋书》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

殷允为豫章时,侨人庾僧度家亦有鬼歌《子夜》。

殷允为章郡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

《齐书》曰:萧惠基解音律,尤好魏三祖曲及《相和歌》。

每奏,辄赏悦不能已也。

《梁书》曰:羊侃有妓孙荆玉,能反腰帖地,衔得席上玉簪。

敕赉歌人玉娥儿,东宫亦赉歌者屈偶之,并妙尽奇曲,一时无对。

《唐书》曰:刘禹锡贬朗州司马,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於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又曰:开元中,歌工长孙元忠,元忠之祖受业於侯将军名贵昌,并州人也,亦代习北歌。

贞观中,有诏令贵昌以其声教乐府。

元忠之家代相传习如此,虽译者亦不能通知其辞。

盖年岁久远,失其真矣。

丝桐唯琴曲有胡笳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八-译文

《释名》说:人的声音叫做歌。歌,就是树枝。因为声音有高低起伏,就像草木有枝叶一样。所以用歌声来形容就像树枝一样。

《尔雅》说:没有伴奏的歌唱叫做谣。

《尚书》说:帝尧创作了歌曲说:‘命令天命,只在适时和谨慎。’(用庶尹公谐,所以创作歌曲来警示,安定不忘危险。敕,就是正。奏天命以临人,只在顺时,只在慎微。)于是又歌说:‘大臣们喜悦啊,君主起身啊,百官忙碌啊。’(君主,就是君王。服膺之臣喜悦,尽忠君主的职责,于是兴起百王的事业。)接着又继续歌唱说:‘君主英明啊,大臣贤良啊,万事安康啊。’(赓,继续;载,完成。帝歌赞美,大臣们才安心,以完成其美。)又歌说:‘君主细碎无大略,大臣懒散啊,万事废弛啊。’(细碎无大略,指君主如此,则臣子懈怠,万事废弛,其功不成。歌用来强调这一点。)

又曰:九功惟序,九序惟歌。(六府三事之功,次序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也。)用九首歌来劝勉,使之不坏。(六府三事之功,决序坏,在此三者而已。)

又曰:禹说:‘啊!帝尧思虑深远啊!德行就是善政,政在于养育民众。水、火、金、木、土、谷,都要修养。正德、利用、厚生,都是和谐。九功惟序。九序惟歌。’

又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又《五子之歌》说:太康尸位以逸乐,在洛水边打猎,十旬不归。他的弟弟五人,把母亲接到洛水边。五子都怨恨,述说大禹的戒律,创作了歌曲。其中一首说:‘怨恨难道在明?不见是图。为人之上者,为何不敬?’其二说:‘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嗜酒好音,高大华丽的房屋。有一于此,未有不亡。’其三说:‘只有那唐尧,有这冀方。现在失去了道路,乱了纲纪,于是灭亡。’其四说:‘我祖英明,万邦之君。有典有则,传给子孙。荒废了继承,宗庙灭绝。’其五说:‘唉!何处可归,我心悲。万姓痛恨我,我将依靠谁。我心郁郁,面容厚颜,不慎其德,虽悔可追。’

《毛诗》说:情感在心中激荡,表现在言语上;言语不够,所以叹息;叹息不够,所以长歌;长歌不够,所以不知道手舞足蹈。

又《葛屦·园有桃》说:‘心中忧虑,我唱歌且谣。’

又《谷风·四月》说:‘君子作歌,只是用来表达哀悼。’

《礼记》说:子贡问师乙说:‘赐也听说歌声各有适宜。像我这样的,应该唱什么?’师乙说:‘我,卑贱的工匠,哪里值得问什么适宜?请让我背诵我所听到的,您自己决定吧。宽厚而安静,柔顺而正直的,适合唱《颂》。宏大而安静、通达而诚信的,适合唱《大雅》。恭敬节俭而喜欢礼节的,适合唱《小雅》。正直而安静,廉洁而谦逊的,适合唱《风》。直率而慈爱的,适合唱《商》。温和而能决断的,适合唱《齐》。歌者,是直接表达自己并陈述德行的人,感动了自己,天地就会响应,四时就会和谐,星辰就会有序,万物就会生长。《商》是五帝的遗声,商人知道它,所以叫《商》。《齐》是三代之遗声,齐人知道它,所以叫《齐》。明白《商》的音的人,面对事情会多次决断。明白《齐》的音的人,看到利益会退让。面对事情多次决断,这是勇敢;看到利益能退让,这是义。有勇敢和义,除了歌,谁能保持这些?所以歌者,上如对抗,下如坠落,曲如折断,停止如枯木,直如规矩,弯曲如钩,连贯如珠串。所以歌这个词,就是长声的说话。因为喜欢所以说话,说话不够,所以长声说话;长声说话不够,所以叹息;叹息不够,所以不知道手舞足蹈。

又《檀弓》说:原壤的母亲去世,他爬上树唱歌说:‘狸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又《乐记》说:从前,舜制作了五弦琴,用来歌唱《南风》。

又《檀弓上》说:孔子早年就去世了,他负手拄杖,在门口悠闲地散步。唱歌说:‘太山要崩塌了,梁木要腐朽了,智者要凋零了。’

又曰:鲁国有的人早上祭祀,晚上唱歌,子路笑了。

又曰: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这是贵人的声音。

又曰:奠酬之后,乐工上升唱歌,这是发表德音的时候。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这是贵人的声音。

《周礼》:春秋太师大祭祀,师瞽登歌,小师掌教弦歌。(教,就是教盲人发出音弦,弦,就是琴瑟,歌,就是咏诗。)

《左传》:哀二十一年八月,鲁哀公和齐景公、邾子结盟。齐人要求稽首,于是唱歌说:‘鲁人的皋绥,数年不知答齐稽首,所以使我高蹈来为此会。只有那儒书,才让两国担忧。’

又曰:昭十二年,南蒯将去费,在乡人那里喝酒。乡人唱歌说:‘我有园子,种了枸杞。跟我的人是儿子,离开我的人是鄙人,背叛邻人的人是可耻的人!已经这样了,已经这样了!这不是我党的人!’(已经这样了,已经这样了!言自遂不改。)

又曰:哀五年秋,齐景公去世。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逃到卫国,公子鉏、公子阳生也逃到卫国。(都是景公的儿子在莱地的。)莱人唱歌说:‘景公死了不与埋葬,三军的事情不与商议,军队啊军队,你是何党的人?’

又曰:襄二十五年,崔子称病不处理政事。鲁哀公问崔子,于是跟随姜氏。姜氏进入室内,鲁哀公拍着柱子唱歌。(歌以命姜氏。)

《论语》说:孔子和人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让人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又曰:楚狂接舆唱歌经过孔子,说:‘凤凰啊凤凰,你的德行怎么衰败了?过去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情还可以追赶。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从政者危险啊!’

又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史记》说:古代有《诗》三千多篇。到了孔子,删去了重复的,选取了可以用于礼义的。上采自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衰,始于床席,所以叫做:‘《关雎》作为《风》的开始,《鹿鸣》作为《小雅》的开始,《文王》作为《大雅》的开始,《清庙》作为《颂》的开始。’孔子把这三百零五篇都弹奏歌唱,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从此可以记述。

又说:汉朝人常常在正月上辛这一天到甘泉祭祀太一,从夜晚到天亮,常常有流星出现在祭坛上,让七十名童男童女一起唱歌。又从渥洼水中得到一匹神马,作《太一歌》说:‘太一赐福啊天马降临,洒下赤色的汗水啊泡沫流淌成红色,如今哪里能匹敌啊只有龙作为朋友。’后来攻打大宛,得到千里马,马名叫蒲梢,作歌说:‘天马从西方极远之地来,经过万里回归有德之人;承蒙灵威啊降服外国,越过流沙啊四夷臣服。’

又说:箕子朝见周朝,经过故殷墟,那里长满了禾黍。箕子感到悲伤,想要哭泣却不能,想要哭泣又觉得像妇人,于是作了《麦秀之诗》,用歌声来表达,说:‘麦子渐渐长啊,禾黍油油绿。那个狡猾的少年啊,不愿与我交好!’所谓狡猾的少年,指的是纣王。百姓为此流泪。

又说:淳于髡见到梁惠王,惠王让左右退下单独见面,但最终没有说话。惠王责备他,淳于髡说:‘大王的心思在音乐上,所以我才保持沉默。’惠王说:‘刚好有献歌的人,还没来得及说呢。’

又说:赵武灵王梦见一个处女弹琴唱歌,说:‘美人光彩照人啊,容颜如莲花般美丽。命运啊命运啊,为何没有我嬴姓之人。’第二天,王饮酒作乐,说起梦境,想要见到那个女子的样子。吴广听说后,把他的女儿嬴孟姚视为己出。非常宠爱她,立为皇后。

又说:武王攻克殷商,伯夷、叔齐感到羞耻,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作歌说:‘登上那西山啊,去采摘那里的薇菜。用暴政代替暴政啊,不知道这是错误,神农、虞、夏,突然消失啊,我该回到哪里去?’

又说:项羽的军队在垓下筑起营垒,士兵少,粮食吃完。军队四面都是楚地的歌声。(应劭说:楚地的歌声,是在鸡鸣时唱的。)项羽于是非常吃惊,说:‘汉军都已经占领了楚地吗?怎么楚人这么多?’项羽于是悲愤地唱起歌来,说:‘力量能拔山啊,气概盖世,时运不利啊,马儿不肯奔跑;马儿不肯奔跑啊怎么办,虞姬虞姬你怎么办!’

《汉书》说:李延年擅长唱歌,汉武帝喜欢他。当时的人说:‘一雌一雄,双双飞入紫宫。’

又说:孝惠帝教导了一百二十个歌儿,有缺额就补充。

又说:田横是齐王建的亲族。秦国灭掉六国后,田家的人都变成了平民。汉高祖派韩信攻打齐国,后来平定了天下,田横于是和五百人隐居在海岛上。汉高祖即位后,派使者征召他。田横和将士们一起到达尸乡亭停下,田横于是奋力自刎而死,随从的人不敢哭,于是唱歌来表达哀悼。现在的挽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又说:张释之担任中郎将,随从皇帝到霸陵。当时,慎夫人随行,皇帝指着慎夫人新丰的道路说:‘这是鄗道啊。’让慎夫人弹瑟,皇帝自己靠着瑟唱歌。

又班固《颂论功歌诗·灵芝歌》说:因为露水而入睡啊产生了灵芝,象征三德啊,吉祥的征兆图画,延长寿命啊照耀这个都城。因为上帝啊,象征太微,参日月啊,发扬光辉。

又说:汉武帝到雍地,祭祀五畤,得到一只白麟,作了《白麟之歌》。

又说:皇帝巡视到河东,祭祀后土,远望帝京,心情愉悦,在河中唱歌说:‘秋风起来啊白云飘,草木枯黄啊雁儿南归。兰花盛开啊菊花芬芳,怀念佳人啊不能忘怀。乘着楼船啊渡过汾河,横在河中啊扬起白色的波浪,箫鼓声声啊划船唱歌。欢乐到了极点啊哀愁也多,年轻力壮的时候啊何时才能老去?’

又说:汉武帝巡视,到了盛唐。从寻阳乘船沿江而下,亲自在江中射杀蛟龙,捕获了它。船队千里,逼近枞阳才出来。作了《盛唐枞阳之歌》。

又说:汉高祖去世,皇太后命令戚夫人剃光头发,戴上铁圈,穿上赤色的衣服,一边舂米一边唱歌说:‘儿子为王,母亲为奴,整天舂米从早到晚,常常与死亡为伴。相隔三千里,该让谁告诉你?’太后听到后,非常愤怒,说:‘你这是想依靠你的儿子吗?’于是毒杀了赵王,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称为‘人彘’。

又说:汉朝把江都王的女儿细君嫁给乌孙,她悲伤地自己作歌说:‘我家把我嫁到啊天的一方,远托到这绝国啊乌孙王那里。毡房为屋啊毡子为墙,以肉为食啊以乳为浆。常常悲伤思念啊内心感到伤痛,愿意变成黄鹄啊回到故乡。’

又说:燕王旦谋反,事情败露,他忧虑痛苦,在万载宫设宴款待宾客,群臣妃妾坐在一起饮酒,燕王自己唱歌说:‘回到空城啊狗不叫,鸡不鸣,横术多么宽广啊,我确实知道国内没有人了。’华容夫人起身跳舞,唱歌说:‘头发纷纷扬扬啊撒在沟渠中,骨头堆积如山啊无家可归。母亲想死儿子啊妻子想死丈夫,徘徊在两个沟渠之间啊君子独自安居!’

又说:广陵王胥诅咒的事情被发现,有关官员调查证实,使者返回。等到在显阳殿设宴,召来太子霸和子女董訾、胡生等人夜饮,让所宠爱的八子、郭昭君、家人子赵左君等人弹瑟唱歌。王自己唱歌说:‘想要长久地活着啊却无法永恒,长久不快乐啊怎么才能满足!奉承天命啊却得不到片刻,千里马啊停在路边等待道路。黄泉之下啊多么幽深,人生终究要死去啊为什么要如此痛苦,为什么要用苦心来取悦,出入无烦恼就是快乐的最大。’

又说:汉元帝自己作曲,被歌声所感动。注释说:歌结束后再传授给其他人叫做‘度曲’。‘度曲’还没结束,云起雪飞。”这是这样的。

谢承《后汉书》说:祭遵担任将领,选拔士兵都使用儒家学问,对酒设乐,必定是高雅的歌声和投壶游戏。

《东观汉记》说:朱酺,汉明帝时担任益州刺史。下文书给所属郡县,用圣德来教化他们。白狼王等一百多个国家经过翻译来到朝廷,唱歌三首,酺献给他们。

《后魏书》说:郑道昭字僖伯。兼任中书侍郎。跟随皇帝征讨沔汉,高祖在悬瓠宴请侍臣,在方丈竹堂。道昭和哥哥郑懿一起陪坐。音乐响起,酒喝得畅快时,高祖唱歌说:‘日月的光芒照遍天空啊没有不照耀的地方,江左的一隅却独自未受到照耀。’彭城王勰接着唱歌说:‘愿意跟随圣主啊登上衡山之会,万国都诚心诚意,无论内外。’郑懿唱歌说:‘云雷大震啊天门打开,天下各国都来朝拜,正道一统。’邢峦唱歌说:‘舜舞干戚啊天下归心,文德远播啊无人不思念。’道昭唱歌说:‘皇风一鼓啊九地皆震动,头顶太阳依偎天空啊请求天下统一。’高祖又唱歌说:‘沿着那汝水啊昔日教化纯正,不如今天的道风光明。’宋弁唱歌说:‘文王的政治教化啊照耀江沼,不如大化之光照耀四方。’

《吴书》说:留赞最初担任将领,面对敌人必定先披散头发向天呼喊,然后高声唱歌,左右的人跟着他一起唱歌,于是进攻敌人。

《晋书》记载:三月上巳日,会稽人夏统,字仲御,来到洛阳市购买药材。太尉贾充问他:‘你能创作地方曲调吗?’夏统回答:‘百姓们感慨吟咏,我就创作了《慕歌》,为孝女曹娥写了《河女之章》,为伍子胥写了《小海唱》,现在想要唱这些歌。’贾充说:‘好。’于是他用脚敲击船舷,引吭高歌,声音清亮激昂,仿佛大风将至,含水喷向天空,云雨随之响起。贾充说:‘听《慕歌》的声音,便仿佛看到大禹的形象。听《河女》的歌声,不禁泪流满面。仿佛伯姬的高尚品行就在眼前,听《小海》的歌唱,觉得子胥、屈平就站在我的左右。’

又记载:袁山松擅长音乐。旧有的歌曲有《行路难》的曲调,歌词较为简朴。袁山松就润色了歌词,使其节奏婉转,于是畅饮高歌。听者都感动得流泪。

又记载:应詹负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的事务。当时政令不统一,各蛮族都心怀不满,图谋背叛。应詹召集蛮族首领,打破铜券与他们结盟,因此大家都感激应詹,几个郡都平安无事。后来天下大乱,只有应詹的辖区保持稳定。百姓们歌颂他说:‘乱世已经遍及,几乎化为灰烬;侥幸的运气,全靠应詹的后代。岁寒不凋,孤境独自坚守。拯救我们于水深火热,恩惠如同山丘;恩泽如同江海,恩情如同父母。’

又记载:山简豪放不羁,喜欢喝酒,曾经停留在襄阳习公池。傍晚醉酒回家,自己唱歌说:‘山公时常一醉,远赴高阳池。日暮醉酒归来,酩酊大醉不知归路。有时还能骑马,倒戴着白色的接篱帽。抬起头问葛强,哪里比得上并州的儿子?’

《晋阳秋》记载:高祖讨伐公孙渊,路过本县,赐予牛酒和粮食布匹,郡守和农官聚会。在墓地,父老乡亲设宴款待。高祖作歌说:‘天地开辟,日月重光。现在遇到机遇,奉命远征,将清除邪恶,回到故乡。肃清万里,统一八荒。完成使命后归老,等待舞阳的惩罚。’

邓粲的《晋纪》记载:太子洗马郭讷字敬言,曾经进入洛阳,看到伎人唱歌觉得很好听,石崇问他歌名,郭讷不知道。石崇笑着说:‘你不认识歌名,怎么知道它好?’郭讷回答:‘就像看到西施,何必知道她的名字才能知道她美?’石崇无言以对。

崔鸿的《十六国春秋》记载:起初,苻坚在二十五年灭掉慕容氏,慕容冲的姐姐清河公主年仅十四岁,容貌美丽,苻坚娶了她,宠爱超过后宫其他人。慕容冲当时十二岁,也有龙阳的美貌,苻坚也宠幸他。姐弟俩专宠,宫人无法接近。长安城中有人歌颂说:‘一雌一雄,双飞入紫宫。’大家都担心他们会生乱,王猛极力劝谏,苻坚才将慕容冲逐出。

又《前燕录》记载:慕容廆的父亲涉归分家产给长子的庶子,吐谷浑分马匹给他。等到慕容廆继位,两部马匹相斗。慕容廆生气,派使者责备吐谷浑说:‘先父分家产时已有区别,为什么不相隔远离开,却让马匹相斗受伤?’吐谷浑说:‘马匹吃水吃草,这是它们的习性,为什么怒气冲冲地责怪人?兄弟之间虽然亲近,但争斗却起于马匹,我应该离开你万里之遥。’于是他向西迁移八千里。慕容廆后悔了,派乙那楼追回吐谷浑,才把马匹牵回。马匹向东走了几百步,就悲哀地往西奔去,冲撞山谷,如此反复十几天。这不是人的行为,于是他们依附阴山,面向黄河。晋永嘉之乱时,他们南迁到陇右,慕容廆因为怀念吐谷浑,创作了《吐谷浑阿干歌》,岁末思念,常常唱这首歌。等到慕容俊、慕容垂称帝,这首歌被当作宫廷大曲。

《孟嘉别传》记载:桓温问孟嘉说:‘听伎人唱歌,丝弦乐器不如竹管乐器,竹管乐器不如人声,这是什么道理?’孟嘉回答:‘越来越接近自然。’在座的人都赞叹不已。

《宋书》记载:晋孝武帝太元年间,琅琊王轲的家中有个鬼魂唱歌《子夜》。殷允担任豫章时,侨人庾僧度的家中也有鬼魂唱歌《子夜》。殷允担任章郡时也是太元年间,那么《子夜》这首歌应该是在这个时期以前就有的。

《齐书》记载:萧惠基懂得音律,尤其喜欢魏国三祖的曲调和《相和歌》。每次演奏,都感到非常愉悦。

《梁书》记载:羊侃有个歌女叫孙荆玉,能倒着身子贴地,还能用嘴叼起席上的玉簪。皇帝赐给歌女玉娥儿,东宫也赐给歌女屈偶,她们都擅长演唱奇妙的歌曲,当时无人能比。

《唐书》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当地的少数民族喜欢巫术,每次祭祀跳舞时,必定要唱民歌。刘禹锡有时参与其中,就模仿诗人的作品创作新词,教给巫师。因此武陵溪洞间的民歌,大多有刘禹锡的词。

又记载:开元年间,歌工长孙元忠,他的祖父曾向侯将军名贵昌学习,他是并州人,也世代学习北方的歌曲。贞观年间,皇帝下诏让贵昌传授他的歌声给乐府。长孙元忠一家就是这样代代相传,即使是翻译者也无法完全理解歌词。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失去了它的真谛。丝弦乐器中只有琴曲有胡笳的声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八-注解

歌:人声曰歌,指人发出的声音,如歌唱。在古代,歌与乐、舞结合,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

谣:徒歌谓之谣,指没有乐器伴奏的歌唱。

敕:正也,指命令、告诫。

元首:君也,指君主。

赓:续,继续。

载:成也,完成。

丛脞:细碎无大略,指没有远见。

九功:指六府三事之功,即农业、水利、建筑等。

九序:指九功的次序。

诗言志:指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情感的。

歌永言:指歌唱是为了长久地表达言语。

声依永:指声音要根据言语的长度来调整。

律和声:指音律要与声音和谐。

五子之歌:指《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夏朝末年五子之歌的内容。

陶唐:指陶唐氏,即尧。

葛屦·园有桃:《诗经》中的一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谷风·四月:《诗经》中的一篇,表达了君子对哀悼之情的表达。

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古代的礼仪制度。

子贡:孔子的弟子。

师乙:古代音乐家。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代:指夏、商、周。

商:指商朝。

齐:指齐国。

周礼:《周礼》是古代的一部礼仪法典。

左传:《左传》是一部古代编年体史书。

鲁人:指鲁国的人。

子路:孔子的弟子。

匏竹:古代的一种乐器。

《诗》: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韶》:古代的一种乐舞。

《武》:古代的一种乐舞。

《雅》:《诗经》中的部分,分为大雅和小雅。

《颂》:《诗经》中的部分,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太一:太一,古神名,指天神,有时也指宇宙的最高主宰。在道教中,太一被视为最高神祇,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甘泉:甘泉,古代对某些泉水或河流的美称,这里可能指祭祀地点附近的水源。

箕子:箕子,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不成,逃到朝鲜,后被封为朝鲜的君主。

殷墟:殷墟,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

麦秀之诗:《麦秀之诗》是箕子所作的一首诗,用以表达对故国和旧君的怀念。

狡童:狡童,这里指商纣王,诗中以“狡童”比喻纣王的荒淫无道。

淳于髡: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人,以机智著称。

梁惠王:梁惠王,战国时期梁国的君主。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以改革著称。

处女:处女,这里指赵武灵王梦中的女子。

伯夷、叔齐: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商汤的两位贤臣,因不食周粟而隐居。

西山:西山,指首阳山,伯夷、叔齐隐居的地方。

楚歌:楚歌,楚地的歌曲,这里指楚地的战歌。

汉武:汉武,指汉武帝刘彻,西汉时期的皇帝,喜好音乐。

孝惠帝:孝惠帝,汉高祖刘邦之子,西汉时期的皇帝。

田横:田横,战国时期齐国人,齐王建的亲族。

慎夫人:慎夫人,西汉汉武帝的妃子。

班固:班固,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武帝:武帝,指汉武帝刘彻,西汉时期的皇帝。

孝武帝:孝武帝,指汉武帝刘彻,西汉时期的皇帝。

高帝:高帝,指汉高祖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

戚夫人: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

乌孙:乌孙,古代西域的一个民族。

燕王旦:燕王旦,西汉时期燕王的儿子,因谋反被杀。

广陵王胥:广陵王胥,西汉时期的广陵王。

元帝:元帝,指汉元帝刘奭,西汉时期的皇帝。

谢承:谢承,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

祭遵:祭遵,东汉时期的名将。

朱酺:朱酺,东汉时期的名将。

郑道昭:郑道昭,北魏时期的名臣。

留赞:留赞,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上巳日:上巳日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古人认为这一天是祭祀祖先、祛病消灾的好日子,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日。

会稽:会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是古代越国的都城。

洛阳市药:洛阳是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药可能指的是药材或药物。

土地间曲:土地间曲指的是民间流行的歌曲,反映了地方的风土人情。

慕歌:慕歌是一种古代歌曲,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的怀念之情。

河女之章:河女之章是一首歌曲,歌颂了孝女曹娥的故事。

小海唱:小海唱是一首歌曲,歌颂了伍子胥的故事。

足扣船:足扣船指的是用脚击打船舷,以产生声音。

口敕天:口敕天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通过口述命令来祈求天神的庇佑。

行路难:行路难是一首古代歌曲,表达了行路艰难的感慨。

袁山松:袁山松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擅长音乐。

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南平、天门、武陵是古代中国的三个郡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湖南省和重庆市。

蛮酋:蛮酋指的是少数民族的首领。

铜券:铜券是古代的一种凭证,用于证明身份或权利。

应詹:应詹是东晋时期的官员,曾任南平、天门、武陵三郡的官员。

山简:山简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豪放不羁著称。

高阳池:高阳池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

晋阳秋:晋阳秋是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晋朝的历史。

公孙渊:公孙渊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曾任辽东太守,后反叛曹操。

赐牛酒穀帛:赐牛酒穀帛是指皇帝赐予臣子的礼物,包括牛、酒、谷物和丝绸等。

典农会:典农会是指负责农业事务的官员。

墓次:墓次是指到达墓地。

父老故旧:父老故旧指的是老一辈的人。

燕饮:燕饮是指宴请宾客。

大禹: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被尊为圣王。

伯姬:伯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公主,以贤德著称。

屈平:屈平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等。

十六国春秋:十六国春秋是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十六国时期的历史。

苻坚:苻坚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

慕容:慕容是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

清河公主:清河公主是前燕君主慕容冲的姐姐,以美貌著称。

龙阳之美:龙阳之美是指男子美艳如女子。

王猛:王猛是前秦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吐谷浑:吐谷浑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民族,位于今天的青海省。

慕容廆:慕容廆是前燕的建立者慕容皝的父亲。

阿干歌:阿干歌是一首歌曲,歌颂了吐谷浑的故事。

晋纪:晋纪是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晋朝的历史。

郭讷:郭讷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石崇:石崇是西晋时期的富豪,以豪奢著称。

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美女。

慕容冲:慕容冲是前燕君主慕容皝的弟弟。

相和歌:相和歌是古代的一种歌曲形式,后来发展成汉乐府。

羊侃:羊侃是南朝梁的将领,以音乐才华著称。

孙荆玉:孙荆玉是南朝梁的著名歌女。

玉娥儿:玉娥儿是南朝梁的著名歌女。

屈偶之:屈偶之是南朝梁的著名歌女。

俚辞:俚辞是指民间流传的口语化的歌词。

胡笳声:胡笳声是指胡笳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胡笳是一种古代的管乐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八-评注

《晋书》中记载了会稽夏统在洛阳市药时,太尉贾充询问他是否能创作土地间曲。夏统的回答展现了他深厚的音乐造诣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他提到的《慕歌》、《河女之章》和《小海唱》都是他根据历史人物曹娥、伍子胥创作的歌曲,这些歌曲通过音乐的形式,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贾充对夏统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对大禹、伯姬、屈平等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这体现了音乐在传承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袁山松在《晋书》中被描述为擅长音乐,他修改了旧有的《行路难》曲,使得歌词更加文雅,旋律更加优美。他的创作使得听众感动落泪,这说明了音乐具有强大的情感共鸣能力,能够触动人心。

应詹在《晋书》中的故事展示了音乐在治理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他在南平、天门、武陵三郡任职时,通过音乐安抚了当地的蛮族,使得三郡得以安宁。百姓的歌颂表明音乐在维护社会稳定、传达感恩之情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山简在《晋书》中的故事反映了个人喜好与音乐文化的关系。他喜欢饮酒,并在酒后创作了《山公时一醉》这样的歌曲,表达了他的豪放不羁和自我陶醉。

《晋阳秋》中记载了高祖在伐公孙渊时的情景,他创作了《天地开辟》之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以及对家乡的眷恋。

邓粲在《晋纪》中记载了太子洗马郭讷对音乐的看法,他认为欣赏音乐并不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就像欣赏西施的美貌一样,无需知道她的名字。

崔鸿在《十六国春秋》中描述了苻坚时期宫廷中的音乐现象,以及王猛对宫廷专宠的劝谏。

《前燕录》中记载了慕容廆对吐谷浑的让步和后来对音乐的创作,这些故事反映了民族关系和音乐文化之间的互动。

《孟嘉别传》中桓温与孟嘉的对话揭示了音乐与自然的关系,孟嘉认为音乐越接近自然,越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宋书》中提到了《子夜》这首鬼歌,以及它在不同地方的存在,反映了音乐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的流传。

《齐书》中描述了萧惠基对音乐的理解和喜好,他尤其喜欢魏三祖的曲调和《相和歌》,这表明音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梁书》中记载了羊侃和他的歌妓孙荆玉的故事,展示了音乐表演艺术的高超。

《唐书》中描述了刘禹锡在贬谪期间,通过创作新的歌词来教授巫祝,以及长孙元忠家族代代相传的音乐传统,这些都体现了音乐在民间和社会中的传承。

《唐书》中还提到了开元中歌工长孙元忠的祖辈受业于侯将军名贵昌,并代代相传北歌,这反映了音乐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和演变。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御览-乐部-卷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15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