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零八-草木三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零八-草木三-原文

草柰祗草

席箕草

护门草

仙人绦

合离草

老鸦笊篱草

鬼皂荚

青草槐

铜匙草

水耐冬

三白草

无心草

盆甑草

女草

媚草

醉草

舞草

相思草

无情草

忘忧草

睡草

千步香草

麝草

治盅草

蛇衔草

鹿活草

解毒草

毒草

柰祗,出拂林国。苗长三四尺。根大如鸭卵。叶似蒜,叶中心抽条甚长。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不结子。其草冬生夏死,与荠麦相类。取其花,压以为油,涂身,除风气。拂林国王及国内贵人用之。(出《酉阳杂俎》)

三赖草

曹州及扬州淮口,出夏梨三赖草。如金色,出于高崖。魅药中最切用。(出《酉阳杂俎》)

席箕一名塞芦,生北胡地。古诗云:“千里席箕草。”(出《述异记》)

常山北有草,名护门。置诸门上,夜有人过,辄叱之。(出《酉阳杂俎》)

衡岳出仙人绦。无根,多生石上。状如带,三股,色绿。亦不常有。(出《酉阳杂俎》)

合离,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环之。相须而生。而实不连,以气相属。一名独摇,一名离母。若土人所食者,呼为“赤箭”矣。(出《酉阳杂俎》)

老鸦笊篱,叶如牛蒡而狭。子熟时,色黑。状如笊篱。(出《酉阳杂俎》)

鬼皂荚,生江南地泽,如皂荚,高一二尺。沐之长发,叶亦去衣垢。(出《酉阳杂俎》)

龙阳县裨牛山南,有青草槐。丛生,高尺余。花若金灯,仲夏发花。(出《酉阳杂俎》)

铜匙草,生水中,叶如剪刀。(出《酉阳杂俎》)

水耐冬,此草终冬在水不死。段成式城南别墅池中有之。(出《酉阳杂俎》)

三白草,初生不白。入夏,叶端方白。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草毕秀矣。其叶似署预。(出《酉阳杂俎》)

蚍蜉酒草,一曰鼠耳,像形也。亦曰无心草。(出《酉阳杂俎》)

盆甑草,即牵牛子也。秋节后断之,状如盆甑。其中有子,似龟蔓署预。(出《酉阳杂俎》)

葳蕤草,一名丽草,亦呼为女草。江湖中呼为娃草。美女曰娃,故以为名。(出《酉阳杂俎》)

鹤子草,蔓生也。其花曲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绿花绿叶”),南人云是媚草。采之曝干,以代面靥。形如飞鹤,翅尾觜足,无所不具。此草蔓至春生双虫,只食其叶。越女收于妆奁中,养之如蚕。摘其草饲之。虫老不食,而蜕为蝶,赤黄色。妇女收而带之,谓之媚蝶。(出《岭表录异》)

《尸子》:赤县洲为昆仑之墟。其东则卤水岛。山左右,玉红之草生焉。食其一实,醉卧三百岁。(出《文枢镜要》)

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半。相对。人或近之则欹;抵掌讴曲,则摇动如舞矣。(出《酉阳杂俎》)

秦赵间有相思草。状若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孀草,又呼为寡妇莎。盖相思之流也。(出《述异记》)

左行草。使人无情。范阳长贡。(出《酉阳杂俎》)

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吴中书生谓之疗愁。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出《述异记》)

桂林有睡草,见之则令人睡。一名醉草,亦呼懒妇箴。出《南海地记》。(出《述异记》)

南海出百步香,风闻于千步也。今海隅有千步香,是其种也。叶似杜若,而红碧间杂。《贡籍》云:“日南郡贡千步香。”(出《述异记》)

龟甲香即桂香。善者紫术香。一名金杜香,一名麝草香。出苍梧桂林二郡界。今吴中有麝草,似红而甚芳香。(出《述异记》)

新州郡境有药,土人呼为吉财。解诸毒及盅,神用无比。昔有人尝至雷州,途中遇毒,面貌颇异,自谓即毙。以吉财数寸饮之,一吐而愈。俗云,昔人有遇毒,其奴吉财得是药,因以奴名名之。实草根也,类芍药。遇毒者,夜中潜取二三寸,或剉或磨,少加甘草,诘旦煎饮之,得吐即愈。俗传将服是药,不欲显言,故云潜取。而不详其故。或云,昔有里媪病盅,其子为小胥,邑宰命以吉财饮之,暮乃具药。及旦,其母谓曰:“吾梦人告我,若饮是且死,亟去之。”即仆于地。其子又告县尹,县尹固令饮之,果愈。岂中盅者亦有神,若二竖哉!(出《投荒杂录》)

《异苑》云: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馀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能续已断之指如故。”是也。(出《感应经》)

天名精,一曰鹿活草。青州刘炳,宋元嘉中。射一鹿。剖五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炳密录此草种之,多愈伤折。俗呼为刘炳草。(出《酉阳杂俎》)

建宁郡乌句山南五百里,生牧靡草,可以解毒。百卉方盛,乌多误食乌啄。中毒,必急飞牧靡山,啄牧靡以解。(出《酉阳杂俎》)

博落回有大毒,生江淮山谷中。茎叶如麻,茎中空,吹作声,如勃逻。故名之。(出《酉阳杂俎》)

蕉毒草

蕉毒草如芋巨,状如雀头。置干地则润,置湿地则干。炊饭时种于灶上,比饭熟,即著花结子。人食之立死。(出《感应经》)

牧麻草

有牧麻草,大毒。有此草,值风吹其气所至,则数里内稻皆即死。李淳风云:“其汁本清,得水则稠,见日则湿,入荫即干,在夏欲凉,在冬欲温。”(出《感应经》)

龙刍

东海岛龙驹川,穆天子养八骏处。岛中有草名龙刍。马食之,日行千里。古语:“一株龙刍,化为龙驹。”(出《述异记》)

红草

山戎之北有草,茎长一丈,叶如车轮,色如朝霞。齐桓时,山戎献其种,乃植于庭,以表霸者之瑞。(出《酉阳杂俎》)

宫人草

楚中往往有宫人草。状似金橙,而甚芬氲。花似红翠。俗说:“楚灵王时,宫人数千,皆多怨旷。有因死于宫中者,葬之,墓上悉生此草。(出《述异记》)

焦茅

焦茅,高五丈。火燃之成灰,以水灌之,复成茅。是谓灵茅。

销明草

销明草,夜视如列星,昼则光自销灭也。

黄渠草

黄渠,照日如火。实甚坚。内食者,焚身不热。

闻遐草

闻遐草,服者轻身。叶如桂,茎如兰。其国献根,植之多不生实,草叶多萎黄。诏并除焉。(焦茅、销明、黄渠、闻遐四种,并出《王子年拾遗记》)

始皇蒲

齐南城东有蒲台,秦始皇所顿处。时始皇在台下,萦蒲以系马。至今蒲生犹荣,俗谓之秦始皇蒲。(出《殷芸小说》)

梦草

汉武时,异国献梦草。似蒲。昼缩入地,夜若抽萌。怀其草,自知梦之善恶。帝思李夫人,怀之辄梦。(出《酉阳杂俎》)

汉武牧马草

汉武于湖中牧马处,至今野草皆有嚼啮之状。湖中呼为马泽。泽中有汉武弹棋方石,上有勒铭焉。(出《述异记》)

水网藻

汉武昆灵池中,有水网藻。枝横倒水上,长八九尺,有似网目。凫鸭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因名之。(出《酉阳杂俎》)

地日草

南方有地日草。三足乌欲下食此草,羲和之驭,以手掩乌目(“目”原作“日”,据明抄本改,陈校本作“口”),食此则闷不复动。东方朔言,为小儿时,井陷,坠至地下,数十年无所寄托。有人引之,令往此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只履,因乘泛红泉,得草处,食之。(出《酉陽杂俎》)

书带草

郑司农,常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黄巾乱,乃避。遣生徒崔琰、王经诸贤于此,挥涕而散。所居山下草如薤,叶长尺余许,坚韧异常。时人名作康成书带。(出《三齐记》)

金橙草

晋武帝为抚军时,府内后堂砌下,忽生异草三株。茎黄叶绿,若惣金抽翠。花蓧苒弱,状如金橙。时人未得知是何祥瑞也,故隐蔽,不听外人窥眎。有羌人姓姚名馥,字世芬,充厩养马,妙解阴阳之术。云,此草以应金德之瑞。馥年九十岁,姚襄即其祖也。馥好读书,嗜酒,每醉历月不醒。于醉时,好言王者兴亡之事。善戏笑,滑稽无穷。常叹云:“九河之水,不足以为蒸薪;七泽麋鹿,不足以充庖俎。”每言凡人禀天地精灵,不知饮酒者,动肉含气耳,何必土木之偶而无心识乎?好啜浊嚼糟,恒言渴于醇酒。群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及晋武践位,忽见馥立于阶下。帝奇其倜傥,擢为朝歌邑宰。馥辞曰:“氐羌异域,远隔风化,得游中华,已为殊幸。请辞朝歌之县,长充马圉之役。时赐美酒,以乐余年。”帝曰:“朝歌郡纣之故都,地有酒池,故使老羌不复呼渴。”馥于阶下,高声而应曰:“马圉老羌,渐染皇教,溥天夷貊,皆为王臣。今者欢酒池之乐,受朝歌之地,更为殷纣之比乎?”帝抚玉几大悦,即迁为酒泉太守。其地有青泉,其味如酒。馥乘酒而拜之。遂为善政。民为立生祠。后以府地赐张华,犹有此草。故茂先《金橙赋》云:“擢九茎于汉庭,美二株于兹馆。贵表祥乎金德,名比类而相乱。”至惠帝咸熙元年,三株草化为树,条叶似杨树,高五尺,以应三杨擅(“三”字原阙,“擅”原作“璮”,据《拾遗记》九补改)之事。时有杨隽,弟瑶,弟济,号曰三杨。醉羌之验也。(出《拾遗录》)

望舒草

晋太始十年,立河桥之岁,有扶支国,献望舒草。其色红,叶如荷。近望则如卷荷,远望则如舒荷,团团如盖。亦云,月出则叶舒,月没则叶卷。植于宫内,穿池广百步,名曰“望舒池”。愍帝之末,胡人移其种于胡中。至今绝矣。其池寻亦平也。(出《拾遗录》)

神草

魏明时,苑中有合欢草。状如蓍,一株百茎。昼则众条扶疏,夜乃合作一茎。谓之神。(出《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零八-草木三-译文

草柰祗草:一种草名,出产于拂林国。这种草的苗子长到三四尺高,根部像鸭蛋一样大。叶子像大蒜,中间抽出长长的茎。茎端开有六瓣花,花色有红有白,花心是黄赤色的。这种草不结子。它在冬天生长,夏天死亡,和荠麦很相似。人们采摘它的花,压榨成油,涂抹在身上,可以去除风气。拂林国的国王和国内的贵族都使用它。(出自《酉阳杂俎》)

三赖草:出产于曹州和扬州淮口的一种夏梨三赖草。颜色像金色,生长在高崖上。在魅药中非常有用。(出自《酉阳杂俎》)

席箕草:席箕草又称塞芦,生长在北胡地。古诗有云:‘千里席箕草。’(出自《述异记》)

护门草:常山北边有一种草,名叫护门。放在门上,晚上有人经过,就会自动斥责。(出自《酉阳杂俎》)

仙人绦:衡岳出产仙人绦,没有根,多生长在石头上。形状像带子,有三股,颜色是绿色的。但并不常见。(出自《酉阳杂俎》)

合离草:合离草的根像芋头,有游子十二环着它。它们必须一起生长,但实际上并不相连,而是通过气来相互连接。又名独摇、离母。如果土人吃的,就叫做‘赤箭’。(出自《酉阳杂俎》)

老鸦笊篱草:老鸦笊篱草的叶子像牛蒡但更窄。果实成熟时是黑色的,形状像笊篱。(出自《酉阳杂俎》)

鬼皂荚:鬼皂荚生长在江南的沼泽地,形状像皂荚,高约一尺左右。用它洗发可以促进头发生长,叶子也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出自《酉阳杂俎》)

青草槐:龙阳县裨牛山南边,有一种青草槐。丛生,高约一尺。花像金灯,仲夏开花。(出自《酉阳杂俎》)

铜匙草:铜匙草生长在水中,叶子像剪刀。(出自《酉阳杂俎》)

水耐冬:水耐冬这种草整个冬天在水里都不会死。段成式城南别墅的池塘中就有这种草。(出自《酉阳杂俎》)

三白草:三白草刚长出来时叶子不是白色的。到了夏天,叶子尖端会变白。农民们等待叶子变白后再种植田地。叶子有三片变白,草就长得非常茂盛了。它的叶子像署预。(出自《酉阳杂俎》)

无心草:蚍蜉酒草,又称鼠耳草,形状像鼠耳。也叫做无心草。(出自《酉阳杂俎》)

盆甑草:盆甑草就是牵牛子。秋天割下来后,形状像盆和甑。里面含有种子,像龟蔓署预。(出自《酉阳杂俎》)

女草:葳蕤草,又名丽草,也被称为女草。江湖中称为娃草。因为美女称为娃,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出自《酉阳杂俎》)

媚草:鹤子草,蔓延生长。它的花是曲尘色,浅紫色。叶子像柳叶但较短。夏天开花,被称为‘绿花绿叶’,南方人称之为媚草。采摘后晒干,可以代替面膜。形状像飞鹤,翅膀、尾巴、嘴巴、脚什么都有。这种草到春天会生双虫,只吃叶子。越女将它们收集在妆奁中,像养蚕一样养它们。采摘草喂虫。虫子老后不吃,就变成蝴蝶,是赤黄色的。妇女们收集它们并佩戴,称为媚蝶。(出自《岭表录异》)

醉草:《尸子》中说:赤县洲是昆仑墟。它的东边是卤水岛。山旁边,生长着玉红之草。吃一个果实,可以醉卧三百岁。(出自《文枢镜要》)

舞草:舞草出产于雅州。独茎三叶。叶子像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在茎的中部。如果有人靠近它,叶子就会倾斜;拍手唱歌,叶子就会摇动像跳舞一样。(出自《酉阳杂俎》)

相思草:秦赵之间有一种相思草。形状像石竹,节节相连。又名断肠草、愁妇草、孀草,也称为寡妇莎。都是因为相思而得名的。(出自《述异记》)

无情草:左行草。可以使人心无情。范阳长贡。(出自《酉阳杂俎》)

忘忧草:萱草,又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吴中书生称之为疗愁。嵇康在《养生论》中说:‘萱草可以忘忧。’(出自《述异记》)

睡草:桂林有一种睡草,看到它就会让人想睡觉。又名醉草,也称为懒妇箴。出自《南海地记》。(出自《述异记》)

千步香草:南海出产百步香,风一吹就能闻到千步之外。现在海边有一种千步香,就是这种草。叶子像杜若,红碧色相间。《贡籍》中说:‘日南郡贡千步香。’(出自《述异记》)

麝草:龟甲香就是桂香。上等的叫紫术香,又名金杜香、麝草香。出产于苍梧桂林二郡界。现在吴中有麝草,颜色像红色但非常香。(出自《述异记》)

治盅草:新州郡境有一种药,当地人称为吉财。可以解各种毒和蛊毒,功效神奇无比。以前有一个人去雷州,途中遇到毒物,面貌变得很奇怪,自己认为自己快要死了。喝了吉财几寸后,一吐而愈。俗语说,以前有个人遇到毒物,他的奴仆吉财得到这种药,因此用奴仆的名字命名它。实际上是草根,像芍药。遇到毒物的人,夜里偷偷挖取二三寸,或者切碎或者磨碎,稍微加一点甘草,第二天煎来喝,一吐就愈。俗传服用这种药,不想说出口,所以称为潜取。但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有人说,以前有个老妇人病了蛊毒,她的儿子是小胥,县令命令他喝吉财药,晚上他准备好了药。第二天,老妇人对他说:‘我梦见有人告诉我,如果你喝了这药就会死,赶紧离开它。’她立刻倒在地上。她的儿子又告诉县令,县令坚持让她喝,结果痊愈了。难道中蛊的人也有神,就像寄生虫一样?(出自《投荒杂录》)

蛇衔草:《异苑》中说:以前有个农夫耕地,看到一条受伤的蛇在那里。有一条蛇,叼着草放在伤口上。几天后,受伤的蛇就走了。农夫把剩下的草叶拿去治疗伤口,都很有效。本来不知道草的名字,因此叫它蛇衔草。《抱朴子》中说:‘蛇衔草可以接续已经断掉的手指,恢复原状。’(出自《感应经》)

鹿活草:天名精,又名鹿活草。青州刘炳,在宋元嘉中射杀了一只鹿。剖开鹿的五脏,用这种草堵住,鹿立刻站起来。刘炳秘密地记录下这种草的种子,种植后很多受伤的人都得到了治愈。俗称为刘炳草。(出自《酉阳杂俎》)

解毒草:建宁郡乌句山南五百里,生长着牧靡草,可以解毒。各种花草都盛开的季节,乌鸦误食了乌啄。中毒后,必须立即飞到牧靡山,啄牧靡来解毒。(出自《酉阳杂俎》)

毒草:这里没有提供具体的描述,可能是指一些有毒的草类。

博落回是一种剧毒的植物,生长在江淮的山谷中。它的茎叶像麻一样,茎是中空的,吹动时会发出声音,就像勃逻一样。因此得名。(出自《酉阳杂俎》)

蕉毒草长得像芋头一样大,形状像雀头。放在干燥的地方就会湿润,放在潮湿的地方就会干燥。在煮饭的时候种在灶上,等到饭熟了,它就会开花结果。人吃了它就会立即死亡。(出自《感应经》)

牧麻草是一种剧毒的植物。有这种草的地方,如果风吹到它的气味,那么几里内的稻子都会立即死去。李淳云说:‘它的汁液原本清澈,加水就会变得浓稠,见到阳光就会湿润,进入阴影就会干燥,夏天想要凉快,冬天想要温暖。’(出自《感应经》)

龙刍生长在东海岛的龙驹川,是穆天子养八骏的地方。岛上有一种草叫龙刍。马吃了它,一天可以走千里。古话说:‘一株龙刍,就能变成龙马。’(出自《述异记》)

红草生长在山戎的北方,茎长一丈,叶子像车轮,颜色像朝霞。齐桓公时,山戎献上了它的种子,于是种在庭院里,以表示霸者的吉祥。(出自《酉阳杂俎》)

宫人草在楚地到处都有。形状像金橙,非常芬芳。花像红翠。俗语说:‘楚灵王时,宫中有一千多名宫女,都很多怨言。有因悲伤而死在宫中的,埋葬后,墓上全部长出了这种草。(出自《述异记》)

焦茅高五丈。燃烧后变成灰烬,用水浇灌后,又能重新长成茅草。这就是所谓的灵茅。

销明草晚上看起来像排列的星星,白天光线就会消失。

黄渠草照在阳光下像火一样。果实非常坚硬。吃下去的人,身体会燃烧但不感到热。

闻遐草服用后能使人身体轻盈。叶子像桂树,茎像兰花。这个国家献上了它的根,种植后大多不结果实,草叶大多枯黄。皇帝下令全部铲除。(焦茅、销明、黄渠、闻遐这四种,都出自《王子年拾遗记》)

始皇蒲在齐南城东的蒲台上,是秦始皇停留的地方。当时秦始皇在台下,用蒲草系马。到现在蒲草仍然茂盛,俗称为秦始皇蒲。(出自《殷芸小说》)

梦草在汉武帝时,有异国献上了梦草。形状像蒲草。白天缩入地下,夜晚就像抽芽一样。怀揣着这草,就能知道梦的好坏。皇帝思念李夫人,怀揣这草就会梦见她。(出自《酉阳杂俎》)

汉武帝牧马草汉武帝在湖中牧马的地方,至今野草都还有被嚼过的痕迹。湖中称为马泽。泽中有汉武帝弹棋用的方石,上面有刻着的铭文。(出自《述异记》)

水网藻在汉武帝昆灵池中,枝条横倒在水上,长八九尺,有像网眼的样子。鸭子进入这片草中,都出不来。因此得名。(出自《酉阳杂俎》)

地日草在南方有一种地日草。三足乌想要下来吃这种草,羲和驾驭的手遮住了乌鸦的眼睛(‘目’原作‘日’,据明抄本改,陈校本作‘口’),吃了这种草就会感到闷,不再动弹。东方朔说,他小时候,井塌陷,掉到了地下,几十年没有依靠。有人拉他,让他去吃这种草。中间隔着一道红泉,无法渡过。那个人给他一只鞋子,因此乘着红泉漂浮,到达了长有这种草的地方,吃了它。(出自《酉阳杂俎》)

书带草郑司农经常住在不其城南山中教书。黄巾起义时,他躲避了。派遣学生崔琰、王经等贤人到这里,含泪而散。他住的山下有一种草像薤一样,叶子长一尺多,非常坚韧。当时人称它为康成书带。(出自《三齐记》)

金橙草晋武帝担任抚军时,府内的后堂砌下,突然长出了三株奇异的草。茎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像金抽翠。花弱小,形状像金橙。当时的人不知道这是什么祥瑞,所以隐藏起来,不让外人窥视。有一个羌族人姓姚名馥,字世芬,负责养马,精通阴阳之术。他说,这草是应验金德的祥瑞。馥九十岁时,姚襄是他的祖先。馥喜欢读书,喜欢喝酒,每次喝醉后都会连续几个月不醒。他喝醉时,喜欢谈论王者兴衰的事情。他善于戏谑,滑稽无比。他常常叹息说:‘九河之水,不足以作为燃料;七泽的麋鹿,不足以作为食物。’他常说,凡人禀受天地精灵,不知道喝酒的人,动肉含气而已,何必是土木之偶而无心识呢?他喜欢喝浑浊的酒,常说渴望美酒。他的朋友们常常取笑他,称他为渴羌。等到晋武帝登基,突然看到馥站在台阶下。皇帝对他的不凡感到惊奇,提拔他为朝歌县令。馥推辞说:‘我是氐羌异域之人,远离风俗教化,能够来到中华,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请允许我辞去朝歌县令的职务,长期担任马夫的工作。时常赐予美酒,来享受余生。’皇帝说:‘朝歌郡是商纣王的故都,那里有酒池,所以让老羌不再呼唤渴。’馥在台阶下高声回答:‘马夫老羌,逐渐受到皇教的熏陶,天下夷狄,都成为了王臣。现在享受酒池之乐,接受朝歌之地,难道不是与商纣王相似吗?’皇帝抚摸着玉几,非常高兴,于是提拔他为酒泉太守。那里有青泉,味道像酒。馥喝了酒,就跪拜了。于是他施行了良好的政绩,百姓为他立了生祠。后来,皇帝把府地赐给了张华,那里仍然有这种草。因此,茂先的《金橙赋》说:‘在汉庭中挑选九茎,在这馆中选出两株。这草象征着金德的祥瑞,名字相类似而混淆。’到晋惠帝咸熙元年,三株草变成了树,枝叶像杨树,高五尺,以应验三杨擅权的事情。当时有杨隽,他的弟弟瑶、济,号称三杨。这是醉羌的验证。(出自《拾遗录》)

望舒草晋太始十年,建立河桥的那一年,有扶支国献上了望舒草。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叶子像荷叶。近看像卷荷叶,远看像舒展开的荷叶,圆圆的像伞。也有人说,月亮出来时叶子舒展开,月亮落下时叶子卷起来。种植在宫内,挖了一个一百步宽的池塘,命名为‘望舒池’。愍帝末年,胡人把它的种子移植到胡地。到现在已经绝迹了。那个池塘也渐渐平了。(出自《拾遗录》)

神草魏明帝时,宫苑中有合欢草。形状像蓍草,一株有上百条茎。白天众多茎条散开,夜晚才合为一条茎。被称为神草。(出自《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零八-草木三-注解

草柰祗:一种生长在拂林国的植物,其叶似蒜,花红白相间,具有除风气的作用。

三赖草:生长在曹州及扬州淮口的一种草,金色,用于魅药。

席箕草:一种名为塞芦的草,生长在北胡地,古诗中有‘千里席箕草’的描述。

护门草:生长在常山北的一种草,置于门上可以驱赶夜间经过的人。

仙人绦:生长在衡岳的一种无根草,状如带,绿色,不常有。

合离草:根如芋魁的草,根与根之间相属,但实不连,也称为独摇或离母。

老鸦笊篱草:叶子如牛蒡而狭,成熟时子实黑色,状如笊篱。

鬼皂荚:生长在江南地泽的一种植物,如皂荚,沐之可以长发去垢。

青草槐:生长在龙阳县裨牛山南的一种草,丛生,高尺余,花若金灯。

铜匙草:生长在水中,叶子如剪刀。

水耐冬:一种冬不死,终冬在水中的草。

三白草:初生时叶不白,夏时叶端变白,农人用来莳田。

无心草:一种形状像鼠耳的草,也称为蚍蜉酒草。

盆甑草:即牵牛子,秋节后断之,状如盆甑,内有子似龟蔓署预。

女草:一种名为葳蕤草的植物,也称为丽草或娃草。

媚草:一种蔓生植物,其花如飞鹤,妇女采之晒干代面靥。

醉草:生长在昆仑之墟的一种草,食其一实可以醉卧三百岁。

舞草:生长在雅州的一种草,叶如决明,人近之则欹,如歌则摇动如舞。

相思草:生长在秦赵间的一种草,状若石竹,也称为断肠草或愁妇草。

无情草:一种左行草,可以使人心无情。

忘忧草:即萱草,可以忘忧,吴中书生称之为疗愁。

睡草:生长在桂林的一种草,见之则令人睡,也称为醉草。

千步香草:南海出的一种香草,叶似杜若,红碧间杂。

麝草:一种香草,似红而芳香,出苍梧桂林二郡界。

治盅草:新州郡境的一种药,可以解诸毒及盅。

蛇衔草:一种草,可以治疗伤口,也可以续断之指。

鹿活草:一种草,可以治疗伤折,俗称为刘炳草。

解毒草:建宁郡乌句山南的一种草,可以解毒。

毒草:有毒性的草,具体种类未在文中详细描述。

博落回:一种生长在江淮山谷中的有毒植物,茎叶如麻,茎中空,吹作声,如勃逻,因此得名。

勃逻:古代对某些声音的称呼,此处指博落回茎中空吹出的声音。

蕉毒草:一种状如芋巨、如雀头的有毒植物,放置在干燥地面上会变得湿润,放置在湿地上则会干燥。

牧麻草:一种有毒的植物,其汁液在水中变稠,在阳光下变湿,在阴影中变干,具有毒性。

龙刍:生长在东海岛龙驹川的草,马食之可以日行千里,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植物。

红草:生长在山戎之北的草,茎长一丈,叶如车轮,色如朝霞,是一种吉祥的植物。

宫人草:生长在楚中的草,状似金橙,花似红翠,传说与楚灵王时期的宫人有关。

焦茅:一种可以燃烧后复生的草,被称为灵茅。

销明草:夜晚看起来像星星的草,白天光芒消失。

黄渠草:一种照日如火、食之不热的草。

闻遐草:服用后能使人身体轻盈的草,叶如桂,茎如兰。

始皇蒲:秦始皇所系马的蒲草,至今生长犹荣。

梦草:一种白天缩入地中、夜晚生长的草,可以预知梦境的好坏。

汉武牧马草:汉武帝牧马的地方,野草有被马嚼过的痕迹。

水网藻:汉武帝昆灵池中的藻类植物,凫鸭入其中无法出来。

地日草:南方的一种草,三足乌食之会感到闷,东方朔有关于其的传说。

书带草:郑司农居住的山中草,坚韧异常,被称为康成书带。

金橙草:晋武帝府内生长的草,茎黄叶绿,花如金橙,被认为是一种祥瑞。

望舒草:晋朝扶支国所献的草,颜色红,叶如荷,与月亮的升起和落下有关。

神草:魏明时苑中的一种草,白天多茎,夜晚合为一茎,被认为具有神奇的性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零八-草木三-评注

博落回,一种生长在江淮山谷中的有毒植物,其茎叶如麻,中空且能吹出声音,如同勃逻。名字的由来,既体现了其独特的自然属性,也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命名智慧。(出《酉阳杂俎》)

蕉毒草,状如芋巨,其奇特之处在于能在干湿环境中迅速变换状态,且炊饭时种植,饭熟即开花结子,人食之立死,其毒性之烈,令人不寒而栗。(出《感应经》)

牧麻草,大毒之草,其汁液清澈,遇水则稠,见日则湿,入荫即干,其变化无常,如同自然界中的神秘力量。(出《感应经》)

龙刍,生长在东海岛龙驹川的神奇之草,马食之能日行千里,其神奇之处,体现了古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与想象。(出《述异记》)

红草,山戎之北的奇异之草,茎叶色彩斑斓,象征着霸者之瑞,其种植与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人对吉祥之物的追求。(出《酉阳杂俎》)

宫人草,楚中特有的植物,状似金橙,花似红翠,其传说与楚灵王时的宫人命运相联系,反映了古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与想象。(出《述异记》)

焦茅,能燃烧后复生的神奇之草,其特性与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敬畏相契合。(出《酉阳杂俎》)

销明草,夜视如星,昼则光灭,其神秘特性,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解读。(出《酉阳杂俎》)

黄渠草,光照如火,食之不热,其奇异之处,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想象。(出《酉阳杂俎》)

闻遐草,服之能轻身,但其生长环境与状态多变,反映了古人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与探索。(出《酉阳杂俎》)

始皇蒲,秦始皇所系马的蒲草,至今仍生长旺盛,其传说与秦始皇的功绩相联系,体现了古人对英雄人物的纪念与崇敬。(出《殷芸小说》)

梦草,能预知梦境的神奇之草,体现了古人对梦境的神秘感与探索精神。(出《酉阳杂俎》)

汉武牧马草,汉武帝牧马处的野草,至今仍有嚼啮之状,反映了古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与传承。(出《述异记》)

水网藻,生长在汉武昆灵池中的奇异植物,其特性与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想象相契合。(出《酉阳杂俎》)

地日草,南方特有的植物,能令三足乌闷而不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想象。(出《酉阳杂俎》)

书带草,郑司农所居之草,坚韧异常,其名字的由来,体现了古人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与传承。(出《三齐记》)

金橙草,晋武帝府内生长的奇异之草,其象征意义与金德之瑞相联系,反映了古人对吉祥之物的追求。(出《拾遗录》)

望舒草,晋朝时来自扶支国的奇异之草,其特性与月亮的运行相联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解读。(出《拾遗录》)

神草,魏明时苑中的合欢草,昼则分散,夜则合一,其神奇之处,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与想象。(出《酉阳杂俎》)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零八-草木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14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