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原文

孔雀

交趾罗州王轩燕

汉燕胡燕千岁燕晋瑞元道康范质

鹧鸪

飞数飞南向吴楚鹧鸪

鹊(鸽附)

知太岁张颢条支国黎景逸张昌期崔圆妻乾陵鸽信鸡

陈仓宝鸡楚鸡卫女长鸣鸡沉鸣鸡孙休吴清广州刺史

祝鸡公朱综代郡亭高嶷天后卫镐合肥富人

孔雀

交趾

交趾郡人多养孔雀,或遗人以充口腹,或杀之以为脯腊。人又养其雏为媒,旁施网罟,捕野孔雀。伺其飞下,则牵网横掩之,采其金翠毛,装为扇拂。或全株,生截其尾,以为方物。云,生取则金翠之色不减耳。(出《岭表录异》)

罗州

罗州山中多孔雀,群飞者数十为偶。雌者尾短,无金翠。雄者生三年,有小尾,五年成大尾。始春而生,三四月后复凋,与花萼相荣衰。然自喜其尾而甚妬,凡欲山栖,必先择有置尾之地,然后止焉。南人生捕者,候甚雨,往擒之,尾沾而重,不能高翔,人虽至。且爱其尾,恐人所伤,不复骞翔也。虽驯养颇久,见美妇人好衣裳与童子丝服者,必逐而啄之。芳时媚景,闻管弦笙歌,必舒张翅尾,盼睇而舞,若有意焉。山谷夷民烹而食之,味如鹅,解百毒。人食其肉,饮药不能愈病。其血与其首,解大毒。南人得其卵,使鸡伏之即成。其脚稍屈,其鸣若曰“都护”。土人取其尾者,持刀于丛篁可隐之处自蔽,伺过,急断其尾,若不即断,回首一顾,金翠无复光彩。(出《纪闻》)

王轩

卢肇住在京南海,见从事王轩有孔雀。一日奴来告曰:“蛇盘孔雀,且毒死矣。”轩令救之,其走卒笑而不救,轩怒,卒云:“蛇与孔雀偶。”(出《纪闻》)

汉燕

蓐泥为窠,声多稍小者汉燕。陶胜力注《本草》云,紫胸轻小者是越燕,胸斑黑声大者是胡燕。其作巢喜长,越燕不入药用。越与汉,亦小差耳。(出《世说》)

胡燕

凡狐白貂鼠之类,燕见之则毛脱,或燕蛰于水底。旧说燕不入室,取桐为男女各一,投井中,燕必来。胸斑黑声大,名胡燕,其窠有容匹素者。(出《酉阳杂俎》)

千岁燕

齐鲁之间,谓燕为乙,作巢避戊己。《玄中记》云,千岁之燕户北向。《述异要》云,五百岁燕生胡髯。(出《酉阳杂俎》)

晋瑞

魏禅晋岁,北阙下有白光如鸟雀之状,时有飞翔去来。有司即闻奏,帝使罗者张之,得一白燕,以为神物,以金为笼,致于宫内,旬日不知所在。论者云:“金德之瑞。”昔师旷时,有白燕来巢,检瑞应图,果如所论。师旷,晋人也,古今之议相符焉。(出《拾遗录》)

元道康

后魏元道康字景怡,居林虑山,云栖幽谷,静掩衡茅,不下人间,逾二十载。服饵芝木,以娱其志。高欢为丞相,前后三辟不就。道康以时方乱,不欲应之。至高洋,又征,亦不起。道康书斋常有双燕为巢,岁岁未尝不至。道康以连征不去,又(“又”原作“有”,据明抄本改。)惧见祸,(“祸”原作“抑”,据明抄本改。)不觉嗟咨。是夕,秋月朗然,清风飒至。道康向月微思,忽闻燕呼康字云:“景怡,卿本澹然为乐,今何愁思之深耶?”道康惊异,乃知是燕。又曰:“景怡景怡,乐以终身。”康曰:“尔为禽而语,何巢我屋?”燕曰:“我为上帝所罪,暂为禽耳。以卿盛德,故来相依。”道康曰:“我忘利,不售人间,所以闭关服道,宁昌其德,为卿所谓?”燕曰:“海内栖隐,尽名誉耳。独卿知道,卓然嚣外,所以神祇敬属,万灵归德。”燕曰:“我来日昼时,往前溪相报。”道康乃策杖南溪,以伺其至。及昼,见二燕自北岭飞来而投涧下,一化为青衣童子,一化为青衣女子。前来谓道康曰:“今我便归,以卿相命,故来此化。然无以留别,卿有隐志,幽阴见嘉,卿之寿更四十岁,以此相报。”言讫,复为双燕飞去,不知所往。时道康已年四十,后果终八十一。

范质

汉户部侍郎范质言,尝有燕巢于舍下,育数雏,已哺食矣。其雌者为猫所搏食之,雄者啁啾,久之方去。即时又与一燕为匹而至,哺雏如故。不数日,诸雏相次堕地,宛转而僵。儿童剖腹视之,则有蒺藜子在嗉中,盖为继偶者所害。(出《玉堂闲话》)

鹧鸪

飞数

鹧鸪飞数逐月,如正月,一飞而止于窠中,不复起矣。十二月十二起,最难采,南人设网取之。(出《酉阳杂俎》)

飞南向

鹧鸪似雌雉,飞但南,不向北。杨孚《交州异物志》云:“鸟像雌雉,名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徂。”(出《旷志》,明抄本作出《广记》)

吴楚鹧鸪

鹧鸪,吴楚之野悉有。岭南偏多此鸟。肉白而脆,远胜鸡雉。能解冶葛并菌毒,臆前有白圆点,背上间紫赤毛。其大如野鸡,多对啼。《南越志》云:“鹧鸪虽东西回翔,然开翅之始,必先南翥。其鸣自呼‘社(明抄本“社”作“杜”)薄州。’”又《本草》云:“自呼‘鉤輈格磔。’”李群玉《山行闻鹧鸪》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鉤輈格磔声。”(出《岭南录异》)

鹊知太岁

鹊知太岁之所在,《博物志》云:“鹊窠背太岁。”此非才智,任自然尔。《淮南子》曰:“鹊识岁多风,去(去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乔木,巢傍枝。”(出《说文》)

又鹊构窠,取在树杪枝,不取堕地者,又缠枝受卵。端午日午时,焚其巢,灸病者,疾立愈。(出《酉阳杂俎》)

张颢

常山张颢为梁相,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稍下堕地,民拾取,即化为一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颢后官至太尉,后议郎汝南樊行夷校书东观,上表言:“尧舜之时,尝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应复。”

条支国

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有来进异瑞,有鸟名鳷鹊,形高七尺,解人言。其国太平,鳷鹊群翔。昔汉武时,四夷宾服,有致此鹊,驯善。有吉乐事,则鼓翼翔鸣。按庄周云:“雕陵之鹊,盖其类也。”(出《拾遗记》)

黎景逸

唐贞观末,南康黎景逸居于空青山,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餧之。后邻近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月余,劾不承,欲讯之,其鹊止于狱楼,向景逸欢喜,以传语之状。其日传有赦,官司诘其来,云:“路逢玄衣素衿人所说。”三日而赦果至,景逸还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鹊之所传。(出《朝野佥载》)

张昌期

汝州刺史张昌期,易之弟也,恃宠骄贵,酷暴群僚。梁县有人白云,有白鹊见。昌期令司户杨楚玉捕之,部人有鹞子七十笼矣,以蜡涂爪。至林见白鹊,有群鹊随之,见鹞迸散,唯白者存焉。鹞竦身取之,一无损伤,而笼送之。昌期笑曰:“此鹊赎君命也。”玉叩头曰:“此天活玉,不然,投河赴海,不敢见公。”拜谢而去。(出《朝野佥载》)

崔圆妻

鹊窠中必有栋。崔圆相公妻在家时,与姊妹于后园见一鹊构窠,共衔一木,大如笔管,长尺余,安窠中,众悉不见。俗言见鹊上梁必贵。(出《酉阳杂俎》)

乾陵

大历八年,乾陵上仙观之尊殿,有双鹊衔柴及泥,补葺隙坏十五处。宰臣表贺之。(出《酉阳杂俎》)

鸽信

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出《酉阳杂俎》)

陈仓宝鸡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曰:“此为媪述,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媪曰:“此二童子名为鸡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陈仓人舍之,逐二童子,二童化为雉,飞入于林。陈仓人告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立祠,名陈宝。雄者飞南集,今南阳雉飞县,即其地也。(出《列异传》)

楚鸡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直十倍矣。(出《笑林》)

卫女

《雉朝飞》操者,卫女傅母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如?”傅母曰:“且往赴(“赴”原作“当”,据明抄本改。)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有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雌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卒,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授琴作操,故曰《雉朝飞》。(出杨雄《琴清英》)

长鸣鸡

汉成帝时,交趾越隽献长鸣鸡伺晨鸡,即下漏验之,晷刻无差。长鸣一食顷不绝,长距善斗。(出《西京杂记》)

沉鸣鸡

建安三年,胥图献沉鸣石鸡,色如丹,大如燕。常在地中,应时而鸣,声能远彻。其国闻其鸣,乃杀牲以祀之。当声处掘地,得此鸡。若天下平,翔飞颉颃,以为嘉瑞,亦谓宝鸡。其国无鸡,人听地中,以候晷刻。道师云:“昔仙人相君采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鸡,舂碎为药。服者令人有声气,后天而死。”昔汉武宝鼎元年,四方贡珍怪,有琥珀燕,置之静室,自然鸣翔,此之类也。《洛书》云:“胥图之宝,土德之征。大魏嘉瑞焉。”(出王子年《拾遗记》)

孙休

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往夕返。群臣莫不上谏曰:“此小物,何足甚耽?”答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之所以好也。”(出《语林》)

吴清

徐州民吴清,以太元五年被差为征。民杀鸡求福,煮鸡头在盘中,忽然而鸣,其声甚长。后破贼帅邵宝,宝临阵战死。其时僵尸狼藉,莫之能识。清见一人著白袍,疑是主帅,遂取以闻。推校之,乃是宝首。清以功拜清河太守,越自什伍,遽升荣位。鸡之妖,更为吉祥。(出《甄异记》)

广州刺史

广州刺史丧还,其大儿安吉,元嘉三年病死,第二儿,四年复病死。或教以一雄鸡置棺中,此鸡每至天欲晓,辄在棺里鸣三声,甚悲彻,不异栖中鸣,一月日后,不复闻声。(出《齐谐记》)

祝鸡公

祝鸡公者,洛阳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皆有名字,千余头。暮栖树下,昼放散之。欲取呼名,即种别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池鱼。后登吴山,鸡雀数百,常出其旁。(出《列仙传》)

朱综

临淮朱综遭母难,恒外处住。

内有病,因见前妇。(“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

妇曰:“丧礼之重,不烦数还。”

综曰:“自荼毒已来,何时至内?”

妇云:“君来多矣。”

综知是魅,敕妇婢,候来,便即闭户执之。

及来,登往赴视,此物不得去,遽变老白雄鸡。

推问是家鸡,杀之遂绝。(出刘义庆《幽明录》)

代郡亭

代郡界中一亭,作怪不可止。

有诸生壮勇者,暮行,欲止亭宿,亭吏止之。

诸生曰:“我自能消此。”乃住宿食。

夜诸生前坐,出一手,吹五孔笛,诸生笑谓鬼曰:“汝止(“止”原作“上”,据明抄本改。)有一手,那得遍笛,我为汝吹来。”

鬼云:“卿为我少指耶?”乃复引手,即有数十指出,诸生知其可击,因拔剑砍之,得老雄鸡。(出《幽明录》)

高嶷

唐渤海高嶷巨富,忽患月余日,帖然而卒,心上仍暖,经日而苏。

云,有一白衣人,眇目,把牒冥司,讼杀其妻子。

嶷对元不识此老人,冥官云:“君命未尽,且放归。”

遂悟白衣人乃是家中老瞎麻鸡也,令射杀,魅遂绝。

天后

唐文明已后,天下诸州,进雌鸡变为雄者甚多,或半已化,半未化,乃则天正位之兆。

卫镐

卫镐为县官,下县,至里人王幸在家,方假寐,梦一乌衣妇人引十数小儿,著黄衣,咸言乞命,叩头再三,斯须又至。

镐甚恶其事,遂催食欲前。

适镐所亲者报曰:“王幸在家穷,无物设馔,有一鸡,见抱儿,已得十余日,将欲杀之。”

镐方悟,乌衣妇人果乌鸡也,遂命解放。

是夜复梦,感欣然而去。(并出《朝野佥载》)

合肥富人

合肥有富人刘某,好食鸡,每杀鸡,必先刖双足,置木柜中,血沥尽力,乃烹,以为去腥气。

某后病,生疮于鬓,既愈,复生小鸡足于疮瘢中。

每巾栉,必伤其足,伤即流血被面,痛楚竟日。

如是积岁,无日不伤,竟以是卒。(出《稽神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译文

孔雀

交趾罗州王轩燕

汉燕胡燕千岁燕晋瑞元道康范质

鹧鸪

飞数飞南向吴楚鹧鸪

鹊(鸽附)

知太岁张颢条支国黎景逸张昌期崔圆妻乾陵鸽信鸡

陈仓宝鸡楚鸡卫女长鸣鸡沉鸣鸡孙休吴清广州刺史

祝鸡公朱综代郡亭高嶷天后卫镐合肥富人

孔雀

交趾

交趾郡的人很多养孔雀,有的人把孔雀送给别人吃,或者杀了孔雀做成干肉。人们还养孔雀的幼鸟作为媒鸟,在旁边设置网捕野生的孔雀。等它们飞下来,就拉起网横着覆盖,采集它们的金色和翠绿色羽毛,装成扇子。有的人甚至整个孔雀,活生生地砍掉它们的尾巴,作为珍奇物品。据说,活生生地取下来的羽毛颜色不会减少。(出自《岭表录异》)

罗州

罗州的山中有很多孔雀,成群飞行的有几十只为一对。雌性的尾巴短,没有金色和翠绿色。雄性的孔雀三年后尾巴小,五年后尾巴变大。它们在春天出生,三四月后尾巴再次脱落,与花朵的荣枯相呼应。然而它们非常喜爱自己的尾巴,非常嫉妒,凡是要在山中栖息,一定要先选择一个可以放置尾巴的地方,然后才停下来。南方人捕鸟,会等到大雨后去捕捉,因为尾巴沾水变重,不能高飞,人即使靠近也不会飞走。而且它们爱惜自己的尾巴,担心被人伤害,不再飞翔。即使驯养了很久,看到美丽的妇女和穿着丝绸衣服的儿童,也会追逐并啄食。在美好的时节,听到音乐和歌声,一定会展开翅膀和尾巴,凝视着舞蹈,好像有某种意图。山谷中的少数民族会煮孔雀肉吃,味道像鹅,可以解百毒。人吃了孔雀肉,即使喝了药也不能治愈疾病。孔雀的血和头,可以解大毒。南方人得到孔雀的蛋,让鸡孵化,就可以孵化出来。它们的脚稍微弯曲,叫声像在说‘都护’。当地人取孔雀尾巴的时候,拿着刀在竹林可以隐藏的地方躲起来,等孔雀经过,就急忙砍掉它们的尾巴,如果不立即砍掉,孔雀回头一看,金翠的颜色就不再鲜艳。(出自《纪闻》)

王轩

卢肇住在京南海,看到从事王轩有一只孔雀。一天奴仆来报告说:‘蛇缠绕孔雀,快要毒死了。’王轩让人去救它,他的士兵笑着不去救,王轩生气,士兵说:‘蛇和孔雀是配对的。’(出自《纪闻》)

汉燕

用草泥做巢,叫声较小的燕子是汉燕。陶胜力在《本草》中说,紫胸轻小的燕子是越燕,胸斑黑色叫声大的燕子是胡燕。它们筑巢喜欢长的地方,越燕不用于药用。越燕和汉燕,也只有一点点差别。(出自《世说》)

胡燕

凡是狐狸、白貂、老鼠之类的动物,燕子看到就会掉毛,或者燕子会潜入水底。旧话说燕子不进屋,拿梧桐树做成一对男女,扔到井里,燕子一定会来。胸斑黑色叫声大的燕子叫胡燕,它们的巢可以容纳一对配偶。(出自《酉阳杂俎》)

千岁燕

齐鲁之间,把燕子叫做乙,筑巢时会避开戊己。《玄中记》说,千岁的燕子门朝北。《述异要》说,五百岁的燕子会长胡须。(出自《酉阳杂俎》)

晋瑞

魏国禅让给晋国的那一年,北阙下有像鸟雀一样的白光,有时飞翔来去。有关部门就上报了,皇帝派人去捕捉,捉到一只白燕,认为它是神物,用金做笼子,放在宫里,十天后不知道去了哪里。议论的人说:‘这是金德的祥瑞。’过去师旷的时候,有白燕来筑巢,查看了瑞应图,果然像所议论的那样。师旷是晋国人,古今的议论是一致的。(出自《拾遗录》)

元道康

后魏的元道康字景怡,住在林虑山,云栖在幽深的山谷,静静地隐藏在茅屋中,不与人间交往,超过二十年了。服用草药,以娱乐自己的志向。高欢做丞相,前后三次征召他,他都不去。元道康认为当时天下大乱,不想去应召。到了高洋,又征召他,他也不去。元道康的书斋里经常有双燕筑巢,每年都来,从未不来。元道康因为连续被征召而不去,又担心会遭遇灾祸,不知不觉中叹息起来。那天晚上,秋月明亮,清风吹拂。元道康对着月亮微微思考,忽然听到燕子叫他的字说:‘景怡,你本来淡泊宁静,为什么愁思如此深沉呢?’元道康感到惊讶,才知道是燕子。燕子又说:‘景怡景怡,快乐地度过一生。’元道康说:‘你作为禽鸟而说话,为什么在我屋里筑巢?’燕子说:‘我被天帝惩罚,暂时变成禽鸟。因为你的高尚品德,所以来依附你。’元道康说:‘我忘记利益,不卖身于人间,所以闭关修炼,安宁地培养品德,这就是你所说的吗?’燕子说:‘天下所有隐居的人,都是为了名誉。只有你懂得这个道理,超然物外,所以神灵都敬重你,万灵都归附你。’燕子说:‘我明天白天的时候,会到前溪来告诉你。’元道康于是拄着拐杖到南溪,等待它们的到来。到了白天,看到两只燕子从北岭飞来,落在溪边,其中一只变成了青衣童子,另一只变成了青衣女子。前来对元道康说:‘我现在要走了,因为你的寿命,所以来变成这样。但是没有什么可以留给你作为告别的,你有隐居的志向,幽暗的地方会得到嘉奖,你的寿命再增加四十岁,以此作为回报。’说完,它们又变成了双燕飞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当时元道康已经四十岁了,后来果然活到了八十一岁。

范质

汉朝户部侍郎范质说,曾经有一只燕子在他家筑巢,孵了几只雏鸟,已经喂饱了。雌性的燕子被猫抓去吃了,雄性的燕子叫着,过了一会儿才离开。当时又和一只燕子配对来了,像以前一样喂雏鸟。没过几天,所有的雏鸟依次掉在地上,扭动身体然后僵直。孩子们剖开它们的肚子看,发现有蒺藜的种子在喉咙里,这是被后来的配偶所害。(出自《玉堂闲话》)

鹧鸪

飞数

鹧鸪每个月都会飞几次,比如正月,一飞就停在巢里,不再起飞。十二月十二日起飞,最难捕捉,南方人设置网捕捉它们。(出自《酉阳杂俎》)

飞南向

鹧鸪像雌雉,飞行只向南,不向北。杨孚在《交州异物志》中说:‘鸟像雌雉,名叫鹧鸪,它的心思向南,不向北飞。’(出自《旷志》,明抄本作出《广记》)

吴楚鹧鸪

鹧鸪,吴楚的野外到处都有。岭南特别多这种鸟。肉白而嫩,远胜过鸡和雉。能解治葛藤和菌类毒素,胸前有一个白色的圆形斑点,背上间有紫红色羽毛。体型像野鸡,常常成对地鸣叫。《南越志》说:‘鹧鸪虽然东西飞翔,但是展开翅膀的时候,一定会先向南飞。它的叫声是自己呼唤“社薄州”。”又《本草》说:‘自己呼唤“钩輈格磔”。”李群玉在《山行闻鹧鸪》诗中说:‘正穿过曲折崎岖的路,又听到钩輈格磔的声音。’(出自《岭南录异》)

鹊知太岁

喜鹊知道太岁的位置,《博物志》说:‘喜鹊的巢背对着太岁。’这并不是智慧,而是自然规律。《淮南子》说:‘喜鹊知道岁多风,离开高大的树木,在树枝旁边筑巢。’(出自《说文》)

又鹊构窠,取在树梢的枝上,不取掉在地上的,又用枝条承受卵。端午节午时,烧掉喜鹊的巢,给生病的人治疗,病立刻就好了。(出自《酉阳杂俎》)

张颢

常山的张颢担任梁国的宰相,在一个新雨过后的日子,有一只像山鹊一样的鸟,慢慢地坠落地面,百姓们捡起来,它就变成了一块圆形的石头。张颢用锤子敲碎它,从中得到一枚金印,上面写着‘忠孝侯印’。张颢把这件事上报给了皇帝。他把这枚印藏在秘密的地方。后来张颢官至太尉,议郎汝南的樊行夷在东观校书,他上表说:‘在尧舜时代,曾经有这个官职,现在天降此印,应该恢复这个官职。’

条支国

章帝永宁元年,条支国有人进献了奇异的祥瑞,有一种名叫鳷鹊的鸟,身高七尺,能理解人言。他们的国家太平,鳷鹊群飞。过去汉武帝时,四方都臣服,有人进献过这种鹊,它很温顺。有吉祥的事情发生,它就会拍打翅膀飞翔鸣叫。根据庄周的说法:‘雕陵的鹊,就是这类鸟。’(出自《拾遗记》)

黎景逸

唐贞观末年,南康的黎景逸住在空青山,常常有一只鹊在它旁边筑巢,每次吃饭时都会喂它。后来附近有人丢失了布料,诬陷黎景逸偷了,他被关在南康的监狱里。一个月后,他被审问,他拒不承认,想要审问他,那只鹊停在监狱的楼上,朝着黎景逸欢喜的样子,传达了信息。那天传来了赦免的消息,官府询问鹊是从哪里来的,它说:‘在路上遇到一个穿黑衣白领的人告诉我的。’三天后赦免果然到来,黎景逸回到山上,才知道穿黑衣白领的人是鹊传达的。(出自《朝野佥载》)

张昌期

汝州的刺史张昌期,是易之的弟弟,依仗宠爱而傲慢无礼,对下属非常残暴。梁县有人报告说,看到了一只白鹊。张昌期命令司户杨楚玉去捕捉它,部下有七十个装有鹞子的笼子,用蜡涂在爪子上。到了林中看到白鹊,有其他鹊跟着它,看到鹞子飞来,其他的鹊都散开了,只有白鹊留了下来。鹞子跳起来抓它,一点损伤都没有,最后把它装在笼子里送回去。张昌期笑着说:‘这只鹊是来赎你生命的。’杨楚玉磕头说:‘这是天赐的玉,如果不是这样,我宁愿投河自尽,也不敢见您。’然后拜谢离开。(出自《朝野佥载》)

崔圆妻

鹊巢中必定有梁柱。崔圆相公的妻子在家时,和姐妹们在后园看到一只鹊在筑巢,它们共同叼着一根像笔管一样粗大的木棍,长一尺多,放在巢中,大家都没有看到。俗语说看到鹊上梁就一定会富贵。(出自《酉阳杂俎》)

乾陵

大历八年,乾陵上的仙观尊殿,有两只鹊叼着柴和泥,修补了十五处破损的地方。宰相上表庆贺。(出自《酉阳杂俎》)

鸽信

理丞郑复礼说,波斯船上多养鸽子,鸽子能飞行数千里,放一只回家,作为平安的信号。(出自《酉阳杂俎》)

秦穆公时,陈仓人挖地得到一个东西,看起来像羊但不是羊,像猪但不是猪,牵着它献给穆公。在路上遇到两个童子说:‘这东西叫做鸡宝,常在地中,吃死人的脑。如果想要杀死它,用柏树枝插进它的头。’鸡宝说:‘这两个童子叫做鸡宝,得到雄性的是王,得到雌性的是伯。’陈仓人放过了它,追赶两个童子,他们变成了野鸡,飞入森林。陈仓人告诉穆公,发动大量士兵大规模狩猎,果然得到了雌性的鸡宝,它又变成了石头,放在汧渭之间。到了文公时期建立祠堂,命名为陈宝。雄性的鸡宝飞到南方聚集,现在南阳的雉飞县,就是它的所在地。(出自《列异传》)

楚鸡

楚国有个人背着一筐山鸡,路人问他说:‘这是什么鸟?’背着的人欺骗他说:‘是凤凰。’路人说:‘我听说凤凰很久了,现在真的见到了。你卖吗?’他说:‘是的。’于是出价千金,他不给。要求加倍,他才给了。正要将它献给楚王,过了一夜,鸟就死了。路人并不遗憾金钱,只是遗憾不能把它献给楚王。国人传说这件事,都认为它是真的凤凰而珍贵,想要献给楚王。于是这件事传到了楚王那里,楚王感动于他想要献给自己的心,召见他并给了他丰厚的赏赐,超过了买凤凰的价格十倍。(出自《笑林》)

卫女

《雉朝飞》这首曲子,是卫侯女儿的保姆所作。卫侯的女儿嫁给齐国的太子,在路上听说太子死了,问保姆说:‘怎么办?’保姆说:‘先去参加丧礼。’丧礼结束后,她不肯回去,最终以死殉情。保姆后悔了,拿女儿自己弹奏的琴,在坟墓上弹奏。突然有两只野鸡从墓中飞出,保姆抚摸着雌性的野鸡说:‘女儿果真是野鸡吗?’话还没说完,它们一起飞起,忽然不见了。保姆非常悲痛,拿起琴创作了这首曲子,因此称为《雉朝飞》。(出自杨雄的《琴清英》)

长鸣鸡

汉成帝时,交趾越隽献上长鸣鸡,用来报晓,一鸣就是一顿饭的功夫,鸣声不断,长尾巴善于斗架。(出自《西京杂记》)

沉鸣鸡

建安三年,胥图献上沉鸣石鸡,颜色像丹砂,大小像燕子。它常在地下,应时而鸣,声音能传得很远。他们的国家听到它的鸣声,就会杀牲畜来祭祀它。在声音的地方挖地,得到这只鸡。如果天下太平,它会飞翔盘旋,被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也被称为宝鸡。他们的国家没有鸡,人们在地中听声音,来计算时间。道师说:‘过去仙人相君采石,进入洞穴数里,得到丹石鸡,磨碎成药。服用后让人有声音,后天就会死去。’过去汉武帝宝鼎元年,四方进贡珍奇物品,有琥珀燕,放在静室中,自然鸣叫飞翔,这类东西就是这样。《洛书》说:‘胥图的宝物,是土德的征兆。大魏的吉祥之兆。’(出自王子年的《拾遗记》)

孙休

孙休喜欢射野鸡,到了那个时间,他就早上出去晚上回来。群臣没有人不劝谏他说:‘这只是小东西,哪里值得如此沉迷?’他回答说:‘虽然是小东西,但它的正直超过人,我所以喜欢它。’(出自《语林》)

吴清

徐州的百姓吴清,在太元五年被征召入伍。百姓杀鸡求福,煮熟的鸡头放在盘中,突然鸣叫起来,声音非常长。后来打败了贼帅邵宝,邵宝在战场上战死。当时尸体横陈,没有人能认出他。吴清看到一个穿白袍的人,怀疑是主帅,于是取来报告。经过辨认,确实是邵宝的头。吴清因为功绩被封为清河太守,从士兵一下子升到了高位。鸡的怪异现象,反而成为了吉祥的象征。(出自《甄异记》)

广州刺史

广州刺史的灵柩返回,他的大儿子安吉,在元嘉三年病死,第二个儿子,在第四年又病死。有人教他在棺材中放一只公鸡,这只鸡每天快到天亮时,都会在棺材里鸣叫三声,非常悲伤,和平时在树上鸣叫一样,一个月后,就不再听到声音。(出自《齐谐记》)

祝鸡公

祝鸡公是洛阳人。住在尸乡北山下,养了一百多年的鸡,每只鸡都有名字,有一千多头。晚上栖息在树下,白天放出去。想要取鸡,叫出名字,它们就会分别来到。卖鸡和鸡雏,得到了一千多万,总是把钱带走。他到吴地去养鱼。后来登上吴山,鸡和鸟几百只,常常在他的旁边。(出自《列仙传》)

临淮的朱综因为母亲去世而悲痛,常常住在户外。家里有病,因此见到了前妻。(“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前妻说:“丧礼的悲痛,不用频繁回来。”朱综说:“自从受到折磨以来,何时才能回到家里?”前妻说:“你来的次数已经很多了。”朱综知道这是妖怪,命令妻子和婢女,等待妖怪来时,就立刻关上门抓住它。等到妖怪来时,朱综上前查看,这个妖怪无法离开,突然变成了一个老白雄鸡。经过询问,得知是家养的鸡,杀掉它后妖怪就消失了。(出自刘义庆的《幽明录》)

代郡亭

在代郡的边界有一座亭子,那里的怪事无法制止。有一个勇敢的秀才,晚上行走,想要在亭子里过夜,亭子的管理员阻止了他。秀才说:“我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留宿并用餐。晚上秀才坐在那里,伸出一只手,吹起五孔笛,秀才笑着对鬼说:“你只有一只手,怎么能够吹遍所有的笛孔呢?我来帮你吹。”鬼问:“你是在为我指指点点吗?”于是他又伸出手,立刻有数十只手指出现,秀才知道可以攻击,于是拔剑砍它,得到了一只老雄鸡。(出自《幽明录》)

高嶷

唐代的渤海人高嶷非常富有,突然患了持续一个多月的病,突然去世,但心脏仍然温暖,过了一天又苏醒了。他说,有一个穿白衣的人,眼睛瞎了,拿着文书去阴间告状,说杀了他的妻子。高嶷对这个人并不认识,阴间的官员说:“你的寿命还没有结束,先放你回去。”于是他意识到白衣人其实是家里的老瞎眼鸡,命令射杀它,妖怪就消失了。

天后

唐文明之后,天下各州都有雌鸡变成雄鸡的情况,有的已经完全变化,有的还没有完全变化,这是武则天登基的征兆。

卫镐

卫镐担任县官,到乡下巡视,到了村民王幸的家中,王幸正在打盹,卫镐梦见一个穿黑衣服的妇女带着十几个穿黄衣服的小孩,都来说求救,连连磕头,不久又来了。卫镐非常讨厌这件事,于是催促吃饭。恰好卫镐的亲戚报告说:“王幸家里贫穷,没有东西可以招待,有一只鸡因为抱孩子已经十几天了,准备要杀掉它。”卫镐这才明白,穿黑衣服的妇女其实是只黑鸡,于是命令放掉它。那天晚上他又梦见,感到高兴地离开了。(均出自《朝野佥载》)

合肥富人

合肥有一个富人刘某,喜欢吃鸡,每次杀鸡之前,都必须先砍掉鸡的双脚,放在木柜中,让血流干净,然后才烹饪,认为这样可以去除腥味。刘某后来生病,鬓角长出了疮,痊愈后,疮疤中又长出了小鸡脚。每次梳理头发,都会伤到鸡脚,一受伤就会流血满面,痛苦一整天。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不受伤,最终因此去世。(出自《稽神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注解

孔雀:孔雀是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美丽。孔雀尾羽华丽,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交趾罗州王轩燕:交趾是古代中国对越南地区的称呼,罗州是交趾的一个州名。王轩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燕是指燕子。

汉燕胡燕千岁燕晋瑞元道康范质:汉燕和胡燕分别指中国北方和西方的燕子。千岁燕是指寿命极长的燕子,晋瑞是指晋朝时期的祥瑞之事,元道康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隐士,范质是汉朝时期的官员。

鹧鸪:鹧鸪是一种鸟类,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相思之情。

鹊(鸽附):鹊是指喜鹊,鸽附是指鸽子。

知太岁张颢条支国黎景逸张昌期崔圆妻乾陵鸽信鸡:知太岁是指喜鹊能够预知太岁(岁星)的位置,张颢、条支国、黎景逸、张昌期、崔圆、乾陵鸽信鸡是人名或地名。

陈仓宝鸡楚鸡卫女长鸣鸡沉鸣鸡孙休吴清广州刺史:陈仓、宝鸡、楚鸡、卫女、长鸣鸡、沉鸣鸡、孙休、吴清、广州刺史都是地名或人名。

祝鸡公朱综代郡亭高嶷天后卫镐合肥富人:祝鸡公、朱综、代郡亭、高嶷、天卫、镐、合肥富人都是人名或地名。

交趾:交趾是古代中国对越南地区的称呼。

罗州:罗州是古代中国对越南地区的一个州名。

王轩:王轩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

汉燕:汉燕是指中国北方的燕子。

胡燕:胡燕是指中国西方的燕子。

千岁燕:千岁燕是指寿命极长的燕子。

晋瑞:晋瑞是指晋朝时期的祥瑞之事。

元道康:元道康是晋朝时期的一位隐士。

范质:范质是汉朝时期的官员。

飞数:飞数是指鹧鸪的飞行次数。

飞南向:飞南向是指鹧鸪的飞行方向。

吴楚鹧鸪:吴楚鹧鸪是指吴国和楚国的鹧鸪。

鹊知太岁:鹊知太岁是指喜鹊能够预知太岁(岁星)的位置。

张颢:张颢是人名。

梁相:梁相指的是古代梁国的宰相,是国家的最高行政长官。

天新雨后:指雨后的新鲜空气,常用来形容事物清新、充满生机。

山鹊:山鹊即喜鹊,一种常见的鸟类,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圆石:圆形的石头,常用来比喻珍贵之物。

金印:古代官员使用的印章,用黄金制成,代表官职和权力。

忠孝侯印:古代的一种封号,表示被封者具有忠孝的品质。

条支国: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今约相当于今天的伊朗地区。

鳷鹊:一种能说话的鸟,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较为罕见。

庄周:即庄子,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黎景逸:南康黎景逸是唐代的一个人物,因喜鹊的传说而闻名。

南康狱:南康地区的监狱,黎景逸在此被冤枉。

张昌期:唐代汝州刺史张昌期的故事,涉及喜鹊的神奇力量。

鹞子:一种猛禽,常用来捕捉鸟类。

栋:房屋的梁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吉祥有关。

乾陵:唐代皇帝的陵墓,这里提到的是乾陵上的仙观。

鸽信:古代通过鸽子传递信息的方式,鸽子被视为忠诚的信使。

陈仓宝鸡:陈仓地区发现的神秘生物,被解释为鸡宝。

楚鸡:楚地的鸡,这里提到的是关于凤凰的传说。

卫女:卫国的女子,因忠诚而闻名。

长鸣鸡:一种能够长时间鸣叫的鸡,常用于报时。

沉鸣鸡:一种能够沉入地中鸣叫的鸡,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孙休:三国时期吴国的皇帝,以射雉为乐。

吴清:徐州的一个平民,因鸡的神奇力量而得到提升。

广州刺史:广州地区的行政长官,这里提到的是他的儿子。

祝鸡公:洛阳的一个养鸡人,以养鸡为生。

朱综:朱综,古代人物,此处指临淮的朱综。

母难:指母亲遭遇困难或不幸。

外处:指居住在母亲居住地之外的地方。

病:指身体不适或生病。

前妇:指前妻,原文中因字缺而据明抄本补。

丧礼:指丧葬的礼仪。

荼毒:指虐待、折磨。

魅:指妖怪、鬼怪。

敕:指命令、指示。

执:指捉拿、抓住。

代郡: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河北省部分地区。

诸生:指古代的读书人,泛指有学问的人。

笛:一种古代的管乐器。

止:原作“上”,据明抄本改,意为停止、结束。

冥司:指阴间的官府,即地府。

帖然而卒:指突然死亡。

白衣人:指穿着白衣的人,此处指家中老瞎麻鸡的化形。

老瞎麻鸡:指家中的一只老麻雀,此处指化为白衣人的妖怪。

雌鸡变为雄者:指雌性鸡变成雄性鸡,此处指某种预兆。

乌衣妇人:指穿着黑色衣服的妇人,此处指乌鸡的化形。

假寐:指假装睡觉,实则清醒。

乞命:指请求生命,此处指请求保命。

刖:古代刑罚之一,指砍掉脚。

血沥尽力:指将鸡的血沥尽,形容杀鸡过程极其残忍。

巾栉:指整理头发和梳头。

稽神录:古代志怪小说集,此处指《稽神录》这部作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评注

临淮朱综遭母难,恒外处住。内有病,因见前妇。(“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

此句描绘了朱综因母亲病重而不得不外出居住的困境,以及他因为家中有病而不得不见到前妻的无奈。‘恒外处住’和‘内有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朱综的处境之苦。‘前妇’一词的使用,也暗示了朱综与前妻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情感。

妇曰:“丧礼之重,不烦数还。”

这句话中,前妻的话语充满了对丧礼的尊重和对朱综的关心。‘丧礼之重’强调了丧礼的重要性,‘不烦数还’则表现了前妻对朱综的体谅,不希望他因为丧礼而频繁回家。

综曰:“自荼毒已来,何时至内?”

朱综的回答中,‘自荼毒已来’表达了他对病痛的痛苦和无奈,‘何时至内’则表现了他对回家的渴望和对前妻的思念。

妇云:“君来多矣。”

前妻的回答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君来多矣’既是对朱综来家的次数的肯定,也暗示了朱综可能已经习惯了外出的生活。

综知是魅,敕妇婢,候来,便即闭户执之。

朱综意识到前妻并非凡人,而是魅,于是命令婢女等待魅的到来,并立即关闭门户捉拿。

及来,登往赴视,此物不得去,遽变老白雄鸡。

这句话描绘了朱综捉拿魅的过程,以及魅在无法逃脱时变化成老白雄鸡的情景,充满了神秘和诡异。

推问是家鸡,杀之遂绝。

朱综通过询问得知魅是家鸡,将其杀死后,魅便消失了。这句话体现了朱综的机智和勇敢,也展示了古人对魅的认识和应对方法。

代郡亭

‘代郡亭’作为标题,直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读者营造了一种神秘和诡异的氛围。

代郡界中一亭,作怪不可止。

这句话描绘了代郡亭的怪异现象,‘作怪不可止’强调了怪异现象的严重性。

有诸生壮勇者,暮行,欲止亭宿,亭吏止之。

故事中的诸生因为勇敢而敢于在夜晚住宿在代郡亭,但亭吏却阻止了他,这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诸生曰:“我自能消此。”

诸生的回答显示了他的自信和勇敢,他相信自己能够解决代郡亭的怪异现象。

乃住宿食。

诸生决定在代郡亭住宿并用餐,这一行为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提供了契机。

夜诸生前坐,出一手,吹五孔笛,诸生笑谓鬼曰:“汝止(“止”原作“上”,据明抄本改。)有一手,那得遍笛,我为汝吹来。”

诸生通过吹笛与鬼进行交流,这一情节充满了神秘和奇幻色彩,展现了古人对鬼神的想象和敬畏。

鬼云:“卿为我少指耶?”

鬼的回答既是对诸生吹笛行为的回应,也暗示了鬼与诸生之间的某种联系。

乃复引手,即有数十指出。

鬼的变化表现了其神秘和强大的力量,‘数十指出’则暗示了鬼的能力。

诸生知其可击,因拔剑砍之,得老雄鸡。

诸生意识到鬼可以被击败,于是拔剑砍之,最终得到了老雄鸡。这一情节展示了诸生的勇敢和智慧。

高嶷

‘高嶷’作为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为读者介绍了故事的基本背景。

唐渤海高嶷巨富,忽患月余日,帖然而卒,心上仍暖,经日而苏。

这句话描绘了高嶷的遭遇,他突然患病并去世,但心脏仍然温暖,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苏醒过来,这一情节充满了神秘和诡异。

云,有一白衣人,眇目,把牒冥司,讼杀其妻子。

高嶷在苏醒后,声称自己看到了白衣人,并称其是冥司的使者,前来指控他杀害了自己的妻子。

嶷对元不识此老人,冥官云:“君命未尽,且放归。”

高嶷并不认识这个老人,冥官告诉他,他的寿命还未尽,于是将他放回。

遂悟白衣人乃是家中老瞎麻鸡也,令射杀,魅遂绝。

高嶷最终意识到白衣人其实是家中的老瞎麻鸡,于是将其射杀,魅便消失了。这一情节展示了高嶷的智慧和勇气。

天后

‘天后’作为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题,即唐代的武则天。

唐文明已后,天下诸州,进雌鸡变为雄者甚多,或半已化,半未化,乃则天正位之兆。

这句话描述了武则天登基后,各地雌鸡变为雄鸡的现象,认为这是武则天正位天下的征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和迷信。

卫镐

‘卫镐’作为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卫镐为县官,下县,至里人王幸在家,方假寐,梦一乌衣妇人引十数小儿,著黄衣,咸言乞命,叩头再三。

卫镐在梦中遇到了乌衣妇人带领的孩子们,他们请求卫镐救命,并多次叩头。

镐甚恶其事,遂催食欲前。

卫镐对这一梦境感到厌恶,于是催促自己进食。

适镐所亲者报曰:“王幸在家穷,无物设馔,有一鸡,见抱儿,已得十余日,将欲杀之。”

卫镐的亲信告诉他,王幸家中贫穷,没有食物,有一只鸡已经照顾孩子们十多天,即将被杀。

镐方悟,乌衣妇人果乌鸡也,遂命解放。

卫镐意识到乌衣妇人其实是乌鸡,于是命令释放它。

是夜复梦,感欣然而去。

卫镐在夜晚再次梦见乌鸡,并感到欣慰,随后梦境消失。

合肥富人

‘合肥富人’作为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合肥有富人刘某,好食鸡,每杀鸡,必先刖双足,置木柜中,血沥尽力,乃烹,以为去腥气。

刘某喜欢吃鸡,但他的烹饪方式非常残忍,他先将鸡的双脚砍掉,然后放在木柜中,让鸡的血滴尽,最后才烹饪,以为这样可以去除鸡的腥味。

某后病,生疮于鬓,既愈,复生小鸡足于疮瘢中。

刘某后来生病,鬓角上生疮,治愈后,疮疤中又长出了小鸡足。

每巾栉,必伤其足,伤即流血被面,痛楚竟日。

刘某每次梳理头发,都会伤害到这些小鸡足,导致流血满面,痛苦不堪。

如是积岁,无日不伤,竟以是卒。

这样的痛苦持续了多年,刘某最终因为这种病痛而去世。这个故事通过刘某的遭遇,揭示了残忍行为带来的恶果,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动物的同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12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