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二-蛮夷三-原文
苗民奇肱西北荒小人于阗乌苌汉槃陀国苏都识匿国马留武宁蛮悬渡国飞头獠蹄羌扶楼交趾南越尺郭顿逊堕婆登国哀牢夷诃陵国真腊国留仇国木客缴濮国木饮州阿萨部孝忆国婆弥烂国拨拔力国昆吾绣面獠子五溪蛮堕雨儿苗民
西荒中有人焉,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腋下有翼,不能飞,名曰苗民。书曰:窜三苗于三危,四(《神异经》“四”作“西”)裔,为人饕餮,淫佚无理,舜窜之于此。(出《神异经》)
奇肱
奇肱国,其民善为机巧,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汤时,西风久下,奇肱人车至于豫州界中。汤破其车,不以示民。后十年,东风复至,乃使乘车遣归。其国去玉门西万里。(出《博物志》)
西北荒小人
西北荒中有小人长一寸,其君朱衣玄冠,乘辂车,马引,为威仪居处。人遇其乘车,抵而食之,其味辛。终年不为物所咋,(“物”字“咋”字原空缺,据许本、黄本补)并识万物名字。又杀腹中三虫,三虫死,便可食仙药也。(出《博物志》)
于阗
后魏,宋云使西域,行至于阗国。国王头著金冠,以鸡帻,头垂二尺生绢,广五寸,以为饰。威仪有鼓角金钲,弓箭一具,(“具”原作“门”,据明抄本改)戟二枚,槊五张。左右带刀,不过百人。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死者以火焚烧,收骨葬之,上起浮图。居丧者剪发,长四寸,即就平常。唯王死不烧,置之棺中,远葬于野。(出《洛阳伽蓝记》)
乌苌
乌苌国,四熟之稻,苗高没骆驼,米大如小儿指。(出《洽闻记》)
又乌苌国民,有死罪,不立杀刑。唯徙空山,任其饮啄。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随事轻重,则当时即决。(出《洛阳伽蓝记》)
汉槃陀国
汉槃陀国正在山顶(“山顶”原作“须山”,据《洛阳伽蓝记》改)。自葱岭已西,水皆西流(明抄本“流”下有“入西海”三字)。世人云,是天地之中,其土人民,决水以种。闻中国待雨而种,笑曰:“天何由可期也?”(出《洛阳伽蓝记》)
苏都识匿国
苏都识匿国有野叉城,城旧有野叉,其窟见在。人近窟住者五百余家,窟口作舍,设关钥,一年再祭。人有逼窟口,烟气出,先触者死,因以尸掷窟中。其窟不知深浅。(出《酉阳杂俎》)
马留
马伏波有余兵十余家,不返,居寿洽(据《水经注》三十六,“洽”当作“冷”)县,自相婚姻,有二百户。以其流寓,号马留,饮食与华同。山川移铜柱入海,以此民为识耳。(出《酉阳杂俎》)
武宁蛮
峡(“峡”字据《酉阳杂俎》卷四补)中俗,夷风不改。武宁蛮好著芒心接离,名曰亭绥。以稻记年月葬时(“稻记年”三字及“葬时”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以笄向天,谓之刺北斗。相传磐瓠初死,置于树上(“树上”二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以笄刺之,其后化(“其后化”三字原空缺,据黄本补)为象。临邑县有雁翅以御者(按《酉阳杂俎》卷四“临邑县有雁翅以御者”九字系另条,疑抄纂时误写入)。(出《酉阳杂俎》)
悬渡国
乌耗西有悬渡国,山溪不通,引绳而渡,朽索相引二千里。土人佃于石间,垒石为室,接手而饮,所谓猿饮也。(出《酉阳杂俎》)
飞头獠
邺鄯之东,龙城之西南,地广千里,皆为盐田。行人所经,牛马皆布毡卧焉。岭南溪洞中,往往有飞头者,故有飞头獠子之号。头飞一日前,颈有痕,匝项如红缕,妻子遂看守之。其人及夜,状如病,头忽离身而去。乃于岸泥,寻蟹蚓之类食之,将晓飞还,如梦觉,其腹实矣。梵僧菩萨胜又言,阇婆国中有飞头者,其人无目瞳子。聚落时。有一人据于民志怪。南方落民,其头能飞,其欲所祠,名曰虫落,因号落民。昔朱桓有一婢,其头夜飞。《王子年拾遗》言,汉武时,因墀国有南方有解形之民,能先使头飞南海,左手飞东海,右手飞西海,至暮,头还肩上,两手遇疾风,飘于海外。(出《酉阳杂俎》)
又南方有落头民,其头能飞,以耳为翼,将晓,还复著体。吴时往往得此人也。(出《博物志》)
蹄羌
蹄羌之国,其人自膝已下,有毛。如马(“马”原作“水”。据明抄本改)蹄。常自鞭其胫。日行百里。(出《博物志》)
扶楼
周成王七年,南垂有扶楼之国,其人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里。缀金玉毛羽为衣裳。能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或化为巨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变虎,或口中吐人于掌中,备百兽之乐,旋转屈曲于指间。见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欻忽,炫于时,乐府皆传此伎,代代不绝。故俗谓婆侯伎,则扶楼之音讹替也。(出《王子年拾遗记》)
交趾
交趾之地,颇为膏腴,从民居之,始知播植。厥土惟黑壤,厥气惨雄,故今称其田为雄田,其民为雄民。有君长,亦曰雄王;有辅佐焉,亦曰雄侯。分其地以为雄将。(出《南越志》)
南越
南越民不耻寇盗,其时尉陀治番禺,乃兴兵攻之。有神人适下,辅佐之。家为造弩一张,一放,杀越军万人,三放,三万人。陀知其故,却垒息卒,还戎武宁县下,乃遣其子始为质,请通好焉。(出《南越志》)
尺郭
南有人焉,周行天下,其长七丈,腹围如其长。
朱衣缟带,以赤蛇绕其项(“项”原作“顶”,据明抄本改)。
不饮不食,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三百。
此人以鬼为食,以雾为浆,名曰尺郭,一名食邪,一名黄父。(出《神异经》)
顿逊
顿逊国,梁武朝,时贡方物。
其国在海岛上,地方千里,属扶南北三千里。
其俗,人死后鸟葬。
将死,亲宾歌舞送于郭外,有鸟如鹅而色红,飞来万万,家人避之,鸟啄(“啄”原作“之”,据明抄本改)肉尽,乃去。
即烧骨而沉海中也。(出《穷神秘苑》)
堕婆登国
堕婆登国在林邑东,南接诃陵,西接述黎。
种稻,每月一熟。
有文字,书于贝多叶。
死者口实以金缸,贯于四支,然后加以婆律膏及檀沉龙脑,积薪燔之。(出《神异经》)
哀牢夷
哀牢夷,其先有妇人名沙壶,居牢山。
捕鱼水中,若有所感(“若有所感”四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妊孕十月而生十子。
今西南夷其裔也。(出《独异志》)
诃陵国
诃陵在真腊国之南,南海洲中,东婆利,西堕婆,北大海。
竖木为城,造大屋重阁,以棕皮覆之。
以象牙为床,以柳花为酒,饮之亦醉。
以手撮食。有毒,与常人居止宿处,即令身上生疮。
与之交会,即死。
若旋液,沾著草木即枯。
俗以椰树为酒,味甘,饮之亦醉。(出《神异录》)
真腊国
真腊国在欢州南五百里。
其俗,有客设槟榔龙脑香蛤屑等,以为赏宴。
其酒比之淫秽,私房与妻共饮,对尊者避之。
又行房,不欲令人见,此俗与中国同。
国人不着衣服,见衣服者,共笑之。
俗无盐铁,以竹弩射虫鸟。(出《朝野佥载》)
留仇国
炀帝令朱宽征留仇国,还,获男女口千余人并杂物产,与中国多不同。
缉木皮为布,甚细白,幅阔三尺二三寸。
亦有细斑布,幅阔一尺许。
又得金荆榴数十斤,木色如真金,密致,而文采盘蹙有如美锦,甚香极精。
可以为枕及案面,虽沉檀不能及。
彼土无铁。
朱宽还至南海郡,留仇中男夫壮者,多加以铁钳锁,恐其道逃叛。
还至江都,将见,为解脱之。
皆手把钳,叩头惜脱,甚于中土贵金。
人形短小,似昆仑。(出《朝野佥载》)
木客
郭仲产《湘州记》云,平乐县西七十里,有荣山,上多有木客。
形似小儿,歌哭衣裳,不异于人。
而伏状隐现不测。(“现不测”三字原空缺,据黄本补)
宿至精巧。
时市易作器,与人无别。
就人换物亦不计其值(“物亦不计其值”六字原空缺,据黄本补)。
今昭州平乐县(出《洽闻记》)
缴濮国
永昌郡西南一千五百里,有缴濮国。
其人有尾,欲坐,辄先穿地作穴,以安其尾。
若邂逅误折其尾,即死也。(出《广州记》)
木饮州
木饮州,朱崖一州。
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
(出《酉阳杂俎》)
阿萨部
阿萨部,多猎虫鹿,剖其肉,重叠之,以石压沥汁。
税波斯拂林等国米及草子酿于肉汁之中,经数日,即变成酒,饮之可醉。
(出《酉阳杂俎》)
孝忆国
孝忆国,界周三千余里。
在平川中,以木为栅,周十余里。
栅内百姓二千余家,周围木栅五百余所。
气候常暖,冬不凋落。
宜羊马,无驼牛。
俗性质直,好客侣。
躯貌长大,褰鼻,黄发绿睛,赤髭被发,面如血色。
战具唯矟一色。
宜五谷,出金铁,衣麻布。
举俗事妖,不识佛法,有妖祠三百余所。
马步兵一万。
不尚商贩,自称孝忆人。
丈夫妇人俱佩带。
每一日造食,一月食之,常吃宿食。
仍通国无井及河涧,所有种植,待雨而生。
以纩铺地,承雨水用之。
穿井即苦,海水又咸。
土俗伺海潮落之后,平地收鱼以为食。(出《酉阳杂俎》)
婆弥烂国
婆弥烂国去京师二万五千五百五十里。
此国西有山,巉岩峻险,上多猿,猿形绝长大,常暴田种。
每年有二三十万。
国中起春已后,屯集甲兵,与猿战。
虽岁杀数万,不能尽其巢穴。(出《酉阳杂俎》)
拨拔力国
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略不识五谷,食肉而已。
常针牛畜脉取血,和乳生饮。
无衣,唯腰下用羊皮掩之。
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
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未香(“香”原作“看”,据《酉阳杂俎》改)。
波斯商人欲入此国,团集数千人,赍緤布,没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
自古不属外国。
战用象牙排,野牛角矟,衣甲弓矢之器,步兵二十万。
大食频讨袭之。(出《酉阳杂俎》)
昆吾
昆吾陆盐,周十余里,无水,自生(“生”原作“坐”,据明抄本改)朱盐。
月满则如积雪,味甘;月亏则如簿霜,味苦;月尽,盐亦尽。
又其国累堑(“堑”字原空缺,据明抄本改)为丘,象浮图,有三层。(“层”原作“僧”,据明抄本改)
尸乾居上,尸湿居下。
以近葬为至孝,集大毡屋,中悬衣服彩缯,哭化之。(出《酉阳杂俎》)
绣面獠子
越人习水,必镂身以避蛟龙之患。
今南中有绣面獠子,盖雕题之遗俗也。(出《酉阳杂俎》)
五溪蛮
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
打鼓路歌,亲属饮宴舞戏,一月余日。
尽产为棺,余(黄本“余”作“饮”)临江高山,半助(《朝野佥载》“助”作“肋”)凿龛以葬之,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即终身不复祠祭。
初遭丧,三年不食盐。(出《朝野佥载》)
堕雨儿
魏时,河间王子充家,
雨中有小儿八九枚,堕于庭,长五六寸许。
自云,家在海东南,因有风雨,所飘至此。
与之言,甚有所知,
皆如史传所述。
(出《述异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二-蛮夷三-译文
苗族奇肱西北荒小人于阗乌苌汉槃陀国苏都识匿国马留武宁蛮悬渡国飞头獠蹄羌扶楼交趾南越尺郭顿逊堕婆登国哀牢夷诃陵国真腊国留仇国木客缴濮国木饮州阿萨部孝忆国婆弥烂国拨拔力国昆吾绣面獠子五溪蛮堕雨儿苗民
在西荒中,有一种人,他们的脸、手和脚都是人的形状,但腋下有翅膀,不能飞,这种人称做苗民。据《书》记载:舜将三苗流放到三危之地,四边远地,这些人贪婪、放纵,无理取闹,所以舜将他们流放到这里。(出自《神异经》)
奇肱国,那里的居民擅长制造机关和巧妙的设计,用来捕捉各种禽鸟。他们能制造飞车,随风远行。商汤时期,西风持续吹了很长时间,奇肱国的飞车飞到了豫州境内。商汤破坏了他们的飞车,没有向民众展示。十年后,东风再次吹起,他们才派车返回。奇肱国距离玉门关西边有一万里。(出自《博物志》)
西北荒小人
在西北荒原中,有一种身高一寸的小人,他们的国王穿着红色衣服和黑色帽子,乘坐马车,由马拉着,威仪十足。人们遇到他们的马车,会撞上去吃掉它,味道辛辣。他们一年四季不吃任何东西,并且能识别万物的名字。他们还能杀死腹中的三种虫子,三种虫子死后,就可以吃仙药了。(出自《博物志》)
于阗
后魏时期,宋云出使西域,到达于阗国。国王头上戴着金冠,用鸡毛装饰,头发垂下两尺长的生绢,宽五寸,作为装饰。他的威仪有鼓、角、金钲,一具弓箭,两根戟,五张槊。左右带刀,不超过百人。那里的风俗是妇女穿着裤子、短衫,束带,骑马奔跑,和男人没有区别。死者用火焚烧,收骨埋葬,上面建造佛塔。居丧者剪发,长四寸,就恢复了平常。只有国王去世不烧,放在棺材里,远葬在野外。(出自《洛阳伽蓝记》)
乌苌
乌苌国,种植的四熟稻谷,稻苗高过骆驼,米粒大如小孩的指头。(出自《洽闻记》)
乌苌国的百姓,有犯死罪的,不立即处死。只是被流放到空山里,任其生活。如果事情有疑点,就给他们服用药物,看药物的颜色清浊来判断,根据事情的轻重来决定是否立即处决。(出自《洛阳伽蓝记》)
汉槃陀国
汉槃陀国位于山顶上。从葱岭以西,水流都向西流入西海。人们说,这里是天地之中,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利用水来种植。听说中国等待雨水再种植,他们笑着说:“天怎么可以期待呢?”(出自《洛阳伽蓝记》)
苏都识匿国
苏都识匿国有野叉城,城里曾经有野叉,他们的洞穴还在。住在洞穴附近的人有五百多家,在洞穴口建造房屋,设置门锁,一年祭祀两次。有人靠近洞穴口,烟雾冒出,首先接触到烟雾的人会死,于是就把尸体扔进洞穴里。洞穴的深度无法知晓。(出自《酉阳杂俎》)
马留
马伏波留下十多家士兵,没有返回,居住在寿冷县,自己相互通婚,有二百户人家。因为他们是流亡在外的人,被称为马留,饮食和汉族人一样。山川移动铜柱入海,用这些百姓作为标记。(出自《酉阳杂俎》)
武宁蛮
峡谷中的风俗,夷风不变。武宁蛮喜欢穿芒心接离的服装,称为亭绥。用稻谷来记录年月和葬礼的时间。用簪子指向天空,称为刺北斗。相传盘瓠死后,放在树上,用簪子刺它,后来变成了大象。临邑县有雁翅来防御的人。(出自《酉阳杂俎》)
悬渡国
乌耗西边有悬渡国,山溪不通,需要拉绳子渡过,朽索相连达两千里。当地人在石头间耕种,用石头垒成房屋,伸手就可以喝水,这就是所谓的猿饮。(出自《酉阳杂俎》)
飞头獠
在邺鄯的东边,龙城的西南方,方圆千里都是盐田。行人经过,牛马都铺上毡子躺下。岭南溪洞中,常常有飞头的人,因此被称为飞头獠子。人在头飞前一天,脖子上会有痕迹,像红色的线一样绕项一周,妻子和妻子就守候着。到了夜晚,那个人看起来像生病一样,头突然离开身体飞走。然后在岸边泥土中寻找螃蟹、蚯蚓等食物,天亮后飞回来,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肚子饱饱的。梵僧菩萨胜还说,阇婆国中也有飞头的人,这些人没有瞳孔。聚落时,有一人据于民志怪。南方落民,他们的头能飞,他们想要祭祀的神叫做虫落,因此被称为落民。从前朱桓有一个婢女,她的头在夜晚飞走。《王子年拾遗》说,汉武帝时,因墀国有南方有解形之民,能先让头飞到南海,左手飞到东海,右手飞到西海,到傍晚,头回到肩膀上,两只手遇到疾风,飘到海外。(出自《酉阳杂俎》)
又南方有落头民,他们的头能飞,用耳朵做翅膀,天亮后,头会回到身体上。吴时常常得到这样的人。(出自《博物志》)
蹄羌
蹄羌之国,那里的人从膝盖以下,长有像马蹄一样的毛。他们经常自己抽打自己的小腿。一天能走百里。(出自《博物志》)
扶楼
周成王七年,南边有扶楼之国,那里的人擅长机关和变化,能改变形态和服装。他们能兴起云雾,或者缩小进入极小的空间。他们用金玉羽毛做成衣服。能吐云喷火,鼓腹则发出雷霆般的声音。他们能变成大象、狮子、龙、蛇、犬、马等各种动物的形状,或者变成老虎,或者口中吐出人放在掌中,展示各种野兽的乐趣,在手指间旋转扭曲。他们变成人形,有的长几寸,有的长几寸。神奇的事物突然出现,令人炫目,乐府都传唱这些技艺,代代相传。因此俗称为婆侯伎,就是扶楼之音的讹传。(出自《王子年拾遗记》)
交趾
交趾的土地,非常肥沃,从民居开始,才知道种植。那里的土地是黑色的,气候雄壮,所以现在称其田为雄田,其民为雄民。有君长,也称雄王;有辅佐,也称雄侯。将土地划分为雄将。(出自《南越志》)
南越
南越的百姓不以为耻,偷盗成风。当时赵陀治理番禺,就发兵攻打他们。有神人降临,辅助他们。为他们制造了一张弓,一放下去,就杀死了越军万人,连放三次,杀了三万人。赵陀知道原因,就撤军休息,回到武宁县,派他的儿子作为人质,请求通好。(出自《南越志》)
尺郭
南方有一个人物,周游天下,身高七丈,腰围和身高一样。他穿着红衣,腰间系着白带,用赤色的蛇绕在脖子上。他不喝水不吃饭,早上吞食三千个恶鬼,晚上吞食三百个。这个人以鬼为食,以雾为饮料,名叫尺郭,又名食邪,还有个名字叫黄父。(出自《神异经》)
顿逊国,在梁武帝时期,曾进贡奇珍异宝。这个国家位于海岛上,面积有千里,距离扶南国三千里。当地的风俗是,人死后由鸟来安葬。人在临终前,亲友会在城外唱歌跳舞送行,有一群像鹅一样红色羽毛的鸟飞来,家人躲避它们,鸟啄食完毕后便飞走。然后将尸骨烧毁并沉入海中。(出自《穷神秘苑》)
堕婆登国位于林邑国的东部,南部接壤诃陵国,西部接述黎国。这里种植水稻,每月熟一次。有文字,写在贝多叶上。人死后用金罐装满口粮,穿在四肢上,然后涂抹婆律膏和檀香龙脑,堆积柴火焚烧。(出自《神异经》)
哀牢夷,他们的祖先有一个叫沙壶的妇女,住在牢山。她在水中捕鱼时,感觉到了某种感应,怀孕十个月后生下了十个儿子,现在西南部的夷族就是他们的后代。(出自《独异志》)
诃陵国位于真腊国之南,南海洲中,东面是婆利国,西面是堕婆国,北面是大海。用木头建造城墙,建造高大的房屋,用棕皮覆盖。用象牙做床,用柳花酿酒,喝后也会醉。用手抓食。食物有毒,与常人同住,会让人身上长疮。与之交配,就会死亡。如果液体沾到草木,草木就会枯萎。当地风俗用椰子树酿酒,味道甜美,喝后也会醉。(出自《神异录》)
真腊国位于欢州南五百里。当地的风俗是,有客人设宴时,会准备槟榔、龙脑香、蛤蜊粉等,作为宴席上的美食。他们的酒比淫秽,私房与妻子共饮,见到尊长时则避开。还有房事,不希望被人看到,这个风俗与中国的风俗相同。当地人不用衣服,看到穿衣服的人,大家都会嘲笑。当地没有盐和铁,用竹弓射杀虫鸟。(出自《朝野佥载》)
炀帝命令朱宽征讨留仇国,回来时捕获了男女一千余人以及各种物品,与中国有很多不同。他们用树皮编织布料,非常细白,宽度有三尺二三寸。还有细斑布,宽度大约一尺。还得到了几十斤金荆榴,木色像真金,质地紧密,花纹精美,像美丽的锦缎,非常香,非常精致。可以用来做枕头和桌面,即使是沉香和檀香也比不上。当地没有铁。朱宽回到南海郡,将留仇国的年轻男子用铁链锁住,以防他们逃跑。回到江都后,准备解除他们的锁链,但他们都紧紧握着铁链,磕头请求不要解开,比中原地区的黄金还要珍贵。当地人身材矮小,像昆仑人。(出自《朝野佥载》)
郭仲产在《湘州记》中说,平乐县西七十里,有座荣山,山上有很多木客。他们的样子像小孩,唱歌哭泣,穿的衣服也和人一样。但他们隐藏起来,变化无常。他们居住的地方非常精致。有时他们会进行交易,交换物品,不计较价值。现在昭州平乐县(出自《洽闻记》)
永昌郡西南一千五百里,有缴濮国。那里的人有尾巴,坐下时先在地上挖洞,用来安放尾巴。如果意外折断尾巴,就会死亡。(出自《广州记》)
木饮州是朱崖的一个州。那里没有泉水,居民不挖井,都依赖树汁。 (出自《酉阳杂俎》)
阿萨部,多捕猎虫鹿,将它们的肉叠放起来,用石头压出汁液。他们把波斯、拂林等国的米和草子放入肉汁中,经过几天,就变成了酒,喝后会醉。(出自《酉阳杂俎》)
孝忆国,边界周长三千余里。位于平原中,用木头围成栅栏,周长十余里。栅栏内有二千余家居民,周围有五百多个木栅。气候温暖,冬天不会凋落。适合养羊马,没有骆驼和牛。当地人性格直率,好客。身材高大,鼻子大,头发黄,眼睛绿,胡须红,头发赤红,面色像血一样。他们只有一种武器,就是矟。适合种植五谷,出产金铁,穿麻布衣服。整个国家都信奉巫术,不认识佛法,有三百多个巫术祠堂。有步兵和骑兵一万。不重视商业,自称孝忆人。男女都佩戴饰品。每天做的食物可以吃一个月,经常吃剩饭。全国没有井和河流,所有的种植都依赖雨水。用草垫铺在地上,收集雨水使用。挖井会感到痛苦,海水又咸。当地风俗在海潮退去后,在平地上收集鱼作为食物。(出自《酉阳杂俎》)
婆弥烂国距离京城有二万五千五百五十里。这个国家西部有座山,山势险峻,山上有很多猿猴,猿猴体型非常大,经常破坏田地种植,每年有二三十万。从春天开始,国家就集结军队,与猿猴作战。虽然每年杀死数万只,但无法彻底消灭它们的巢穴。(出自《酉阳杂俎》)
拨拔力国位于西南海中,几乎不种植谷物,只吃肉。他们经常用针在牛和牲畜的血管中取血,与牛奶混合后饮用。他们不穿衣服,只在腰部以下用羊皮遮盖。那里的妇女洁白端正,国人将她们卖给外国商人,价格是数倍。当地只有象牙和阿未香。波斯商人想要进入这个国家,会聚集数千人,带着布料,老少共同刺血立誓,然后才能购买那里的物品。自古以来就不属于外国。他们用象牙和野牛角制作武器,穿甲戴盔,有步兵二十万。大食国经常攻击他们。(出自《酉阳杂俎》)
昆吾国出产陆盐,周长十余里,没有水,自然生长朱盐。月圆时像积雪一样,味道甜;月亏时像薄霜一样,味道苦;月全食时,盐也消失了。这个国家有层层叠叠的堑壕,像浮屠塔,有三层。尸体干枯的居住在上层,尸体湿润的居住在下层。他们认为靠近葬地是最孝顺的表现,会聚集在大的毡房中,中间悬挂衣物和彩缎,哭泣着进行祭祀。(出自《酉阳杂俎》)
越人擅长游泳,为了躲避蛟龙的侵害,会在身上雕刻图案。现在南方有绣面獠子,是雕刻图腾的遗风。(出自《酉阳杂俎》)
五溪蛮,父母去世后,会在村外搭建木屋停放尸体,三年后下葬。他们会打鼓唱歌,亲属聚会饮酒跳舞,持续一个月多。用所有的财产制作棺材,然后在江边的高山上凿洞安葬,用绳子从山上吊下棺材,越高越被认为是孝顺的表现,终身不再进行祭祀。刚遭遇丧事时,三年不食盐。(出自《朝野佥载》)
堕雨儿
在魏朝时期,河间王子的家中,下雨的时候有八九个小孩掉落在了庭院里,他们大约五六寸高。这些小孩自称家在海的东南方向,因为遇到了风雨,才被吹到这里。和他们交谈,他们知道的很多,都像是史书上记载的那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二-蛮夷三-注解
苗民:古代传说中的民族,据说其人身形与人相似,但腋下有翼,不能飞翔,生活在西荒之地。在古代文献中,苗民常被描述为野蛮、不文明的人群。
奇肱:古代传说中的国家,居民擅长机械制造,能够制造飞车。据《博物志》记载,奇肱国曾派遣飞车至豫州界中。
西北荒小人:古代传说中的小人物种,身高仅一寸,居住在西北荒野中,拥有辨识万物名字的能力。
于阗:古代西域国家,位于今新疆和田地区,以种植稻米闻名。
乌苌:古代西域国家,以出产稻米著称,稻米之大如小儿手指。
汉槃陀国:古代西域国家,位于葱岭以西,其地居民决水种植作物。
苏都识匿国:古代西域国家,有野叉城,居民有特殊的风俗和信仰。
马留:古代居住在寿洽县的一群马伏波部落的后裔,因其流寓他乡而被称为马留。
武宁蛮:古代居住在峡中的民族,保留着原始的风俗习惯。
悬渡国:古代西域国家,居民居住在山谷之间,通过悬索桥渡河。
飞头獠: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传说中其人头能飞。
蹄羌:古代羌族的一支,其人身形特殊,下肢有毛,似马蹄。
扶楼:古代传说中的国家,居民擅长变化和制造机械。
交趾:古代地名,指今越南北部地区,以肥沃的土地和富饶的物产著称。
南越:古代南方地区,居民以勇猛著称,历史上曾建立南越国。
尺郭:古时候传说中的神人名。
周行天下:指周游天下,即到处游历。
七丈:古代长度单位,七丈相当于现在的约20米。
腹围:指人的腰围。
朱衣缟带:指穿着红色的衣服,腰间系着白色的带子。
赤蛇:红色的蛇。
项:指颈部。
朝吞恶鬼三千,暮吞三百:形容这个人每天吞食大量恶鬼。
雾为浆:以雾水作为饮料。
食邪:古时候传说中的神人名。
黄父:古时候传说中的神人名。
顿逊国:古代传说中的国家名。
梁武朝:指南朝梁武帝时期。
方物:指珍贵的特产。
鸟葬:一种将死者用鸟葬的习俗。
郭外:指城外。
啄肉尽:指鸟啄食尸体。
堕婆登国:古代传说中的国家名。
林邑:古代国家名,位于越南中部。
诃陵:古代国家名,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婆律膏:一种香膏。
檀沉龙脑:指檀香、沉香和龙脑。
贝多叶:一种树的叶子,常用于书写。
沙壶: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名。
若有所感:指有所感应。
西南夷:古代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
诃陵国:古代国家名。
真腊国:古代国家名,位于东南亚。
欢州:古代地名。
槟榔:一种植物,果实可食用。
龙脑香:一种香料。
蛤屑:蛤壳碎片,用于制作香料。
淫秽:过分淫荡。
留仇国:古代国家名。
缉木皮为布:用树木的皮制作布料。
木客:古代传说中的山林居民。
荣山:古代地名。
伏状隐现不测:指隐藏的状态难以预测。
缴濮国:古代国家名。
邂逅:偶然相遇。
木饮州:古代地名。
阿萨部:古代民族名。
波斯:古代国家名,位于西亚。
拂林:古代国家名,位于北非。
孝忆国:古代国家名。
婆弥烂国:古代国家名。
昆吾:古代国家名。
陆盐:陆地上的盐。
浮图:即佛塔。
尸乾:干尸。
尸湿:湿尸。
雕题: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文身习俗。
五溪蛮:古代对居住在五溪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统称。
阁其尸:将尸体放置在户外。
绣面獠子:古代对文面习俗的南方人的称呼。
堕雨儿:古代传说中的民族名。
魏时:指魏朝时期,即公元220年至265年的曹魏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河间王子充家:河间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河间王子充家指的是河间王的家中。
雨中:在下雨的时候。
小儿八九枚:指八九个小孩。
堕于庭:堕,坠落;庭,庭院。指这些小孩从空中坠落到了庭院中。
长五六寸许:大约五六寸长。
自云:自称。
家在海东南:自称他们的家在海的东南方向。
因有风雨:因为发生了风雨。
所飘至此:被风吹到这里。
与之言:和他们交谈。
甚有所知:非常了解一些事情。
皆如史传所述:他们所知道的事情都像史书传记中记载的那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二-蛮夷三-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述异记》,通过描述一个发生在魏时的奇异事件,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以下是对每行文字的逐行赏析:
魏时,河间王子充家,
首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魏时指的是三国时期的魏国,河间王子充家则是指故事的主人公河间王子的家中。这里用‘魏时’作为时间背景,为后续的奇异事件奠定了历史背景。
雨中有小儿八九枚,堕于庭,长五六寸许。
此句描绘了事件本身,雨中出现的‘小儿’实际上是一种超自然现象,它们从天而降,坠落在庭院中。‘堕于庭’表明这些‘小儿’并非凡间之物,而是从天而降。‘长五六寸许’则是对这些‘小儿’大小的一种描述,这种描述既符合现实,又带有神秘色彩。
自云,家在海东南,因有风雨,所飘至此。
‘自云’表明这些‘小儿’能够自行开口说话,并陈述自己的来历。‘家在海东南’说明这些‘小儿’并非来自中原地区,而是来自海边。‘因有风雨,所飘至此’则是对这些‘小儿’为何出现在河间王子家中的解释,风雨将它们带到了此地。
与之言,甚有所知,皆如史传所述。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小儿’的特殊性,它们不仅能够说话,而且对历史故事有着深刻的了解,‘皆如史传所述’表明这些‘小儿’所知的历史故事与史书记载相符。这一描述体现了古人对历史传承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超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一个神秘事件,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历史传承的重视。这种对神秘现象的描述,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容,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提供了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