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原文

新罗东女国廪君大食国私阿修国俱振提国 牂牁 龟 兹乾陀国

新罗

新罗国,东南与日本邻,东与长人国接。

长人身三丈,锯牙钩爪,不火食,逐禽兽而食之,时亦食人。

裸其躯,黑毛覆之。

其境限以连山数千里,中有山峡,固以铁门,谓之铁关。

常使弓弩数千守之,由是不过。(出《纪闻》)

又新罗国有第一贵(明抄本“贵”作“国”)族金哥,其远祖名旁竾,有弟一人,甚有家财。

其兄旁竾,因分居,乞衣食。

国人有与其隙地一亩,乃求蚕谷种于弟,弟蒸而与之,旁竾不知也。

至蚕时,止一生焉,日长寸余,居旬大如牛,食数树叶不足。

其弟知之,伺间,杀其蚕。

经日,四方百里内蚕,悉飞集其家。

国人谓之巨蚕,意其蚕之王也。

四邻共缲之,不供。

谷唯一茎植焉,其穗长尺余。

旁竾常守之。

忽为鸟所折,衔去。

旁竾逐之,上山五六里,鸟入一石罅,日没径黑,旁竾因止石侧。

至夜半月明,见群小儿,赤衣共戏。

一小儿曰:‘汝要何物?’

一曰:‘要酒。’小儿出一金锥子,击石,酒及樽悉具。

一曰:‘要食’,又击之,饼饵羹炙,罗于石上。

良久,饮食而去(‘去’原作‘久’,据明抄本改),以金锥插于石罅。

旁竾大喜,取其锥而还,所欲随击而办,因是富侔国力,常以珠玑赡其弟。

弟云:‘我或如兄得金锥也。’

旁竾知其愚,谕之不及,乃如其言。

弟蚕之,止得一金如常者。

谷种之,复一茎植焉,将熟,亦为鸟所衔。

其弟大悦,随之入山,至鸟入处,遇群鬼。

怒曰,‘是窃余锥者。’

乃执之。

谓曰:‘尔欲为我筑糖三版乎?尔欲鼻长一丈乎?’

其弟请筑糖三版,三日,饥困不成,求哀于鬼。

鬼乃拔其鼻,鼻如象而归。

国人怪而聚观之,惭恚而卒。

其后子孙戏锥求狼粪,因雷震,锥失所在。(出《酉阳杂俎》)

又登州贾者马行余转海,拟取昆山路适桐庐,时遇西风,而吹到新罗国。

新罗国君闻行余中国而至,接以宾礼。

乃曰:‘吾虽夷狄之邦,岁有习儒者,举于天阙。登第荣归,吾必禄之甚厚。乃知孔子之道,被于华夏乎。’

因与行余论及经籍,行余避位曰:‘庸陋贾竖,长养虽在中华,但闻土地所宜,不读诗书之义。熟诗书,明礼义者,其唯士大夫乎!非小人之事也。’

乃辞之。

新罗君讶曰:‘吾以中国之人,尽闻典教。不谓尚有无知之俗欤!’

行余还至乡井,自惭以贪吝衣食,愚昧不知学道,为夷狄所嗤,况哲英乎。(出《云溪友议》)

又天宝初,使赞善大夫魏曜使新罗,策立幼主。

曜年老,深惮之。

有客曾到新罗,因访其行路。

客曰:永徽中,新罗日本皆通好,遣使兼报之。

使人既达新罗,将赴日本国,海中遇风,波涛大起,数十日不止。

随波漂流,不知所届,忽风止波静,至海岸边。

日方欲暮,时同志数船,乃维舟登岸,约百有余人。

岸高二三十丈,望见屋宇,争往趋之。

有长人出,长二丈,身具衣服,言语不通。

见唐人至,大喜,于是遮拥令入宅中,以石填门,而皆出去。

俄有种类百余,相随而到,乃简阅唐人肤体肥充者,得五十余人,尽烹之,相与食啖。

兼出醇酒,同为宴乐,夜深皆醉。

诸人因得至诸院,后院有妇人三十人,皆前后风漂,为所虏者。

自言男子尽被食之,唯留妇人,使造衣服。

汝等今乘其醉,何为不去。

吾请道焉,众悦。

妇人出其练缕数百匹负之,然后取刀,尽断醉者首。

乃行至海岸,岸高,昏黑不可下。

皆以帛系身,自缒而下,诸人更相缒下,至水滨,皆得入船。

及天曙船发,闻山头叫声,顾来处,已有千余矣。

络绎下山,须臾至岸,既不及船,虓吼振腾。

使者及妇人并得还。(出《纪闻》)

又近有海客往新罗,次至一岛上,满地悉是黑漆匙箸。

其处多大木,客仰窥匙箸,乃木之花与须也,因拾百余双还。

用之,肥不能使,偶取搅茶,随搅随消焉。(出《酉阳杂俎》)

又六军使西门思恭,常衔命使于新罗。

风水不便,累月漂泛于沧溟,罔知边际。

忽南抵一岸,亦有田畴物景,遂登陆四望。

俄有一大人,身长五六丈,衣裾差异,声如震雷,下顾西门,有如惊叹。

于时以五指撮而提行百余里,入一岩洞间,见其长幼群聚,递相呼集,竞来看玩。

言语莫能辨,皆有欢喜之容,如获异物。

遂掘一坑而置之,亦来看守之。

信宿之后,遂攀缘跃出其坑,径寻旧路而窜。

才跳入船,大人已逐而及之矣,便以巨手攀其船舷,于是挥剑,断下三指,指粗于今槌帛棒。

大人失指而退,遂解缆。

舟中水尽粮竭,经月无食,以身上衣服,啮而啖之。

后得达北岸,遂进其三指,漆而藏于内库。

洎拜主军,宁以金玉遗人,平生不以饮馔食客,为省其绝粮之难也。(出《玉堂闲话》)

东女国

东女国,西羌别种,俗以女为王。(“王”原作“土”,据明抄本改)与茂州邻,有八十余城。以所居名康延州。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户口兵万人,散山谷,号曰宾就。有女官,号曰高霸,平议国事。在外官僚,并男夫为之,五日一听政。王侍左右女数百人。王死,国中多敛物,至数万。更于王族中,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大王,小者为小王。大王死,则小王位之,或姑死妇继。无墓。所居皆重屋,王至九重,国人至六层。其王服青毛裙,平(“平”原作“下”,据明抄本改)领衫,其袖委地。以文锦为小髻,饰以金耳垂珰。足履素靴。重妇人而轻丈夫,文字同于天竺。以十一月为正,每十月,令巫者赍酒肴,诣山中,散糟麦于空,大咒呼鸟。俄有鸟如雉,飞入巫者之怀,因剖腹视之,有谷,来岁必登。若有霜雪,必有大灾。其俗名为鸟卜(“鸟卜”原作“鸟上”,据《新唐书》 二二一上改)。人死则纳骨肉金瓶中,和金屑(“屑”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而埋之。(出《神异记》)

廪君

李时,字玄休,廪君之后,昔武落钟离山崩,有石穴,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人出于丹穴者,名务相。姓巴(“巴”原作“已”,据《录异记》改)氏;有出于黑穴者,凡四姓:婂氏,樊氏,柏氏,郑氏。五姓出而争焉,于是务相以矛刺穴。能著者为廪君,四姓莫著,而务相之剑悬。又以土为船,雕画之,而浮水中。曰:“若其船浮者为廪君。”务相船又独浮,于是遂称廪君。乘其土船,将其徒卒,当夷水而下,至于盐阳。水神女子止廪君曰:“此鱼盐所有,地又广大,与君俱生,可无行。”廪君曰:(“曰”原作“君”,据明抄本改)“我当为君,求廪地,不能止也。”盐神夜从廪君宿,旦辄去为飞虫,诸神皆从,其飞蔽日。廪君欲杀之,不可别,又不知天地东西。如此者十日,廪君即以青缕遗盐神曰:“婴此即宜之,与汝俱生;不宜,将去汝。”盐神受而婴之。廪君至砀石上,望膺有青缕者,跪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群神与俱飞者皆去,天乃开朗。廪君复乘土船,下(“下”原作“不”,据《录异记》改)及夷城。石岸曲,泉水亦曲,望之如穴状。廪君叹曰:“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岸即为崩,广三丈余,而阶阶相承。廪君登之,岸上有平石,长五尺,方一丈。廪君休其上,投策计算,皆著石焉。因立城其旁,有而居之。其后种类遂繁。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敛之,岁出钱四十万。巴人以赋为賨,因谓之賨人焉。(出《录异记》)

大食国

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国,山谷间,树枝上生花如人首,但不语,人借问,笑而已,频笑辄落。(出《酉阳杂俎》)

私阿修国

私阿修国金辽山寺中,有石鼍,众僧饮食将尽,向石鼍作礼,于是饮食悉具。(出《酉阳杂俎》)

俱振提国

俱振提国尚鬼神,城北隔真珠江二十里,有神。春秋之时,国王所须什物金银器,神厨中自然而出,祠毕亦灭。天后使人验之,不妄。(出《酉阳杂俎》)

牂牁

獠在牂牁,其妇人七月生子,死则竖棺埋之。木耳夷,旧牢西,以鹿角为器。其死则屈而烧,而埋其骨。木耳夷人,黑如漆。小寒则焙沙自处,但出其面。(出《酉阳杂俎》)

龟兹

古龟兹国主阿主儿者,有神异力,能降伏毒蛇龙。时有人买市人金银宝货,至夜中,钱并化为炭。境内数百家,皆失金宝。王有男先出家,成阿罗汉果。王问之,罗汉曰:“此龙所为,居北山,其头若虎,今在某处眠耳。”王乃易衣持剑,默至龙所,见龙卧,将斩之。思曰:“吾斩寐龙,谁知吾有神力。”遂叱龙,龙惊起,化为狮子,王即乘其上。龙怒,作雷声,腾空,至城北二十里。王谓龙曰:“尔不降,当断尔头。”龙惧王神力,人语曰:“勿杀我,我当与王为乘。欲有所向,随心即至。”王许之,后遂乘龙而行。(出《酉阳杂俎》)葱岭以东,人好淫僻,故龟兹于阗置女市,以收钱。(出《十三州志》)

龟兹,元日斗羊马驼,为戏七日,观胜负,以占一年羊马减耗繁息也。婆逻遮,并服狗头猴面,男女无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行像及透索为戏。焉耆,元日二月八日婆摩遮。三日野祀,四月十五日游林。五月五日弥勒下生。七月七日祀生祖。九月九日麻撒。十月十日,王为厌法,王领家出宫,首领代王焉,一日一夜,处分王事。十月十四日,每日作乐,至岁穷。拔汗那。十二月及元日,王及首领,分为两朋,各出一人,著甲。众人执瓦石棒棍,东西互击,甲人先死即止,以占当年丰俭。(出《酉阳杂俎》)

乾陀国

乾陀国,昔有王神男多谋,号伽当。

讨袭诸国,所向悉降。

至五天竺国,得上细緤二条,自留一,一与妃。

妃因衣其緤谒王。

緤当妃乳上,有郁金香手印迹,王见惊恐,谓妃曰:‘尔忽衣此手迹衣服何也?’

妃言向王所赐之緤。

王怒,问藏臣,藏臣曰:‘緤本有是,非臣之咎。’

王追商者问之。

商言天竺国娑陀婆恨王,有宿愿。

每年所赋细緤,并重叠积之,手染郁金,柘于緤上,千万重手印即透。

丈夫衣之,手印当背;妇人衣之,手印当乳。

王令左右披之,皆如商者。

王因叩剑曰:‘吾若不以此剑裁娑陀恨王手足,无以寝食。’

乃遣使就南天竺,索娑陀婆恨王手足。

使至其国,娑陀婆恨王与群臣绐报曰:‘我国虽有王名娑陀婆恨,元无王也,但以金为王,设于殿上。凡统领教习,皆臣下耳。’

王遂起象马兵,南讨其国。

国隐其王于地窟中,铸金人,来迎伽王。

伽王知其伪,且自恃神力,因断金人手足。

娑陀婆恨王于窟中,手足悉皆自落。

(出《酉阳杂俎》)

乾陀国者,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

其中粳米焦者,于今尚存。

服一粒,永不患疟。

(出《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译文

新罗东女国廪君大食国私阿修国俱振提国 牂牁 龟 兹乾陀国

新罗国位于东南方向与日本相邻,东部与长人国接壤。长人身高三丈,牙齿锋利,指甲尖锐,不吃火食,追逐禽兽为食,有时也吃人。他们全身赤裸,身上覆盖着黑毛。他们的领地被连绵的山脉环绕,山中有峡谷,用铁门封锁,被称为铁关。他们常常派遣数千名弓箭手守卫,因此没有人能够通过。

新罗国有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名叫金哥,他们的远祖名叫旁竾,有一个弟弟,非常富有。旁竾因为分居,向弟弟乞求衣食。国人给了他一亩隙地,他就向弟弟请求蚕谷种子,弟弟蒸熟后给了他,旁竾并不知道。到了养蚕的时候,只养了一生蚕,每天增长一寸多,十天后长得像牛一样大,吃了几片树叶还不够。他的弟弟知道了,趁机会杀死了蚕。不久,方圆百里内的蚕都飞到他家。国人称之为巨蚕,认为是蚕王。四邻共同缫丝,却供不应求。谷种只长出一茎,穗长一尺多。旁竾经常守护着它。突然,一根穗被鸟儿折断,衔走了。旁竾追赶,上了五六里山路,鸟儿钻进了一个石缝,天黑了,旁竾就停在石头旁边。到了半夜,月亮明亮,他看到一群小孩子,穿着红衣服一起玩耍。一个孩子问:‘你想要什么?’另一个说:‘想要酒。’小孩子拿出一个金锥子,敲击石头,酒和酒杯都出现了。又说:‘想要食物’,再敲击,饼、糕点、汤、烤肉都放在石头上。过了一会儿,他们吃喝完毕离开,把金锥子插在石缝里。旁竾非常高兴,拿回金锥子,想要的任何东西只要敲击就能得到,因此他的财富与国家相当,经常用珠宝来赡养他的弟弟。弟弟说:‘我如果也能得到金锥子就好了。’旁竾知道他愚蠢,无法说服他,就按照他的话做了。弟弟养蚕,只得到一枚普通的金子。谷种也只长出一茎,将要成熟时,也被鸟儿衔走了。弟弟非常高兴,跟着鸟儿进了山,到了鸟儿钻进的地方,遇到了一群鬼。鬼们愤怒地说:‘这是偷我金锥的人。’于是抓住了他。问他说:‘你愿意为我建造三版糖吗?你愿意鼻子长一丈吗?’他的弟弟请求建造糖三版,三天后,饥饿困顿,向鬼们求情。鬼们拔掉了他的鼻子,鼻子像大象一样大,然后返回。国人感到奇怪,聚集起来观看,他感到羞愧和愤怒,最终去世。后来他的子孙玩耍金锥,求取狼粪,结果被雷震,金锥丢失了。

又有登州的商人马行余,打算从海路去昆山路到桐庐,当时遇到了西风,结果被吹到了新罗国。新罗国的君主听说马行余是从中国来的,就用宾客之礼接待他。君主说:‘虽然我们是夷狄之邦,但每年都有学习儒家经典的人,通过天阙考试。考中后荣耀归国,我一定会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这说明孔子的学说已经传遍了华夏。’于是与马行余讨论经籍,马行余推辞说:‘我是一个庸俗的商人,虽然长期生活在中华,但只听说土地适宜种植什么,不懂得诗书的意义。真正懂得诗书、明白礼义的人,应该是士大夫,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的事情。’于是他拒绝了邀请。新罗国的君主惊讶地说:‘我以为中国人全都听说过经典教义,没想到还有无知的风俗。’马行余回到家乡后,因为贪图衣食,愚昧无知,被夷狄嘲笑,更不用说哲英了。

天宝初年,赞善大夫魏曜出使新罗,立了年幼的君主。魏曜年纪大了,非常害怕这个任务。有客人曾经到过新罗,因此询问他的旅行经历。客人说:永徽年间,新罗和日本都互通友好,派遣使者同时报告。使者到达新罗后,准备前往日本国,海上遇到风暴,波涛汹涌,数十天不停。随着波浪漂流,不知道到了哪里,突然风停了,波浪平静,到了海岸边。太阳快要落山了,当时有几位同伴的几艘船,于是他们抛锚登陆,大约有一百多人。岸边高约二三十丈,看到房屋,争相前往。有一个长人出来,身高两丈,穿着衣服,语言不通。看到唐人来了,非常高兴,于是拦住他们,让他们进入家中,用石头堵住门,然后都出去了。不久,有一百多人跟随着来到,他们挑选了五十多个身体肥胖的唐人,全部烹煮了,一起吃掉。还拿出美酒,一起宴乐,深夜大家都喝醉了。众人趁机进入各个房间,后院有三十个妇女,都是以前被风浪漂流来的,被他们俘虏。她们说男子都被吃掉了,只留下了她们,让她们制作衣服。你们现在趁他们醉了,为什么不离开呢?我带你们走,大家都高兴。妇女们拿出几百匹丝线,背在身上,然后拿出刀子,砍下了醉者的头。然后他们走到海岸边,岸边很高,天黑了,无法下去。他们用布条系在身上,从上面垂下来,众人一个接一个地垂下来,到了水边,都上了船。等到天亮船出发,听到山头上有人叫,回头看去,已经有千余鬼怪。他们络绎不绝地下山,一会儿就到了岸边,已经来不及上船了,鬼怪咆哮着腾空而来。使者以及妇女们最终都得以返回。

又有海上的旅行者前往新罗,停靠在一个岛上,岛上到处都是黑色的漆筷。那里有很多大树,旅行者抬头看筷子,原来是树的花和须。于是他捡了一百多双带回去。使用时,筷子太粗了,无法使用,偶然用来搅拌茶水,却随着搅拌而消失了。

六军使西门思恭,经常奉命出使新罗。遇到不利的风水,连续几个月在沧海中漂流,不知道边际。突然南边抵达一个岸边,那里也有田地、景物。于是登陆四处观望。不久,有一个大人出现,身高五六丈,衣服奇特,声音像雷鸣,低头看着西门,好像在惊叹。当时他用五个手指提着他走了百余里,进入一个岩洞,看到他的老少聚集在一起,互相呼唤,争相来看。语言无法辨识,但都面露喜悦之色,好像得到了异物。于是挖了一个坑,把东西放进去,也来看守。过了两天,他爬出坑,直接寻找旧路逃跑。刚跳进船,大人就追了上来,用大手抓住船舷,于是挥剑,砍下了三指,手指粗如现在的槌帛棒。大人失去了手指,退了回去,于是解开缆绳。船上的水和粮食都吃完了,经过一个月没有食物,只能吃身上的衣服。后来到达北岸,就把这三指漆上,藏在内库。等到他担任主军,宁愿用金玉赠送给别人,平生不设宴款待客人,是为了节省粮食的困难。

东女国

东女国,是西羌的一个分支,风俗习惯是由女性担任国王。(‘王’原本写作‘土’,根据明代的抄本进行了修改。)与茂州相邻,拥有八十多个城池。以她们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康延州。中间有弱水,向南流淌,人们用牛皮制成的船来渡河。人口和军队有一万人,散居在山谷中,被称为宾就。设有女官,称为高霸,负责讨论国家大事。外部的官员都是由男性担任,每五天听取一次政事。国王身边有数百名侍女。国王去世后,国内会收集大量财物,多达数万。然后从王族中选出两位女性来继位,年长的成为大王,年幼的成为小王。大王去世后,小王继位,或者如果是寡妇,则由她的儿子继位。没有墓地。居住的地方都是高大的房屋,国王的住所达到九层,国民的住所则到六层。国王穿着用青毛制成的裙子,领口平齐的衬衫,袖子拖到地上。用花纹锦绣做小发髻,用金耳坠装饰。脚穿白色的靴子。重视女性而轻视男性,文字与天竺相同。以十一月为正月,每年十月,让巫师带着酒菜,到山中,将麦糟撒向空中,大声呼唤鸟儿。不久会有像雉鸡一样的鸟飞入巫师的怀中,巫师剖开鸟腹,里面有谷物,预示着来年必定丰收。如果有霜雪,必定会有大灾难。这种习俗被称为鸟卜(‘鸟卜’原本写作‘鸟上’,根据《新唐书》第二十一卷上进行了修改)。人死后,将骨肉放入金瓶中,与金屑混合后埋葬。(出自《神异记》)

廪君,名叫李时,字玄休,是廪君的后代。以前武落钟离山崩塌,有一个石洞,一个是红色的像丹砂,一个是黑色的像漆。从红色石洞出来的人名叫务相,姓巴(‘巴’原本写作‘已’,根据《录异记》进行了修改);从黑色石洞出来的人共有四个姓氏:婂氏、樊氏、柏氏、郑氏。五个姓氏出来后发生争斗,于是务相用矛刺向石洞。能够附着在矛上的人成为廪君,其他四个姓氏的人都没有附着,而务相的剑却悬挂在洞中。他又用土做成船,雕刻装饰,然后放入水中。说:‘如果船能够浮起来,那么他就是廪君。’务相的船独自浮起来,于是他就被称为廪君。他乘坐土船,带领他的部下,沿着夷水而下,到达盐阳。水神女子阻止廪君说:‘这里既有鱼盐,土地又广阔,和我一起出生,可以不去。’廪君说:‘我应当成为你的君主,寻找廪地,不能停下来。’盐神在夜晚跟随廪君住宿,清晨就离开变成飞虫,其他神也跟着飞走,遮天蔽日。廪君想要杀死它们,但无法分辨,又不知道天地的方向。这样过了十天,廪君就把青色的丝线送给盐神说:‘佩戴这个,就可以与你共存;如果不适合,就离开你。’盐神接受了并佩戴上。廪君到了砀石上,看到佩戴青色丝线的盐神,跪下射击。射中盐神,盐神死了,其他跟随飞走的神也都离开了,天空变得晴朗。廪君再次乘坐土船,到达夷城。石岸弯曲,泉水也弯曲,看起来像洞穴。廪君叹息说:‘我刚从洞穴中出来,现在又进入这里,怎么办呢?’岸就崩塌了,宽度超过三丈,一级级相连。廪君登上岸,岸上有一块平坦的石头,长五尺,宽一丈。廪君在上面休息,用竹签计算,都附着在石头上。于是他在石头旁边建立城市,并居住在那里。后来他的后代逐渐繁衍增多。秦朝统一天下后,将这里设立为黔中郡,减轻赋税,每年出产四十万钱。巴人将赋税称为賨,因此被称为賨人。(出自《录异记》)

大食国在西南方两千里处有一个国家,山谷间,树枝上生长的花朵像人头,但不会说话,人们询问,只是笑而已,连续笑就会掉落。(出自《酉阳杂俎》)

私阿修国在金辽山寺中,有一块石鼍,众僧侣的食物快要用完时,他们向石鼍行礼,于是食物就准备好了。(出自《酉阳杂俎》)

俱振提国崇尚鬼神,城北隔着真珠江二十里,有神灵。春秋时期,国王所需的物品金银器皿,神厨中自然出现,祭祀完毕就消失了。天后派人查验,结果证实不是虚假的。(出自《酉阳杂俎》)

牂牁地区的獠人,妇女在七月生孩子,人死后就立棺材埋葬。木耳夷人,在旧牢的西部,用鹿角做器具。人死后,将尸体弯曲后烧掉,然后将骨头埋葬。木耳夷人的皮肤黑得像漆。小寒时节,他们会烤沙子来取暖,只露出面部。(出自《酉阳杂俎》)

古龟兹国的国王阿主儿,有神奇的力量,能够降伏毒蛇和龙。当时有人买市上的金银宝物,到夜里,钱都变成了炭。境内数百户人家,都失去了金宝。国王有一个儿子先出家,成为阿罗汉。国王问他,罗汉说:‘这是龙做的,住在北山,它的头像虎,现在在某处睡觉。’国王于是换上衣服,手持剑,默默来到龙所在的地方,看到龙在睡觉,准备杀死它。他想到:‘我如果杀死睡着的龙,谁知道我有神力。’于是他大声叱喝龙,龙惊醒,变成狮子,国王就骑在了它的背上。龙愤怒,发出雷声,腾空而起,飞到城北二十里。国王对龙说:‘你不投降,我就砍下你的头。’龙害怕国王的神力,有人说:‘不要杀我,我将与国王一起骑。想要去哪里,随心所欲就能到达。’国王同意了,之后他就骑着龙四处游历。葱岭以东,人们好色,因此龟兹和于阗设立女市,以收取钱财。(出自《十三州志》)

龟兹,元旦时斗羊马驼,作为游戏七天,观察胜负,以预测一年中羊马的增加或减少。婆逻遮,人们都戴着狗头猴面的面具,男女昼夜歌舞。八月十五日,进行行像和透索游戏。焉耆,元旦二月八日举行婆摩遮。三天进行野外祭祀,四月十五日游林。五月五日弥勒下生。七月七日祭祀祖先。九月九日麻撒。十月十日,国王为了厌法,带领家人出宫,首领代替国王处理一天一夜的王事。十月十四日,每天都举行娱乐活动,直到年底。拔汗那。十二月和元旦,国王和首领分成两队,各派一人穿上铠甲。众人手持瓦石棒棍,东西互击,铠甲的人先死就停止,以预测当年的丰收或歉收。(出自《酉阳杂俎》)

乾陀国,从前有一位智慧且多谋的国王,名叫伽当。他讨伐并征服了许多国家,所向披靡,各个国家都向他臣服。当他到达五天竺国时,得到了两条上等的细緤布,自己保留了一条,另一条给了妃子。妃子因此穿着带有手印的细緤布去拜见国王。手印在妃子的乳房上方,上面有郁金香的手印痕迹,国王看到后惊讶恐惧,问妃子:‘你突然穿上这种有手印的衣服是什么意思?’妃子回答说这是国王之前赐给她的细緤布。国王生气了,询问藏臣,藏臣说:‘细緤布上原本就有这个手印,这不是我的过错。’国王又追查商人,商人说:‘五天竺国的娑陀婆恨王有旧怨。每年所收的细緤布,他都层层堆积,用手沾上郁金香汁,然后印在布上,千万个手印堆叠起来就能穿透。男人穿上它,手印会在背后;女人穿上它,手印会在乳房上。’国王命令左右的人试穿,结果都像商人描述的那样。国王因此愤怒地捶剑说:‘如果我不用这把剑砍掉娑陀婆恨王的手脚,我就无法安寝和进食。’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往南天竺,要求娑陀婆恨王的手脚。使者到达该国后,娑陀婆恨王和群臣欺骗使者说:‘我国虽然有名叫娑陀婆恨的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王,我们只是用金子做了一个王像放在殿上。所有的统治和教育都是由臣子负责的。’国王于是动员象马兵,向南讨伐该国。该国将国王藏在地洞中,铸了一个金人来迎接伽王。伽王知道这是假的,并且自恃神力,于是砍掉了金人的手脚。娑陀婆恨王在地洞中,手脚全部自行脱落。(出自《酉阳杂俎》)

乾陀国是尸毗王的仓库,曾经被大火烧毁。其中被烧焦的粳米,至今仍然保存着。吃上一粒,就永远不会再患疟疾。(出自《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注解

新罗:新罗国是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存在于公元前57年至935年,位于今天的韩国南部地区。新罗是朝鲜三国时期之一,与百济、高句丽并称朝鲜三国。新罗国与唐朝关系密切,曾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东女国:古代中国西部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西藏地区,以女性为王,是一个母系社会。

廪君:廪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传是黄帝的后代,曾建立廪君国。廪君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小国。

大食国:古代阿拉伯帝国,位于今天的中东地区。

私阿修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越南。

俱振提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印度。

牂牁: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贵州省。

龟:龟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的象征意义,常用于占卜、养生等方面。

兹乾陀国:兹乾陀国是古代中国史书中记载的一个国家,具体位置和存在时间不详。有的学者认为兹乾陀国可能是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

长人国:长人国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国家,居民身高异常,常被描述为巨人。

铁关:铁关是指古代一种用铁制作的关隘,用于防御敌人。

金哥:金哥是新罗国的一个贵族,具体身份和事迹不详。

旁竾:旁竾是新罗国金哥的远祖,因家财丰富而闻名。

蚕谷种:蚕谷种是指用于种植的蚕豆种子。

金锥:金锥是一种用金制成的锥子,具有神秘的力量。

昆山路:昆山路是指通往昆明的道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天阙:天阙是指古代宫殿中的一种建筑,位于宫殿的正门。

赞善大夫:赞善大夫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负责劝善教化。

沧溟:沧溟是指大海,古代中国文学中常用此词。

玉堂闲话:玉堂闲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多篇关于新罗国的记载。

西羌别种:指居住在西部羌族地区的不同分支。

王: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里特指东女国的女性统治者。

茂州:古代地名,位于四川省。

弱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今甘肃省。

宾就:东女国的一个部落名。

女官:女性担任的官职。

高霸:东女国女官的称号。

康延州:东女国的主要居住地。

龟兹: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新疆。

葱岭: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帕米尔高原。

乾陀国:乾陀国是古代印度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印度境内。在佛教文献中,乾陀国有时被用作比喻或象征。

王神男:指具有神通能力的男子,这里的王神男指的是乾陀国的国王,他具有超凡的智慧和谋略。

伽当:伽当可能是国王的名字或称号,具体含义不详。

五天竺国:五天竺国指的是古代印度的一个地区,天竺是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

细緤:细緤是一种细软的布料,可能是丝绸或类似的织物。

郁金香:郁金香是一种香草,其花可用来制作香料,这里可能指的是郁金香的香气或其颜色。

手印迹:指手印留下的痕迹,这里可能是指郁金香手印的颜色在衣物上的残留。

藏臣:指负责收藏和保管财物的官员。

商者:指商人,这里可能是指从天竺国来的商人。

娑陀婆恨王:指天竺国的一个国王,名字为娑陀婆恨。

叩剑:指拍打剑柄,表示决心或愤怒。

象马兵:指使用大象和马匹的军队。

地窟:指地下洞穴。

柘:可能是“着”的通假字,表示附着、涂上。

手印当背;妇人衣之,手印当乳:这句话说明手印的位置,男子穿着时在背后,女子穿着时在乳房上。

元无王也:意思是“实际上并没有国王”,这里的“元”是“原”的通假字。

粳米:指优质的稻米。

焦者:指被火烧焦的米粒。

疟:即疟疾,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评注

乾陀国,昔有王神男多谋,号伽当。讨袭诸国,所向悉降。

此句开篇点明乾陀国的历史背景,伽当王的形象被塑造为一位智勇双全的君主。‘神男多谋’四字,既突出了他的神异之处,又强调了他的智谋。‘讨袭诸国,所向悉降’则展现了他在征战中的强大力量,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五天竺国,得上细緤二条,自留一,一与妃。

此句叙述伽当王在征战过程中,从五天竺国获得珍贵的细緤。‘上细緤’二字,表明这种緤材质上乘,价值不菲。伽当王将其中一条留给自己,一条赠予妃子,体现了他的慷慨与关爱。

妃因衣其緤谒王。緤当妃乳上,有郁金香手印迹,王见惊恐,谓妃曰:‘尔忽衣此手迹衣服何也?’

此句描绘了妃子穿着带有郁金香手印迹的緤衣服觐见王的故事。‘因衣其緤谒王’表明妃子穿着緤是为了见王,而‘緤当妃乳上,有郁金香手印迹’则揭示了緤的特殊之处。王见到手印迹后,‘见惊恐’表现了他的震惊与不安,为后续剧情埋下伏笔。

妃言向王所赐之緤。王怒,问藏臣,藏臣曰:‘緤本有是,非臣之咎。’

此句中,妃子解释緤的来源,王却因此事愤怒,质问藏臣。‘王怒’二字,突出了王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暗示了緤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藏臣的回答‘緤本有是,非臣之咎’则表明他对此事并不知情,为剧情发展增添了悬念。

王追商者问之。商言天竺国娑陀婆恨王,有宿愿。每年所赋细緤,并重叠积之,手染郁金,柘于緤上,千万重手印即透。

此句中,王继续追查緤的来源,商人的回答揭示了緤背后的秘密。‘娑陀婆恨王’与‘宿愿’表明了緤的来历,同时也暗示了两国之间的恩怨。商人所描述的緤的制作过程,‘手染郁金,柘于緤上,千万重手印即透’则进一步加深了緤的特殊性。

丈夫衣之,手印当背;妇人衣之,手印当乳。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緤的特殊之处,即根据穿着者的性别,手印迹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这一设定为后续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王令左右披之,皆如商者。

此句描述了王让左右试穿緤,结果都与商人描述的一致。这进一步证实了商人的话,也为王的决定提供了依据。

王因叩剑曰:‘吾若不以此剑裁娑陀恨王手足,无以寝食。’乃遣使就南天竺,索娑陀婆恨王手足。

此句中,王下定决心要报复娑陀婆恨王,‘叩剑’二字表现了他的坚定决心。派遣使者去南天竺索要娑陀婆恨王的手足,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伏笔。

使至其国,娑陀婆恨王与群臣绐报曰:‘我国虽有王名娑陀婆恨,元无王也,但以金为王,设于殿上。凡统领教习,皆臣下耳。’

此句中,使者到达娑陀婆恨王的国家,却得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复。娑陀婆恨王以金人为王,实际上并无真正的王,这一设定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王遂起象马兵,南讨其国。

此句描述了伽当王为了报复娑陀婆恨王,率领象马兵南征。‘起象马兵’表现了他的军队实力,为后续的战斗埋下伏笔。

国隐其王于地窟中,铸金人,来迎伽王。

此句中,娑陀婆恨王为了应对伽当王的进攻,将真正的王隐藏在地窟中,并铸造金人来迎接伽王。这一举动既体现了娑陀婆恨王的机智,又为故事增添了神秘感。

伽王知其伪,且自恃神力,因断金人手足。

此句中,伽当王识破了娑陀婆恨王的计谋,并凭借自己的神力,将金人的手足打断。这一举动展现了伽当王的勇敢与智慧。

娑陀婆恨王于窟中,手足悉皆自落。

此句描述了娑陀婆恨王在地窟中,因为伽当王的力量,手足纷纷脱落。这一结局既符合故事的主题,又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乾陀国者,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焦者,于今尚存。

此句转述了乾陀国的另一段历史,尸毗王的仓库被火焚毁,但其中焦米却得以保存至今。‘尸毗王’与‘仓库’为读者提供了新的历史背景。

服一粒,永不患疟。

此句揭示了焦米的神奇功效,即服用一粒焦米可以永远免除疟疾的困扰。这一设定为故事增添了奇幻色彩,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索。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11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