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孔子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孔子-原文

孔子行游,马逸食稼,野人怒,絷其马。

子贡往说之,卑词而不得。

孔子曰:“夫以人之所不能听说人,譬以太牢享野兽,以《九韶》乐飞鸟也!”

乃使马圉往,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予不游西海也,吾马安得不犯子之稼?”

野人大喜,解马而予之。

[冯述评]

人各以类相通。

述《诗》《书》于野人之前,此腐儒之所以误国也。

马圉之说诚善,假使出子贡之口,野人仍不从。

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

然则孔子曷不即遣马圉,而听子贡之往耶?

先遣马圉,则子贡之心不服;

既屈子贡,而马圉之神始至。

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

后世以文法束人,以资格限人,又以兼长望人,天下事岂有济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孔子-译文

孔子在旅行时,他的马跑出去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很生气,把马扣留了。

子贡去劝说农民,用谦卑的言辞但没有成功。

孔子说:“用人们听不懂的话去说服人,就像用太牢(古代祭祀用的大牲)去喂野兽,用《九韶》这样的高雅音乐去娱乐飞鸟一样!”

于是孔子派马夫去,马夫对农民说:“你不耕种东海,我不游历西海,我的马怎么会不吃你的庄稼呢?”

农民非常高兴,解开了马并归还了。

[冯述评论]

人们各自以同类相通。

在农民面前讲述《诗》《书》,这是腐儒误国的原因。

马夫的话确实很好,但如果这些话出自子贡之口,农民仍然不会听从。

为什么呢?因为外表和本质不同,精神已经分离了。

那么孔子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派马夫去,而让子贡去呢?

如果先派马夫去,子贡的心里会不服;

先让子贡去尝试,马夫的精神才能发挥作用。

圣人了解人的情感,所以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后世用法律约束人,用资格限制人,又希望人具备多种才能,天下的事情怎么可能成功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孔子-注解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

子贡:孔子的弟子之一,名端木赐,以口才和外交才能著称。

马圉:古代负责养马的小官,这里指孔子的马夫。

太牢:古代祭祀时用的最高规格的祭品,通常指牛、羊、猪三牲。

九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雅音乐,相传为舜帝所作。

野人:古代指居住在郊野的平民,与城市中的士人相对。

腐儒:指那些拘泥于书本知识、不切实际的读书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孔子-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孔子与野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孔子作为圣人的智慧和处世之道。孔子在遇到马逸食稼的困境时,首先派遣子贡去说服野人,但子贡的言辞虽然谦卑,却未能打动野人。孔子随后派遣马圉前去,马圉以简单直接的语言与野人沟通,最终成功解围。

这一情节反映了孔子对不同人群的深刻理解。子贡虽然口才出众,但他的言辞过于文雅,与野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符,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马圉作为马夫,其言辞朴实无华,更贴近野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能够迅速获得野人的认同。

孔子在此事中的处理方式,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他不仅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还能够在关键时刻调整策略,以达到最佳效果。这种智慧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后世的管理和领导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冯述的评注进一步强调了孔子处理此事的高明之处。他指出,孔子之所以先派遣子贡,是为了让子贡在失败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心服口服地接受马圉的成功。这种先屈后伸的策略,不仅体现了孔子对弟子心理的准确把握,也展示了他作为教育家的良苦用心。

此外,这段古文还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子贡作为士人,其言辞和思维方式与野人存在较大差异,而马圉作为底层劳动者,则能够更好地理解野人的处境和需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层分化,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跨文化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孔子作为圣人的智慧和处世之道,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的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对现代社会中的管理和沟通艺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孔子》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0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