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原文
寒山子轩辕弥明蔡少霞郑居中伊用昌
寒山子
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
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
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
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
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
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
十余年忽不复见,咸通十二年,毗陵道士李褐,性褊急,好凌侮人。
忽有贫士诣褐乞食,褐不之与,加以叱责。
贫者唯唯而去。
数日,有白马从白衣者六七人诣褐,褐礼接之。
因问褐曰:‘颇相记乎?’
褐视其状貌,乃前之贫士也。
逡巡欲谢之,惭未发言。
忽语褐曰:‘子修道未知其门,而好凌人侮俗,何道可冀?子颇知有寒山子邪?’
答曰:‘知。’
曰:‘即吾是矣。吾始谓汝可教,今不可也。
修生之道,除嗜去欲,啬神抱和,所以无累也;
内抑其心,外检其身,所以无过也;
先人后己,知柔守谦,所以安身也;
善推于人,不善归诸身,所以积德也;
功不在小,立之无怠,过不在大,去而不贰,所以积功也。
然后内行充而外丹至,可以冀道于仿佛耳。
子之三毒未剪,以冠簪为饰,可谓虎豹之鞟,而犬豕之质也。’
出门乘马而去,竟不复见。(出《仙传拾遗》)
轩辕弥明
轩辕弥明者,不知何许人。
在衡湘间来往九十余年,善捕逐鬼物,能囚拘蛟螭虎豹,人莫知其寿。
进士刘师服,常于湘南遇之。
元和七年壬辰十二月四日,将自衡山游太白,还(明抄本还作过。)京师,与师服相值,师服招其止宿。
有校书郎侯喜,新有诗名,拥炉夜坐,与刘说诗。
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鬓黑面,长颈而高结喉。
中又作楚语,喜视之若无人。
弥明忽掀衣张眉,指炉中古鼎谓喜曰:‘子云能诗,与我赋此乎!’
师服以衡湘旧识,见其老貌,颇敬之,不知其有文也,闻此说大喜,即援笔而题其首两句曰:‘巧匠琢山骨,刳中事煎烹。’
次传喜与。
喜踊跃而缀其下曰:‘外苞乾藓文,中有暗浪惊。’
题讫吟之。
弥明哑然笑曰:‘子诗如是而已乎?’
即袖手竦肩,倚北墙坐,谓刘曰:‘吾不解世俗书,子为吾书之。’
因高吟曰:‘龙头缩菌蠢,豕腹胀彭亨。’
初不似经意,诗旨有似讯喜。
二子相顾愧骇,然欲以多穷之,即赋两句以援喜曰:‘大若烈士胆,圆如戴马缨。’
喜又成两句曰:‘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
弥明又令师服书曰:‘秋瓜来落蒂,冻芋强抽萌。’
师服又吟曰:‘磨砻去圭角,浮润著光精。’
讫,又授喜。
喜思益苦,务欲压弥明,每营度欲出口吻,吟声益悲,操笔欲书,将下复止,亦竟不能奇。
曰:‘旁有双耳穿,上为孤髻撑。’
吟竟,弥明曰:‘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声。’
其不用意如初,所言益奇,不可附说,语皆侵二子。
夜将阑,二子起谢曰:‘尊师非常人也,某等伏矣,愿为弟子,不敢更诗。’
弥明奋曰:‘不然。此章不可以不成也。’
谓刘曰:‘把笔把笔,吾与汝就之。’
即又连唱曰:‘何当出灰烛灺,无计离瓶罂。谬居鼎鼐间,长使水火争。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徒尔坚贞性,不过升合盛。宁依暖热敝,不与寒冷并。忽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岂能道仙药,但未污羊羹。区区徒自效,琐琐安足呈。难比俎豆用,不为手所隥。愿君勿嘲诮,此物方施行。’
师服书讫,即使读之,毕。
谓二子曰:‘此皆不足与语,此宁为文耶?吾就子所能而作耳,非吾之所学于师而能者也。
吾所能者,子皆不足以闻也,岂独文乎哉。吾闭口矣。’
二子大惧,皆起立床下,拜曰:‘不敢他有问也,愿一言而已,先生称‘吾不解人间书。’敢问解何书,请闻此而已?’
累问不应,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坐。
弥明倚墙睡,鼻息如雷鸣,二子但恐失色。
不敢喘息。
斯须,曙鼓冬冬。
二子亦困,遂坐睡,及觉惊顾,已失弥明所在。
问童奴,曰:‘天且明,道士起出门,若将便旋然,久不返,觅之已不见矣。’
二子惊惋自责,因携诗诣昌黎韩愈:‘问此何人也?’
愈曰:‘余闻有隐君子弥明,岂其人耶。’
遂为石鼎联句序,行于代焉。(出《仙传拾遗》)
蔡少霞
蔡少霞者,陈留人也。
性情恬和,幼而奉道。
早岁明经得第,选蕲州参军。
秩满,漂寓江浙间。
久之,再授兖州泗水丞。
遂于县东二十里买山筑室,为终焉之计。
居处深僻,俯瞰龟蒙,水石云霞,境象殊胜。
少霞世累早绝,尤谐夙尚。
偶一日沿溪独行,忽得美荫,因憩焉,神思昏然,不觉成寐。
因为褐衣鹿帻之人梦中召去,随之远游,乃至城廓一所。
碧天虚旷,瑞日瞳眬,人俗洁净,卉木鲜茂。
少霞举目移足,惶惑不宁,即被导之令前。
经历门堂,深邃莫测,遥见玉人当轩独立,少霞遽修敬谒。
玉人谓曰:‘愍子虔心,今宜领事。’
少霞靡知所谓,复为鹿帻人引至东廊,止于石碑之侧。
谓少霞曰:‘召君书此,贺遇良因。’
少霞素不工书,即极辞让。
鹿帻人曰:‘但按文而录,胡乃拒违。’
俄有二童,自北而来,一捧牙箱,内有两幅紫绢文书,一斋笔砚。
即付少霞,凝神搦管,顷刻而毕,因览读之,已记于心矣。
题云:‘苍龙溪新宫铭,紫阳真人山玄卿撰。良常西麓,源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轘轘。雕珉盘础,镂檀楝臬。碧瓦鳞差,瑶瑎昉截。阁凝瑞霞,楼横祥霓。驺虞巡徼,昌明捧阂。珠树矰连,玉泉矩泄。灵飚遐集,圣日俯晰。太上游诣,无极便阙。百神守护,诸真班列。仙翁鹄立,道师水洁。饮玉成浆,馔琼为屑。桂旗不动,兰幄互设。妙乐兢奏,流铃间发。天簌虚徐,风箫泠澈。凤歌谐律,鹤舞会节。三变玄云,九成绛雪。易迁徒语,童初讵说。’
方更周视,遂为鹿帻人促之,忽遽而返,醒然遂寤。
急命纸笔,登即纪录。
自是兖豫好奇之人,多诣少霞,谒访其事。
有郑还古者,为立传焉。
且少霞乃孝廉一叟耳,固知其不妄矣。
(出《集异记》)
郑居中
郑舍人居中,高雅之士,好道术。
常遇张山人者,多同游处,人但呼为小张山人,亦不知其所能也。
居襄汉间,除中书舍人,不就。
开成二年春,往东洛嵩岳,携家僮三四人,与僧登历,无所不到,数月淹止。
日晚至一处,林泉秀洁,爱甚忘返。
会院僧不在,张烛热火将宿,遣仆者求之,兼取笔,似欲为诗者。
操笔之次,灯灭火尽。
一僮在侧,闻郑公仆地之声。
喉中气粗,有光如鸡子,绕颈而出。
遽吹薪明之,已不救矣。
纸上有四字云:‘香火愿毕。’
毕字仅不成。
后居山者及猎人时见之,衣服如游涉之状。
当应是张生潜出言其终竟之日,郑公舍家以避耳,若此岂非达命者欤?
(出《逸史》)
伊用昌
熊皦补阙说:顷年,有伊用昌者,不知何许人也。
其妻甚少,有殊色,音律女工之事,皆曲尽其妙。
夫虽饥寒丐食,终无愧意。
或有豪富子弟,以言笑戏调,常有不可犯之色。
其夫能饮,多狂逸,时人皆呼为伊风子。
多游江左庐陵宜春等诸郡,出语轻忽,多为众所击。
爱作《望江南》词,夫妻唱和。
或宿于古寺废庙间,遇物即有所咏,其词皆有旨。
熊只记得咏鼓词云:‘江南鼓,梭肚两头栾。钉着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漫。’
余多不记。
江南有芒草,贫民采之织屦。
缘地上卑湿,此草耐水,而贫民多着之。
伊风子至茶陵县门,大题云:‘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
时县官及胥吏大为不可,遭众人乱殴,逐出界。
江南人呼轻薄之词为覆窠,其妻告曰:‘常言小处不要覆窠,而君须要覆窠之。譬如骑恶马,落马足穿镫,非理伤堕一等。君不用苦之。’
如是夫妻俱有轻薄之态。
天祐癸酉年,夫妻至抚州南城县所,有村民毙一犊。
夫妻丐得牛肉一二十觔,于乡校内烹炙,一夕俱食尽。
至明,夫妻为肉所胀,俱死于乡校内。
县镇吏民,以芦席裹尸,于县南路左百余步而瘗之。
其镇将姓丁,是江西廉使刘公亲随,一年后得替归府,刘公已薨。
忽一旦于北市棚下,见伊风子夫妻,唱望江南词乞钱。
既相见甚喜,便叙旧事。
执丁手上酒楼,三人共饮数郖。
丁大醉而睡,伊风子遂索笔题酒楼壁云:‘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从玄不复玄。已在淮南鸡犬后,而今便到玉皇前。’
题毕,夫妻连臂高唱而出城,遂渡江至游帷观,题真君殿后,其御云:‘定亿万兆恒沙军国主南方赤龙神王伊用昌。’
词云:‘日日祥云瑞气连,应侬家作大神仙。笔头洒起风雷力,剑下驱驰造化权。更与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题罢,连臂入西山。
时人皆见蹑虚而行,自此更不复出。
其丁将于酒楼上醉醒,怀内得紫金一十两。
其金并送在淮海南城县。
后人开其墓,只见芦席两领,裹烂牛肉十余觔,臭不可近,余更无别物。
熊言六七岁时,犹记识伊风子。
或着道服,称伊尊师。
熊尝于顶上患一痈疖,疼痛不可忍。
伊尊师含三口水,噀其痈便溃,并不为患。
至今尚有痕在。
熊言亲睹其事,非谬说也。
(出《玉堂闲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译文
寒山子
寒山子这个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在大历年间,他隐居在天台山的翠屏山。那座山非常幽深,夏天的时候还有雪,也被称为寒岩,因此他自称寒山子。他喜欢写诗,每当写完一篇或一句诗,就会把它题写在树间的石头上。有些喜欢多事的人,跟随着记录下来,总共有三百多首诗,大多是描述山林幽静的景象,或者讽刺时弊,能够警醒世人。桐柏的征君徐灵府,为这些诗做了序言并收集整理,分为三卷,流传于世。十多年后,寒山子忽然不再出现。咸通十二年的某一天,毗陵的道士李褐,性格急躁,喜欢欺凌侮辱人。有一天,有个贫穷的人来向李褐乞食,李褐不仅不给,还加以斥责。那个贫穷的人只好唯唯诺诺地离开。几天后,有六七个穿着白衣的人骑白马来拜访李褐,李褐礼貌地接待了他们。他们问李褐:‘你还记得那个人吗?’李褐看到他们的样子,认出就是之前那个贫穷的人。他犹豫着想要道歉,但感到羞愧,没有开口。突然他对李褐说:‘你修道还不知道门径,却喜欢欺凌人,侮辱风俗,你有什么希望得到道呢?你知道寒山子吗?’李褐回答说:‘知道。’对方说:‘我就是寒山子。我起初以为你可以教导,但现在看来不行了。修行的道路,要除去贪欲,保持内心的平和,这样才能没有牵挂;内心抑制自己的欲望,外表检点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没有过错;先考虑他人,后考虑自己,知道柔顺守谦,这样才能安心;善于推功于人,不好的事情归咎于自己,这样才能积累美德;功绩不在于大小,建立它不怠慢,过错不在于大小,改正它不犹豫,这样才能积累功德。然后内心修行充实,外在的丹药自然到来,这样就可以在模糊中追求道了。你的三种恶习还没有剪除,用帽子簪子作为装饰,就像虎豹的皮毛,却有着犬豕的本质。’说完,他出门骑马离去,再也没有出现过。(出自《仙传拾遗》)
轩辕弥明
轩辕弥明这个人,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在衡湘地区来往了九十多年,擅长捕捉鬼怪,能够囚禁蛟龙、老虎、豹子等,没有人知道他的年龄。进士刘师服,经常在湘南遇到他。元和七年壬辰年十二月四日,轩辕弥明准备从衡山游历到太白山,然后返回京师,在路上遇到了刘师服。刘师服邀请他留下来住宿。有个校书郎侯喜,新近有诗名,在炉火边夜坐,和刘师服谈论诗歌。轩辕弥明坐在他们旁边,长相非常丑陋,白发黑面,长颈高喉结。他说话还带着楚地的口音,侯喜对他视若无睹。轩辕弥明突然掀开衣服,扬起眉毛,指着炉子里的古鼎对侯喜说:‘你自诩能诗,和我一起赋诗如何!’刘师服因为和轩辕弥明在衡湘地区有旧交,看到他苍老的外貌,很尊敬他,但不知道他还有文采,听到他这么说,非常高兴,立刻拿起笔写下开头两句:‘巧匠琢山骨,刳中事煎烹。’然后传给侯喜。侯喜兴奋地接着写下两句:‘外苞乾藓文,中有暗浪惊。’写完就吟诵起来。轩辕弥明哑然一笑说:‘你的诗就这样吗?’他放下手,耸起肩膀,靠在北墙上坐着,对刘师服说:‘我不懂世俗的文字,你帮我写吧。’于是他高声吟诵:‘龙头缩菌蠢,豕腹胀彭亨。’起初看起来并不用心,但诗的意境却像是询问侯喜。两个年轻人互相看着,又惊又怕,但又想用更多的诗句来压倒轩辕弥明,于是他们各自写了两句来帮助侯喜:‘大若烈士胆,圆如戴马缨。’侯喜又写了两句:‘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轩辕弥明又让刘师服写下:‘秋瓜来落蒂,冻芋强抽萌。’刘师服吟诵道:‘磨砻去圭角,浮润著光精。’写完后又传给侯喜。侯喜更加苦思冥想,想要压倒轩辕弥明,每次想要开口,吟诵的声音就更加悲凉,拿起笔又要写,但又停了下来,最终也没有写出什么奇句。他说:‘旁边有双耳穿,上为孤髻撑。’吟诵完毕,轩辕弥明说:‘时于蚯蚓窍,微作苍蝇声。’他似乎并不用心,但所说的更加奇特,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言语都直接攻击那两个年轻人。夜将尽了,两个年轻人起身告辞说:‘尊敬的先生不是普通人,我们拜服了,愿意成为您的弟子,不敢再写诗了。’轩辕弥明激动地说:‘不是这样的。这首诗不能不完成。’他对刘师服说:‘拿起笔来,我和你一起完成它。’于是他又连着吟诵道:‘何当出灰烛灺,无计离瓶罂。谬居鼎鼐间,长使水火争。形模妇女笑,度量儿童轻。徒尔坚贞性,不过升合盛。宁依暖热敝,不与寒冷并。忽罹翻溢愆,实负任使诚。陋质荷斟酌,狭中愧提擎。岂能道仙药,但未污羊羹。区区徒自效,琐琐安足呈。难比俎豆用,不为手所隥。愿君勿嘲诮,此物方施行。’刘师服写完,立刻读给他听,读完了。他对两个年轻人说:‘这些都不足以和你们说,这难道是文章吗?我只是根据你们的能力来写的,不是我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你们所听到的,我都不足以让你们听到,不仅仅是文章。我现在闭嘴了。’两个年轻人非常害怕,都站起来站在床下,拜说:‘不敢再问其他问题,只问一句话,先生你说‘我不懂人间的文字。’请问您懂什么书,请让我听听这个。’连续问了几次,轩辕弥明都没有回答,两个年轻人感到不舒服,就回到座位上。轩辕弥明靠墙睡觉,鼻息如雷鸣,两个年轻人只怕失色,不敢喘息。过了一会儿,晨钟敲响了。两个年轻人也困了,就坐着睡着了,等到醒来一看,轩辕弥明已经不见了。他们问童仆,童仆说:‘天快亮了,道士起床出门了,好像是要去方便,久久没有回来,去找他已经不见了。’两个年轻人又惊又惋惜,又自责,于是带着诗去见昌黎的韩愈,问:‘这是哪个人?’韩愈说:‘我听说有个隐士叫弥明,难道就是他吗。’于是韩愈为石鼎联句写了序言,流传于世。(出自《仙传拾遗》)
蔡少霞
蔡少霞是陈留人。性格平和,从小就信奉道教。年轻时就考中了明经科,被选为蕲州参军。任期满了之后,就在江浙一带漂泊。时间久了,又被任命为兖州泗水丞。于是就在县东二十里处买山建屋,作为自己终老之地。住处幽深偏僻,可以俯瞰龟蒙山,水石云霞,风景非常优美。少霞的世俗牵绊很早就断绝了,尤其喜欢道教。有一天,他沿着溪流独自行走,忽然找到了一片美丽的树荫,于是停下来休息,精神有些恍惚,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他梦见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头戴鹿皮帽的人把他叫去,跟着这个人远游,来到了一个城市。天空碧蓝开阔,阳光明媚,人们风俗洁净,花草树木茂盛。少霞抬头移动脚步,感到惶惑不安,随即被引导着向前走。经过门堂,深邃莫测,远远地看到一位玉人独立在窗户前,少霞立刻恭敬地拜见。玉人对他说:‘你的虔诚之心,现在应该接受指示。’少霞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又被鹿皮帽的人引到东廊,停在石碑旁边。对少霞说:‘请你写下这些,以庆祝遇到好缘分。’少霞一向不擅长书法,就极力推辞。鹿皮帽的人说:‘只管按照文字记录下来,何必拒绝呢。’不久有两个童子从北边走来,一个手捧牙箱,里面有两幅紫色的丝绸文书,一个拿着笔砚。就把这些交给少霞,他聚精会神地拿笔,一会儿就写完了,接着阅读,已经记在心里了。文书的题目是:‘苍龙溪新宫铭,紫阳真人山玄卿撰。良常西麓,源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轘轘。雕珉盘础,镂檀楝臬。碧瓦鳞差,瑶瑎昉截。阁凝瑞霞,楼横祥霓。驺虞巡徼,昌明捧阂。珠树矰连,玉泉矩泄。灵飚遐集,圣日俯晰。太上游诣,无极便阙。百神守护,诸真班列。仙翁鹄立,道师水洁。饮玉成浆,馔琼为屑。桂旗不动,兰幄互设。妙乐兢奏,流铃间发。天簌虚徐,风箫泠澈。凤歌谐律,鹤舞会节。三变玄云,九成绛雪。易迁徒语,童初讵说。’正在四处观看,鹿皮帽的人催促他,他匆忙返回,突然醒来。急忙命人拿纸笔,立刻记录下来。从此以后,兖豫地区的好奇之人,多来拜访少霞,询问这件事。有个叫郑还古的人,为他写了传记。而且少霞只是一个孝廉老者,当然知道这件事不是虚假的。(出自《集异记》)
郑舍人住在中间,是一个高雅的人,喜欢道教。经常遇到张山人,常一起游玩,人们只叫他小张山人,也不知道他有什么能力。住在襄汉之间,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但他没有接受。开成二年春天,他带着家僮三四人,去东洛嵩山,登山游览,无所不到,几个月都住在那里。傍晚时分,他们到了一个地方,树林和泉水都很美丽,非常喜欢,以至于忘记了返回。正好寺庙的僧人不在,他们点烛生火准备过夜,派仆人去找僧人,还取来笔,好像要写诗。他拿起笔的时候,灯灭了,火也熄了。旁边的一个僮子听到郑公仆倒的声音。他喉咙中发出粗重的呼吸声,有一团像鸡蛋一样大小的光绕着他的脖子出来。急忙吹燃柴火,但已经无法救活了。纸上写着四个字:‘香火愿毕。’‘毕’字只写了一半。后来住在山里的人和猎人时常看到他,穿着像是游玩的样子。这应该是张生在生前说出自己终老之日的预言,郑公为了躲避这件事而离开家,如果不是这样,难道不是看透命运的人吗?(出自《逸史》)
熊皦补阙说:近年来,有个叫伊用昌的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的妻子很年轻,容貌出众,音乐和女红之事都做得非常出色。即使丈夫饥寒交迫,乞讨食物,妻子也始终没有怨言。有些富家子弟用言语戏弄他,他总是显得不可侵犯。他的丈夫能喝酒,经常行为放荡,人们都叫他伊风子。他常常游历江左庐陵宜春等郡,说话轻率,常常被人责骂。他喜欢写《望江南》词,夫妻俩互相唱和。有时他们住在古寺或废庙里,看到什么就即兴吟咏,他的词都有深意。熊只记得他吟咏鼓词说:‘江南鼓,梭肚两头栾。钉着不知侵骨髓,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漫。’其他的不记得了。江南有一种芒草,贫民用来编织草鞋。因为地上潮湿,这种草耐水,贫民多穿它。伊风子到茶陵县门口,大字题词说:‘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当时县官和差役都认为这不妥,遭到众人殴打,被赶出了县界。江南人称轻薄之词为‘覆窠’,他的妻子告诉他:‘常言小处不要覆窠,而你却要覆窠。比如骑坏马,掉下来脚穿铁镫,不合理地受伤。你不要这样。’就这样,夫妻俩都有轻薄之态。天祐癸酉年,夫妻俩到抚州南城县,有个村民打死了一头小牛。夫妻俩讨来一二十斤牛肉,在乡校内烹煮,一晚上就吃完了。第二天,夫妻俩因为吃肉胀死了,在乡校内。县镇官吏和百姓,用芦席包裹尸体,在县南路左边一百多步的地方埋葬了。那个镇的将领姓丁,是江西廉使刘公的亲随,一年后调回府里,刘公已经去世。有一天,他在北市棚下,突然看到伊风子夫妻,唱着《望江南》词乞钱。见面后非常高兴,就谈论起往事。他拉着丁手去酒楼,三个人一起喝了好多酒。丁喝醉了就睡着了,伊风子就索要笔在酒楼墙上题词说:‘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从玄不复玄。已在淮南鸡犬后,而今便到玉皇前。’题完,夫妻俩携手高唱着出了城,就渡江到了游帷观,题在真君殿后面,写着:‘定亿万兆恒沙军国主南方赤龙神王伊用昌。’词中说:‘日日祥云瑞气连,应侬家作大神仙。笔头洒起风雷力,剑下驱驰造化权。更与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题完,夫妻俩携手进入西山。当时的人都看到他们腾云驾雾而行,从此就再也没有出来。那个丁在酒楼上醉醒后,怀中摸到十两紫金,这金子都送到了淮海南城县。后来有人打开他的墓,只见两领芦席,包裹着烂牛肉十多斤,臭得让人无法靠近,再也没有其他东西。熊说六七岁的时候,还认识伊风子。他有时穿着道袍,自称伊尊师。熊曾经头上长了一个痈疖,疼得无法忍受。伊尊师含了三口水,喷在痈疖上,痈疖就溃烂了,再也没有疼痛。到现在还留着疤痕。熊亲眼看到这件事,不是虚假的言论。(出自《玉堂闲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注解
寒山子:寒山子是唐代一位隐士,其真实姓名不详,隐居在天台山翠屏山,自号寒山子。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对时态的讽刺,反映了唐代文人的隐逸情怀。
轩辕弥明:轩辕弥明是传说中的仙人,擅长捕捉鬼怪,能够驯服蛟龙、虎豹等猛兽。他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绘为神秘而高深莫测。
蔡少霞:蔡少霞,人名,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
郑居中:郑居中,人名。
伊用昌:伊用昌,人名。
大历中:大历是唐朝的一个年号,指公元766年至779年,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天台翠屏山:天台山位于浙江省,翠屏山是天台山的著名景点之一,以自然风光著称。
桐柏征君徐灵府:桐柏征君徐灵府是唐代文学家,曾为寒山子的诗作作序。
校书郎侯喜:校书郎是古代官职,侯喜是唐代诗人,因诗名而受到轩辕弥明的赏识。
昌黎韩愈: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被侯喜和师服询问轩辕弥明的身份时,韩愈认为他就是传说中的隐君子弥明。
陈留人:陈留,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
性情恬和:性情温和,性格平和。
奉道:信奉道教。
明经得第:通过明经考试获得功名。
选蕲州参军:被选为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的参军。
秩满:官职任期届满。
漂寓:漂泊寄居。
江浙间:江浙地区,即今江苏省和浙江省。
兖州泗水丞:兖州泗水县(今山东省泗水县)的县丞。
筑室:建造房屋。
终焉之计:安度晚年之计。
龟蒙:山名,指龟山和蒙山。
神思昏然:神志不清,昏昏欲睡。
褐衣鹿帻:穿着粗布衣服,头戴鹿皮帽。
城廓:城池。
碧天虚旷:碧蓝的天空空旷无垠。
瑞日瞳眬:吉祥的太阳显得朦胧。
卉木鲜茂:花草树木鲜嫩茂盛。
玉人:指仙人。
玉人当轩独立:玉人站在轩窗前独立。
领事:接受指示。
紫阳真人山玄卿:紫阳真人,道教中的人物;山玄卿,人名。
紫绢文书:用紫色丝绸制成的文书。
牙箱:古代官员携带的文书箱。
鹤帻人:头戴鹤皮帽的人,指仙人。
孝廉一叟:孝廉,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一叟,一位老者。
道术:道教修炼的方法和技艺。
张山人:张山人,人名。
中书舍人:中书省的官员。
东洛嵩岳:东都洛阳的嵩山。
淹止:停留。
香火愿毕:愿望完成。
芒草:一种耐水的草本植物。
茶陵县:今湖南省茶陵县。
覆窠:轻薄之词。
望江南:词牌名。
茶陵一道好长街:茶陵县的一条长街。
锤芒织草鞋:用芒草编织草鞋。
玉皇:道教中的最高神。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茶陵县门:茶陵县的城门。
酒楼:酒店。
淮海南城县:淮河以南的南城县。
芦席:用芦苇编织的席子。
痈疖:皮肤上的化脓性炎症。
顶上患一痈疖:头上长了一个痈疖。
噀其痈:喷洒其痈疖。
顶上:头顶。
玉堂闲话:古代笔记小说集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评注
蔡少霞者,陈留人也。性情恬和,幼而奉道。此句点明了蔡少霞的籍贯、性格和信仰,体现了道家思想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性情恬和’与‘幼而奉道’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蔡少霞的纯真与坚定。
早岁明经得第,选蕲州参军。秩满,漂寓江浙间。此两句描述了蔡少霞的仕途经历,‘明经得第’表现了他的学识和才华,‘漂寓江浙间’则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遂于县东二十里买山筑室,为终焉之计。居处深僻,俯瞰龟蒙,水石云霞,境象殊胜。这一段描绘了蔡少霞的隐居生活,‘买山筑室’表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水石云霞’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少霞世累早绝,尤谐夙尚。偶一日沿溪独行,忽得美荫,因憩焉,神思昏然,不觉成寐。这一段通过‘世累早绝’和‘神思昏然’等词语,突出了蔡少霞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因为褐衣鹿帻之人梦中召去,随之远游,乃至城廓一所。碧天虚旷,瑞日瞳眬,人俗洁净,卉木鲜茂。此段描绘了蔡少霞梦中经历的仙境,‘褐衣鹿帻之人’和‘碧天虚旷’等形象,表现了道家思想中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
少霞举目移足,惶惑不宁,即被导之令前。经历门堂,深邃莫测,遥见玉人当轩独立,少霞遽修敬谒。此段通过‘举目移足’和‘惶惑不宁’等词语,展现了蔡少霞在仙境中的心理变化,同时也表现了道家思想中的谦卑与敬畏。
玉人谓曰:‘愍子虔心,今宜领事。’少霞靡知所谓,复为鹿帻人引至东廊,止于石碑之侧。谓少霞曰:‘召君书此,贺遇良因。’此段表现了蔡少霞在仙境中的奇妙经历,‘愍子虔心’和‘领事’等词语,揭示了道家思想中的修行与悟道。
郑居中,郑舍人居中,高雅之士,好道术。此句点明了郑居中的身份和性格,‘高雅之士’和‘好道术’表明了他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常遇张山人者,多同游处,人但呼为小张山人,亦不知其所能也。此句介绍了张山人的身份和与郑居中的关系,‘亦不知其所能也’则暗示了张山人的神秘与超脱。
熊皦补阙说:顷年,有伊用昌者,不知何许人也。此句介绍了伊用昌的身份和背景,‘不知何许人也’则表明了他的神秘与传奇。
伊风子至茶陵县门,大题云:‘茶陵一道好长街,两畔栽柳不栽槐。夜后不闻更漏鼓,只听锤芒织草鞋。’此句通过伊风子的诗词,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讽刺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其丁将于酒楼上醉醒,怀内得紫金一十两。其金并送在淮海南城县。此句描述了伊风子夫妻的神秘经历,‘紫金’和‘淮南海城县’等词语,增加了故事的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