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仙四-原文
明星玉女昌容园客妻太玄女西河少女梁玉清江妃毛女秦宫人钩翼夫人南阳公主程伟妻梁母董永妻酒母女儿
明星玉女
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山顶石龟,其广数亩,高三仞。其侧有梯磴,远皆见。玉女祠前有五石臼,号曰玉女洗头盆。其中水色,碧绿澄澈,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内有玉石马一匹焉。(出《集仙录》)
昌容
昌容者,商王女也,修道于常山,食蓬蔂根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草,鬻与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往来城市,世世见之。远近之人,奉事者千余家,竟不知其所修之道。常行日中,不见其影。或云:“昌容能炼形者也。”忽冲天而去。(出女仙传)
园客妻
园客妻,神女也。园客者,济阴人也,美姿貌而良,邑人多欲以女妻之,客终不娶。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服食其实。忽有五色蛾集香草上。客收而存之以布。生华蚕焉。至蚕出时,有一女自来助客养蚕,亦以香草饲之。蚕壮,得茧百三十枚。茧大如瓮,每一茧,缲六七日乃尽。缲讫,此女与园客俱去,济阴今有华蚕祠焉。(出《女仙传》)
太玄女
太玄女,姓颛,名和,少丧父。或相其母子,皆曰不寿。恻然以为忧。常曰:“人之处世,一失不可复生。况闻寿限之促,非修道不可以延生也。”遂行访明师,洗心求道,得王子之术。行之累年,遂能入水不濡。盛雪寒时,单衣冰上,而颜色不变,身体温暖,可至积日。又能徙官府宫殿城市屋宅于他处,视之无异,指之即失其所在,门户椟柜有关钥者,指之即开,指山山摧,指树树拆,更指之,即复如故。将弟子行山间,日暮,以杖叩石,即开门户。入其中,屋宇床褥帏帐,廪供酒食如常。虽行万里,所在常尔。能令小物忽大如屋,大物忽小如毫芒。或吐火张天,嘘之即灭。又能坐炎火之中,衣履不燃。须臾之间,或化老翁,或为小儿,或为车马,无所不为。行三十六术甚效,起死回生,救人无数。不知其何所服食,亦无得其术者。颜色益少,鬓发如鸦。忽白日升天而去。(出《女仙传》)
西河少女
西河少女者,神仙伯山甫外甥也。山甫雍州人,入华山学道,精思服食,时还乡里省亲族。二百余年,容状益少。入人家,即知其家先世已来善恶功过,有如目击。又知将来吉凶,言无不效。见其外甥女年少多病,与之药。女服药时,年已七十,稍稍还少,色如婴儿。汉遣使行经西河,于城东见一女子,笞一老翁。头白如雪,跪而受杖。使者怪而问之,女子答曰:“此是妾儿也。昔妾舅伯山甫,得神仙之道,隐居华山中。悯妾多病,以神药授妾,渐复少壮。今此儿,妾令服药不肯,致此衰老,行不及妾,妾恚之,故因杖耳。”使者问女及儿年各几许,女子答云:“妾年一百三十岁,儿年七十一矣。”此女亦入华山而去。(出《女仙传》)
梁玉清
《东方朔内传》云,秦并六国,太白星窃织女侍儿梁玉清、卫承庄,逃入卫城少仙洞,四十六日不出。天帝怒,命五岳搜捕焉。太白归位,卫承庄逃焉。梁玉清有子名休,玉清谪于北斗下。常春,其子乃配于河伯,骖乘行雨。子休每至少仙洞,耻其母淫奔之所,辄回驭,故此地常少雨焉。(出《独异志》)
江妃
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答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桔是橙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搴之,知吾为不逊也,愿请子佩。”二女:“桔是橙也,盛之以莒,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旁,卷其芝而茹之。”手解佩以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怀空无珠,二女忽不见。《诗》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言其以礼自防,人莫敢犯,况神仙之变化乎?(出《列仙传》)
毛女
毛女(女原作氏。据明抄本改),字玉姜,在华阴山中。山客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亡,流亡入山,道士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此。至西汉时,已百七十余年矣。(出《列仙传》)
秦宫人
汉成帝时,猎者于终南山中见一人,无衣服,身生黑毛。猎人欲取之,而其人逾坑越谷,有如飞腾,不可追及。于是乃密伺其所在,合围而得之。问之;言:“我本秦之宫人,闻关东贼至,秦王出降,宫室烧燔,惊走入山。饥无所餐,当饿死,有一老翁,教我食松叶松实。当时苦涩,后稍便之,遂不饥渴,冬不寒,夏不热。”计此女定是秦王子婴宫人,至成帝时,一百许岁,猎人将归,以谷食之。初时闻谷臭,呕吐,累日乃安。如是一年许,身毛稍脱落,转老而死。向使不为人所得,便成仙人也。(出《抱朴子》)
钩翼夫人
钩翼夫人,齐人也,姓赵,少好清净。病卧六年,右手卷,饮食少。汉武帝时,望气者云东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发其手而得玉钩,手得展。幸之,生昭帝。武帝寻害之,殡尸不冷而香。一月后,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为弋。(出《列仙传》)
南阳公主
汉南阳公主,出降王咸。
属王莽秉政,公主夙慕空虚,崇尚至道。
每追文景之为理世,又知武帝之世,累降神仙,谓咸曰:
“国危世乱,非女子可以扶持。但当自保恬和,退身修道,稍远嚣竞,必可延生。
若碌碌随时进退,恐不可免于支离之苦,奔迫之患也。
咸曰黾俯世禄,未从其言。
公主遂于华山结庐,栖止岁余。
精思苦切,真灵感应,遂舍庐室而去。
人或见之,徐徐绝壑,秉云气冉冉而去。
咸入山追之,越巨壑,升层巅,涕泗追望,漠然无迹。
忽于岭上见遗朱履一双,前而取之,已化为石。
因谓为公主峰,潘安仁为记,行于世。(出《集仙录》)
程伟妻
汉期门郎程伟妻,得道者也。
能通神变化,伟不甚异之。
伟当从驾出行,而服饰不备,甚以为忧。
妻曰:
“止阙衣耳,何愁之甚耶?”
即致两匹缣,忽然自至。
伟亦好黄白之术,炼时即不成,妻乃出囊中药少许,以器盛水银,投药而煎之,须臾成银矣。
伟欲从之受方。
终不能得。
云,伟骨相不应得。
逼之不已,妻遂蹶然而死。
尸解而去。(出《集仙录》)
梁母
梁母者,盱眙人也,寡居无子,舍逆旅于平原亭。
客来投憩,咸若还家。
客还钱多少,未尝有言。
客住经月,亦无所厌。
自家衣食之外,所得施之贫寒。
常有少年住经日,举动异常,临去曰:
“我东海小童也。
母亦不知小童何人也。
宋元徽四年丙辰,马耳山道士徐道盛暂至蒙阴,于蜂城西遇一青牛车,车自行。
(行云笈七签一一五作住)
见一童呼为徐道士前,道盛行进,去车三步许止。
又见二童子,年并十二三许,齐着黄衣,绛裹头上髻,容服端整,世所无也。
车中人遣一童子传语曰:
“我平原客舍梁母也,今被太上召还,应过蓬莱寻子乔,经太山考召,意欲相见,果得子来。
灵辔飘飘,岗崄巇(岗崄巇原作玄纲阴。据云笈七签改),津驿有限,日程三千(日程三千原作三日程三字。据云笈七签改)。
侍对在近,我心忧劳,便当乘烟三清,此三子见送到玄都国。
汝为我谢东方诸清信士女,太平在近,十有余一,好相开度,过此忧危。
举手谢云:
“太平相见。
驰车腾逝,极目乃没。
道盛还逆旅访之,正梁母度世日相见也。(出《集仙录》)
董永妻
董永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
主知其贤,与钱千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诣主,供其奴职。
道逢一妇人曰:
“愿为子妻。
遂与之俱。
主谓永曰:
“以钱丐君矣。
永曰:
“蒙君之恩,父丧收藏,永虽小人。
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主曰:
“妇人何能?”
永曰:
“能织。
主曰:
“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百匹具焉。(出《搜神记》)
酒母
酒母,阙下酒妇。
遇师呼于老者,不知何许人也。
年五十余,云已数百岁。
酒妇异之,每加礼敬。
忽来谓妇曰:
“急装束,与汝共应中陵王去。
是夜果有异人来,持二茅狗,一与于老,一与酒妇,俱令骑之,乃龙也。
相随上华阴山上,常大呼云:
“于老酒母在此。
(出《女仙传》)
女几
女几者,陈市上酒妇也,作酒常美。
仙人过其家饮酒,即以素书五卷质酒钱。
几开视之,乃仙方养性长生之术也。
几私写其要诀,依而修之。
三年,颜色更少,如二十许人。
数岁,质酒仙人复来,笑谓之曰:
“盗道无师,有翅不飞。
女几随仙人去,居山历年,人常见之。
其后不知所适,今所居即女几山也。(出《女仙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仙四-译文
明星玉女:明星玉女居住在华山上。她服用玉浆,白天就能升天。山顶有一块大石龟,面积数亩,高约三丈。旁边有石梯,从远处就能看到。玉女祠前有五个石臼,被称为玉女洗头盆。其中水色碧绿清澈,下雨不会溢出,干旱也不会减少。祠内有一匹玉石马。(出自《集仙录》)
昌容:昌容是商王的女儿,在常山修道,吃蓬蔂根两百多年,看起来像二十多岁的人。她能找到紫草,卖给染工,用钱帮助贫病的人,在城市间往来,世世代代都见到她。远近的人们都来侍奉她,有上千家,但没有人知道她修的是什么道。她常常在中午行走,看不到她的影子。有人说:‘昌容是能修炼身体的人。’突然冲天而去。(出自《女仙传》)
园客妻:园客的妻子是神女。园客是济阴人,长相英俊,性格善良,镇上很多人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他始终不娶。他常常种植五彩香草,积累了几十年,吃香草的果实。突然有五彩的蛾聚集在香草上。园客收集起来,用布包好。后来长出了美丽的蚕。当蚕孵化出来时,有一个女子自动来帮助园客养蚕,也用香草喂蚕。蚕长大后,得到一百三十个茧。茧的大小像大瓮,每个茧需要缫六七天才能完全缫完。缫完后,这个女子和园客一起离开了,济阴现在还有华蚕祠。(出自《女仙传》)
太玄女:太玄女,姓颛,名和,小时候丧父。有人相面说他们母子都不长寿。她很担忧。常说:‘人活在世上,一旦失去机会就无法复生。何况听到寿命短暂,不修道就无法延长寿命。’于是她四处寻找明师,洗心求道,得到了王子的技艺。修炼多年后,她能下水不湿身。在盛雪寒冷的时候,她只穿一件衣服站在冰上,脸色不变,身体温暖,可以持续几天。她还能将官府、宫殿、城市、房屋移动到其他地方,看起来毫无异样,一指就能消失。如果指着有关键的门户和箱子,一指就能打开,一指就能使山崩,树折,再指就恢复原状。她带着弟子在山中行走,傍晚时用拐杖敲击石头,就能打开门户。进去后,屋内、床铺、蚊帐、仓库、食物供应都和平时一样。即使行走了万里,所到之处都是如此。她能使小东西突然变大如房屋,大东西突然变小如毫毛。她还能吐火照亮天空,一吹就能熄灭。她还能坐在烈火中,衣服鞋子不燃烧。片刻之间,她能变成老翁、小孩、车马,无所不能。她能施展三十六种法术,效果显著,起死回生,救了无数人。不知道她吃什么,也没有人能学到她的法术。她的脸色越来越年轻,头发如乌鸦。突然在白天升天而去。(出自《女仙传》)
西河少女:西河少女是神仙伯山甫的外甥女。伯山甫是雍州人,进入华山学道,精心思考,服食丹药,时常回乡探望亲戚。两百多年来,她的容貌越来越年轻。进入人家,就能知道这家从古至今的善恶功过,就像亲眼所见。她还知道未来的吉凶,所说的话没有不灵验的。她看到自己的外甥女年轻多病,就给她药。外甥女服药时,已经七十岁,逐渐变得年轻,脸色像婴儿一样。汉朝派人经过西河,在城东看到一位女子,打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使者感到奇怪,问这位女子,女子回答说:‘这是我的儿子。以前我舅舅伯山甫得到了神仙之道,隐居在华山上。他怜悯我多病,给了我神药,我逐渐恢复了年轻。现在这个孩子,我让她服药她不肯,所以变得衰老,行动不及我,我为此生气,所以打他。’使者问女子和孩子的年龄,女子回答说:‘我一百三十岁,孩子七十一岁。’这位女子也进入了华山。(出自《女仙传》)
梁玉清:《东方朔内传》说,秦国统一六国时,太白星偷了织女的侍女梁玉清、卫承庄,逃入卫城少仙洞,四十六天不出来。天帝生气,命令五岳山搜捕她们。太白星归位后,卫承庄逃走了。梁玉清有一个儿子叫休,玉清被贬到北斗星下。那里四季如春,她的儿子就娶了河伯为妻,骑着马行云布雨。儿子休每次回到少仙洞,都因为这是他母亲淫奔的地方而感到羞耻,所以总是掉头回去,所以那里常常雨水稀少。(出自《独异志》)
江妃:郑交甫常常在汉江上游玩,看到两个女子,都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两颗大如鸡蛋的明珠。郑交甫看到后很喜欢,不知道她们是神仙。他对仆人说:‘我想下去请她们把珠子给我。’仆人说:‘这里的人,都擅长辞令,不要得罪了她们,否则会后悔。’郑交甫不听,就下去和她们说话:‘你们辛苦了。’两个女子回答说:‘客人辛苦了,我们有什么辛苦的呢?’郑交甫说:‘橘子是橙子,我把它装在竹篓里,让它随汉水漂流,我将沿着水边摘取,我知道这是不礼貌的,所以想请你们的珠子。’两个女子说:‘橘子是橙子,我把它装在草篓里,让它随汉水漂流,我将沿着水边吃它。’她们把手中的珠子解下来给了郑交甫,郑交甫接过来就怀揣着走了。走了几十步,他发现怀里什么都没有,两个女子也突然不见了。《诗经》中说:‘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意思是说她们用礼节自我保护,没有人敢侵犯,何况是神仙呢?(出自《列仙传》)
毛女:毛女(原作氏。根据明抄本改为姓),字玉姜,在华阴山中。山中的猎户世代都见到她。她的身体长满了毛,自称是秦始皇的宫人。秦朝灭亡后,她逃入山中,道士教她吃松叶,从此不再饥饿寒冷,身体变得轻盈。(出自《列仙传》)
秦宫人:汉成帝时期,猎人在终南山中看到一个人,没有穿衣服,身上长满了黑毛。猎人想要抓住他,但他跳过沟壑,像飞一样,无法追上。于是他秘密监视他的行踪,最终将他包围并捕获。问他,他说是秦朝的宫人,听说关东有贼来,秦王出城投降,宫室被烧毁,他惊慌失措地逃入山中。饥饿没有食物吃,快要饿死了,有一个老翁教他吃松叶和松子。当时很苦涩,后来逐渐适应了,就不再饥饿和口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算起来,这个女子在成帝时期已经一百多岁,猎人带她回去后,给她吃谷物。一开始她闻到谷物的味道就呕吐,过了几天才适应。就这样过了一年多,身上的毛逐渐脱落,最后老死。(出自《抱朴子》)
钩翼夫人:钩翼夫人是齐国人,姓赵,年轻时就喜欢清静。她卧病六年,右手卷曲,饮食很少。汉武帝时,望气的人说东北方向有贵人的气息,推算后找到了她,召她进宫。她的姿色非常出众,汉武帝打开她的手,发现里面有一只玉钩,她的手就展开了。汉武帝宠爱她,生下了昭帝。汉武帝不久后就害死了她,尸体不冷却散发着香气。一个月后,昭帝即位,重新安葬了她,棺材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双丝鞋,所以称她的宫殿为钩翼,后来避讳改为弋。(出自《列仙传》)
南阳公主:关于南阳公主的详细信息未提供,无法进行翻译。
汉代的南阳公主,下嫁给了王咸。当时王莽掌权,公主从小就向往虚空,崇尚最高深的道理。她常常怀念文景之治时期的治理方式,又知道汉武帝时期,多次有神仙降临,就对王咸说:“国家危难,世道混乱,女子是无法支撑的。我们只能保全自己,追求内心的平和,退隐修行,逐渐远离喧嚣和竞争,这样才能延长寿命。如果随波逐流,恐怕无法避免支离破碎的痛苦和追逼的困扰。”王咸却执着于世俗的俸禄,没有听从她的话。公主于是就在华山搭建了茅屋,住了快一年。她深思熟虑,真灵感应,于是离开了茅屋。有人看到她,慢慢地从深谷中消失,带着云气缓缓离去。王咸进入山中寻找她,越过巨大的山谷,登上山顶,泪流满面地寻找,却什么踪迹都没有。突然在山顶上看到一双遗落的红鞋,上前去取,鞋子已经变成了石头。因此人们称之为公主峰,潘安仁为她作记,流传于世。(出自《集仙录》)
汉代的期门郎程伟的妻子,是一位得道的人。她能够通神变化,但程伟并不觉得有什么奇特。程伟有一次随皇帝出行,但衣物不齐,非常烦恼。他的妻子说:“只是缺少衣服而已,何必如此忧愁?”随即送来了两匹绸缎,它们突然就出现在了面前。程伟也喜欢炼制金银之术,但炼制时总是失败,妻子就从她的袋子里拿出一小包药,用器皿装上水银,投入药中煎煮,不一会儿就变成了银。程伟想要向她学习秘方,但始终未能如愿。妻子说,程伟的骨骼相貌不适合修炼。妻子被逼得无法忍受,突然倒地而死,尸体也随之消散。(出自《集仙录》)
梁母是盱眙人,寡居没有儿子,在平原亭开了一家旅馆。客人来投宿,她都像对待家人一样热情。客人给的钱多少,她从不说什么。客人住了一个月,也没有任何不满。除了家里的衣物食物之外,她还将所得的钱施舍给穷人。经常有年轻人住上几天,举止异常,离开时说:“我是东海的小童。”梁母也不知道这个小童是谁。宋元徽四年丙辰年,马耳山的道士徐道盛临时到蒙阴,在蜂城西遇到一辆青牛车,车自行。(《云笈七签》作“住”)。他看到一个童子称呼他为徐道士,道盛行走上前去,离车三步左右停下。他又看到两个童子,年龄都在十二三岁左右,都穿着黄色的衣服,头上的发髻用红色包裹,容貌服饰非常端正,世间少见。车中的人派一个童子传话:“我是平原客舍的梁母,现在被太上老君召回,要去蓬莱寻找我的儿子乔,经过泰山接受考验,想要见你一面,果然见到了你。灵车飘飘,山路险峻,行程有限,日程三千。我的侍从就在附近,我心忧劳,就乘坐烟云三清,这三个孩子会送到玄都国。你代我向东方的清信士女们问好,太平就在眼前,还有十多年,希望他们能够超度,度过这个忧患。”她举手告别说:“太平相见。”车马疾驰而去,转眼间消失在视线中。道盛回到旅馆寻找,正好是梁母升仙的那一天。(出自《集仙录》)
董永的父亲去世,没有钱安葬,于是他把自己卖给了一个主人做奴隶。主人知道他贤良,给了他一千万钱让他去安葬父亲。董永服丧三年结束后,想要回到主人那里,继续做奴隶。在路上遇到一个妇人,说:“愿意做你的妻子。”于是他们一起走了。主人对董永说:“我已经用钱帮助你安葬了父亲。”董永说:“承蒙您的恩惠,我父亲的丧事得以妥善处理,我虽然是普通人,但一定会努力工作,以报答您的厚德。”主人说:“妇人能做什么?”董永说:“我会织布。”主人说:“如果你真的会织布,就让你妻子为我织一百匹绸缎。”于是董永的妻子开始为主人织布,十天后就织好了百匹。(出自《搜神记》)
酒母是宫门外的酒妇。遇到一个老者呼唤她,不知道他是谁。他五十多岁,说自己已经活了几百年。酒妇对他感到惊奇,常常以礼相待。有一天,老者忽然来对酒妇说:“赶快收拾行李,和我一起去中陵王那里。”那天晚上,果然有不同寻常的人来了,拿着两只茅狗,一只给了老者,一只给了酒妇,都让她骑上,原来是龙。她们跟着老者上了华阴山,老者常常大声呼喊:“于老酒母在这里。”(出自《女仙传》)
女几是陈市上的酒妇,她做的酒味道很好。仙人到她家喝酒,就用五卷素书作为酒钱。女几打开一看,发现是仙人的养性长生之术。女几私下抄录了其中的要诀,按照它修炼。三年后,她的脸色变得更加年轻,看起来像二十多岁的人。几年后,那个卖酒的仙人又来了,笑着对她说:“没有师傅指导,有翅膀也飞不起来。”女几跟着仙人去了山中,住了很多年,人们常常看到她。后来她不知所终,现在她住的地方就是女几山。(出自《女仙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仙四-注解
明星玉女:指居住在华山的仙女,以服食玉浆而闻名,据说能够白日升天。
昌容:商王之女,修道于常山,以食蓬蔂根修炼,颜容不老。
园客妻:神女,园客的妻子,种植五色香草,后有一女子协助其养蚕。
太玄女:姓颛,名和,修道有成,能够入水不濡、徙官府宫殿等神奇能力。
西河少女:神仙伯山甫的外甥女,修道有成,能够治愈疾病,年龄返老还童。
梁玉清:秦朝织女侍儿,与太白星私奔,后被天帝追捕。
江妃:汉江中的女神,美丽而神秘,拒绝与凡人交往。
毛女:华阴山中的女子,自称为秦始皇宫人,修道后身体生毛。
秦宫人:秦朝宫人,因秦亡而逃入山中,后得道成仙。
钩翼夫人:齐人,姓赵,修道有成,曾为汉武帝生昭帝。
南阳公主:指南阳的公主,具体故事未提及。
汉南阳公主:指汉朝时期南阳地区的公主,这里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公主,她的名字在文中没有提及。
出降王咸:出嫁给了王咸,出降是指女子出嫁。
王莽:新朝的开国皇帝,曾秉政,即掌握政权。
夙慕空虚:从小就向往清静无为的生活。
崇尚至道:推崇最高尚的道德。
文景之为理世:指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武帝之世:指西汉汉武帝时期,当时道教兴起,神仙思想盛行。
神仙:指传说中的长生不老、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
国危世乱:国家处于危机和混乱之中。
恬和:平静和顺。
嚣竞:喧嚣和竞争。
延生:延长寿命。
支离之苦:身体衰弱,痛苦不堪。
奔迫之患:被追逼的祸患。
期门郎:古代官名,是皇帝的亲信。
黄白之术:指炼金术,能够将普通金属炼制成黄金。
尸解:道教术语,指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肉体解体。
盱眙:古县名,位于江苏省。
逆旅:旅店。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太上:道教对最高神祇的称呼。
玄都国:道教传说中的仙境。
太平:指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
素书:指道教经典。
养性长生之术:指修炼身体和精神,以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
女几山:以女几命名的山,因女几在此修炼成仙而得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仙四-评注
汉南阳公主,出降王咸。属王莽秉政,公主夙慕空虚,崇尚至道。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南阳公主的背景,她嫁给了王咸,但王莽掌握政权,使得公主内心向往清静无为的生活,追求道家至理。
每追文景之为理世,又知武帝之世,累降神仙,谓咸曰:“国危世乱,非女子可以扶持。但当自保恬和,退身修道,稍远嚣竞,必可延生。若碌碌随时进退,恐不可免于支离之苦,奔迫之患也。”
公主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她向往文景之治的清明和武帝时期神仙降世的神秘,因此劝诫丈夫远离世俗纷争,专心修道,以求长生。
咸曰黾俯世禄,未从其言。公主遂于华山结庐,栖止岁余。
王咸未能理解妻子的志向,而公主则选择在华山结庐,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精思苦切,真灵感应,遂舍庐室而去。
公主的修炼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得到了真灵的感应,最终离开了庐室。
人或见之,徐徐绝壑,秉云气冉冉而去。
有人看到公主在山谷中缓缓离去,仿佛是凭依着云气飘然而去。
咸入山追之,越巨壑,升层巅,涕泗追望,漠然无迹。
王咸追寻妻子的踪迹,翻山越岭,泪水横流,但最终没有找到她的踪迹。
忽于岭上见遗朱履一双,前而取之,已化为石。
在山顶上,王咸发现了一双红色的鞋子,当他上前去取时,鞋子已经化为了石头。
因谓为公主峰,潘安仁为记,行于世。
这个故事被后人称为公主峰,并被潘安仁记录下来,流传于世。
汉期门郎程伟妻,得道者也。能通神变化,伟不甚异之。
程伟的妻子已经得道,能够通神变化,但程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特。
伟当从驾出行,而服饰不备,甚以为忧。
程伟即将出行,但发现自己的服饰不齐全,非常担忧。
妻曰:“止阙衣耳,何愁之甚耶?”即致两匹缣,忽然自至。
程伟的妻子告诉他不要担心,随即两匹细绢就出现在了面前。
伟亦好黄白之术,炼时即不成,妻乃出囊中药少许,以器盛水银,投药而煎之,须臾成银矣。
程伟也喜欢炼制金银,但总是失败,妻子便拿出一些药来,加水银煎煮,很快就变成了银。
伟欲从之受方。终不能得。
程伟想要学习妻子的炼制方法,但最终没有成功。
云,伟骨相不应得。
妻子告诉他,是因为他的骨相不适合修炼。
逼之不已,妻遂蹶然而死。
程伟的妻子被逼无奈,最终突然死去。
尸解而去。
她的尸体随后便消失了。
梁母者,盱眙人也,寡居无子,舍逆旅于平原亭。
梁母是盱眙人,寡居无子,她在平原亭开了一家旅店。
客来投憩,咸若还家。客还钱多少,未尝有言。
旅客来到旅店投宿,梁母就像对待家人一样,从不计较他们还多少钱。
客住经月,亦无所厌。
旅客在旅店住了好几个月,也没有任何不满。
自家衣食之外,所得施之贫寒。
梁母除了自己的生活费用之外,还将所得的钱财施舍给贫苦的人。
常有少年住经日,举动异常,临去曰:“我东海小童也。”
经常有年轻人住在旅店,举止异常,临走时说:“我是东海的小童。”
母亦不知小童何人也。
梁母也不知道这个小童是谁。
宋元徽四年丙辰,马耳山道士徐道盛暂至蒙阴,于蜂城西遇一青牛车,车自行。
在宋元徽四年,马耳山的道士徐道盛在蒙阴暂时停留,在蜂城西遇到了一辆自己行驶的青牛车。
见一童呼为徐道士前,道盛行进,去车三步许止。
他看到一个小孩呼唤他,于是徐道盛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停下来。
又见二童子,年并十二三许,齐着黄衣,绛裹头上髻,容服端整,世所无也。
他又看到了两个十二三岁的童子,他们都穿着黄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红色的发髻,衣着整洁,世间罕见。
车中人遣一童子传语曰:“我平原客舍梁母也,今被太上召还,应过蓬莱寻子乔,经太山考召,意欲相见,果得子来。
车中的人派一个童子传话给徐道盛说:“我是平原客舍的梁母,现在被太上老君召回,应该经过蓬莱寻找儿子乔,经过太山考试,想要见面,果然找到了你。
灵辔飘飘,岗崄巇(岗崄巇原作玄纲阴。据云笈七签改),津驿有限,日程三千(日程三千原作三日程三字。据云笈七签改)。
灵魂的车队飘然而至,山路险峻,驿站有限,日程只有三千。
侍对在近,我心忧劳,便当乘烟三清,此三子见送到玄都国。
我的侍从就在附近,我心忧劳,便要乘坐烟雾三清,这三个孩子将我送到玄都国。
汝为我谢东方诸清信士女,太平在近,十有余一,好相开度,过此忧危。
你代我向东方的清信士女们致意,太平即将到来,还有十多年,希望你们都能得到超度,度过这个忧患。
举手谢云:“太平相见。”驰车腾逝,极目乃没。
她举起手来,表示感谢:“太平相见。”然后车马飞驰而去,消失在视线中。
道盛还逆旅访之,正梁母度世日相见也。
徐道盛回到旅店,正好是梁母去世的那一天。
董永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
董永的父亲去世,没有钱安葬,于是他把自己卖为奴隶。
主知其贤,与钱千万遣之。
主人知道他贤良,给了他一千万钱让他去安葬父亲。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诣主,供其奴职。
董永守丧三年结束后,想要回到主人那里,继续做奴隶。
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
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妇人,说愿意做他的妻子,于是他们就一起走了。
主谓永曰:“以钱丐君矣。”永曰:“蒙君之恩,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主人对董永说:“我用钱雇佣了你。”董永说:“承蒙您的恩惠,我父亲的丧事得到了妥善处理,我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一定会勤奋工作,报答您的厚德。
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
主人说:“女人能做什么?”董永说:“她会织布。”主人说:“既然如此,就让她为我织一百匹细绢。
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百匹具焉。
于是董永的妻子就为主人织布,十天后就织好了百匹。
酒母,阙下酒妇。遇师呼于老者,不知何许人也。
酒母是阙下的酒妇,她遇到了一个叫于老的人,不知道他是谁。
年五十余,云已数百岁。
于老已经五十多岁,说他已经活了几百年。
酒妇异之,每加礼敬。
酒母对他感到非常惊奇,经常以礼相待。
忽来谓妇曰:“急装束,与汝共应中陵王去。”
有一天,于老对酒母说:“赶快收拾一下,跟我一起去见中陵王。
是夜果有异人来,持二茅狗,一与于老,一与酒妇,俱令骑之,乃龙也。
当天晚上,果然有奇怪的人来了,他们带来了两只茅狗,分别给了于老和酒母,让他们骑上,结果它们变成了龙。
相随上华阴山上,常大呼云:“于老酒母在此。”
他们一起上了华阴山,于老经常大声喊道:“于老酒母在这里。”
女几者,陈市上酒妇也,作酒常美。
女几是陈市上的酒妇,她做的酒味道很好。
仙人过其家饮酒,即以素书五卷质酒钱。
有一个仙人到她家喝酒,就用五卷素书作为酒钱。
几开视之,乃仙方养性长生之术也。
女几打开来看,发现是仙方养性长生之术。
几私写其要诀,依而修之。
女几偷偷地抄写了其中的要诀,并按照它修炼。
三年,颜色更少,如二十许人。
三年后,她的脸色变得更加年轻,看起来像二十多岁的人。
数岁,质酒仙人复来,笑谓之曰:“盗道无师,有翅不飞。”
几年后,那个质酒的仙人又来了,笑着对她说:“偷学道术没有师傅,有翅膀也飞不起来。”
女几随仙人去,居山历年,人常见之。
女几跟着仙人去了山中,在那里住了很多年,人们经常看到她。
其后不知所适,今所居即女几山也。
后来她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现在她住的地方就是女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