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四-褊急-原文
时苗王思李凝道尧君卿萧颖士裴枢崔珙韩皋杜佑皇甫湜段文昌李德裕李潘卢罕王珙高季昌
时苗
汉时苗为寿春令。谒治中蒋济,济醉,不见之。归而刻木人,书酒徒蒋济。以弓矢射之。牧长闻之,不能制。(出《独异志》)
王思
王思性急。执笔作书,蝇集笔端,驱去复来。思恚怒,自起逐之,不能得。还取笔掷地,蹋坏之。(出《魏略》,明抄本作出《魏书》)
李凝道
唐衢州龙游县令李凝道性褊急。姊男年七岁,故恼之。即往逐之,不及。遂饼诱得之,咬其胸背流血。姊救之得免。又乘驴于街中,有骑马人,靴鼻拨其膝,遂怒大骂,将殴之。走马遂无所及,忍恶不得,遂嚼路傍棘子血流(出《朝野佥载》)
尧君卿
唐贞观中,冀州武强丞尧君卿失马。既得贼,枷禁未决,君卿指贼面骂曰:老贼,吃虎胆来。敢偷我物!贼举枷击之,应时脑碎而死。(出《朝野佥载》)
萧颖士
唐萧颖士,开元中年十九擢进士第,至二十余,该博三教。性急躁忿戾,举无其比。常使一佣仆杜亮,每一决责,以待调养平复,遵其指使如故。或劝亮曰:子佣夫也,何不择其善主,而受苦若是乎?亮曰:愚岂不知。但爱其才学博奥,以此恋恋不能去。卒至于死。(出《朝野佥载》)
裴枢
河东裴枢字环中。季父耀卿,唐玄宗朝,位至丞相。开元二十一年奏(奏原作春,据明抄本改。)开河漕,以赡国用,上深嘉纳之。亲姨夫中书舍人薛邕,时有知贡举之耗。元日,因来谒枢亲。乃曰:几姊有处(处字原空缺,据黄本补。)分亲故中举人否?其亲指枢。邕整容端手板对曰:三十六郎,自是公共积选之才,不待处分矣。伏恐别有子弟。枢即应声曰:娭子失言。因举酒沥地,誓曰:薛姨夫知举,枢当绝迹匿形,不履人世。其亲决责,令拜谢邕,枢竟不屈。永泰二年,贾至侍郎中举,枢一举而登选。后大历二年,薛邕方知举。枢及第后,归丹阳里,不与杂流交通。又韦元甫除此州,计到郡之明日,合来拜其亲。元甫至丹阳之明日,专使送衣服书状信物,枢怒言不纳。后三日,元甫亲拥骑到枢别业,枢戒其仆,不令报。久停元甫车徒,不得进。元甫不怒,但云:裴君太褊。某乍到,须与军吏监军相识。遽此深责,未敢当也。亲乃遣女奴传话,延元甫就厅事,置酒。元甫陈以公事,枢方出欢话。(出《乾馔子》)
崔珙
唐崔珙为东都留守,判尚书省事。中书舍人崔荆为庶子,公务谒珙,珙不为见。荆乃求与珙素厚善者,使候问之,珙怒不已。他曰,因酒酣,复诘之。居守益忿曰:珙誓不与此人相面。且人为文词,言语何限,岂可以珙弟兄作假对耶?荆尤不喻,亲族咸忧栗不安。甥族中有颖悟者,采取文采,许之。乃掌制日,贬崔珙为抚州郡丞云:因缘雁序,鼓扇浇风。荆因尔成疾。(出《芝田录》)
韩皋
唐韩皋,自中书舍人除御史中丞。西省故事,阁老改官词头,送以次舍人。是时吕渭草敕,皋恐,问曰:仆何故转。习不告。皋劫之曰:与君一时左降?渭急,乃告之。皋又欲诉于改相,渭执之。夺其靴笏。哅哅久之,乃止。(出《国史补》)
杜佑
唐杨茂卿客游杨州,与杜佑书。词多捭阖,以周公吐握之事为讽。佑讶之,时刘禹锡在坐,亦使召杨至,共饮。佑持茂卿书与禹锡曰:请文人一为读之。既毕,佑曰:如何?禹锡曰:大凡布衣之士,皆须摆阖,以动尊贵之心。佑曰:休休,摆阖之事烂也。独不见王舍乎,摆阖陈少游,少游刎其头,今我与公饭吃。过犹不及也。翌日,杨不辞而去。(出《嘉话录》)
皇甫湜
唐皇甫湜气貌刚质,为文古雅,恃才傲物,性复偏直。(明抄本直作急)
为郎时,乘酒使气忤同列者。
及醒,不自适,求分务东洛。
值伊瀍仍岁歉食,淹滞曹不迁,省奉其微,困悴且甚。
尝因积雪,门无行迹,庖突不烟。
裴度时保厘洛宅,以美词厚币,辟为留守府从事。
湜简率少礼,度亦优容之。
先是度讨淮西日,恩赐钜万,贮于集贤私第。
度信浮图教,念其杀戮者众,恐贻其殃。
因舍讨淮叛所得,再修福先佛寺。
备极壮丽,就有日矣。
将至书于白居易,请为碑。
湜在座,忽发怒曰:近舍某而远征白,信获戾于门下矣。
某文若(若字原空缺,据黄本补。)方白之作,所谓宝琴瑶瑟而比之桑间濮上也。
然何门不可曳长裾,某自此请长揖而退。
宾客无不惊栗。
度婉词谢之,且曰:初不敢以仰烦长者,虑为大手笔见拒。
今既尔,是所愿也。
湜怒稍解,则请斗酒而归。
至家,独饮其半,乘醉挥毫,其文立就。
又明日,洁本以献。
文思古謇,字复怪辟。
度寻绎久之,不能分其句读。
毕叹曰:木玄虚,郭景纯江海之流!
因以宝车名马,缯采器玩,约千余缗,置书,遣小将就第酬之。
湜省书大怒,掷书于地,谓小将曰:寄谢侍中,何相待之薄也?
某之文,非常流之文也。
曾与顾况为集序外,未尝造次许人。
今者请为此碑,盖受恩深厚耳。
其碑约三千字,一字三疋绢,更减五分钱不得。
小校既恐且怒,归具告之。
僚属列校,咸振腕愤悱,思脔其肉。
度闻笑曰:真奇才也。
立遣依数酬之。
自居守府正郎里第,辇负相望。
洛人聚观,比之雍绛泛舟之役。
湜领受之无愧色。
而卞急之性,独异于人。
尝为蜂螫手指,因大躁急。
命奴仆暨里中小儿辈,箕敛蜂巢,购以善价。
俄顷山聚于庭,则命碎于砧儿,烂于杵臼,绞取津液。
以酬其痛。
又常命其子松,录诗数首。
一字小误,诟詈且跃。
手杖不及,则啮腕血流。
其性褊急,皆若此。
(出《阙史》,黄本作出《国史》)
段文昌
唐段相文昌性介狭。
宴席宾客,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讶。
在西川,有进士薛大白,饮酒称名太多,明日遂不复召。
(出《因语录》)
李德裕
刘禹锡(刘禹锡三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唐太和中为宾客,时李德裕同分司东都。
禹锡因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今日为吾子览之。
及取看,而箱笥盈溢,尘土蒙覆。
既启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何必览焉。
但恐回吾精绝之心,所以不欲看览。
其抑才也如此。
初文宗命德裕朝中朋党,首以杨虞卿、牛僧孺为言。
杨、牛即白之密友也。
其不引翼,皆如此类。
(出《北梦琐言》)
李潘
唐礼部侍郎李潘尝缀李贺歌诗,为之集序,未成。
知贺有表兄,与贺笔砚之交者。
召之见,讬以搜访所遗。
其人敬谢,且请曰:某盖记其所为,亦常见其多点窜者。
请得所缉者视之,当为改正。
潘喜,并付之。
弥年绝迹。
潘怒,复召诘之。
其人曰:某与贺中外,自少多同处。
恨其傲忽,尝思报之。
所得歌诗,兼旧有者,一时投溷中矣。
潘大怒,叱出之,嗟恨良久。
故贺歌什传流者少也。
(出《幽闲鼓吹》)
卢罕
唐李讷除浙东,路由淮楚,时卢罕为郡守。
讷既到,适值远日,罕命设将送素膳于讷。
讷初见忻然,迨览状。
乃将名与讷父(讷父原作谢,据《玉泉子》改为讷父二字。)讳同。
讷,建子也,雅性褊躁,大怒。
翌日仅旦,已命鼓棹前去。
罕闻之,亟命驾而往,舟且行矣。
罕知其故,逊谢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谨,笞之。
讷去意益坚。
罕度不可留,怒曰:大小人多名建,公何怒之深也!
遂拂衣而去。
(出《玉泉子》)
王珙
唐给事中王柷,名家子,以刚鲠自任。
黄寇前,典常州。
京国乱离,盘桓江湖,甚有时望。
及诏征回,路经于陕。
时王珙为帅,颇凶暴。
然柷将来必居廊庙,亦加礼待之。
柷鄙其人,殊不降接。
珙乃于内厅盛张宴席,列妓乐。
敛容白柷曰:某虽鄙人,叨忝旌钺,今日多幸,遇轩盖经过。
苟不弃末宗,愿厕子侄之列。
柷坚不许。
珙勃然作色曰:给事王程有限,不敢淹留。
俄而罢宴,命将吏速请王给事离馆。
暗授意旨,并令害之,一家悉投黄河,尽取其囊橐。
以舟行没溺闻奏,朝庭多故,舍而不问。
时柷有一子,行至襄州,亦无故投井而死。
(出《北梦琐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四-褊急-译文
时苗:汉代的时苗担任寿春县令。他去拜访治中蒋济,蒋济喝醉了,没有见他。时苗回来后,刻了一个木人,写上‘酒徒蒋济’的字样,然后用弓箭射它。牧长听说了这件事,却无法制止。(出自《独异志》)
王思:王思性格急躁。他拿起笔写信,苍蝇停在笔尖上,赶走后又飞回来。王思愤怒,亲自起身追赶,却赶不走。最后他拿起笔扔在地上,踩坏了它。(出自《魏略》,明抄本作《魏书》)
李凝道:唐朝衢州龙游县令李凝道性格急躁。他的姐姐的儿子七岁,因此惹恼了他。李凝道就去追赶他,没追上。于是用饼子引诱他,咬伤了他的胸背,流血不止。姐姐救了他才免于一死。又有一次他在街上骑驴,有骑马的人踢了他的膝盖,他愤怒地大骂,想要殴打那个人。骑马的人立刻跑开了,李凝道忍着愤怒,就咬路边的小荆棘,鲜血直流。(出自《朝野佥载》)
尧君卿:唐朝贞观年间,冀州武强县丞尧君卿丢失了马。抓到小偷后,他被拘禁尚未判决,尧君卿指着小偷的脸骂道:‘老贼,吃了虎胆来,敢偷我的东西!’小偷举起枷锁打他,尧君卿立刻脑碎而死。(出自《朝野佥载》)
萧颖士:唐朝的萧颖士,在开元中期十九岁时考中进士,到二十多岁,精通儒、道、佛三教。他性格急躁易怒,无人能比。他经常雇佣一个仆人杜亮,每次发怒责备后,都让他调养恢复,像以前一样听从他的指挥。有人劝杜亮说:‘你是个仆人,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好主人,而忍受这样的苦呢?’杜亮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只是我喜欢他的才学和博学,因此留恋不舍,不想离开。’最终他直到死都留在了那里。(出自《朝野佥载》)
裴枢:河东人裴枢字环中。他的季父裴耀卿,在唐玄宗朝时官至丞相。开元二十一年上奏开河漕运,以供国用,皇帝非常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的亲姨夫薛邕是中书舍人,当时有知贡举的消息。元旦那天,他来拜访裴枢。薛邕问:‘我姐姐的亲戚中有没有考中举人的?’他指向裴枢。薛邕严肃地用手板对他说:‘三十六郎,自然是公共选拔的才子,不需要特别安排。’他担心有其他子弟。裴枢立刻回答说:‘姨夫失言了。’于是举起酒杯洒在地上,发誓说:‘如果薛姨夫负责举荐,我就要隐姓埋名,不问世事。’他的亲戚坚决要求他向薛邕道歉,裴枢却坚决不屈服。永泰二年,贾至侍郎中举,裴枢一举成名。后来大历二年,薛邕才负责举荐。裴枢及第后,回到丹阳里,不与杂流交往。又有韦元甫被任命为这个州的官员,到郡的第二天,应该来拜访他的亲戚。韦元甫到丹阳的第二天,专门派人送来衣服、书信、信物,裴枢生气地拒绝接受。三天后,韦元甫亲自带着随从来到裴枢的住所,裴枢警告他的仆人,不要让他们通报。韦元甫的车队久停在那里,无法前进。韦元甫并不生气,只是说:‘裴君太偏激了。我刚到,必须与军吏监军相识。突然这样严厉地责备我,我不敢接受。’他的亲戚于是派女奴传话,邀请韦元甫到厅堂,设宴款待。韦元甫陈述了公事,裴枢才出来愉快地交谈。(出自《乾馔子》)
崔珙:唐朝的崔珙担任东都留守,判尚书省事。中书舍人崔荆担任庶子,公务上拜访崔珙,崔珙不见他。崔荆于是求助于与崔珙关系好的朋友,让他去询问,崔珙仍然愤怒。有一天,趁着酒醉,又质问崔荆。崔珙更加愤怒地说:‘我发誓不与这个人见面。人写文章,说的话有多少,怎么能用我崔珙兄弟作假来回答呢?’崔荆更加不理解,他的亲族都担忧不安。他的外甥中有聪明伶俐的人,收集了一些文采,答应了他。于是崔珙掌管制诰,将崔珙贬为抚州郡丞,理由是‘因缘雁序,鼓扇浇风’。崔荆因此生病。(出自《芝田录》)
韩皋:唐朝的韩皋,从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西省的旧例,阁老改官时,改官的文书由次舍人递送。当时吕渭起草敕令,韩皋害怕,问他:‘我为什么被降职?’吕渭不告诉他。韩皋强迫他说:‘我们是不是同时被降职的?’吕渭急了,才告诉他。韩皋又想要向改相申诉,吕渭抓住他,夺走了他的靴子和手板。韩皋咕哝了很久,才停止。(出自《国史补》)
杜佑:唐朝的杨茂卿客居扬州,给杜佑写信。信中言辞巧妙,用周公吐握的故事来讽刺。杜佑感到惊讶,当时刘禹锡也在座,他也让杨茂卿过来,一起饮酒。杜佑拿着杨茂卿的信给刘禹锡说:‘请文人读一读。’读完之后,杜佑说:‘怎么样?’刘禹锡说:‘大凡布衣之士,都必须要摆阔,以打动尊贵的人。’杜佑说:‘算了吧,摆阔的事情已经过去了。难道没见过王舍吗?摆阔的陈少游,少游杀了他的头,现在我与你一起吃饭。过犹不及啊。’第二天,杨茂卿不辞而别。(出自《嘉话录》)
皇甫湜:待补充
唐代的皇甫湜,气质刚毅,文笔古朴,依仗自己的才华而傲慢无礼,性格又十分直率。(明抄本中直接写作‘急’)。担任郎官时,因为醉酒而冲动,与同僚发生冲突。酒醒后,自己感到不适,请求分派到东洛工作。正逢伊瀍地区连年歉收,他因官职不升而滞留,生活清苦,十分困顿。曾因大雪,门前没有行人足迹,厨房里没有炊烟。裴度当时负责治理洛阳,用美好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聘请他担任留守府的从事。皇甫湜为人简率,缺乏礼节,裴度也对他宽容。在此之前,裴度在讨伐淮西时,获得大量赏赐,存放在集贤私宅中。裴度信奉佛教,考虑到那些被杀的人很多,担心会招来灾祸。于是,他放弃了讨伐淮西叛军所得的财物,再次修建福先佛寺。寺庙建造得非常壮丽,即将完工。裴度准备写信给白居易,请他撰写碑文。皇甫湜在场,突然发怒说:最近舍弃我而远征白居易,真是对我的不敬。我的文章如果与白居易的作品相比,就像宝琴瑶瑟与桑间濮上的音乐一样。然而,哪个门不能让我拖着长袍行走,我从现在起请求拱手告退。在场的宾客都感到震惊。裴度用委婉的语言道歉,并说:起初不敢麻烦长者,担心大手笔被拒绝。现在既然如此,这是我所希望的。皇甫湜的怒气稍微缓和,于是请求喝一杯酒就离开。回到家后,他独自喝了半杯酒,醉酒后挥毫泼墨,文章立刻完成。第二天,他整理了文章并献上。文章思想古怪,文字奇异。裴度反复阅读了很久,也不能断句。最后他感叹道:木玄虚、郭景纯,都是江海之流!于是用宝车名马,绸缎器物,价值约千余缗,写信,派小将到府上酬谢他。皇甫湜看到信后非常愤怒,把信扔在地上,对小将说:告诉侍中,为何如此薄待我?我的文章不是一般人的文章。除了曾经为顾况的文集作序之外,我从未轻易答应别人的请求。现在请求为我撰写碑文,是因为受到了深厚的恩惠。碑文大约有三千字,每个字要用三疋绢,再减去五分钱也不行。小校既害怕又愤怒,回去后详细报告了情况。同僚和下属都愤愤不平,想要把他撕成碎片。裴度听说后笑着说:真是个奇才啊。立刻按照要求给予酬谢。自从皇甫湜在留守府担任正郎以来,他的家门前车水马龙。洛阳人聚集观看,把他比作雍州和绛州的泛舟之役。皇甫湜接受这些礼物时毫无愧色。但他急躁的性格,却与众不同。曾经被蜜蜂蛰到手指,因此非常愤怒。命令奴仆和邻里的孩子们,把蜂巢收集起来,用高价购买。不久,蜜蜂聚集在庭院中,他命令把蜂巢砸碎,用杵臼捣烂,挤出蜂蜜来弥补疼痛。他还常常命令他的儿子松,抄写几首诗。如果有一个字写错,就会责骂甚至咬自己的手腕,鲜血直流。他的性格狭隘急躁,都是这样的。(出自《阙史》,黄本出自《国史》)
段文昌:唐代的段文昌性格狭隘。在宴会上,如果有宾客犯错,他一定会表现出惊讶。(出自《因语录》)
李德裕:刘禹锡(刘禹锡三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唐太和年间担任宾客,当时李德裕在东都分司。刘禹锡拜访李德裕时问:最近得到白居易的文集了吗?李德裕说:多次有人给我看,我已经另外收藏起来,但还没有仔细阅读。今天给你看。当他拿来看时,箱子里的文集堆满了灰尘,覆盖着尘土。打开后又卷起来,对刘禹锡说:我对这个人已经没有兴趣了,他的文章何必再看呢?只怕会分散我专注的心思,所以不想看。(他抑制人才就是这样的。)起初,文宗命令李德裕在朝中朋党中首先提到杨虞卿、牛僧孺。杨、牛是白居易的密友。他不支持他们,都是这样的。(出自《北梦琐言》)
李潘:唐代的礼部侍郎李潘曾经编辑李贺的诗歌,为他撰写集序,但未完成。他知道李贺有一个表兄,与李贺有笔墨之交。他召见这个人,借口搜访遗漏的诗作。这个人恭敬地推辞,并请求说:我大概记得他所作的诗,也常见他修改的地方。请让我看看你收集的,我会进行修改。李潘很高兴,把诗稿交给了他。一年过去了,这个人再也没有出现。李潘愤怒,再次召见他。这个人说:我和李贺是亲戚,从小在一起。我恨他傲慢无礼,曾经想报复他。我收集的诗作,包括以前有的,都一次性扔进了厕所。李潘非常愤怒,把他赶出去,悔恨了很久。因此,李贺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很少。(出自《幽闲鼓吹》)
卢罕:唐代的李讷被任命为浙东节度使,经过淮楚地区,当时卢罕是郡守。李讷到达后,正逢远日,卢罕安排了素食宴席送行。李讷一开始很高兴,但看到请柬上写着自己的父亲的名字。李讷是建子,性格急躁,非常愤怒。第二天一早,他就命令船只离开。卢罕听说后,急忙驾车前往,船已经出发了。卢罕知道原因,道歉了很久,并说是因为自己的不谨慎,打了他们。李讷离开的决心更加坚定。卢罕觉得无法挽留,愤怒地说:大小人都有名字叫建,你为何如此愤怒!于是拂袖而去。(出自《玉泉子》)
王珙:唐代的给事中王柷,是名门之后,以刚直自任。黄寇之前,在常州任职。京城混乱的时候,他在江湖漂泊,很有声望。后来被征召回京,路过陕西。当时王珙是帅,很凶暴。但王柷将来一定会担任重要职位,他也对他礼遇有加。王柷看不起他,完全不搭理他。王珙在内厅摆下丰盛的宴席,安排了歌舞。他严肃地对王珙说:我虽然是个粗人,但侥幸担任了旌旗和印章的职务,今天有幸遇到您的车队经过。如果您不嫌弃我这个末裔,愿意让我加入您的子侄行列。王珙坚决不同意。王珙脸色一变,说:给事中王程有限,不敢久留。不久,宴会结束,他命令将吏迅速请王给事离开馆舍。暗中示意要害他,一家老小都被投入黄河,财物也被洗劫一空。上报朝廷后,因为朝廷多事,没有追问。当时王珙有一个儿子,走到襄州时,也无缘无故投井而死。(出自《北梦琐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四-褊急-注解
时苗:时苗,汉代官员,曾任寿春令。此处指代时苗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官员对上级的不满与报复行为。
王思:王思,古代人物,以性格急躁著称。此处描述了王思因蝇子而怒,表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细节的敏感和情绪的易怒。
李凝道:李凝道,唐代官员,曾任衢州龙游县令。此处描述了李凝道因小事而愤怒,反映了古代士人性格的直率和易怒。
尧君卿:尧君卿,唐代官员,曾任冀州武强丞。此处描述了尧君卿因失马而怒骂盗贼,最终导致盗贼被击杀,反映了古代官员的刚烈性格。
萧颖士:萧颖士,唐代文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此处描述了萧颖士的性格急躁,以及他对佣仆的深厚情感。
裴枢:裴枢,唐代官员,曾任中书舍人。此处描述了裴枢与薛邕的冲突,反映了古代士人之间的尊严和气节。
崔珙:崔珙,唐代官员,曾任东都留守。此处描述了崔珙因与崔荆的矛盾而被贬官,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人际关系。
韩皋:韩皋,唐代官员,曾任中书舍人。此处描述了韩皋因升迁问题与吕渭的冲突,反映了古代官员的权力斗争。
杜佑:杜佑,唐代官员,曾任杨州节度使。此处描述了杜佑与杨茂卿的交往,反映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文化交流。
皇甫湜:皇甫湜,唐代文学家,以文学成就著称。此处提及皇甫湜,但未提供具体故事,可能需要进一步信息来解释其背景和意义。
唐皇甫湜:皇甫湜,唐代文学家,以文才著称,性格刚直,不拘小节。
气貌刚质:气质刚毅,性格质朴。
为文古雅:写作风格古朴典雅。
恃才傲物:依仗自己的才华而傲慢待人。
性复偏直:性格又偏向直率。
乘酒使气:借酒发挥,借酒壮胆。
忤同列者:触怒了同僚。
省奉:官府的俸禄。
伊瀍:伊水,指伊河。
岁歉食:年成不好,粮食歉收。
淹滞:停留,拖延。
曹不迁:官职没有得到提升。
裴度: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保厘洛宅:保护治理洛阳。
美词厚币:用美好的言辞和丰厚的财物。
辟为留守府从事:被任命为留守府的属官。
简率少礼:行事简单率直,缺乏礼节。
钜万:一万。
浮图教:佛教。
杀戮者众:因佛教而杀戮的人很多。
贻其殃:留下祸患。
福先佛寺:佛教寺庙。
宝琴瑶瑟:珍贵的琴瑟。
桑间濮上:古代地名,指风俗简朴的地方。
长揖而退:拱手行礼后离开。
宾客无不惊栗:所有的宾客都感到惊讶和恐惧。
宝车名马:珍贵的车马。
缯采器玩:丝绸、彩绸、器物、玩物。
千余缗:一千多缗,缗是古代货币单位。
书:信件。
小将:年轻的将领。
宝琴瑶瑟而比之桑间濮上也:把宝琴瑶瑟比作桑间濮上的乐器。
木玄虚:唐代文学家。
郭景纯:唐代文学家。
江海之流:江海中的水流,比喻才华横溢的人。
卞急之性:急躁的性格。
蜂螫手指:蜜蜂蛰了手指。
箕敛蜂巢:用簸箕收集蜂巢。
碎于砧儿,烂于杵臼:把蜂巢砸碎,在杵臼中捣烂。
津液:蜂巢中的液体。
诟詈且跃:责骂并跳脚。
手杖不及,则啮腕血流:如果手杖打不到,就咬自己的手腕,血流不止。
褊急:性格狭隘急躁。
段文昌:唐代文学家。
性介狭:性格孤僻狭隘。
眉睫之失:小过失。
怪讶:惊讶。
薛大白:唐代进士。
分司东都:被分派到东都洛阳任职。
白居易:唐代著名文学家。
朝中朋党:朝廷中的朋党。
杨虞卿:唐代政治家。
牛僧孺:唐代政治家。
李潘:唐代文学家。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
集序:为文集写的序言。
顾况:唐代文学家。
卢罕:唐代官员。
李讷:唐代官员。
建子:古代对男性的尊称。
谢:人名。
黄寇:指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常州:古代行政区划。
京国:京城。
廊庙:朝廷。
给事中:唐代官职。
王珙:唐代官员。
刚鲠自任:刚正不阿,自任其事。
典常州:在常州任职。
凶暴:凶狠残暴。
旌钺:古代的军旗和钺斧,代表权力。
轩盖:古代官员的轿子。
末宗:末代宗室。
淹留:停留。
囊橐:口袋和包裹,指财物。
朝庭:朝廷。
舍而不问:置之不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四-褊急-评注
唐皇甫湜的这段传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才子气盛、性情刚直的文人形象。湜气貌刚质,为文古雅,恃才傲物,性复偏直,这些特点在文中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得以充分展现。
‘乘酒使气忤同列者’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湜酒后任性的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他性格中的急躁和不拘小节。
‘值伊瀍仍岁歉食,淹滞曹不迁,省奉其微,困悴且甚’这一段,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了湜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挣扎,为后文他性格的转变埋下伏笔。
裴度保厘洛宅,以美词厚币,辟为留守府从事,这一段描写了裴度对湜的礼遇,同时也展现了湜的才华和对世俗的轻视。
湜对裴度的怒斥,‘近舍某而远征白,信获戾于门下矣’等语,表现出他性格中的偏激和傲慢,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竞争和矛盾。
‘某文若方白之作,所谓宝琴瑶瑟而比之桑间濮上也’这一段,湜用宝琴瑶瑟比喻自己的文章,用桑间濮上比喻白居易的文章,这种夸张的手法既表现出湜的自信,也流露出他对白居易的轻视。
湜的文思古謇,字复怪辟,这种独特的文风在唐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也体现了湜的个性。
湜对裴度的怒气逐渐化解,‘请斗酒而归’这一段,表现出湜性格中的另一面,即知错能改,随和宽容。
湜对蜂螫手指的反应,‘命奴仆暨里中小儿辈,箕敛蜂巢,购以善价’等语,展现了湜的急躁和偏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疼痛的敏感。
段文昌的传记,通过‘宴席宾客,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讶’这一细节,描绘了段文昌性格中的狭隘和偏激。
李德裕的传记,通过‘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何必览焉’这一语,展现了李德裕对白居易的轻视和对他才情的抑制。
李潘的传记,通过‘潘怒,复召诘之’这一段,展现了李潘的急躁和易怒的性格。
卢罕的传记,通过‘罕知其故,逊谢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谨,笞之’这一段,展现了卢罕的宽容和谦逊。
王珙的传记,通过‘柷坚不许。珙勃然作色’这一段,展现了王珙的刚烈和果断,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场上的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