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六-诙谐二-原文
蔡谟诸葛恢周顗韩博习凿齿孙盛祖纳郝隆罗友张融何承天王绚何勖谢灵运刘绘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胡谐之梁武柳信言徐摛徐陵李谐周舍王琳
蔡谟
晋王导妻妒,导有众妾在别馆,妻知之,持食刀将住。公遽命驾,患牛迟,手捉尘尾,以柄助打牛。蔡谟闻之,后诣王谓曰:朝廷欲加公九锡。王自叙谦志,蔡曰:不闻余物,唯闻短辕犊车,长柄尘尾。导大惭。(出《晋史》)
诸葛恢
晋诸葛恢与丞相王导,共争姓族先后。王曰:何以不言葛王,而言王葛。答曰,譬如言驴马,驴宁胜马也。(出《启颜录》)
周顗
晋庾亮造周顗。顗曰:君何忻悦而忽肥。庾曰:君何忧惨而瘦。周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秽滓日去。(出《南史》)
韩博
晋张天锡从事中郎韩博,奉表并送盟文。博有口才,桓温甚称之。尝大会,温使司马刁彝谓博曰:卿是韩卢后。博曰:卿是韩卢后。温笑曰:刁以君姓韩,固相问耳。他人自姓刁,那得是韩卢后。博曰:明公未之思尔,短尾者则为刁。阖坐雅叹焉。(出《启颜录》)
习凿齿
秦苻坚克襄阳,获习凿齿、释道安。时凿齿足疾,坚见之,与语大悦。叹曰:昔晋平吴,利在二陆;今破南土,获士一人有半。盖刺其蹇也。初凿齿尝造道安谭论,自赞曰:四海习凿齿。安应声曰:弥天释道安。咸以为清对。(出《晋春秋》)
孙盛
晋孙盛与殷浩谈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尘尾,毛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食。殷乃语孙曰:莫作强口马,我当捩卿鼻。孙曰:卿不见决鼻牛,人当劳卿颈。(出《南史》)
祖纳
东晋光禄祖纳少孤苦,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王平闻其佳名,(佳名原作住据《世说》补改。)知其常亲供养,乃以二婢饷之,因以为吏。人有戏之者,奴价倍于婢。祖答曰: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耶。(出《世说》)
郝隆
晋郝隆为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作诗曰:娵隅跃清池。桓温问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曰:何为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一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出《世说》)
罗友
晋罗友家贫,乞禄于桓温。虽以才学遇之,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许而不用。后同府人有得郡者,温为坐饮叙别。友亦被命,至尤迟晚。温问之,答曰:臣昨奉教旨出门,于中路见鬼椰榆云:’我只见汝送人上郡,何不见人送汝上郡。’友始终惭,回以还解。不觉成淹缓之罪。温笑其滑稽,而颇愧焉。后以为襄阳太守。(出《渚宫旧事》)
张融
宋张融尝乞假还,帝问所居。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上未解,问张绪。绪曰:融近东山,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上大笑。太祖尝面许融为司徒长史,敕竟不出。融乘一马甚瘦,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融曰:日给一石。帝曰:何瘦如此。融曰:臣许而不与。明日,即除司徒长史。融与谢宝积(谢宝积当作宝积谢,宝积融第六弟,见《南史》本传。)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上曰:何不与贤弟同食。融曰:臣不能与谢气之口同盘。上大笑。(出《谈薮》)
何承天
宋东海何承天,徐广之甥也。除著作佐郎,年已迈。诸佐郎并名家少年,颍川荀伯子嘲之,当呼为奶母。承天曰:卿当知凤凰将九子,奶母何言耶。(出《谈薮》)
王绚
晋王绚,彧之子。六岁,外祖何尚之,特加赏异。受《论语》,至郁郁乎文哉。尚之戏曰:可改为’耶耶乎文哉。’(吴蜀之人,呼父为耶。)绚捧手对曰:尊者之名,安得为戏,亦可道草翁之风必舅。(《论语》云,草上之风必偃,翁即王绚外祖何尚之,舅即尚之子偃也。)(出《启颜录》,翁即二字下原有翁即在三字,据明抄本删)
何勖
宋江夏王义恭性爱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侍中何勖已有所送,而王征索不已。何甚不平。尝出行,于道中见狗枷犊鼻。乃命左右取之还。以箱擎送之。笺曰:承复须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犊鼻。(出《因话录》)
谢灵运
宋会稽太守孟顗事佛精恳,谢灵运轻之。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之。(出《南史》)
刘绘
齐刘绘为南康郡,郡人郅类所居,名秽里。绘戏之曰:君有何秽,而居秽里。答曰:未审孔丘何阙,而居阙里。绘叹其辩答。(出《谈薮》)
徐孝嗣
齐仆射东海徐孝嗣修辑高座寺,多在彼宴息。法云师亦萧寺日夕各游,二寺邻接,而不相往来。孝嗣尝问法云曰:法师尝在高座,而不游高座寺。答曰:檀越既事萧门,何不至萧寺。(出《谈薮》)
沈文季
齐太祖之为齐王也,置酒为乐。清河崔思祖侍宴,谓侍中沈文季曰:羹脍为南北所推。文季答曰:羹脍中乃是吴食,非卿所知。思祖曰:炰鳖脍鲤,似非句吴之诗。文季曰:千里莼羹,岂关鲁卫之士。帝称美曰:莼羹颇须归沈。(出《谈薮》)
沈昭略
齐黄门郎吴兴沈昭略,侍中文叔之子。性狂俊,使酒任气,朝士常惮而容之。尝醉,负杖至芜湖苑,遇瑯玡王约。张目视之曰:汝王约耶,何肥而痴。约曰:汝是沈昭略耶,何瘦而狂。昭略抚掌大笑曰:瘦已胜肥,狂又胜痴。约,景文之子。(出《谈薮》)
胡谐之
齐豫章胡谐之初为江州治中,太祖委任之。
以其家人语傒,语音不正,乃遣宫内数人,至谐之家,教其子女。
二年,上问之:卿家语音正未。
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
非惟不能正音,遂使宫人顿傒语。
上大笑;遍向朝臣说之。
谐之历位度支尚书预州刺史。
(出《谈薮》)。
梁武
梁高祖尝作五字垒韵曰:后牖有榴柳。
命朝士并作。
刘孝绰曰:梁王长康强。
沈约曰:偏眠船舷边。
庾肩吾曰:载七每碍埭。
徐摛曰:臣昨祭禹庙,残六斛熟鹿肉。
何逊用曹瞒故事曰:暯苏姑枯卢。
吴均沈思良久,竟无所言。
高祖愀然不悦,俄有诏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宜付廷尉。
(出《谈薮》)。
柳信言
梁安城王萧佽博学,善属文。
天保之朝,为一代文宗,专掌词令沈博。
历侍中仆射尚书令,有集三十卷,著梁史百卷。
初佽以文词擅名,所敌拟者,唯河东柳信言。
然柳内虽不伏,而莫与抗。
及闻佽卒,时为吏部尚书。
宾客候之,见其屈一脚跳,连称曰:独步来,独步来。
众宾皆舞,以为笑乐。
(出《渚宫旧事》)。
徐摛
梁侍中东海徐摛,散骑常侍超之子也。
博学多才,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常体一人病痈曰:朱血夜流,黄脓昼泻。
斜看紫肺,正视红肝。
又曰:户上悬帘,明知是箔。
鱼游畏网,判是见罾。
又曰:状非快马,蹋脚相连。
席异儒生,带经长卧。
摛子陵,通直散骑常侍。
聘魏。
魏主客魏收曰:今日之热,当犹徐常侍来。
陵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
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暑。
收不能对。
(出《谈薮》)。
徐陵
北齐使来聘梁。
访东河徐陵春,和者曰:小如来五岁,大孔子三年,谓七十五也。
(出《谈薮》)。
李谐
梁陆晏子聘魏,魏遣李谐效劳。
过朝歌城,晏子曰:殷之余人,正应在此。
谐曰:永嘉南度,尽在江外。
(出《谈薮》)。
周舍
梁汝南周舍少好学,有才辩。
顾谐被使高丽,以海路艰,问于舍。
舍曰:昼则揆日而行,夜则考星而泊。
海大便是安流,从风不足为远。
河东裴子野在晏筵,谓宾僚曰:后事未尝姜食。
舍曰:孔称不彻,裴曰未尝。
一座皆笑。
舍学通内外,兼有口才。
谓沙门法云师曰:孔子不饮盗泉之水。
法(法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师何以捉鍮石香炉?
答曰:檀越既能戴纛,贫道何为不执鍮。
(出《谈薮》)。
王琳
后梁王琳,明帝时为中书舍人。
博学,有才藻,好臧否人物,众畏其口,常拟孔稚珪。
又为《鮔表》,以讬刺当时。
其词曰:臣鳀言,伏见除书,以臣为糁蒸将军,油蒸校尉,臞州刺史。
脯腊如故者,肃承明命,灰身屏息,凭临鼎镬,俯仰兢惧。
臣闻高沙走姬,非有意于绮罗。
(江陵城西二十里,有高秀湖,其中有鱼。)白鮹女儿,岂期心于珠翠。
(江陵丙河萦结,呼曰鰁河。)臣美愧夏鳣,味惭冬鲤。
常恐鲐腹之讥,惧贻鳖岩(五甘反。)之谓。
是以漱流湖底,枕石泥中。
不意高赏殊宏,曲蒙钧拔,遂得起升绮席,忝预玉盘。
爰厕玳筵,猥烦象筋。
泽覃紫腴,恩加黄腹。
方当鸣姜动桂,纡苏佩檔。
轻瓢才动,则枢槊(明抄本槊作檠。)如云。
浓汁暂停,则兰膏成列。
婉转绿齑之中,逍遥朱唇之内。
衔恩噬泽,九殒弗辞。
不任屏营之至,谨到铜铛门奉表以闻。
诏答曰:省表是公。
(明抄本表是公作卿之表。)卿池沼缙绅,波渠后又。
(明抄本又后作俊入。)穿蒲入符,(一作藻。)肥滑系彰。
正膺兹选,无劳谢也。
时恶之,或以讥诮闻,孝明亦弗之罪也。
其文传于江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六-诙谐二-译文
蔡谟:晋朝时,王导的妻子嫉妒,王导在别馆有众多姬妾,妻子知道了,拿着食刀要去找他。王导急忙命人驾车,因为牛走得慢,他用手抓着尘尾,用尘尾的柄来帮助打牛。蔡谟听说了这件事,后来去见王导,对他说:朝廷想要给你加封九锡。王导自己谦虚地说:没听说其他东西,只听说短辕的车,长柄的尘尾。王导非常惭愧。(出自《晋史》)
诸葛恢:晋朝时,诸葛恢和丞相王导一起争论姓族的先后顺序。王导说:为什么不说葛王,而说王葛。诸葛恢回答说:就像说驴马一样,驴怎么能胜过马呢?(出自《启颜录》)
周顗:晋朝时,庾亮去拜访周顗。周顗说:你为什么这么高兴,突然发胖了。庾亮说:你为什么这么忧愁,瘦了。周顗说:我没有什么可忧愁的,只是觉得清静的日子越来越多,污秽的东西越来越少。(出自《南史》)
韩博:晋朝时,张天锡的从事中郎韩博,奉表并送盟文。韩博有口才,桓温非常赞赏他。桓温曾在一次大会上,让司马刁彝对韩博说:你是韩卢的后代。韩博回答说:你是韩卢的后代。桓温笑着说:刁以你的姓韩,所以这样问。别人自己姓刁,怎么能是韩卢的后代呢。韩博说:明公没有想明白,短尾巴的就是刁。在座的人都对他的机智赞叹不已。(出自《启颜录》)
习凿齿:秦朝时,苻坚攻克襄阳,俘获了习凿齿和释道安。当时习凿齿脚有病,苻坚见到他,和他交谈非常高兴。感叹说:过去晋朝平定吴国,利益在于二陆;现在攻破南方,得到的士人有一半。大概是在讽刺他的跛脚。起初,习凿齿曾去拜访道安谈论,自我夸耀说:四海之内,只有我习凿齿。道安应声回答说:天上的释道安。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清雅的对话。(出自《晋春秋》)
孙盛:晋朝时,孙盛和殷浩讨论,争论得非常激烈。客人和主人没有停歇,左右的人上菜,菜冷了又热了四次。双方都激动地挥舞着尘尾,毛都脱落了,满桌子都是。宾主一直讨论到晚上忘记了吃饭。殷浩对孙盛说:不要做强词夺理的马,我打算扭你的鼻子。孙盛说:你没见过扭鼻子的牛,人们应该扭你的脖子。(出自《南史》)
祖纳:东晋时,光禄祖纳从小孤苦,非常孝顺,经常亲自为母亲做饭。王平听说了他的好名声,知道他经常亲自照顾母亲,于是送给他两个婢女,让他做了官。有人开玩笑说,奴仆的价值比婢女高。祖纳回答说:百里奚难道就比五羖之皮轻吗?(出自《世说》)
郝隆:晋朝时,郝隆担任南蛮参军。三月三日的诗写道:娵隅跃清池。桓温问他是什么东西,他回答说:在我们南方,鱼叫做娵隅。桓温说:为什么说南方话。郝隆说:我千里迢迢来投奔你,才得到一个南蛮府参军的位置,怎么能不说南方话呢?(出自《世说》)
罗友:晋朝时,罗友家贫,向桓温求官。虽然桓温欣赏他的才学,但认为他说话随便,不是治理百姓的材料,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没有任用他。后来同府的人得到了郡守的职位,桓温为他们设宴送别。罗友也被邀请,但到得特别晚。桓温问他为什么迟到,他回答说:我昨天奉命出门,在半路上遇到鬼,它嘲笑我说:我只见你送人去郡,怎么不见人送你去郡。我始终感到惭愧,回来用这个来解释。不知不觉中犯了拖延的罪。桓温笑他的滑稽,但也很惭愧。后来任命他为襄阳太守。(出自《渚宫旧事》)
张融:宋朝时,张融曾经请假回家,皇帝问他住在哪里。他回答说:我在陆地上不住屋,在船上不住水。皇帝不理解,问张绪。张绪说:张融最近住在东山,还没有固定的住处。他权且用小船上岸,住在那里。皇帝大笑。太祖曾经当面答应张融做司徒长史,但最终没有兑现。张融骑着一匹非常瘦的马,太祖说:你的马为什么这么瘦,给它多少粮食。张融说:每天给一石。皇帝说:为什么这么瘦。张融说:我答应了你但没有给你。第二天,就被任命为司徒长史。张融和谢宝积(谢宝积应该是宝积谢,宝积是张融的第六弟,见《南史》本传。)一起拜见太祖,张融在皇帝面前放屁。宝积站起来道歉说:我哥哥触犯了皇帝。皇帝笑而不问。过了一会儿饭来了,张融推开宝积,不和他一起吃饭。皇帝说:为什么不和贤弟一起吃饭。张融说:我不能和谢宝积这种放屁的人同盘吃饭。皇帝大笑。(出自《谈薮》)
何承天:宋朝时,东海的何承天是徐广的外甥。被任命为著作佐郎时已经年纪很大。其他佐郎都是名家少年,颍川的荀伯子嘲笑他说,应该叫他奶母。何承天说:你应该知道凤凰将生九子,奶母怎么能说呢?(出自《谈薮》)
王绚:晋朝时,王绚是王彧的儿子。六岁时,外祖父何尚之特别赏识他。教他《论语》,读到“郁郁乎文哉”时,何尚之开玩笑说:可以改为“耶耶乎文哉”。(吴蜀之人,称父为耶。)王绚拱手回答说:尊者的名字,怎么能开玩笑,也可以说草上之风必偃,翁即王绚的外祖父何尚之,舅即尚之的儿子偃也。(出自《启颜录》,翁即二字下原有翁即在三字,据明抄本删)
何勖:宋朝时,江夏王义恭非常喜爱古物,常常向朝中官员寻求。侍中何勖已经送了一些,但王义恭仍然不断索求。何勖非常不满。有一次出行,在路上看到狗枷和犊鼻,就命令左右的人拿回来,用箱子装着送过去。信中说:承蒙您再次需要古物,现在奉上李斯的狗枷,相如的犊鼻。(出自《因话录》)
谢灵运:宋朝时,会稽太守孟顗事佛非常虔诚,谢灵运轻视他。对他说:得道应该有智慧,你升天应该在灵运之前,成佛一定在灵运之后。孟顗非常恨他。(出自《南史》)
刘绘:南齐时,刘绘担任南康郡守,郡人郅类住的地方叫做秽里。刘绘戏弄他说:你有什么污秽,而住在秽里。他回答说:不知道孔子有什么缺陷,而住在阙里。刘绘对他的辩才赞叹不已。(出自《谈薮》)
徐孝嗣:南齐时,仆射东海徐孝嗣修缮高座寺,经常在那里休息。法云师也常在萧寺日夜游玩,两座寺庙相邻,但从不往来。徐孝嗣曾经问法云:法师在高座寺,却不游高座寺。法云回答说:施主既然事奉萧门,为什么不至萧寺。(出自《谈薮》)
沈文季:南齐时,太祖做齐王时,设宴饮酒取乐。清河崔思祖在宴会上,对侍中沈文季说:羹脍在南北都很受欢迎。沈文季回答说:羹脍中其实是吴国的食物,不是你所知道的。崔思祖说:烤鳖、烤鱼、烤鲤鱼,似乎不是句吴国的诗。沈文季说:千里之外的莼羹,怎么会关涉到鲁国和卫国的士人。皇帝称赞说:莼羹很需要归功于沈。(出自《谈薮》)
沈昭略:南齐时,黄门郎吴兴沈昭略是侍中文叔的儿子。他性格狂放不羁,喝酒任性,朝中官员都害怕他但容忍他。他曾经喝醉了,背着拐杖到芜湖苑,遇到琅琊王约。他瞪着眼睛看着他,说:你是王约吗,为什么这么胖这么傻。王约说:你是沈昭略吗,为什么这么瘦这么狂。沈昭略拍手大笑说:瘦已经胜过胖,狂又胜过傻。王约是王景文之子。(出自《谈薮》)
胡谐之:齐豫章的胡谐之最初担任江州治中,太祖亲自任命他。因为他的家人说话口音不正,太祖就派了几个人到胡谐之家,教他的子女发音。第二年,皇帝问他:你家的语音正了吗?他回答说:宫女少,我家人多,不仅不能纠正音,反而让宫女也学会了错误的口音。皇帝听了大笑,把这件事告诉了朝中的大臣。胡谐之历任度支尚书和预州刺史。(出自《谈薮》)
梁武:梁高祖曾经创作了五个字的韵文说:后窗有石榴和柳树。命令朝中的文士也都创作类似的韵文。刘孝绰说:梁王长得康强。沈约说:偏睡在船舷边。庾肩吾说:载着七个人每过水坝都会阻碍。徐摛说:我昨天去祭拜大禹庙,剩下六斗熟鹿肉。何逊用曹操的故事说:晒干的苏草,枯萎的芦苇。吴均沉思良久,竟然无言以对。高祖不高兴,不久下诏说:吴均不均匀,何逊不谦逊,应该交给廷尉处理。(出自《谈薮》)
柳信言:梁安城王萧佽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在天保年间,成为一代文宗,专门掌管词令和博学。历任侍中、仆射、尚书令,有文集三十卷,撰写梁史一百卷。起初萧佽以文辞闻名,能与他匹敌的,只有河东的柳信言。虽然柳信言内心不服,但没有人能与他抗衡。等到萧佽去世时,他已经是吏部尚书。宾客前来拜访,看到他跛着一条腿跳跃,连声说:独步来,独步来。众宾客都为之起舞,认为是一种乐趣。(出自《渚宫旧事》)
徐摛:梁朝侍中东海人徐摛,是散骑常侍徐超的儿子。博学多才,喜欢创新,不拘泥于旧体。曾经模仿一个人生病的情况说:红色的血液在夜间流淌,黄色的脓液在白天排出。斜眼看紫色的肺,正面看红色的肝。又说:门上挂着帘子,明知是竹帘。鱼儿游动害怕网,显然是看到了渔网。又说:看起来不是快马,脚却相连。坐在席上的儒生,带着经书长时间躺着。徐摛的儿子徐陵,是通直散骑常侍。出使魏国。魏国的魏收说:今天的炎热,就像是徐常侍来了一样。徐陵回答说:以前王肃来到这里,为魏国开始制定礼仪。现在我来了,让你再次知道寒暑。魏收无言以对。(出自《谈薮》)
徐陵:北齐使者来梁国访问。询问东河的徐陵春天的情况,和者说:小如来五岁,大孔子三年,指的是七十五岁。(出自《谈薮》)
李谐:梁陆晏子出使魏国,魏国派遣李谐效劳。经过朝歌城,陆晏子说:商朝的遗民,应该就在这里。李谐说:永嘉南渡后,都迁到了江外。(出自《谈薮》)
周舍:梁汝南的周舍年轻时就喜欢学习,有辩才。顾谐被派往高丽,因为海路艰难,向周舍请教。周舍说:白天根据太阳的位置行走,夜晚根据星星的位置停泊。大海这么宽广,顺风航行并不算远。河东的裴子野在陆晏的宴会上,对宾客说:后事未曾用姜食。周舍说:孔子说未曾用姜食,裴子野说未曾。在座的宾客都笑了。周舍学问贯通内外,而且口才很好。他对僧人法云师说:孔子不喝盗泉的水。法云师问:你既然能戴红缨,我为什么不能拿香炉?周舍回答说:施主既然能戴红缨,我作为出家人又为什么不能拿香炉?(出自《谈薮》)
王琳:后梁的王琳,在明帝时期担任中书舍人。博学多才,喜欢评价人物,众人害怕他的口才,常常把他比作孔稚珪。他还写了《鮔表》,用来讽刺当时的情况。他的词说:我鳀鱼说,我听说除了书,我被任命为糁蒸将军,油蒸校尉,瘐州刺史。像过去一样接受命令,灰身屏息,面对锅灶,战战兢兢。我听说高沙逃走的姬女,并不是有意追求华丽的衣服。(江陵城西二十里,有高秀湖,湖中有鱼。)白鮹的女儿,又怎么会期待得到珠宝翠玉。(江陵丙河环绕,称为鰁河。)我比夏鳣美,味道比冬鲤差。常常担心自己像鲐鱼一样受到嘲笑,害怕成为鳖岩的笑话。因此我在湖底漱口,枕着石头躺在泥中。没想到得到了高赏,受到了特殊的提拔,于是得以升迁,忝列玉盘。我坐在玳瑁席上,被繁琐的象筋所打扰。恩泽遍及紫腴,恩宠加于黄腹。正当我要鸣姜动桂,系上苏草和佩玉。轻轻动瓢,酒杯如云。浓汁暂停,兰膏成行。在绿齑中回转,在朱唇中逍遥。我怀着感激之情,愿意九死不辞。不胜惶恐,谨到铜铛门上表以闻。皇帝的诏书回答说:看了你的表,你就是公。(明抄本作卿之表。)你是池塘中的缙绅,波渠之后的俊才。穿过蒲草进入符节,肥滑显著。正符合这个选拔,不用再谢了。当时的人厌恶他,有的用讽刺来攻击他,孝明帝也没有怪罪他。他的文章在江表流传。(原文较长,此处为简化版。出自《谈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六-诙谐二-注解
晋: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存在于公元265年至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汉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
王导: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中国东晋政治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之一,曾任丞相,对东晋政权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贡献。
九锡:九锡是古代中国授予诸侯王或功臣的一种礼遇,包括车马、衣服、玉器等九种物品,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权力。
短辕犊车:古代一种简易的车辆,辕较短,适用于平民或地位较低的官员。
尘尾:古代的一种工具,用于扫除尘土,此处指尘尾的柄,王导用手捉持尘尾的柄来驱赶牛。
葛王:葛、王是两个姓氏,此处指姓氏的排列顺序。
驴马:古代的一种动物,此处用作比喻,表示驴的地位低于马。
庾亮:庾亮(281年-336年),字元规,东晋时期的名将和政治家,曾任丞相。
清虚日来,秽滓日去:指精神日益清净,污秽之物日益消散,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韩卢:古代的一种猎犬,以善于猎取而著称。
苻坚:苻坚(338年-385年),字永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曾一度统一北方。
二陆:指东晋时期的陆机、陆云兄弟,两人都以文学成就著称。
释道安:释道安(312年-385年),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佛教高僧,提倡戒律和禅宗。
四海:指天下,整个国家。
强口马:指善于辩论的动物,此处用作比喻,指善于辩论的人。
百里奚:百里奚(?-前628年),春秋时期秦国的大夫,以智谋著称。
五羖之皮:指五张羖羊的皮,古代用作赎罪之物,此处比喻珍贵的东西。
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娵隅:古代对鱼的称呼。
桓温: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东晋时期的将领和政治家,曾任丞相,对东晋政权有重要影响。
奶母:古代对老年妇女的称呼,此处用作戏谑。
凤凰将九子: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九子是指凤凰的子女,此处比喻有才能的人。
李斯狗枷,相如犊鼻:李斯和司马相如是古代的文学家,此处用他们的名字来比喻古物。
佛: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成为主要宗教之一。
慧业:佛教术语,指智慧之业,即通过智慧修行来达到解脱。
丈人:古代对长辈或父亲的尊称,此处指何尚之。
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意指草上的风会使草倒下,比喻强者必胜弱者。
萧门:指萧氏家族,此处指萧寺。
羹脍:古代的一种食品,用肉和蔬菜炖煮而成。
千里莼羹:出自《诗经》,指千里之外的莼菜汤,比喻珍贵的东西。
吴食:指吴地的食物,此处指羹脍。
炰鳖脍鲤:指用鳖、鱼制作的菜肴,此处用作比喻。
鲁卫之士:指鲁国和卫国的士人,此处用作比喻。
狗枷犊鼻:古代的一种刑具,此处用作比喻古物。
侍中: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的助手。
朝士:指朝廷中的官员。
法云师:指法云法师,一位佛教高僧。
檀越:檀越是佛教用语,指施主。
萧寺:指萧氏家族的寺庙,此处用作比喻。
羹脍为南北所推:指羹脍在南北各地都受到推崇。
千里莼羹,岂关鲁卫之士:意指千里之外的莼菜汤,与鲁卫之士无关,比喻事物的珍贵与地域无关。
负杖:背着手杖,表示行走。
瑯玡王约:瑯玡王约,指瑯玡王,此处用作人名。
张目视之:睁大眼睛看着他,表示惊讶或轻视。
瘦已胜肥,狂又胜痴:指身材瘦弱的人胜过身材肥胖的人,性格狂放的人胜过性格痴傻的人。
胡谐之:胡谐之是南朝梁时期的一位官员,曾任江州治中、度支尚书、预州刺史等职。他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宫廷对官员家庭教育的重视。
太祖:指南朝梁的建立者萧道成,他在位期间对官员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
傒:傒,通“诘”,意为诘问、责问。
宫人:指宫廷中的女官。
度支尚书:度支尚书是古代官职,负责财政收支的管理。
预州刺史:预州刺史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预州的行政事务。
梁武:指南朝梁的建立者萧道成,他在位期间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垒韵:垒韵,指五言诗的韵律。
刘孝绰:刘孝绰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以文采著称。
沈约:沈约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庾肩吾:庾肩吾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以文采著称。
徐摛:徐摛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以文采著称。
吴均:吴均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以文采著称。
曹瞒:曹瞒,即曹操,这里指曹操的故事。
梁安城王萧佽:萧佽是南朝梁的一位王子,博学多才。
天保之朝:天保是南朝梁的一个年号,指萧衍在位期间。
侍中仆射尚书令:这些是古代的官职,分别负责不同的政务。
河东柳信言:柳信言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与萧佽齐名。
东海徐摛:徐摛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以文采著称。
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是古代的官职,负责顾问皇帝。
超之子:超,指徐摛的父亲,也是一位官员。
病痈:痈,指皮肤上的脓肿。
朱血夜流,黄脓昼泻:这是徐摛用来形容病痛的诗句。
户上悬帘,明知是箔:这是徐摛用来形容事物显而易见却故意隐瞒的诗句。
鱼游畏网,判是见罾:这是徐摛用来形容事物不可避免的诗句。
状非快马,蹋脚相连:这是徐摛用来形容事物连续不断的诗句。
席异儒生,带经长卧:这是徐摛用来形容学者勤奋的诗句。
北齐使来聘梁:指北齐派使者到梁国进行外交访问。
东河徐陵春:徐陵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曾任东河郡守。
小如来五岁,大孔子三年,谓七十五也:这是徐陵用来形容年龄的诗句。
梁陆晏子:陆晏子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
魏:指北魏,与南朝梁并立的国家。
朝歌城:朝歌城是北魏的一个城市。
殷之余人:殷,指商朝,这里指商朝的后裔。
永嘉南度:永嘉是晋朝的一个年号,南度指南迁。
海路艰:海路艰指海上航行的困难。
顾谐:顾谐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
高丽:高丽是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
昼则揆日而行,夜则考星而泊:这是顾谐用来形容航海的诗句。
海大便是安流,从风不足为远:这是顾谐用来形容航海的诗句。
河东裴子野:裴子野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
孔称不彻,裴曰未尝:这是裴子野用来回应顾谐的诗句。
沙门法云师:沙门法云师是南朝梁时期的僧人。
纛:纛,古代军队中的旗帜。
鍮石香炉:鍮石香炉是一种用鍮石制成的香炉。
高沙走姬,非有意于绮罗: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无意追求奢华的诗句。
白鮹女儿,岂期心于珠翠: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无意追求奢华的诗句。
夏鳣,味惭冬鲤: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才能的谦虚之词。
鲐腹之讥,惧贻鳖岩之谓: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谦虚的诗句。
糁蒸将军,油蒸校尉,臞州刺史:这是王琳用来讽刺当时官职虚设的诗句。
高沙走姬,白鮹女儿: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才能的诗句。
鸣姜动桂,纡苏佩檔: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才华横溢的诗句。
枢槊如云,兰膏成列: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才华横溢的诗句。
绿齑之中,逍遥朱唇之内:这是王琳用来比喻自己享受美食的诗句。
衔恩噬泽,九殒弗辞:这是王琳用来表达对皇帝恩宠的感激之词。
屏营之至,谨到铜铛门奉表以闻:这是王琳用来表达对皇帝忠诚的诗句。
省表是公,卿池沼缙绅,波渠后又:这是皇帝对王琳的回应,表达了对他的赏识。
穿蒲入符,肥滑系彰:这是皇帝对王琳的回应,表达了对他的赞美。
正膺兹选,无劳谢也:这是皇帝对王琳的回应,表达了对他的肯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六-诙谐二-评注
胡谐之的故事展示了古代官员在皇帝面前的谦卑与机智。胡谐之因家人语音不正,被皇帝派遣宫人教导,但他巧妙地回答‘宫人少,臣家人多’,不仅避免了直接批评,还使皇帝大笑,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应对策略。这段故事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以及官员在处理与皇帝关系时的谨慎和智慧。
梁武的故事则体现了文学创作中的押韵和才情。梁高祖以五字句为题,要求朝士作诗,其中吴均因未能立刻作出符合要求的诗句而受到责备。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文学创作中的技巧和才情,以及文人在创作时的压力和挑战。
柳信言的故事描绘了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萧佽,他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萧佽与柳信言的文学之争,以及萧佽去世后柳信言的悲痛表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感。
徐摛的故事展示了徐摛的博学多才和幽默风趣。他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使听者印象深刻。徐摛的才华和幽默感,以及他对新变文学风格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趣味。
徐陵的故事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展现了徐陵的机智和才智。他用数字巧妙地表达了一个复杂的年龄关系,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
李谐的故事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机智和幽默。李谐以机智的回答化解了尴尬的局面,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和风趣。
周舍的故事描绘了一位博学多才、口才了得的文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善于辩论,能够用巧妙的语言应对各种问题。周舍的故事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智慧。
王琳的故事通过王琳的《鮔表》,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讽刺精神。他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文人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