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原文

令狐德棻崔行功边仁表辛郁尹君裴玄本长孙玄同王福畤许敬宗高崔嵬元晋赵谦光沈佺期崔日用裴谈李镇恶卢广松寿封抱一尹神童

令狐德棻

唐赵元楷与令狐德棻从驾至陕。元楷召德棻河边观砥柱,德棻不去,遂独行。及还,德棻曰:砥柱共公作何语。答曰:砥柱附参承公。德棻应声曰:石不能言,物或凭焉。时群公以为佳对。(出《启颜录》)

崔行功

唐崔行功与敬播相逐。播带榈木霸刀子,行功问播云:此是何木。播对曰:是栟榈木。行功曰:唯问刀子,不问佩人。(出《启颜录》)

边仁表

唐四门助教弘绰与弟子边仁表论议。弘绰义理将屈,乃高声大怒。表遂报曰:先生闻义即怒,岂曰弘,是事皆弘。弘又报云:我姓即曰弘。边又应声曰:先生虽曰弘,义终不绰。座下大笑,弘竟被屈而归。(出《启颜录》)

辛郁

唐辛郁,管城人也,旧名太公。弱冠,遭太宗于行所。问何人,曰:辛太公。太宗曰:何如旧太公。郁曰:旧太公,八十始遇文王。臣今适年十八,已遇陛下。过之远矣。太宗悦,命直中书。(出《御史台记》)

尹君

唐杨纂。华阴人也,累迁雍州长史,吏部尚书。纂之在雍州,司法参军尹君尝任坊州司户。省符科杜若,尹君判申曰:坊州本无杜若,天下共知。省符忽有此科,应由读谢眺诗误。华省曹郎如此判事,不畏二十八宿向下笑人。由是知名。及雍州司法时,有胡盗金城坊者。纂判:京城诸胡尽禁问。尹君不同之曰:贼出万端,诈伪非一。亦有胡着汉帽,汉着胡靴。亦须汉里兼求,不可胡中直觅。请西市胡禁,余请不问。纂怒不同判。遽命笔,复沉吟少选,乃判曰:纂输一筹,余依。太宗闻而笑曰:朕用杨纂,闻义伏输一筹,朕伏得几筹。(出《御史台记》)

裴玄本

唐裴玄本好谐谑,为户部郎中。时左仆射房玄龄疾甚,省郎将问疾。玄本戏曰:仆射病,可须问之。既甚矣,何须问也。有泄其言者。既而随例看玄龄,玄龄笑曰:裴郎中来,玄龄不死也。(出《大唐新语》)

长孙玄同

唐长孙玄同幼有讥辩,坐中每剧谈,无不欢笑。永徽中,在京会宴。众因语论及民间事,一人云:醴泉县去京不远,百姓遂行盅毒。此邑须远配流,岂得令在侧近。一人乃云:若令配流处还有百姓,此人复行盅毒,岂不还更损人。其人云:若如此,欲令何处安置。玄同即云:若令玄同安置,必令得所。诸人大喜,同即问之。答云:但行盅毒人,并送与莫离支作食手。(明抄本手作子。)众皆欢笑。贞观中,尝在诸公主席,众莫能当。高密公主乃云:我段家儿郎,亦有人物。走令唤取段恪来,令对玄同。段恪虽微有辞,其容仪短小。召至,始入门,玄同即云:为日已暗。公主等并大惊怪云:日始是斋时,何为道暗,玄同乃指段恪,若不日暗,何得短人行。坐中大笑。段恪面大赤,更无以答。玄同初上,府中设食。其仓曹是吴人,言音多带其声,唤粉粥为粪粥。时肴馔毕陈,蒸炙俱下。仓曹曰:何不先将粪粥来。举坐咸笑之。玄同曰:仓曹乃是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诸君何为笑也。坐中复大笑。玄同任荆王友,所司差摄祭官祠社。于坛所清斋,玄同在幕内坐。有犬来,遗粪秽于墙上。玄同乃取支床砖,自击之。傍人怪其率,问曰:何为自彻支床砖打狗。玄同曰:可不闻,苟利社稷,专之亦可。(出《启颜录》)

王福畤

唐王福畤名行温恭,累授齐泽二州,世以才学称。子勔、据、勃,俱以文笔著天下。福畤与韩琬父有旧。福畤及婚崔氏,生子勃。(勃原作劝,据明抄本改。)尝致书韩父曰:勔、据、勃文章并清俊,近小者欲似不恶。韩复书曰:王武子有马癖,明公有誉儿癖,王氏之癖,无乃多乎?要当见文章,方可定耳。福畤乃致诸子文章,韩与名人阅之曰:生子若是,信亦可夸。(出《御史台记》)

许敬宗

唐吏部侍郎杨思玄恃外戚之贵,待选流多不以礼,而排斥之。为选人夏侯彪之所讼,御史中丞郎余庆弹奏免。中书令许敬宗曰:固知杨吏部之败也。或问之,宗曰:一彪一狼,共着一羊,不败何待。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暗中摸索著,亦可识。(出《国朝杂记》)

高崔嵬

唐散乐高崔嵬善弄痴,太宗命给使捺头向水下,良久出而笑之。帝问,曰:见屈原云,’我逢楚怀王无道,乃沉汨罗水。汝逢圣明主,何为来。’帝大笑,赐物百段。(出《朝野佥载》)

元晋

唐曹怀舜,金乡人。父维叔(明抄本维叔作继奴,下同。)死王事,赠云麾将军。怀舜襁褓授游击将军,历内外文武官。则天云:怀舜久历文资,而屈于武职。自左鹰扬卫郎将拜右玉钤卫将军。有宋州司马曹元本·父名乞伯。明汲县丞元晋,好谈,多警策。或问元晋,元本,怀舜从叔。元晋应声答曰:虽则同堂,俱非本族。人怪而问之,晋曰:元本乞伯子,怀舜继叔儿,以此知矣。(出《御史台记》)

赵谦光

唐诸郎中,不自即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

言便拜崇品,有似长征兵士,便授边远果毅。

赵谦光自彭州司马入为大理正,迁户部郎中。

户部员外贺遂涉咏曰: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不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赵谦光答诗曰: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薰。

唯愁员外置,(明抄本置作署)不应列星文。

人以为奇句。(出《谭宾录》)

沈佺期

唐沈佺期以罪谪,遇恩复官秩,而未还朱衣。

因内宴,群臣皆歌回波乐词起舞,由是多求迁擢。

佺期词曰: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

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中宗即以绯鱼袋赐之。(出《本事诗》)

崔日用

崔日用为御史中丞,赐紫。

是时佩鱼须有特恩。

亦因宴会,命群臣撰词。

日用曰:台中鼠子直须谙,信足跳梁上壁龛。

倚翻灯脂污张五,还来啮带报韩三。

莫浪语,直王相。

大家必苦赐金龟,卖却猫儿相赏。

中宗以金鱼赐之。(出《本事诗》)

裴谈

唐中宗朝,御史大夫裴谈崇释氏。

妻悍妒,谈畏之如严君。

时韦庶人颇袭武后之风,中宗渐畏之。

内宴,玄唱《回波词》,有优人词曰: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

外边秪有裴谈,内里无过(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李老。

韦后意色自得,以束帛赐之。(出《本事诗》)

李镇恶

唐李镇恶,即赵公峤之父。

选授梓子州郪县令,与友人书云:州带子号,县带郪名。

由来不属老夫,并是妇儿官职。(出《传载》)

卢广

唐殿中内供奉卢广持法细密,虽亲效贵势,无所回避。

举止闲雅,必翔而后集。

尝于景龙观,监官行香。

右台诸御史亦预焉。

台中先号右台为高丽僧,时有一胡僧徙倚于前庭。

右台侍御史黄守礼指之曰:何胡僧而至此。

广徐谓之曰:亦有高丽僧,何独怪胡僧为。

一时欢笑。

广与李畬俱非善射者。

尝三元礼射,广畬虽引满射,俱不及垛而坠。

互(互原作玄,据明抄本改。)言其工拙,畬戏曰:畬与卢箭俱三十步。

左右不晓。

畬曰:畬箭去垛三十步,卢箭去身三十步。

欢笑久之。(出《御史台记》)

松寿

唐韦庆本女选为妃,诣朝堂欲谢。

而庆本两耳先卷,朝士多呼为卷耳。

时长安公松寿,见庆本而贺之。

因曰:仆固知足下女得妃。

庆本曰:何以知之。

松寿乃自摸其耳而卷之曰:卷耳后妃之德。(出《启颜录》)

封抱一

唐封包一任益州九陇尉,与同列戏白打赌钱。

座下数百钱,输已略(略原作客,据明抄本改。)尽,便欲敛手。

傍人谓之曰:何不更戏。(戏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觅钱回取之。

抱一乃举手摸钱曰:同(明抄本同作赐。)赐也,何敢望问。

山东人谓尽为赐,故言赐也。(出《启颜录》)

尹神童

唐尹神童每说,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

归以告父,更令求之。

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

伯乐曰:何也。

对曰:其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耳。

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

子笑乃止。(出《朝野佥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译文

令狐德棻

唐代的赵元楷和令狐德棻一起前往陕地。赵元楷邀请令狐德棻到河边看砥柱石,但令狐德棻没有去,于是独自前往。等回来后,令狐德棻问赵元楷:你跟砥柱石说了些什么。赵元楷回答说:砥柱石附耳倾听,承应我的话。令狐德棻立刻回应说:石头不会说话,但有时会依靠其他东西。当时在场的官员们都认为这是一句很好的对答。(出自《启颜录》)

崔行功

唐代的崔行功和敬播一起行走。敬播带着一把栟榈木刀,崔行功问敬播:这是什么木做的。敬播回答说:这是栟榈木。崔行功说:我只是问刀子是什么木做的,不是问佩刀的人。(出自《启颜录》)

边仁表

唐代的四门助教弘绰和弟子边仁表在讨论。弘绰在义理上即将屈服,于是大声发怒。边仁表随即回应说:先生一听到义理就发怒,难道不是弘,所有的事情都是弘。弘绰又回应说:我姓就是弘。边仁表立刻回应说:先生虽然姓弘,但义理终究不宽绰。在座的人大笑,弘绰最终屈服而回。(出自《启颜录》)

辛郁

唐代的辛郁是管城人,以前名叫太公。弱冠之年,在太宗出行的地方遇到了太宗。太宗问他是谁,他回答说:辛太公。太宗问:和以前的太公相比怎么样。辛郁说:以前的太公,八十岁才遇到文王。我现在才十八岁,就已经遇到了陛下。我比他强多了。太宗很高兴,让他直接到中书省任职。(出自《御史台记》)

尹君

唐代的杨纂是华阴人,多次升迁至雍州长史和吏部尚书。杨纂在雍州时,司法参军尹君曾经担任坊州司户。朝廷下了一道命令,要求调查杜若的事情,尹君判决说:坊州本来就没有杜若,天下人都知道。朝廷的命令突然有这个要求,应该是有人误读了谢眺的诗。华省的曹郎这样判决事情,不怕二十八宿向下嘲笑人。因此名声大噪。后来在雍州司法时,有胡人盗取了金城坊的财物。杨纂判决:京城所有的胡人都被禁止询问。尹君不同意他的判决,说:贼人千变万化,欺诈的手段不止一种。也有胡人戴着汉帽,汉人穿着胡靴。我们也应该在汉人中寻找,不能只从胡人中寻找。请只对西市的胡人进行禁令,其他人不问。杨纂生气不同意他的判决。他立刻拿起笔,稍作沉思,然后判决说:我输了一筹,其他的我都同意。太宗听后笑着说:我用杨纂,听到义理就认输一筹,我认输了几筹。(出自《御史台记》)

裴玄本

唐代的裴玄本喜欢开玩笑,担任户部郎中。当时左仆射房玄龄病得很重,省郎将去探望。裴玄本开玩笑说:仆射病了,还用得着探望吗?既然病得这么重,还探望干什么呢?有人泄露了他的话。后来按照惯例去探望房玄龄,房玄龄笑着说:裴郎中来,玄龄就死不了。(出自《大唐新语》)

长孙玄同

唐代的长孙玄同小时候就擅长辩论,每次在座中谈论,都让人欢笑。永徽年间,在京城的一次宴会中,众人谈论民间的事情,有人说:醴泉县离京城不远,百姓因此中了毒。这个县应该被流放到很远的地方,怎么能让它离京城这么近呢?另一个人说:如果流放的地方还有百姓,这个人又去下毒,不是又伤害了人吗?有人说:如果这样,想把这个人安置在哪里?长孙玄同立刻说:如果让我来安置,一定能让这个人得到安置。众人很高兴,就问他具体怎么安置。他回答说:所有下毒的人,都送与莫离支做食物。(明抄本中“手”字误作“子”字。)众人都很高兴。贞观年间,长孙玄同在诸公主席上,没有人能应对他。高密公主说:我段家的儿子,也是有才华的人。叫人去叫段恪来,让他和长孙玄同对答。段恪虽然有些辞穷,但身材短小。叫他进来后,长孙玄同就说:天已经暗了。公主等人都很惊讶,说:现在才刚吃晚饭,怎么就说天暗了呢?长孙玄同指着段恪说:如果不是天暗,怎么能有短小的人呢?在座的人大笑。段恪脸都红了,无话可说。长孙玄同刚上任时,府中设宴。他的仓曹是吴人,说话带有吴音,把粉粥叫做粪粥。当时菜肴已经摆好,蒸煮的都准备好了。仓曹说:为什么不先上粪粥呢?在座的人都笑了。长孙玄同说:仓曹是公侯之子孙,必定会恢复他的原貌,各位为何要笑呢?在座的人又笑了。长孙玄同担任荆王友,有关部门派他去担任祭祀社稷的官员。在祭祀坛上清斋时,长孙玄同在幕内坐着。有一只狗跑来,在墙上留下了粪便。长孙玄同就拿起支床的砖头,自己打狗。旁边的人奇怪他这样做,问他:为什么自己用支床的砖头打狗。长孙玄同说:你没听说过吗?如果有利于国家,专门去做也可以。(出自《启颜录》)

王福畤

唐代的王福畤名叫行温恭,多次被授予齐州和泽州的官职,世人因他的才学而称赞他。他的儿子王勔、王据、王勃,都以文笔著称于世。王福畤和韩琬的父亲有旧交。王福畤和崔氏结婚后,生下了儿子王勃。(勃原作劝,据明抄本改。)他曾经写信给韩琬的父亲说:勔、据、勃的文章都很清俊,最近的小儿子看起来也不差。韩琬回信说:王武子有马癖,明公有誉儿癖,王家的癖好,难道不是很多吗?一定要看到文章,才能确定。(出自《御史台记》)

许敬宗

唐代的吏部侍郎杨思玄依仗外戚的权势,对待候选人流不礼貌,还排斥他们。被候选人流夏侯彪告发后,御史中丞郎余庆弹劾他,他被免职。中书令许敬宗说:我本来就知道杨吏部要失败。有人问他,他说:一匹彪,一只狼,共吃一只羊,不失败还等什么呢?敬宗性格轻傲,见人多忘。有人说他不聪明,他说:你自己很难记住,如果遇到何刘沈谢这些人,暗中摸索也能认出来。(出自《国朝杂记》)

高崔嵬

唐代的散乐人高崔嵬擅长表演痴呆,太宗命令使者把他的头按入水中,过了一会儿他出来笑了。太宗问他:你见到屈原说,’我遇到楚怀王无道,就投汨罗江自尽。你遇到圣明的君主,为什么还来呢?’太宗大笑,赏赐他一百段布。(出自《朝野佥载》)

元晋

唐代的曹怀舜是金乡人。他的父亲曹维叔(明抄本作继奴,以下同。)为国捐躯,被追赠云麾将军。曹怀舜在襁褓之中就被封为游击将军,历任内外文武官职。武则天说:曹怀舜长期担任文职,却屈居武职。从左鹰扬卫郎将升任右玉钤卫将军。有宋州司马曹元本,父亲名叫乞伯。明县丞元晋喜欢谈论,多有警句。有人问元晋,元本是曹怀舜的堂叔。元晋立刻回答:虽然同堂,但不是同一个宗族。有人奇怪地问,元晋说:元本是乞伯的儿子,曹怀舜是继叔的儿子,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了。(出自《御史台记》)

赵谦光

唐朝的郎中,如果自己不晋升为员外郎,就会被称作土山头果毅。意思是说,只要愿意晋升,就像长征的士兵一样,就能被授予边远地区的果毅官职。赵谦光从彭州司马升任大理正,后来又升任户部郎中。户部员外郎贺遂涉在诗中吟咏道: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不优。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赵谦光以诗回应道: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薰。唯愁员外置,不应列星文。人们认为这是奇句。(出自《谭宾录》)

唐沈佺期因为犯罪被贬谪,后来遇到皇帝的恩典恢复了官职,但还没有回到原来的官位。在一次宫内宴会上,群臣都唱起《回波乐》并起舞,因此很多人请求升迁。沈佺期作词道: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中宗立即赐给他红色的鱼袋。(出自《本事诗》)

崔日用担任御史中丞,被赐予紫袍。当时佩戴鱼袋需要有特殊的恩典。也是在一次宴会上,命令群臣作词。崔日用说:台中鼠子直须谙,信足跳梁上壁龛。倚翻灯脂污张五,还来啮带报韩三。莫浪语,直王相。大家必苦赐金龟,卖却猫儿相赏。中宗赐给他金鱼。(出自《本事诗》)

唐中宗时期,御史大夫裴谈崇尚佛教。他的妻子凶悍多疑,裴谈对她像对待严父一样敬畏。当时韦庶人模仿武则天的作风,中宗开始敬畏她。在宫内宴会上,玄唱《回波词》,有戏子说: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韦后听后心情舒畅,赐给他一束布帛。(出自《本事诗》)

唐李镇恶,即赵公峤的父亲。被选授为梓州郪县令,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州带子号,县带郪名。由来不属老夫,并是妇儿官职。(出自《传载》)

唐殿中内供奉卢广执法严谨,即使是亲近的权贵,也无所回避。举止优雅,必定先盘旋然后再降落。曾在景龙观监官行香时,右台诸御史也参与其中。右台之前被称为高丽僧,当时有一胡僧倚靠在前庭。右台侍御史黄守礼指着胡僧说:何胡僧而至此。卢广缓缓回答:也有高丽僧,为何独怪胡僧。一时大家欢笑。卢广和李畬都不是善射者。在一次三元礼射中,尽管他们拉满了弓,但都未能射中靶心而坠落。互相评论谁更熟练,李畬开玩笑说:我与卢箭都退后三十步。左右的人不明白。李畬说:我的箭退后三十步,卢的箭退后三十步。大家欢笑了很久。(出自《御史台记》)

唐韦庆本的女儿被选为妃子,来到朝堂想要道谢。而韦庆本的两只耳朵先卷了起来,朝士们多称她为卷耳。当时长安公松寿见到韦庆本,向他道贺。于是说:我本就知道足下的女儿能成为妃子。韦庆本问:你怎么知道。松寿于是自己摸着自己的耳朵卷起来说:卷耳后妃之德。(出自《启颜录》)

唐封包一担任益州九陇尉,与同僚赌博输光了钱,便想放弃。旁边的人对他说:为什么不继续玩。去找钱回来。封包一于是举手摸钱说:赐予也,何敢望问。山东人把输光称作赐予,所以这样说。(出自《启颜录》)

唐尹神童常说,伯乐让他的儿子拿着《马经》画样去寻找马,一年过去了,没有找到像样的马。他回家告诉父亲,父亲让他再去找。出门时看到一只大蛤蟆,他对父亲说:找到一匹马,大体与画样相同,但细节不够。伯乐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它的头高、眼睛低、脊背收缩,只是蹄子不如马那样快。伯乐说:这匹马喜欢跳跃,不能胜任。他的儿子笑了笑就不再说了。(出自《朝野佥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注解

令狐德棻:唐朝官员,字君房,博学多才,官至给事中。

崔行功:唐朝官员,以文学著称,曾任国子祭酒。

边仁表:唐朝官员,以正直著称,曾任四门助教。

辛郁:唐朝官员,曾任管城县令,以才华横溢著称。

尹君:唐朝官员,曾任坊州司户,以公正著称。

裴玄本:唐朝官员,以风趣幽默著称,曾任户部郎中。

长孙玄同:唐朝官员,以辩才著称,曾任荆王友。

王福畤:唐朝官员,以才学著称,曾任齐州、泽州刺史。

许敬宗:唐朝官员,以文学著称,曾任中书令。

高崔嵬:唐朝散乐艺人,以表演滑稽著称。

元晋:唐朝官员,曾任汲县丞,以善于言辞著称。

赵谦光:唐朝官员,具体事迹不详。

郎中:古代官职,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吏,负责管理文书、监察、司法等事务。在唐代,郎中是六品官,属于中级官员。

员外郎:古代官职,是郎中的副职,通常负责协助郎中处理事务。在唐代,员外郎是七品官,低于郎中。

果毅:果敢坚毅之意,古代将领或官员的品德之一,此处比喻官员迅速得到提升。

大理正:古代官职,大理寺的正职官员,负责司法审判。

户部郎中:古代官职,户部是负责财政的部门,郎中是户部的高级官员。

员外:指员外郎,此处指贺遂涉。

粉署:古代官署名,指大理寺。

署:官署,此处指大理寺。

朱衣:古代官员的官服,朱色代表高级官员。

回波乐词:唐代流行的一种宴乐歌词,常在宴会上演唱。

绯鱼袋:古代官员的佩饰,绯色代表五品以上官员。

台中:唐代御史台的别称。

台中鼠子:御史台的官员,此处指崔日用。

张五:人名,此处为崔日用所讽刺的对象。

韩三:人名,此处为崔日用所讽刺的对象。

金龟:古代官员的佩饰,代表高级官员。

释氏:佛教,此处指裴谈信奉佛教。

栲栳:古代的一种竹器,此处比喻韦庶人。

齿录:古代官员的记录,此处指沈佺期的官职。

袍笏:古代官员的服饰,袍指袍服,笏指笏板。

牙绯:古代官员的官服颜色,红色,代表高级官员。

台中为高丽僧:唐代御史台的官员以高丽僧为号,此处为卢广所讽刺。

胡僧:指来自胡人的僧侣。

右台:唐代御史台的别称。

台中先号右台为高丽僧:御史台的官员以高丽僧为号,此处为卢广所讽刺。

梓子州:古代州名,梓子是州名。

郪县:古代县名,位于梓子州。

妇儿官职:指女性担任的官职。

殿中内供奉:古代官职,殿中是宫廷内的机构,供奉是其中的一种官职。

法细密:指卢广执法严谨。

翔而后集:指卢广举止优雅,不急于行动。

三元礼射:古代的一种射箭比赛,三元指第一、第二、第三名。

垛:射箭时的靶心。

左右:古代对左右两侧的称呼,此处指在场的人。

朝士:指朝廷的官员。

卷耳:古代的一种植物,此处比喻韦庆本的女儿。

赐:古代的一种礼物,此处指输掉的钱。

伯乐:古代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此处比喻识人善用的人。

马经:古代记载马匹品种和饲养方法的书籍。

隆颅跌目脊郁缩:形容马的特征,此处比喻人的特点。

蹄不如累趋耳:指马蹄不如人快。

跳踯:跳跃不安的样子,此处比喻马的动作。

不堪:不能胜任的意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评注

唐诸郎中,不自即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

此句以比喻手法,将未得拜官的郎中比作土山头上的果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士人对于官职的渴望与无奈。

言便拜崇品,有似长征兵士,便授边远果毅。

此句进一步比喻,将升官比作长征兵士,强调了升官的艰辛与不易。

赵谦光自彭州司马入为大理正,迁户部郎中。

此句叙述了赵谦光的官职变迁,体现了唐朝官员流动的常态。

户部员外贺遂涉咏曰: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不优。

贺遂涉以诗言志,表达了对赵谦光升迁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官场中的品级观念。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此句反问,强调了赵谦光从粉署(指朝廷)到土山头(指偏远之地)的转变,表达了对官场无常的感慨。

赵谦光答诗曰:锦帐随情设,金炉任意薰。

赵谦光的答诗以诗言志,表达了自己随遇而安的心态。

唯愁员外置,(明抄本置作署)不应列星文。

此句再次反问,表达了赵谦光对于官职升迁的担忧。

人以为奇句。

此句点明了赵谦光答诗的奇特之处,引人深思。

沈佺期以罪谪,遇恩复官秩,而未还朱衣。

此句叙述了沈佺期因罪被贬,后又因恩典恢复官职,但未恢复原来的朱衣。

因内宴,群臣皆歌回波乐词起舞,由是多求迁擢。

此句描述了内宴的情景,以及群臣因歌乐词而纷纷请求升迁。

佺期词曰: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

沈佺期的词以回波乐词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愿意回到岭外,意味着愿意接受任何官职。

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

此句反映了沈佺期对于自己现状的无奈,身名虽被记录,但官职未恢复。

中宗即以绯鱼袋赐之。

此句说明了中宗皇帝对沈佺期的恩赐,以示对其忠诚的认可。

崔日用为御史中丞,赐紫。

此句介绍了崔日用的官职和皇帝的赐予。

是时佩鱼须有特恩。

此句说明了当时佩戴鱼袋(象征官职)需要特殊的恩赐。

亦因宴会,命群臣撰词。

此句描述了宴会上的情景,皇帝命令群臣撰写词句。

日用曰:台中鼠子直须谙,信足跳梁上壁龛。

崔日用以诗言志,表达了自己在御史台中的威严和自信。

倚翻灯脂污张五,还来啮带报韩三。

此句以诗的形式,描绘了崔日用在御史台中的所作所为。

莫浪语,直王相。

此句表达了崔日用对于自己行为的自信和对于王相的尊重。

大家必苦赐金龟,卖却猫儿相赏。

此句以诗的形式,反映了崔日用对于官职的态度。

中宗以金鱼赐之。

此句说明了中宗皇帝对崔日用的赏赐。

唐中宗朝,御史大夫裴谈崇释氏。

此句介绍了裴谈的宗教信仰和官职。

妻悍妒,谈畏之如严君。

此句描述了裴谈的妻子对其的威严和裴谈的畏惧。

时韦庶人颇袭武后之风,中宗渐畏之。

此句说明了韦庶人模仿武后的行为,使得中宗对其产生了畏惧。

内宴,玄唱《回波词》,有优人词曰: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

此句描述了内宴上的情景,优人通过《回波词》表达了对裴谈畏惧妻子的讽刺。

外边秪有裴谈,内里无过(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李老。

此句进一步讽刺裴谈畏惧妻子的行为。

韦后意色自得,以束帛赐之。

此句说明了韦后对优人的赞赏,并给予赏赐。

唐李镇恶,即赵公峤之父。

此句介绍了李镇恶的身份和背景。

选授梓子州郪县令,与友人书云:州带子号,县带郪名。

此句描述了李镇恶的任命和他在信中的自嘲。

由来不属老夫,并是妇儿官职。

此句表达了李镇恶对于自己官职的无奈和自嘲。

唐殿中内供奉卢广持法细密,虽亲效贵势,无所回避。

此句描述了卢广的为人,即使面对亲近的权贵也不回避。

举止闲雅,必翔而后集。

此句描绘了卢广的举止和风度。

尝于景龙观,监官行香。

此句说明了卢广在景龙观监视官员行香的情景。

右台诸御史亦预焉。

此句说明了右台御史也参与了此次活动。

台中先号右台为高丽僧,时有一胡僧徙倚于前庭。

此句描述了台中对于右台的称呼和当时胡僧在庭院中的情景。

右台侍御史黄守礼指之曰:何胡僧而至此。

此句描述了黄守礼对胡僧的质问。

广徐谓之曰:亦有高丽僧,何独怪胡僧为。

此句是卢广对黄守礼的回答,表现了他的风趣和机智。

一时欢笑。

此句说明了卢广的回答引起了众人的欢笑。

广与李畬俱非善射者。

此句说明了卢广和李畬都不擅长射箭。

尝三元礼射,广畬虽引满射,俱不及垛而坠。

此句描述了卢广和李畬在射箭比赛中的表现。

互(互原作玄,据明抄本改。)言其工拙,畬戏曰:畬与卢箭俱三十步。

此句说明了卢广和李畬在射箭技术上的互相评价,李畬以玩笑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和卢广的射箭水平。

左右不晓。

此句说明了左右(指旁观者)不明白李畬的话。

畬曰:畬箭去垛三十步,卢箭去身三十步。

此句是李畬对左右解释自己话的意思,强调了卢广射箭的精准。

欢笑久之。

此句说明了李畬的解释引起了众人的欢笑。

唐韦庆本女选为妃,诣朝堂欲谢。

此句描述了韦庆本的女儿被选为妃子,并前往朝堂表示感谢。

而庆本两耳先卷,朝士多呼为卷耳。

此句说明了韦庆本的女儿因为耳朵卷曲而被称为“卷耳”。

时长安公松寿,见庆本而贺之。

此句描述了长安公松寿对韦庆本女儿的祝贺。

因曰:仆固知足下女得妃。

此句是松寿对韦庆本女儿的祝贺之词。

庆本曰:何以知之。

此句是韦庆本对松寿的疑问。

松寿乃自摸其耳而卷之曰:卷耳后妃之德。

此句是松寿以自己的耳朵卷曲为例,说明耳朵卷曲是后妃之德的象征。

唐封包一任益州九陇尉,与同列戏白打赌钱。

此句描述了封包一在益州九陇尉任上的一个趣事。

座下数百钱,输已略(略原作客,据明抄本改。)尽,便欲敛手。

此句说明了封包一在赌博中输光了钱,想要收手。

傍人谓之曰:何不更戏。(戏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觅钱回取之。

此句说明了旁人鼓励封包一继续赌博,并找钱回来。

抱一乃举手摸钱曰:同(明抄本同作赐。)赐也,何敢望问。

此句是封包一以玩笑的方式回应旁人,表示自己将输钱视为赐予。

山东人谓尽为赐,故言赐也。

此句解释了封包一的话,说明了山东人将输钱视为赐予的习惯。

唐尹神童每说,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

此句描述了尹神童讲述的一个故事,伯乐的儿子按照《马经》上的样子找马,但多年未找到相似的马。

归以告父,更令求之。

此句说明了伯乐的儿子将情况告诉了父亲,并请求继续寻找。

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

此句描述了伯乐的儿子找到了一只大虾蟆,并告诉父亲这只虾蟆与马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对曰:其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耳。

此句是伯乐对儿子的回答,说明了虾蟆与马的不同之处。

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

此句是伯乐对儿子的评价,认为这只虾蟆并不适合作为马。

子笑乃止。

此句说明了伯乐的儿子听后笑了,故事到此结束。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02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