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原文

张和胡媚儿中部民板桥三娘子关司法长乐里人陈武振海中妇人画工

张和

唐贞元初,蜀郡豪家,富拟卓郑。蜀之名姝,无不毕致,每按图求之。媒盈其门,常恨无可意者。

或言:坊正张和,大侠也。幽房闺稚,无不知之,盍以诚投乎?

豪家子乃以金帛夜诣其居告之,张和欣然许之。

异日,与豪家子皆出西郭一舍,入废兰若,有大像巍然,与豪家子升像之座。

和引手扪佛乳揭之。乳坏成穴,如碗,即挺身入穴,引豪家子臂,不觉同在穴中。

通行数十步,忽睹高门崇墉,状如州县。

和扣门五六,有丸髻婉童迎拜曰:主人望翁来久矣。

有顷,主人出,紫衣贝带,侍者十余,见和甚谨。

和指豪家子曰:此少君子也,汝可善侍,予有切事须返,不坐而去。

言讫,已失和所在。

豪家子心异之,不敢问。

主人延于中堂,珠玑缇绣,罗列满目。

具陆海珍膳,命酌。

进妓交鬟撩鬓,缥然神仙,其舞杯闪球之令,悉新而多思。

有金器,容数升,云擎鲸口,钿以珠粒。

(其舞至珠粒二十六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

豪家子不识,问之。

主人笑曰:此次皿也,本拟伯雅。

豪家子竟不解。

至三更,主人忽顾妓曰:无废欢笑,予暂有所适。

揖客而起,骑从如州牧,列炬而出。

豪家子因私于墙隅,妓中年差暮者,遽就谓曰:嗟乎!君何以至是?

我辈已为所掠,醉其幻术,归路永绝。

君若要归,但取我教。

受以七尺白练,戒曰:可执此,候主人归,诈祈事设拜,主人必答拜,因以练蒙其颈。

将曙,主人还。

乃驰骑他去。

所教妓即与豪家子居。

二年忽思归。

妓亦不留。

大设酒乐饯之。

饮阑,妓自持锸,开东墙一穴,亦如佛乳,推豪家子于墙外,乃长安东墙下,遂乞食方达蜀。

其家失已多年,意其异物,道其初始信。

(出《酉阳杂俎》)

胡媚儿

唐贞元中,杨州坊市间,忽有一妓(明抄本妓作技。)术丐乞者,不知所从来。

自称姓胡,名媚儿,所为颇甚怪异。

旬日之后,观者稍稍云集。

其所丐求,日获千万。

一旦,怀中出一琉璃瓶子,可受半升。

表里烘明,如不隔物,遂置于席上。

初谓观者曰:有人施与满此瓶子,则足矣。

瓶口刚如苇管大。

有人与之百钱,投之,琤然有声,则见瓶间大如粟粒,众皆异之。

复有人与之千钱,投之如前。

又有与万钱者,亦如之。

俄有好事人,与之十万二十万,皆如之。

或有以马驴入之瓶中,见人马皆如蝇大,动行如故。

须臾,有度支两税纲,自扬子院,部轻货数十车至。

驻观之,以其一时入,或终不能致他将物往,且谓官物不足疑者。

乃谓媚儿曰:尔能令诸车皆入此中乎?

媚儿曰:许之则可。

纲曰:且试之。

媚儿乃微侧瓶口,大喝,诸车辂辂相继,悉入瓶,瓶中历历如行蚁然。

有顷,渐不见,媚儿即跳身入瓶中。

纲乃大惊,遽取扑破,求之一无所有。

从此失媚儿所在。

后月余日,有人于清河北,逢媚儿,部领车乘,趋东平而去。

是时,李师道为东平帅也。

(出《河东集》)

中部民

唐元和初,有天水赵云,客游鄜畤,过中部县,县僚有燕。

吏擒一人至,其罪不甚重,官僚欲纵之。

云醉,固劝加刑,于是杖之。

累月,云出塞,行及芦子关,道逢一人,要之言款。

日暮,延云下道过其居。

去路数里,于是命酒偶酌。

既而问曰:君省相识耶?

云曰:未尝此行,实昧平生。

复曰:前某月日,于中部值君,某遭罹横罪,与君素无仇隙,奈何为君所劝,因被重刑?

云遽起谢之。

其人曰:吾望子久矣,岂虞于此获雪小耻!

乃令左右,拽入一室。

室中有大坑,深三丈余,坑中唯贮酒糟十斛。

剥去其衣,推云于中。

饥食其糟,渴饮其汁,于是昏昏几一月,乃缚出之。

使人蹙鴳鼻额,援捩支体,其手指肩髀,皆改旧形。

提出风中,倏然凝定。

至于声韵亦改。

遂以贱隶蓄之,为乌延驿中杂役。

累岁,会其弟为御史,出按灵州狱。

云以前事密疏示之。

其弟言于观察使李铭,由是发卒讨寻,尽得奸宄,乃复灭其党。

临刑亦无隐匿,云:前后如此变改人者,数世矣!

(出《独异志》)

板桥三娘子

唐汴州西有板桥店。

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从来,寡居,年三十余,无男女,亦无亲属。

有舍数间,以鬻餐为业,然而家甚富贵,多有驴畜。

往来公私车乘,有不逮者,辄贱其估以济之。

人皆谓之有道,故远近行旅多归之。

元和中,许州客赵季和,将诣东都,过是宿焉。

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据便榻。

季和后至,最得深处一榻,榻邻比主人房壁。

既而,三娘子供给诸客甚厚。

夜深致酒,与诸客会饮极欢。

季和素不饮酒,亦预言笑。

至二更许,诸客醉倦,各就寝。

三娘子归室,闭关息烛。

人皆熟睡,独季和转展不寐。

隔壁闻三娘子窸窣,若动物之声。

偶于隙中窥之,即见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烛挑明之。

后于巾厢中,取一副耒耜,并一木牛、一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于灶前,含水噀之。

二物便行走,小人则牵牛驾耒耜,遂耕床前一席地,来去数出。

又于厢中,取出一裹荞麦子,受于小人种之。

须臾生,花发麦熟,令小人收割持践,可得七八升。

又安置小磨子,碾成面讫,却收木人子于厢中,即取面作烧饼数枚。

有顷鸡鸣,诸客欲发,三娘子先起点灯,置新作烧饼于食床上,与客点心。

季和心动遽辞,开门而去,即潜于户外窥之。

乃见诸客围床,食烧饼未尽,忽一时踣地,作驴鸣,须臾皆变驴矣。

三娘子尽驱入店后,而尽没其货财。

季和亦不告于人,私有慕其术者。

后月余日,季和自东都回,将至板桥店,预作荞麦烧饼,大小如前。

既至,复寓宿焉,三娘子欢悦如初。

其夕更无他客,主人供待愈厚。

夜深,殷勤问所欲。

季和曰:明晨发,请随事点心。

三娘子曰:此事无疑,但请稳睡。

半夜后,季和窥见之,一依前所为。

天明,三娘子具盘食,果实烧饼数枚于盘中讫,更取他物。

季和乘间走下,以先有者易其一枚,彼不知觉也。

季和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请撤去主人者,留待他宾。

即取己者食之。

方饮次,三娘子送茶出来。

季和曰:请主人尝客一片烧饼。

乃拣所易者与啖之。

才入口,三娘子据地作驴声。

即立变为驴,甚壮健。

季和即乘之发,兼尽收木人木牛子等。

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

季和乘策所变驴,周游他处,未尝阻失,日行百里。

后四年,乘入关,至华岳庙东五六里,路旁忽见一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桥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

因捉驴谓季和曰: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请从此放之。

老人乃从驴口鼻边,以两手擘开,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复旧身,向老人拜讫,走去。

更不知所之。

(出《河东集》)

关司法

郓州司法关某,有佣妇人姓钮。

关给其衣食,以充驱使。

年长,谓之钮婆,并有一孙,名万儿,年五六岁,同来。

关氏妻亦有小男,名封六,大小相类。

关妻男常与钮婆孙同戏,每封六新制衣,必易其故者与万儿。

一旦,钮婆忽怒曰:皆是小儿,何贵何贱?而彼衣皆新,而我儿得其旧!甚不平也。

关妻问曰:此吾子,尔孙仆隶耳。吾念其与吾子年齿类,故以衣之,奈何不知分理?

自此故衣亦不复得矣!

钮婆笑曰:二子何异也?

关妻又曰:仆隶那与好人同。

钮婆曰:审不同?某请试之。

遂引封六及其孙,悉内于裙下,著地按之。

关妻惊起夺之,两子悉为钮婆之孙,形状衣服皆一,不可辩。

乃曰:此即同矣!

关妻大惧,即与司法同祈请恳至,曰:不意神人在此。

自此一家敬事,不敢以旧礼相待矣。

良久,又以二子致裙下按之,即各复本矣。

关氏乃移别室居钮婆,厚待之,不复使役。

积年,关氏颇厌怠,私欲害之。

令妻以酒醉之,司法伏户下,以钁击之,正中其脑,有声而倒。

视之,乃栗木,长数尺。

夫妻大喜,命斧砍而焚之。

适尽,钮婆自室中出曰:何郎君戏之酷也?

言笑如前,殊不介意。

郓州之人知之,关不得已,将白于观察使。

入见次,忽有一关司法,已见使言说,形状无异。

关遂归,及到家,堂前已有一关司法先归矣。

妻子莫能辩之,又哀祈钮婆,涕泣拜请,良久渐相近,却成一人。

自此其家不复有加害之意。

至数十年,尚在关氏之家,亦无患耳。

(出《灵怪集》)

长乐里人

唐宝历中,长乐里门有百姓刺臂,数十人环瞩之。

忽有一人,白襕,倾首微笑而去。

未十步,百姓子刺血如衂,痛苦次骨。

食顷,出血斗余,众人疑向观者所为,令其父从而求之。

其人不承,其父拜数十,乃捻辙土若祝,可傅此。

如其言血止。

(出《酉阳杂俎》)

陈武振

唐振州民陈武振者,家累万千,为海中大豪。

犀象玳瑁仓库数百,先是西域贾漂泊溺至者,因而有焉。

海中人善咒术,俗谓得牟法。

凡贾舶经海路,与海中五郡绝远,不幸风漂失路,入振州境内,振民即登山披发以咒咀。

起风扬波,舶不能去,必漂于所咒之地而止,武振由是而富。

招讨使韦公干,以兄事武振,武振没(没原作犀象。据明抄本改。)入。

公干之室亦竭矣。

(出《投荒杂录》)

海中妇人

海中妇人善厌媚,北人或妻之。

虽蓬头伛偻,能令男子酷爱,死且不悔。

苟弃去北还,浮海荡不能进,乃自返。

(出《投荒杂录》)

画工

(原文中未提供与画工相关的内容,故此处为占位符)

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

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何令生,某愿纳为妻。

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

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

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

颜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昼夜不止。

乃应曰:喏。

急以百家彩灰酒灌,遂活。

下步言笑,饮食如常。

曰:谢君召妾,妾愿事箕帚。

终岁,生一儿。

儿年两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

余有神剑,可斩之。

其夕,乃遗颜剑。

剑才及颜室。

真真乃泣曰:妾南岳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夺君愿。

君今疑妾,妾不可住。

言旋,携其子却上软障,呕出先所饮百家彩灰酒。

睹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画焉。

(出《闻奇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译文

张和胡媚儿中部民板桥三娘子关司法长乐里人陈武振海中妇人画工

张和:

唐贞元初年,蜀郡有一个豪富之家,富有程度可以和卓王孙、郑国公相比。蜀地的美女,没有哪个不是他们家的,每次都是按照图样来寻找。媒人络绎不绝地来到他们家,常常抱怨没有中意的人。有人说:坊正张和是个大侠,他深居简出,闺房中的小孩都知道他,为什么不诚心诚意地去求他呢?豪家子弟于是带着金银财宝在夜晚去拜访张和,张和欣然答应。第二天,他们一起出了西郭城外的一处住所,进入了一座废弃的寺庙,那里有一尊巨大的佛像。张和拉着豪家子弟的手,攀爬佛像,揭开了佛像的乳房。乳房破裂成洞,像碗一样大,张和就挺身进入洞中,拉着豪家子弟的手,不知不觉也进入了洞中。他们走了几十步,突然看到一扇高大的门和坚固的城墙,看起来像州县一样。张和敲了五六下门,有一个梳着圆髻的美丽女童迎接并跪拜说:主人久等您了。过了一会儿,主人出来了,穿着紫衣,腰间系着贝壳做的带子,带着十几个随从,对张和非常恭敬。张和指着豪家子弟说:这位是年轻君子,你要好好侍奉他,我有急事要离开,不坐下来就走了。说完,张和已经不见了。豪家子弟心里感到奇怪,不敢问。主人请他到中堂,珠玉锦绣,琳琅满目。摆上了山珍海味,命令他们饮酒。进来的是一群妓女,她们交头接耳,舞动杯盏,玩着各种新颖的酒令。有一个金制的器具,能装几升东西,说是用鲸鱼嘴做的,上面镶嵌着珍珠。豪家子弟不认识,问主人。主人笑着说:这是这次宴会的器皿,本来打算用它来宴请宾客。豪家子弟竟然不懂。到了半夜,主人忽然对妓女们说:不要笑了,我暂时有事要去。于是起身,带着随从,像州牧一样骑马出发。豪家子弟趁机在墙角私语,一个中年妓女急忙过来对他说:哎呀!你怎么会到这个地步?我们已经被他们抓走了,被他们的幻术迷惑,回家的路永远没有了。你要回家,只需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她给了他七尺白布,告诫他说:拿着这个,等主人回来,假装祈祷,主人一定会答拜,然后就用布蒙住他的脖子。天快亮的时候,主人回来了。豪家子弟按照她的方法做了,主人倒在地上求饶说:我这个老妇人对你不起,最终败了我的事,我现在不再住在这里了。于是骑马离开了。她教的那位妓女就和豪家子弟住在一起。两年后,豪家子弟突然想回家。妓女也没有挽留他。他大摆酒宴,为他送行。酒喝完后,妓女自己拿着铁锹,在东墙上挖了一个洞,也像佛像的乳房一样,把豪家子弟推了出去,结果是在长安的东墙上,于是他乞讨食物才到达蜀地。他家已经失去他多年,以为他是异物,听他讲述事情的经过后才相信。(出自《酉阳杂俎》)

胡媚儿:

唐贞元年间,扬州的街市之间,突然出现了一个会魔术的乞丐,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自称姓胡,名媚儿,所做的事情都很奇怪。十天后,观看的人渐渐聚集起来。他乞求的东西,每天都能得到成千上万。有一天,他从怀里拿出一瓶琉璃瓶子,能装半升东西。瓶子内外都透明,像是没有隔物,于是他把它放在席子上。最初他对观众说:有人能施舍满这个瓶子,那就足够了。瓶口只有苇管那么大。有人给了他一百钱,投入瓶子,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看到瓶子里有像粟粒一样的东西,大家都感到惊奇。又有人给了他一千钱,投入瓶子,结果和之前一样。还有给一万钱的人,也是这样。不久,有好事的人给了他十万、二十万钱,也都是这样。有人甚至把马和驴放进瓶子里,看到人和马都像苍蝇一样小,行动如常。过了一会儿,有度支两税纲,从扬子院带着几十车轻货来到。他停下来观看,因为这些东西一时无法放入瓶子,而且他认为官物不会是可疑的。于是他对媚儿说:你能让这些车都进入这个瓶子吗?媚儿说:答应就可以。纲说:先试试看。媚儿就稍微侧过瓶口,大声喊叫,那些车一辆接一辆地进入瓶子,瓶子里的景象就像蚂蚁一样。过了一会儿,渐渐看不见了,媚儿就跳进了瓶子。纲非常惊讶,立刻取来东西砸破瓶子,寻找却一无所有。从此以后就找不到媚儿了。一个月后,有人在清河北遇到了媚儿,看到她带着车队,向东平而去。那时,李师道是东平的节度使。(出自《河东集》)

中部民:

唐元和初年,天水人赵云在外游历,经过鄜畤,路过中部县,县里的官员设宴款待他。官吏抓来一个人,他的罪行并不严重,官员想放了他。赵云喝醉了,坚持要加重刑罚,于是用杖刑打了他。过了几个月,赵云出塞,走到芦子关,路上遇到一个人,邀请他说话。天快黑了,赵云被邀请到这个人家里。走了几里路,于是摆上酒菜,随意喝了几杯。不久,那个人问:你认识我吗?赵云说:我从未来过这里,实在不认识你。那个人说:前几个月的某一天,我在中部遇到你,我遭受了冤枉的罪行,我和你素无仇怨,怎么会因为你的劝告而受到重刑呢?赵云立刻起身道歉。那个人说:我早就想找你了,没想到在这里能为你洗清冤屈!于是让手下把他拉进一间屋子里。屋子里有一个深三丈多的大坑,里面只装着十斛酒糟。他们剥去赵云的衣服,把他推到坑里。他饿了吃酒糟,渴了喝酒糟汁,于是昏昏沉沉地过了将近一个月,才被绑出来。有人捏住他的鼻子,扭动他的身体,他的手指和肩膀都改变了形状。把他提出风里,突然凝固不动。甚至声音和韵律也改变了。于是他被当作奴隶对待,在乌延驿中做杂役。过了几年,他的弟弟做了御史,外出巡视灵州监狱。赵云把以前的事情秘密地写信告诉了他的弟弟。他的弟弟对观察使李铭说了这件事,于是派兵去搜寻,最终找到了那些坏人,并消灭了他们的党羽。临刑时,赵云也没有隐瞒,说:前后改变人形的人,已经几代了!(出自《独异志》)

板桥三娘子:

(此处原文中未提供关于板桥三娘子的内容,因此无法进行翻译。如果需要翻译板桥三娘子的内容,请提供相应的古文原文。)

唐代汴州西边有一个板桥店。店里的女主人叫三娘子,她的来历不明,是个寡妇,三十多岁,没有子女,也没有亲属。她有几间房子,以卖饭为生,然而家境非常富裕,有很多驴子。

往来于公私的车马,如果有人赶不上,她会降低价格来帮助他们。人们都说她有道德,所以远近的旅客都愿意去她那里。元和年间,许州的客人赵季和,要去东都,路过这里住宿。

先到的有六七个人,都占据了方便的床铺。赵季和后来到,只能住在最里面的床铺,床铺靠近主人的房间墙壁。不久,三娘子为客人们提供了丰盛的食物。

深夜时分,她端上酒来,和客人们一起畅饮,非常开心。赵季和不喝酒,也跟着说笑。到了二更左右,客人们喝醉了,都去睡觉了。三娘子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熄灭了蜡烛。

大家都睡着了,只有赵季和辗转反侧睡不着。他听到隔壁三娘子有窸窣的声音,像是动物活动的声音。他偶然从缝隙中窥视,看到三娘子从盖着的器具下拿出蜡烛点亮。接着,她在巾箱中拿出一副农具,还有一头木牛和一个木偶人,大小都有六七寸,放在灶前,含水喷它们。

这两样东西就开始行走,小人牵着牛拉着农具,就在床前的席地上耕作,来来回回。她又从厢房中拿出一包荞麦种子,让小人种下。不一会儿,荞麦发芽,开花,麦子成熟,她让小人收割并踩踏,可以得到七八升。

然后她放了一个小磨子,把麦子磨成面粉,然后把木人和木牛收回到巾箱中,拿出面粉做了几个烧饼。不久,鸡鸣了,客人们要出发了,三娘子先点亮了灯,把新做的烧饼放在食床上,给客人们吃点心。

赵季和心神不宁,立刻告辞离开了,然后偷偷在户外窥视。他看到客人们围着床,吃烧饼还没有吃完,突然一起倒在地上,发出驴叫声,一会儿都变成了驴。

三娘子把驴都赶到店后,把他们的财物都没收了。赵季和也没有告诉别人,只是私下里羡慕她的法术。一个月后,赵季和从东都回来,快到板桥店时,他预先做了和之前一样的荞麦烧饼。

到了之后,他又在这里住宿,三娘子像以前一样热情。那天晚上,没有其他客人,主人招待得更加丰盛。深夜,她殷勤地询问赵季和想要什么。赵季和说:明天早上出发,请给我准备一些点心。

三娘子说:这件事没问题,但请您安心睡觉。半夜后,赵季和窥视到三娘子又按照以前的方法做了。天亮时,三娘子准备了盘中的食物,包括一些水果和烧饼。

赵季和趁机走下床,用事先准备好的烧饼换掉了一个。三娘子没有察觉。赵季和吃完后,三娘子送茶出来。赵季和说:请主人尝一片烧饼。她挑选了赵季和换过的烧饼吃。刚一入口,三娘子就趴在地上发出驴叫声,立刻变成了驴,非常健壮。

赵季和立刻骑上驴出发,并把木人和木牛都带走了。但他没有学会那个法术,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赵季和骑着变出来的驴,四处游历,从未遇到阻碍,每天能走一百里。

四年后,他骑着驴进入关中,到了华岳庙东边五六里处,路旁突然看到一个老人,拍手大笑说:板桥三娘子,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然后他抓住驴对赵季和说:她虽然有过错,但遭遇你也太惨了!可怜她,请让我放了她。

老人从驴的口鼻边用双手分开,三娘子从皮中跳了出来,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向老人行礼后离开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知道她的去向。(出自《河东集》)

郓州司法关某,有一个雇佣的妇人姓钮。关某供给她的衣食,让她驱使。因为她年纪大,所以叫她钮婆,还有一个孙子,叫万儿,五六岁,也跟着来。

关某的妻子也有一个儿子,叫封六,和万儿年纪相仿。关某的妻子和儿子经常和钮婆的孙子一起玩耍,每次封六新做的衣服,都会换给万儿。

有一天,钮婆突然生气地说:都是小孩子,有什么贵贱之分?他的衣服都是新的,而我孩子的却是旧的!非常不公平。

关某的妻子问:这是我的孩子,你孙子是仆人,我念及他们年纪相仿,所以给他衣服,你怎么不知道分寸呢?从那以后,旧衣服也就不再有了。

钮婆笑着说:两个孩子有什么不同呢?关某的妻子说:仆人和好人怎么能一样?钮婆说:真的不一样吗?我试给你看。于是她把封六和她的孙子都拉到裙子下面,按在地上。

关某的妻子惊慌失措地抢过来,两个孩子都变成了钮婆的孙子,形状和衣服都一模一样,无法分辨。于是她说:这就一样了!关某的妻子非常害怕,立刻和司法一起恳求,说:没想到神人就在这里。

从此以后,他们一家都非常敬畏地对待钮婆,不敢再按照旧礼对待她。过了一会儿,她又把两个儿子放在裙子下面按住,他们立刻恢复了原样。

关某于是把钮婆安置在另一个房间里居住,对她非常优待,不再让她做家务。过了几年,关某渐渐厌倦了,私下里想害她。他让妻子用酒把她灌醉,自己躲在门下,用锄头击打她的头部,正中头部,发出声响,她倒下了。

一看,才发现是栗木,长有几尺。夫妻俩非常高兴,命令用斧头砍了烧掉。正当烧完的时候,钮婆从房间里走出来,说:何郎君,你这样戏弄我太残酷了?她像以前一样说笑,一点也不介意。

郓州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关某没有办法,打算向观察使报告。他进去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关司法已经见过观察使,形状没有区别。

关某于是回家,到家后,堂前已经有一个关司法先回来了。妻子和儿子都无法分辨,又哀求钮婆,哭泣着跪拜请求,过了很久,他们渐渐靠近,最终变成一个人。

从此以后,他们家再也没有加害钮婆的意图。几十年过去了,钮婆仍然在关某家里,也没有什么麻烦。(出自《灵怪集》)

唐宝历年间,长乐里有一个百姓刺伤了手臂,有几十个人围着他看。突然有一个人,穿着白色的衣服,低头微笑着离开了。

没有走十步,那个百姓的儿子就流出了像鼻涕一样的血,非常痛苦。过了一会儿,出血有一斗多,众人怀疑是看热闹的人所为,让他的父亲去追查。

那个人不承认,他的父亲跪拜了几十次,才捏起泥土像祈祷一样,敷在伤口上。按照他的话,血就止住了。(出自《酉阳杂俎》)

唐振州百姓陈武振,家里有上万两银子,是海中的大富翁。有几百间仓库,里面存放着犀牛、大象、玳瑁等货物。以前,有西域的商人漂流到海中溺死,他的财产就因此得到了。

海中的人擅长咒术,当地人称之为得牟法。凡是经过海路的商船,如果不幸迷失方向,进入振州境内,振州的百姓就会登山披发进行咒骂。

这样就会起风扬波,商船不能离开,一定会漂到被咒骂的地方停下来,陈武振因此变得富有。招讨使韦公干,把陈武振当作兄弟对待,陈武振死后,韦公干的财产也耗尽了。

海中的妇人擅长诅咒,北方人娶了她为妻。即使她蓬头垢面,弯腰驼背,也能让男人非常爱她,即使死了也不后悔。如果她离开北方返回,就会在海中漂泊不能前进,于是她会自己返回。(出自《投荒杂录》)

画工的故事没有提供,无法进行翻译。

唐朝的进士赵颜,在一位画师那里得到一幅软屏风,上面画了一位非常美丽的妇人。赵颜对画师说:世上没有这样的人物,怎么能让她活过来呢?我愿意娶她为妻。画师说:这是我画的神画,这位妇人也有名字,叫真真。你喊她的名字一百天,白天黑夜都不能停歇,她一定会回应。她回应之后,就用一百家的彩色灰酒灌她,她就会活过来。赵颜按照画师的话去做,于是喊了真真一百天,白天黑夜都没有停止。真真终于回应说:喏。赵颜立刻用彩色灰酒灌她,她便活了过来。她开始走路、说话、饮食都和常人一样。她说:感谢您召唤我,我愿意为您做家务。过了一年,她生了一个儿子,儿子两岁的时候,朋友们说:这个孩子是妖怪,一定会给您带来麻烦!我有一把神剑,可以斩杀它。那天晚上,他们就把剑留给了赵颜。剑刚到赵颜的住所,真真就哭着说:我是南岳山地的地仙,不久前被人画了我的形象,您又喊我的名字,既然我没有违背您的意愿。现在您怀疑我,我不能再住了。说完,她带着她的儿子回到了软屏风上,吐出了之前喝下的彩色灰酒。看到软屏风,发现上面只多了一个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画上去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注解

蜀郡:蜀郡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即今天的四川省地区,因其地处蜀山之南,故称蜀郡。

豪家:指富有的家庭,豪族。

名姝:指美貌的女子。

坊正:坊正是指古代城市中的基层行政官员,负责管理坊市、维护治安等。

侠:指有武艺、讲义气的人。

废兰若:兰若指的是寺庙,废兰若即废弃的寺庙。

佛乳:佛乳是指佛像的乳房,这里指佛像的胸部。

州县:州县是指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州为较大的行政单位,县为较小的行政单位。

缇绣:缇绣是指精美的丝织品。

陆海珍膳:陆海珍膳是指山珍海味,指美食。

琉璃瓶子:琉璃瓶子是一种用琉璃(一种古代的玻璃)制成的瓶子。

度支两税纲:度支两税纲是指古代官府负责征收税收的官员。

鄜畤:鄜畤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富县。

中部县:中部县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中部。

赵云:赵云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此处可能是指一个同名的人物。

乌延驿:乌延驿是古代的一个驿站,驿站是古代传递信息、接待官员和行旅的场所。

观察使:观察使是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监察地方政务。

奸宄:奸宄是指坏人、恶人。

板桥店:板桥店指的是位于唐汴州西的一家客栈,是当时行旅休息的场所。

鬻餐:鬻餐意为出售食物,这里指三娘子以卖饭为业。

驴畜:驴畜指的是驴子,这里指三娘子家中饲养的驴。

公私车乘:公私车乘指的是公家的和私人的车辆。

有道:有道指的是有道德、有修养,这里指三娘子为人仁善。

许州客:许州客指的是来自许州的旅客。

东都:东都指的是唐朝的东都洛阳。

耒耜:耒耜是古代农具,用于耕作。

木牛:木牛是古代传说中的木制牛,这里指三娘子用来耕作的木制牛。

木偶人:木偶人是指用木头制作的假人,这里指三娘子用来耕作的木偶。

噀:噀意为喷洒。

烧饼:烧饼是一种面食,这里指三娘子制作的烧饼。

关司法:关司法指的是郓州的司法官。

佣妇人:佣妇人指的是受雇于人的妇女。

钮婆:钮婆是指姓钮的妇人,关家的佣人。

驱使:驱使意为役使、使唤。

衣:衣指衣服。

牟法:牟法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咒术。

咒咀:咒咀意为诅咒。

招讨使:招讨使是古代官职,负责征讨边疆。

厌媚:厌媚意为迷惑、吸引。

蓬头伛偻:蓬头伛偻形容人头发散乱,身体弯曲,这里指海中妇人。

浮海荡:浮海荡指在海中漂浮不定。

画工:指从事绘画工作的工匠,古代绘画技艺的一种。

唐进士赵颜:唐代的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学位,赵颜是个人名。

软障:一种可以折叠的屏风,古代文人雅士常用来装饰或分隔空间。

神画:指具有神秘力量的画作,古代传说中有时画作能赋予生命。

真真:画中女子的名字,由画工赋予。

百家彩灰酒:一种特殊的酒,据说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箕帚: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家务劳动者的工具,此处真真以此自称,表达愿意为赵颜服务的意愿。

南岳地仙:南岳指中国湖南省的衡山,地仙指居住在山中的仙人。

神剑:具有神秘力量的剑,古代传说中能斩妖除魔。

闻奇录:古代小说集名,收录了许多奇异的故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评注

唐进士赵颜在画工处得一幅描绘妇人美貌的软障,这幅画工的技艺非同寻常,画中妇人美丽动人,令人神往。赵颜对画工说,世界上没有这样美丽的人,他希望能让这个妇人复活,并愿意将她娶为妻子。这里展现了赵颜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画工告诉赵颜,这是一幅神画,画中的妇人名叫真真。只要连续呼唤她的名字一百天,昼夜不停,她就会应声而出。画工的这一番话,既揭示了画中人物非同寻常的身份,也预示了故事中将要发生的奇幻变化。

赵颜按照画工的指示,连续呼唤真真一百天,最终真真应声而出,并活生生地出现在他的面前。这里的情节转变迅速,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也体现了画工技艺的高超。

真真复活后,言行举止如常,她感谢赵颜的召唤,并表示愿意成为他的妻子。这里的描写展现了真真的善良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真为赵颜生下了一个儿子。然而,赵颜的友人却警告他,这个孩子是妖孽,将会给他带来麻烦。友人的这一番话,既是对真真身份的揭示,也是对赵颜未来命运的暗示。

友人送给赵颜一把神剑,声称可以斩除妖孽。这一情节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也为赵颜的未来命运增添了悬念。

真真在得知赵颜怀疑自己的身份后,伤心地哭泣,并表达了自己作为南岳地仙的身份。这里的描写展现了真真的情感丰富和身份的特殊性。

真真带着儿子回到了软障中,并吐出了之前所饮的百家彩灰酒。这一情节既是对画中世界的回归,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回归,展现了真真对赵颜的深情。

最后,赵颜看到的软障中只有孩子,这表明真真和她的儿子都是画中的形象。这一结局既是对故事开端的呼应,也是对赵颜内心世界的映射,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奇幻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01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