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二-梦七-原文
梦游下元稹段成式邢凤沈亚之张生刘道济郑昌图韩确
梦游下
元稹
元相稹为御史,鞫狱梓潼。时白乐天在京,与名辈游慈恩寺,小酌花下,为诗寄元曰:花时同辞破春愁。醉折花枝(枝原作杭。据明抄本改。)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时元果及褒城,亦寄《梦游》诗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千里魂交,合若符契也。(出《本事诗》)
段成式
段成式常言:闻于医曰:藏气阴多则梦数,阳壮则少梦,梦亦不复记。夫瞽者无梦,则知者习也。成式表兄卢有则,梦看击鼓,及觉,小弟戏叩门为衙鼓也。又姊婿裴元裕言,群从中有悦邻女者,梦妓遗二樱桃,食之。及觉,核坠枕侧。李铉著《李子正辩》,言至精之梦,则梦中之身可见。如刘幽求见妻梦中身也。则知梦不可以一事推矣。愚者少梦,不独至人,闻之驺皂,百夕无一梦也。(出《酉阳杂俎》)
邢凤
元和十年,沈亚之始以记室从事陇西公军泾州,而长安中贤士皆来客之。五月十八日,陇西公与客期宴于东池便馆。既半,陇西公曰:余少从邢凤游,记得其异,请言之。客曰:愿听。公曰:凤帅家子,无他能。后寓居长安平康里南,以钱百万,买故豪洞门曲房之第。即其寝而昼偃,梦一美人,自西楹来,环步从容,执卷且吟,为古妆,而高鬟长眉,衣方领、绣带,被广袖之襦。凤大悦曰:丽者何自而临我哉?美人曰:’此妾家也。妾好诗,而常缀此。’凤曰:’幸少留,得观览。’于是美人授诗,坐西床,凤发卷,视首篇,题之曰《春阳曲》,终四句。其后他篇,皆类此数十句。美人曰:’君必欲传,无令过一篇。’凤即起,从东庑下几上,取彩笺,传《春阳曲》。其词曰:’长安少女玩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帷空度九秋霜。’凤卒吟,请曰:’何谓弓弯?’曰:’妾昔年父母使教妾此舞。’美人乃起,整衣张袖,舞数拍,为弯弓状以示凤。既罢,美人低头良久,既辞去。凤曰:’愿复少留。’须臾间竟去,凤亦寻觉,昏然忘有所记。及更,于襟袖得其辞,惊视,复省所梦,事在贞元中,后凤为余言如是。是日,监军使与宾府郡佐,及宴陇西独狐铉、范阳卢简辞、常山张又新、武功苏涤皆叹息曰:可记。故亚之退而著录。明日,客复有至者,渤海高元中、京兆韦谅、晋昌唐炎、广汉李镯、吴兴姚合,洎亚之复集于明玉泉。因出所著以示之。于是姚合曰:吾友王生者,元和初,夕梦游吴,侍吴王。久之,闻宫中出辇,吹箫击鼓,言葬西施。王悲悼不止,立诏门客作挽歌词。生应教为词曰:’西望吴王阙,云书凤字牌。连江起珠帐,择土葬金钗。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词进,王甚佳之。及寤,能记其事。王生本太原人也。(出《异闻录》)
沈亚之
太和初,沈亚之将之邠,出长安城,客索泉邸舍。
春时,昼梦入秦。
主内史廖,举亚之。
秦公(公原作宫。据明抄本改。)召至殿前,膝前席曰:寡人欲强国,愿知其方,先生何以教寡人?
亚之以昆、彭、齐桓对,公悦,遂试补中涓(秦宫也),使佐西乞术伐河西(晋秦郊也)。
亚之率将卒前,攻下五城。
还报,公大悦,起劳曰:大夫良苦,休矣。
居久之,公幼女弄玉婿萧史先死。
公谓亚之曰:微大夫,晋五城非寡人有,甚德大夫。
寡人有爱女,而欲与大夫备洒扫,可乎?
亚之少自立,雅不欲遇幸臣蓄之,固辞,不得请。
拜左庶长,尚公主,赐金二百斤。
民间犹谓萧家公主。
其日有黄衣人中贵,疾骑马来,延亚之入宫阙。
甚严。
呼公主出,髻发,著偏袖衣,装不多饰,其芳殊明媚,笔不可模样。
侍女祗承,分立左右者数百人。
召见亚之便馆,居亚之于宫,题其门曰翠微宫。
宫人呼为沈郎院。
虽备位下大夫,繇公主故,公入禁卫。
公主喜凤箫,每吹箫,必翠微宫高楼上。
声调远逸,能悲人,闻者莫不身废。
公主七月七日生,亚之当无祝寿。
内史廖会(会原作鲁。据明钞本改)为秦以女乐遗西戎,戎主与之水犀小合。
亚之从廖得以献公主,主悦赏爱重,结裙带上。
穆公遇亚之之礼兼同列,恩赐相望于道。
复一年春,公之始平,公主忽无疾卒,公追伤不已。
将葬咸阳原,公命亚之作挽歌。
应教而作曰: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
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进公,公读词善之。
时宫中有出声若不忍者,公随泣下。
又使亚之作墓志铭,独忆其铭曰:白杨风哭兮石甃髯莎,杂英满地兮春色烟和。
珠愁纷瘦兮不生绮罗,深深埋玉兮其恨如何。
亚之亦送葬咸阳原,宫中十四人殉。
亚之以悼怅过戚,被病。
犹在翠微宫,然处殿外特室,不宫中矣。
居月余,病良已。
公谓亚之曰:本以小女相托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弊秦区区小国,不足辱大夫。
然寡人每见子,即不能不悲悼。
大夫盍适大国乎?
亚之对曰:臣无状,肺腑申公室,待罪左庶长。
不能从死公主,君免罪戾,使得归骨父母国,臣不忘君恩如日。
将去,公追酒高会,声秦声,舞秦舞。
舞者击髆附髀呜呜,而音有不快,声甚怨。
公执酒亚之前曰:寿。
予顾此声少善,愿沈郎赓杨歌以塞别。
公命趣进笔砚,亚之受命,立为歌辞曰:击髆(髆原作体。据明抄本改。)舞,恨满烟光无处所。
泪如雨,欲拟著词不成语。
金凤衔红旧绣衣,几度宫中同看舞。
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歌卒,授舞者,杂其声而道之,四座皆泣。
既再拜辞去,公复命至翠微宫,与公主侍人别。
重入殿内时,见珠翠遗碎青阶下,窗纱檀点依然。
宫人泣对亚之,亚之感咽良久,因题宫门诗曰: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
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燕脂。
竟别去。
命车驾送出函谷关,出关已,送吏曰:公命尽此,且去。
亚之与别,语未卒,忽惊觉,卧邸舍。
明日,亚之为友人崔九万具道之。
九万博陵人,谙古。
谓余曰:《皇览》云,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宫下,非其神灵凭乎?
亚之更求得秦时地志,说:如九万言,呜呼!弄玉既仙矣,恶又死乎?(出《异闻集》)
张生
有张生者,家在汴州中牟县东北赤城坂。
以饥寒,一旦别妻子游河朔,五年方还。
自河朔还汴州,晚出郑州门,到板桥,已昏黑矣。
乃下道,取陂中径路而归。
忽于草莽中,见灯火荧煌。
宾客五六人,方宴饮次。
生乃下驴以诣之。
相去十余步,见其妻亦在坐中,与宾客语笑方洽。
生乃蔽形于白杨树间,以窥之。
见有长须者持杯:请措大夫人歌。
生之妻,文学之家,幼学诗书,甚有篇咏。
欲不为唱,四座勤请。
乃歌曰:叹衰草,络纬声切切。
良人一去不复还,今夕坐愁鬓如雪。
长须云:劳歌一杯。
饮讫。
酒至白面年少,复请歌。
张妻曰: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长须持一筹筷云:请置觥。
有拒请歌者,饮一钟。
歌旧词中笑语,准此罚。
于是张妻又歌曰:劝君酒,君莫辞。
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
莫恃少年时,少年能几时?
酒至紫衣者,复持杯请歌。
张妻不悦,沉吟良久,乃歌曰:怨空闺,秋日亦难暮。
夫婿断音书,遥天雁空度。
酒至黑衣胡人,复请歌。
张妻连唱三四曲,声气不续。
沉吟未唱间,长须抛觥云:不合推辞。
乃酌一钟。
张妻涕泣而饮,复唱送胡人酒曰:切切夕风急,露滋庭草湿。
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闺泣。
酒至绿衣少年,持杯曰:夜已久,恐不得从容。
即当睽索,无辞一曲,便望歌之。
又唱云:萤火穿白杨,悲风入荒草。
疑是梦中游,愁迷故园道。
酒至张妻,长须歌以送之曰:花前始相见,花下又相送。
何必言梦中,人生尽如梦。
酒至紫衣胡人,复请歌云:须有艳意。
张妻低头未唱间,长须又抛一觥。
于是张生怒,扪足下得一瓦,击之。
中长须头。
再发一瓦,中妻额。
阒然无所见。
张君谓其妻已卒,恸哭连夜而归。
及明至门,家人惊喜出迎。
君问其妻,婢仆曰:娘子夜来头痛。
张君入室。
问其妻病之由。
曰:昨夜梦草莽之处,有六七人。
遍令饮酒,各请歌。
孥凡歌六七曲,有长须者频抛觥。
方饮次,外有发瓦来,第二中孥额。
因惊觉,乃头痛。
张君因知昨夜所见,乃妻梦也。(出《纂异记》)
刘道济
光化中,有文士刘道济,止于天台山国清寺。
尝梦见一女子,引生入窗下,有侧柏树葵花,遂为伉俪。
后频于梦中相遇,自不晓其故。
无何,于明州奉化县古寺内,见有一窗,侧柏葵花,宛若梦中所游。
有一客官人,寄寓于此室,女有美才,贫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子之魂也。
又有彭城刘生,梦入一倡楼,与诸辈狎饮。
尔后但梦,便及彼处。
自疑非梦,所遇之姬,芳香常袭衣,亦心邪所致。
闻于刘山甫也。
郑昌图
郑昌图登第岁,居长安。
夜后纳凉于庭,梦为人殴击,擒出春明门,至合大路处石桥上,乃得解。
遗其紫罗履一双,奔及居而寤。
甚困,言于弟兄,而床前果失一履。
旦今人于石桥上追寻,得之。
韩确
越州有卢册者,举秀才,家贫,未及入京。
在山阴县顾树村知堰,与表兄韩确同居。
自幼嗜鲙,尝凭吏求鱼。
韩方寐,梦身为鱼。
在潭有相忘之乐。
见二渔人,乘艇张网,不觉身入网,被取掷桶中。
覆之以苇。
复睹所凭吏,就潭商价。
吏即揭鳃贯绠,楚痛殆不可忍。
及至舍,历认妻子奴仆。
有顷,置砧斫之,苦若脱肤,首落方觉。
神痴良久,卢惊问之,具述所梦。
遽呼吏,访所市鱼处,洎渔子形状,与梦不差。
韩后入释,住祗园寺,时开成二年也。
(出《北梦琐言》)
(出《闻奇录》)
(出《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二-梦七-译文
梦游下
元稹:元稹担任御史时,在梓潼审案。当时白居易在京城,和名流们一起游览慈恩寺,在花下小酌,作诗寄给元稹说:花开时节我们一起驱散春天的忧愁。醉后折下花枝当作酒筹。忽然想起远在天边的故人,算着路程今天应该到达梁州。当时元稹确实到达了褒城,也寄了一首《梦游》诗给元稹说:梦见你的兄弟在曲江头,也到慈恩院里游玩。驿站的官员呼唤人驱马离去,忽然惊觉自己身处古梁州。千里之外的灵魂相交,竟然像符契一样吻合。(出自《本事诗》)
段成式:段成式常说:听医生说,体内阴气多的人梦多,阳气旺盛的人梦少,梦也不会记得。盲人没有梦,这表明知道的人习惯如此。段成式的表兄卢有则,梦见观看击鼓,醒来后,小弟在敲门时模仿的是衙鼓声。又有裴元裕的女婿说,他的堂兄弟中有人喜欢邻家女子,梦见妓女送给他两个樱桃,吃了之后,醒来发现樱桃核落在枕头旁边。李铉在《李子正辩》中提到,非常精确的梦,梦中的身体是可以看到的。比如刘幽求梦见妻子的梦中身体。这说明梦不能仅凭一件事情来判断。愚笨的人梦少,不只是圣人,听说驺皂(古代官名)百夜中没有一梦。(出自《酉阳杂俎》)
邢凤:元和十年,沈亚之刚开始在陇西公军中担任记室,而在长安的贤士们都来拜访他。五月十八日,陇西公和客人在东池便馆约定宴会。宴会进行到一半,陇西公说:我年轻时和邢凤交往,记得他的奇特经历,请说一说。客人说:愿意听。公说:邢凤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没有其他才能。后来他住在长安平康里南边,用一百万钱买下了一位故豪的洞门曲房。他在那里睡觉,白天也躺着,梦见一位美人从西边来,步伐从容,手里拿着卷轴吟诗,穿着古时的装扮,高髻长眉,穿着方领绣带的衣服,穿着宽袖的襦。邢凤非常高兴地说:美丽的女子为何来到我这里?美人说:这是我的家。我喜欢写诗,经常在这里。邢凤说:有幸稍微留下,让我看看。于是美人递给他诗,他坐在西床,打开卷轴,看到第一篇,题目叫《春阳曲》,最后四句。之后的其他篇章,都类似这样的几十句。美人说:如果你一定要传出去,不要让超过一篇。邢凤就起身,从东庑下的几上取来彩笺,传抄《春阳曲》。诗的内容是:长安少女玩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帷空度九秋霜。邢凤吟完,问:什么是弓弯?美人说:我年轻时父母让我学习这个舞蹈。美人就起身,整理衣服,张开袖子,舞了几拍,做出拉弓的样子给邢凤看。结束后,美人低头良久,然后告辞离开。邢凤说:希望再稍作停留。过了一会儿,美人竟然离开了,邢凤也醒了过来,昏昏然忘记了所有的事情。等到晚上,他在衣襟和袖子中找到了诗稿,惊讶地看着,又回想起了梦中的情景,事情发生在贞元年间,后来邢凤这样告诉我。那天,监军使和宾客府郡佐,以及宴会的陇西独孤铉、范阳卢简辞、常山张又新、武功苏涤都感叹说:能记住。所以沈亚之退下来后记录了下来。第二天,又有客人来访,渤海高元中、京兆韦谅、晋昌唐炎、广汉李镯、吴兴姚合,以及沈亚之又聚集在明玉泉。于是拿出自己写的诗给客人看。于是姚合说:我的朋友王生,在元和初年,晚上梦见游历吴国,侍奉吴王。过了很久,听到宫中出殡,吹箫击鼓,说是埋葬西施。王生悲伤不已,下令让门客作挽歌。王生按照要求作词说:西望吴王阙,云书凤字牌。连江起珠帐,择土葬金钗。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春风无处所,凄恨不胜怀。词呈上后,吴王非常喜欢。等到醒来,能够记得所有的事情。王生本是太原人。(出自《异闻录》)
太和初年,沈亚之被派往邠地,离开长安城,住在客舍。春天的时候,他白天做梦回到了秦国。他的主人是内史廖,他推荐了沈亚之。秦公(原文中‘公’原作‘宫’,根据明抄本改为‘公’)召见沈亚之到殿前,坐在他膝前的席子上说:我想使国家强大,希望知道方法,先生有什么教导我的吗?沈亚之用昆吾、彭祖、齐桓公来回答,秦公很高兴,于是让他试用补任中涓(秦宫中的官职),让他协助西乞术攻打河西(晋秦郊)。沈亚之率军出发,攻下了五座城池。回来报告后,秦公非常高兴,站起来慰劳说:大夫辛苦了,休息一下吧。
过了一段时间,秦公的幼女弄玉的丈夫萧史先死了。秦公对沈亚之说:如果不是大夫,晋国的五座城池不是我的,非常感激大夫。我有爱女,想让她来服侍大夫,可以吗?沈亚之年轻时就独立自主,并不想遇到幸臣而受到宠幸,坚决推辞,但最终没有成功。他被任命为左庶长,娶了公主,赏赐了二百斤金。民间还称她为萧家公主。那天,有穿黄衣服的贵族骑马疾驰而来,邀请沈亚之进入宫中。场面非常严肃。叫公主出来,她梳着发髻,穿着偏袖衣,装饰不多,非常美丽,无法用笔描绘。侍女们恭敬地侍奉,分列左右的有几百人。秦公召见沈亚之,安置他在便馆,把他的住处题名为翠微宫。宫人称呼他为沈郎院。虽然他只是位下大夫,但因为公主的关系,秦公让他进入禁卫。
公主喜欢吹凤箫,每次吹箫,都去翠微宫的高楼上。声音悠远,能让人悲伤,听到的人无不感到身体不适。公主七月七日出生,沈亚之应当为她祝寿。内史廖为了秦国,把女儿作为乐妓送给西戎,戎主给了她水犀小合。沈亚之通过廖得以献给公主,公主喜欢并重视他,结成了裙带关系。秦穆公对待沈亚之的礼遇与同列相等,恩赐接连不断。又过了一年春天,秦公在始平,公主突然无病去世,秦公非常伤心。准备在咸阳原安葬,秦公让沈亚之写挽歌。沈亚之应命而作,写道:哭泣着埋葬一朵红花,活着在一起,死去却不同。金钿散落在芳草中,香绣遍布春风。过去听到箫声的地方,高楼正对着月亮。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呈交给秦公后,秦公读后觉得很好。当时宫中有人发出不忍的声音,秦公随声而泣。又让沈亚之写墓志铭,只记得他写的铭文说:白杨风吹哭啊石甃长莎,百花满地啊春色烟和。珠泪纷飞瘦啊不生绮罗,深深埋玉啊其恨如何。沈亚之也送葬到咸阳原,宫中有十四人殉葬。沈亚之因为悲伤过度,生病了。他仍然住在翠微宫,但住在殿外的特别房间,不再是宫中了。住了一个多月,病好了。秦公对沈亚之说:本来把小女托付给你,没想到不能周全地侍奉君子,她却先我而去。我们秦国区区小国,不足以辱没大夫。然而,我每次见到你,就忍不住悲伤。大夫何不去大国呢?沈亚之回答说:臣无状,对公室忠诚,待罪于左庶长。不能跟随公主而死,君免我罪责,让我能回到父母之国,臣不会忘记君王的恩情如日。
将要离开时,秦公追着酒宴,唱着秦国的歌,跳着秦国的舞。舞者击着髀部呜呜地唱,但声音中带有不快的情绪,非常哀怨。秦公拿着酒杯对沈亚之说:祝酒。我看这歌声有些动听,希望沈郎再唱一首杨歌来应景。秦公命令赶快拿笔砚来,沈亚之接受了命令,立刻写了一首歌辞:击髀跳舞,怨恨充满了烟雾之中。泪水如雨,想要作词却说不出来。金凤嘴里衔着旧绣衣,多次在宫中一同观看舞蹈。人间春日正欢乐,日暮东风何处去。
歌结束后,交给舞者,混杂着歌声一起唱,四周的人都哭了。在再次拜别离开后,秦公又命令到翠微宫,与公主的侍女们告别。再次进入殿内时,看到珠翠散落在青阶下,窗纱和檀香依然。宫人哭着对沈亚之说,沈亚之感到非常悲伤,于是题了宫门诗: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燕脂。最终离开。
命令车辆送出函谷关,出关后,送吏说:公命到此为止,您可以走了。沈亚之与送别的人告别,话还没说完,突然惊醒,躺在客舍中。第二天,沈亚之向他的朋友崔九万详细讲述了这一切。崔九万是博陵人,精通古事。对我说:《皇览》说,秦穆公葬在雍橐泉祈年宫下,难道是他的神灵附身了吗?沈亚之进一步找到了秦时的地志,说:就像崔九万说的那样,唉!弄玉已经成仙了,怎么又死了呢?(出自《异闻集》)
有张生,家住在汴州中牟县东北的赤城坂。因为饥寒,有一天他告别妻子,去河朔游历,五年后才回来。从河朔回到汴州,晚上出郑州门,到板桥,已经天黑了。于是他下道,取陂中的小路回家。忽然在草丛中,看到灯火通明。有五六个宾客,正在宴饮。张生就下马前去。相距十多步,看到他的妻子也在其中,和宾客们谈笑融洽。张生就在白杨树间躲藏起来,偷看他们。看到一个长须的人拿着酒杯说:请这位学士夫人唱歌。张生的妻子,出身文学之家,自幼学习诗书,很有诗才。想不唱,但大家纷纷请求。于是她唱道:叹衰草,络纬声切切。良人一去不复还,今夕坐愁鬓如雪。
长须的人说:劳歌一杯。喝完。酒杯递到白面少年那里,又请她唱歌。张妻说:一次已经很多了,怎么可以再来呢?长须拿着一根筷子说:请放杯。有拒绝唱歌的人,就喝一杯。唱歌旧词中的笑语,按照这个罚酒。于是张妻又唱道:劝君酒,君莫辞。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莫恃少年时,少年能几时?酒杯递到紫衣的人那里,他又请她唱歌。张妻不高兴,沉吟了很久,才唱道:怨空闺,秋日亦难暮。夫婿断音书,遥天雁空度。
酒杯递到黑衣胡人那里,他又请她唱歌。张妻连续唱了三四首歌,声音断断续续。沉吟未唱之间,长须扔掉酒杯说:不应该推辞。于是她喝了一杯。张妻泪流满面地喝下,又唱了送胡人酒:切切夕风急,露滋庭草湿。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闺泣。酒杯递到绿衣少年那里,他拿着酒杯说:夜已经很深了,恐怕不能从容。就要分别了,没有理由不唱一首歌,就请唱吧。她又唱道:萤火穿白杨,悲风入荒草。疑是梦中游,愁迷故园道。
酒杯递到张妻那里,长须唱着送她:花前始相见,花下又相送。何必言梦中,人生尽如梦。酒杯递到紫衣胡人那里,他又请她唱歌:须有艳意。张妻低头未唱之间,长须又扔掉一个酒杯。于是张生生气了,摸着脚下找到一块瓦片,扔了过去,打中了长须的头。再扔一块瓦片,打中了妻子的额头。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了。张生认为他的妻子已经死了,痛哭了一夜回到家。等到天亮,到家门口,家人惊喜地出来迎接。他问妻子的情况,婢仆说:娘子昨晚头痛。张生进入室内,问妻子头痛的原因。妻子说:昨晚梦见在草丛中,有六七个人。他们轮流让人喝酒,各自请歌。我一共唱了六七首歌,有长须的人频繁扔酒杯。
正在喝酒的时候,外面扔来一块瓦片,第二块打中了我的额头。因为惊吓,我醒了过来,于是头痛。张生因此知道昨晚所见,是妻子的梦。(出自《纂异记》)
刘道济:在光化年间,有个文人叫刘道济,他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他曾经梦见一个女子,女子领着他进入窗户下,那里有一棵侧柏和一株向日葵,于是他们成为了夫妻。之后,他在梦中多次遇到这个女子,但不知道为什么。不久之后,他在明州奉化县的一座古寺内,看到一扇窗户,窗边的侧柏和向日葵,和梦中的情景一模一样。有一位客人住在这间屋子里,这位女子有才情,虽然贫穷但还没有嫁人,最近得了心脏病,而刘道济遇到的,正是这位女子的灵魂。还有一位来自彭城的刘生,梦见自己进入了一座妓楼,和一些人饮酒作乐。此后,他每次做梦都会到那个地方。他怀疑这不是梦,因为遇到的女子身上总有香味,这也许是他心中的邪念所致。这件事是刘山甫听说的。(出自《北梦琐言》)
郑昌图:郑昌图在考中进士的那年,住在长安。一天晚上他在庭院里乘凉,梦见被人殴打,被抓到春明门外,到了合大路处的石桥上,才被释放。他丢失了一双紫罗鞋,奔跑回家后醒来。他非常困倦,把这件事告诉了兄弟,结果床前果然丢失了一只鞋。第二天,有人在石桥上寻找,找到了那只鞋。(出自《闻奇录》)
韩确:越州有个叫卢册的人,考中了秀才,但家境贫寒,还没来得及进京。他在山阴县顾树村任职,和表兄韩确一起住。卢册从小就喜欢吃鱼,曾经通过官吏请求得到鱼。韩确当时正在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鱼。在潭中,他体验到了忘记自我的乐趣。他看到两个渔夫划着船撒网,不知不觉中自己被网住了,被捞起来扔进桶里,上面盖上芦苇。他又看到了那个请求鱼的官吏,在潭边商议鱼的价格。官吏就揭开了鱼的鳃,用绳子穿过,非常痛苦。等他回到家,他逐一认出了妻子、仆人。过了一会儿,他开始剁鱼,痛苦得就像脱皮一样,直到头掉了才醒来。他神志不清了好久,卢册惊讶地问他,他把梦中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他立刻叫来官吏,去寻找买鱼的地方,以及渔夫的形状,和梦中的情景没有差别。后来韩确入了佛门,住在祗园寺,那时是开成二年。(出自《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二-梦七-注解
梦游:指梦中游览,形容梦境中仿佛亲身经历了一般。
元稹: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李绅并称’元白’,有’诗史’之称。
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弹劾官员的职务。
梓潼: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
白乐天: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
慈恩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寺院。
花时同辞破春愁:出自白居易诗《花非花》,意指花儿开放时,共同驱散春天的忧愁。
酒筹:古代酒宴中用于占卜酒令的筹码。
梁州: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南部。
段成式:唐代文学家,有《酉阳杂俎》等著作。
藏气阴多则梦数,阳壮则少梦:指人体阴阳平衡与梦境数量的关系。
瞽者无梦:指盲人没有梦境,因为梦境是由视觉信息构成的。
卢有则:段成式的表兄,故事中提到他梦见击鼓。
裴元裕:段成式的姊婿,故事中提到他讲述了一个家族成员梦见吃樱桃的故事。
刘幽求:唐代人物,故事中提到他在梦中见到妻子的形象。
至精之梦:指非常精细、真实的梦境。
驺皂:古代官名,负责警卫、传递信息。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唐朝时期的一个年份。
沈亚之:沈亚之,唐代文学家,此文中为虚构人物。
陇西公:指当时陇西节度使,沈亚之曾在他的麾下任职。
东池便馆:指位于东池的官邸。
平康里:唐代长安城中的一个地区,以妓女居多为名。
洞门曲房:指一种精致的住宅。
春阳曲:沈亚之梦中美人所作的诗歌。
弓弯:一种舞蹈动作,指手臂弯曲成弓形。
太和初:太和是汉武帝年号,初指太和年间的开始。
邠:邠是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彬县。
长安城: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今称西安。
客索泉邸舍:客指沈亚之,索泉指寻找泉水,邸舍是客舍,旅店。
昆、彭、齐桓:昆、彭指古代神话中的两位神,齐桓指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以贤能著称。
中涓:中涓是官名,掌管宫中事务。
河西:河西指黄河以西的地区,此处指晋秦交界处。
晋秦郊:晋秦郊指晋国和秦国交界的地区。
左庶长:左庶长是官名,位次较高。
公主:公主是皇帝的女儿。
黄衣人中贵:黄衣人指穿着黄色衣服的官员,中贵指地位较高。
膝前席:膝前席指在君主膝前铺设的座位,表示亲近。
昆吾:昆吾是古代神话中的神。
彭祖:彭祖是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仙人。
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以贤能著称。
西乞术:西乞术是沈亚之的助手。
咸阳原:咸阳原是古代咸阳的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挽歌:挽歌是为逝者所作的丧歌。
金钿:金钿是指金制的装饰品。
翠微宫:翠微宫是宫中的宫殿名。
凤箫:凤箫是一种古代的乐器,形状像凤。
七月七日:七月七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水犀小合:水犀小合是一种古代的乐器。
西戎:西戎是古代对西部民族的称呼。
穆公:穆公是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
弊秦:弊秦指衰败的秦国。
函谷关:函谷关是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
河朔:河朔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络纬:络纬是一种昆虫,其叫声似织布声。
措大:措大是对读书人的贬称。
白杨树:白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
落花:落花指飘落的樱花。
流水:流水指流动的水,常用来比喻时光流逝。
萤火:萤火是指萤火虫,其发出的光称为萤火之光。
荒草:荒草是指荒野中的草。
发瓦:发瓦是指用瓦片发出的声音,此处指打瓦片的声音。
刘道济:刘道济,古代文士,此指故事中的主人公。
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山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古代著名的佛教寺院。
侧柏树葵花:侧柏树,常绿乔木,树干直立,树皮灰褐色;葵花,指向日葵,寓意阳光和希望。
伉俪:伉俪,夫妻,此指刘道济与梦中女子的关系。
明州奉化县古寺:明州,即今天的宁波市;奉化县,古县名,今属宁波市;古寺,指古代的寺庙。
客官人:客官人,指住宿在此的客人。
彭城刘生:彭城,古地名,今属江苏省徐州市;刘生,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
倡楼:倡楼,古代妓院。
狎饮:狎饮,亲近饮酒,指与妓女饮酒。
刘山甫:刘山甫,人名,故事中的人物。
春明门:春明门,长安城(今西安)的城门之一。
合大路:合大路,指交汇的大路。
石桥:石桥,用石头建造的桥梁。
遗其紫罗履一双:遗,遗失;紫罗履,用紫色罗绸制成的鞋子。
居而寤:居,躺下;寤,醒来。
郑昌图:郑昌图,古代人物,此指故事中的主人公。
闻奇录:闻奇录,古代小说集名。
越州:越州,古地名,今属浙江省。
卢册:卢册,古代人物,此指故事中的主人公。
秀才:秀才,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最低一级,相当于现代的高中生。
山阴县顾树村知堰:山阴县,古县名,今属浙江省绍兴市;顾树村,古村落名;知堰,指管理水利的人。
表兄:表兄,母亲的兄弟的儿子,即姨表兄。
嗜鲙:嗜,爱好;鲙,生鱼片。
吏:吏,古代官府中的小官吏。
释:释,指出家为僧。
祗园寺:祗园寺,古代寺庙名。
开成二年:开成,唐文宗年号;二年,指开成年间的第二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二-梦七-评注
刘道济的故事描绘了一位文士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经历的奇异遭遇。首句‘光化中,有文士刘道济,止于天台山国清寺’便为读者设定了一个清幽的背景,天台山国清寺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刘道济的梦境‘尝梦见一女子,引生入窗下,有侧柏树葵花,遂为伉俪’展现了一种超现实的爱情故事,其中‘侧柏树葵花’这一意象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侧柏树常用于佛教象征,葵花则寓意忠诚与希望。刘道济在梦中与女子的相遇,以及后文‘后频于梦中相遇,自不晓其故’,表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模糊,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神秘主义和宿命论的思考。
‘无何,于明州奉化县古寺内,见有一窗,侧柏葵花,宛若梦中所游’这一句,将梦境与现实再次联系起来,强化了梦境的真实性。女子的身份‘女有美才,贫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子之魂也’揭示了她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又有彭城刘生,梦入一倡楼,与诸辈狎饮’的插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梦境的多样性,同时也暗示了梦境背后的社会现实。
‘自疑非梦,所遇之姬,芳香常袭衣,亦心邪所致’中的‘心邪所致’点出了梦境的虚幻性,暗示了梦境可能是由内心欲望或恐惧所引起的。刘道济的梦境与现实生活的交织,以及彭城刘生的梦境,都反映了作者对于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探讨。
郑昌图的故事则更加注重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直接联系。‘郑昌图登第岁,居长安。夜后纳凉于庭,梦为人殴击,擒出春明门,至合大路处石桥上,乃得解’这一段,通过梦境中的暴力场景,展现了主人公的恐惧和不安。‘遗其紫罗履一双,奔及居而寤’中的‘遗’字,暗示了梦境中的物品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梦境的真实性。
‘旦今人于石桥上追寻,得之’则是对梦境的具象化,表明梦境并非空想,而是可以通过现实去追寻和验证。这种处理方式,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梦境与现实关系的独特见解。
韩确的故事则通过卢册的梦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越州有卢册者,举秀才,家贫,未及入京。在山阴县顾树村知堰,与表兄韩确同居’这一背景,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卢册的梦境‘尝凭吏求鱼’和‘梦身为鱼’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和自然的尊重。
‘在潭有相忘之乐。见二渔人,乘艇张网,不觉身入网,被取掷桶中’这一段,通过梦境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卢册内心的恐惧和挣扎。‘苦若脱肤,首落方觉’则是对梦境中痛苦的真实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联系的深刻认识。
‘韩后入释,住祗园寺,时开成二年也’这一句,为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展现了佛教对于卢册心灵的影响。整个故事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复杂关系,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