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原文

李泌纸衣师明思远周士龙李长源双圣灯路神通五福楼鱼目为舍利

目老叟为小儿于世尊捉佛光事大轮咒陈仆射解元龟蔡畋张守一

李泌

李泌以虚诞自任。尝对客:教家人遣洒扫,今夜洪崖来。有人遗美酒一榼,会有客至,乃曰:麻姑送酒,与君同倾。倾未毕,阍者云:某侍郎取榼,泌命倒还,亦无愧色。(出《国史补》)

纸衣师

大历中,有一僧,称为苦行。不衣缯絮布絁之类,常衣纸衣,时人呼为纸衣禅师。代宗武皇帝召入禁中道场安置,令礼念。每月一度出外,人转崇敬。后盗禁中金佛,事发,召京兆府决杀。(出《辩疑志》)

明思远

华山道士明思远,勤修道箓,三十余年。常教人金水分形之法,并闭气存思,师事甚众。永泰中,华州虎暴。思远告人云:虎不足畏,但闭气存思,令十指头各出一狮子,但使向前,虎即去。思远兼与人同行,欲暮,于谷口行逢虎。其伴惊惧散去,唯思远端然,闭气存思。俄然为虎所食。其徒明日于谷口相寻,但见松萝及双履耳。(出《辩疑志》)

周士龙

周士龙者,婺州东阳人。能辨山冈,卜择坟墓之地,与叔父齐名。每至岁月大通,门庭车马如市,人之夭寿官位,吉凶利害,一切以地断。大历五年,至邺中,邺中兵马使姚希晟新葬母氏于青都村,士龙占其冢:一年合家破。到明年,希晟犯事至死。邺中之人,无不惊骇,相与谓之神人。又有兵马使娄瓘举大事,遂恳祈士龙卜地,前后饷千余贯。士龙大喜,遂与月余日寻访山原。忽得一处,说其地势回抱,是龙腹,三年内必得节度使。瓘亦以自负。岁中,邺中军变,瓘因此谓地势有凭,便有异图。事发。遂斩于军门,举家无复遗类。(出《辩疑志》)

李长源

李长源常服气导引,并学禹步方术之事,凡数十年。自谓得灵精妙,而道已成。远近辈亲敬师者甚多。洪州昼日火发,风猛焰烈,从北来。家人等狼狈,欲拆屋倒篱,以断其势。长源止之,遂上屋禹步禁咒。俄然火来转盛,长源高声诵咒,遂有迸火飞焰,先著长源身,遂堕于屋下。所居之室,烧荡尽。器用服玩,无复孑遗。其余图箓持咒之具,悉为灰烬。(出《辩疑志》)

双圣灯

长安城南四十里,有灵母谷,呼为炭谷。入谷五里,有惠炬寺。寺西南渡涧,水缘崖侧,一十八里至峰,谓之灵应台。台上置塔。塔中观世音菩萨铁像。像是六军散将安太清置造。众传观世音菩萨曾见身于此台。又说塔铁像常见身光。长安市人流俗之辈,争往观谒,去者皆背负米曲油酱之属。台下并侧近兰若四十余所,僧及行童,衣服饮食有余。每至大斋日送供,士女仅至千人,少不减数百,同宿于台上,至于礼念,求见光。兼云:常见圣灯出,其灯或在半山,或在平地,高下无定。大历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西南近台,见双圣灯。又有一六军健卒,遂自扑,叫唤观世音菩萨,步步趋圣灯向前,忽然被虎拽去。其见者乃是虎目光也。(出《辩疑志》)

路神通

段成式门下驺路神通,每军较,力能戴石,簦靸六百斤石,龇破石粟数十。背扎天王,自言得神力,入场神助之则力生。当至朔望日,具乳糜,焚香袒坐,使妻儿供养其背而拜焉。(出《酉阳杂俎》)

五福楼

元和初,阴阳家言五福太一在蜀,故刘辟造五福楼。符载为文记。(出《国史补》)

鱼目为舍利

泽州僧洪密请舍利塔,洪密以禅宗谜语鼓扇愚俗,自云身出舍利。曾至太原,豪民迎请,妇人罗拜。洪密既辞,妇人于其所坐之处拾得百粒。人验之,皆枯鱼之目也。将辞去山中,要十数番粗毡。半日获五百番。其惑人也如此。(出《北梦琐言》)

目老叟为小儿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如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术丹,横经请益者,门如肆市。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小儿愚呆,不肯服食丹砂,以至于是。都未及百岁,枯槁如斯,常已斥于村墅间耳。坐客愈更神之。后有人私诘道士亲知,乃云:伛偻者即其父也。好道术者,受其诳惑。如欺婴孩矣。(出《玉堂闲话》)

于世尊

遂州巡属村民,姓于,号世尊者,与一女,皆逆知人之吉凶,数州敬奉,舍财山积。錾凿崖壁,列为佛像,所费莫知纪极。节度许公存,以其妖妄,召至府衙,俾其射覆。不中,乃械而杀之,一无神变。于其所居,得五色文麻絙,以牛载僅百驮,钱帛即可知也。每夜会,自作阿弥陀佛,宫殿池沼,一如西方。男女俱集,念佛而已。斯亦下愚之流,岂术神耶,将有物凭之耶?(出《北梦琐言》)

捉佛光事

高燕公镇蜀日,大慈寺僧申报,堂佛光见。燕公判曰:付马步使捉佛光过。所司密察之,诱其童子,具云:僧辈以镜承隙日中影,闪于佛上。由此乖露,擒而罪之。(出《北梦琐言》)

大轮咒

释教五部持念中,有大(大据书前题作火。)轮咒术,以之救病,亦不甚效。

然其摄人精魄,率皆狂走,或登屋梁,或龇瓷碗。

闾阎敬奉,殆似神圣。

此辈由是广获金帛。

陵州贵平县牛鞞村民有周达者,贩鬻此术,一旦沸油煎其阴,以充供养,观者如堵,或惊或笑。

初自忘痛,寻以致殂也。

中间僧昭浦说,朗州有僧号周大悲者,行此咒术,一旦炼阴而毙。

与愚所见何姓氏恰同,而其事无殊也?

盖小人用道欺天,残形自罚,以其事同,因而录之。

(出《北梦琐言》)

陈仆射

唐军容使田令孜擅权,有回天之力。

尝致书于许昌,为其兄陈敬瑄求兵马使职,节将崔侍中安潜拒而不与。

迩后崔公移镇西川,陈敬瑄与杨师立、牛勖、罗元杲,以打球争三川,敬瑄获头筹,制授右蜀节度,以代崔公。

中外惊骇。

报状云陈仆射之命,莫知谁何。

青城县妖人作弥勒会,窥此声势,伪作陈仆射行李,云,山东盗起,车驾必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任。

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军府未谕,亦差迎侯。

至近驿,有指挥索白马四匹,察事者觉其非常,乃羁糜之。

未及旋踵,真陈仆射速辔而至,其妖人等悉擒缚而俟命,颍州俾隐而诛之。

识者曰:陈太师由阉宦之力,无涓尘之效。

盗处方镇,始为妖物所凭,终亦自贻(贻原作殆。据明抄本改。)诛灭,非不幸也。

(出《北梦琐言》)

解元龟

道士解元龟,本西蜀节将下军校。

明宗入纂,言自西来,对于便殿,进诗歌圣德,自称太白山正一道士。

上表乞西都留守、兼三川制置使,要修西京宫阙。

上谓侍臣曰:此老耄自远来朝此,期别有异见,乃为身名,甚堪笑也。

赐号知白先生,赐紫。

斯乃狂妄人也。

(出《北梦琐言》)

蔡畋

唐高骈镇成都,甚好方术。

有处士蔡畋者,以黄白干之,取瓦一口,研丹一粒,涂半入火,烧成半截紫磨金,乃奇事也。

蔡生自贫,人皆敬之,以为地仙。

燕公求之不得,久而乖露,乃是得药于人,眩惑卖弄,为元戎杀之。

(出《北梦琐言》)

张守一

张守一者,沧景田里人也。

少怠惰,不事生计。

自言能易五金,以溺好利者。

其后贫弊,不能自存,乃负一柳箧,鬻粉黛以贸衣食,流转江淮间。

吕用之以妖妄见遇,遂来广陵,客于萧胜门下。

久不得志,将舍胜去。

用之闻之,止之曰:男子以心诚期物,何患无知己?

倘能与用之同,即富贵之事,当共图之。

由是为用之所荐。

高骈见其鄙朴,常以真仙待之。

及得志,虽僣侈不及用之,贪冒之心特甚。

二都建,为左镆军使,累转检校左仆射,其礼敬次于用之。

每话道对酌,自旦及暮,不能自舍。

诳惑之计,与用之常相表里,以致数年其事不泄。

光启二年,伪朝授守一德州刺史。

明年,渤海以闽川奏守一,事未受而败。

乃从杨行密入城,又请为诸将合太还丹。

药未就,会有康知柔者,本郑昌图家吏,昌图判户部,以知柔为发运使。

院胥伍讽,尝得罪于知柔,鞭之。

杨行密入城,讽遂发知柔赃罪二十余事。

至是讽及知柔,俱系于军侯狱。

知柔素与守一善,曰:愿入财以赎罪。

守一即白于杨公。

公以守一、知柔洎讽,事迹皆不可原,遂命就狱杀之。

(出《妖乱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译文

李泌纸衣师明思远周士龙李长源双圣灯路神通五福楼鱼目为舍利

目老叟为小儿于世尊捉佛光事大轮咒陈仆射解元龟蔡畋张守一

李泌:李泌自认为能够做到非凡之事。他曾对客人说,让家人打扫,今晚洪崖山神会来。有人送来一坛美酒,恰逢有客人来访,就说:麻姑送酒,我们一起喝。还没喝完,守门的人说:某侍郎要酒坛,李泌让人倒回来,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出自《国史补》)

纸衣师:大历年间,有一位僧人,被称为苦行僧。他不穿丝绸、棉布、麻布等衣服,总是穿纸衣,当时的人称他为纸衣禅师。唐代宗武皇帝召他进入宫中道场安置,让他进行礼仪和念诵。每月一次外出,人们对他更加崇敬。后来他偷了宫中的金佛,事情败露后,被召到京兆府处决。(出自《辩疑志》)

明思远:华山道士明思远,勤修道法,三十多年。常常教人金水分形的方法,并且闭气存思,有很多弟子。永泰年间,华州有老虎出没。明思远告诉人们:老虎并不可怕,只要闭气存思,让十个手指头各出现一只狮子,只要向前冲,老虎就会离开。明思远还和人一起行走,傍晚时分,在山谷口遇到老虎。他的同伴都惊慌逃散,只有明思远镇定自若,闭气存思。突然被老虎吃掉。他的弟子第二天在山谷口寻找,只看到松萝和一双鞋子。(出自《辩疑志》)

周士龙:周士龙是婺州东阳人。擅长辨认山势,选择墓地,和叔父齐名。每到岁月大通之时,门庭若市,人们的寿命、官位、吉凶祸福,一切都可以通过墓地来判断。大历五年,他来到邺中,邺中兵马使姚希晟新葬母亲于青都村,周士龙占卜墓地:一年后全家会破败。到了第二年,姚希晟犯事而死。邺中的人无不惊骇,称他为神人。又有兵马使娄瓘想要举大事,便恳求周士龙占卜墓地,前后送了千余贯。周士龙非常高兴,于是和弟子们一起寻找了一个多月。突然找到一个地方,说那里地势回环,是龙腹,三年内必得节度使。娄瓘也因此自负。年中,邺中军变,娄瓘因此认为地势有凭,便有异图。事情败露后,被斩于军门,全家无一幸免。(出自《辩疑志》)

李长源:李长源经常练习服气导引,并学习大禹步等方术,几十年如一日。他自称得到了灵精妙法,道法已经修炼成功。远近的人都尊敬他。洪州白天发生火灾,风势猛烈,火焰熊熊,从北方来。家人等都惊慌失措,想要拆房子、倒篱笆来阻止火势。李长源阻止了他们,于是上屋禹步念咒。突然火势更加猛烈,李长源高声念咒,火焰飞溅,先附着在他身上,然后掉落在屋下。他居住的房屋被烧毁,所有的器物、衣物、玩物都没有留下。其余的图箓、持咒之物,也都化为灰烬。(出自《辩疑志》)

双圣灯:长安城南四十里,有一个叫做灵母谷的地方,被称为炭谷。进入山谷五里,有一个叫做惠炬寺的寺庙。寺西南渡涧,水沿着山崖流过,十八里到达山峰,称为灵应台。台上有一座塔。塔中有一尊观世音菩萨的铁像。像是六军散将安太清所造。传说观世音菩萨曾在这里现身。又说塔中的铁像常常出现光。长安市里的人,那些迷信的人,争相前往拜谒,离开时都背着米、曲、油、酱等东西。台下和附近有四十多所寺庙,僧人和行童,衣服和饮食都很充足。每到斋日,都会有人送供品,男女信徒多达千人,少则数百人,一起在台上住宿,进行礼念,求见圣光。还说:常见圣灯出现,这灯有时在半山,有时在平地,高低不定。大历十四年四月八日夜,众人一起礼念,在台的西南方,看到了双圣灯。又有一个六军健卒,于是扑倒在地,呼唤观世音菩萨,一步步走向圣灯,突然被老虎拖走。看到的人以为是老虎的目光。(出自《辩疑志》)

路神通:段成式门下的仆人路神通,每次军队较量,都能举起石头,能扛起六百斤的石块,牙齿能咬破数十颗石子。他背着天王像,自称得到了神力,进入战场时,有神助他,力量倍增。到了朔望日,他会准备乳糜,焚香坐下,让妻子和孩子们供养他的背部并拜他。(出自《酉阳杂俎》)

五福楼:元和初年,阴阳家说五福太一在蜀地,所以刘辟建造了五福楼。符载为此写下文章记载。(出自《国史补》)

鱼目为舍利:泽州僧人洪密请求舍利塔,洪密用禅宗的谜语来煽动愚昧的人,自称身体里能出现舍利。他曾到太原,一个富民迎接他,妇女们纷纷下拜。洪密离开后,妇女们在他所坐的地方捡到一百粒东西。人们检查后,发现都是干鱼的眼睛。他即将离开山中,要求十多匹粗毛毯。半天就得到了五百匹。他就是这样迷惑人。(出自《北梦琐言》)

目老叟为小儿:长安城繁荣的时候,有一个道术人,称自己得到了丹砂的妙法,看起来像年轻人,自称三百多岁。京都的人都很羡慕他。那些购买丹砂、向他请教的人,门庭若市。当时有几位朝士来到他的家中,正在饮酒畅谈,有一个守门的人报告说:少爷从庄上来了,想要拜访。道士脸色一变,大声斥责他。在座的客人有人说:少爷远道而来,不妨见一见。道士皱着眉头犹豫了片刻,说:让他进来吧。不久,看到一个老叟,头发如银,老态龙钟,走上前来拜见。拜完之后,他被斥责着进入中门。道士对在座的客人说:这孩子愚蠢无知,不肯服用丹砂,以至于如此。他还没有一百岁,就衰老成这样,经常被驱逐到乡村之间。在座的客人更加感到神奇。后来有人私下询问道士的熟人,才知道:那个弯腰驼背的人就是他的父亲。喜欢道术的人,被他欺骗了,就像欺骗小孩子一样。(出自《玉堂闲话》)

于世尊:遂州巡属村民,姓于,号称世尊,他和一个女儿,都能预知人的吉凶,几个州的人都敬奉他们,捐献的财物堆积如山。他们在山崖上雕刻佛像,所花费的财力无法计算。节度使许公存认为他们妖言惑众,召他们到府衙,让他们射覆。结果没有射中,于是被戴上镣铐杀死,没有出现任何神异。在他住的地方,找到了五色文麻绳,用牛载了仅仅一百车,钱帛就可以知道。每晚聚会,他自己扮演阿弥陀佛,宫殿、池塘、花园,都像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男女都聚集在一起,只念阿弥陀佛。这也是下愚之流,哪里有什么法术神通呢,大概是有东西附身吧?(出自《北梦琐言》)

捉佛光事:高燕公镇守蜀地时,大慈寺的僧人报告说,佛堂里出现了佛光。燕公判决说:让马步使去捉拿佛光。有关部门秘密调查,诱骗了僧人的童子,说:僧人们用镜子承接日中的影子,反射在佛像上。由此揭露了真相,将他们逮捕并处罚。(出自《北梦琐言》)

大轮咒:这里没有提供具体内容,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咒语或者故事,但没有详细描述。(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翻译)

在佛教的五部持念中,有一种被称为大轮咒术的火轮咒语,用它来治病,效果并不显著。但是它能够摄取人的精神和灵魂,导致人们疯狂奔跑,有的人甚至爬上屋梁,有的人则咬碎瓷碗。邻里们都敬畏地供奉它,几乎像对待神明一样。这些人因此广泛地获得了金钱和布匹。

在陵州贵平县牛鞞村,有一个叫周达的人,贩卖这种术法。有一天,他用沸油煎自己的阴部来作为供养,观看的人像墙一样多,有的惊讶,有的嘲笑。他一开始忘记了疼痛,但不久后却因此死去。中间有一个僧人昭浦说,朗州有一个叫周大悲的僧人,也行这种咒术,有一天炼制阴部时死去。和我所见的周达姓氏恰好相同,而他们的遭遇也没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因为小人用道术欺骗上天,残害自己的身体,自食其果,因为事情相似,所以我记录了下来。(出自《北梦琐言》)

陈仆射

唐军容使田令孜擅权,有回天之力。他曾写信给许昌,为其兄陈敬瑄请求兵马使的职位,节将崔侍中安潜拒绝了他的请求。后来崔公调任西川,陈敬瑄与杨师立、牛勖、罗元杲,通过打球争夺三川,陈敬瑄取得了胜利,被任命为右蜀节度使,取代了崔公。朝廷内外都感到震惊。报告中说陈仆射的命令,没有人知道是谁下的。青城县有一个妖人成立了弥勒会,窥视这个声势,假装是陈仆射的行李,说山东有盗贼起义,皇帝一定会幸临蜀地,陈公先骑马赴任。于是他树立了一个首领,妖人共同辅佐他。军府还没有明白情况,也派人去迎接。到了最近的驿站,有指挥官索要四匹白马,察觉到情况异常,于是扣留了他们。还没等他们转身,真正的陈仆射骑着马迅速到来,那些妖人全部被擒获并等待处理,颍州的人让他们隐藏起来并处死了他们。有见识的人说:陈太师依靠阉宦的力量,没有一点效果。盗贼占据地方,开始被妖物附身,最终也自食其果,这是不幸的。(出自《北梦琐言》)

解元龟

道士解元龟,原本是西蜀节将下的军校。明宗篡位后,他自称从西边来,在便殿上向皇帝进献诗歌赞美圣德,自称是太白山正一道士。他上表请求担任西都留守、兼三川制置使,要求修缮西京宫阙。皇帝对侍臣说:这个老人从远方来朝见,期望有特别的见解,却只是为了名声,实在令人可笑。皇帝赐给他号知白先生,并赐予紫袍。这显然是一个狂妄的人。(出自《北梦琐言》)

蔡畋

唐高骈镇守成都时,非常喜欢方术。有一个叫蔡畋的隐士,用黄白术法,取了一口瓦罐,炼了一粒丹药,涂在半罐火上,烧成了半截紫磨金,这是件奇事。蔡生从贫穷开始,人们都尊敬他,认为他是地仙。燕公想得到他,但没有成功,时间久了就露出了马脚,原来是得到了别人的药,欺骗并炫耀,被元戎杀了。(出自《北梦琐言》)

张守一

张守一是沧景田里的人。他年轻时不勤奋,不从事生计。他自称能交换五金,以此吸引那些好利的人。后来他贫穷得无法自给,于是背着一个柳条箱,卖粉黛来换取衣物食物,在江淮之间流动。吕用之用妖妄之术对待他,于是他来到广陵,在萧胜门下做客。他久不得志,打算离开萧胜。吕用之听说了这件事,阻止他说:男子只要用心真诚,何必担心没有知己?如果能够和我一起,那么富贵的事情,我们应当共同追求。因此他被吕用之推荐。高骈看到他朴素,常常把他当作真人对待。等到他得志后,虽然奢侈程度不及吕用之,但贪婪之心特别强烈。在两都建成时,他担任左镆军使,多次转任检校左仆射,受到的礼遇仅次于吕用之。他们经常一边谈论道术一边饮酒,从早到晚都不愿意停下来。他们的欺骗计划常常相互配合,以至于数年之内都没有泄露。光启二年,伪朝授予张守一德州刺史。第二年,渤海以闽川的奏章指责张守一,事情还没接受就失败了。于是他跟随杨行密进城,又请求为各位将领炼制还丹。药还没炼成,恰逢康知柔这个人,他本是郑昌图家的仆人,郑昌图担任户部尚书,任命康知柔为发运使。院胥伍讽曾经得罪过康知柔,被他鞭打。杨行密进城后,伍讽就揭发了康知柔的二十多项贪污罪行。到了这个时候,伍讽和康知柔都被关押在军侯狱中。康知柔平时与张守一关系好,说:愿意出钱来赎罪。张守一就向杨公禀报。杨公认为张守一、康知柔以及伍讽的行为都不可原谅,于是命令将他们就在狱中处死。(出自《妖乱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注解

李泌:李泌(722年-789年),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肃宗时,官至宰相,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和文化素养。

纸衣师:纸衣师,指唐代大历年间一位名叫苦行的僧人,因其常穿纸衣而得名。纸衣师以苦行著称,不穿丝绸、棉布等衣物,以示清贫和修行。

明思远:明思远,唐代华山道士,以修道箓、金水分形之法等道术闻名。据说他能够通过闭气存思来召唤狮子,但最终被虎所食。

周士龙:周士龙,唐代婺州东阳人,以风水地理之术著称,能够预测人的命运和吉凶。

李长源:李长源,唐代人,以服气导引和禹步方术等道教修炼方法闻名,据说能够通过咒语和仪式来控制火灾。

双圣灯:双圣灯,指长安城南灵母谷惠炬寺中的圣灯现象,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灵验。

路神通:路神通,唐代段成式门下的驺,以力量强大著称,能够背负重物,并声称自己得到神力。

五福楼:五福楼,唐代刘辟在蜀地建造的楼阁,据说与五福太一有关。

鱼目为舍利:鱼目为舍利,指有人以鱼眼冒充佛教圣物舍利,以欺骗民众。

目老叟为小儿:目老叟为小儿,指一位道术人自称三百余岁,但最终被揭露其真实年龄不过百岁。

于世尊:于世尊,唐代遂州巡属村民,以逆知人之吉凶著称,但最终被证明其能力为假。

捉佛光事:捉佛光事,指唐代高燕公镇蜀时,有人报告佛光出现,高燕公命令捕捉佛光。

大轮咒:大轮咒,指一种强大的咒语,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在佛教中,大轮咒通常指的是陀罗尼咒,具有神秘的力量。

释教五部持念:释教五部持念指的是佛教中的五种念诵法,包括持咒、持名、持心、持数、持观。这些念诵法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式,用以培养定力、净化心灵。

大轮咒术:大轮咒术是一种古老的印度密宗咒术,通过念诵特定的咒语和仪式来达到治病、驱邪、祈福等目的。

精魄:精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指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认为人的身体和精魄是相互依存的。

闾阎:闾阎指古代的平民百姓,泛指民间。

神圣:神圣指具有超自然力量或神圣地位的人或事物。

金帛:金帛指黄金和丝绸,古代用作货币和贡品。

牛鞞:牛鞞是一种古代的农具,也指从事农业劳动的人。

阴:阴在这里指男性的生殖器。

弥勒会:弥勒会是佛教中的一个团体,以弥勒佛为信仰对象,进行宗教活动。

车驾:车驾指皇帝的车队,这里指皇帝本人。

阉宦:阉宦指被阉割的男性,古代宫廷中负责服侍皇帝的太监。

方术:方术是指古代的巫术、道教法术等。

黄白干:黄白干是一种古代的炼金术,旨在通过化学方法将普通金属转化为黄金。

紫磨金:紫磨金是一种古代的合金,颜色呈紫色,质地坚硬,用作装饰品。

溺好利者:溺好利者指那些沉迷于追求利益的人。

易五金:易五金是指古代的占卜术,通过观察金属的变化来预测未来。

柳箧:柳箧是指用柳条编织的箱子,这里指简单的行囊。

粉黛:粉黛是指古代女性化妆用的粉和黛,这里指化妆品。

真仙:真仙指真正的仙人,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

元戎:元戎是指军队的首领,这里指军事将领。

检校左仆射:检校左仆射是古代官职,属于高级文官。

伪朝:伪朝指非正统的朝代或政权。

闽川:闽川是指古代福建省的地区。

发运使:发运使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运输和物资调配。

院胥:院胥是指官府中的低级官员或书吏。

赃罪:赃罪指贪污受贿的罪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评注

释教五部持念中,有大轮咒术,以之救病,亦不甚效。

此句揭示了佛教中的一种咒术,其名为大轮咒术,声称可以治病,但实际上效果不佳。这里反映了古代民间对某些宗教仪式的迷信态度,以及这些仪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然其摄人精魄,率皆狂走,或登屋梁,或龇瓷碗。

这句话描述了使用这种咒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精神失常的症状,如奔跑、攀爬或咬碎瓷器。这反映了古代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不足,以及某些宗教仪式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闾阎敬奉,殆似神圣。

这里的“闾阎”指的是民间,说明这种咒术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尊敬,甚至被视为神圣的存在。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此辈由是广获金帛。

由此,使用这种咒术的人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这揭示了古代社会中某些宗教活动与商业利益的结合。

陵州贵平县牛鞞村民有周达者,贩鬻此术,一旦沸油煎其阴,以充供养,观者如堵,或惊或笑。

这段描述了一个名叫周达的人,他贩卖这种咒术,甚至用沸油煎煮自己的生殖器来供神,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有的惊讶,有的嘲笑。这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某些极端的宗教行为。

初自忘痛,寻以致殂也。

最初,周达似乎忘记了痛苦,但最终却因此丧命。这揭示了某些宗教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间僧昭浦说,朗州有僧号周大悲者,行此咒术,一旦炼阴而毙。

僧人昭浦讲述了朗州一个名叫周大悲的僧人,他使用这种咒术,最终因炼阴而丧命。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咒术的危险性。

与愚所见何姓氏恰同,而其事无殊也?

作者提到自己曾经听说过类似的事情,且涉及的僧人姓氏相同,事件也类似。这反映了这类事件并非孤立,而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盖小人用道欺天,残形自罚,以其事同,因而录之。

作者认为这些事件是因为小人滥用道术欺骗天理,最终自食其果。因此,将这些事件记录下来,以警示后人。

陈仆射唐军容使田令孜擅权,有回天之力。

这里描述了唐代田令孜的权势,他拥有“回天之力”,即能够扭转局势的能力。

尝致书于许昌,为其兄陈敬瑄求兵马使职,节将崔侍中安潜拒而不与。

田令孜曾写信给许昌,为他的兄弟陈敬瑄请求兵马使的职位,但被崔侍中拒绝。

迩后崔公移镇西川,陈敬瑄与杨师立、牛勖、罗元杲,以打球争三川,敬瑄获头筹,制授右蜀节度,以代崔公。

后来,崔侍中调任西川,陈敬瑄与其他将领争夺三川,最终陈敬瑄获胜,被任命为右蜀节度使,取代了崔侍中的职位。

中外惊骇。

这一事件引起了朝廷和民间的震惊。

报状云陈仆射之命,莫知谁何。

报道中说陈仆射有命令,但无人知道是谁发布的。

青城县妖人作弥勒会,窥此声势,伪作陈仆射行李,云,山东盗起,车驾必幸蜀,先以陈公走马赴任。

青城县出现了一些妖人,他们模仿陈仆射的行装,声称山东有盗贼起事,皇帝必将前往蜀地,并假装陈仆射已经前往赴任。

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他们立了一个首领,妖人共同辅佐他。

军府未谕,亦差迎侯。

军队没有弄清楚情况,也派人去迎接。

至近驿,有指挥索白马四匹,察事者觉其非常,乃羁糜之。

到了最近的驿站,有指挥官索要四匹白马,调查的人觉得情况不寻常,于是将他扣留。

未及旋踵,真陈仆射速辔而至,其妖人等悉擒缚而俟命,颍州俾隐而诛之。

还没等反应过来,真正的陈仆射就匆匆而来,那些妖人全部被擒获并等待判决,颍州方面秘密地将他们处决。

识者曰:陈太师由阉宦之力,无涓尘之效。

有见识的人说:陈太师之所以能够掌权,是因为宦官的支持,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效果。

盗处方镇,始为妖物所凭,终亦自贻诛灭,非不幸也。

盗贼占据地方,开始被妖物附身,最终也自食其果,这并非不幸。

解元龟道士解元龟,本西蜀节将下军校。

这里介绍了道士解元龟的背景,他原本是西蜀节度使的下属。

明宗入纂,言自西来,对于便殿,进诗歌圣德,自称太白山正一道士。

明宗即位后,解元龟自称是从西边来的,进入便殿,进献诗歌赞美圣德,并自称是太白山正一道士。

上表乞西都留守、兼三川制置使,要修西京宫阙。

他上表请求担任西都留守和三川制置使,并计划修复西京的宫殿。

上谓侍臣曰:此老耄自远来朝此,期别有异见,乃为身名,甚堪笑也。

皇帝对侍臣说:这个老头从远方来朝见,期望有特别的见解,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实在可笑。

赐号知白先生,赐紫。

皇帝赐给他“知白先生”的称号,并赐予紫色的官服。

斯乃狂妄人也。

这真是一个狂妄的人。

蔡畋唐高骈镇成都,甚好方术。

唐代高骈镇守成都,非常喜爱方术。

有处士蔡畋者,以黄白干之,取瓦一口,研丹一粒,涂半入火,烧成半截紫磨金,乃奇事也。

有一个名叫蔡畋的隐士,他使用黄白术,取一口瓦罐,炼制一粒丹药,涂抹在火上,烧成半截紫色的金子,这是一件奇事。

蔡生自贫,人皆敬之,以为地仙。

蔡畋出身贫寒,但人们都尊敬他,认为他是地仙。

燕公求之不得,久而乖露,乃是得药于人,眩惑卖弄,为元戎杀之。

燕公(指高骈)想要得到他的技艺却未能如愿,时间久了,真相大白,原来他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药方,然后炫耀卖弄,最终被高骈的部将所杀。

张守一者,沧景田里人也。

张守一是沧景田里的人。

少怠惰,不事生计。

他年轻时不勤奋,不从事生计。

自言能易五金,以溺好利者。

他自称能够变换五金,以此来吸引那些好利的人。

其后贫弊,不能自存,乃负一柳箧,鬻粉黛以贸衣食,流转江淮间。

后来他变得贫穷,无法自给自足,于是背着一个柳条箱,卖粉黛来换取衣物食物,在江淮地区辗转。

吕用之以妖妄见遇,遂来广陵,客于萧胜门下。

吕用之因为他的妖术而认识他,于是来到广陵,成为萧胜的门客。

久不得志,将舍胜去。

长时间没有得到什么成就,打算离开萧胜。

用之闻之,止之曰:男子以心诚期物,何患无知己?倘能与用之同,即富贵之事,当共图之。

吕用之听说后,阻止他说:男子只要用心真诚,还担心没有知己吗?如果你能和我一起,那么富贵的事情,我们可以共同追求。

由是为用之所荐。

因此,他被吕用之推荐。

高骈见其鄙朴,常以真仙待之。

高骈看到他朴素无华,经常把他当作真正的仙人对待。

及得志,虽僣侈不及用之,贪冒之心特甚。

等到他得志之后,虽然奢侈的程度不如吕用之,但贪婪之心却更为强烈。

二都建,为左镆军使,累转检校左仆射,其礼敬次于用之。

他在两都建立之后,担任了左镆军使,后来又多次升迁,最终成为检校左仆射,他的礼遇仅次于吕用之。

每话道对酌,自旦及暮,不能自舍。

他经常与吕用之谈论道术,从早到晚,不能自拔。

诳惑之计,与用之常相表里,以致数年其事不泄。

他欺骗他人的计划与吕用之常常互相配合,以至于几年之内,他们的阴谋都没有泄露。

光启二年,伪朝授守一德州刺史。

光启二年,伪朝(指唐朝的敌对势力)授予张守一德州刺史的职位。

明年,渤海以闽川奏守一,事未受而败。

第二年,渤海国(唐朝的敌对势力)因为闽川的事情上报张守一,但事情还没来得及接受就已经失败了。

乃从杨行密入城,又请为诸将合太还丹。

于是张守一跟随杨行密进入城池,又请求为各位将领合炼太还丹。

药未就,会有康知柔者,本郑昌图家吏,昌图判户部,以知柔为发运使。

药还没炼成,就有康知柔这个人,他是郑昌图家的家吏,郑昌图担任户部尚书,任命康知柔为发运使。

院胥伍讽,尝得罪于知柔,鞭之。

院中的胥吏伍讽曾经得罪了康知柔,被鞭打。

杨行密入城,讽遂发知柔赃罪二十余事。

杨行密进入城池后,伍讽就揭露了康知柔二十多项贪污罪行。

至是讽及知柔,俱系于军侯狱。

于是伍讽和康知柔都被关押在军侯狱中。

知柔素与守一善,曰:愿入财以赎罪。

康知柔与张守一关系良好,说:我愿意出钱来赎罪。

守一即白于杨公。

张守一立即向杨行密报告。

公以守一、知柔洎讽,事迹皆不可原,遂命就狱杀之。

杨行密认为张守一、康知柔以及伍讽的行为都不可原谅,于是命令将他们处死。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01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