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原文

张鷟石抱忠郑愔宋务先傅岩侯味虚贾言忠司马承祯李敬玄格辅元祝钦明姜师度姜晦魏光乘邵景黄幡绰贺知章王维甘洽乔琳契綟秃宋济安陵佐史崔护

张鷟

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不可胜数。张鷟为谣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杷推侍御史,椀脱校书郎。时有沈全交者,傲诞自纵,露才扬己。高巾子,长布衫。南院吟之,续四句曰:评事不读律,博事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遂被杷推御史纪先知,捉向右(明抄本右作左)台对仗弹劾。以为谤朝政,败国风,请于朝堂决杖,然后付法。则天笑曰:但使卿等不滥,何虑天下人语。不须与罪,即宜放却。先知于是乎(乎原作手。据明抄本改。)面无色。唐豫章令贺若瑾,眼皮急,项辕粗。鷟号为饱乳犊子。(出《朝野佥载》)

石抱忠

石抱忠检校天官郎中,与侍郎刘奇、张询古,同知选。抱忠素非静慎、刘奇久著清平、询古通婚名族。将分钤,时人语曰:有钱石下好,无钱刘下好,士大夫张下好。斯言果征。复与许子儒同知选,刘奇独以公清称。抱忠、师范、子儒,颇任令史勾直,每注官,呼曰:勾直乎?时人又为之语曰:硕学师刘子,儒生用典(典原作与,据明抄本改)言。抱忠后与奇同弃市。选人或为摈抑者,复为语曰:今年柿子并遭霜,为语石榴须早摘。抱忠在始平,尝为谐诗曰:平明发始平,薄暮至何城。库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略彴桥头逢长史,棂星门外揖司兵。一群县尉驴骡聚,数个参军鹅鸭行。(出《御史台记》)

郑愔

唐郑愔曾骂选人为痴汉。选人曰:仆是吴痴,汉即是公。愔令咏痴。吴人曰:榆儿复榆妇,造屋兼造车。十七八九夜,还书复借书。愔本姓鄚,改姓郑,时人号为鄚郑。(出《朝野佥载》)

宋务先

唐有监察御史不工文,而好作不已。既居权要,多为人所谀,不之觉也。每篇辄为宋务先书以光台。月俸几尽,其妻谓曰:公经生,素非文笔,所称篇咏,不为外人所传。此必台中玩公,折俸助厨耳。奈何受人嗤玩?自后虽吟咏不辍,不复出光台钱矣。或问之,以妻言对。诸御史退相谓曰:彼有人焉,未可玩也。乃止。(出《御史台记》)

傅岩

唐傅岩,魏州人,本名佛庆。尝在左台,监察中溜,而中溜小伺,无牺牲之礼。比回,怅望曰:初一为大祠,乃全薄。殿中梁载言咏之曰:闻道监中溜,初言是大祠。狼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卫司无帟幕,供膳乏鲜肥。形容消瘦尽,空(空原作容。据明抄本改。)往复空归。(出《御史台记》)

侯味虚

唐户部郎侯味虚著《百官本草》,题御史曰:大热,有毒。又朱书云:大热有毒。主除邪侫,杜奸回,报冤滞,止淫滥,尤攻贪浊。无大小皆搏之,畿尉簿为之相。畏还使,恶爆直,忌按权豪。出于雍洛州诸县,其外州出者,尤可用。日炙乾硬者为良。服之,长精神,灭姿媚。久服,令人冷峭。(出《朝野签载》,明抄本作出《御史台记》)

贾言忠

唐贾言忠撰《监察本草》云:服之心忧,多惊悸,生白发。时义云:里行及试员外者,为合口椒,最有毒。监察为开口椒,毒微歇。殿中为萝卜,亦曰生姜,虽辛辣而不为患。侍御史为脆梨,渐入佳味。迁员外郎为甘子,可久服。或谓合口椒少毒而脆梨毒者,此由触之则发,亦无常性。唯拜员外郎,号为摘去毒。欢怅相半,喜迁之,惜其权也。(出《御史台记》)

司马承祯

唐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宗朝,累居要职。道士司马承祯。睿宗追至京,将还职。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景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矣。藏用有惭色。(出《大唐新语》)

李敬玄

唐中书令李敬玄为元帅,讨吐蕃,至树敦城。闻刘尚书没蕃,着靴不得,狼狈而走。王杲(明抄本王上有时将军三字。杲作果)、副总管曹怀舜等惊退。遗却麦饭,首尾千里,地上尺余。时军中谣曰:洮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见贼不敢斗,总由曹新妇。(出《朝野佥载》)

格辅元

唐格辅元拜监察,迁殿中。充使,次龙门遇盗,行装都尽,袒被而坐。监察御史杜易简,戏咏之曰:有耻宿龙门,精彩先瞰(明抄本作暾。)浑。眼瘦呈近店,睡响彻遥林。捋囊将旧识,制被异新婚。谁言骢马使,翻作蛰熊蹲。(出《御史台记》)

祝钦明

唐礼部尚书祝钦明颇涉经史,不闲时务,专(明抄本专作博)硕肥腯,顽滞多疑。台中小吏,号之为媪。媪者,肉块,无七窍。秦穆公时野人得之。(出《朝野佥载》)

姜师度

唐先天中,姜师度于长安城中穿渠,绕朝堂坊市,无所不至。上登西楼望之,师度堰水泷,柴筏而下,遂授司农卿。于后水涨则奔突,水缩则竭涸。又前开黄河,引水向棣州,费亿兆功。百姓苦其淹渍,又役夫塞河口。开元六年,水泛溢,河口堰破,棣州百姓,一概没尽。师度以为功,官品益进。又有傅孝忠为太史令,自言明玄象,专行矫谲。京中语曰:姜师度一心看地,傅孝忠两眼相天。神武即位,知其矫,并斩之。(出《朝野佥载》)

姜晦

唐姜晦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铨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出《朝野佥载》)

魏光乘

唐兵部尚书姚元崇,长大行急,魏光乘目为趁蛇鹳鹊。

黄门侍郎卢怀慎好视地,目为觑鼠猫儿。

殿中监姜皎肥而黑,目为饱葚母猪。

紫微舍人倪若水,黑而无须鬓,目为醉部落精(明抄本精作稽)。

舍人齐处冲好眇目视日,云暗烛底觅虱老母。

舍人吕延嗣长大少发,目为日本国使人。

又目舍人郑勉为醉高丽。

目拾遗蔡孚、小州医博士,诈谙药性。

又有殿中侍御史短而丑黑,目为烟熏地术。

目御史张孝嵩为小村方相。

目舍人杨伸嗣为热鏊上猢狲。

目补阙袁辉为王门下弹琴博士。

目员外郎魏恬为祈雨婆罗门。

目李全交为品官给使。

目黄门侍郎李广为饱水虾蟆。

由是坐此品题朝士,自左拾遗贬新州新兴县尉。(出《朝野佥载》)

邵景

唐邵景,安阳人。

擢第授汾阴尉,累转歙州司仓,迁至右台监察考功员外。

时神武皇帝即位,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

俱升殿行事,职掌殊别。

而制出,景、嵩俱授朝散大夫,而铿无命。

景、嵩状貌类胡,景鼻高而嵩须多。

同时服朱绂,对立于庭。

铿独廉中窃窥而咏之:一双胡子著绯袍,一个须多一鼻高。

相对厅前捺且(去声)立,自惭身品世间毛。

举朝欢咏之。

他日,睿宗御承天门,百僚备列,铿忽风眩而倒。

铿肥而短,景咏之曰:飘风忽起团圞旋,倒地还如着脚包。

莫怪殿上空行事,却为元非五品才。(出《御史台记》)

黄幡绰

唐安西牙将刘文树口辩,善奏对,明皇每嘉之。

文树髭生颌下,貌类猴。

上令黄幡绰嘲之。

文树切恶猿猴之号,乃密赂幡绰,不言之。

幡绰许而进嘲曰: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

文树面孔不似猢狲,猢狲面孔强似文树。

上知其遗赂,大笑。(出《开天传信记》)

贺知章

唐秘监贺知章有高名,告老归吴中,明皇嘉重之,每事加异。

知章将行,泣涕辞,上问何所欲,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为乡里之荣。

上曰:为道之要,莫若于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卿之子必信顺之人也,宜名之曰孚。

再拜而授命焉。

久而谓人曰:上何谑我邪,我实吴人,孚乃爪下为子,岂非呼我儿为爪子耶。(出《开天传信记》)

王维

唐宰相王玙好与人作碑志。

有送润毫者。

误扣右丞(丞下原有相字。据明抄本册。)王维门。

维曰:大作家在那边。(出卢氏杂说)

甘洽

唐甘洽与王仙客友善。

因以姓相嘲,洽曰:王,计尔应姓田。

为你面拨獭,抽却你两边。

仙客应声曰:甘,计你应姓丹。

为你头不曲,回脚向上安。(出《启颜录》)

乔琳

唐朱泚始乱。

源休、姚令言等,收图书,贮仓廪,作萧何事业。

休退语伪黄门侍郎蒋练曰:若度其才,即吾为萧,姚为曹耳。

识者闻之,为休不奈官职。

乔琳性好谐谑,因语旧僚曰:源公真谓火迫酂侯尔。(出《大唐新语》)

契綟秃

唐京城有僧,性甚机悟,病足。

有人于路中见,嘲之曰:法师是云中郡。

僧曰:与君先不相知,何因辱贫道作契綟秃?

其人诈之曰:云中郡言法师高远,何为是辱?

僧曰:云中郡是天州,翻为偷毡,是毛贼,毛贼翻为墨槽,傍边有曲录铁,翻为契綟秃,何事过相骂邪?

前人于是愧伏。(出《启颜录》)

宋济

唐许孟容与宋济为布素之交。

及许知举,宋不第。

放榜后,许颇惭,累请人申意,兼遣门生就看。

宋不得已,乃谒焉。

许但分诉首过,因命酒酣,乃曰:虽然,某今年为国家取卿相,时有姚嗣卿及第后,翌日而卒。

因起慰许曰:邦国不幸,姚令公薨谢。

许大惭。(出《卢氏杂说》)

安陵佐史

唐安陵人善嘲,邑令至者,无不为隐语嘲之。

有令,口无一齿,常畏见嘲。

初至,谓邑吏:我闻安陵太喜嘲弄,汝等不得复踵前也。

初上,判三道,佐史抱案在后曰:明府书处甚疾。

其人不觉为嘲,乃谓称己之善,遂甚信之。

居数月,佐史仇人告曰:言’明府书处甚疾’者,其人嘲明府。

令曰:何为是言?曰:书处甚疾者,是奔墨,奔墨者翻为北门,北门是缺后,缺后者翻为口穴,此嘲弄无齿也。

令始悟,鞭佐史而解之。(出《启颜录》)

崔护

唐刘禹锡云:崔护不登科,怒其考官苗登,即崔之三从舅也。

乃私试为判头,毁其舅曰:甲背有猪皮之异。

人问曰:何不去之?有所受。

其判曰:曹人之坦重耳,骈胁再观。

相里之剥苗登,猪皮斯见。

初登为东畿尉,相里造为尹。

曾欲笞之,袒其背,有猪(明抄本猪作志,当作痣)毛长数寸。

故又曰。当偃兵之时,则隧而无用,在穴食(食字原缺,居明抄本补)之日,则摇而有求。

皆言其尾也。(出《嘉话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译文

张鷟石抱忠郑愔宋务先傅岩侯味虚贾言忠司马承祯李敬玄格辅元祝钦明姜师度姜晦魏光乘邵景黄幡绰贺知章王维甘洽乔琳契綟秃宋济安陵佐史崔护

武则天进行革命,科举考试不再进行,所有举人都可以直接做官,从普通官员到御史、评事、拾遗、补阙等职位,人数多到数不清。张鷟为此编了一首谣曲说:补阙的人用车载,拾遗的人用斗量。推举侍御史,选拔校书郎。当时有个叫沈全交的人,傲慢放纵,炫耀自己的才华。他戴高帽子,穿长布衫。他在南院吟唱这首谣曲,接着又加了四句:评事不读律,博事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于是被推举的御史纪先知抓住他,带到右台对仗弹劾。他们认为这是诽谤朝政,败坏国风,请求在朝堂上对他进行杖责,然后依法处置。武则天笑着说:只要你们不滥用职权,何必担心天下人议论。不用给他罪名,应该立即释放他。纪先知因此面无表情。唐豫章令贺若瑾,眼皮跳动,脖子粗壮。张鷟称他为‘饱乳犊子’。(出自《朝野佥载》)

石抱忠

石抱忠担任检校天官郎中,与侍郎刘奇、张询古一起负责选拔官员。石抱忠素来不安静谨慎,刘奇长期以清廉著称,张询古与名门望族通婚。在分配职务时,人们说:有钱的人选石抱忠,没钱的人选刘奇,士大夫选张询古。这句话果然应验了。后来又与许子儒一起负责选拔官员,刘奇独自以公正清廉著称。石抱忠、师范、子儒,都担任令史勾直,每次注官时,都会喊:勾直乎?人们又为此编了句话:硕学师刘子,儒生用典言。石抱忠后来与刘奇一同被处死。有人被排斥,又编了句话:今年柿子都遭霜,石榴须早摘。石抱忠在始平时,曾作了一首打油诗:平明发始平,薄暮至何城。库塔朝云上,晃池夜月明。略彴桥头逢长史,棂星门外揖司兵。一群县尉驴骡聚,数个参军鹅鸭行。(出自《御史台记》)

郑愔

唐代的郑愔曾经骂选拔官员的人是愚蠢的人。选拔官员的人说:我是吴地的愚蠢人,汉就是您。郑愔让他们吟诵愚蠢的诗。吴人说:榆儿和榆妇,造屋又造车。十七八九夜,还书又借书。郑愔原本姓鄚,改姓郑,当时的人称他为鄚郑。(出自《朝野佥载》)

宋务先

唐代有一个监察御史不擅长写文章,但不停地写。他担任要职后,很多人奉承他,他却没有察觉。他每写一篇文章,都让宋务先帮他发表以光台。他的月俸几乎都用完了,他的妻子对他说:你是个经生,素来不擅长文笔,你所说的篇咏,不为外人传颂。这一定是台中的人玩弄你,用你的俸禄帮助厨房。你怎么能被人嘲笑呢?从那以后,虽然他继续写诗,但不再出钱光台了。有人问他,他就以妻子的说法回答。其他御史退下后相互议论说:那个人有才能,不可轻视。于是停止了嘲笑。(出自《御史台记》)

傅岩

唐代的傅岩,是魏州人,本名佛庆。曾在左台监察中溜,而中溜的小官吏没有牺牲之礼。等他回来时,失望地说:初一是大祠,应该是全牲薄。殿中梁载言咏之曰:听说监中溜,初言是大祠。狼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卫司无帟幕,供膳乏鲜肥。形容消瘦尽,空往复空归。(出自《御史台记》)

侯味虚

唐代的户部郎侯味虚著有《百官本草》,在书中称御史为:大热,有毒。又用朱笔书写:大热有毒。主要功能是除邪佞,杜奸回,报冤滞,止淫滥,尤其攻击贪污腐败。无论大小官员都应受到惩罚,畿尉簿为之相。害怕还使,厌恶爆直,忌讳按权豪。出自雍洛州诸县,其他州出产的,尤其有用。日炙乾硬者为良。服用后,长精神,灭姿媚。久服,令人冷峭。(出自《朝野签载》,明抄本作出《御史台记》)

贾言忠

唐代的贾言忠撰写了《监察本草》说:服用后心情忧虑,多惊悸,会生白发。当时有人说:里行及试员外者,为合口椒,最有毒。监察为开口椒,毒微歇。殿中为萝卜,也称为生姜,虽辛辣但不为患。侍御史为脆梨,逐渐进入佳味。迁员外郎为甘子,可久服。有人说合口椒少毒而脆梨有毒,这是因为触之则发,也没有常性。只有拜员外郎,才称为摘去毒。欢欣和悲伤各占一半,喜欢升迁,但可惜失去了权力。(出自《御史台记》)

司马承祯

唐代的卢藏用最初在终南山隐居,中宗朝时,多次担任要职。道士司马承祯。睿宗追至京城,要他回去任职。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这里有很多美景,何必去远方。司马承祯慢慢回答说:在我看来,这是做官的捷径。卢藏用感到惭愧。(出自《大唐新语》)

李敬玄

唐中书令李敬玄担任元帅,讨伐吐蕃,到达树敦城。听说刘尚书没落蕃地,他穿不上靴子,狼狈逃走。王果(明抄本王上有时将军三字。杲作果)、副总管曹怀舜等人惊慌后退。丢弃的麦饭,首尾相隔千里,地上有尺多厚。当时军中谣曲说:洮河李阿婆,鄯州王伯母,见贼不敢斗,总因曹新妇。(出自《朝野佥载》)

格辅元

唐格辅元被任命为监察,后来升迁为殿中。在出使途中,在龙门遇到盗贼,行装被洗劫一空,他只穿着袒胸露背的衣服坐着。监察御史杜易简,开玩笑地咏叹他说:有耻宿龙门,精彩先瞰浑。眼瘦呈近店,睡响彻遥林。捋囊将旧识,制被异新婚。谁言骢马使,翻作蛰熊蹲。(出自《御史台记》)

祝钦明

唐礼部尚书祝钦明涉猎经史,不熟悉时务,身体肥胖,迟钝多疑。台中的小吏称他为‘媪’。‘媪’是指肉块,没有七窍。秦穆公时,野人得到了它。(出自《朝野佥载》)

姜师度

唐先天年间,姜师度在长安城中开凿渠道,绕过朝堂和市集,无所不至。皇帝登上西楼望见,姜师度用堰水泷,用木筏顺流而下,于是被任命为司农卿。后来水涨则泛滥,水退则干涸。又在前开凿黄河,引水向棣州,耗费了亿兆的功力。百姓苦于水患,又役夫堵塞河口。开元六年,水泛滥,河口堤坝破裂,棣州百姓全部淹没。姜师度认为这是自己的功绩,官职进一步提升。又有傅孝忠担任太史令,自称懂得天文,专门进行欺诈。京中有人说:姜师度一心看地,傅孝忠两眼相天。神武即位,知道他们欺诈,将他们一同斩首。(出自《朝野佥载》)

姜晦

唐姜晦担任吏部侍郎,不识字,不会写字,胡乱掌握选拔官员的权力,从未分辨过。选拔官员的人唱道:今年选拔人数恰相当,都因为座主没有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被称为姜侍郎。(出自《朝野佥载》)

唐兵部尚书姚元崇行事急躁,魏光乘认为他像追逐蛇、鹳、鹊。黄门侍郎卢怀慎喜欢观察地面,魏光乘认为他像窥视老鼠的猫儿。殿中监姜皎又胖又黑,魏光乘认为他像吃饱了桑葚的母猪。紫微舍人倪若水,黑而且没有胡须和鬓发,魏光乘认为他像喝醉酒的部落首领。舍人齐处冲眼睛不好,看太阳时,像在暗处找虱子的老妇人。舍人吕延嗣长得高大但头发少,魏光乘认为他像日本国的使者。又认为舍人郑勉像喝醉酒的高丽人。认为拾遗蔡孚、小州医博士不懂药性。还有殿中侍御史身材矮小且丑陋,魏光乘认为他像被烟熏黑的地精。认为御史张孝嵩像小村庄的方相。认为舍人杨伸嗣像热锅上的猴子。认为补阙袁辉像王门下弹琴的博士。认为员外郎魏恬像祈雨的婆罗门。认为李全交像品官的给使。认为黄门侍郎李广像吃饱了水的蛤蟆。因此,因为这种品评朝官的行为,魏光乘从左拾遗被贬到新州新兴县尉。(出自《朝野佥载》)

唐邵景,安阳人。考中进士后授予汾阴尉,多次转任至歙州司仓,最后升任右台监察考功员外郎。当时神武皇帝即位,邵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一同升殿行事,职责各不相同。但是诏令下来,邵景和萧嵩都被授予朝散大夫,而韦铿却没有得到任命。邵景和萧嵩的外貌像胡人,邵景鼻子高而萧嵩胡须多。他们同时穿着朱红色的袍子,站在庭院中。韦铿独自清廉,偷偷观察他们并吟诵道:一对胡子穿红袍,一个胡须多一个鼻子高。相对站在厅前,自觉身份低微如世间草木。全朝的人都喜欢吟诵这首诗。有一天,睿宗皇帝在承天门上,百官排列整齐,韦铿突然中风倒地。韦铿又胖又矮,邵景吟诵道:狂风突然起,团团旋转,倒地还像踩了脚包。不要奇怪殿上空荡荡地行事,因为元非五品才。(出自《御史台记》)

唐安西牙将刘文树口才好,善于应对,唐明皇经常称赞他。刘文树下巴下长着胡子,外貌像猴子。皇帝让黄幡绰嘲笑他。刘文树非常讨厌被称作猴子,于是秘密贿赂黄幡绰,让他不要说。黄幡绰答应了,然后进言嘲笑道:可怜的刘文树,胡子与下巴分开长。你的面孔不像猴子,猴子的面孔却比你更像刘文树。皇帝知道他接受了贿赂,大笑。(出自《开天传信记》)

唐秘监贺知章有很高的名声,退休后回到吴中,唐明皇很欣赏他,对他每件事都特别对待。贺知章即将离开,哭泣着辞行,皇帝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我有一个儿子,还没有取名字,希望陛下赐名,让我在乡里也有些荣耀。皇帝说:做人的要点,莫过于诚信,‘孚’就是信,‘履信思顺’,你的儿子一定是个诚信的人,应该取名为‘孚’。贺知章再次拜谢后,皇帝授予了这个名字。过了很久,他对人说:皇帝怎么取笑我呢?我其实是吴人,‘孚’字下面是‘爪’,岂不是叫我儿子‘爪子’吗?(出自《开天传信记》)

唐宰相王玙喜欢给人写碑文。有人送来润笔费。误敲了右丞王维的门。王维说:大作家在那边。(出自卢氏杂说)

唐甘洽与王仙客友好。因为姓氏相互嘲笑,甘洽说:王,算起来你应该姓田。因为你脸像拨开獭,抽掉了你两边。王仙客应声说:甘,算起来你应该姓丹。因为你头不弯,脚向上伸。(出自《启颜录》)

唐朱泚开始作乱。源休、姚令言等人收集图书,储存在仓库里,做萧何的事业。源休退下后对伪黄门侍郎蒋练说:如果估计他们的才能,我就是萧何,姚令言就是曹参。有见识的人听到这话,认为源休不适合官职。乔琳性好诙谐,于是对旧僚说:源公真是认为火逼着酂侯啊。(出自《大唐新语》)

唐京城有位和尚,非常机智,脚有病,有人在路上见到他,嘲笑他说:法师是云中郡。和尚说:我和你先前不相识,为什么侮辱我作契綟秃?那个人骗他说:云中郡是说你法师高远,怎么是侮辱呢?和尚说:云中郡是天州,翻过来是偷毡,是毛贼,毛贼翻过来是墨槽,旁边有曲录铁,翻过来是契綟秃,为什么过分相骂呢?前面那个人于是感到羞愧。(出自《启颜录》)

唐许孟容与宋济是布衣之交。等到许孟容主持科举考试,宋济没有考中。放榜后,许孟容很惭愧,多次请人转达歉意,还派门生去看宋济。宋济不得已,就去拜访他。许孟容只是分说自己的过错,然后喝酒,说:虽然如此,我今年为国家选拔了卿相,当时姚嗣卿考中后,第二天就去世了。于是起身安慰许孟容说:国家不幸,姚令公去世了。许孟容非常惭愧。(出自《卢氏杂说》)

唐安陵人善于嘲笑,新来的县令,没有不被他隐晦地嘲笑的。有一个县令,一口牙齿都没有,经常害怕被嘲笑。刚到任时,他对县吏说:我听说安陵太喜欢嘲笑,你们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了。刚开始上任时,他判了三道题,佐史抱着案卷站在后面说:明府写字的地方很快。那个人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嘲笑他,反而认为是在称赞自己,于是非常信任他。过了几个月,佐史的仇人告发说:说‘明府写字的地方很快’的人,是在嘲笑明府。县令说:为什么这么说?告发的人说:‘写字的地方很快’是奔墨,奔墨是北门,北门是缺后,缺后者是口穴,这是在嘲笑他没有牙齿。县令这才明白,鞭打了佐史并解开了这个谜。(出自《启颜录》)

唐刘禹锡说:崔护没有考中科举,愤怒他的考官苗登,苗登是崔护的三从舅。于是崔护私下担任考官,诋毁他的舅舅说:甲背上有猪皮一样的异相。有人问:为什么不去掉它?崔护回答说:曹人之坦重耳,骈胁再观。相里之剥苗登,猪皮斯见。苗登最初担任东畿尉,相里造担任县令。曾想鞭打他,脱下他的衣服,背上有一寸多长的猪毛。所以又说,在偃兵的时候,它就藏在洞里没有用处,在洞穴里吃食的时候,它就摇动起来有所求。(出自《嘉话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注解

张鷟:张鷟,唐代文学家,以诙谐著称,此文中提到的谣曰是其创作。

石抱忠:石抱忠,唐代官员,曾任天官郎中,此文中描述的是其与刘奇、张询古一同掌管选官的情况。

郑愔:郑愔,唐代官员,因骂选人为痴汉而闻名。

宋务先:宋务先,唐代官员,此文中描述的是他因文学成就不高而受到嘲笑。

傅岩:傅岩,唐代文学家,此文中提到的诗是其创作。

侯味虚:侯味虚,唐代官员,此文中提到的《百官本草》是其著作。

贾言忠:贾言忠,唐代官员,此文中提到的《监察本草》是其著作。

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唐代道士,此文中描述的是他与卢藏用的对话。

李敬玄:李敬玄,唐代官员,曾任中书令,此文中描述的是其在讨伐吐蕃时的狼狈。

格辅元:格辅元,唐代官员,曾任监察、殿中官职,此文中描述的是其在龙门遇盗的情况。

祝钦明:祝钦明,唐代官员,曾任礼部尚书,此文中描述的是其肥胖且多疑的性格。

姜师度:姜师度,唐代官员,曾任司农卿,此文中描述的是他开凿黄河的情况。

姜晦:姜晦,唐代官员,曾任吏部侍郎,此文中描述的是其不识字、不识书的笑话。

趁蛇鹳鹊:比喻人行动匆忙,如同蛇、鹳、鹊等动物一样急促。

觑鼠猫儿:形容人目光锐利,如同猫捕捉老鼠时的样子。

饱葚母猪:形容人肥胖且皮肤黝黑,如同吃过很多桑葚的母猪。

醉部落精:形容人脸色黝黑且无胡须,如同醉酒的部落首领。

眇目视日:形容人眼睛不好,看东西模糊不清,如同在暗处寻找虱子的老妇人。

日本国使人:形容人身材高大,头发稀少,如同日本使者。

醉高丽:形容人醉酒的样子,如同高丽人。

诈谙药性:形容人自称对药性非常了解,但实际上并不精通。

烟熏地术:形容人身材短小且皮肤黝黑,如同被烟熏黑的道士。

小村方相:形容人身材矮小,如同小村庄的方相。

热鏊上猢狲:形容人动作敏捷,如同热锅上的猴子。

王门下弹琴博士:形容人擅长弹琴,如同王门下的琴艺专家。

祈雨婆罗门:形容人擅长祈雨,如同婆罗门教徒。

品官给使:形容人身份尊贵,如同品官的随从。

饱水虾蟆:形容人肥胖,如同饱食的水蟾蜍。

朱绂:古代官员的服饰,红色丝织品,表示官职。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邵景和萧嵩的外貌特征。

胡子:指胡须。

绯袍:古代官员的红色袍服,表示官职。

胡子著绯袍:形容胡须浓密且身着红色袍服。

须多一鼻高:形容人胡须多且鼻子高。

飘风忽起团圞旋:形容风势突然猛烈,如同旋风。

团圞旋:形容旋风旋转的样子。

脚包:形容人跌倒后像裹脚布一样。

口辩:形容人善于言辞,能言善辩。

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猴:形容人容貌像猴子。

髭须共颏颐别住:形容人胡须浓密且与下巴分开。

爪子:古代对儿子的称呼,这里指皇帝赐名。

润毫:古代书法、绘画时使用的湿润的毛笔。

右丞:古代官职,掌管文书、奏章等事务。

田:古代姓氏,这里用于戏谑。

獭:水獭,这里指人的脸。

丹:古代姓氏,这里用于戏谑。

契綟秃:古代对人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被嘲笑的人。

云中郡:古代郡名,这里指云中地区。

偷毡:古代对偷窃行为的贬称。

墨槽:古代对墨汁的称呼。

曲录铁:古代对铁器的称呼。

首过:古代官员的过错。

邦国不幸:指国家发生不幸的事。

姚令公:指姚令言,这里指姚令言去世。

曹人之坦重耳:古代成语,形容人坦率直率。

骈胁再观:古代成语,形容人身体强壮。

相里之剥苗登:古代成语,形容人善于辞令。

猪皮之异:指人背上长有类似猪皮的痣。

隧而无用:古代成语,形容人无用。

在穴食之日:古代成语,形容人贪婪。

摇而有求:古代成语,形容人有所求。

奔墨:古代成语,形容人慌张逃跑。

北门:古代对北方城门的称呼。

口穴:古代对嘴巴的称呼。

无齿:指没有牙齿。

奔墨者:古代成语,形容人慌张逃跑。

北门是缺后:古代成语,形容人缺乏后劲。

口穴,此嘲弄无齿也:指用“奔墨”来嘲笑没有牙齿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评注

魏光乘的这段文字描绘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即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品评同僚。姚元崇、卢怀慎、姜皎、倪若水、齐处冲、吕延嗣、郑勉、蔡孚、小州医博士、张孝嵩、杨伸嗣、袁辉、魏恬、李全交、李广等人,都被用各种比喻来形容,这些比喻往往带有贬义,反映出当时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和竞争激烈。魏光乘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讽刺和批判精神。

邵景的文字通过对邵景与韦铿外貌的对比,以及韦铿在殿上忽然风眩而倒的情节,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讽刺和幽默。邵景与韦铿同服朱绂,却因外貌差异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种对比既表现了外貌在官场中的重要性,也讽刺了当时官场的势利和虚伪。

黄幡绰的文字通过刘文树与黄幡绰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幽默和讽刺。刘文树因外貌像猴而受到嘲笑,但他通过贿赂黄幡绰,使得黄幡绰的嘲笑变得温和。这种情节反映了唐代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和权力的微妙。

贺知章的文字通过贺知章请求皇帝赐名的故事,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幽默和讽刺。皇帝赐名“孚”,本意是信任,但贺知章却觉得皇帝在戏弄他,认为“孚”字是“爪子”的意思,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贺知章的机智,也讽刺了皇帝的傲慢。

王维的文字通过王维对送润毫者的回应,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幽默和讽刺。王维以“大作家在那边”来回应,既表现出对送润毫者的轻视,也暗示了王维自己的文学成就。

甘洽的文字通过甘洽与王仙客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幽默和讽刺。甘洽通过姓氏的谐音来调侃王仙客,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甘洽的机智,也反映了唐代官场中的人际交往。

乔琳的文字通过乔琳对源休的调侃,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幽默和讽刺。乔琳以“火迫酂侯”来形容源休,既表现出对源休才能的肯定,也讽刺了源休在官场上的不得志。

契綟秃的文字通过僧人被嘲笑的故事,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幽默和讽刺。僧人巧妙地回应了嘲笑,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机智和幽默。

宋济的文字通过许孟容与宋济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讽刺和幽默。许孟容在宋济未中举后,试图通过自嘲来安慰宋济,但这种自嘲反而让宋济感到尴尬。

安陵佐史的文字通过佐史对邑令的嘲讽,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幽默和讽刺。佐史通过字词的谐音来嘲讽邑令,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佐史的机智,也反映了唐代官场中的人际交往。

崔护的文字通过崔护对苗登的嘲讽,展现了唐代官场中的一种讽刺和幽默。崔护以“猪皮之异”来形容苗登,既表现出对苗登外貌的嘲笑,也讽刺了苗登在官场上的不得志。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600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