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二-神二-原文
栾侯阳起欧明李高黄原贾逵李宪张璞洛子渊陈虞黄翻阳雍钱祐徐郎丁氏妇阿紫
栾侯
汉中有鬼神栾侯,常在承尘上,喜食鲊菜,能知吉凶。甘露中,大蝗起,所经处,禾稼辄尽。太守遣使告栾侯,祀以鲊菜。侯谓吏曰:蝗虫小事,则当除之。言讫,翕然飞出。吏仿佛其状类鸠,声如水鸟。吏还,具白太守。即果有众鸟亿万,来食蝗虫,须臾皆尽。(出《列异传》)
阳起
河南阳起字圣卿。少时疟疾,于社中得书一卷,《谴劾百鬼法》。为日南太守。母至厕上,见鬼,头长数尺。以告圣卿。圣卿曰:此肃霜之神。劾之来出,变形如奴。送书京,朝发暮返。作使当千人之力。有与忿恚者,圣卿遣神夜往,趣其床头,持两手,张目正赤,吐舌柱地,其人怖几死。(出《幽明录》)
欧明
庐陵邑子欧明者,从贾客道经彭泽湖。每过,辄以船中所有,多少投湖中。见大道之上,有数吏皆著黑衣,乘车马,云是清洪君使,要明过。明知是神,然不敢不往。吏车载明,须臾见有府舍,门下吏卒。吏曰:清洪君感君有礼,故要君。以重送君,皆勿取,独求如愿耳。去,果以缯帛赠之,明不受。但求如愿。神大怪明知之,意甚惜之,不得已,呼如愿,使随明去。如愿者,清洪婢,常使取物。明将如愿归,所须辄得之,数年成富人。意渐骄盈,不复爱如愿。正月岁朝,鸡初一鸣,呼如愿。如愿不即起,明大怒,欲捶之。如愿乃走于粪上,有昨日故岁扫除聚薪,足以偃人。如愿乃于此逃,得去。明渭逃在积薪粪中,乃以杖捶粪使出。又无出者,乃知不能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复捶汝。今世人岁朝鸡鸣时,辄往捶粪,云:使人富。(出《博异录》。明乐本作出《录异传》。)
李高
王莽时,汉中太守五更往祭神庙,遗其书刀,遣小吏李高还取之。见刀在庙床上,有一人,著大冠绛袍,谓高曰:勿道我,吾当祐汝!后仕至郡守。年六十余,忽道见庙神,言毕而此刀刺高心下,须臾而死。莽闻甚恶之。(出《广古今五行记》)
黄原
汉时,泰山黄原,平旦开门,忽有一青犬,在门外伏,守备如家养。原绁犬,随邻里猎。日垂夕,见一鹿,便放犬。犬行甚迟,原绝力逐,终不及。行数里,至一穴,入百余步,忽有平衢,槐柳列植,垣墙回匝。原随犬入门,列房可有数十间,皆女子,姿容妍媚,衣裳鲜丽,或抚琴瑟,或执博棋。至北阁,有三间屋,二人侍值,若有所伺。见原,相视而笑云:此青犬所引致妙音婿也。一人留,一人入阁。须臾有四婢出,称太真夫人白黄郎,有一女,年已弱笄,冥数应为君妇。既暮,引原入内。有南向堂,堂前有池,池中有台,台四角有径尺穴,穴中有光,照映帷席。妙音容色婉妙,侍婢亦美。交礼既毕,晏寝如旧。经数日,原欲暂还报家。妙音曰:人神道异,本非久势。至明日,解佩分袂,临阶涕泗,后会无期,深加爱敬。若能相思,至三月旦,可修斋戒。四婢送出门,半日至家。情念恍惚。每至其期,常见空中有軿车,仿佛若飞。(出《法苑珠林》)
贾逵
贾逵在豫郡亡,家迎丧去。去后,恒见形于项城。吏民以其恋慕彼境,因以立庙。庙前有柏树。有人窃来砍伐,始投斧刃,仍著于树中,所著入寻而更生。项城左右人,莫不振怖。(出《贾逵碑》)
李宪
龙舒陵亭,有一大树,高数十丈,黄鸟十数巢其上。时久旱,长老共相谓曰:彼树常有黄气,或有神灵,可以祈雨。因以酒脯往。亭中有寡妇李宪者,夜起室中,忽见一绣衣妇人曰:我树神也,以汝性洁,佐汝为生。朝来父老皆欲祈雨,吾已求之于帝。至明日日中,果大雨,遂为立祠。宪曰:诸卿在此,吾居近水,当致少鲤鱼。言讫,有鲤数十头,飞集堂下。坐者莫不惊悚。如此岁余。神曰:将有大兵,今辞汝去。留一玉环,曰:持此可以避难。后袁术、刘表相攻,龙舒之民皆流去,唯宪里不被兵。(出《搜神记》)
张璞
张璞,字公直,不知何许人也。为吴郡太守。征还,道由庐山。子女观于祠堂,婢使指像人以戏曰:以此配汝。其夜璞妻梦庐君致聘曰:鄙男不肖,感垂采择,用致微意。妻觉怪之。婢言其情。于是妻惧,催璞速发。中流,舟不为行。阖船震恐。乃皆投物于水,船犹不行。或曰:投女则船为进。皆曰:神意已可知也,以一女而灭一门,奈何?璞曰:吾不忍见之。乃上飞庐卧,使妻沈女于水。妻因以璞亡兄孤女代之。置席水中,女坐其上,船乃得去,即璞见女之在也,怒曰:吾何面目于当世也!乃复投己女。及得度,遥见二女在下。有吏立于岸侧,曰:吾庐君主簿也。庐君谢君,知鬼神非匹,又敬君之义,故悉还二女。问女,言:但见好屋吏卒,不觉在水中也。(出《搜神记》)
洛子渊
后魏孝昌时,有虎贲洛子渊者,自云洛阳人。
孝昌中,戍於彭城。
其同营人樊元宝,得假还京师,子渊附书一封。
云:宅在灵台南,近洛水乡。
但至彼,家人自出相看。
元宝如其言,至灵台南,见无人家。
徙倚欲去,忽见一老翁,问云:从何而来?傍徨于此?
元宝具向道之。
老翁云:是吾儿也。
取书,引元宝入。
遂见馆阁崇宽,屋宇佳丽。
既坐,命婢取酒,须臾,见婢抱一死小儿而过,元宝甚怪之。
俄而酒至,酒色甚红,香美异常。
兼设珍羞,海陆备有。
饮讫告退。
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
别甚殷勒。
老翁还入。
元宝不复见其门巷。
但见高崖对水,渌波东倾。
一童子可年十四五,新溺死,鼻中血出。
方知所饮酒。
是其血也。
及还彭城,子渊已失矣。
元宝与子渊同戍三年,不知是洛水之神。
(出《洛阳伽蓝记》)。
陈虞
陈虞,字君度。
妇庐江杜氏,常事鬼子母,罗女乐以娱神。
后一夕复会,弦管无声,歌音凄忾。
杜氏常梦鬼子母,遑遽涕泗云:凶人将来。
婢先与外人通,以梯布垣,登之入。
神被服将剥夺毕,加取影像焚剉而去也。
(出《异苑》)。
黄翻
汉灵帝光和元年,辽西太守黄翻上书:海边有流尸,露冠绛衣,体貌完全。
翻感梦云:’我伯夷之弟,孤竹君子也。海水坏吾棺椁,求见掩藏。’
民嗤视之,皆无病而死。
(出《博物志》)。
阳雍
魏阳雍,河南洛阳人。
兄弟六人,以佣卖为业。
公少修孝敬。达于遐迩。
父母殁,葬礼毕,长慕追思,不胜心目。
乃卖田宅,北徙绝水浆处,大道峻坂下为居。
晨夜辇水,将给行旅,兼补履,不受其直。
如是累年不懈。
天神化为书生,问曰:何故不种菜以给?
答曰:无种。
乃与之数升。
公大喜,种之,其本化为白璧,余为钱。
书生复曰:何不求妇?
答曰:年老,无肯者。
书生曰:求名家女,必得之。
有徐氏,右北平著姓,女有名行,多求不许。
乃试求之。
徐氏笑之,以为狂僻,然闻其好善,戏笑媒曰:得白璧一双,钱百万者,与婚。
公即具送。
徐氏大愕,遂以妻之。
生十男,皆令德俊异,位至卿相。
今右北平诸阳,其后也。
(出《孝德传》)。
钱祐
会稽余姚人钱祐,夜出屋后,为虎所取。
十八日乃自还。
说虎初取时,至一官府,见一人凭几坐,形貌壮伟,侍从四十人。
谓曰:吾欲使汝知数术之法。
留十五日,昼夜语诸要术。
祐受法毕,使人送出。
得还家。
大知卜占,无幽不验。
经年乃死。
(出《异苑》)。
徐郎
京口有徐郎者,家甚褴缕,常于江边拾流柴。
忽见江中连船,盖川而来,迳回入浦,对徐而泊。
遣使往云:天女今当为徐郎妻。
徐入屋角,隐藏不出。
母兄妹劝励强出,未至舫,先令于别室为徐郎浴。
水芬香,非世常有。
赠以缯绛之衣。
徐唯恐惧,累膝床端,夜无醻接之礼。
女怒遣之使出。
(怒遣之使出五字原作然后发遣。据明抄本改。)。
以所赠衣物乞之而退。
家大小怨惜煎骂。
遂懊叹卒。
(出《幽明录》)。
丁氏妇
淮南全椒县,有丁新妇者,本丹阳丁氏女。
年十六,适全椒谢家。
其姑严酷,使役有程,不如限者,仍便笞捶,不可堪。
九月七日自经死。
遂有灵响,闻于民间。
发言于巫祝曰:念人家妇女,作息不倦,使避九月七日勿用作。
见形,著缥衣,戴青盖,从一婢,至牛渚津求渡。
有两男子共乘船捕鱼,仍呼求载。
两男子笑,共调弄之,言:听我为妇。
言:当相渡也。
丁妪曰:谓汝是佳人,而无所知。
汝是人,当使汝入泥死。
是鬼,使汝入水。
便却入草中。
须臾,有一老翁,乘船载苇,妪从索渡。
翁曰:船上无装,岂可露渡。
恐不中载耳。
妪言:无苦。
翁因出苇半许,安处(处下原有不字。据明抄本删。)著船中,径渡之,至南岸。
临去语翁曰:吾是鬼神,非人也,自能得过。
然宜使民间粗相闻知。
翁之厚意,出苇相渡,深有惭感,当有以相谢者。
翁速还去,必有所见,亦当有所得也。
翁曰:愧燥湿不至,何敢蒙谢。
翁还西岸,见两少男子覆水中。
进前数里,有鱼千数,跳跃水边。
风吹置岸上。
翁遂弃苇载鱼以归。
于是丁妪遂还丹阳。
江南人皆呼为丁姑。
九月七日不用作事,咸以为息日也。
今所在祠之。
(出《搜神记》)。
阿紫
世有紫姑神。
古来相传是人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交役。
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旁迎之。
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去,(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
捉者觉重,便是神来。
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
即跳躞不住。
占众事,卜行年蚕桑。
又善射钓。
好则大儛,恶便仰眠。
平昌孟氏恒不信,躬试往捉。
便自跃穿屋,永失所在。
(出《异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二-神二-译文
栾侯:汉中有位名叫栾侯的鬼神,常在承尘板上,喜欢吃腌菜,能预知吉凶。在甘露年间,大蝗虫兴起,所到之处庄稼都被吃光。太守派人通知栾侯,用腌菜祭祀他。栾侯对官吏说:蝗虫这种小事情,就应该把它们清除掉。话音刚落,蝗虫突然飞走了。官吏模模糊糊地看到它们的形状像鸠,声音像水鸟。官吏回来后,详细禀报了太守。果然有数亿只鸟飞来吃蝗虫,不久蝗虫都被吃光了。(出自《列异传》)
阳起:河南人阳起,字圣卿。年轻时得了疟疾,在社中得到了一卷《谴责百鬼法》。后来做了日南太守。他母亲上厕所时看到鬼,鬼的头有数尺长。母亲告诉他。圣卿说:这是霜神。他念咒语,鬼就变形出来,变成了奴仆的样子。他派人送信到京城,早上出发晚上就回来了。他能够发挥千人以上的力量。有与他生气的人,圣卿派神夜袭,走到床头,双手抓着,眼睛瞪得通红,舌头伸得老长,几乎把那个人吓死。(出自《幽明录》)
欧明:庐陵郡的欧明,在经过彭泽湖时,每次都把船上的东西,不论多少都扔进湖里。他看到大道上,有几个穿黑衣的官吏,骑着车马,说是清洪君派来的,要他过去。欧明知道他们是神,但不敢不去。官吏的车载着他,不久就看到了一座府邸,门前有官吏和士兵。官吏说:清洪君感激你的礼貌,所以邀请你。用重礼送你,什么都别拿,只求如愿即可。离开后,果然用绸缎赠给了他,但欧明不要。他只想要如愿。神对欧明的行为感到奇怪,很珍惜他,不得不叫如愿跟着欧明走。如愿是清洪家的婢女,经常被派去取东西。欧明带着如愿回家,需要的东西都能得到,几年后成了富人。后来他渐渐骄傲自满,不再珍惜如愿。正月初一鸡叫第一声时,欧明叫如愿起床。如愿没有立刻起来,欧明非常生气,想要打她。如愿于是跑到粪堆上,有昨天扫除时留下的干草,足够让她躲藏。如愿就躲在这里逃走,成功离开了。欧明以为如愿躲在干草粪堆里,于是用棍子打粪堆,但没有人出来。他这才明白无法抓住如愿。于是说:你只管让我富裕,我就不再打你。现在的人每年正月初一鸡叫时,都会去打粪堆,说是为了让人富裕。(出自《博异录》。欧明的故事原本出自《录异传》)
李高:王莽时期,汉中太守五更去祭拜神庙,遗失了他的书刀,派小吏李高回去取。李高看到刀在庙的床上,有一个人,戴着大帽子,穿着深红色的袍子,对李高说:不要说我,我会保佑你!后来李高官至郡守。六十多岁时,忽然在庙里见到了神,说完话后,神用刀刺了李高的心口,不久他就死了。王莽听后非常厌恶这件事。(出自《广古今五行记》)
黄原:汉朝时,泰山人黄原,一大早就开门,忽然有一只青色的狗,在门外趴着,像家养的狗一样守着。黄原系住狗,和邻居一起打猎。天快黑了,看到一只鹿,就放狗去追。狗跑得很慢,黄原拼尽全力追赶,始终追不上。走了几里路,到了一个洞穴,进去一百多步,突然有平坦的道路,两旁种着槐树和柳树,围墙环绕。黄原跟着狗走进去,看到有几十间房子,里面都是容貌美丽的女子,穿着鲜艳的衣服,有的弹琴,有的下棋。到了北阁,有三间房子,有两个仆人守着,好像在等待什么。看到黄原,他们互相看着笑了,说:这是青狗引来的妙音女婿。一个人留下,一个人进阁。不久有四个婢女出来,说太真夫人请黄郎,有一个女儿,已经到了弱冠之年,注定是你的妻子。傍晚,引黄原进去。有一个向南的堂,堂前有一个池塘,池塘中有一个台子,台子的四个角有直径一尺的洞,洞中有光,照亮了帷帐。妙音容貌美丽,侍婢也很美。行礼完毕,像以前一样安睡。过了几天,黄原想暂时回家报告。妙音说:人神之道不同,本来就不是长久之计。到明天,我会解开佩饰,分别,后会无期,我非常爱你。如果你能相思,到三月一日,可以修行斋戒。四个婢女送他出门,半天就到家了。他心情恍惚。每次到了约定的日子,他都会看到空中有一辆车子,仿佛在飞。(出自《法苑珠林》)
贾逵:贾逵在豫郡去世后,家人迎接灵柩回去。回去后,他经常在项城出现。官吏和百姓因为他留恋那个地方,所以为他立了庙。庙前有一棵柏树。有人偷偷来砍树,刚开始砍到斧刃,就卡在树里,不久又长了出来。项城附近的人,没有不感到害怕的。(出自《贾逵碑》)
李宪:龙舒陵亭有一棵大树,高几十丈,十几只黄鸟在上面筑巢。当时久旱,老人们都说:那棵树常有黄气,可能是有神灵,可以祈求雨水。于是他们带着酒和肉去。亭子里有一个寡妇叫李宪,夜里从房间里起来,忽然看到一个穿着绣衣的妇女说:我是树神,因为你性格纯洁,我来帮助你生活。早上老人们都来祈雨,我已经向天帝祈求了。到明天中午,果然下起了大雨,于是他们为神立了祠堂。李宪说:各位在这里,我住在靠近水的地方,应该会带来一些鲤鱼。说完,就有几十条鲤鱼飞到堂下。在座的人无不惊恐。这样过了一年多。神说:将有大的战事,我现在要离开你们。留下一个玉环,说:拿着这个可以避难。后来袁术、刘表相互攻打,龙舒的百姓都逃走了,只有李宪所在的村子没有被战火波及。(出自《搜神记》)
张璞:张璞,字公直,不知道是哪里的人。做了吴郡太守。回去的路上,经过庐山。他的子女在祠堂里看,婢女指着像人的人说:把这个配给你。当天晚上,张璞的妻子梦见庐君求婚说:我的儿子不肖,感激你垂青,特意来表达心意。妻子醒来觉得奇怪。婢女告诉她这件事。于是妻子很害怕,催促张璞赶快出发。在河中,船不能前行。全船的人都感到震惊。于是他们都把东西扔进水里,船还是不能前进。有人说:扔一个女儿船就能前进。大家都说:神的意思已经知道了,为了一个女儿而灭掉一个家族,怎么可以呢?张璞说:我不忍心看到这样的场面。于是他上飞庐躺下,让妻子把女儿沉入水中。妻子于是用张璞亡兄的孤女代替。把席子放在水中,女儿坐在上面,船才得以前行。张璞看到女儿在水中的样子,愤怒地说: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于是他又把女儿扔了下去。等到过了河,远远看到两个女儿在下面。有一个官吏站在岸边,说:我是庐君主簿。庐君感谢你,知道鬼神不是凡人,又敬重你的义举,所以把两个女儿都还给你。问女儿,她们说:只看到漂亮的房子和官吏,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水中。(出自《搜神记》)
洛子渊:(原文中未提供洛子渊的故事,因此无法翻译)
在后魏孝昌时期,有个名叫洛子渊的虎贲(官名),自称是洛阳人。在孝昌年间,他在彭城驻防。他的同营人樊元宝获得暂时回京的机会,洛子渊托他带了一封信。信中说:家住在灵台南边,靠近洛水乡。你到了那里,家人自然会出来迎接你。樊元宝按照他的话,来到灵台南边,看到那里没有人家。他犹豫着想要离开,忽然看到一个老翁,问他从哪里来,为什么在这里徘徊。樊元宝详细地告诉了老翁。老翁说:这是我儿子。接过信,领着樊元宝进了门。于是他们看到馆阁高大宽敞,房屋华丽。坐下后,老翁让婢女取酒,不一会儿,看到婢女抱着一个死去的小孩走过,樊元宝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不久酒来了,酒的颜色非常红,味道非常香美。还准备了各种美食,海陆都有。喝完后告辞。老翁送樊元宝出门,说:以后相会很难预料,因此感到凄凉和遗憾。分别时非常不舍。老翁回屋后,樊元宝就再也看不到他的家门了。只看到高高的山崖对着水,清波向东流淌。一个十四五岁的童子刚溺死,鼻中出血。这才知道所喝的酒,原来就是那个童子的血。等樊元宝回到彭城时,洛子渊已经不见了。樊元宝和洛子渊一起驻防了三年,都不知道这是洛水之神。(出自《洛阳伽蓝记》)
陈虞,字君度。他的妻子是庐江杜氏,常常祭祀鬼子母神,用罗女乐来取悦神灵。后来有一天晚上又去祭祀,弦管乐器没有声音,歌声凄凉悲怆。杜氏常常梦见鬼子母神,匆忙地流泪说:凶人将要来了。奴婢先与外人通奸,用梯子翻过垣墙进入。神被服将要被剥去,加上取走神像焚烧后离开。(出自《异苑》)
汉灵帝光和元年,辽西太守黄翻上书说:海边有漂浮的尸体,戴着露冠,穿着大红色衣服,体貌完好。黄翻感梦说:‘我是伯夷的弟弟,孤竹国的君子。海水破坏了我的棺椁,想要让我知道如何掩藏。’百姓嘲笑他,结果都没有病就死了。(出自《博物志》)
魏阳雍,河南洛阳人。他有六个兄弟,以雇佣出卖为业。阳雍从小就很孝顺。他的父母去世后,葬礼结束后,他非常怀念追思,心中非常痛苦。于是他卖掉田地和房屋,搬到北边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在大路峻坡下居住。他早晚挑水,供给过往行人,还修补鞋子,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样坚持了好几年。天神化身为书生,问他:为什么不用种菜来供给生活?他回答说:没有种子。于是给了他几升种子。阳雍非常高兴,种下这些种子,种子变成了白璧,其余的变成了钱。书生又说:为什么不娶妻?他回答说:年纪大了,没有人愿意嫁给他。书生说:求一个名门望族的女儿,一定能娶到。有一个徐氏,是右北平的大姓,女儿有名望和品德,很多人求亲都被拒绝了。于是他试着去求婚。徐氏嘲笑他,认为他狂妄怪僻,但听说他乐善好施,就开玩笑对媒人说:如果给一双白璧和一百万钱,就答应婚事。阳雍立刻准备好了这些礼物。徐氏非常惊讶,于是嫁给了他。他们生了十个儿子,都很有品德和才华,官至卿相。现在右北平的阳氏,就是他们的后代。(出自《孝德传》)
会稽余姚人钱祐,一天晚上从屋后出去,被老虎抓走。十八天后才自己回到家。他说老虎抓他时,到了一个官府,看到一个大人靠着几案坐着,形貌威武,有四十个侍从。他对钱祐说:我想让你知道数术的方法。留你十五天,昼夜跟你讲解各种要术。钱祐学完这些法术后,让人送他回家。他学会了大占卜,无有不能应验的。过了一年多就死了。(出自《异苑》)
京口有个叫徐郎的人,家境非常贫寒,经常在江边捡拾漂流木柴。忽然看到江中连着几艘船,从上游来,直接拐回入港,停在徐郎面前,派人来说:天女今天要成为徐郎的妻子。徐郎躲到屋角,不出来。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劝他强行出来,还没到船边,先让他到另一个房间洗澡。洗澡水芬芳,不是世间常有的。还送给他缯绫做的衣服。徐郎非常害怕,跪在床边,整夜没有接受宴请的礼节。女子生气地让他出去。徐郎以所赠衣物相求而退。家里的每个人都怨恨和责骂他。于是他懊悔叹息而终。(出自《幽明录》)
淮南全椒县有个叫丁新妇的女子,本是丹阳丁氏的女儿。十六岁时,嫁给了全椒谢家。她的婆婆非常严厉,对她的使唤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就会鞭打她,无法忍受。九月七日,她自缢而死。于是就有了灵异的声音,在民间传开。她在巫祝面前说:想到人家妇女,劳作不知疲倦,让她们在九月七日不要工作。她显形时,穿着青色的衣服,戴着青色的帽子,跟着一个婢女,到牛渚津求渡。有两个男子一起划船捕鱼,她呼喊求他们载她。两个男子笑着,一起戏弄她,说:听我为妻。她说:应当渡我。丁妪说:以为你是佳人,却什么都不懂。你是个凡人,应当让你入泥而死。你是鬼,应当让你入水。说完就退到草丛中。过了一会儿,有一个老翁,划着船载着芦苇,丁妪向他求渡。老翁说:船上没有装载,怎么能让你免费渡河?恐怕不符合载人的规定。丁妪说:不辛苦。老翁于是拿出一些芦苇,放在船中,直接渡她到南岸。临走时对老翁说:我是鬼神,不是人,自己能过去。但是应该让民间大致知道这件事。老翁的好意,用芦苇帮助我渡河,我深感惭愧,应该有所回报。老翁快回去吧,一定会看到什么,也一定会得到什么。老翁说:愧对湿冷的风雨没有来,怎么敢接受你的感谢。老翁回到西岸,看到两个年轻男子沉在水中。再往前走几里,有几千条鱼跳跃在水边。风吹到岸上。老翁于是丢弃芦苇,带着鱼回家。于是丁妪就回到了丹阳。江南人都称她为丁姑。九月七日不用工作,都把它当作休息日。现在到处都有人祭祀她。(出自《搜神记》)
世上有个紫姑神。自古以来相传她是一个人的妾室,被大老婆所嫉妒,常常让她做各种污秽的工作。正月十五日,她感激而死。因此,世人就在这一天制作她的形象,在夜间在厕所或猪圈旁边迎接她。祈祷说:子胥不在,(是他的女婿的名字。)曹姑也离开了,(就是她的大老婆。)小姑可以出来玩耍。抓住她的人感到她很重,那就是神来了。摆上酒果,也觉得她的形象光彩照人。她就会不停地跳跃。她占卜各种事情,预测年景和蚕桑。她还擅长射箭和钓鱼。喜欢她时,就大跳;不喜欢她时,就仰卧。平昌的孟氏一直不相信,亲自去抓她。她立刻跳过屋顶,永远消失了。(出自《异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二-神二-注解
栾侯:栾侯是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祇,常被描绘为能预知吉凶的神灵。在古代,人们相信鬼神能够影响自然现象和人类命运,栾侯作为神祇,能够驱赶蝗虫,保护庄稼。
阳起:阳起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字圣卿,具有驱鬼降妖的能力。在《幽明录》中,阳起通过劾鬼法驱赶家中的邪灵。
欧明:欧明是《博异录》中的人物,是一位有礼貌的庐陵邑子,因为他的礼貌,得到了清洪君的赏识,并得到了如愿这个神灵的帮助。
李高:李高是《广古今五行记》中的人物,他在王莽时期因得到神庙中的神佑而仕途顺利,但最终因为不遵守神意而遭到神的惩罚。
黄原:黄原是《法苑珠林》中的人物,他得到了青犬的引导,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并最终与一位神女结合。
贾逵:贾逵是《贾逵碑》中的人物,他在死后仍然显现于世,被项城的人民立庙祭祀。
李宪:李宪是《搜神记》中的人物,她因为洁身自好,被树神选中,并得到了神灵的帮助。
张璞:张璞是《搜神记》中的人物,他是吴郡太守,因为他的仁义,得到了庐君的尊重,并最终得到了神灵的回报。
洛子渊:洛子渊在提供的古文内容中没有具体描述,无法给出解释。
后魏孝昌时:后魏孝昌是北魏时期的一个年号,指的是公元525年至527年。
虎贲洛子渊:虎贲是古代宫廷中的禁卫军,洛子渊是人的名字。
彭城:彭城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
京师:京师指的是古代的都城,这里指洛阳。
灵台:灵台是古代的一种祭祀场所。
洛水乡:洛水是古代的一条河流,洛水乡即洛水附近的乡村。
戍:戍指的是古代的军事驻防。
樊元宝:樊元宝是人的名字。
附书:附书是指附在信件上的小纸条或便条。
馆阁:馆阁是指古代的图书馆或档案馆。
崇宽:崇宽指的是高大宽敞。
屋宇佳丽:屋宇佳丽形容房屋建筑精美。
婢:婢是指古代家庭中的女仆。
酒色:酒色指的是酒的颜色。
珍羞:珍羞是指美味的食物。
海陆备有:海陆备有指的是海鲜和陆地上的食物都有。
凄恨:凄恨是指悲伤和遗憾。
殷勒:殷勒是指非常恳切。
鬼:鬼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神灵或亡灵。
鬼子母:鬼子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
罗女乐:罗女乐是指罗姓女子演奏的音乐。
弦管:弦管是指古代的乐器,如琵琶、古筝等。
凄忾:凄忾是指悲伤和愤怒。
庐江杜氏:庐江杜氏是指庐江人杜氏。
辽西太守黄翻:辽西太守黄翻是指辽西地区的行政长官黄翻。
海水坏吾棺椁:海水坏吾棺椁是指海水破坏了我的棺材。
孤竹君子:孤竹君子是指孤竹国的君子,这里指黄翻自称的祖先。
辽西:辽西是指古代辽河流域的西部地区。
汉灵帝光和元年:汉灵帝光和元年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年号,指的是公元178年。
佣卖:佣卖是指雇佣劳动和销售商品。
孝敬:孝敬是指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绝水浆处:绝水浆处是指没有水源和食物的地方。
峻坂:峻坂是指陡峭的山坡。
行旅:行旅是指行走的旅客。
直:直是指钱币。
名家女:名家女是指名门望族的女子。
右北平:右北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钱祐:钱祐是人的名字。
会稽余姚:会稽余姚是指会稽郡余姚县,位于今浙江省。
卜占:卜占是指占卜预测。
幽明录:幽明录是古代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京口:京口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褴缕:褴缕是指衣服破烂。
流柴:流柴是指漂流在江中的柴火。
川:川是指河流。
浦:浦是指河流的入海口。
天女:天女是指天上的女神。
缯绛之衣:缯绛之衣是指华丽的丝绸衣服。
醻接:醻接是指宴请接待。
全椒县:全椒县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安徽省。
丹阳丁氏:丹阳丁氏是指丹阳人丁氏。
谢家:谢家是指谢姓的人家。
笞捶:笞捶是指用鞭子或棍子打。
灵响:灵响是指鬼魂的声音。
巫祝:巫祝是指古代的巫师和祭司。
缥衣:缥衣是指淡青色的衣服。
青盖:青盖是指用青色的布料制成的伞。
牛渚津:牛渚津是指牛渚津渡口。
祠:祠是指祭祀。
紫姑神:紫姑神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神。
秽事:秽事是指不吉利的事情。
正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是古代的元宵节。
子胥:子胥是古代的一个著名人物。
曹姑:曹姑是指曹姓的女子。
小姑:小姑是指年轻的女子。
占众事:占众事是指占卜各种事情。
行年:行年是指年龄。
蚕桑:蚕桑是指养蚕和种桑。
平昌孟氏:平昌孟氏是指平昌人孟氏。
异苑:异苑是古代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二-神二-评注
后魏孝昌时,有虎贲洛子渊者,自云洛阳人。孝昌中,戍於彭城。
此段文字描绘了后魏孝昌年间,洛阳人洛子渊在彭城戍守的情景,通过地点的转换,展现了古代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其同营人樊元宝,得假还京师,子渊附书一封。
此处通过樊元宝请假回京,洛子渊附书的行为,巧妙地引出了故事的发展,也体现了军队中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云:宅在灵台南,近洛水乡。但至彼,家人自出相看。
洛子渊在信中提到的宅邸位置,为后文神秘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同时也表现了古代人对地理环境的熟悉。
元宝如其言,至灵台南,见无人家。
樊元宝按照信中指引到达灵台南,却发现并无人家,这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也为老翁的出现做了铺垫。
徙倚欲去,忽见一老翁,问云:从何而来?傍徨于此?元宝具向道之。
樊元宝在迷茫中遇到了老翁,老翁的提问和回答,为故事的神秘色彩增添了层次。
老翁云:是吾儿也。取书,引元宝入。
老翁的自我介绍和引路行为,进一步加深了故事的神秘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洛子渊与老翁之间的关系。
遂见馆阁崇宽,屋宇佳丽。
老翁引樊元宝进入的馆阁,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与之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既坐,命婢取酒,须臾,见婢抱一死小儿而过,元宝甚怪之。
老翁的举动和场景的描绘,使故事更加离奇,同时也暗示了故事背后可能隐藏的悲剧。
俄而酒至,酒色甚红,香美异常。
酒的出现,既满足了人物的需求,又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兼设珍羞,海陆备有。
老翁设宴款待樊元宝,展示了古代宴请的盛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对饮食文化的重视。
饮讫告退。
樊元宝饮完酒,准备离开,这一行为暗示了他对老翁所提供的一切的怀疑。
老翁送元宝出云:后会难期,以为凄恨。别甚殷勒。
老翁的送别之词,表达了他对樊元宝的留恋和不舍,也为故事的后续发展留下了悬念。
老翁还入。
老翁进入屋内,樊元宝消失不见,这一情节突显了神秘氛围。
元宝不复见其门巷。
樊元宝无法找到老翁的家门,进一步加深了故事的神秘感。
但见高崖对水,渌波东倾。
此处的自然景观描写,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故事的结尾做了铺垫。
一童子可年十四五,新溺死,鼻中血出。
溺死童子的形象,为故事的结尾增添了恐怖色彩,同时也揭示了故事的真相。
方知所饮酒。是其血也。
通过揭示饮酒真相,使故事达到了高潮,同时也揭示了洛子渊的悲剧命运。
及还彭城,子渊已失矣。
樊元宝回到彭城,洛子渊已经消失,这一情节为故事的结尾画上了句号。
元宝与子渊同戍三年,不知是洛水之神。
最后一句揭示了故事的真相,也体现了古代人对神秘现象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