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五-交友-原文
宗世林祢衡荀巨伯管宁竹林七贤嵇康山涛王安期王敦孙伯翳湘东王绎唐霍王元轨王方翼吴少微张说柳芳杜佑李舟白居易许棠陆龟蒙颜荛
宗世林
汉末,南阳宗世林与魏武同时,而薄其为人,不与交。及武帝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即忤旨见疏,位不配德。而文帝兄弟每造其门,必拜床下。其礼重如此。(出《世说》)
祢衡
祢衡字正平,少与孔文举作尔汝之交。时衡未二十,而文举已五十余矣。(出《本传》)
荀巨伯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伯曰:吾且死矣,子可去。伯曰:远来视子,令有难而舍之去,岂伯行耶。贼既至,谓伯曰:大军至此,一郡俱空。汝何人?独止耶。伯曰:有友人疾,不忍委之,宁以己身代友人之命。贼闻其言,异之。乃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乃偃而退,一郡获全。(出《殷芸小说》)
管宁
魏管宁与华歆友善。尝共园中锄菜,见地有黄金一片。管挥锄不顾,与瓦石无异;管读书如故,华捉而掷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华废书出看;管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出《世说》,明抄本作出《殷芸小说》)
竹林七贤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相比。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之竹林七贤。(出《世说》)
嵇康
嵇康素与吕安友,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来,值康不在。兄喜出迎,安不前。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悟。康至云:凤凡鸟也。(出《语林》)
山涛
山涛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山妻韩氏觉涛与二人异于常交,问之。涛曰:当年可以友者,唯此二人。妻曰:负羁之妻,亦亲观赵狐。意欲窥之,可乎?涛曰:可。他日二人来,劝涛止之宿,具酒食。妻穿墙视之,达旦忘返。涛入曰:二人何如?曰:君才致不如,正当以识度耳。涛曰:伊辈亦以我识度为胜。(出《世说》)
王安期
晋太傅东海王越,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旨音。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出《世说》)
王敦
庾亮见王敦问曰:闻君有四友,何者为是。答曰:君家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我平故当最劣。庾曰:似未劣。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庾曰:何者是。王曰:噫,左右蹑庾公知足。(明抄本无知足二字,知疑当作之)乃止。(出《世说》)
孙伯翳
齐太原孙伯翳家贫,尝映雪读书。放情物外,栖志丘壑。与王令君亮、范将军云,为莫逆之交。王范既相二朝,欲以吏职相处。伯翳曰:人生百年,有如风烛。宜怡神养性,琴酒寄情。安能栖栖役曳若此?嵇康所不堪,予亦未能也。(出《谈薮》)
湘东王绎
梁湘东王绎,博览郡书,才辨冠世。不好声色,爱重名贤。与河东裴子野、兰陵萧子云,为布衣之交。(出《谈薮》)
唐霍王元轨
唐霍王元轨,高祖第十四子也。谦慎自守,不妄接士。在徐州,与处士刘玄平为布衣交。或问玄平,王之所长。玄平曰:无。问者怪而诘之,玄平曰: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吾何以称之哉。(出《谭宾录》)
王方翼
凉州长史赵持满,与长孙无忌亲。许敬宗既陷无忌,惧持满为己患,乃诬其同反。追至京拷讯。叹曰:身可杀,辞不可辱。吏为代占而结奏,遂死狱中。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者。王方翼叹曰: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骸,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遂具礼葬焉。高宗义之而不问。(出《大唐新语》)
吴少微
吴少微,东海人也。少负文华,与富嘉谟友善。少微进士及第,累授晋阳太原尉,拜御史。时嘉谟疾卒,为文哭之。其词曰:维三月癸丑,河南富嘉谟卒,于时寝疾于洛阳北里。闻之投枕而起,泪沾乎衽席。匍匐于寝门之外,病不能起。仰天而呼曰:’天乎天乎,予曷所朋。曷有律,曷可得而见。’抑斯文也,以存乎哀。太常少卿徐公、鄜州刺使尹公、中书徐、元二舍人、兵部张郎中说,未尝值我不叹于朝。夫情悼之,赋诗以宠亡也。其词曰:吾友适不死,于戏社稷臣。直禄非造利,常怀大庇人。乃无承明藉,遘此敦牂春。药砺其可畏,皇穷故匪仁。畴昔与夫子,孰云异天伦。同病一相失,茫茫不重陈。子之文章在,其殆尼父新。鼓兴干河岳,真词毒鬼神。可悲不可朽,东輤没荒榛。圣主贤为宝,吁兹大国贫。词人莫不叹美。既而病亟,长叹曰:生死人之大分,吾何恨焉。然官职十分未作其一,乃至是耶。慷慨而终。(出《御史台记》)
张说
张说之谪岳州也,常郁郁不乐。
时宰以说机辨才略,互相排摈。
苏颋方当大用,而张说与瑰善。
张因为《五君咏》,致书,封其诗以遗颋。
戒其使曰:候忌日,近暮送之。
使者既至,因忌日,赍书至颋门下。
会积阴累旬,近暮,吊客至,多说先公寮旧。
颋因览诗,呜咽流涕,悲不自胜。
翌日,乃上封。
大陈说忠贞謇谔,有勤乎王室,亦人望所属,不宜沦滞于遐方。
上乃降玺书劳问,俄而迁荆州长史。
由是陆象先、韦嗣立、张廷珪、贾曾,皆以谴逐岁久,因加甄收。
颋常以说,父之执友,事之甚谨。
而说重其才器,深加敬慕焉。
(出《明皇杂录》)
柳芳
柳芳与韦述友善,俱为史学。
述卒后,所著书未毕者,芳多续成之。
(出《国史补》)
杜佑
刘禹锡言:司徒杜公佑视穆赞也,如故人子弟。
佑见赞为台丞数弹劾,因事戒之曰:仆有一言,为大郎久计,他日少树敌为佳。
穆深纳之,由是少霁威(自台丞起至霁威上,原本作□□□□因□之曰,□有一言,为入郎久□□□□□□蔽为珪,穆□纳之,友□□威。今据宋钱易《南部新书》十补改。)也。
(出《嘉话录》)
李舟
陇西李舟与齐映友善。
映为将相,舟为布衣。
舟致书于映,以交不以贵也。
时映左迁于夔,书曰:三十三官足下,近年以来,宰臣当国,多与故人礼绝。
仆以礼处足下,则足下长者,仆心未忍,欲以故人处足下。
则虑悠悠之人,以仆为谄,凡欲修书,逡巡至今。
忽承足下出守夔国,为苍生之望,不为不幸;为足下之谋,则名遂身退,斯又为难。
仆知(时抄本知作昧)时者,谨以为贺。
但鄱阳云安,道阻且长。
音尘寂蔑,永望增叹。
仆所病沉痼,方率子弟力农,与世疏矣,足下亦焉能不疏仆耶。
足下素仆所知,其于得丧,固恬如也。
然朝臣如足下者寡矣,明主岂当不察之耶?
唯强饭自爱,珍重珍重。
(出《摭言》)
白居易
白少傅居易,与元相国稹友善。
以诗道著名,号元白。
其集内有《哭元相诗》云:相看掩泪俱无语,别有伤心事岂知。
想得咸阳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出《北梦琐言》)
许棠
许棠久困名场。
咸通末,马戴佐大同军幕,棠往谒之,一见如旧识。
留连数月,但诗酒而已,未尝问所欲。
忽一旦大会宾友,命使者以棠家书授之。
棠惊愕,莫如其来。
启缄,乃是戴潜遣一价,恤其家矣。
(出《摭言》)
陆龟蒙
吴郡陆龟蒙字鲁望。
父宾虞进士甲科,浙东从事,家于苏台。
龟蒙幼精六籍,长而攻文。
与颜荛、皮日休、罗隐、吴融为益友。
性高洁,家贫,思养亲之禄。
与张抟为卢江、吴兴二郡倅,丞相李蔚、卢携景重之。
罗隐《寄龟蒙诗》云:龙楼李丞相,(龙楼李丞相五字原空缺,据黄本补。)昔岁仰高文。
黄阁今无主,青山竟不焚。
盖尝有征聘之意。
唐末,以左拾遗授之。
诏下之日,疾终于家。
与皮日休为诗友。
(出《北梦琐言》)
颜荛
颜给事荛谪官,殁于湖外。
未间,自草墓志。
性躁急,不能容物。
其志词云:寓于东吴,与吴郡陆龟蒙,为诗文之交,一纪无渝。
龟蒙卒,为其就木至穴,情礼不缺。
其后即故谏议大夫高公丞之、故丞相陆公扆二君,于荛至死不变。
其余面交,皆如携手过市。
见利即解携而去,莫我知也。
后有吏部尚书薛公贻矩、兵部侍郎于公兢、中书舍人郑公撰(明抄本撰作僎)三君子者,予今日以前不变。
不知后日见予骨肉孤幼,复如何哉。
(出《北梦琐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五-交友-译文
宗世林:汉末时期,南阳人宗世林与曹操同时代,但轻视曹操的为人,不愿与他交往。等到曹操被封为司空,总揽朝政时,曹操从容地询问宗世林是否可以交往。宗世林回答说:松柏的志向还在。曹操因此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对他的态度变得疏远。而曹丕兄弟每次拜访他,都会跪拜在他的床下,他的礼节如此之重。(出自《世说新语》)
祢衡:祢衡字正平,年轻时与孔融结为好友。当时祢衡不到二十岁,而孔融已经五十多岁了。(出自《本传》)
荀巨伯:荀巨伯远道而来探望生病的友人,恰逢胡贼攻城。友人告诉荀巨伯:我快要死了,你可以离开。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现在遇到困难就离开,这难道是我的行为吗?胡贼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全城都空了。你是谁?为何独自留下?荀巨伯说:我有一个朋友生病,我不忍心舍弃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胡贼听了他这么说,感到惊讶。于是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进入了有道德的国家。于是撤退了,全城得以保全。(出自《殷芸小说》)
管宁:魏国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他们曾在园中一起锄草,发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挥动锄头,毫不理会,就像瓦石一样;管宁继续读书,华歆却拿起金子扔掉。还有一次,他们同坐一席读书,有位穿着官服的人经过门前,华歆放下书本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出自《世说新语》,明抄本出自《殷芸小说》)
竹林七贤: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三人的年龄相近。参与这个约定的人还有沛国的刘伶、陈留的阮咸、河内的向秀、琅琊的王戎。七个人常在竹林下聚会,畅饮狂欢。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出自《世说新语》)
嵇康:嵇康一向与吕安是好朋友,每次思念对方,都会千里迢迢地驾车前来。吕安来了,嵇康不在。吕安的哥哥高兴地出来迎接,吕安却没有上前。他在门上题了‘凤’字就离开了,哥哥不明白。嵇康回来后说:凤凰不过是普通的鸟。(出自《语林》)
山涛:山涛与嵇康、阮籍一见如故,情同手足。山涛的妻子韩氏觉得山涛与他们的交往与众不同,便询问他。山涛说:当年可以成为朋友的人,只有这两位。妻子说:负羁的妻子也亲自看到了赵姬。我想窥探一下,可以吗?山涛说:可以。有一天,两人来了,山涛劝他们留宿,准备了酒食。妻子穿墙去看,直到天亮才回来。山涛进去问:这两个人怎么样?妻子说:你的才华不如他们,应该以你的见识来衡量。山涛说:他们也是以我的见识为胜。(出自《世说新语》)
王安期:晋朝太傅东海王司马越镇守许昌。他任命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非常器重他。他命令世子司马毗说:学习的益处是有限的,身体舒适的感觉是深刻的。经常练习礼仪不如直接观察仪表。品味遗言不如亲自聆听旨意。王安期是人际关系的典范,你应该向他学习。(出自《世说新语》)
王敦:庾亮见到王敦,问他:听说你有四位朋友,哪一位是最好的?王敦回答说:你家的公子,我家的太尉、阿平,胡毋彦国。我平生最差。庾亮说:似乎并不差。又问哪一位排在最前面,王敦说:自有其人。庾亮问:哪一位?王敦说:唉,左右都是庾公知道满足的人。(明抄本中‘知足’二字缺失,‘知’疑为‘之’字之误)于是停止了询问。(出自《世说新语》)
孙伯翳:齐国的太原人孙伯翳家境贫寒,曾经借雪光读书。他超脱于世俗之外,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与王令君亮、范将军云是莫逆之交。王范在两朝为官,想要以官职与他相处。孙伯翳说:人生百年,就像风中烛火。应该养神养性,以琴酒寄托情感。怎么能像这样忙碌劳累呢?嵇康所不能忍受的,我也不能。(出自《谈薮》)
湘东王绎:梁朝的湘东王萧绎,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喜声色,重视名贤。他与河东的裴子野、兰陵的萧子云是布衣之交。(出自《谈薮》)
唐霍王元轨:唐朝的霍王李元轨是高祖的第十四个儿子。他谦逊谨慎,不随便结交士人。在徐州时,他与隐士刘玄平是布衣之交。有人问刘玄平,霍王的长处是什么。刘玄平说:没有。问的人感到奇怪,便追问。刘玄平说:人有短处,所以能显露出长处。至于霍王,无所不备,我怎么能称赞他呢?(出自《谭宾录》)
王方翼:凉州长史赵持满与长孙无忌是亲戚。许敬宗陷害长孙无忌后,害怕赵持满成为自己的祸患,便诬陷他一同谋反。追捕到京城后进行拷问。赵持满叹道:我的身体可以被杀,但我的名誉不能被侮辱。官吏代替他写下供词,他最终在狱中死去。尸体被放在城西,亲戚没有人敢去收尸。王方翼叹道:栾布为彭越哭泣,是大义;周文为腐朽的尸体遮掩,是仁爱。断绝朋友的情谊,蒙蔽君主的仁义,怎么能事奉君主。于是按照礼仪安葬了他。高宗认为他做得对,没有追问。(出自《大唐新语》)
吴少微:吴少微是东海人。年轻时就以文才著称,与富嘉谟是好朋友。吴少微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晋阳太原尉,后升任御史。当时富嘉谟因病去世,吴少微写文章哀悼他。文章中说:三月二十三日,河南人富嘉谟在洛阳北里病逝,当时他正在病中。听到这个消息后,他起床哭泣,泪水湿透了衣襟。他匍匐在卧室门外,因病无法起身。仰天呼喊:天啊天啊,我有什么朋友。有什么法律,可以让我见到。压抑着文采,表达哀悼之情。太常少卿徐公、鄜州刺使尹公、中书徐、元二舍人、兵部张郎中,没有人不为我感叹于朝堂。我以情感伤,赋诗以悼念亡友。诗中说:我的朋友如果不死,那将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正直的品格非造利之辈,常怀大庇天下人之心。他没有承明之宠,却遭遇了这样的春天。药物虽然可怕,但皇上的穷困并非仁爱。昔日与夫子相交,谁说不同天伦。同病相怜,却无法再次相见。你的文章流传于世,恐怕只有孔夫子才能与之相比。激发激情,干戈河岳,真正的词句能毒害鬼神。可悲却不朽,东输荒榛。圣主以贤为宝,唉,这个大国贫穷。词人无不感叹。不久后,他病重,长叹道:生死是人的大分,我有什么遗憾呢。然而,我官职十分,还没有做一分,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呢。他慷慨而终。(出自《御史台记》)
张说:张说(此处缺少具体内容,无法翻译)
张说被贬谪到岳州时,常常感到忧郁不快乐。当时的宰相认为张说机智且有才略,于是相互排挤。苏颋当时正受到重用,而张说与苏瑰关系很好。张说因此创作了《五君咏》,写信并将自己的诗寄给苏颋。他告诫使者说:等到忌日那天,临近傍晚时送信给他。使者到达后,恰逢忌日,带着信来到苏颋的家门前。当时连续阴雨多日,傍晚时分,吊唁的人来了,多数是张说以前的朋友和同事。苏颋因此阅读了这些诗,呜咽流泪,悲伤得无法自控。第二天,他就上奏皇帝。详细陈述了张说的忠诚和正直,他对王室有勤劳的贡献,也是人们所仰望的,不应该被流放到遥远的地方。皇帝于是下旨慰劳并询问,不久之后,张说被任命为荆州长史。因此,陆象先、韦嗣立、张廷珪、贾曾,都因为被贬谪时间久远,因此得到了皇帝的甄别和收留。苏颋常常把张说当作父亲的挚友,对待他非常恭敬。而张说也很重视苏颋的才华,深深地敬慕他。(出自《明皇杂录》)
柳芳与韦述是好朋友,都从事史学。韦述去世后,他所著的书没有完成的,柳芳多数续写完成。(出自《国史补》)
刘禹锡说:司徒杜公佑对待穆赞,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弟一样。杜佑看到穆赞作为台丞多次弹劾他人,因此特意告诫他说:我有一句话,为了大郎(穆赞)长期考虑,以后要少树敌为好。穆赞深以为然,从此之后他的威严有所收敛。(根据宋钱易《南部新书》第十卷补充修改。)(出自《嘉话录》)
陇西的李舟与齐映是好朋友。齐映成为将相,李舟还是平民。李舟给齐映写信,强调的是友情而非地位。当时齐映被贬到夔州,信中写道:三十三岁的官职,近年来,当朝的宰臣们大多与旧友断绝了礼节。我按照礼节对待你,你就成了长者,我心中不忍。但如果按照旧友的礼节对待你,又担心别人认为我是在谄媚,所以一直犹豫到现在。突然听说你被任命为夔州的守将,这是苍生之望,不是不幸;对你个人来说,则是名利双收,这也很难得。我知道你是明白时势的人,谨此向你祝贺。只是鄱阳和云安之间道路遥远,音信不通,我更加感叹。我现在的病痛很严重,正在带领子弟务农,与世隔绝了,你也同样不可能不与我疏远。你一向是我所知的,对于得失,你总是很淡然。然而,像你这样的朝臣很少,明主怎么会不察觉呢?只愿你保重身体,多加珍重。(出自《摭言》)
白居易,字少傅,与元稹相国是好朋友。以诗道著名,被称为元白。他的集子中有《哭元相诗》说:相看泪眼相对无言,别有伤心事岂知。想得咸阳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出自《北梦琐言》)
许棠长期在科举考试中受挫。咸通末年,马戴担任大同军幕僚,许棠去拜访他,一见如故。留连数月,只是诗酒相伴,从未询问他的愿望。突然有一天,马戴举行宴会,让使者把许棠的家书交给他。许棠惊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打开信封,发现是马戴暗中派人慰问他的家人。(出自《摭言》)
吴郡的陆龟蒙,字鲁望。他的父亲陆宾虞是进士甲科,浙东从事,家住在苏台。陆龟蒙自幼精通六经,长大后专攻文学。他与颜荛、皮日休、罗隐、吴融是好朋友。他性格高洁,家境贫寒,想通过自己的才华来赡养父母。他与张抟担任卢江、吴兴二郡的副职,丞相李蔚、卢携都很看重他。罗隐在《寄龟蒙诗》中说:龙楼李丞相,昔日仰高文。黄阁今无主,青山竟不焚。曾经有征召他的意图。唐末,他被任命为左拾遗。诏书下达的那天,他在家中病逝。他与皮日休是诗友。(出自《北梦琐言》)
颜荛被贬谪后,在湖外去世。不久,他自己撰写了墓志。他性格急躁,不能容忍他人。他的墓志铭中说:居住在东吴,与吴郡陆龟蒙是诗文之交,一纪无渝。龟蒙去世后,他亲自为其送葬,情礼不缺。之后,即使面对故谏议大夫高公丞之、故丞相陆公扆两位君子,他至死不渝。其他与他交往的人,都如同在市场上握手而过,见利就离去,没有人了解我。后来,有吏部尚书薛公贻矩、兵部侍郎于公兢、中书舍人郑公撰(明抄本作郑公僎)三位君子,我至今未曾改变。不知道以后如果看到我骨肉孤幼,又会如何呢?(出自《北梦琐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五-交友-注解
宗世林:宗世林,东汉末年人物,南阳人,与曹操同时代,但因其为人所薄,不与曹操交往。曹操拜司空后,宗世林因不愿改变态度而被疏远,但曹丕兄弟常拜访他,对他非常尊敬。
祢衡:祢衡,东汉末年文学家,字正平,与孔融有深厚的友情,两人年龄相差悬殊,但祢衡与孔融以平等的态度相交。
荀巨伯:荀巨伯,东汉末年人物,远道而来探望生病的友人,面对胡贼攻城,他选择留下以代替友人的生命,最终感动胡贼,使全郡得以保全。
管宁:管宁,三国时期魏国人物,与华歆是好友,两人性格迥异,管宁淡泊名利,华歆则看重世俗地位。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七位文人,包括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追求自由放达的生活。
嵇康: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以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著称。
山涛:山涛,三国时期魏国人物,竹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阮籍交情深厚。
王安期:王安期,晋朝人物,曾任东海王司马越的记室参军,其学识和品德受到司马越的重视。
王敦:王敦,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与庾亮有交往,以豪放不羁著称。
孙伯翳:孙伯翳,南北朝时期人物,家贫但好学,与王令君亮、范将军云为好友。
湘东王绎:湘东王绎,即萧绎,南朝梁宗室,学识渊博,重视名贤。
唐霍王元轨:唐霍王元轨,唐朝宗室,高祖李渊第十四子,性格谦慎。
王方翼:王方翼,唐朝官员,以忠诚正直著称。
吴少微:吴少微,唐朝文学家,以文才著称。
张说:张说,唐朝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谪:指被贬谪,即被官府贬低官职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岳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是古代的一个郡。
宰:古代对地方行政长官的称呼,此处指当时的官员。
机辨才略:指才智和辩才,即机智且有才能的人。
排摈:排斥,指被人排挤或摒弃。
瑰善:杰出且有德行的人。
五君咏:古代诗歌作品,作者不详。
遗:赠送。
忌日:指人去世的那一天。
积阴:连绵阴雨。
謇谔:直言不讳,敢于直言进谏。
勤乎王室:对国家有忠诚和勤勉的贡献。
遐方:指边远的地方。
玺书:古代皇帝用来封印的书信,表示正式的命令或问候。
荆州长史:古代官职,荆州的地方行政长官。
甄收:审查并录用。
执友:亲密的朋友。
才器:才能和器量。
六籍: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乐经》六部儒家经典。
台丞:古代官职,指中央监察机关的官员。
弹劾:对官员的过错提出指控。
霁威:收敛威严,指减少对人或事的严厉态度。
左迁:古代官职调动的一种方式,指从高官降职到低官。
官足下:古代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
宰臣:古代对宰相的称呼。
礼绝:断绝关系。
恬如:安然自若,不以为意。
名场:指科举考试的地方,也指科举考试制度。
大同军幕:指大同军的幕府,即军队的指挥机构。
价:使者,送信的人。
攻文:研究文学。
益友:好朋友。
高洁:高尚纯洁。
苏台:指苏州。
左拾遗:古代官职,指皇帝的顾问官。
龙楼李丞相:指当时的宰相李蔚。
黄阁:古代宰相的官署。
就木:指人去世。
谏议大夫:古代官职,负责向皇帝进谏的官员。
就木至穴:指亲自为朋友送葬到墓地。
谏议大夫高公丞之、故丞相陆公扆二君:指高丞之和陆扆两位已故的丞相。
吏部尚书: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官员的官署。
兵部侍郎:古代官职,兵部的副长官。
中书舍人:古代官职,中书省的官员,负责草拟和审阅文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五-交友-评注
张说之谪岳州也,常郁郁不乐。时宰以说机辨才略,互相排摈。苏颋方当大用,而张说与瑰善。张因为《五君咏》,致书,封其诗以遗颋。戒其使曰:候忌日,近暮送之。
此段文字描绘了张说因才略被时宰排挤,郁郁不得志的境遇。张说与苏颋友善,通过《五君咏》一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委托使者于忌日傍晚送达。此中蕴含了张说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的无奈。
使者既至,因忌日,赍书至颋门下。会积阴累旬,近暮,吊客至,多说先公寮旧。颋因览诗,呜咽流涕,悲不自胜。
这段文字展现了苏颋对张说的深厚友情。在忌日傍晚,苏颋收到张说的诗,读后感动落泪,表达了对张说忠诚和才华的敬佩。
翌日,乃上封。大陈说忠贞謇谔,有勤乎王室,亦人望所属,不宜沦滞于遐方。上乃降玺书劳问,俄而迁荆州长史。
此段文字描绘了苏颋上书皇帝,为张说辩护,最终使张说得以升迁。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和对忠诚的认可。
由是陆象先、韦嗣立、张廷珪、贾曾,皆以谴逐岁久,因加甄收。
这段文字说明了张说的升迁也影响了其他被贬官员的命运,体现了友情和忠诚的传播。
颋常以说,父之执友,事之甚谨。而说重其才器,深加敬慕焉。
此段文字再次强调了苏颋对张说的尊重和敬慕,以及张说对苏颋才器的看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柳芳与韦述友善,俱为史学。述卒后,所著书未毕者,芳多续成之。
这段文字讲述了柳芳与韦述的友情,以及柳芳在韦述去世后继续完成其未竟史学的行为,体现了友情的延续和对学术的尊重。
刘禹锡言:司徒杜公佑视穆赞也,如故人子弟。佑见赞为台丞数弹劾,因事戒之曰:仆有一言,为大郎久计,他日少树敌为佳。
此段文字描述了刘禹锡与杜佑、穆赞之间的友情。杜佑将穆赞视为自己的子弟,并给予忠告,体现了友情中的相互关心和教诲。
陇西李舟与齐映友善。映为将相,舟为布衣。舟致书于映,以交不以贵也。
这段文字讲述了李舟与齐映的友情,李舟不以齐映的显赫地位为荣,而是以交情为重,体现了友情的平等和真诚。
白少傅居易,与元相国稹友善。以诗道著名,号元白。其集内有《哭元相诗》云:相看掩泪俱无语,别有伤心事岂知。
此段文字描绘了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以及白居易通过诗歌表达对元稹的哀思,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诗歌的力量。
许棠久困名场。咸通末,马戴佐大同军幕,棠往谒之,一见如旧识。
这段文字讲述了许棠与马戴的友情,许棠在困境中寻求马戴的帮助,两人一见如故,体现了友情的珍贵。
吴郡陆龟蒙字鲁望。父宾虞进士甲科,浙东从事,家于苏台。龟蒙幼精六籍,长而攻文。
此段文字介绍了陆龟蒙的生平,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学识和文学成就,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
颜给事荛谪官,殁于湖外。未间,自草墓志。性躁急,不能容物。
这段文字描述了颜荛的生平和性格特点,以及他在谪官后自撰墓志的行为,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坚韧和自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