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七-卜筮二-原文
沈七颍阴日者王栖岩路生邹生五明道士黄贺邓州卜者
沈七
有沈七者,越州人,善卜。李丹员外谓之曰:闻消息,李侍郎知政事,某又得给事中,如何?沈七云:李侍郎即被追,不得社日肉吃,后此无禄。公亦未改,不得给事中。其时去社才十四日,果有敕追李侍郎。去社两日而上道,至汴卒。李亦不得给事中。(出《定命录》)
又天宝十四年,王诸应举,欲入京。于越州沈七处卜。得纯乾卦,下四位动,变观卦。沈云:公今应举,得此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本是嘉兆。然交动,群阴咸阳。下成乾卦,上变至四,又不至五。五是君位,未得利见大人。恐公此行,不至京而回。果至东京。属安禄山反。奔走却归江东。(出《定命录》)
颍阴日者
陈澍为颍阴太守。属安禄山反,遣县尉姓孙向东京。孙不肯行。陈怒挞(挞原作促,据明抄本改)之。至东京,遇禄山,请往颍阳取陈澍头。禄山补孙为颍阴太守,赐绯,并领二十余人取澍。澍闻便欲至,薄晚,出城走。录事参军扣马令回。澍忧闷。服痢药讬疾。令一日者卜之。曰:从今五日,当有家便,未取公。然有五百车禄在,必亦不死。至七日食时,公无恙矣。然当去此,求住不得。后五日孙到,陈于是潜以库物遗诸衙内人。至夜后,伪作敕书。追入京。令向西两驿上,差人逆来。夜半敕书至。明早,召集诸官宣。便令手刃(明抄本刃作力,下同)就馆中诛杀孙,并手刃二十余人。杀录事参军。其孙尉先令人取妻及女等,夜半齐到,明日平明,尽杀之。令上住知州事,便发入京。以官绢五匹赏卜者。(出《定命录》)
王栖岩
王栖岩自湘川寓江陵鹭白湖,善治易,穷律候阴阳之术。所居桃杏手植成数十列,四蕃其宇。时人比董奉。栖岩笑曰:吾独利其花核,祛风导气耳。安取迹古人余事。每清旦布蓍,为人决事。取资足一日为生,则闭斋治园。大历中,尝有老父持百钱求筮。卦成,参验其年。栖岩惊曰:家去几何?父往矣。不然,将仆于道。老父出,栖岩顾百钱,乃纸也。因悟其所验之辰,则栖岩甲子。乃叹曰:吾虽少而治《易》,不自意能幽入鬼鉴。死复何恨?乃沐浴更新衣,与妻子诀。少时而卒。(出《渚宫旧事》)
路生
赵自勤尝选,访卜于长安县路生。路云:公之官,若非重日,即是重口。后六月六日又卜。路云:公之官,九日不出,十二日出。至九日,宰相果索吏部由历,至十二日敕出,为左拾遗。拾遗之字,各有一口。又补缺王晃,七月内访卜于路生。路云:九月当入省,官有礼字。时礼部员外陶翰在座,乃曰:公即是仆替人。九月,陶病请假,敕除王礼部员外。后又令卜,云:必出当为’仓’字官。果贬温州司仓。既而路生以其二子讬晃。晃又问:毕竟当何如?路云:某所以令儿讬公,其意可知也。
邹生
武宗朝,宰相李回旧名喱,累举未捷。尝之洛桥,有二术士。一能筮,一能龟。乃先访筮者曰:某欲改名赴举,如之何?筮者曰:改名甚善。不改,终不成事也。又访龟者邹生。生曰:君子此行,慎勿易名,名将远布矣。然则成遂之后,二十年终当改名。今则已应玄象,异时方测余言。将行。又戒之曰:郎君必策荣名,后当重任。接诱后来,勿以白衣为隙。他年必为深衅矣。长庆二年,李及第。至武宗登极。与上同名,始改为回。(从辛丑至庚申,二十年矣)乃曰:筮短龟长,邹生之言中矣。李公既为丞郎,魏謩为给事。因省会,谓回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也。合坐皆惊此说,欲其逊客。回曰:如今脱却紫衫,称魏秀才,仆为试官,依前不送公。公何以得旧事相让耳。回乃寻秉独坐之权,三台肃畏。而升相府。后三五年,魏公亦自同州入相,而回累被贬谪。跋涉江湖,喟然叹曰:洛桥先生之诫,吾自取尤耳。然亦命之所牵也。(出《云溪友议》)
五明道士
长庆之代,邺中有五明道士者不知何许人,善阴阳历数,尤攻卜筮。
成德军节度田弘正御下稍宽,而冒于财贿,诛求不息。民众怨咨。
时王庭凑为部将,遣使于邺。既至,忽有微恙。数日,求医未能愈。
因诣五明,究平生否泰。道士即为卜之,卦成而三钱并舞,良久方定。
而六位俱重。道士曰:此卦纯乾,变为坤。坤土也,地也。
大夫将来秉旄不远,兼有士地山河之分。事将集矣,宜速归乎。
庭凑闻其言,遽自掩其耳。
是夜,又梦白须翁形容伟异,侍从十余人,皆手持小玉斧。
召王公而前,(前字原缺,据黄本补)谓曰:患难将及,不可久留。
既觉,庭凑疑惧,即辞魏帅而回。
比及还家,未逾旬,值军民大变。
弘正为乱兵所害。
士大夫将校,共推廷凑。
庭凑再三退让,众不听,拥胁而立之。
翌日,飞章上奏。
朝廷闻之大骇,征兵攻讨。
以裴度为元帅。
赵人拒命二年。
王师不能下。
俄而敬宗即世,文皇帝嗣位。
诏曰:念彼生灵,久罹涂炭。
虽元凶是罪,而赤子何辜。
宜一切数而宥之。
就加节制。
仍诏庭凑子元逵入侍。
因以寿春公主妻焉。
庭凑既立,甚有治声,朝廷称之。
在位十三年卒。
赠太师。
子元逵继立,官至太尉。
二十六年薨。
长子绍懿立二年,荒淫暴乱,众议废而杀之。
立其弟绍鼎。
绍鼎立六年卒。
子景崇立十三年,官至中书令。
爵常山王卒,子镕立,即赵王也。
后恣横不道,为下所杀。
立四十一年。
自庭凑至镕,凡五世六主,一百余年灭。
初庭凑之立也,遣人诣邺,取五明置于府。
为营馆舍,号五明先生院。
公曾从容问曰:某今已忝藩侯,将来禄寿,更为推之。
道人曰:三十年。
愿明公竭节勤王,爱民恤物。
次则保神啬气,常以清俭为心。
必享殊寿。
后裔兼有二王,皆公余庆之所致也。
《春秋》所谓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公曰:幸事已多,素无勋德,此言非所敢望。
因以数百金为寿。
道士固辞不受。
公亦固与之,载归其室。
数日尽施之,一无留焉。
二王:景崇封常山王。
镕为赵王也。
(出《耳目记》)
黄贺
唐昭宗时,有黄贺者,自云巩洛人也。
因避地来,涉河游赵,家于常山,以卜筮为业。
而言吉凶必效。
时赵王镕方在幼冲,而燕军寇北鄙。
王方选将拒之。
有勇士陈立、刘干投刺于军门。
愿以五百人尝寇,必面缚戎首。
王壮而许之。
翌日,二夫率师而出,夜击燕垒。
大振捷音。
燕人骇而奔退。
立卒于锋刃之下。
干即凯唱而还。
王悦,赐上厩马数匹。
金帛称是。
俄为阉人所谮曰:此皆陈立之功。
非干之效。
王母何夫人闻之曰:不必身死为君。
(明抄本君作忠)
未若全身为国。
即赐锦衣银带,加钱二十万,擢为中坚尉。
初干曾诣贺卜。
卦成而谓干曰:是卦也,火水未济,终有立也。
九二之动,曳轮贞吉。
以正救难,往有功也。
变而之晋,明出地中。
奋发光扬,恩泽相接。
子令行也,利用御戎,大获庆捷。
王当有车马之赐。
其间小衅,不足忧之。
行军司马路晏,曾夜适厕,有盗伏焉。
晏忽心动。
取烛照之。
盗即告言!请无惊惧。
其禀命有自。
察公正直。
不忍待刃。
即匣剑而去。
晏由是昼夜警惕,以备不虞。
召黄生筮之。
卦成贺曰:惕号暮夜,有戎勿恤。
察象征辞,人有害公之意。
然难已过矣。
但守其中正,请释忧心。
晏亦终无患也。
又赞皇县尉张师曾卧病经年。
日觉危殆,良医不复进药。
请贺卜之。
卦就,黄生告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请停理疗五日,必大瘳也。
师果应期而愈。
又数十年,师梦白鸟飞翔,坠入云际。
既觉,心神恍惚。
召贺卜算之。
贺即决卦。
惨然而问师曰:朝来寝息,不有梦乎?
必若有梦,其飞禽之象乎?
且雷振山上,鸟坠云间,声迹两消,不可复见。
愿加保爱。
乐天委命而已。
张竟不起,时年七十一也。
又有段诲者,任藁城镇将。
曾夜宿邮亭,马断缰而逸,数日不知所适。
使人诣肆而筮之。
贺曰:据卦睽也。
初九动者,应有亡失之事。
无乃丧马乎?
勿逐自复。
必有絷而送之者也。
回未及舍,已有边鄙恶少,牵而还之。
贺所占卜,皆此类也。
时人谓之易圣公。
刘岩曾诣之。
生谓曰:君他日必成伟器,然勿以春日为恨。
初不晓其意,及老悟。
盖迟迟之谓也。
(出《耳目记》)
邓州卜者
有书生住邓州。
尝游郡南,数月不返。
其家诣卜者占之。
卜者观卦曰:甚异。
吾未能了,可重祝。
祝毕。
拂龟改灼。
复曰:君所卜行人,兆中如病非病,如死非死。
逾年自至矣。
果半稔,书生归云:游某山深洞,入值物蛰。
如中疾,四支不能动,昏昏若半醉。
见一物自明入穴中,却返。
良久又至,直附身,引颈临口鼻。
细视之,乃巨龟也。
十息顷方去。
书生酌其时日。
其家卜时吉焉。
(出《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七-卜筮二-译文
沈七颍阴日者王栖岩路生邹生五明道士黄贺邓州卜者沈七
沈七是越州人,擅长占卜。李丹员外对他说:听说李侍郎知道政事,我又得到了给事中的职位,怎么样?沈七说:李侍郎即是被追捕,不能吃到社日的肉,以后就没有福禄了。您也没有改变,不能得到给事中的职位。那时离社日才十四天,果然有敕令追捕李侍郎。离社日两天就上路,到了汴州就去世了。李也没有得到给事中的职位。(出自《定命录》)
又天宝十四年,王诸应举,欲入京。于越州沈七处卜。得纯乾卦,下四位动,变观卦。沈说:您现在参加科举,得到这个卦象,是观察国家之光,有利于在王身边,这是个好兆头。但是卦象变动,群阴都变成了阳。下面成了乾卦,上面变化到第四位,又没有到第五位。第五位是君位,还没有得到见到大人的好处。恐怕您这次出行,不能到京城就回去了。果然到了东京,正逢安禄山造反。于是奔走回到江东。(出自《定命录》)
颍阴日者陈澍为颍阴太守。属安禄山反,遣县尉姓孙向东京。孙不肯行。陈怒打他。到东京,遇到安禄山,请求去颍阳取陈澍的头。安禄山任命孙为颍阴太守,赐予绯袍,并带领二十余人去抓陈澍。陈澍听说后想要离开,傍晚时分,出城逃跑。录事参军拉住马让他回去。陈澍忧愁郁闷。服用治痢疾的药,假装生病。让一个占卜的人给他占卜。占卜的人说:从现在起五天,将有家信,但没有取您的头。然而有五百车粮食,肯定也不会死。到第七天吃饭时,您没有事。但是您应该离开这里,求住不能。五天后孙到了,陈澍于是偷偷用库里的东西送给衙内的人。到夜里,伪造敕书。追入京。让在西边两驿站上,派人迎接。半夜敕书到了。第二天早上,召集官员宣读。便命令在馆中亲手杀孙,并亲手杀了二十余人。杀了录事参军。他的孙子县尉先派人去接妻子和女儿等,半夜都到了,第二天早上,全部被杀。让上住知州事,便发入京。用五匹官绢赏给占卜的人。(出自《定命录》)
王栖岩王栖岩自湘川寓江陵鹭白湖,善治易,穷律候阴阳之术。所居桃杏手植成数十列,四蕃其宇。时人比董奉。栖岩笑曰:我独利其花核,祛风导气耳。安取迹古人余事。每清旦布蓍,为人决事。取资足一日为生,则闭斋治园。大历中,尝有老父持百钱求筮。卦成,参验其年。栖岩惊曰:家去几何?父往矣。不然,将仆于道。老父出,栖岩顾百钱,乃纸也。因悟其所验之辰,则栖岩甲子。乃叹曰:我虽少而治《易》,不自意能幽入鬼鉴。死复何恨?乃沐浴更新衣,与妻子诀。少时而卒。(出自《渚宫旧事》)
路生赵自勤尝选,访卜于长安县路生。路说:您的官职,如果不是重日,就是重口。后来六月六日又占卜。路说:您的官职,九天不出,十二天出。到第九天,宰相果然寻找吏部由历,到第十二天敕令出来,担任左拾遗。拾遗的字,各有一个口。又补缺王晃,七月内访问路生。路说:九月当入省,官职有礼字。当时礼部员外陶翰在座,就说:您就是我的替代人。九月,陶翰因病请假,敕令王晃担任礼部员外。后来又占卜,说:必定出当为‘仓’字官。果然被贬为温州司仓。后来路生把他的两个儿子托付给王晃。王晃又问:最终会怎么样?路说:我之所以让儿子托付给您,这个意思可以知道。
邹生武宗朝,宰相李回旧名喱,累举未捷。尝之洛桥,有二术士。一能筮,一能龟。乃先访筮者曰:我想改名参加科举,怎么样?筮者说:改名很好。不改,终究成不了事。又访问龟者邹生。生说:君子这次出行,千万不要改名,您的名声将要远扬了。然而在您成就之后,二十年后终将改名。现在则已经应验了天象,将来才能测出我的话。要出行了,又告诫他说:郎君必将获得荣耀的名声,以后会承担重任。接待引荐后来的人,不要因为白衣为界限。将来必会有深重的嫌隙。长庆二年,李及第。到武宗登基。与皇上同名,才改为回。从辛丑到庚申,二十年过去了。于是说:筮短龟长,邹生的话应验了。李公既然做了丞郎,魏謩做了给事。因为省会,对回说:以前求取府解,侍郎是试官。送了一百二人,只有我不蒙一个解。今天还惭愧地戴着金印,混在各位大人中间。大家坐在一起都惊讶这个说法,想要他谦让。回说:现在脱掉紫衫,称魏秀才,我是试官,依然不送您。您怎么能让旧事相让呢。回于是寻求独坐的权力,三台敬畏。而升任相府。后三五年,魏公也自同州入相,而回屡次被贬谪。跋涉江湖,叹息说:洛桥先生的话,是我自己招来的。然而也是命运的牵引。(出自《云溪友议》)
五明道士
长庆年间,邺城中有五位名叫五明的道士,不知道是哪里的人,擅长阴阳历数,尤其精通占卜。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对待下属宽松,但贪财好贿,无休止地索求。民众怨声载道。当时王庭凑是他的部将,派人前往邺城。到达后,突然生病。几天过去了,求医治疗未能痊愈。于是前往拜访五明道士,询问一生的吉凶。道士为他占卜,卦象形成后,三枚铜钱同时起舞,过了很久才停止。而六个爻位都是重合的。道士说:这个卦象是纯乾卦,变为坤卦。坤卦代表土地,也就是地。大官即将到来,不久将掌握土地山河的分配权。事情即将发生,应该赶快回家。王庭凑听后,立刻用手掩住耳朵。当天晚上,他又梦见一个白须老者,形象奇特,身边有十几个随从,都手持小玉斧。他召唤王公前来,说:困难即将来临,不可久留。醒来后,王庭凑感到疑惧,便辞去魏帅之职而返回。回到家后,不到十天,就遇到了军民大变。田弘正被乱兵杀害。士大夫和将校们共同推举王庭凑。王庭凑再三推辞,但众人不听,强行拥立他。第二天,他急忙上奏朝廷。朝廷听闻此事,非常惊骇,征调军队攻打。以裴度为元帅。赵人抗拒了两年,朝廷军队未能攻下。不久,敬宗去世,文皇帝继位。下诏说:考虑到那里的百姓,长期遭受苦难。虽然元凶有罪,但无辜的百姓何其无辜。应该全部宽恕。就加以节制。并下诏让王庭凑的儿子王元逵入宫侍奉。于是将寿春公主嫁给他。王庭凑即位后,治理有方,朝廷对他赞誉有加。他在位十三年后去世,追赠太师。他的儿子王元逵继位,官至太尉。二十六年去世。长子王绍懿继位两年,荒淫暴乱,众人提议废黜并杀了他。立他的弟弟王绍鼎。王绍鼎继位六年去世。他的儿子王景崇继位,十三年后官至中书令。封为常山王后去世,他的儿子王镕继位,即赵王。后来放纵不道,被手下人杀害。在位四十一年后去世。从王庭凑到王镕,共五世六位君主,一百多年后灭亡。最初王庭凑即位时,派人到邺城,将五明道士接到府中。为他建造了馆舍,称为五明先生院。公曾闲聊时问:我现在已经担任藩侯,将来的俸禄和寿命,请你为我推算一下。道士说:三十年。希望明公竭尽忠诚,爱护百姓,体恤万物。其次要保养精神,节约气息,常以清俭为心。必享高寿。后代也将拥有两位王位,这都是公余庆之所致也。《春秋》所谓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公说:幸事已多,素无勋德,此言非所敢望。于是用数百金为寿。道士坚决推辞不接受。公也坚决要给他,最终载回他的家中。几天后,将这些钱全部施舍出去,一分不留。二王:王景崇封为常山王。王镕成为赵王。(出自《耳目记》)
唐昭宗时,有黄贺者,自云巩洛人也。因避地来,涉河游赵,家于常山,以卜筮为业。而言吉凶必效。时赵王镕方在幼冲,而燕军寇北鄙。王方选将拒之。有勇士陈立、刘干投刺于军门。愿以五百人尝寇,必面缚戎首。王壮而许之。翌日,二夫率师而出,夜击燕垒。大振捷音。燕人骇而奔退。立卒于锋刃之下。干即凯唱而还。王悦,赐上厩马数匹。金帛称是。俄为阉人所谮曰:此皆陈立之功。非干之效。王母何夫人闻之曰:不必身死为君。未若全身为国。即赐锦衣银带,加钱二十万,擢为中坚尉。初干曾诣贺卜。卦成而谓干曰:是卦也,火水未济,终有立也。九二之动,曳轮贞吉。以正救难,往有功也。变而之晋,明出地中。奋发光扬,恩泽相接。子令行也,利用御戎,大获庆捷。王当有车马之赐。其间小衅,不足忧之。行军司马路晏,曾夜适厕,有盗伏焉。晏忽心动。取烛照之。盗即告言!请无惊惧。其禀命有自。察公正直。不忍待刃。即匣剑而去。晏由是昼夜警惕,以备不虞。召黄生筮之。卦成贺曰:惕号暮夜,有戎勿恤。察象征辞,人有害公之意。然难已过矣。但守其中正,请释忧心。晏亦终无患也。又赞皇县尉张师曾卧病经年。日觉危殆,良医不复进药。请贺卜之。卦就,黄生告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请停理疗五日,必大瘳也。师果应期而愈。又数十年,师梦白鸟飞翔,坠入云际。既觉,心神恍惚。召贺卜算之。贺即决卦。惨然而问师曰:朝来寝息,不有梦乎?必若有梦,其飞禽之象乎?且雷振山上,鸟坠云间,声迹两消,不可复见。愿加保爱。乐天委命而已。张竟不起,时年七十一也。又有段诲者,任藁城镇将。曾夜宿邮亭,马断缰而逸,数日不知所适。使人诣肆而筮之。贺曰:据卦睽也。初九动者,应有亡失之事。无乃丧马乎?勿逐自复。必有絷而送之者也。回未及舍,已有边鄙恶少,牵而还之。贺所占卜,皆此类也。时人谓之易圣公。刘岩曾诣之。生谓曰:君他日必成伟器,然勿以春日为恨。初不晓其意,及老悟。盖迟迟之谓也。(出自《耳目记》)
有书生住在邓州。曾经游历郡南,几个月没有回来。他的家人去找算命先生占卜。算命先生查看卦象后说:非常奇怪。我未能完全明白,可以再祝一次。祝毕。拂去龟甲,重新灼烧。又说:你所占卜的行人,卦象中像是有病但不是病,像死了但没死。过了一年,书生果然回来了。他说是去了某个深山洞穴,进去时正逢动物冬眠。像是中了一种疾病,四肢不能动,昏昏沉沉像半醉。看到一个东西从明处进入洞穴,又返回。过了很久又来,直接贴近身体,伸长脖子靠近他的口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大龟。十息过后才离开。书生计算了一下时间。他家人占卜时正好是吉日。(出自《酉阳杂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七-卜筮二-注解
沈七:沈七是古时候的一位擅长卜卦的人,越州人,以占卜为业。
李丹员外:李丹员外指的是李丹,官职为员外郎,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李侍郎:李侍郎指的是李侍郎,官职为侍郎,是唐朝时期的官职,属于高级官员。
给事中:给事中是唐朝时期的官职,负责处理朝廷事务,是高级官员。
社日:社日是古代中国农历的祭祀日,通常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天宝十四年:天宝是唐朝唐玄宗的年号,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
王诸应举:王诸应举指的是王诸,应举即应科举考试。
安禄山:安禄山是唐朝末年的叛乱首领,他在天宝十四年发动了安史之乱。
江东:江东是指长江以东的地区,这里指陈澍逃往的地方。
易:易指的是《易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占卜哲学书籍。
律候阴阳之术:律候是指古代的历法,阴阳之术是指阴阳五行学说。
桃杏:桃杏指的是桃树和杏树,这里用来比喻王栖岩的居住环境。
董奉:董奉是东汉时期的一位隐士,以种植桃杏而闻名。
清旦布蓍:清旦是指清晨,布蓍是指用蓍草进行占卜。
左拾遗:左拾遗是唐朝时期的官职,负责收集和处理皇帝的谏言。
王晃:王晃是唐朝时期的官员。
仓:仓是指仓库,这里指的是官职。
温州司仓:温州司仓是温州地区的仓库官员。
武宗朝:武宗朝是指唐朝唐武宗的时期。
李回:李回是唐朝时期的官员,后来改名为李回。
龟:龟是指龟甲,古代用来占卜的一种工具。
筮:筮是指用蓍草进行占卜。
深衅:深衅是指深重的过错或罪责。
五明道士:指擅长阴阳历数和卜筮的道士,五明可能是指五明心学,即五明学,是印度佛教的一种学术体系,但在古代中国,五明道士可能是指精通多种学问的道士。
阴阳历数:阴阳历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结合了阴阳五行理论,用以推算时间。
卜筮:卜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通过观察卦象来预测未来或解释事物。
成德军节度田弘正:成德军是唐朝的一个军事辖区,节度使田弘正是该地区的军事长官。
王庭凑:唐朝末年的将领,曾任成德军节度使。
秉旄:指掌握军权。
士地山河之分:指分得土地和山河,即分封。
元凶:指作乱的首要分子。
赤子:指百姓。
寿春公主:唐朝的公主,被赐予王庭凑之子元逵。
节制:指军事上的指挥和管理。
易圣公:指黄贺,因其擅长卜筮而被称为易圣公。
刘岩:指唐朝末年的将领。
物蛰:指动物冬眠。
拂龟改灼:拂龟是指摇动龟甲,改灼是指改变灼烧龟甲的方法,都是古代占卜中的步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七-卜筮二-评注
长庆之代,邺中有五明道士者不知何许人,善阴阳历数,尤攻卜筮。
此句开篇点明时代背景,长庆年间,邺城中有位五明道士,他擅长阴阳历数,尤其精通卜筮之术。这里通过道士的形象塑造,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成德军节度田弘正御下稍宽,而冒于财贿,诛求不息。民众怨咨。
此句描绘了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的统治状况,他虽然对待下属宽容,但贪婪成性,对民众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这为故事中的冲突埋下伏笔。
时王庭凑为部将,遣使于邺。既至,忽有微恙。数日,求医未能愈。
王庭凑作为部将,派使者前往邺城,使者到达后突然生病,数日求医无效。这里通过使者的生病,引出五明道士的出场。
因诣五明,究平生否泰。道士即为卜之,卦成而三钱并舞,良久方定。而六位俱重。
使者请教五明道士关于自己一生的命运,道士通过卜筮得到卦象,三枚铜钱同时旋转,许久才停止。六位卦象都显示为重,意味着大吉。
道士曰:此卦纯乾,变为坤。坤土也,地也。大夫将来秉旄不远,兼有士地山河之分。事将集矣,宜速归乎。
道士解释卦象,表示卦象预示着使者将有高官厚禄,将拥有土地和山河,事情即将成功,建议使者速速归去。
庭凑闻其言,遽自掩其耳。
王庭凑听到道士的话后,立刻用手捂住耳朵,表现出对道士预言的怀疑和排斥。
是夜,又梦白须翁形容伟异,侍从十余人,皆手持小玉斧。召王公而前,谓曰:患难将及,不可久留。
使者夜间梦见一位白须老者,形容奇特,随从十余人,手持小玉斧,召唤使者前来,告诉他将有患难降临,不可久留。
既觉,庭凑疑惧,即辞魏帅而回。
使者醒来后,感到疑惧,便辞别魏帅返回。
比及还家,未逾旬,值军民大变。弘正为乱兵所害。士大夫将校,共推廷凑。
使者回家不到十天,就遇到了军民大变,田弘正被乱兵杀害,士大夫和将校共同推举王庭凑为领袖。
庭凑再三退让,众不听,拥胁而立之。
王庭凑多次推辞,但众人不听,强行拥立他为领袖。
翌日,飞章上奏。朝廷闻之大骇,征兵攻讨。以裴度为元帅。
第二天,王庭凑上奏朝廷,朝廷得知后大惊,派兵征讨,任命裴度为元帅。
赵人拒命二年。王师不能下。
赵人反抗了两年,王师未能攻下。
俄而敬宗即世,文皇帝嗣位。诏曰:念彼生灵,久罹涂炭。虽元凶是罪,而赤子何辜。
后来敬宗去世,文皇帝继位,下诏表示对百姓的同情,虽然元凶有罪,但无辜的百姓何辜。
宜一切数而宥之。就加节制。仍诏庭凑子元逵入侍。
朝廷决定宽恕所有人,对王庭凑进行节制,并命令他的儿子元逵入朝侍奉。
因以寿春公主妻焉。
朝廷还将寿春公主嫁给王庭凑的儿子元逵。
庭凑既立,甚有治声,朝廷称之。
王庭凑即位后,治理有方,朝廷对他赞誉有加。
在位十三年卒。
王庭凑在位十三年后去世。
赠太师。
朝廷追赠他太师的封号。
子元逵继立,官至太尉。
王庭凑的儿子元逵继位,官至太尉。
二十六年薨。
元逵在位二十六年去世。
长子绍懿立二年,荒淫暴乱,众议废而杀之。
元逵的长子绍懿继位两年,荒淫暴乱,被众人废黜并杀害。
立其弟绍鼎。
元逵立他的弟弟绍鼎为继任者。
绍鼎立六年卒。
绍鼎在位六年去世。
子景崇立十三年,官至中书令。
绍鼎的儿子景崇继位,在位十三年,官至中书令。
爵常山王卒,子镕立,即赵王也。
景崇去世后,他的儿子镕继位,成为赵王。
后恣横不道,为下所杀。
赵王镕后来行为不端,被部下所杀。
立四十一年。
赵王镕在位四十年。
自庭凑至镕,凡五世六主,一百余年灭。
从王庭凑到赵王镕,共五世六位君主,历时一百多年。
初庭凑之立也,遣人诣邺,取五明置于府。
王庭凑即位之初,派人前往邺城,将五明道士接到府中。
为营馆舍,号五明先生院。
为王庭凑建造了馆舍,称为五明先生院。
公曾从容问曰:某今已忝藩侯,将来禄寿,更为推之。
王庭凑曾轻松地询问五明道士关于自己的官职和寿命。
道人曰:三十年。
五明道士回答:三十年。
愿明公竭节勤王,爱民恤物。
五明道士建议王庭凑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力,爱护百姓。
次则保神啬气,常以清俭为心。
其次要保养精神,节约开支,始终保持清廉俭朴的心态。
必享殊寿。
这样一定能享有长寿。
后裔兼有二王,皆公余庆之所致也。
他的后代将会有两位王子,这都是他余庆的体现。
《春秋》所谓五世其昌,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五世其昌,八世之后,无人能与之相比。
公曰:幸事已多,素无勋德,此言非所敢望。
王庭凑表示:幸运的事情已经很多了,自己素来没有建立什么功勋和德行,不敢奢望这样的预言。
因以数百金为寿。
于是他用数百金作为寿礼。
道士固辞不受。
五明道士坚决推辞不接受。
公亦固与之,载归其室。
王庭凑坚持要送给五明道士,并亲自带着礼物回到家中。
数日尽施之,一无留焉。
几天后,王庭凑将所有的钱都施舍了出去,没有留下任何。
二王:景崇封常山王。镕为赵王也。
景崇被封为常山王,镕成为赵王。
唐昭宗时,有黄贺者,自云巩洛人也。
唐昭宗时期,有位名叫黄贺的人,自称是巩洛人。
因避地来,涉河游赵,家于常山,以卜筮为业。
他因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渡过黄河来到赵地,在常山定居,以占卜为业。
而言吉凶必效。
他占卜的结果总是准确无误。
时赵王镕方在幼冲,而燕军寇北鄙。
当时赵王镕还是个孩子,而燕军侵犯北境。
王方选将拒之。
赵王正在挑选将领抵抗。
有勇士陈立、刘干投刺于军门。
有两位勇士陈立和刘干向军门投递了名刺。
愿以五百人尝寇,必面缚戎首。
他们愿意率领五百人去迎战敌人,一定要活捉敌军首领。
王壮而许之。
赵王认为他们勇敢,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翌日,二夫率师而出,夜击燕垒。
第二天,两位勇士率领军队出发,夜间攻击燕军的营垒。
大振捷音。
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燕人骇而奔退。
燕军惊慌失措,溃败而逃。
立卒于锋刃之下。
陈立战死。
干即凯唱而还。
刘干胜利归来。
王悦,赐上厩马数匹。
赵王很高兴,赐给了他几匹上等马。
金帛称是。
还赐给了他很多金帛。
俄为阉人所谮曰:此皆陈立之功。非干之效。
不久,宦官诬陷说:这些都是陈立的功劳,不是刘干的功劳。
王母何夫人闻之曰:不必身死为君。
赵王的母亲何夫人听后说:不必为了君主而牺牲生命。
未若全身为国。
不如保全自己的身体为国家效力。
即赐锦衣银带,加钱二十万,擢为中坚尉。
于是赐给刘干锦衣银带,增加二十万钱,提升为中坚尉。
初干曾诣贺卜。
刘干曾经去找黄贺占卜。
卦成而谓干曰:是卦也,火水未济,终有立也。
黄贺占卜后对刘干说:这个卦象表示火水未济,最终会有立功的机会。
九二之动,曳轮贞吉。
九二的变化,像拉车一样,坚持下去是吉祥的。
以正救难,往有功也。
用正义去救助困难,去作战会有功。
变而之晋,明出地中。
变化到晋卦,光明从地中升起。
奋发光扬,恩泽相接。
光辉四射,恩泽相连。
子令行也,利用御戎,大获庆捷。
你的儿子将会出行,有利于抵御敌人,将获得大胜。
王当有车马之赐。
赵王将会得到车马之赐。
其间小衅,不足忧之。
中间的小矛盾,不值得忧虑。
行军司马路晏,曾夜适厕,有盗伏焉。
行军司马路晏曾经在夜间上厕所,发现有一个盗贼潜伏在那里。
晏忽心动。
路晏突然感到心跳加速。
取烛照之。
他拿起蜡烛照亮。
盗即告言!请无惊惧。
盗贼立刻说:请不要害怕,我自有分寸。
其禀命有自。
他有他的使命。
察公正直。
他观察路晏公正正直。
不忍待刃。
他不愿意等待刀剑相向。
即匣剑而去。
于是收起剑离开了。
晏由是昼夜警惕,以备不虞。
路晏从此日夜警惕,以防不测。
召黄生筮之。
路晏召唤黄贺占卜。
卦成贺曰:惕号暮夜,有戎勿恤。
黄贺占卜后说:警惕在夜晚呼喊,有敌人不要担忧。
察象征辞,人有害公之意。
观察卦象,有人想要加害公。
然难已过矣。
但是困难已经过去了。
但守其中正,请释忧心。
只要保持公正正直,请放下忧虑。
晏亦终无患也。
路晏最终也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又赞皇县尉张师曾卧病经年。
赞皇县尉张师曾经卧病多年。
日觉危殆,良医不复进药。
他感觉病情危急,良医不再给他用药。
请贺卜之。
他请求黄贺占卜。
卦就,黄生告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黄贺占卜后说:这是一种无妄之疾,不用药也会有好转。
请停理疗五日,必大瘳也。
请停止治疗五天,一定会大有好转。
师果应期而愈。
张师果然在约定的时间内痊愈了。
又数十年,师梦白鸟飞翔,坠入云际。
又过了几十年,张师梦见一只白鸟飞翔,坠落云端。
既觉,心神恍惚。
醒来后,他感到心神恍惚。
召贺卜算之。
他召唤黄贺占卜。
贺即决卦。
黄贺立即占卜。
惨然而问师曰:朝来寝息,不有梦乎?必若有梦,其飞禽之象乎?
黄贺悲伤地问道:早上睡觉时,你做梦了吗?如果做梦了,那一定是飞禽的象征吗?
且雷振山上,鸟坠云间,声迹两消,不可复见。
而且雷声在山上响起,鸟儿坠落云端,声音和影子都消失了,再也看不见了。
愿加保爱。
希望你更加珍惜。
乐天委命而已。
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张竟不起,时年七十一也。
张师最终没有再起,当时他已经七十一岁了。
又有段诲者,任藁城镇将。
还有位名叫段诲的人,担任藁城镇的将领。
曾夜宿邮亭,马断缰而逸,数日不知所适。
他曾经在夜晚住宿在邮亭,马匹挣断缰绳逃走,几天都找不到。
使人诣肆而筮之。
他派人去市场占卜。
贺曰:据卦睽也。
黄贺说:根据卦象是睽卦。
初九动者,应有亡失之事。
初九的变化,表示会有丢失的事情发生。
无乃丧马乎?
难道是丢失了马吗?
勿逐自复。
不要追赶,它会自己回来。
必有絷而送之者也。
一定有人会把它拴住送回来。
回未及舍,已有边鄙恶少,牵而还之。
他回到住处还没来得及放下东西,已经有边境的恶少牵马回来了。
贺所占卜,皆此类也。
黄贺的占卜都是这样的。
时人谓之易圣公。
当时的人们称他为易圣公。
刘岩曾诣之。
刘岩曾经去找他。
生谓曰:君他日必成伟器,然勿以春日为恨。
黄贺对他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伟大的人物,但是不要因为春天而感到遗憾。
初不晓其意,及老悟。
他一开始不明白黄贺的意思,等到年老时才明白。
盖迟迟之谓也。
那是因为春天来临得晚的意思。
有书生住邓州。
有位书生住在邓州。
尝游郡南,数月不返。
他曾经去郡南游玩,几个月都没有回来。
其家诣卜者占之。
他的家人去找占卜者占卜。
卜者观卦曰:甚异。
占卜者观察卦象后说:非常奇怪。
吾未能了,可重祝。
我无法理解,可以重新祈祷。
祝毕。
祈祷完毕。
拂龟改灼。
用龟甲重新占卜。
复曰:君所卜行人,兆中如病非病,如死非死。
占卜者再次说:你所占卜的行人,卦象中像生病又不像生病,像死亡又不像死亡。
逾年自至矣。
过了一年,行人自己回来了。
果半稔,书生归云:游某山深洞,入值物蛰。
果然如他所占卜的那样,书生回来后说:我在某个山洞深处游玩,遇到了冬眠的动物。
如中疾,四支不能动,昏昏若半醉。
像生病一样,四肢不能动弹,昏昏沉沉像喝醉了。
见一物自明入穴中,却返。
他看到一只东西从明亮的地方进入洞穴,然后又返回。
良久又至,直附身,引颈临口鼻。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直接贴近他的身体,伸长脖子靠近他的口鼻。
细视之,乃巨龟也。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巨大的乌龟。
十息顷方去。
十息之后才离开。
书生酌其时日。
书生算了一下时间。
其家卜时吉焉。
他的家人占卜的时候,卦象显示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