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原文

烈裔敬君毛延寿赵岐刘褒张衡徐邈曹不兴卫协王献之顾恺之顾光宝王慄王濛戴逵宗炳黄花寺壁

烈裔

秦有烈裔者,骞霄国人。秦皇帝时,本国进之。口含丹墨,噀壁以成龙兽。以指历地(地字原缺。据拾遗记补)如绳界之,转手方圆,皆如规度。方寸内有五岳四渎,列国备焉。善画龙凤,轩轩然唯恐飞去。(出王子年《拾遗记》)

敬君

齐敬君善画。齐王起九重台,召敬君画。君久不得归,思其妻,遂画真以对之。齐王因覩其美,赐金百万,遂纳其妻。(出刘向《说苑》)

毛延寿

前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令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不减五万。唯王嫱不肯,遂不得召。后匈奴求美人为阏氏,上按图召昭君行。及去召见,貌美压后宫。而(压后宫而四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占对举止,各尽(各尽二字原缺,据明抄本补)闲雅。帝悔之,而业已定。帝重信于外国,不复更人。乃穷按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新丰原作杂画,据《西京杂记》改)刘白、龚宽并工(刘白、龚宽并工六字原缺,据明抄本补)牛马众势,人形丑好,不逮(逮原作在,据《西凉杂记》改)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希。(出《西京杂记》)

赵岐

后汉赵歧字邠卿,京兆杜陵人。多才艺,善画。自为寿藏于郢城中。画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人居宾位,自居主位,各为赞诵。献帝建安六年,官至太常卿。(出范晔《后汉书》)

刘褒

后汉刘褒,桓帝时人。曾画云台阁。(明抄本台阁作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官至蜀郡太守。(出张华《博物志》)

张衡

后汉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高才过人,性聪,明天象,善书。累拜侍中,出为河间王相,年六十二。昔建州满城县山有兽名骇神,豕身人首,状貌丑恶,百鬼恶之。好出水边石上,平子往写之,兽入水中不出。或云,此兽畏写之,故不出。遂去纸笔,兽果出。平子拱手不动,潜以足指画之。今号巴兽潭。(出郭氏《异物志》)

徐邈

魏徐邈字景山,性嗜酒,善画。魏明帝游洛水,见白獭爱之,不可得。邈曰:獭嗜鲻鱼,乃不避死。遂画板作鲻鱼,悬岸。群獭竞来,一时执得。帝嘉叹曰:卿画何其神也。答曰:臣未尝执笔,所作者自可庶几。(出《齐谐记》)

曹不兴

谢赫云:江左画人吴曹不兴,运五千尺绢画一像,心敏手疾,须臾立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无遗失尺度。此其难也,唯不兴能之。陈朝谢赫善画,尝阅秘阁,叹伏曹不兴所画龙首,以为若见真龙。(出《尚书故实》)

卫协

晋卫协。《抱朴子》云:卫协、张墨、并为画圣。孙鸿之《上林苑图》,协踪最妙。又《七佛图》,人不敢点眼睛。恺之论画云,《七佛》与《烈女》,皆协之迹,壮而有情势。《毛诗北风图》亦协手,巧密于情思。此画短卷,长装八分。张彦远题云,元和,宗人惟素将来,余大父答以名马精绢二百匹,惟素后却又将货与韩愈。韩之子昶借与相国段文昌,却以模本归于昶。会昌元年见段家本。后于襄州从事见韩家本。谢赫云,古画皆略,至此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有气韵,陵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下,张墨、荀勖上。(出《名画记》)

王献之

晋王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妙于画。桓温尝请画扇,误落笔,就成乌駮悖牛,极妙绝。又书《驳牛赋》于扇上,此扇义熙中犹在。(出《名画记》)

顾恺之

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人。多才气,尤工丹青,傅写形势,莫不妙绝。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已来未有。又云:卿画苍苍,古来未有。曾以一橱画暂寄桓玄,皆其妙迹所珍秘者,封题之。其后玄闻取之,诳云不开。恺之不疑被窃,直云:妙画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又尝悦一怜女,乃画女于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于长康,康遂拔钉。乃愈。又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曰:明府无病,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便如轻云蔽日。画人物,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貌,正在阿堵之中。又画裴楷真,颊上乃加三毛。云:楷俊郎,有鉴识。具此,观之者定觉殊胜。嵇康赠以四言诗,画为图。常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又画谢幼舆于一岩中,人问其故。云:一丘一壑,此(明抄本此字上有谓之二字)子宜置岩壑中。长康又尝于瓦棺寺北殿内画维摩居士,画毕,光辉月余。《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刹会,请朝贤士庶宣疏募缘。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长康独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后寺僧请勾疏,长康曰:宜备一壁。闭户不出(不出原作往来,据明抄本改)一月余,所画维摩一躯工毕。将欲点眸子,乃谓僧众曰:第一日观者,请施十万;第二日观者,请施五万;第三日观者,可任其施。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及百万。刘义庆《世说》云,桓大司马每请长康与羊欣讲论画书,竟夕忘疲。(出《名画记》)

又《清夜游西园图》,顾长康画。

有梁朝诸王跋尾处云,图上若干人并食天厨。

贞观中,褚河南诸贤题处具在。

本张惟素家收得,至相国张公弘靖。

元和中,宣惟素并钟元常写《道德经》,同进入内。

后中贵人崔谭峻自禁中将出,复流传人间。

惟素子周封前泾州从事在京,一日有人将此图求售,周封惊异之,遽以绢数匹易得。

经年,忽闻款门甚急。

问之,见数人同称,仇中尉愿以三百素绢,易公《清夜图》。

周封惮其迫胁,遽以图授之。

明日,果赍绢至。

后方知诈伪,乃是一豪士求江淮大监院。

时王淮判盐铁,酷好书画,谓此人曰:为余访得此图,然遂公所请。

因为计取耳。

及王家事起,复流一粉铺家。

郭侍郎承嘏阍者以钱三百市得。

郭公卒,又流传至令狐家。

宣宗尝问相国有何名画,相国其以图对。

后进入内。

(出《尚书故实》)

顾光宝

顾光宝能画。

建康有陆溉,患疟经年。

医疗皆无效。

光宝常诣溉,溉引见与卧前,谓光曰:我患此疾久,不得疗矣,君知否?

光宝不知溉患,谓溉曰:卿患此,深是不知。

若闻,安至伏室。

遂命笔,以墨图一狮子,令于外户榜之。

谓溉曰:此出手便灵异,可虔诚启心至祷,明日当有验。

溉命张户外,遣家人焚香拜之。

已而是夕中夜,户外有窸窣之声,良久,乃不闻。

明日,所画狮子,口中臆前,有血淋漓,及于户外皆点焉。

溉病乃愈,时人异之。

(出《八朝画录》,明抄本作出《八朝穷怪录》)

王慄

晋王慄字世将,琅琊临川(明抄本,许刻本川作沂)人。

善属词,攻书画。

过江后,为晋朝书画第一。

音律众妙毕综。

元帝时为左卫将军,封武康侯。

时镇军谢尚于武昌乐寺造东塔,戴若思造西塔,并请慄画。

(出《名画记》)

王濛

晋王濛字仲祖,晋阳人。

放诞不羁,书比慄(《历代名画记》五慄作庾。)翼。

丹青甚妙,颇希高远。

尝往驴肆家画轜车。

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画,但人有饮食美酒精绢,我何不可也。

特善清谈,为时所重。

(出《名画记》)

戴逵

晋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

幼年已聪明好学,善琴攻画。

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郑玄碑,时称绝妙。

庾道季看之,语逵云:神太子俗,卿未尽耳。

逵曰:唯务允当,免卿此语。

(出《名画记》)

又戴安道幼岁,在瓦棺寺内画。

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但恨吾老,不见其盛耳。

(出《世说杂书》)

宗炳

宋宗炳字少文,善书画,好山水。

西涉荆巫,南登衡岳。

因结宇衡山,以疾还江陵。

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游。

当澄怀观道。

卧以游之。

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

(出《名画记》)

黄花寺壁

后魏孝文帝登位初,有魏城人元兆能以九天法禁绝妖怪。

先邺中有军士女年十四,患妖病累年,治者数十人并无据。

一日,其家以女来谒元兆所止,谒兆。

兆曰:此疾非狐狸之魅,是妖画也。

吾何以知?今天下有至神之妖,有至灵之怪,有在陆之精,有在水之魅,吾皆知之矣。

汝但述疾状,是佛寺中壁画四天神部落中魅也,此言如何?

其女之父曰:某前于云门黄花寺中东壁画东方神下乞恩,常携此女到其下。

又女常惧此画之神,因夜惊魇,梦恶鬼来,持女而笑,由此得疾。

兆大笑曰:故无差。

因忽与空中人语,左右亦闻空中有应对之音。

良久,兆向庭嗔责之云:何不速曳,亟持来。

左右闻空中云:春方大神传语元大行,恶神吾自当罪戮,安见大行?

兆怒,向空中语曰:汝以我诚达春方,必请致之。

我为暂责,请速鏁致之。

言讫,又向空中语曰:召二双牙八赤眉往要,不去闻(明抄本闻作问)东方。

左右咸闻有风雨之声,乃至。

兆大笑曰:汝无形相,画之妍致耳,有何恃而魅生人也。

兆谓其父曰:汝自辨其状形。

兆令见形,左右见三神皆丈余,各有双牙长三尺,露于唇口外,衣青赤衣。

又见八神俱衣赤,眼眉并殷色,共扼其神,直逼轩下。

蓬首目赤,大鼻方口,牙齿俱出,手甲如鸟,两足皆有长毛,衣若豹鞹。

其家人谓兆曰:此正女常见者。

兆令前曰:尔本虚空,而画之所作耳,奈何有此妖形?

其神应曰:形本是画,画以象真,真之所示,即乃有神。

况所画之上,精灵有凭可通,此臣所以有感。

感之幻化,臣实有罪。

兆大怒。

命侍童取罐瓶受水,淋之尽,而恶神之色不衰。

兆更怒,命煎汤以淋,须臾神化,如一空囊。

然后令掷去空野,其女于座即愈,而父载归邺。

复于黄花寺寻所画之处,如水之洗,因而骇叹称异。

僧云敬见而问曰:汝此来见画叹称,必有异耶,可言之。

其人曰:我女患疾,为神所扰。

今元先生称是此寺画作妖。

乃指画处所洗之神,僧大惊曰:汝亦异人也。

此寺前月中,一日昼晦,忽有恶风玄云,声如雷震,绕寺良久。

闻画处如擒捉之声。

有一人云,势力不加元大行,不如速去。

言讫,风埃乃散。

寺中朗然,晚见此处一神如洗。

究汝所说,正符其事。

兆即寇谦之师也。

(出林登《博物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译文

烈裔:秦朝有位名叫烈裔的人,是骞霄国人。在秦皇帝时期,他被本国推荐到秦国。他口含丹墨,喷洒在墙上就能画出龙和兽。用手指在地上画线,就像用绳子界线一样,转动手腕画出的方形和圆形都像圆规画的一样。方寸之间就有五岳四渎,各个国家都画得齐全。他擅长画龙凤,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它们随时会飞走。(出自王子年的《拾遗记》)

敬君:齐国的敬君擅长绘画。齐王建造了九层高台,召唤敬君来画。敬君久久不能回家,思念妻子,于是画出了妻子的真容来对妻子。齐王看到画中的妻子美丽,便赐予敬君一百万金,并收留了他的妻子。(出自刘向的《说苑》)

毛延寿:西汉元帝时,后宫美女众多,无法一一见到。于是让画工画她们的画像,按照画像来召见她们。所有宫人都贿赂画工,多的给十万,少的也不少于五万。只有王嫱不肯贿赂,因此没有被召见。后来匈奴请求汉朝送美女为阏氏,皇帝按照画像召见了王昭君。等到真正召见时,昭君的美丽压倒了后宫所有人。而(这里原文缺四字,据明抄本补)她的举止和应对,都显得非常优雅。皇帝后悔了,但事情已经确定。皇帝对外国非常重视信誉,不再更换人选。于是彻底调查此事,画工都被处死。查抄他们的家产,资产都极为丰厚。画工杜陵毛延寿擅长画人像,无论美丑老少,都能画得非常逼真。安陵的陈敞、新丰的刘白、龚宽都擅长画牛马和各种动物,但人像的美丑不及毛延寿。下杜的阳望也擅长绘画,尤其擅长布色,同一天也被处死。京城的画工从此变得稀少。(出自《西京杂记》)

赵岐:东汉赵岐,字邠卿,是京兆杜陵人。多才多艺,擅长绘画。自己为自己在郢城建造了寿墓。在墓中画了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人坐在宾位,自己坐在主位,并为每个人写了赞词。献帝建安六年,官至太常卿。(出自范晔的《后汉书》)

刘褒:东汉刘褒,是汉桓帝时的人。曾经画过云台阁。(明抄本中‘台阁’作‘汉图’)人们看到这幅画觉得热;又画了北风图,人们看到这幅画觉得凉。官至蜀郡太守。(出自张华的《博物志》)

张衡:东汉张衡,字平子,是南阳西鄂人。才华横溢,性格聪明,精通天文,擅长书法。多次被任命为侍中,后来出京担任河间王相,享年六十二岁。过去建州满城县的山上有一种名叫骇神的野兽,猪身人首,长相丑陋,百鬼都害怕它。它喜欢在水边的石头上出现,张衡前往描绘它,野兽跳入水中却不出来。有人说,这种野兽害怕被描绘,所以不出来。于是张衡放下纸笔,用脚趾在水中画它。现在称为巴兽潭。(出自郭氏的《异物志》)

徐邈:魏国徐邈,字景山,性格喜欢喝酒,擅长绘画。魏明帝游览洛水,看到一只白獭非常喜欢,却无法得到。徐邈说:獭喜欢吃鲻鱼,所以不怕死。于是画了一块木板当作鲻鱼,悬挂在岸边。一群獭争相前来,一下子就抓住了。明帝赞叹说:你的画技多么神奇啊。徐邈回答说:我从未拿过笔,所画的自然能够接近真实。(出自《齐谐记》)

曹不兴:谢赫说:江左的画家吴曹不兴,用五千尺的绢画一幅佛像,心思敏捷,手法迅速,一会儿就完成了。头面手足,胸臆肩背,没有一点失真。这很难,只有曹不兴能够做到。陈朝的谢赫擅长绘画,曾经查看秘阁,赞叹曹不兴所画的龙首,认为如果见到真龙也不过如此。(出自《尚书故实》)

卫协:晋朝卫协。《抱朴子》说:卫协、张墨都是画圣。孙鸿之的《上林苑图》,卫协的画技最为奇妙。还有《七佛图》,没有人敢点眼睛。顾恺之评论绘画说,《七佛》和《烈女》都是卫协的作品,画面雄壮而有情势。《毛诗北风图》也是卫协的手笔,巧妙细腻,充满情感。这幅画短卷,长八分。张彦远题字说,元和年间,宗人惟素拿来,我的祖父用名马和精绢二百匹作为回报,惟素后来又把货物卖给韩愈。韩愈的儿子韩昶借给相国段文昌,后来以模本归还给韩昶。会昌元年看到段家的本子。后来在襄州任职时看到韩家的本子。谢赫说,古画都简略,直到这里才精细。六法都做得很好,虽然不完全符合形似,但富有气韵,超越其他画家。是旷世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之下,张墨、荀勖之上。(出自《名画记》)

王献之:晋朝王献之,字子敬,少年时就享有盛名,风流倜傥。草书继承了父亲的美誉,擅长绘画。桓温曾经请他画扇子,不小心落笔,却画出了乌骓马,非常奇妙。又在扇子上书写了《驳牛赋》,这把扇子在义熙年间仍然存在。(出自《名画记》)

顾恺之:晋朝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是晋陵人。多才多艺,尤其擅长绘画,描绘形势,无不奇妙。谢安对顾恺之说:你的画自从有人以来就没有人能比得上。又说:你的画气势磅礴,自古以来没有见过。曾经把一橱画暂时寄放在桓玄那里,都是他珍藏的妙迹,他都封好题字。后来桓玄听说要取画,骗他说没有打开。顾恺之不怀疑,直接说:妙画通神,变化飞去,就像人升仙一样。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曾经喜欢上一个女子,就在墙上画了这个女子,用钉子钉在中间。女子得了心痛病,告诉了顾恺之,顾恺之就拔掉了钉子,女子就痊愈了。又曾经想要画殷仲堪的真实形象,殷仲堪素有眼疾,坚决推辞。顾恺之说:明府大人没有病,如果明点瞳子,用飞白笔拂过,就像轻云蔽日。画人物,数年不点眼睛。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四体妍蚩,本与妙处无关。传神写貌,关键在于这双眼睛。又画裴楷的真实形象,在颊上加了三毛。说:裴楷英俊,有见识。有了这些,观看的人一定会觉得与众不同。嵇康赠给他四言诗,他画成了图。常常说:手挥五弦容易,目送归鸿难。又画谢幼舆在一座山岩中,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一丘一壑,这个人应该安置在山岩中。顾恺之又曾经在瓦棺寺北殿内画维摩居士,画完后,光辉照耀了一个多月。《京师寺记》说,兴宁年间,瓦棺寺刚刚建立僧众,设立法会,请朝中贤士和百姓捐款。当时士大夫没有超过十万的,顾恺之独自捐了一百万。顾恺之向来贫穷,大家都认为他在说大话。后来寺僧请他写捐款名单,顾恺之说:应该准备一堵墙。闭门不出一个多月,所画的维摩一躯完成。将要点眼睛时,他对僧众说:第一天观看的人,请捐十万;第二天观看的人,请捐五万;第三天观看的人,可以随意捐款。等开门后,光照整个寺庙。捐款的人络绎不绝,很快就达到了一百万。刘义庆的《世说》说,桓大司马经常请顾恺之与羊欣讨论绘画书籍,整夜都不会感到疲倦。(出自《名画记》)

又有《清夜游西园图》,是顾长康所画。图上记载了梁朝的各位王侯在图尾题字,图中有若干人在享受天上的美食。在贞观年间,褚河南等贤人也在图上题字。这张图原本是素家收藏的,后来流传到相国张公弘靖手中。在元和年间,宣惟素和钟元常一同抄写了《道德经》,这幅图也一同被带入宫中。后来,中贵人崔谭峻从禁军中取出,再次流传到民间。宣惟素的儿子周封在京城担任泾州从事,有一天有人带着这幅图来出售,周封对此感到惊讶,便用几匹绢布换得。过了一年,突然听到有人急促敲门。询问后,发现是几个人一同来,说是仇中尉愿意用三百匹素绢来交换这幅《清夜图》。周封害怕被逼迫,便将图交给了他们。第二天,果然有人带着绢布来了。后来才知道这是骗局,原来是一个豪士想要得到江淮大监院的位置。当时王淮掌管盐铁,非常喜欢书画,他对那个人说:‘你为我找到了这幅图,我就答应你的请求。’因为他计划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官职。等到王家的事情发生后,这幅图又流传到了一个粉铺家中。郭侍郎承嘏用三百钱买下了它。郭公去世后,这幅图又流传到了令狐家。宣宗曾经询问相国有什么名画,相国便拿出了这幅图。后来这幅图又进入了宫中。(出自《尚书故实》)

顾光宝擅长绘画。建康有个人叫陆溉,患上了疟疾多年,治疗都没有效果。顾光宝经常去拜访陆溉,陆溉让他躺在自己床前,对顾光宝说:‘我患这种病已经很久了,治不好了,你知道吗?’顾光宝并不知道陆溉患的是什么病,他对陆溉说:‘你患的这种病,实在是不应该。如果知道,怎么会导致病情恶化。’于是他拿起笔,用墨画了一只狮子,然后让它在门外挂着。他对陆溉说:‘这幅画一画出来就神奇了,你可以虔诚地祈祷,明天就会有效果。’陆溉命令家人在门外烧香祈祷。当天晚上,门外有沙沙的声音,过了很久才停止。第二天,画中的狮子口中和胸前都有鲜血淋漓,一直滴到门外。陆溉的病就这样好了,当时的人都对此感到惊奇。(出自《八朝画录》,明抄本作出《八朝穷怪录》)

晋朝的王慄,字世将,是琅琊临川人。他擅长写文章,精通书画。渡过长江后,成为晋朝书画的第一人。他精通音律,各种美妙之处都掌握。在元帝时期,他担任左卫将军,被封为武康侯。当时镇军谢尚在武昌乐寺建造东塔,戴若思建造西塔,都请王慄来绘画。(出自《名画记》)

晋朝的王濛,字仲祖,是晋阳人。他放荡不羁,书法比王慄好。他的绘画技艺非常出色,追求高远。曾经去驴车店画轺车。他自己说:‘我喜欢喝酒、吃肉、擅长绘画,只要有饮食美酒和丝绸,我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他特别擅长清谈,当时的人都很看重他。(出自《名画记》)

晋朝的戴逵,字安道,是谯郡铚县人。他从小聪明好学,擅长弹琴和绘画。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用白瓦屑和鸡卵汁和泥制作了郑玄碑,当时被誉为绝妙。庾道季看到后,对戴逵说:‘你的神智太俗气了,你还没有达到极致。’戴逵说:‘我只是尽力做到恰当,免得你再说这样的话。’(出自《名画记》)

戴安道小时候,在瓦棺寺内画画。王长史看到后说:‘这个孩子不仅会画画,将来也一定会成名,只是我年纪大了,看不到他成就的最高峰。’(出自《世说杂书》)

宋代的宗炳,字少文,擅长书画,喜欢山水。他曾经西行到荆巫,南登衡岳。因为疾病,他在衡山结庐而居,然后回到江陵。他感叹道:‘年老疾病都来了,名山恐怕难以遍游。我应该澄怀观道,躺在床上游览。’他所游历的地方,都画在墙上,坐着或躺着都可以欣赏。(出自《名画记》)

黄花寺的壁画。北魏孝文帝登基初期,有个叫元兆的魏城人能用九天法禁绝妖怪。在邺城中有位军士的女儿,十四岁,患上了妖病多年,治疗了数十人都没有效果。有一天,她的家人带着她来到元兆住的地方,拜见元兆。元兆说:‘这种病不是狐狸精附体,而是妖画所致。我怎么会知道呢?现在天下有至神之妖,有至灵之怪,有陆上的精怪,有水中的妖怪,我都清楚。’他让她的家人描述病情,说是在佛寺中的壁画四天神部落中的妖怪。她的父亲说:‘我之前在云门黄花寺的东壁画东方神下祈求恩赐,经常带着女儿到那里。女儿也常常害怕这幅画中的神,因此夜里惊恐,梦见恶鬼来抓她,笑她,因此得病。’元兆大笑说:‘原来如此。’突然与空中的人对话,左右也听到空中有人回应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元兆在庭院里责备空中的人说:‘为什么不快点来,赶紧带来。’左右听到空中说:‘春方大神传话给元大行,恶神我自己会惩罚,你何必来。’元兆生气,对空中说:‘你用我的诚意传达给春方,我一定请他来。我暂时责备你,请你快点带来。’说完,他又对空中说:‘召唤二双牙八赤眉来,不去的话就问。’左右都听到有风雨的声音,然后来了。元兆大笑说:‘你无形相,画得如此精美,有什么可以依靠来迷惑人呢。’他对她的父亲说:‘你自己辨别一下它的样子。’元兆命令她现身,左右看到三个神像都有丈余高,各有三尺长的双牙,露在唇口外面,穿着青赤色的衣服。又看到八个神像都穿着赤色衣服,眼眉都是深色,一起抓住那个神像,直逼轩下。蓬头红眼,大鼻方口,牙齿都露出来,手指甲像鸟爪,双脚都有长毛,衣服像豹皮。她的家人说:‘这正是女儿常常看到的。’元兆命令她上前说:‘你本来是虚空,而画出来才有了这个样子,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妖怪呢?’那个神像回答说:‘形状本来是画出来的,画是用来象征真实的,真实所展示的,就有了神。何况画上的精灵有依托可以沟通,这就是我之所以有感应的原因。感应后的幻化,我确实有罪。’元兆非常愤怒。命令侍童取来罐瓶装水,淋在神像上,但是恶神的颜色没有减退。元兆更加愤怒,命令煮汤淋在神像上,不久神像就消失了,像是一个空袋子。然后命令将空袋子扔到野外,那个女孩在座位上立刻就好了,她的父亲将她载回邺城。又在黄花寺找到了画的位置,就像水洗过一样,因此感到惊异和赞叹。僧人敬见问他说:‘你这次来看到画赞叹,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可以告诉我吗。’那个人说:‘我的女儿患上了病,被神所困扰。现在元先生说是这个寺院的画作有妖怪。于是指向画的位置洗掉了神像,僧人大惊说:‘你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这个寺院在前一个月中,有一天白天突然变暗,忽然有恶风和黑云,声音像雷鸣,绕着寺院转了很久,听到画的位置有被捉拿的声音。有一个人说:‘你的势力不如元大行,不如快点离开。’说完,风沙就散了。寺院中变得明亮,晚上看到画的位置就像被洗过一样。你的说法正符合这件事。元兆就是寇谦之的师傅。(出自林登《博物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注解

烈裔:烈裔是秦朝时期的一个来自骞霄国的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技巧而著称,能够口含丹墨在墙壁上喷绘成龙兽等图案。

敬君:敬君是齐国的画家,因画技高超被齐王召去画九重台,后因画技被赐金百万,并纳其妻。

毛延寿:毛延寿是西汉时期的画家,以其精湛的人像画技著称,被汉元帝用作后宫妃嫔的画像绘制者,因画技高超而闻名。

赵岐:赵岐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画家,多才多艺,善画,并为自己绘制寿藏。

刘褒:刘褒是东汉时期的画家,以其画技独特著称,能画云台阁等,画作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张衡:张衡是东汉时期的科学家、文学家和画家,以其才华横溢和绘画技巧著称,尤其擅长画怪异生物。

徐邈:徐邈是三国时期的画家,以画技和智慧著称,曾画鱼诱捕白獭。

曹不兴:曹不兴是东晋时期的画家,以画技高超著称,能够快速完成复杂的画作。

卫协:卫协是晋代的画家,被誉为画圣之一,其画作在晋代有很高的地位。

王献之:王献之是晋代的书法家、画家,以草书和画技著称,其画作风格独特。

顾恺之:顾恺之是晋代的画家,被誉为画圣之一,以画技高超和人物形象生动著称。

顾光宝:顾光宝是南朝宋时期的画家,以画技著称。

王慄:王慄是南朝宋时期的画家,以画技著称。

王濛:王濛是南朝宋时期的画家,以画技著称。

戴逵:戴逵是南朝宋时期的画家,以画技著称。

宗炳:宗炳是南朝宋时期的画家,以画技著称。

黄花寺壁:黄花寺壁是指位于黄花寺的墙壁,上面有著名的壁画。

顾长康:顾长康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字,他在绘画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擅长人物画。

跋尾:跋尾是指在书画作品背面题写的文字,通常是对作品内容、作者或作品本身的评价。

天厨:天厨指的是神话中的天上的厨房,这里比喻食物非常美味。

贞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这里指的是贞观年间。

褚河南:褚河南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字,他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元和中:元和中是唐朝宪宗李纯的年号,这里指的是元和年间。

内:内指的是皇宫内部。

中贵人:中贵人是唐代对宦官的称呼。

仇中尉:仇中尉指的是当时的一个宦官。

素绢:素绢是指未经染色的绢,这里指代货币。

相国:相国是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张公弘靖:张公弘靖指的是唐朝的宰相张弘靖。

宣惟素:宣惟素是唐代书法家。

钟元常:钟元常是唐代书法家。

《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经典,由老子所著。

禁中:禁中指的是皇宫。

豪士:豪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

江淮大监院:江淮大监院是江淮地区的监察官。

王淮:王淮是唐代的一位官员,曾任判盐铁。

书画:书画指的是书法和绘画。

建康:建康是南朝宋时期的都城,今南京。

疟:疟是指疟疾,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

伏室:伏室是指隐藏的房间。

窸窣:窸窣是形容轻微摩擦或虫蚁爬行的声音。

郑玄碑:郑玄碑是指东汉经学家郑玄的碑文。

庾道季:庾道季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庾翼的字。

陆溉:陆溉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

武昌乐寺:武昌乐寺是位于武昌的一座寺庙。

戴若思:戴若思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

琅琊:琅琊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山东临沂。

镇军:镇军是古代官职,相当于军事指挥官。

谢尚:谢尚是东晋时期的将领。

东塔:东塔是指武昌乐寺中的东塔。

西塔:西塔是指武昌乐寺中的西塔。

晋阳:晋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山西太原。

轜车:轜车是一种古代的车辆。

谯郡:谯郡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安徽亳州。

铚县:铚县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安徽宿州。

郑玄:郑玄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

荆巫:荆巫是指荆州和巫峡地区。

衡岳:衡岳是指衡山。

结宇:结宇是指建筑房屋。

澄怀观道:澄怀观道是指静心观察自然,领悟道理。

壁:壁是指墙壁。

九天法:九天法是指一种古代的禁术。

妖怪:妖怪是指神话传说中的鬼怪。

佛寺:佛寺是指佛教的寺庙。

壁画:壁画是指在墙壁上绘制的画。

部落:部落是指古代的部族。

魅:魅是指妖怪。

春方大神:春方大神是指神话中的神祇。

大行:大行是指皇帝去世。

双牙:双牙是指长有两颗獠牙。

赤眉:赤眉是指长有红色眉毛。

轩下:轩下是指车前部。

豹鞹:豹鞹是指豹皮制成的皮衣。

空囊:空囊是指空荡荡的袋子。

林登:林登是《博物志》的作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评注

《清夜游西园图》的赏析,首先体现在其历史价值上。这幅图由顾长康所绘,顾长康是梁朝的著名画家,其作品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图中描绘了梁朝诸王宴会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宫廷生活。跋尾处的梁朝诸王题跋,以及褚河南等贤人题处,都为这幅图增添了历史价值。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幅图在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顾长康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出极高的绘画技巧。图中人物并食天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食的追求。

此外,这幅图还蕴含了一定的宗教文化内涵。宣惟素和钟元常所写的《道德经》与这幅图一同进入内宫,表明了这幅图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画中人物的形象和姿态,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味。

在流传过程中,这幅图经历了多次转手,从张公弘靖到宣惟素,再到崔谭峻,最后流入人间。这一过程反映了这幅图在民间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这幅图的珍视。

顾光宝的《八朝画录》中记载了顾光宝画狮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画家的神奇技艺和对画作的深刻理解。顾光宝通过画狮子的方式,治愈了陆溉的疟疾,展现了画作的神奇力量。

王慄、王濛、戴逵等人的故事,则展现了晋朝书画家的风采。他们不仅在绘画技艺上有所造诣,而且在文学、音乐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这些故事反映了晋朝书画艺术的繁荣,以及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

宗炳的《名画记》中记载了宗炳的山水画,他通过绘画表达了对名山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宗炳的山水画,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黄花寺壁的故事,则揭示了画作的神秘力量。元兆通过画作的神秘力量治愈了军士女的疾病,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画作的信仰和崇拜。

总的来说,这些古文内容不仅展现了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对这些古文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书画艺术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二百一十-画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96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