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原文

清泰主仆射陂李泳子谯乂俊刘峭袁州父老朱廷禹僧德林司马正彝

清泰主

唐清泰主,乃晋高祖之妇兄也。明宗始为太原将帅,二主军职未高。因击鞠,入赵襄子庙,俱见土偶避位而立,甚讶之,潜亦自负。及明宗功高,常危惧。二主曰:赵襄子终能致福邪?尔后二主迭享大位。(出《北梦琐言》)

仆射陂

乙未岁,契丹据河朔,晋师拒于澶渊。天下骚然,疲于战伐。翰林学士王仁裕,奉使冯翊,路由于郑,过仆射陂。见州民及军营妇女,填咽于道路,皆执错彩小旗子,插于陂中,不知其数。询其居人,皆曰:郑人比家梦李卫公云:’请多造旗幡,置于陂中。我见集得无数兵,为中原剪除戎寇,所乏者旌旗耳。’是以家别献此幡旗。初未之信,以为妖言,果旬月之间,击败胡虏。及使回,过其陂,使仆者下路,访于草际,存者尚多。(出《玉堂闲话》)

李泳子

蜀大理少卿李泳,尝归郫城别墅。过桥,见一婴儿,以蕉叶荐之,泳怜其形相貌异,哺养为子。六七年,能书,善读笑,父母钟爱之,过于亲子。至十二岁,经史未见者,皆览之如夙习,人皆谓之神智。尝独居一室中阅书,父母偶潜窥之,见一人持簿书,复有二童子接引呈过,其子便大书数行,却授之去。父母异之,来日,因待立,泳疑曲谓之曰:吾夜来窃有所睹,汝得非判阴府事乎?曰:然。重问则唯拜不对。泳曰:阴府人间,事意不同,吾不欲苦问,汝宜善保。子又拜。却后六年,一旦白于父母:儿只合与少卿夫人为儿一十八年,今则事毕。来日申时,却归冥司。因泣下久之,父母亦为之出涕。泳问曰:吾官至何?答曰:只在大理少卿。果来日申时,其子卒,故泳有退闲之志。未久,坐事遂罢。(出《野人闲话》)

谯乂俊

罗江县道士谯乂俊,壮年。忽梦太山府君追之,赐以黄敕,补为杖直。昼归阴间,夜赴冥府,如此二十余年。常说人间有命未终为恶者,追生魂笞之,其人在阳间之病或贫乞是也。往见亲戚及里人被笞者,明旦往视之,皆验,然恒愿得免。忽于冥间遇道士,不言姓名,谓曰:尔何不致名香?昼(香昼原作者尽,据明抄本改。)于阳间上告南辰北极,必得免。乂俊依此虔告。忽尔太山府君却追黄敕,自是遂免。因入道攻易,年八十余。(出《野人闲话》)

刘峭

辛酉岁,金水主簿刘峭,因游云顶山,睹山庙盛饰一堂,有土偶,朱衣据鞍。峭讶之,诘于山主昭讷,昭讷曰:余三夕连梦见王,语近辟一判官,宜设堂宇,塑朱衣一官而祀之。故有此作。峭不之信。明年秩满,还成都,遇都官员外孙逢吉。言其事,逢吉曰:顷为安仲古弥留之际,语长幼云:’顶山王已具书马聘礼,辟吾作判官。’言绝,俨然端坐长逝。(出《撒诚录》)

袁州父老

袁州城中有老父,性谨厚,为乡里所推,家亦甚富。一日有紫衣少年,车仆甚盛,诣其家求食。老父即延入,设食甚至,徧及仆者。老父侍食于前,因思长吏朝使行县,当有顿地,此何人哉?意色甚疑。少年觉之,谓曰:君疑我,我不能复为君隐。仰山神也。父悚然再拜,曰:仰山日厌于祭祀,奈何求食乎?神曰:凡人之祀我,皆从我求福。我有力不能致者,或非其人不当受福者,我皆不敢享之。以君长者,故从君求食耳。食讫,辞让而去,遂不见。(出《稽神录》)

朱廷禹

江南内臣朱廷禹,言其所亲泛海遇风,舟将复者数矣。海师云:此海神有所求。可即取舟中所载,弃之水中。物将尽,有一黄衣妇人,容色绝世,乘舟而来,四青衣卒刺船,皆朱发豕牙,貌甚可畏。妇人竟上船,问有好发髢,可以见与。其人忙怖,不复记,但云:物已尽矣。妇人云:在船后挂壁(壁原作璧,据《稽神录》改。)箧中。如言而得之。船屋上有脯腊,妇人取以食四卒。视其手,乌爪也。持髢而去,舟乃达。廷禹又言,其诸亲自江西如广陵,携十一岁儿,行至马当泊,登岸晚望。及还船,失其儿。遍寻之,得于茂林中,已如痴矣。翌日,乃能言。云:为人召去,有所教我。乃吹指长啸,有山禽数十百只,应声而至,毛彩怪异,人莫能识。自尔东下,时时吹啸,众禽必至。至白沙,不敢复入。博访医巫治之,久乃愈。(出《稽神录》)

僧德林

浙西僧德林,少时游舒州,路左见一夫,荷锄治方丈之地。左右数十里不见居人,问之,对云:顷时自舒至桐城。至此暴得痁疾,不能去,因卧草中。及稍醒,已昏矣。四望无人烟,唯虎豹吼叫,自分必死。俄有一人,部从如大将,至此下马。据胡床坐。良久,召二卒曰:’善守此人,明日送至桐城县下。’遂上马去,倏忽不见,唯二卒在焉。某即强起问之,答:’此茅将军也,常夜出猎虎,忧汝被伤,故使护汝。’欲更问之,困而复卧。及觉,已日出。不复见二卒,即起而行,意甚轻健,若无疾者。至桐城,顷之疾愈。故以所见之处,立祠祀之。德林上舒州十年,及回,则村落皆立茅将军祠矣。(出《稽神录》)

司马正彝

司马正彝者,始为小吏。

行溧水道中,去前店尚远,而饥渴甚,意颇忧之。

俄而遇一新草店数间,独一妇人迎客,为设饮食,甚丰洁。

天彝谢之,妇人云:至都,有好粉胭脂,宜以为惠。

正彝许诺。

至建业,遇其所知往溧水,因市粉脂诣遗之。

具告其处,既至,不复见店,但一神女庙,因置所遗而去。

正彝后为溧水令,相传云,往往有遇之者,未知其审。(出《稽神录》)

刘宣

戊寅岁,吴师征越,败于临安。

裨将刘宣伤重,卧于死人中。

至夜,有官吏数人,持簿书至,遍阅死者。

至宣,乃扶起视之曰:此汉非是。

引出十余步,置路左而去。

明日贼退,宣乃得归。

宣肥白如瓠,初伏于地,越人割其尻肉,宣不敢动。

后疮愈,肉不复生,臀竟小偏。

十余年乃卒。(出《稽神录》)

黄鲁

徐三诲为抚州录事参军,其下干力黄鲁者,郡之俚人。

年少,颇白皙,有父母在乡中,数月一告归,归旬日复来。

一旦,归月余不至,三诲遗吏至其家召之。

家人云:久不归矣。

于是散寻之。

又月余,乃见在深山中,黄衣屣履,挟弹而游。

与他少年数人,皆衣服相类。

捕之不获。

鲁家富,乃多募人,伏草间以伺之。

数日,果擒之,而诸少年皆走。

既归,问其故,曰:山中有石氏者,其家如王公。

纳我为婿。

他无所言。

留数日,复失去,又于山中求得之,如是者三。

后一日竟去,遂不复见。

寻石氏之居,亦不能得。

此山乃临川人采石之所,盖石之神也。(出《稽神录》)

张鋋

张鋋者,任邑宰,以廉直称。

后为彭泽令,使至县宅。

堂后有神祠,祠前巨木成林,乌鸢野禽,群巢其上,粪秽积于堂中。

人畏其神,故莫敢犯。

鋋大恶之,使巫祈于神曰:所为土地之神。

当洁清县署,以奉居人,奈何腥秽如是邪?

尔三日中,当尽逐众禽。

不然,吾将焚庙而伐树矣!

居二日,有数大鹗,奋击而至,尽坏群巢。

又一日大雨。

粪秽皆净。

自此宅居清洁矣。(出《稽神录》)

郭厚

李宗为舒州刺史,重造开元寺。

工徒始集,将浚一废井。

井土寇犯阙,天下乱。

僧辈利吾行资,杀我投此井中,今骸骨在是。

为我白李公,幸葬我,无见弃也。

主者以告宗,翌日亲至井上,使发之,果得骸骨。

即为具衣衾棺椁,设祭而葬之。

葬日,伍伯复仆地。

鬼告曰:为我谢李公,幽魂处此,已三十年。

籍公之惠,今九州社令,已补我为土地之神,配食于此矣。

寺中至今祀之。(出《稽神录》)

浔阳县吏

庚寅岁,江西节度使徐知谏,以钱百万施庐山使者庙。

浔阳令遣一吏典其事。

此吏尝入城,召一画工俱往,画工负荷丹彩杂物从之。

始出城,吏昏然若醉,自解腰带投地。

画工以为醉,而随之。

须臾,复脱衣弃帽,比至山中,殆至裸身。

近庙涧水中,有一卒,青衣,白韦蔽膝。

吏至。

乃执之。

画工救之曰:此醉人也。

卒怒曰:交交加加,谁能得会。

竟擒之,坐于水中。

工知其非人也,走往庙中告人。

竞往视之,已不见,其吏犹坐水中,已死矣。

乃阅其出给之籍,则已乾没过半。

进士谢岳亲见之。(出《稽神录》)

朱元吉

乌江县令朱元吉,言其所知泛舟至采石,遇风。

同行者数舟皆没,某既溺,不复见水,道路如人间。

其人驱之东行,可在东岸山下,有大府署,门外堆坏船板木如丘陵。

复有人运诸溺者财物入库中甚众。

入门,堂上有官人,遍召溺者,阅籍审之。

至某独曰:此人不合来,可令送出。

吏即引去,复至舟所。

舟中财物,亦皆还之。

恍然不自知,出水,已在西岸沙上矣。

举船俨然,亦无沾湿。(出《稽神录》)

沽酒王氏

建康江宁县廨之后,有沽酒王氏,以平直称。

癸卯岁,二月既望夜,店人将闭外户,忽有朱衣数人,仆马甚盛,奄至户前,叱曰:开门,吾将暂憩于此。

店人奔走告其主。

其主曰出迎,则已入坐矣。

主人因设酒食甚备,又犒诸从者,客甚谢焉。

顷之,有仆夫执捆绳百千丈,又一人执橛杙数百枚,前白:请布围。

紫衣可之。

即出,以钉地,系绳其上,围坊曲人家使遍。

良久白事讫,紫衣起至户外。

从者曰:此店亦在围中矣。

紫衣相谓曰:主人相待甚厚,免此一店可乎?

皆曰:一家尔,何为不可?

即命移杙,出店于围外。

顾主人曰:以此相报。

遂去,倏忽不见。

顾视绳杙,已亡矣。

俄而巡使欧阳进逻巡夜,至店前,问何故深夜开门,又不灭灯烛何也。

主人具告所见,进不信。

执之下狱,将以妖言罪之。

居二日,建康大火,自朱崔桥西至凤台山,居人焚之殆尽。

此店四邻皆为煨烬,而王氏独免。(出《稽神录》)

鲍回

鲍回者,尝入深山捕猎,见一少年,裸卧大树下,毛发委地。

回欲射之,少年曰:我山神也,避君不及。

勿杀我,富贵可致。

回以刃刺其口,血皆逆流,遂杀之。

无何回卒。(出《稽神录》)

刘皞

汉宗正卿刘皞,忽梦一人,手执文簿,殆似冥吏,意其知人命禄,乃诘之,仍希阅己将来穷达。

吏曰:作齐王判官,后为司徒宗正卿。

皞自以朝籍已高,不乐却为王府官职。

梦觉,历历记之,亦言于亲友。

后衔命使吴越,路由郓州,忽于公馆染疾。

恍惚意其曾梦为齐王判官,恐是太山神天齐王也。

乃令亲侍就庙,陈所梦,炷香掷茭以质之。

一掷果应,宗卿以家事未了,更将明恳神祈,俟过海回,得以从命。

频掷不允,俄卒于邮亭。

(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玉堂闲话》)

崔练师

晋州女道士崔练师,忘其名,莫知所造何道。

置辎车一乘,佣而自给。

或立小小阴功,人亦不觉。

一旦,(旦原作二,据明钞本改。)车于路辗杀一小儿,其父母诉官,追摄驾车之夫,械之。

欲以其牛车偿死儿之家,其人曰:此物是崔练师处租来。

官司召练师,并絷之。

太守栾元福,夜梦冥司崔判官谓曰:崔练师我之侄女,何罪而絷之?

梦觉,召练师,以梦中之言告之。

练师对曰:某虽姓崔,莫知是何长行。

俄尔死儿复活。

周高祖闻而异之,召崔练师入京,仍择道士,往晋州紫极宫修斋焉。

(出《玉堂闲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译文

清泰主仆射陂李泳子谯乂俊刘峭袁州父老朱廷禹僧德林司马正彝

唐清泰主,是晋高祖的妻子的兄弟。明宗最初担任太原的将帅,两位主人的军职并不高。因为踢球,进入赵襄子的庙里,都看到土偶人避开位置站立,非常惊讶,暗中也很自负。等到明宗功高,常常感到危险和恐惧。两位主人说:赵襄子最终能带来福气吗?之后两位主人相继享有高位。(出自《北梦琐言》)

乙未年,契丹占据河朔,晋军在澶渊抵抗。天下动荡,疲于战争。翰林学士王仁裕,奉命前往冯翊,路经郑州,经过仆射陂。看到州民和军营中的妇女,在路上拥挤,都拿着五颜六色的小旗子,插在陂中,数不胜数。询问当地居民,都说:郑人梦见李卫公说:’请多制作旗帜,放在陂中。我看到聚集了无数士兵,为中原剪除敌人,所缺的就是旗帜。’因此家家户户都献上这样的旗帜。最初不相信,以为是妖言,果然在十个月之内,击败了胡虏。等到出使回来,经过那个陂,让仆人下车,在草丛中询问,还剩下很多。(出自《玉堂闲话》)

蜀地大理少卿李泳,曾经回到郫城别墅。过桥时,看到一个婴儿,用芭蕉叶垫着他,李泳怜悯他的外形和相貌与众不同,就抚养他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六七年后,他能够书写,善于阅读和笑,父母非常疼爱他,超过亲生儿子。到了十二岁,经史未见过的书,他都能像以前一样阅读,人们都说他神智非凡。曾经独自在一个房间里读书,父母偶然偷偷看他,看到一个拿着簿书的人,还有两个童子引导呈上,他的儿子就大书数行,然后交给他们离开。父母感到奇怪,第二天,趁机等待他,李泳怀疑地问他:我昨晚偷偷看到一些东西,你是不是在处理阴间的事情?他说:是的。再问,只是拜而不回答。李泳说:阴间和人间的事情,意义不同,我不想再问,你应该好好保重。儿子又拜。六年后,他突然告诉父母:我本来应该和少卿夫人做儿子十八年,现在事情已经结束了。第二天申时,他回到阴间。因此,李泳流泪很久,父母也为之流泪。李泳问:我官做到什么位置?他回答:只在大理少卿。果然第二天申时,他的儿子去世,所以李泳有了退休的想法。不久,因为事情被罢免。(出自《野人闲话》)

罗江县道士谯乂俊,壮年时。忽然梦见泰山府君追他,赐给他黄色的敕令,补任为杖直。白天回到人间,晚上去冥府,这样二十多年。他常说人间有命中注定未终而为恶的人,追回他们的灵魂鞭打他们,这些人在阳间的病痛或贫穷就是证据。他去看望亲戚和村里被鞭打的人,第二天去看,都应验了,但他们总是希望得到解脱。忽然在冥间遇到一个道士,不说话,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献上名香?白天(香昼原作者尽,据明抄本改。)在阳间向上告南辰北极,一定能得到解脱。谯乂俊按照这个方法虔诚地祈祷。突然泰山府君收回黄敕,从此就免了。因此他进入道门研究易经,八十多岁。(出自《野人闲话》)

辛酉年,金水主簿刘峭,因为游览云顶山,看到山庙装饰得非常华丽,有一个土偶,穿着朱红色的衣服,坐在马鞍上。刘峭感到惊讶,询问山主昭讷,昭讷说:我连续三晚梦见王,他说要辟一个判官,应该设立堂宇,塑造一个朱衣官员来祭祀。所以有这个建筑。刘峭不相信。第二年任期满了,回到成都,遇到都官员外孙逢吉。逢吉说:不久前安仲古临终时,对长幼说:’顶山王已经准备好马匹和彩礼,要聘我为判官。’说完,他安详地坐着去世。(出自《撒诚录》)

袁州城中有位老父亲,性格谨慎厚道,被乡里人所推崇,家里也很富裕。一天有个穿紫衣的年轻人,车马仆从很多,来到他家请求食物。老父亲立刻请他进来,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也供应了仆人。老父亲在前面陪他吃饭,心想长吏或朝廷使者巡视县份,应该有地方休息,这是哪个人呢?他的表情非常怀疑。年轻人察觉到了,对他说:你怀疑我,我不能再为你隐瞒了。我是仰山神。老父亲害怕地再次鞠躬,说:仰山神日日厌烦祭祀,为什么来求食呢?神说:所有祭祀我的人,都是向我求福。我有力不能及的,或者不是应该接受福分的人,我都不敢享用。因为你是长者,所以我才向你求食。吃完后,他告辞离开,就再也没有见到。(出自《稽神录》)

江南内臣朱廷禹,说他亲近的人乘船出海遇到风暴,船多次将要覆没。海师说:这是海神有所求。可以立即把船上的货物扔进水中。东西快扔完时,有一个穿黄衣的妇人,容貌绝世,乘船而来,四个穿青衣的士兵刺船,都长着红发和猪牙,样子非常可怕。妇人竟然上船,问有没有好的头发,可以给她。那个人惊慌失措,不再记得,只说:东西已经扔完了。妇人说:在船后的柜子里。按照她的话找到后,船舱上有干肉和腊肉,妇人拿去给四个士兵吃。看她的手,是黑色的爪子。拿着头发离开,船才到达目的地。廷禹又说,他的亲戚从江西到广陵,带着一个十一岁的儿子,行至马当泊,上岸晚些时候眺望。等回到船上,失去了他的儿子。到处寻找,在茂密的树林中找到了他,他已经像痴呆了一样。第二天,他才能说话。说:被人召唤去,有所教导。于是吹起长啸,有数十只山鸟应声而来,羽毛色彩奇异,人们无法识别。从此以后,他时常吹啸,各种禽鸟必定到来。到了白沙,不敢再进入。四处寻找医生和巫师治疗,很久才痊愈。(出自《稽神录》)

浙西的僧人德林,年轻时在舒州游玩,路旁看到一个男子,扛着锄头在整治一块地。左右几十里不见人家,问他,他回答说:不久前从舒州到桐城。到这里突然得了疟疾,不能离开,就躺在草丛中。等到稍微清醒,已经天黑了。四处望去没有人烟,只有虎豹吼叫,自己觉得必死无疑。突然有一个人,带着随从像大将一样,到这里下马。坐在胡床上,过了一会儿,叫来两个士兵说:’好好守着这个人,明天送他到桐城县下。’然后上马离去,瞬间就不见了,只剩下两个士兵在那里。德林勉强起来问他们,他们回答说:’这是茅将军,他经常夜间出去猎虎,担心你受伤,所以派人来保护你。’想要再问什么,因为困倦又躺下了。等到醒来,已经是日出时分。不再看到两个士兵,就起身行走,感觉非常轻快,好像没有病一样。到了桐城,不久病就好了。因此,他看到的地方,就建立祠堂祭祀他。德林在舒州住了十年,等到回去,发现村落里都已经建立了茅将军的祠堂。(出自《稽神录》)

司马正彝的故事没有提供具体内容,无法进行翻译。

司马正彝,最初是一名小官吏。在前往溧水的路上,离前一个店铺还很远,他感到非常饥饿和口渴,心情颇为忧虑。不久,他遇到了一家新开的草店,只有一位妇女迎接客人,并为客人准备了丰盛而干净的饮食。司马正彝感谢她,那位妇女说:到了都城,有好粉和胭脂,应该作为礼物。司马正彝答应了。到了建业,他遇到了认识的人前往溧水,于是买了一些粉脂送给她。他详细地告诉了她地方,到了那里,却再也看不到店铺,只见一座神女庙,于是他放下所送的东西就离开了。司马正彝后来成为了溧水的县令,传说中常常有人遇到这种情况,但不知道是否真实。(出自《稽神录》)

刘宣,戊寅年,吴国军队征讨越国,在临安战败。副将刘宣伤势严重,躺在死人的堆里。到了夜晚,有几个官吏拿着簿书来到,查看所有的死者。到了刘宣,他们把他扶起来看,说:这个人不是。然后把他拉出十多步,放在路边就离开了。第二天敌军撤退,刘宣才得以回家。刘宣胖而白皙,最初在地上伏着,越人割了他的屁股肉,刘宣不敢动。后来伤口愈合,肉没有再长出来,臀部变得不对称。十多年后才去世。(出自《稽神录》)

黄鲁,徐三诲担任抚州录事参军,他的下属干力黄鲁,是郡里的土著人。他年轻,皮肤白皙,父母在乡里,他每个月回家一次,回家十天后又回来。有一天,他回家一个多月都没有回来,徐三诲派人到他家去叫他。家人说:他已经很久没回来了。于是四处寻找他。又过了一个月,才在深山中找到他,他穿着黄衣,赤脚,带着弹弓在游玩。和几个年轻人在一起,他们的衣服都差不多。追捕他们没有成功。黄鲁家很富裕,于是招募了很多人,躲在草丛中等待。几天后,果然抓住了他,其他年轻人都跑了。回到家里,问他原因,他说:山中有石家的人,他们家像王公一样。他们把我娶为女婿。他没有说其他的话。留了几天,他又失去了,又在山中找到了他,这样反复了三次。后来有一天他终于离开了,就再也没有见到他。寻找石家的住处,也找不到。这座山是临川人采石的地方,大概是石神。(出自《稽神录》)

张鋋,张鋋担任邑宰,以廉洁正直著称。后来成为彭泽县令,到县宅去。堂后有座神祠,祠前有一片大树,乌鸦和其他野禽在上面筑巢,粪便堆积在堂中。人们害怕神灵,所以没有人敢去触碰。张鋋非常讨厌这个,让巫师向神祈祷说:作为土地神,应该保持清洁,以供居民居住,怎么能这样腥臭呢?你在三天内,应该把所有的鸟都赶走。不然的话,我将烧毁庙宇,砍伐树木!过了两天,有几只大鹗猛扑过来,把所有的鸟巢都破坏了,又过了一天,下起了大雨。粪便都清理干净了。从此以后,宅院就变得干净了。(出自《稽神录》)

郭厚,李宗担任舒州刺史,重建开元寺。工匠们刚开始聚集,准备清理一口废弃的井。井底原有中如言而得之船屋上有脯腊妇人取以食四卒视其手二十二字,系本卷朱廷禹条内文,误衍于此,今删。今本《稽神录》无郭厚条。明抄本于此处空一行计二十二字)土匪侵犯朝廷,天下大乱。僧侣们贪图我的财物,杀了我,把我扔进井里,现在我的骸骨就在这里。请为我告诉李公,希望他能够安葬我,不要把我抛弃。负责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宗,第二天李宗亲自来到井边,让人挖开井,果然找到了骸骨。于是为他准备了衣服、被褥、棺材,设宴祭拜后安葬了他。葬礼那天,士兵又倒在地上。鬼魂告诉(告诉原作如,据明抄本改。)说:为我向李公表示感谢,我在这里已经三十年了,因为李公的恩惠,现在我已经被补为九州社令,在这里享受供奉了。寺中至今还在祭祀他。(出自《稽神录》)

浔阳县吏,庚寅年,江西节度使徐知谏,用一百万钱施舍给庐山使者庙。浔阳令派一个官吏负责这件事。这个官吏曾经进城,召唤一个画工一起去,画工背着颜料和其他杂物跟着他。一开始出城时,官吏像喝醉了一样,自己解开腰带扔在地上。画工以为他喝醉了,就跟着他。不久,他又脱掉衣服和帽子,等到到达山中,几乎全身赤裸。在庙前的山涧中,有一个士兵,穿着青衣,用白布遮住膝盖。官吏到了,士兵就抓住了他。画工救他说:这是一个喝醉的人。士兵生气地说:交交加加,谁能得会。最终把他抓住,坐在水中。画工知道那不是人,就跑到庙里告诉别人。大家一起去看,已经不见了,那个官吏还坐在水中,已经死了。查阅他给出的名单,发现已经贪污了超过一半。进士谢岳亲眼看到了这件事。(出自《稽神录》)

朱元吉,乌江县令朱元吉,说他所认识的人乘船到采石,遇到了风。同行的人有好几艘船都沉了,他也被淹了,不再看到水,道路就像人间一样。那个人驱使他向东走,可以在东岸的山下,有一座大府署,门外堆满了坏船板木,就像山丘一样,还有人在把溺者的财物运入库中,很多。进了门,堂上有官员,叫来所有的溺者,查阅名单核实。到了他,官员说:这个人不应该来,可以让他出去。差役就领他出去,又回到了船上。船中的财物也都归还了。他恍恍惚惚的,不知道自己已经出水,已经在西岸的沙滩上了。整艘船完好无损,也没有湿透。(出自《稽神录》)

沽酒王氏,建康江宁县廨的后边,有卖酒的王家,以公平正直著称。癸卯年,二月十五的夜晚,店主将要关闭外门,突然有几个人穿着红衣,带着马匹,突然来到门前,大声说:开门,我们在这里暂时休息。店主跑着去告诉他的主人。主人出来迎接,他们已经坐下了。主人因此准备了丰盛的酒食,还招待了随从,客人非常感激。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仆人拿着一根绳子,另一人拿着几百根木桩,上前说:请布置围栏。穿紫衣的人同意了。于是他们出去,用钉子在地上固定,把绳子系在上面,围住了整个街坊和人家。过了很久,事情办完了,紫衣起身走到户外。随从说:这家店也在围栏里。紫衣相互商量说:主人对我们非常客气,能不能免除这家店?大家都说:只是一家人,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命令移动木桩,把店移到围栏外。他对店主说:用这个来报答你。于是他们离开了,瞬间就不见了。回头看绳子木桩,已经消失了。不久,巡查使欧阳进夜间巡逻,来到店前,问为什么深夜开门,为什么不熄灭灯火。店主详细地告诉了他所见到的,欧阳进不相信。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准备以妖言罪定罪。过了两天,建康发生大火,从朱崔桥西到凤台山,居民的房子几乎都被烧光了。这家店的四邻都被烧成了灰烬,而王家却幸免于难。(出自《稽神录》)

鲍回,鲍回曾经进入深山打猎,看到有一个年轻人,赤裸地躺在大树下面,头发和胡须散落在地上。鲍回想要射他,年轻人说:我是山神,来不及躲避你。不要杀我,我可以让你富贵。鲍回用刀刺他的嘴,血都倒流,于是杀了他。不久,鲍回就死了。(出自《稽神录》)

刘皞,关于刘皞的故事没有提供内容。

汉朝的宗正卿刘皞,突然梦见一个人,手里拿着文书,看起来像是阴间的官吏,他猜想这个人知道人的命运和禄位,于是询问他,还希望看看自己未来的贫富。那个官吏说:你将会成为齐王的判官,后来会担任司徒和宗正卿。刘皞自己觉得朝廷的官职已经很高了,不愿意再去做王府的官职。梦醒后,他清晰地记得这个梦,也告诉了亲友们。后来,他奉命出使吴越,路过郓州时,突然在官邸里生病了。他恍惚觉得这个病是以前梦到自己成为齐王判官时,可能是太山(太山原作大四,据明抄本改。)神天齐王在作祟。于是他让亲信去庙里,陈述了自己的梦境,点上香并投掷占卜以求证。一投果然应验,宗卿因为家中有未了的事,打算再次恳求神明,等过了海回来后再遵从神的旨意。但连续投掷都不被允许,不久后他在邮亭中去世了。(原文缺失出处。明抄本出自《玉堂闲话》)

晋州的女道士崔练师,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修习的是什么道法。她有一辆马车,靠出租来维持生计。她偶尔会做些小善事,但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有一天,(旦原作二,据明钞本改。)她的车在路上轧死了一个小孩,孩子的父母告到官府,官府追捕了驾车的男人,并用刑具拷打他。官府想要用那辆牛车来赔偿死者的家庭,那个男人说:这辆车是我从崔练师那里租来的。官府召见了崔练师,并将她拘捕。太守栾元福晚上梦见阴间的崔判官对他说:崔练师是我的侄女,她有什么罪过要被拘捕?梦醒后,他召见了崔练师,并将梦中的话告诉了她。崔练师回答说:我虽然姓崔,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久后,死去的男孩复活了。周高祖听说了这件事,感到很奇怪,于是召见了崔练师,并挑选了道士,前往晋州紫极宫为她修斋。(出自《玉堂闲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注解

清泰主:指唐代的清泰主,即唐高祖李渊的侄子李神通,因其妻为晋高祖李渊的侄女,故称。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但未显赫。

仆射陂:位于河南省辉县市的一个地名,此处故事讲述了当地百姓在战乱中通过制作旗帜祈求胜利的传说。

李泳子:指唐代蜀地的大理少卿李泳,他收养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婴儿,并发现这个孩子具有非凡的能力,后来孩子告诉李泳他来自阴间。

谯乂俊:指唐代罗江县的一位道士,他白天在人间,晚上则去冥府,并见证了人间的善恶。

刘峭:指唐代金水主簿刘峭,他在游历云顶山时,遇到了一些奇异的事件。

袁州父老:指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的一位老者,他遇到了一位神秘的紫衣少年,后来发现这位少年是山神。

朱廷禹:指江南内臣朱廷禹,他讲述了两次与海神和山神相遇的经历。

僧德林:指浙西的一位僧人,他在游历舒州时,遇到了一位保护他的茅将军。

司马正彝:司马正彝,人名,此处指故事的主人公。

小吏:小吏,指低级官吏,负责具体事务。

溧水道:溧水道,指通往溧水的道路。

建业:建业,古地名,今南京市。

粉胭脂:粉胭脂,古代化妆品,用于涂抹面部的化妆品。

神女庙:神女庙,供奉神女的庙宇。

刘宣:刘宣,人名,此处指故事中受伤的裨将。

临安:临安,古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官吏:官吏,指官员,此处指负责审查死者的官员。

簿书:簿书,指记载事务的文书。

汉:汉,指人,此处指刘宣。

越:越,古国名,今浙江省一带。

裨将:裨将,指副将。

徐三诲:徐三诲,人名,此处指抚州录事参军。

干力:干力,指下属,此处指徐三诲的下属。

俚人:俚人,指地方上的居民。

石氏:石氏,指石家的姓氏。

邑宰:邑宰,指县令。

彭泽令:彭泽令,指彭泽县的县令。

乌鸢:乌鸢,指乌鸦和鹰。

神祠:神祠,指供奉神祇的祠堂。

土地之神:土地之神,指守护一方的神祇。

郭厚:郭厚,人名,此处指舒州刺史。

开元寺:开元寺,指名为开元的开元寺。

土寇:土寇,指在乡村地区抢劫的盗贼。

阙:阙,指宫殿。

僧辈:僧辈,指僧侣们。

行资:行资,指旅途中携带的财物。

鲍回:鲍回,人名,此处指故事中的猎人。

深山:深山,指深处的山林。

毛发:毛发,指头发和胡须。

委地:委地,指散落在地上。

委:委,指散落。

朱衣:朱衣,指穿着红色衣服的人。

仆马:仆马,指仆人和马。

庐山使者庙:庐山使者庙,指供奉庐山使者的庙宇。

浔阳令:浔阳令,指浔阳县的县令。

钱百万:钱百万,指一百万钱。

丹彩:丹彩,指红色和彩色的颜料。

庐山:庐山,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乌江县:乌江县,古地名,今属安徽省和县。

采石:采石,地名,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

溺者:溺者,指溺水的人。

财物:财物,指金钱和物品。

官人:官人,指官员。

籍:籍,指名册。

汉宗正卿刘皞:宗正卿是古代中国官职,掌管皇室宗族事务,刘皞是担任此职位的人。

冥吏:冥吏,即阴间的官吏,指掌管生死簿、记录人生命运的官员。

人命禄:人命禄,指人的寿命和福禄,古人认为由天命决定。

齐王判官:判官是古代官职,齐王是封号,判官是齐王的属官。

司徒宗正卿:司徒是古代官职,掌管教化、礼仪等事务,宗正卿是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官职。

朝籍:朝籍,指官员的记录,类似于现在的档案。

王府官职:王府官职,指在王府中的官职,通常是由皇室成员任命。

太山:太山,即泰山,古代认为是五岳之首,有祭祀天地的功能,也常被看作是神灵的居所。

香:香,古代用于祭祀、净化、祈福的物品。

茭:茭,一种用于占卜的草,古人认为其能通灵。

家事未了:家事未了,指家庭中有未完成的事务或责任。

邮亭:邮亭,古代的邮局,用于传递信息和接待官员。

晋州女道士崔练师:女道士,指出家的女性修行者,崔练师是其中一位。

阴功:阴功,指暗中行善积德的行为。

追摄驾车之夫:追摄,指追捕、逮捕,驾车之夫指驾车的人。

械之:械,指用刑具拘禁。

太守栾元福: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栾元福是其中一位。

冥司崔判官:冥司,指阴间的官府,崔判官是冥司的官员。

长行:长行,指姓氏的由来或家族的历史。

紫极宫:紫极宫,古代道教的重要宫观之一,常用于举行宗教仪式和修行。

玉堂闲话:《玉堂闲话》,古代的一部笔记小说,收录了许多奇闻异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评注

刘皞的梦境,是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首先,刘皞的身份——汉宗正卿,表明他是一个地位显赫的官员,但他的梦境却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不安。梦中出现的冥吏,象征着命运和天命,刘皞对冥吏的询问,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探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齐王判官,后为司徒宗正卿’这一预言,既是对刘皞未来命运的预示,也是对他个人抱负的肯定。然而,刘皞对王府官职的不乐意,反映了他对世俗权力的淡泊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这种矛盾心理,使得他的梦境更加引人深思。

梦醒之后,刘皞将梦境告诉亲友,这一行为既是对梦境的确认,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他在使吴越途中染疾,再次让他回忆起梦境,并产生了对太山神的敬畏。这种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体现了古代士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敬畏。

刘皞在庙中向神祈求,但最终未能如愿,最终在邮亭去世。这一情节,既是对刘皞命运的终结,也是对他信仰的考验。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士人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挣扎。

崔练师的故事,则是一幅充满传奇色彩的画卷。她是一位女道士,虽然身份神秘,但她的行为却充满了善良和慈悲。她驾车碾杀小儿,却因梦境而得以解脱,这一情节充满了戏剧性。

栾元福的梦境,是对崔练师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她善良行为的认可。梦境中的冥司崔判官,象征着正义和公正,他的出现,使得崔练师得以解脱,也使得故事更加完整。

周高祖对崔练师的故事感到奇异,召她入京,并选择道士前往晋州紫极宫修斋,这一行为既是对崔练师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道教文化的推崇。整个故事,通过对崔练师形象的塑造,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和魅力。

这两则故事均出自《玉堂闲话》,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宗教信仰。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士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挣扎,以及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信仰。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89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