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原文

宝志史溥耿询尉迟敬德魏征娄师德王显张宝藏授判冥人官王无碍宇文融路潜甘子布李迥秀狄仁杰崔元综苏味道卢崇道刘仁轨任之选

宝志

梁简文之生,志公谓武帝:“此子与冤家同年生。”其年侯景生于雁门。乱梁,诛萧氏略尽。(出《朝野佥载》)

史溥

陈霸先未贵时,有直阁吏史溥,梦有人朱衣执玉简,自天而降。简上金字书曰:“陈氏五世,三十四年。”及后主降隋,史溥尚在。(出《独异志》)

耿询

隋大业中,耿询造浑仪成,进之。帝召太史令袁克。少府监何稠等检验。三辰度数,昼夜运(“运”原作“不”,据明抄本改。)转,毫厘不差。帝甚嘉之,赐物一百段,欲用为太史令。询闻(“闻”原作“问”,据明抄本改。)之,笑曰:“询故未得此官,六十四五,所不论耳。然得太史令即命终。”后宇文化及篡逆,询为太史令。询知化及不识,谋欲归唐,事觉被害,时年六十五。观询之艺能数术,盖亦张衡、郭璞之流。(出《大业拾遗记》)

尉迟敬德

隋末,有书生居太原,苦于家贫,以教授为业。所居抵官库,因穴而入,其内有钱数万贯,遂欲携挈。有金甲人持戈曰:“汝要钱,可索取尉迟公帖来,此是尉迟敬德钱也。”书生访求不见,至铁冶处,有煅铁尉迟敬德者,方袒露蓬首。锻炼之次,书生伺其歇,乃前拜之。尉迟公问曰:“何故?”曰:“某贫困,足下富贵,欲乞钱五百贯。得否?”尉迟公怒曰:“某打铁人,安有富贵?乃侮我耳!”生曰:“若能哀悯,但赐一帖,他日自知。”尉迟不得已,令书生执笔,曰:“钱付某乙五百贯。”具月日,署名于后。书生拜谢持去。尉迟公与其徒,拊掌大笑,以为妄也。书生既得帖,却至库中,复见金甲人呈之。笑曰:“是也。”令系于梁上高处。遣书生取钱,止于五百贯。后敬德佐神尧,立殊功,请归乡里。敕赐钱,并一库物未曾开者,遂得此钱。阅簿,欠五百贯,将罪主者,忽于梁上得帖子。敬德视之,乃打铁时书帖。累日惊叹,使人密求书生,得之,具陈所见。公厚遣之,仍以库物分惠故旧。(出《逸史》)

魏征

唐魏征为仆射,有二典事之。长参时,征方寝。二人窗下平章,一人曰:“我等官职,总由此老翁。”一人曰,总由天上。”征闻之,遂作一书,遣由此老翁者,送至侍郎处。云:“与此人一员好官。”其人不知,出门心痛。凭由天人者送书。明日引注,由老人者被放,由天者得留。征怪之,问焉,具以实对,乃叹曰:“官职禄料由天者,盖不虚也。”(出《朝野佥载》)

娄师德

唐娄师德为扬州江都尉,冯元常亦为尉,共见张冏藏。冏藏曰:“二君俱贵,冯位不如娄。冯唯取钱多,官益进。娄若取一钱,官即败。”后冯为浚仪尉,多肆惨虐。巡察以为强,奏授云阳尉。又缘取钱事雪,以为清强监察。娄竟不敢取一钱,位至台辅,家极贫匮。冯位至尚书左丞,后得罪,赐自尽。娄至纳言卒。(出《朝野佥载》)

王显

唐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之旧,每掣褌为戏,将帽为欢。帝微时,常戏曰:“王显抵老不作茧。”及帝登极而显谒,因奏曰:“臣今日得作茧耶?”帝笑曰:“未可知也。”召其三子,皆授五品,显独不及。谓曰:“卿无贵相,朕非为卿惜也!”曰:“朝贵而夕死足矣。”时仆射房玄龄曰:“陛下既有龙潜之旧,何不试与之。”帝与之三品,取紫袍金带赐之,其夜卒。(出《朝野佥载》)

张宝藏

贞观中,张宝藏为金吾长史。(原本无“史”字,据明抄本补。)常因下直,归栎阳。路逢少年畋猎,割鲜野食,倚树叹曰:“张宝藏身年七十,未尝得一食酒肉如此者,可悲哉!”旁有一僧指曰:“六十日内,官登三品,何足叹也!”言讫不见。宝藏异之,即时还京。时太宗苦于气痢,众医不效,即下诏问殿庭左右,有能治此疾者,当重赏之。时宝藏曾困其疾,即具疏以乳煎荜拨方。上服之立瘥。宣下宰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逾月不进拟。上疾复发,问左右曰:吾前饮乳煎荜拨有效,复命进之,一啜又平。因思曰:“尝令与进方人五品官,不见除授,何也?”征惧曰:“奉诏之际,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已授三品官。我天子也,岂不及汝耶?”乃厉声曰:“与三品文官,授鸿胪卿。”时正六十日矣。(出《独异志》)

授判冥人官

唐太宗极康豫。太史令李淳风见上,流泪无言。上问之,对曰:“陛下夕当晏驾。”太宗曰:“人生有命,亦何忧也!”留淳风宿。太宗至夜半,上奄然入定,见一人云:“陛下暂合来,还即去也。”帝问:“君是何人?”对曰:“臣是生人判冥事。”太宗入见,判官问六月四日事,即令还,向见者又迎送引导出。淳风即观玄象,不许哭泣,须臾乃寤。至曙,求昨所见者,令所司与一官,遂注蜀道一丞。上怪问之。选司奏:“奉进止与此官。”上亦不记,旁人悉闻,方知官皆由天也。

王无碍

唐王无碍,好博戏,善鹰鹞。

文武圣皇帝微时,与无碍捕戏争彩,有李阳之宿憾焉。

帝登极,碍藏匿不出。

帝令给使,将一鹞子于市卖之,索钱二十千。

碍不之知也,酬钱十八贯。

给使以闻,帝曰:‘必王无碍也。’

遂召至,惶惧请罪。

帝笑而赏之,令于春明门,待诸州庸车三日,并与之。

碍坐三日,属灞桥破,唯得麻三车,更无所有。

帝知其命薄,更不复赏。

频请五品,帝曰:‘非不与卿,惜卿不胜也。’

固请,乃许之。

其夜遂卒。

(出《朝野佥载》)

宇文融

刘禹锡曰:‘官不前定,何名真宰乎?’

永徽中,卢齐卿卒亡。

及苏,说见其舅李某,为冥司判官,有吏押案曰:‘宇文融合为宰相。’

舅曰:‘宇文融岂堪为宰相?’

吏曰:‘天曹符已下,数日多少。’

即由判官。

舅乃判一百日。

既而拜宰相,果百日而罢。

(出《嘉话录》)

路潜

怀州录事参军路敬潜遭綦连辉事,于新开推鞫,免死配流。

后诉雪,授睦州遂安县令。

前邑宰皆卒于官。

潜欲不赴,其妻曰:‘君若合死,新开之难,早已无身。今得县令,岂非命乎?’

遂至州,去县水路数百里上。

寝堂西间,有三殡坑,皆埋旧县令。

潜命坊夫填之。

有枭鸣于屏风,又鸣于承尘上。

并不以为事。

每与妻对食,有鼠数十头,或黄或白,或青或黑。

以杖驱之,则抱杖而叫。

自余妖怪,不可具言。

至一考满,一无损失。

选授卫令,除卫州司马,入为郎中,位至中书舍人。

(出《朝野佥载》)

甘子布

周甘子布,博学有才,年十七,为左卫长史,不入五品。

登封年病,以驴舆强至岳下,天恩加两阶,合入五品,竟不能起。

乡里亲戚来贺,衣冠不得,遂以绯袍覆其上,贴然而终。

(出《朝野佥载》)

李迥秀

李迥秀为兵部尚书。

有疾,朝士问之。

秀曰:‘仆自知当得侍中,有命固不忧也。’

朝士退,未出巷而薨。

有司奏,有诏赠侍中。

(出《定命录》)

狄仁杰

唐狄仁杰之贬也,路经汴州,欲留半日医疾。

开封县令霍献可追逐当日出界,狄公甚衔之。

及回为宰相,霍已为郎中,狄欲中伤之而未果。

则天命择御史中丞,凡两度承旨,皆忘。

后则天又问之,狄公卒对,无以应命,唯记得霍献可,遂奏之。

恩制除御史中丞。

后狄公谓霍曰:‘某初恨公,今却荐公,乃知命也,岂由于人耶?’

(出《定命录》)

崔元综

崔元综,则天朝为宰相。

令史奚三儿云:‘公从今六十日内,当流南海。六年三度合死,然竟不死。从此后发初,更作官职。后还于旧处坐,寿将百岁。终以馁死。’

经六十日,果得罪,流于南海之南。

经数年,血痢百日,至困而不死。

会赦得归,乘船渡海,遇浪漂没,同船人并死。

崔公独抱一板,随波上下。

漂泊至一海渚,入丛苇中。

板上一长钉,刺脊上,深入数寸,其钉板压之。

在泥水中,昼夜忍痛呻吟而已。

忽遇一船人来此渚中,闻其呻吟,哀而救之,扶引上船,与踏血拔钉,良久乃活。

问其姓名,云是旧宰相。

众人哀之,济以粮食,随路求乞。

于船上卧,见一官人著碧,是其宰相时令史。

唤与语,又济以粮食,得至京师。

六年之后,收录乃还。

选曾以旧相奏上,则天令超资与官。

及过谢之日,引于殿庭对。

崔公著碧,则天见而识之。

问得何官,县以状对。

乃诏吏部,令与赤尉。

及引谢之日,又赦与御史。

自御史得郎官,思迁至中书侍郎。

九十九矣,子侄并死,唯独一身,病卧在床。

顾令奴婢取饭粥,奴婢欺之,皆笑而不动。

崔公既不能责罚,奴婢皆不受处分,乃感愤不食,数日而死矣。

(出《定命录》)

苏味道

苏味道三度合得三品,并辞之。

则天问其故,对曰:‘臣自知不合得三品。’

则天遣行步,视之曰:‘卿实道今得(‘道今得’明抄本作‘得不合’。)三品。’

十三年中书侍郎平章事,不登三品。

其后出为眉州刺史,改为益州长史,敕赐紫绶。

至州日,衣紫毕。

其夜暴卒。

(出《定命录》)

卢崇道

唐太常卿卢崇道,坐女婿中书令崔湜反,羽林郎将张仙坐与薛介然口陈欲反之状,俱流岭南。

经年,无日不悲号,两目皆肿,不胜凄恋,遂并逃归。

崇道至都宅藏隐,为男娶崔氏女,未成。

有内给使来,取克贵人。

崇道乃赂给使,别取一崔家女去。

入内事败,给使具承,掩崇道,并男三人,亦被乣捉。

敕杖各决一百,俱至丧命。

(出《朝野佥载》)

刘仁轨

唐青州刺史刘仁轨,知海运,失船极多。

除名为民,遂辽东效力。

遇病,卧平襄城下。

褰幕看兵士攻城,有一卒直来前头背坐。

叱之不去。

仍恶骂曰:‘你欲看,我亦欲看。何预汝事?’

不肯去。

须臾。

城头放箭,正中心而死。

微此兵,仁轨几为流矢所中。

(出《朝野佥载》)

任之选

唐任之选,与张说同时应举。

后说为中书令,之选竟不及第。

来谒张公,公遣绢一束,以充粮用。

之选将归至舍,不经一两日,疾大作。

将绢市药,绢尽,疾自损。

非但此度,余处亦然。

何薄命之甚也。

(出《朝野佥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译文

宝志:梁朝简文帝出生时,宝志和尚对武帝说:‘这个孩子与他的冤家同年同月同日生。’那一年,侯景也在雁门出生。后来侯景叛乱,梁朝萧氏几乎被杀光。(出自《朝野佥载》)

史溥:陈霸先未显贵时,有一个名叫史溥的直阁吏,梦见有人穿着朱衣拿着玉简从天而降。简上写着金色的字:‘陈氏五世,三十四年。’等到后主投降隋朝时,史溥还在。(出自《独异志》)

耿询:隋朝大业年间,耿询制造了浑天仪,进献给皇帝。皇帝召来太史令袁克、少府监何稠等人检验。三辰的度数,昼夜运转,分毫不差。皇帝非常赞赏,赐给他一百段布料,想任命他为太史令。耿询听说后,笑着说:‘我耿询还没得到这个官职,六十四五岁也就算了。但一旦得到太史令,就会命终。’后来宇文化及篡位,耿询成为了太史令。耿询知道化及不识字,计划想要归附唐朝,但事情败露后被杀害,当时六十五岁。观察耿询的技艺和数术,他大概是张衡、郭璞一类的人物。(出自《大业拾遗记》)

尉迟敬德:隋朝末年,有一个书生住在太原,因为家境贫寒,以教书为业。他住的地方靠近官库,于是挖洞进入,里面有钱数万贯,他想要带走这些钱。有一个穿金甲的人手持戈说:‘你要钱,可以拿尉迟敬德的帖子来,这是尉迟敬德的钱。’书生四处寻找却找不到,到了铁匠铺,看到一个正在打铁的尉迟敬德,他正光着头顶。书生等到他休息时,上前拜见。尉迟敬德问:‘为什么?’书生说:‘我贫困,您富贵,想向您借五百贯钱。可以吗?’尉迟敬德生气地说:‘我是打铁的,哪里有什么富贵?你在侮辱我!’书生说:‘如果您能同情,只给我一张帖子,将来自知。’尉迟敬德无奈,让书生拿笔,写下:‘钱付某乙五百贯。’写上日期,签上名字。书生拜谢拿着帖子离开。尉迟敬德和他的徒弟们拍手大笑,认为这是荒唐事。书生拿到帖子后,回到库中,又看到金甲人呈上帖子。金甲人笑着说:‘没错。’让书生把帖子挂在梁上高处。派人让书生取钱,只给了五百贯。后来尉迟敬德辅佐唐太宗,立下大功,请求回乡。皇帝赐给他钱和一库未开封的物品,于是得到了这些钱。查阅账簿,发现还欠五百贯,准备惩罚负责人,突然在梁上找到了帖子。尉迟敬德看了,原来是打铁时写的帖子。连续几天惊叹不已,派人秘密寻找书生,找到了他,详细陈述了所见。尉迟敬德给了他很多钱,并且把库中的物品分给了故旧。(出自《逸史》)

魏征:唐朝魏征担任仆射时,有两个典事官。长参时,魏征正在睡觉。两个典事官在窗下议论,一个说:‘我们的官职都是这个老翁给的。’另一个说:‘都是天上给的。’魏征听到后,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侍郎,说:‘给这个人一个好官。’那个人不知道,出门时感到心痛。由天人送信的人送信。第二天,由老翁给的那个人被免职,由天人给的那个人留任。魏征感到奇怪,询问原因,那个人如实相告,魏征于是感叹说:‘官职和禄位由天决定,果然不假。’(出自《朝野佥载》)

娄师德:唐朝娄师德担任扬州江都尉时,冯元常也担任尉,两人一起见到张冏藏。冏藏说:‘两位都显贵,冯的地位不如娄。冯只追求钱多,官位就越高。娄如果只拿一钱,官位就会败坏。’后来冯元常担任浚仪尉,多行惨虐之事。巡察官认为他强横,上奏任命他为云阳尉。又因为拿钱的事情被澄清,认为他清廉强干,任命为监察御史。娄师德最终不敢拿一钱,官位升到台辅,家境极其贫穷。冯元常官至尚书左丞,后来得罪,被赐自尽。娄师德到纳言任上去世。(出自《朝野佥载》)

王显:唐朝王显,与文武皇帝有严子陵的旧交,常常穿着裤衩嬉戏,戴着帽子取乐。皇帝年轻时,常开玩笑说:‘王显到老也不会结茧。’等到皇帝登基后,王显去拜见,趁机上奏说:‘我现在能结茧了吗?’皇帝笑着说:‘不知道。’皇帝召来他的三个儿子,都授予五品官职,王显却没有。皇帝说:‘你没有贵相,我并不是为你惋惜!’王显说:‘朝中显贵而晚上死去就足够了。’当时仆射房玄龄说:‘陛下既然有龙潜时的旧交,为什么不试试他。’皇帝给了他三品官职,赐给他紫袍金带,当天晚上就去世了。(出自《朝野佥载》)

张宝藏:贞观年间,张宝藏担任金吾长史。他常常在下班后,回到栎阳。路上遇到一个少年在打猎,割下新鲜的猎物,倚着树叹息说:‘张宝藏年纪七十,从未像现在这样吃过酒肉,真是可悲啊!’旁边有一个僧人指着他说:‘六十天内,你将官至三品,何足叹息!’说完就不见了。张宝藏感到奇怪,立刻返回京城。当时唐太宗苦于气痢,众医无效,皇帝下诏询问殿庭左右,有能治此病的人,将重赏之。当时张宝藏曾因此病困扰,就上疏献上乳煎荜拨的药方。皇帝服用后立刻痊愈。皇帝宣召宰臣,授予他五品官职。魏征认为不妥,过了一个月也没有上报。皇帝的病复发,询问左右,说:‘我之前喝的乳煎荜拨有效,再命人进药,一喝就平。我想,曾经命令给进药的人五品官职,为什么不见授予?’魏征害怕,说:‘奉诏的时候,不知道文武二吏。’皇帝生气地说:‘治得宰相,不妨先授予三品官职。我是天子,难道还不及你吗?’于是大声说:‘授予三品文官,任命为鸿胪卿。’当时正好六十天。(出自《独异志》)

授判冥人官:唐太宗极为健康。太史令李淳风见到皇帝,流泪不说话。皇帝问他,他回答说:‘陛下今晚将驾崩。’皇帝说:‘人生有命,也无需忧虑!’留下淳风过夜。皇帝到半夜,突然入睡,梦见一个人说:‘陛下暂时来此,回去即可。’皇帝问:‘你是谁?’对方说:‘我是生人判冥事。’皇帝进入冥界,判官问他六月四日的事情,就让他回去,来接他的那个人又来迎接和引导他出去。淳风观察天象,不允许哭泣,一会儿就醒了。到天亮,皇帝寻找昨晚所见的人,让有关部门给他一个官职,于是被任命为蜀道一丞。皇帝感到奇怪,询问原因。选司上奏:‘奉皇帝的命令授予这个官职。’皇帝也不记得了,旁边的人都听到了,才知道官职都是天定的。

王无碍:未提供具体内容

唐太宗没有障碍,喜欢赌博,擅长驯鹰。文武圣皇帝在年轻的时候,和无碍一起赌博争输赢,因此李阳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皇帝登基后,无碍躲藏起来不出面。皇帝下令让使者拿一只鹞子去市场上卖,要价二十千钱。无碍不知道这件事,出价十八贯钱。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说:‘一定是王无碍。’于是将他召回,他惶恐地请罪。皇帝笑着赏赐了他,命令他在春明门等待各州的庸车三天,一并给他。无碍等了三天,恰逢灞桥被破坏,只得到了三车麻,再也没有其他东西。皇帝知道他命薄,不再赏赐他。他多次请求五品官职,皇帝说:‘不是不给您,是您承受不了。’他坚持请求,皇帝才答应了他。那天晚上他就去世了。(出自《朝野佥载》)

刘禹锡说:‘官职不事先确定,怎么能称为真正的宰相呢?’永徽年间,卢齐卿去世。等到复苏,他见到他的舅舅李某,他是冥司的判官,有吏员押送案件说:‘宇文融将成为宰相。’舅舅说:‘宇文融怎么能够成为宰相呢?’吏员说:‘天曹的符命已经下达,几天内会有多少。’随即由判官决定。”舅舅于是判决他一百天。不久他被任命为宰相,果然一百天后就被罢免了。(出自《嘉话录》)

怀州录事参军路敬潜因綦连辉的事情,在新开县受到审讯,免于死刑,被流放到远方。后来申诉洗清罪名,被任命为睦州遂安县县令。前任县令都在任上去世。路潜不想上任,他的妻子说:‘如果您注定要死,新开县的灾难,您早就没有身体了。现在得到县令的职位,难道不是命吗?’于是他到了州里,离开县的水路有几百里。在寝室的西间,有三个坟墓坑,都是埋葬前任县令的。路潜命令坊夫填平它们。有枭鸟在屏风上鸣叫,又在屋梁上鸣叫。他并不把这当作一回事。每次和妻子一起吃饭,有几十只老鼠,有的是黄、有的是白、有的是青、有的是黑。用棍子赶它们,老鼠就抱着棍子叫。其他的妖怪,无法一一列举。等到一年考核期满,他没有损失任何东西。他被选授为卫令,除卫州司马,入朝为郎中,官位至中书舍人。(出自《朝野佥载》)

周甘子布,博学有才,十七岁时担任左卫长史,但没有进入五品。登封年间生病,骑着驴车勉强来到山下,皇帝的恩典加了两级,合入五品,最终没能起身。乡里的亲戚来祝贺,他没有官服,于是用绯袍覆盖在身上,安静地去世了。(出自《朝野佥载》)

李迥秀担任兵部尚书。生病了,朝中官员前来探望。李迥秀说:‘我自己知道应当得到侍中的职位,有命在身,所以不担忧。’朝中官员退下,还没走出巷子,李迥秀就去世了。有关部门上奏,皇帝下诏追赠他为侍中。(出自《定命录》)

唐狄仁杰被贬谪时,路过汴州,想停留半天治病。开封县令霍献可当天就追出界外,狄仁杰非常恨他。等到他回朝担任宰相,霍献可已经是郎中,狄仁杰想中伤他但没有成功。武则天命令他选择御史中丞,他两次都忘记了。后来武则天又问他,狄仁杰终于回答,无法应命,只记得霍献可,于是上奏推荐他。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御史中丞。后来狄仁杰对霍献可说:‘我当初恨你,现在却推荐你,这是命中注定,难道是因为别人吗?’(出自《定命录》)

崔元综,武则天朝担任宰相。令史奚三儿说:‘您从现在起六十天内,将被流放到南海。六年中三次应当死去,但最终没有死。从那时起,您将再次担任官职。后来回到原来的地方任职,寿命将近一百岁。最终因饥饿而死。’经过六十天,崔元综果然获罪,被流放到南海之南。过了几年,血痢百日,身体极度虚弱但仍然没有死。遇到大赦得以返回,乘船渡海,遇到巨浪沉没,同船的人都死了。崔元综独自抱着一块木板,随波逐流。漂流到一个海岛上,进入芦苇丛中。木板上有一根长钉,刺入他的脊背几寸深,钉子压着木板。他在泥水中,日夜忍受着痛苦和呻吟。忽然遇到一艘船的人来到这个海岛上,听到他的呻吟,感到同情并救了他,扶他上船,帮他拔出钉子,过了一段时间才活过来。问他姓名,说是前任宰相。众人同情他,给他粮食,沿途乞讨。他在船上躺着,看到一个穿绿袍的官员,是他当宰相时的令史。叫他与自己说话,又给他粮食,得以到达京城。六年之后,被召回朝廷。选官时以旧相的身份上奏,武则天下令破格提升他为官。等到感谢的那天,他被带到殿庭对质。崔元宗穿着绿袍,武则天看到后认出了他。问她是什么官职,官员汇报了情况。于是皇帝下诏,命令吏部,让他担任赤尉。等到感谢的那天,又赦免他,任命他为御史。从御史到郎官,他想升迁到中书侍郎。九十九岁时,他的子侄都死了,他独自一人,卧病在床。他让奴婢取饭粥,奴婢欺骗他,都笑着不动。崔元宗既不能责罚奴婢,奴婢也不接受处分,于是他感到愤怒,几天不吃饭,最终死去。(出自《定命录》)

苏味道三次合得三品官职,都推辞了。武则天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自己知道不配得到三品官职。’武则天让他行走,观察他说:‘您确实不配得到三品。’十三年中书侍郎平章事,没有升到三品。后来他出京担任眉州刺史,改为益州长史,被赐予紫绶。到达州里那天,他穿上了紫袍。那天晚上突然去世。(出自《定命录》)

唐太常卿卢崇道,因为女婿中书令崔湜谋反,羽林郎将张仙因为与薛介然口头上陈述想要谋反的情况,都被流放到岭南。经过一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悲伤哭泣,双眼都肿了,无法承受这种凄凉和思念,于是他们都逃回家。卢崇道回到都城家中隐藏起来,为儿子娶了崔家的女儿,但没有成功。有内给使来取克贵人。卢崇道于是贿赂给使,另取了一个崔家的女儿。进入宫中事情败露,给使全部承认,将卢崇道和他的儿子三人逮捕。皇帝下令杖责各一百下,都因此丧命。(出自《朝野佥载》)

唐青州刺史刘仁轨,负责海运,船只损失极多。被免职为民,到辽东效力。生病了,躺在平襄城下。掀开帐篷看士兵攻城,有一个士兵直接来到他面前背对着他坐下。他斥责他不走。士兵仍然恶狠狠地说:‘你想看,我也要看。这关你什么事?’他不肯离开。过了一会儿,城头放箭,正好射中士兵,士兵因此死去。如果不是这个士兵,刘仁轨几乎被流矢射中。(出自《朝野佥载》)

唐任之选,与张说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后来张说成为中书令,任之选最终没有及第。他来拜访张公,张公送给他一束绢,作为路费。任之选回家途中,没过一两日,病势加重。他用绢买药,绢用完了,病自然就好了。不仅这一次,其他地方也是这样。多么不幸的命运啊。(出自《朝野佥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注解

宝志:宝志,指宝志公,是南朝梁时期著名的僧人,以神异著称。

史溥:史溥,是南朝陈时期的人物,这里指的是他梦到朱衣人执玉简的预言。

耿询:耿询,是隋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因造浑仪而知名。

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

魏征:魏征,是唐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以直言进谏著称。

娄师德:娄师德,是唐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以清廉著称。

王显:王显,是唐朝初年的官员,与唐太宗有旧交。

张宝藏:张宝藏,是唐朝贞观年间的官员,以医术著称。

授判冥人官:授判冥人官,指的是授予冥界官员的职位,这里指唐太宗梦到冥界判官的事情。

王无碍:王无碍,是唐朝时期的人物,具体事迹不详。

宇文融:宇文融,唐代政治家,曾任宰相。

路潜:路潜,唐代官员。

甘子布:甘子布,是唐朝时期的人物,具体事迹不详。

李迥秀:李迥秀,唐代官员。

狄仁杰:狄仁杰,唐代著名政治家,曾任宰相。

崔元综:崔元综,唐代官员。

苏味道:苏味道,唐代政治家。

卢崇道:卢崇道,唐代官员。

刘仁轨:刘仁轨,是唐朝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任之选:任之选,唐代官员。

唐王无碍:唐王无碍,指唐朝的一位皇帝,具体指代不详,但根据上下文推测可能是指唐玄宗李隆基。

博戏:博戏,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也泛指各种娱乐游戏。

鹰鹞:鹰鹞,指鹰和鹞,都是善于捕鸟的猛禽,这里指皇帝喜好驯鹰。

文武圣皇帝:文武圣皇帝,指唐朝的皇帝,通常指唐太宗李世民。

微时:微时,指在未显赫之前,未得志之时。

宿憾:宿憾,指长期怀有的怨恨。

给使:给使,指皇帝的使者。

鹞子:鹞子,指鹞鸟。

二十千:二十千,古代货币单位,一千文为一千,二十千即二十万文。

十八贯:十八贯,古代货币单位,一贯为一千文,十八贯即一万八千文。

春明门:春明门,唐代长安城东门,这里指春明门外的市场。

庸车:庸车,指运送货物的车辆。

灞桥:灞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古代长安城的东郊。

命薄:命薄,指命运不好,命运不佳。

五品:五品,唐代官职等级中的第五品,属于中级官员。

官不前定,何名真宰乎?:官不前定,何名真宰乎?,出自《易经》,意为官员不事先确定,怎么能称为真正的宰相?这里引用来表达对官职任命的质疑。

永徽中:永徽中,指唐朝高宗李治的永徽年间(650年-655年)。

冥司判官:冥司判官,指阴间的官员,负责审判亡魂。

天曹符:天曹符,指天上的符命,即天意。

卢齐卿:卢齐卿,唐代官员。

苏:苏,指苏味道,唐代政治家。

李某:李某,指李某的舅舅,具体身份不详。

百日:百日,指一百天。

拜宰相:拜宰相,指被任命为宰相。

官职:官职,指政府中的职位。

綦连辉:綦连辉,唐代官员。

新开推鞫:新开推鞫,指对新案件进行审理。

免死配流:免死配流,指免除死刑,流放到边远地区。

睦州遂安县令:睦州遂安县令,指被任命为睦州遂安县的县令。

麻三车:麻三车,指三车麻布,这里指财物。

选授卫令:选授卫令,指被选任为卫县县令。

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唐代官职,属于中书省的官员。

周甘子布:周甘子布,唐代官员。

左卫长史:左卫长史,唐代官职,属于左卫的官员。

登封年:登封年,指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的年份。

驴舆:驴舆,指用驴拉的车辆。

两阶:两阶,指官阶的提升,一阶为一品,两阶即提升为三品。

衣冠:衣冠,指官服。

绯袍:绯袍,指红色的袍子,古代官员的服饰。

兵部尚书:兵部尚书,唐代官职,兵部的最高长官。

侍中:侍中,唐代官职,皇帝的近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汴州:汴州,唐代州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县令:开封县令,指开封县的县令。

霍献可:霍献可,唐代官员。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唐代官职,御史台的副长官。

恩制除御史中丞:恩制除御史中丞,指皇帝特赦任命为御史中丞。

流南海:流南海,指被流放到南海。

血痢:血痢,指带有血液的腹泻。

馁死:馁死,指因饥饿而死亡。

眉州刺史:眉州刺史,指眉州的州刺史。

益州长史:益州长史,指益州的州长史。

紫绶:紫绶,古代官员的官印,也指官职。

中书令:中书令,唐代官职,中书省的长官。

羽林郎将:羽林郎将,唐代官职,羽林军的将领。

薛介然:薛介然,唐代官员。

岭南:岭南,指中国的南方的地区。

辽东:辽东,指今辽宁省东部地区。

平襄城:平襄城,指平襄城,具体位置不详。

青州刺史:青州刺史,指青州的州刺史。

海运:海运,指通过海运进行的运输。

除名为民:除名为民,指被剥夺官职,成为平民。

平襄城下:平襄城下,指在平襄城下。

褰幕:褰幕,指掀开帐篷。

兵士:兵士,指士兵。

攻城:攻城,指攻打城池。

直来前头背坐:直来前头背坐,指直接走到前面背对着坐下。

恶骂:恶骂,指恶劣地骂。

流矢:流矢,指飞来的箭。

张说:张说,唐代政治家,曾任中书令。

及第:及第,指科举考试中榜。

舍:舍,指家。

疾大作:疾大作,指疾病突然发作。

损:损,指减轻,好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评注

唐王无碍的故事反映了唐朝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和宿怨。王无碍因博戏与文武圣皇帝产生矛盾,皇帝登基后虽召见王无碍,却并未深究其罪,反而以幽默的态度处理了这一事件,显示出皇帝的宽容与风度。然而,王无碍最终的命运却因命中注定而无法改变,反映了古人对于命运的认知和接受。故事中皇帝的态度也体现了唐朝时期皇权的宽容与威严并重的特点。

宇文融的故事揭示了官场中的命运无常。宇文融因冥司判官的判决而成为宰相,然而命运却在他担任宰相一百天后戛然而止。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官场中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冥冥之中似乎存在的一种神秘力量。

路潜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如何面对命运。路潜虽历经磨难,但最终在命运的帮助下得以保全。他的妻子的话‘君若合死,新开之难,早已无身。今得县令,岂非命乎?’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命运的认同和顺从。

甘子布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官位的追求与无奈。甘子布虽博学有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升至五品,最终以悲剧收场。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士人在官场中的困境和无奈。

李迥秀的故事则是对命运的一种调侃。李迥秀在知道自己即将去世后,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并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侍中。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对命运的幽默态度,以及对命运的接受。

狄仁杰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人在命运面前的坚定与坚持。狄仁杰虽然曾经怨恨霍献可,但最终在命运的安排下推荐了他,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官场中命运与人为因素的交织。

崔元综的故事揭示了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崔元综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最终在命运的安排下得以保全。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官场中命运的无常和不可预测。

苏味道的故事则是对命运的一种无奈。苏味道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后,最终以悲剧收场。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士人在官场中的困境和无奈。

卢崇道的故事揭示了古代官场中的权谋与悲剧。卢崇道因权谋失败而遭遇不幸,最终丧命。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官场中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刘仁轨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将领在战乱中的勇敢与智慧。刘仁轨在战争中虽然遭遇险境,但最终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化险为夷。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将领的英勇和智慧。

任之选的故事则是对命运的一种讽刺。任之选虽然与张说同时应举,但因命运的原因未能及第。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士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讽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86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