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作者: 李昉(925年-996年),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在《太平广记》的编纂过程中,结合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传说,广泛收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民间故事。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0世纪)。

内容简要:《太平广记》是李昉主编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一部重要的文献,收录了从古至宋代的各种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书中内容广泛,既有历史人物的传记,也有民间流传的故事、奇闻异事以及道家、佛家思想的结合。它为后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历史传闻的重要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原文

昆仑奴侯彝僧侠崔慎思聂隐娘

昆仑奴

唐大历中,有崔生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之勋臣一品者熟。

生是时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生少年,容貌如玉,性禀孤介,举止安详,发言清雅。

一品命姬轴帘,召生入室。

生拜传父命,一品欣然爱慕,命坐与语。

时三妓人艳皆绝代,居前,以金瓯贮含桃而劈之,沃以甘酪而进。

一品遂命衣红绡妓者,擎一瓯与生食。

生少年赧妓辈,终不食。

一品命红绡妓以匙而进之,生不得已而食。

妓哂之,遂告辞而去。

一品曰:郎君闲暇,必须一相访,无间老夫也。

命红绡送出院。

时生回顾,妓立三指,又反三掌者,然后指胸前小镜子云:记取。

余更无言。

生归,达一品意。

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怳然凝思,日不暇食,但吟诗曰: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

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艳愁。

左右莫能究其意。

时家中有昆仑奴磨勒,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老奴。

生曰:汝辈何知,而问我襟怀间事。

磨勒曰:但言,当为郎君释解,远近必能成之。

生骇其言异,遂具告知。

磨勒曰:此小事耳,何不早言之,而自苦耶?

生又白其隐语,勒曰:有何难会,立三指者,一品宅中有十院歌姬,此乃第三院耳;返掌三者,数十五指,以应十五日之数;胸前小镜子,十五夜月圆如镜,令郎来耶。

生大喜不自胜,谓磨勒曰:何计而能导达我郁(郁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结?

磨勒笑曰:后夜乃十五夜,请深青绢两匹,为郎君制束身之衣。

一品宅有猛犬,守歌姬院门,非常人不得辄入,入必噬杀之。

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曹州孟海之犬也。

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今夕当为郎君挝杀之。

遂宴犒以酒肉。

至三更,携鍊椎而往。

食顷而回曰:犬已毙讫,固无障塞耳。

是夜三更,与生衣青衣,遂负而逾十重垣,乃入歌妓院内,止第三门。

绣户不扃,金釭微明,惟闻妓长叹而坐,若有所俟。

翠环初坠,红脸才舒,玉恨无妍,珠愁转莹。

但吟诗曰: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

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

侍卫皆寝,邻近阒然。

生遂缓搴帘而入。

良久,验是生。

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

又不知郎君有何神术,而能至此?

生具告磨勒之谋,负荷而至。

姬曰:磨勒何在?曰:帘外耳。

遂召入,以金瓯酌酒而饮之。

姬白生曰:某家本富,居在朔方。

主人拥旄,逼为姬仆。

不能自死,尚且偷生。

脸虽铅华,心颇郁结。

纵玉箸举馔,金炉泛香,云屏而每进绮罗,绣被而常眠珠翠;皆非所愿,如在桎梏。

贤爪牙既有神术,何妨为脱狴牢。

所愿既申,虽死不悔。

请为仆隶,愿待光容,又不知郎高意如何?

生愀然不语。

磨勒曰:娘子既坚确如是,此亦小事耳。

姬甚喜。

磨勒请先为姬负其橐妆奁,如此三复焉。

然后曰:恐迟明,遂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

一品家之守御,无有警省,遂归学院而匿之。

及旦,一品家方觉。

又见犬已毙,一品大骇曰:我家门垣,从来邃密,扃锁甚严,势似飞腾,寂无形迹,此必使士而挈之。

无更声闻,徒为患祸耳。

姬隐崔生家二岁,因花时,驾小车而游曲江,为一品家人潜志认,遂白一品。

一品异之,召崔生而诘之事。

惧而不敢隐,遂细言端由,皆因奴磨勒负荷而去。

一品曰:是姬大罪过,但郎君驱使逾年,即不能问是非,某须为天下人除害。

命甲士五十人,严持兵仗围崔生院,使擒磨勒。

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翕,疾同鹰隼。

攒矢如雨,莫能中之。

顷刻之间,不知所向。

然崔家大惊愕。

后一品悔惧,每夕,多以家童持剑戟自卫,如此周岁方止。

后十余年,崔家有人,见磨勒卖药于洛阳市,容颜如旧耳。

(出《传奇》)

侯彝

唐大历中,有万年尉侯彝者好尚心义,尝匿国贼。

御史推鞫理穹,终不言贼所在。

御史曰:贼在汝左右膝盖下。

彝遂揭阶砖,自击其膝盖,翻示御史曰:贼安在?

御史又曰:在左膝盖下。

又击之翻示。

御史乃以鏊贮烈火,置其腹上。

烟烽焪,左右皆不忍视。

彝怒呼曰:何不加炭!

御史奇之,奏闻。

代宗即召见曰:何为隐贼,自贻其苦若此?

彝对曰:贼臣实藏之。

已然诺于人,终死不可得。

遂贬之为端州高要厨。

(出《独异志》)

僧侠

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

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郎君能垂顾乎?

士人许之,因令家口先行。

僧即处分从者,供帐具食。

行十余里,不至。

韦生问之,即指一处林烟曰:此是矣。

及至,又前进。

日已昏夜,韦生疑之,素善弹,乃密于靴中取张卸弹,怀铜丸十余,方责僧曰: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

僧但言用行。

是僧前行百余步,韦生知其盗也,乃弹之。

僧正中其脑。

僧初若不觉。

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韦生知无可奈何,亦不复弹。

良久,至一庄墅,数十人列火炬出迎。

僧延韦生坐一厅中,笑云:郎君勿忧。

因问左右:夫人下处如法无?

复曰:郎君且自慰安之,即就此也。

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相顾涕泣。

即就僧,僧前执韦生手曰:贫道盗也,本无好意。

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

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

适来贫道所中郎君弹悉在。

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焉。

有顷布筵,具蒸犊,犊上劄刀子十余,以韭饼环之。

揖韦生就座,复曰:’贫道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

言已,朱衣巨带者五六辈,列于阶下。

僧呼曰:拜郎君!汝等向遇郎君,即成齑粉矣。

食毕,僧曰:贫道久为此业,今向迟暮,欲改前非。

不幸有一子技过老僧,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

乃呼飞飞出参郎君。

飞年才十六七,碧衣长袖,皮肉如腊(明抄本腊作脂)。

僧曰:向后堂侍郎君。

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且曰:乞郎君尽艺杀之,无为老僧累也。

引韦入一堂中,乃反锁之。

堂中四隅,明灯而已。

飞飞当堂执一短鞭,韦引弹,意必中。

丸已敲落,不觉跃在梁上,循壁虚蹑,捷若猱玃。

弹丸尽,不复中。

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

韦断其鞭数节,竟不能伤。

僧久乃开门,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

韦具言之。

僧怅然,顾飞飞曰:郎君证成汝为贼也,知复如何。

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

天将晓,僧送韦路口,赠绢百匹,垂泣而别。(出《唐语林》,明抄本作出《酉阳杂俎》)

崔慎思

博陵崔慎思,唐贞元中应进士举。

京中无第宅,常赁人隙院居止。

而主人别在一院,都无丈夫,有少妇年三十余,窥之亦有容色,唯有二女奴焉。

慎思遂遣通意,求纳为妻。

妇人曰:我非仕人,与君不敌,不可为他时恨也。

求以为妾,许之,而不肯言其姓。

慎思遂纳之。

二年余,崔所取给,妇人无倦色。

后产一子,数月矣,时夜,崔寝,及闭户垂帷,而已半夜,忽失其妇。

崔惊之,意其有奸,颇发忿怒。

遂起,堂前彷徨而行。

时月胧明,忽见其妇自屋而下,以白练缠身,其右手持匕首,左手携一人头。

言其父昔枉为郡守所杀,入城求报,已数年矣,未得;今既克矣,不可久留,请从此辞。

遂更结束其身,以灰囊盛人首携之。

谓崔曰:某幸得为君妾二年,而已有一子。

宅及二婢皆自致,并以奉赠,养育孩子。

言讫而别,逾跨墙越舍而去。

慎思惊叹未已。

少顷却至,曰:适去,忘哺孩子少乳。

遂入室。

良久而出曰:喂儿已毕,便永去矣。

慎思久之,怪不闻婴儿啼。

视之,已为其所杀矣。

杀其子者,以绝其念也。

古之侠莫能过焉。(出《原化记》)

聂隐娘

聂隐娘者,唐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

年方十岁,有尼乞食于锋舍,见隐娘悦之。

云:问押衙乞取此女教?锋大怒,叱尼。

尼曰:任押衙铁柜中盛,亦须偷去矣。

及夜,果失隐娘所向。

锋大惊骇,令人搜寻,曾无影响。

父母每思之,相对涕泣而已。

后五年,尼送隐娘归。

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

尼歘亦不见。

一家悲喜。

问其所学,曰:初但读经念咒,余无他也。

锋不信,恳诘。

隐娘曰:真说又恐不信,如何?

锋曰:但真说之。

曰:隐娘初被尼挈,不知行几里。

及时,至大石穴之嵌空数十步,寂无居人,猿狖极多,松萝益邃。

已有二女,亦各十岁,皆聪明婉丽不食。

能于峭壁上飞走,若捷猱登木,无有蹶失。

尼与我药一粒,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令剸。

逐二女攀缘,渐觉身轻如风。

一年后,刺猿狖。百无一失。

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

三年后能飞,使刺鹰隼,无不中。

剑之刃渐减五寸。

飞禽遇之,不知其来也。

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不知何处也。

指其人者,一一数其过曰:为我刺其首来,无使知觉。

定其胆,若飞鸟之容易也。

受以羊角匕首,刀广三寸。

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见。

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药化之为水。

五年,又曰:某大僚有罪,无故害人若干。

夜可入其室,决其首来。

又携匕首入室,度其门隙,无有障碍,伏之梁上。

至瞑,持得其首而归。

尼大怒曰:何太晚如是!

某云:见前人戏弄一儿可爱,未忍便下手。

尼叱曰:已后遇此辈,先断其所爱,然后决之。

某拜谢。

尼曰:吾为汝开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

用即抽之,曰:汝术已成,可归家。

遂送还。

云后二十年,方可一见。

锋闻语甚惧,后遇夜即失踪,及明而返。

锋已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

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

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

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

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

数年后,父卒。

魏帅稍知其异,遂以金帛署为左右吏。

如此又数年。

至元和间,魏帅与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不协,使隐娘贼其首。

引娘辞帅之许。

刘能神算,已知其来。

召衙将,令来日早至城北,候一丈夫一女子,各跨白黑卫。

至门,遇有鹊前噪夫,夫以弓弹之,不中,妻夺夫弹,一丸而毙鹊者。

揖之云:吾欲相见,故远相祗迎也。

衙将受约束,遇之。

隐娘夫妻曰:刘仆射果神人,不然者,何以洞吾也,愿见刘公。

刘劳之。

隐娘夫妻拜曰:合负仆射万死。

刘曰:不然,各亲其主,人之常事。

魏今与许何异,顾请留此,勿相疑也。

隐娘谢曰:仆射左右无人,愿舍彼而就此,服公神明也。

知魏帅之不及刘。

刘问其所须,曰:每日只要钱二百文足矣。

乃依所请。

忽不见二卫所之,刘使人寻之,不知所问。

后潜收布囊中,见二纸卫,一黑一白。

后月余,白刘曰:彼未知住,必使人继至。

今宵请剪发,系之以红绡,送于魏帅枕前,以表不回。

刘听之。

至四更却返曰:送其信了,后夜必使精精儿来杀某,及贼仆射之首。

此时亦万计杀之,乞不忧耳。

刘豁达大度,亦无畏色。

是夜明烛,半宵之后,果有二幡子一红一白,飘飘然如相击于床四隅。

良久,见一人自空而踣,身首异处。

隐娘亦出曰:精精儿已毙。

拽出于堂之下,以药化为水,毛发不存矣。

隐娘曰:后夜当使妙手空空儿继至。

空空儿之神术,人莫能窥其用,鬼莫得蹑其踪。

能从空虚之入冥,善无形而灭影。

隐娘之艺,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系仆射之福耳。

但以于阗玉周其颈,拥以衾,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其余无逃避处。

刘如言。

至三更,瞑目未熟,果闻颈上铿然,声甚厉。

隐娘自刘口中跃出。

贺曰:仆射无患矣。

此人如俊鹘,一搏不中,即翩然远逝,耻其不中。

才未逾一更,已千里矣。

后视其玉,果有匕首划处,痕逾数分。

自此刘转厚礼之。

自元和八年,刘自许入觐,隐娘不愿从焉。

云:自此寻山水,访至人,但乞一虚给与其夫。

刘如约。

后渐不知所之。

及刘薨于统军,隐娘亦鞭驴而一至京师,柩前恸哭而去。

开成年,昌裔子纵除陵州刺史,至蜀栈道,遇隐娘,貌若当时,甚喜相见,依前跨白卫如故。

语纵曰:郎君大灾,不合适此。

出药一粒,令纵吞之。

云来年火急抛官归洛,方脱此祸。

吾药力只保一年患耳。

纵亦不甚信,遗其缯彩,隐娘一无所受,但沉醉而去。

后一年,纵不休官,果卒于陵州。

自此无复有人见隐娘矣。

(出《传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译文

昆仑奴

唐朝大历年间,有一个名叫崔生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显赫的官员,和一位显赫的一品勋臣关系密切。崔生当时担任千牛(官名),他的父亲派他去探望那位一品勋臣的病情。崔生年轻,容貌像玉石一样,性格孤傲,举止从容,言谈高雅。一品勋臣让姬妾卷起帘子,召唤崔生进屋。崔生行礼传达父亲的命令,一品勋臣高兴地喜欢上了他,让他坐下并和他交谈。当时有三个绝色妓女站在前面,用金杯装着含桃并切开,用甜酒浇在上面然后递给崔生。一品勋臣于是命令穿红绡衣的妓女,拿着一杯给崔生吃。崔生因为年轻害羞,始终不吃。一品勋臣命令红绡妓女用勺子喂他,崔生不得已才吃。妓女嘲笑他,然后告辞离开。一品勋臣说:公子闲暇时,一定要来拜访我,不要介意我年纪大。命令红绡妓女送崔生出院。当时崔生回头,妓女伸出三根手指,又反手拍三下,然后指向胸前的迷你镜子说:记住。她再也没有说话。崔生回家后,传达了一品勋臣的意思。回到学院后,他神情恍惚,心思纷乱,说话减少,面容沮丧,恍恍惚惚地沉思,一天都顾不上吃饭,只是吟诗说: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璚芝雪艳愁。左右的人都不能理解他的意思。当时家中有一个名叫磨勒的昆仑奴,他看着崔生说:你心里有什么事,如此烦恼不已?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个老奴。崔生说:你们怎么会知道,还问我心里的事。磨勒说:只管说,我会为你解决,无论多远都能做到。崔生对他的话感到惊讶,于是详细告诉他了一切。磨勒说:这只是小事,为什么不早点说,而自己受苦呢?崔生又向他解释了那些隐语,磨勒说:有什么难理解的,伸出三根手指的是一品勋臣宅中有十个院子的歌姬,这是第三个院子;反手拍三下的是,数十五根手指,对应十五天的日期;胸前的迷你镜子,十五夜的月亮圆得像镜子,是让你来的。崔生非常高兴,对磨勒说:你有什么办法能解开我的烦恼?磨勒笑着说:后夜就是十五夜,请准备两匹深青色的丝绸,为公子制作紧身衣。一品勋臣的宅子里有猛犬,守在歌姬院门口,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进入的,一旦进入必定被咬死。它的警觉像神一样,它的凶猛像老虎一样,只有我才能杀死这种狗。今晚我将为公子杀死它。于是用酒肉款待他。到了三更,带着铁锤去了。一顿饭的功夫就回来了,说狗已经被杀死了,果然没有障碍。这一夜三更时分,和崔生穿上青衣,就背着崔生翻过了十重高墙,进入了歌姬院里,停在第三扇门前。绣花门没有上锁,金灯微弱地亮着,只听见歌姬长叹而坐,似乎在等待什么。翠环刚刚落下,红颜才展露,玉恨无妍,珠愁转明。她只吟诗说: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侍卫都睡着了,附近一片寂静。崔生于是慢慢地掀起帘子进去。过了一会儿,确认是崔生。姬妾从床上跳下来,抓住崔生的手说:知道公子聪明,一定能够默记,所以用手势交流。又不知道公子有什么神奇的方法,能来到这里?崔生把磨勒的计谋详细告诉了她,背着她来到这里。姬妾说:磨勒在哪里?崔生说:在帘子外面。于是叫磨勒进来,用金杯斟酒给他喝。姬妾对崔生说:我家原本富有,住在北方。主人掌握兵权,逼迫我成为他的姬妾。我不能自杀,只能苟且偷生。虽然脸上涂着铅粉,但心里非常郁闷。即使玉箸举着食物,金炉散发着香气,云屏后每次都送来华丽的衣服,绣被上常常铺着珠宝;这些都不是我所希望的,就像被囚禁一样。你既然有神通,为什么不帮我脱离这种困境呢?我的愿望一旦实现,即使死了也不后悔。请让我做你的仆人,愿意等待你的荣光,不知道你的意思如何?崔生沉默不语。磨勒说:娘子既然如此坚定,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姬妾非常高兴。磨勒请求先为她背起她的包裹和嫁妆,如此往返三次。然后说:恐怕天亮了,于是背着崔生和姬妾,飞越了十多重高墙。一品勋臣家的守卫没有警觉,于是回到学院并隐藏起来。等到天亮,一品勋臣家才发现。又看到狗已经被杀死了,一品勋臣非常惊恐地说:我家的大门和院墙,向来非常严密,锁得非常紧,现在却像飞腾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一定是派了武士来搬运。不要再让这种事情传出去,只会招来麻烦。姬妾在崔生家隐藏了两年,因为花季时,她乘坐小车游曲江,被一品勋臣的家人暗中认出,于是告诉了一品勋臣。一品勋臣感到惊讶,召见崔生并质问他这件事。崔生害怕而不敢隐瞒,于是详细说明了事情的经过,都是因为奴仆磨勒背着他们离开的。一品勋臣说:这个姬妾犯了很大的罪,但公子已经驱使她一年了,却不能问清楚是非,我必须为天下人除去这个祸害。命令五十名士兵,手持武器围住崔生的院子,要逮捕磨勒。磨勒于是拿着匕首,飞越了高墙,轻快如飞鸟,迅速如鹰隼。箭矢如雨点般射来,都无法射中他。片刻之间,不知去向。然而崔家非常惊恐。后来一品勋臣后悔害怕,每天晚上都让家童手持剑戟自卫,这样过了一年才停止。十多年后,崔家有人看到磨勒在洛阳市卖药,容貌和以前一样。(出自《传奇》)

侯彝

唐朝大历年间,有一个名叫侯彝的万年尉(官名),他崇尚义气,曾经藏匿了一个国家的大贼。御史进行审问,深入调查,但侯彝始终不说贼人的藏身之处。御史说:贼人就在你的左右膝盖下面。侯彝于是揭起台阶上的砖块,自己敲打自己的膝盖,翻转给御史看:贼人在哪里?御史又说:在左膝盖下面。他又敲打左膝盖并翻转给御史看。御史于是用铁锅装满烈火,放在他的腹部上。烟雾和火焰滚滚,左右的人都忍不住看。侯彝愤怒地喊道:为什么不用炭火!御史对他感到惊奇,上报了朝廷。代宗皇帝立刻召见了他,问:为什么隐藏贼人,自己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痛苦?侯彝回答说:贼臣确实藏在我这里。我已经答应别人了,即使死了也不能违背。于是被贬为端州高要的厨师。(出自《独异志》)

僧侠

(此处未提供具体内容,无法进行翻译)

唐建中初年,有个名叫韦生的士人搬家到汝州,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和尚,两人同行,交谈得很愉快。天快黑了,和尚指着一条路说:这里几里路外是我的寺庙,郎君愿意去参观吗?韦生答应了,于是让家人先走。和尚安排了随从,准备了食物。走了十多里路,还没到。韦生询问原因,和尚指着一片树林里的烟雾说:那就是了。等他们到了那里,和尚又往前走。天已经黑了,韦生开始怀疑,他平时喜欢弹琴,于是从靴子里拿出弹弓,装了十几个铜丸,责问和尚说:我有急事,只是恰好喜欢听你高僧的清谈,勉强陪你,现在已经走了二十里,怎么还没到?和尚只是说继续走。和尚又往前走了百多步,韦生知道他是强盗,于是用弹弓射击。和尚被射中头部。和尚一开始好像没感觉到,总共被射中五次,和尚才开始摸被射中的地方,慢慢地说:郎君不要恶作剧。韦生知道无法改变什么,也就不再射击。过了一会儿,他们到了一个庄园,几十个人拿着火炬出来迎接。和尚请韦生坐在一个厅里,笑着说:郎君不必担心。他问左右的人:夫人和孩子们住的地方安排得合适吗?又说:郎君先自己安慰一下,就住在这里吧。韦生看到妻子和女儿被安置在另一处,那里准备了丰盛的食物,他们相对而泣。于是来到和尚面前,和尚上前握住韦生的手说:我是强盗,本来没有恶意。不知道郎君的技艺如此高强,如果不是我,也承受不住。今天本来没有其他意图,幸好你没有怀疑。刚才你射中的弹丸都在这里。他举起手摸了摸脑后,五个铜丸掉了出来。过了一会儿,摆上了酒席,有蒸牛肉,牛肉上插着十几个刀子,用韭菜饼围住。和尚请韦生入座,又说:我有几个义弟,想让你见见。说完,有五六个人穿着红衣、宽腰带,站在台阶下。和尚喊道:拜见郎君!你们之前遇到郎君,就会变成齑粉了。吃完饭后,和尚说:我长期从事这个行业,现在年纪大了,想要改过自新。不幸的是,我有一个儿子技艺超过了我,想请郎君帮我解决这个麻烦。于是叫飞飞出来见郎君。飞飞十六七岁,穿着绿色衣服,长袖,皮肤白皙。和尚说:以后在后面堂上侍候郎君。和尚给了韦生一把剑和五个铜丸,并说:请你尽力杀死他,不要让我受连累。然后带着韦生进入一个房间,反锁了门。房间里四个角落只有明亮的灯光。飞飞在堂中拿着一根短鞭,韦生用弹弓射击,但铜丸都落空了,飞飞跳到了梁上,沿着墙壁轻快地移动,敏捷得像猿猴。弹丸用完了,也不再击中。韦生拔剑追赶飞飞,飞飞迅速闪避,离韦生只有一尺远。韦生砍断了飞飞的鞭子几节,但仍然伤不到他。和尚过了很久才开门,问韦生:你帮我除掉了祸害了吗?韦生详细地告诉他。和尚失望地看了飞飞一眼,对韦生说:郎君证明你是贼,我还能怎么办呢。和尚整夜和韦生讨论剑术和箭术。天快亮了,和尚送韦生到路口,送给他一百匹绢,含泪告别。(出自《唐语林》,明抄本出自《酉阳杂俎》)

崔慎思,博陵人,在唐贞元年间参加进士考试。他在京城没有自己的住宅,经常租住在别人的小院里。房东住在另一个院落,没有男人,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长得也有几分姿色,只有两个女仆。崔慎思就派人去表达心意,想娶她为妻。少妇说:我不是读书人,和你地位不相称,不要以后后悔。她答应做妾,但不肯说出自己的姓氏。崔慎思就接纳了她。两年多后,崔慎思提供的财物,少妇没有表现出任何厌倦。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一天晚上,崔慎思睡觉,等到关上门放下帷幕,已经是半夜,突然发现妻子不见了。崔慎思很惊讶,怀疑她有外遇,非常愤怒。于是起来,在堂前走来走去。当时月亮很亮,突然看到妻子从屋顶下来,用白练绑着自己的身体,右手拿着匕首,左手拿着一个人头。她说她父亲以前被郡守冤枉杀害,进城报仇,已经好几年了,一直没有成功;现在已经报仇了,不能久留,请从此告别。于是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用灰袋装着人头带走。她对崔慎思说:我很幸运能做你的妾两年,已经有一个儿子了。宅子和两个女仆都是我自己带来的,都一起送给你,用来抚养孩子。说完就离开,翻墙越屋而去。崔慎思惊叹不已。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说:刚才走的时候,忘了给孩子喂奶。于是进了屋。过了一会儿出来,说:孩子已经喂饱了,我就永远离开了。崔慎思等了很久,奇怪地没听到婴儿的哭声。一看,孩子已经被她杀死了。杀死孩子是为了断绝他的念想。古代的侠士也没有超过她的。(出自《原化记》)

聂隐娘是唐朝贞元年间,魏博节度使聂锋的女儿。她十岁的时候,有一个尼姑到聂锋家乞讨,看到隐娘后很喜欢她。尼姑说:‘请问押衙能否让我带走这个女孩来教导她?’聂锋非常生气,斥责了尼姑。尼姑说:‘即使你把她的东西都放在铁柜里,我也一定要偷走她。’到了晚上,果然失去了隐娘的踪迹。聂锋非常惊恐,派人搜寻,但毫无踪迹。父母每当想起这件事,就会相对哭泣。

五年后,尼姑把隐娘送了回来。告诉聂锋说:‘她的教育已经完成了,你可以去领回她了。’尼姑突然又消失了。一家人又悲又喜。问隐娘学到了什么,她说:‘最初只是读经念咒,没有其他。’聂锋不相信,恳求她详细说明。

隐娘说:‘真的说出来又怕你不信,怎么办呢?’聂锋说:‘只管说真话。’隐娘说:‘隐娘最初被尼姑带走,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到了一个大石洞,里面空旷数十步,寂静无人,有很多猿猴,松萝非常茂密。那里已经有两个女孩,也都十岁,都很聪明美丽,不吃东西。她们能在峭壁上飞奔,像猿猴一样敏捷,从不停歇。尼姑给了我一颗药丸,还让我一直拿着一把剑,大约两尺长,非常锋利,吹毛都能断,跟着两个女孩攀爬,渐渐觉得身体轻如风。一年后,我刺杀了猿猴,百发百中。后来刺杀虎豹,都能一剑斩首而归。三年后,我能够飞了,刺杀鹰隼,也百发百中。剑刃渐渐短了五寸。飞禽遇到我,都不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到了第四年,尼姑留下两个女孩守洞,带着我去到都市,不知道去了哪里。她指着那些人,一一数出他们的过错说:‘为我刺杀他们的头颅带回来,不要让他们察觉。定下他们的胆量,就像飞鸟一样容易。’她给了我一把羊角匕首,刀宽三寸。于是我在都市白天刺杀了那个人,没有人能看见。我把头颅装进口袋,回到主人家,用药把它化成了水。

到了第五年,尼姑又说:‘某个大官有罪,无故害死了很多人。’‘晚上你可以进入他的房间,斩下他的头颅带回来。’她又带着匕首进入房间,从门缝中进去,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藏在梁上。等到他入睡,我拿着他的头颅回来了。尼姑非常生气说:‘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我说:‘看到前面有个小孩很可爱,不忍心就下手。’尼姑斥责说:‘以后遇到这类人,先断掉他们所爱的东西,然后再下手。’我向她鞠躬道谢。

尼姑说:‘我为你打开脑后藏匕首,你不会受伤。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抽出来。’她说:‘你的技艺已经完成了,可以回家了。’于是她送我回家。她说:‘以后二十年,才能再见到你。’聂锋听到这话非常害怕,以后每当夜晚就会失踪,等到天亮才回来。聂锋已经不敢再追问她,因此也不再特别疼爱她。

忽然遇到一个磨镜的年轻人上门,女儿说:‘这个人可以成为我的丈夫。’她告诉父亲,父亲不敢不听从,于是就把她嫁了。她的丈夫只会淬镜,没有其他技能。父亲就给了他们很丰厚的衣食,让他们在外居住。几年后,父亲去世了。魏博节度使稍微知道她的不同寻常,于是用金钱和布匹聘请她做左右吏。

这样又过了几年。到了元和年间,魏博节度使和陈许节度使刘昌裔关系不好,派隐娘去刺杀刘昌裔。隐娘辞别节度使前往许昌。刘昌裔能预知未来,已经知道她要来。他召集衙将,命令第二天早上到城北,等待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分别骑着黑白马。到了门口,遇到一只喜鹊在前面噪叫,男子用弓箭射击,没有射中,妻子夺过丈夫的箭,一箭射死了喜鹊。他鞠躬说:‘我想见你,所以远道而来迎接。’衙将接受了命令,遇到了他们。隐娘夫妻说:‘刘仆射果然是神人,不然怎么能看穿我们的计划,希望见一见刘公。’刘昌裔接待了他们。

隐娘夫妻鞠躬说:‘我们实在该死。’刘昌裔说:‘不是这样,各自忠于自己的主人,这是人之常情。魏博和许昌有什么不同,请留在这里,不要互相猜疑。’隐娘道歉说:‘仆射左右没有人,我愿意离开魏博,来跟随您,佩服您的神明。我知道魏博节度使比不上您。’刘昌裔问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回答说:‘每天只需要两百文钱就足够了。’刘昌裔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突然不见了两个护卫的身影,刘昌裔派人寻找,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后来在布袋里发现了两个纸做的护卫,一个黑色一个白色。一个月后,白刘昌裔说:‘他们不知道我在这里,一定会派人继续来。今晚请剪掉头发,用红绡系住,送到魏博节度使的枕边,表示我不会回去。’刘昌裔听从了她的建议。

到了四更的时候,他返回来说:‘我已经送出了信,后夜一定会派精精儿来杀我,还有刺杀仆射的头颅。’这时也万不得已要杀死他,请求不要担心。刘昌裔胸怀宽广,无所畏惧。那天晚上,他点着蜡烛,过了半夜,果然看到两面旗帜,一面红色一面白色,飘飘然地在床的四角撞击。过了一会儿,看到一个身影从空中跌落,身首异处。隐娘也出来了,说:‘精精儿已经被杀死了。’她把尸体拖到堂下,用药化成了水,毛发都不剩了。

隐娘说:‘后夜他们会派妙手空空儿来。空空儿的神术,没有人能看穿他的用法,鬼神也追不上他的踪迹。他能从虚空中进入幽冥,擅长无形无影。我的技艺,因此不能达到他的境界,这就是仆射的福气。只要用和田玉围绕你的脖子,用被子包裹,隐娘会变成小蚊虫,潜入你的肠道中监视,其他的都没有地方可逃。’刘昌裔按照她的建议做了。

到了三更,他闭上眼睛还没入睡,果然听到脖子上发出铿锵的声音,声音非常响亮。隐娘从刘昌裔的口中跳出来,高兴地说:‘仆射没有危险了。’这个人就像俊鹘一样,一击不中,就会翩然远去,因为没射中而感到羞耻。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飞到了千里之外。后来看到那块玉,果然有匕首划过的痕迹,痕迹超过了数分。从那以后,刘昌裔对他更加厚待。

从元和八年,刘昌裔从许昌进京觐见,隐娘不愿意跟随。她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去寻找山水,拜访高人,只请求给我丈夫一个虚名。’刘昌裔按照约定做了。后来逐渐不知道她的去向。等到刘昌裔去世,隐娘也骑着驴子来到京师,在灵柩前痛哭一场后离开了。

开成年间,刘昌裔的儿子刘纵被任命为陵州刺史,在蜀地的栈道上遇到隐娘,她的样子和以前一样,非常高兴地相见,像以前一样骑着黑白马。她对刘纵说:‘郎君有大难,不适合留在这里。’她拿出了一颗药丸,让刘纵吞下。‘明年你一定要辞去官职回到洛阳,才能摆脱这个灾难。’‘我的药力只能保你一年。’刘纵也不太相信,送给她一些丝绸和布料,隐娘一无所取,只是喝得酩酊大醉地离开了。

一年后,刘纵没有辞去官职,果然在陵州去世。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隐娘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注解

昆仑奴:昆仑奴是指古代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一种奴隶,他们多来自昆仑山脉附近,以勇猛、忠诚著称。在唐代,昆仑奴常被用作家仆,有时也作为战士。

崔生:崔生是唐代大历年间的一个年轻人,文中描述了他与一品勋臣的姬妾之间的故事。

一品:一品是指唐代官职中的最高级别,代表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这里指一个显赫的勋臣。

姬:姬在古代指贵族妇女,这里指一品勋臣的姬妾。

磨勒:磨勒是崔生家中的一名昆仑奴,以智慧和勇敢著称,帮助崔生完成了许多任务。

聂隐娘:聂隐娘是唐代传奇小说《聂隐娘》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位具有神秘能力的女侠。

显僚:显僚指显赫的官员,这里指崔生的父亲。

千牛:千牛是指唐代官职名,为宫廷中的武官,负责宫廷的安全。

省疾:省疾是指探望生病的人。

甘酪:甘酪是一种甜美的乳制品,类似于现在的酸奶。

红绡:红绡是一种红色的丝绸,这里指穿着红绡的妓女。

蓬山顶上游:蓬山顶上游是指仙境,这里崔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被美色所迷惑的情感。

明珰玉女:明珰玉女是指仙女,这里崔生用此来形容自己心中的向往。

璚芝雪艳愁:璚芝雪艳愁是崔生通过诗歌表达的一种哀愁之情。

昆仑奴磨勒:昆仑奴磨勒是崔家的家奴,有超凡的武艺和智慧。

曹州孟海之犬:曹州孟海之犬是指曹州孟海所养的猛犬,非常凶猛。

束身之衣:束身之衣是指紧身衣服,这里指磨勒为崔生准备的夜行衣。

狴牢:狴牢是指监狱,这里指姬妾希望磨勒帮助她逃离囚禁。

端州高要厨:端州高要厨是指被贬谪到端州高要地方的官职,这里指侯彝被贬的地方。

心义:心义是指忠诚和义气。

国贼:国贼是指对国家有危害的人。

御史:御史是唐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

推鞫理穹:推鞫理穹是指对案件进行审讯。

揭阶砖:揭阶砖是指掀开台阶上的砖块。

鏊:鏊是一种古代的烹饪工具,类似于现在的锅。

烟烽焪:烟烽焪是指烟雾和火焰。

代宗:代宗是唐代的一位皇帝。

甲士:甲士是指穿着铠甲的士兵。

剑戟:剑戟是古代的武器,这里指用来自卫的武器。

洛阳市:洛阳市是指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唐代时是东都,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建中初:唐建中是唐朝的一个年号,初指的是这个年号的初期,大约是公元780年左右。

士人:指有学问、有文化的人。

韦生:指故事中的主人公韦生。

汝州: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僧:指出家人,即和尚。

兰若:指和尚的居所,也称为寺庙。

郎君:古代对年轻男子的尊称。

家口:指家庭成员。

从者:指随从的人。

供帐具食:指准备食物和住宿。

程期:指行程安排或约定的时间。

清论:指清雅的言论或高深的见解。

盗:指偷盗的人。

义弟:指结拜的兄弟。

飞飞:指故事中的年轻刺客。

皮肉如腊(明抄本腊作脂):形容飞飞皮肤白皙,如同腊脂。

剑:古代的一种兵器。

弧矢:指弓箭。

绢:古代的一种丝织品,用作货币或礼物。

京中:指京城,即唐朝的都城长安。

进士举:指参加进士考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级别考试。

隙院:指狭小的院落。

少妇:指年轻的已婚妇女。

妾:古代的一种妻妾,地位低于正妻。

白练:指白色的丝绸带子,这里指用来勒死的绳子。

匕首:一种短小的匕首,古代常用作武器。

郡守:古代的地方行政官员。

原化记:古代的一部小说集,收录了许多奇闻异事。

侠:指行侠仗义的人。

唐贞元:唐贞元是唐朝德宗李适的年号,时间为公元785年至805年。

魏博大将聂锋:聂锋是魏博节度使的部将,隐娘的父亲。

尼:尼是佛教出家的女性僧人。

押衙:押衙是古代官府中的低级官员,负责看守监狱等事务。

经念咒:经是指佛教经典,念咒是指念诵佛教咒语。

猿狖:猿狖是指猿猴和猢狲,这里指隐娘所学的技能。

松萝:松萝是一种生长在松树上的植物,这里形容隐娘所在的山洞。

羊角匕首:羊角匕首是一种古代兵器,用羊角装饰。

刘昌裔:刘昌裔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陈许节度使。

精精儿:精精儿是隐娘在故事中提到的另一位神秘人物,擅长隐身术。

妙手空空儿:妙手空空儿是隐娘在故事中提到的另一位神秘人物,擅长盗术。

于阗玉:于阗玉是指产于古代于阗国的美玉,这里指刘昌裔佩戴的玉佩。

统军:统军是指军事统帅,这里指刘昌裔。

开成年:开成是唐朝文宗李昂的年号,时间为公元836年至840年。

陵州刺史:陵州刺史是古代地方官员,负责管理陵州。

缯彩:缯彩是指丝绸和彩色布料,这里指隐娘拒绝的礼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评注

聂隐娘的故事,从开篇便以一个孩童的失踪为引,巧妙地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唐贞元中,魏博大将聂锋之女也’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人物,同时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年方十岁,有尼乞食于锋舍,见隐娘悦之’这里的‘尼’形象鲜明,她的出现不仅为隐娘的命运带来了转折,也暗示了隐娘不凡的出身。‘乞食’二字,既体现了尼姑的贫苦,又暗示了她的神秘。

‘云:问押衙乞取此女教?锋大怒,叱尼’此处的对话,生动地描绘了聂锋的愤怒和尼姑的坚定,为隐娘的神秘身份和命运增添了悬念。

‘及夜,果失隐娘所向。锋大惊骇,令人搜寻,曾无影响’这里通过聂锋的惊慌失措,表现了隐娘失踪后的紧张气氛,同时也为后续尼姑的出现做了铺垫。

‘后五年,尼送隐娘归。告锋曰:教已成矣,子却领取’这里揭示了隐娘失踪五年后的真相,同时也展现了尼姑对隐娘的关爱和教诲。

‘初但读经念咒,余无他也’隐娘的回答看似平淡,实则透露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秘的力量。

‘一年后,刺猿狖。百无一失。后刺虎豹,皆决其首而归’这里通过隐娘的武艺,展现了她的非凡能力和坚定的意志。

‘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不知何处也’此句描绘了隐娘的成长和转变,她从穴居的女子成长为都市的刺客。

‘刘能神算,已知其来’这里的刘昌裔形象鲜明,他不仅能预知隐娘的到来,还能应对各种危机。

‘隐娘夫妻拜曰:合负仆射万死’此句展现了隐娘夫妇的忠诚和勇敢,他们为了保护刘昌裔,甘愿承担万死之罪。

‘隐娘当化为蠛蠓,潜入仆射肠中听伺’此句通过隐娘的神秘能力,展现了她的智慧和勇气。

‘后一年,纵不休官,果卒于陵州’此句揭示了隐娘的预言成真,同时也展现了她的神秘力量。

‘自此无复有人见隐娘矣’这句话为隐娘的故事画上了句号,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582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