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主父偃-原文
汉患诸侯强,
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
而汉为定其封号;
汉有厚恩而诸侯渐自分析弱小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主父偃-译文
汉朝担忧诸侯势力过于强大,
主父偃建议让诸侯以私人恩惠的名义自行分割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弟,
而汉朝则为他们确定封号;
汉朝因此施以厚恩,而诸侯逐渐自行分裂,势力变得弱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主父偃-注解
汉:指汉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诸侯:古代中国分封制度下的地方统治者,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需向中央王朝效忠。
主父偃: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和谋士,以其智谋和策略著称,曾为汉武帝的重要顾问。
私恩:指个人之间的恩惠或私下的恩情,这里指诸侯之间的私人关系。
裂地:指将土地分割或分裂,这里指诸侯将土地分给其子弟。
封号:古代君主赐予诸侯或功臣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地位。
厚恩:指深厚的恩惠或恩情,这里指汉朝对诸侯的恩惠。
分析弱小:指通过分裂或削弱诸侯的力量,使其逐渐变得弱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上智部-主父偃-评注
这段古文反映了汉朝初期中央集权与地方诸侯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汉朝建立之初,诸侯势力强大,对中央政权构成了威胁。主父偃提出的策略是通过让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封其子弟,从而削弱诸侯的力量,使汉朝能够更好地控制地方。
这一策略体现了汉朝统治者的智慧和远见。通过分封诸侯的子弟,不仅能够削弱诸侯的力量,还能够通过封号的方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种做法既维护了中央的权威,又避免了直接的冲突和对抗,体现了汉朝统治者对政治平衡的深刻理解。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古文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分封制度和中央集权之间的矛盾。分封制度在周朝时期已经形成,但在汉朝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分封制度逐渐被削弱。主父偃的策略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体现,反映了汉朝统治者对分封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古文语言简练,逻辑清晰,通过寥寥数语便揭示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策略。主父偃的谋略被描述得十分巧妙,既体现了他的智慧,也反映了汉朝统治者的政治手腕。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古文为我们了解汉朝初期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不仅揭示了汉朝统治者如何通过智慧和策略来巩固中央集权,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这段古文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