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诗才闻名。李白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社会风云著称,深受后人喜爱。《太白阴经》则是李白对于道家修炼和阴阳学说的总结性作品。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8世纪)。
内容简要:《太白阴经》是李白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哲学与修炼作品,书中结合道家修行理论,探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长生不老等道家学说。李白通过这本书讲述了道家对于宇宙与人生命运的理解,并提倡修炼以求长生。在书中,他以丰富的诗词和道理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理解,并提出了理想的生活方式,书中含有大量对道家哲学的引述与思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预备-游奕地听篇-原文
经曰:於奇兵中,选骁果、谙山川井泉者,与烽子马铺土河,计会交牌,日夕逻候於庭障之外,捉生事,问敌营虚实,我之密谋,勿令游奕人知。
其副使子将并久谙军旅、好身手者任。
地听,选少睡者,令枕空胡[上皿下鹿]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有响见於胡[上皿下鹿]中,名曰:地听。
可预防奸,野猪皮为胡[上皿下鹿]尤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预备-游奕地听篇-译文
经书上说:在奇兵之中,要挑选勇猛果敢、熟悉山川和井泉的人,与烽火台的守卫、马铺的土河人一起,计算好会合的信号牌,日夜在庭院的障碍物之外巡逻,捕捉敌军俘虏,询问敌营的情况,不要让游动的哨兵知道我们的密谋。副使的儿子和那些久经沙场、身手敏捷的人可以担任这一职务。
在地上听敌情,要挑选睡得少的人,让他们头枕着空心的胡[上皿下鹿](一种古代的容器)睡觉,如果有人马行进在三十里外,无论东西南北,都能在胡[上皿下鹿]中听到响动,这就叫做地听。这样可以提前预防敌人的奸细,用野猪皮制作的胡[上皿下鹿]效果尤为出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预备-游奕地听篇-注解
奇兵:奇兵,古代军事术语,指以出其不意、快速行动、灵活机动的战术进行作战的军队。
骁果:骁果,指勇猛果敢的士兵,具有很高的战斗力和战斗力。
谙山川井泉者:谙,熟悉;山川井泉者,指熟悉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的人。
烽子马铺土河:烽子,古代传递军情的信号兵;马铺,马匹休息的地方;土河,指用土堆成的河,用于阻挡敌人。
计会交牌:计会,商议计划;交牌,传递信息的牌子,用于指挥和协调。
日夕逻候於庭障之外:日夕,日夜;逻候,巡逻守候;庭障,庭院的围墙。
捉生事:捉生,捕捉生口,即俘虏;事,事情,此处指情报。
问敌营虚实:问,探听;敌营,敌人的营地;虚实,实际情况。
我之密谋:我之,我国的;密谋,秘密计划。
勿令游奕人知:勿令,不要让;游奕人,四处游荡的人,此处指间谍。
副使子将:副使,辅助主将的将领;子将,年轻的将领。
久谙军旅:久谙,长期熟悉;军旅,军队。
好身手者:好,擅长;身手,武艺。
地听:地听,一种利用地形和自然条件进行侦查的方法。
空胡[上皿下鹿]:空胡[上皿下鹿],古代一种利用特殊容器来捕捉地面声音的侦查工具。
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有响见於胡[上皿下鹿]中:有人马行三十里外,指有人或马在三十里外的地方行动;东西南北皆有响,指从东、西、南、北方向都能听到声音;见於胡[上皿下鹿]中,指这些声音在空胡[上皿下鹿]中能够被听到。
预防奸:预防,防备;奸,指敌人或间谍。
野猪皮为胡[上皿下鹿]尤妙:野猪皮,指野猪的皮;胡[上皿下鹿],同上;尤妙,特别有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太白阴经-预备-游奕地听篇-评注
经曰:於奇兵中,选骁果、谙山川井泉者,与烽子马铺土河,计会交牌,日夕逻候於庭障之外,捉生事,问敌营虚实,我之密谋,勿令游奕人知。
此段古文出自古代兵法,反映了古代军事策略中的智慧。首先,‘奇兵’一词,体现了兵法中的出奇制胜思想。选取‘骁果’,即勇猛果敢的士兵,与熟悉山川地理、井泉分布的士卒相结合,这种组合既保证了行动的果敢性,又确保了对地理环境的熟悉,有利于在复杂地形中快速部署和调动。
‘烽子马铺土河’中的‘烽子’指的是传递信号的人,‘马铺’则是铺设马道,‘土河’则是指用土堆砌的简易河流,这一策略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同时设置障碍,延缓敌军行动。
‘计会交牌’表明了通过信号牌进行通信,这种方式在古代是一种秘密且高效的通信手段。‘日夕逻候於庭障之外’说明士兵们日夜巡逻在营地外围,这种持续的警戒可以及时发现敌情,防止敌军偷袭。
‘捉生事,问敌营虚实’表明了士兵们的任务不仅是防御,还包括主动出击,通过捕捉敌方士兵来获取情报,了解敌军虚实,这对于制定战略和战术至关重要。
‘我之密谋,勿令游奕人知’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防止敌方间谍或游奕人(游荡的间谍)获取我方机密,这是确保战斗胜利的关键。
‘其副使子将并久谙军旅、好身手者任’说明了副使和子将(副将)的选择标准,他们必须是久经沙场、身手矫健的将领,以确保指挥层的稳定和战斗力的强大。
‘地听,选少睡者,令枕空胡[上皿下鹿]卧,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有响见於胡[上皿下鹿]中,名曰:地听。’
这段描述了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地听’指的是通过特殊的装置来监听地下的声音,以此来侦查敌情。‘选少睡者’说明这种侦查工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选择睡眠较少的人进行。
‘令枕空胡[上皿下鹿]卧’中的‘空胡[上皿下鹿]’是一种特殊的装置,可能是用空心的容器或特殊材料制成,能够放大地下的声音,使得远处的马蹄声、人声等都能被听到。
‘有人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皆有响见於胡[上皿下鹿]中’表明了这种侦查方式能够覆盖广泛的区域,对于发现远距离的敌军行动非常有用。
‘可预防奸,野猪皮为胡[上皿下鹿]尤妙’说明了这种侦查方式可以预防间谍活动,而使用野猪皮作为‘胡[上皿下鹿]’的材料,则是因为野猪皮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能够更好地放大地下的声音。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展现了古代军事策略的多样性和深度,从人员选择到战术部署,再到侦查手段,无不体现出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和谋略。